(完整版)小儿脑瘫中医临床路径
脑性瘫痪诊疗常规
脑性瘫痪诊疗常规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
脑瘫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运动障碍、姿势异常、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等,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为了提高脑瘫的诊疗水平,规范诊疗流程,特制定本诊疗常规。
一、诊断(一)病史采集1、详细询问患儿的出生史,包括胎龄、分娩方式、有无窒息、早产、低体重等情况。
2、了解患儿的生长发育史,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大运动发育的时间,以及语言、认知等方面的发育情况。
3、询问家族史,有无遗传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二)体格检查1、一般检查:包括身高、体重、头围、心肺听诊等,了解患儿的整体健康状况。
2、神经系统检查:重点检查患儿的肌张力、肌力、反射、姿势、步态等。
观察患儿的自发运动、被动运动时的阻力,检查腱反射是否亢进或减弱,有无病理反射。
注意患儿的姿势是否异常,如头部后仰、上肢内旋、下肢交叉等。
3、其他检查:检查患儿的视力、听力、语言功能等,评估是否存在相关的障碍。
(三)辅助检查1、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 CT、MRI 等,有助于了解脑部的结构异常,如脑发育不良、脑积水、脑软化灶等。
2、脑电图检查:对于有癫痫发作的患儿,脑电图检查有助于明确癫痫的类型和诊断。
3、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可评估神经肌肉的功能。
4、智力测试:常用的智力测试方法如韦氏智力量表等,可评估患儿的智力水平。
(四)诊断标准1、引起脑性瘫痪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
2、引起运动障碍的病变部位在脑部。
3、症状在婴儿期出现。
4、可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
5、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暂时性的运动发育迟缓。
二、治疗(一)康复治疗1、运动疗法:通过各种运动训练,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训练等,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
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引导式教育
脑瘫肢体综合训练
普针/电针/灸法(视病情而定)
作业疗法(视病情而定)
手功能训练(视病情而定)
儿童站立架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斜板床训练/靠墙站立/独站/单脚站立
低频脉冲电治疗/电子生物反馈/蜡疗
脑循环
言语训练(视病情而定)
构音障碍训练(视病情而定)
上肢机器人训练
SET儿童悬吊装置
(15)表面肌电图检查
(16)跌倒风险评估
(17)心肺功能康复评定
(18)四肢感觉功能评定
(19)智力评定
(20)认知功能评定
(21)言语能力筛查(若有言语功能障碍,需行构音障碍评定,失语症检查,语音频谱分析,听理解检查,单词命名检查、发音障碍检查等)
(22)听力筛查
(23)吞咽功能评定
(24)手功能评定(利用计算机上肢功能评价系统对患儿手部功能进行检查,其中有速度、协调性以及动作完成的准确性等量化指标)
确定康复治疗方案
实施康复训练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病程记录(包括病情分析)
主
要
诊
疗
工
作(护士)
执行医嘱,观察患儿病情
脑瘫康复护理指导
心理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脑瘫康复护理常规
一/二/三级护理(视病情)
饮食(普食/半流质/流质/禁食)
留陪伴
患儿基础用药医嘱
一般专项护理ADL指导
24小时脑电图检查(若患儿有癫痫病史)
髋关节X线检查(若怀疑有髋关节脱位)
骨密度测试(长期卧床或石膏固定后的患儿)
头颅CT或MRI(必要时)
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脑瘫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瘫患者。
一、脑瘫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ICD-10:G80。
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1)出生前至出生1月内有致脑损伤得高危因素;(2)在新生儿及婴儿期出现脑损伤得早期症状;(3)有脑损伤得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常;(4)常同时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等多种异常; (5)排除其她进行性疾病所致得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得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2。
鉴别诊断(1)进行性中枢性瘫痪例如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脑白质营养不良、颅内及脊髓肿瘤等。
这些疾病所致得中枢性瘫痪应与痉挛型脑瘫鉴别。
由于此类疾病所致得瘫痪有进行性加重得特点,结合各自得临床特征,不难鉴别、(2)锥体外系变性病如苍白球黑质变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亨廷顿舞蹈病等,应与手足徐动型或其她类型得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得脑性瘫痪鉴别、但此类疾病起病一般较晚、病程呈进行性发展等特征与脑性瘫痪明显不同。
(3)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与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一样,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但前者得腱反射消失、肌萎缩发生较早且明显、常伴肌束颤动等特点与脑性瘫痪不同。
(4)婴儿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于婴期起病,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用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患呼吸道感染,肌肉活组织检查可助确诊。
(5)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又名硫酸脑苷酯沉积病。
患儿出生时表现为明显得肌张力低下,随病情得发展逐渐出现四肢痉挛、肌张力增高、惊厥、共济失调、智力进行性减退等、基与脑瘫得鉴别要点在于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检测血清、尿或外周血白细胞中芳香硫酸酶A得活性可确诊。
(6)与孤独症相鉴别有些孤独症小儿行走时使用脚尖着地,有时误认为就是脑瘫痉挛型。
但体检可发现跟腱不挛缩、足背屈无障碍,腱反射不亢进,无病理反射,这些特点都可与脑瘫鉴别。
脑性瘫痪临床路径(naotan)
临床路径资料收集一、路径标准:1.路径名称:___脑性瘫痪_____2.路径对应第一诊断名称:____脑性瘫痪、发育迟缓等 __3.诊断编码:4.诊断依据:(一)中医诊断标准1.本病种中医诊断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及《实用中医儿科学》(第二版)进行诊断。
(1)孕期调护失宜、药物损害、产伤、窒息、早产,以及喂养不当史,或有家族史,父母为近亲结婚者。
(2)小儿2~3岁还不能站立、行走为立迟;初生无发或少发,随年龄增长,仍稀疏难长为发迟;12个月时尚未出牙以及此后牙齿萌出过慢为齿迟;1~2岁还不会说话为语迟。
(3)小儿半岁前后头项软弱下垂为头项软;吸吮、咀嚼无力,时流清涎为口软;手臂不能抓握上举,为手软;2岁以后还不能站立、行走为足软;皮肉松弛无力为肌肉软。
(4)五迟、五软不一定悉具,但见一、二症者可分别做出诊断。
临床还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早期发现五迟五软的变化,不应等待生长发育迟缓症状显著后才作确诊和治疗。
(二)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2006年8月长沙第二届全国儿童康复、第九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会议讨论通过对《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
(1)引起脑性瘫痪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2)引起运动障碍的病变部位在脑部;(3)症状者婴儿期出现;(4)可以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5)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暂时性运动发育迟缓。
5.标准住院日:__30 _天为1疗程,至临床痊愈或显效。
6.标准住院费用:_7000___元/月至 _10000_元/月。
7.适用对象:凡第一诊断符合临床路径病种诊断的应进入路径(除严重合并症外)。
二、总体诊疗情况:三、阶段诊疗情况:。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儿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 (451)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 (455)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 (460)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 (464)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 (467)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 (471)小儿肌性斜颈中医临床路径 (476)——儿科中医临床路径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
一、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紫癜(TCD编码:BEZ2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编码:D69.004)。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新世纪教材《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胡亚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
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临床常见证候:风热伤络证血热妄行证阴虚火旺证气不摄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紫癜(TCD编码:BEZ240)和过敏性紫癜(ICD-10编码:D69.004)的患者。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出现严重腹痛、呕血、便血、肾脏损伤者,不进入本路径。
— 451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儿科全部临床路径汇总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 (451)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 (455)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 (460)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 (464)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 (467)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 471小儿肌性斜颈中医临床路径 (476)儿科中医临床路径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
一、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紫癜(TCDS码:BEZ2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编码:D69.004)(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新世纪教材《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胡亚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 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临床常见证候:风热伤络证血热妄行证阴虚火旺证气不摄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紫癩TCD®码B EZ24C和过敏性紫瘢ICD-10编码D69.004)的患者。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出现严重腹痛、呕血、便血、肾脏损伤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审批稿
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脑瘫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瘫患者。
一、脑瘫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ICD-1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1)出生前至出生1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2)在新生儿及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3)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常;(4)常同时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等多种异常;(5)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
2.鉴别诊断(1)进行性中枢性瘫痪例如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脑白质营养不良、颅内及脊髓肿瘤等。
这些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应和痉挛型脑瘫鉴别。
由于此类疾病所致的瘫痪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结合各自的临床特征,不难鉴别。
(2)锥体外系变性病如苍白球黑质变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亨廷顿舞蹈病等,应与手足徐动型或其他类型的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脑性瘫痪鉴别。
但此类疾病起病一般较晚、病程呈进行性发展等特征与脑性瘫痪明显不同。
(3)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与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一样,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但前者的腱反射消失、肌萎缩发生较早且明显、常伴肌束颤动等特点与脑性瘫痪不同。
(4)婴儿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于婴期起病,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用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患呼吸道感染,肌肉活组织检查可助确诊。
(5)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又名硫酸脑苷酯沉积病。
患儿出生时表现为明显的肌张力低下,随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四肢痉挛、肌张力增高、惊厥、共济失调、智力进行性减退等。
基与脑瘫的鉴别要点在于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检测血清、尿或外周血白细胞中芳香硫酸酶A的活性可确诊。
(6)与孤独症相鉴别有些孤独症小儿行走时使用脚尖着地,有时误认为是脑瘫痉挛型。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 (1)一、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二、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3)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 (6)一、肺炎喘嗽(肺炎)轻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6)二、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8)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 (10)一、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10)二、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12)治疗后随访 1~6 月情况 (12)治疗后随访 7~12 月情况 (13)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 (14)一、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14)二、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15)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 (16)一、小儿哮喘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16)二、小儿哮喘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18)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 (20)一、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20)二、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21)三、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迁延性及慢性期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22)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 (24)一、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24)二、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26)三、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迁延性及慢性期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28)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 (30)一、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30)二、五迟、五软、五硬(小儿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32)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
一、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紫癜(TCD 编码:BEZ240)。
老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医案大全
老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医案大全小儿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癫痛、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
主要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病后失调,致使精血不足,脑髓失充,五脏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养,形成亏损之证,导致智力低下,反应迟钝,言语不清,咀瞬无力,时流涎水,四肢无力,手软不能握持,足软不能站立。
或因感受热毒,损伤脑络,后期耗气伤阴,脑髓及四肢百骸、筋肉失养,导致本病。
主症为肢体瘫痪,手足不自主运动,智力差,言语不清。
医案一季某,男,26个月。
1959年10月5日初诊:其母代述,此儿系7个月早产。
生后11个月时才开始生牙,说话也很晚,双手拉着仅能迈一二步,不会爬,经常发热,饮食、睡眠、二便正常。
经某医院诊断为大脑性瘫痪,某儿童医院认为脑疾患。
服西药2周,拉着走时两腿呈现交叉之状。
后来我院治疗。
患儿面色娇白,舌苔薄白而润,语言字音尚属清楚,声音低怯无力,呼吸均匀,无咳呻音,脉数无力。
辨证为未熟蒂落,先天有亏,以致脏质脆软,成为五迟之证。
后天健壮,尚堪调治。
治法当调补肾阴,从本治之。
针刺:足三里、绝骨、三阴交、太溪点刺。
以六味地黄丸助治,并嘱勿与西药同服。
1959年10月10日二诊:代述此儿以前不会爬,经针灸及服中药丸后,现在在床上爬得很快了。
针刺疗法如上。
1959.年10月26日四诊:能沿床、桌走了。
取足三里、绝骨、飞扬、太溪点刺.1959年11月9日六诊:能下地沿凳走了。
取大椎、身柱、飞扬、昆仑点刺。
助以六味地黄丸药料加鹿茸、紫河车、牛膝、五加皮为丸助治。
1959年11月16日七诊:一手领着能走,胆量也增加了。
取穴同上点刺。
1960年2月8日十三诊:稍微扶着点东西能独自行走,而且走得很快、很好。
取百会、风府、阳陵泉、承山、昆仑点刺。
仍以加味地黄丸常服助治。
针药并施,以资弥补先天不足,俾其得以正常发育成长。
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脑瘫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瘫患者。
一、脑瘫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ICD-1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1)出生前至出生1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2)在新生儿及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3)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常;(4)常同时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等多种异常;(5)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
2.鉴别诊断(1)进行性中枢性瘫痪例如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脑白质营养不良、颅内及脊髓肿瘤等。
这些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应和痉挛型脑瘫鉴别。
由于此类疾病所致的瘫痪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结合各自的临床特征,不难鉴别。
(2)锥体外系变性病如苍白球黑质变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亨廷顿舞蹈病等,应与手足徐动型或其他类型的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脑性瘫痪鉴别。
但此类疾病起病一般较晚、病程呈进行性发展等特征与脑性瘫痪明显不同。
(3)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与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一样,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但前者的腱反射消失、肌萎缩发生较早且明显、常伴肌束颤动等特点与脑性瘫痪不同。
(4)婴儿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于婴期起病,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用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患呼吸道感染,肌肉活组织检查可助确诊。
(5)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又名硫酸脑苷酯沉积病。
患儿出生时表现为明显的肌张力低下,随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四肢痉挛、肌张力增高、惊厥、共济失调、智力进行性减退等。
基与脑瘫的鉴别要点在于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检测血清、尿或外周血白细胞中芳香硫酸酶A的活性可确诊。
(6)与孤独症相鉴别有些孤独症小儿行走时使用脚尖着地,有时误认为是脑瘫痉挛型。
小儿脑瘫中医治疗方案
小儿脑瘫中医治疗方案一、范围本指南提出了脑性瘫痪的诊断、辩证、治疗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脑性瘫痪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脑性瘫痪是指一组持续存在的导致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综合症,这种综合症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或发育缺陷引起的。
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感知和/或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骨骼肌问题。
临床以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手硬、足硬、肌肉硬、头颈硬、关节硬,或颈软、手软、脚软、口软、肌肉软为主要特征。
属于中医“五迟”“五硬”“五软”等范畴。
三、诊断(一)临床表现运动发育落后,抬头、翻身、抓物、坐、爬、立、行等动作发育迟于同龄正常小儿;肌肉张力异常,肢体几张或肌肉萎软,可见手硬、足硬、肌肉硬、头颈硬、关节硬,或颈软、手软、脚软、口软、肌肉软等;姿势异常,可见头颈后仰,甚或呈角弓反张、上肢僵直、手紧握拳、下肢硬直交叉、尖足等,或肢体不对称、头颈躯干扭转,或表现为软弱无力的姿势;常有体格发育迟缓、发迟、齿迟、言语落后、听力及视力异常、癫痫发作等。
(二)诊断条件本病病变部位在脑部,症状在婴儿期出现,引起脑性瘫痪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或有脑部发育缺陷而引起,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和姿势异常、运动发育落后及障碍、神经反射检查异常等,可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需要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暂时性运动发育迟缓。
(三)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头颅CT/MRI:能帮助了解是否有脑损伤或脑结构异常,对探讨脑瘫的病因及诊断预后有帮助。
脑电图:可以了解是否合并癫痫,并可辅助脑瘫的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
脑干听觉、视觉诱发电位:了解听力、视力是否有损伤。
病原学检查:了解患儿是否有宫内感染,明确脑瘫病因,指导治疗。
染色体、血、尿代谢检查:排除一些染色体疾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中医儿科脑性瘫痪诊疗指南
中医儿科脑性瘫痪诊疗指南一、范围本指南提出了脑性瘫痪的诊断、辩证、治疗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脑性瘫痪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脑性瘫痪是指一组持续存在的导致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综合症,这种综合症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或发育缺陷引起的。
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感知和/或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骨骼肌问题。
临床以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手硬、足硬、肌肉硬、头颈硬、关节硬,或颈软、手软、脚软、口软、肌肉软为主要特征。
属于中医“五迟”“五硬”“五软”等范畴。
三、诊断(一)临床表现运动发育落后,抬头、翻身、抓物、坐、爬、立、行等动作发育迟于同龄正常小儿;肌肉张力异常,肢体几张或肌肉萎软,可见手硬、足硬、肌肉硬、头颈硬、关节硬,或颈软、手软、脚软、口软、肌肉软等;姿势异常,可见头颈后仰,甚或呈角弓反张、上肢僵直、手紧握拳、下肢硬直交叉、尖足等,或肢体不对称、头颈躯干扭转,或表现为软弱无力的姿势;常有体格发育迟缓、发迟、齿迟、言语落后、听力及视力异常、癫痫发作等。
(二)诊断条件本病病变部位在脑部,症状在婴儿期出现,引起脑性瘫痪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或有脑部发育缺陷而引起,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和姿势异常、运动发育落后及障碍、神经反射检查异常等,可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需要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暂时性运动发育迟缓。
(三)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头颅CT/MRI:能帮助了解是否有脑损伤或脑结构异常,对探讨脑瘫的病因及诊断预后有帮助。
脑电图:可以了解是否合并癫痫,并可辅助脑瘫的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
脑干听觉、视觉诱发电位:了解听力、视力是否有损伤。
病原学检查:了解患儿是否有宫内感染,明确脑瘫病因,指导治疗。
染色体、血、尿代谢检查:排除一些染色体疾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小儿脑性瘫痪(针灸治疗学)
主症
肢体瘫痪,手足不自主运动,智力差,语言不清。
分型
肝肾不足:兼见筋骨痿弱,发育迟缓,站立、行走或长齿迟缓, 目无神采,面色不华,疲倦喜卧,智力迟钝,舌质淡嫩,脉细弱;
心脾两虚:筋肉痿软,头项无力,精神倦怠,智力不全,神情呆 滞,语言发育迟缓,流涎不禁,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痰瘀阻络:反应迟钝,失语,痴呆,手足软而不用,肢体麻木, 舌淡紫或边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滑或涩。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主穴
➢健脑益聪,化瘀通络。以督脉 ➢百会 四神聪 夹脊 悬钟 足三 及足少阳、足阳明经穴及夹脊 里 合谷 穴为主。
方义:
百会为督脉穴,督脉入络
脑,故能健脑调神。
01
夹脊穴通阳活络、强脊。
四神聪为经外奇穴,有 健脑益智之功。
合谷调理气血,化瘀通 络。
悬钟为髓会,可益髓补 脑,强壮筋骨。
10%葡萄糖注射液、 维生素B1、B12注射 液等,每次每穴注入
针刺,或用揿针埋藏或 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0.5~1毫升,隔日1次。
【附注】
针灸治疗本病 的轻型有一定 效果,可以改 善症状,并应 重视早期治疗。
针刺治疗的同 时要加强功能 训练和智力培 训。
Thanks.
足三里培补后天之本,化生
04
气血,滋养筋骨、脑髓。
2.其它疗法
(1)头针法
(2)穴位注射法
(3)耳针法
➢选额中线、顶颞前斜 线、顶旁1线、顶旁2 线、顶中线、颞后线、 枕下旁线。针2~4小 时,留针时可以自由活 动,隔日1次。
➢选大椎、足三里、阳 ➢选枕、皮质下、心、
陵泉、曲池、合谷。用 肾、肝、脾、神门。毫
位
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之欧阳歌谷创编
脑瘫临床路径欧阳歌谷(2021.02.01)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瘫患者。
一、脑瘫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ICD-10:G80.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1)出生前至出生1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2)在新生儿及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3)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常;(4)常同时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等多种异常;(5)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
2.鉴别诊断(1)进行性中枢性瘫痪例如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脑白质营养不良、颅内及脊髓肿瘤等。
这些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应和痉挛型脑瘫鉴别。
由于此类疾病所致的瘫痪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结合各自的临床特征,不难鉴别。
(2)锥体外系变性病如苍白球黑质变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亨廷顿舞蹈病等,应与手足徐动型或其他类型的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脑性瘫痪鉴别。
但此类疾病起病一般较晚、病程呈进行性发展等特征与脑性瘫痪明显不同。
(3)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与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一样,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但前者的腱反射消失、肌萎缩发生较早且明显、常伴肌束颤动等特点与脑性瘫痪不同。
(4)婴儿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于婴期起病,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用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患呼吸道感染,肌肉活组织检查可助确诊。
(5)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又名硫酸脑苷酯沉积病。
患儿出生时表现为明显的肌张力低下,随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四肢痉挛、肌张力增高、惊厥、共济失调、智力进行性减退等。
基与脑瘫的鉴别要点在于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检测血清、尿或外周血白细胞中芳香硫酸酶A的活性可确诊。
(6)与孤独症相鉴别有些孤独症小儿行走时使用脚尖着地,有时误认为是脑瘫痉挛型。
但体检可发现跟腱不挛缩、足背屈无障碍,腱反射不亢进,无病理反射,这些特点都可与脑瘫鉴别。
(完整版)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合肥长兴康复医院康复科脑瘫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瘫患者。
一、脑瘫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ICD-10:G80.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1)出生前至出生1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2)在新生儿及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3)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常;(4)常同时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等多种异常;(5)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
2.鉴别诊断(1)进行性中枢性瘫痪例如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脑白质营养不良、颅内及脊髓肿瘤等。
这些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应和痉挛型脑瘫鉴别。
由于此类疾病所致的瘫痪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结合各自的临床特征,不难鉴别。
(2)锥体外系变性病如苍白球黑质变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亨廷顿舞蹈病等,应与手足徐动型或其他类型的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脑性瘫痪鉴别。
但此类疾病起病一般较晚、病程呈进行性发展等特征与脑性瘫痪明显不同。
(3)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与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一样,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但前者的腱反射消失、肌萎缩发生较早且明显、常伴肌束颤动等特点与脑性瘫痪不同。
(4)婴儿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于婴期起病,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用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患呼吸道感染,肌肉活组织检查可助确诊。
(5)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又名硫酸脑苷酯沉积病。
患儿出生时表现为明显的肌张力低下,随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四肢痉挛、肌张力增高、惊厥、共济失调、智力进行性减退等。
基与脑瘫的鉴别要点在于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检测血清、尿或外周血白细胞中芳香硫酸酶A的活性可确诊。
(6)与孤独症相鉴别有些孤独症小儿行走时使用脚尖着地,有时误认为是脑瘫痉挛型。
但体检可发现跟腱不挛缩、足背屈无障碍,腱反射不亢进,无病理反射,这些特点都可与脑瘫鉴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脑瘫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五迟、五软、五硬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
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第六版(王萍芬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诸福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一版(王雪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
2、证候诊断:
脾肾两亏证、肝肾亏虚证、肝强脾弱证、痰瘀阻络证、心脾两虚证
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脑性瘫痪(五迟、五软、五硬)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五迟、五软、五
硬)
2、患儿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路径时限
病房标准住院日≦90天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五迟、五软、五硬和脑性瘫痪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乙肝病毒表面标志物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儿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影像学检查(CT或MRI)、脑电图检查,髋关节X线检查,听力筛查等
治疗方法
推拿治疗 2、针刺疗法 3、灸疗 4、中药熏洗 5、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穴位注射、经络导平等疗法 6、辨证口服中药制剂(1)脾肾两亏证:健脾补肾、生肌壮骨(2)肝肾亏虚证:滋补肝肾、强筋壮骨(3)肝强脾弱证:柔肝健脾、益气养血(4)痰瘀阻络证:涤痰开窍,活血通络(5)心脾两虚证: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7、康复训练:根
据患儿病情选择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吞咽功能障碍的训练、益智疗法等多方面内容 8、护理:辨证施护
出院标准
1、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价治疗后比治疗前总分数提高≧
5分。
2、异常姿势减轻
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其他系统并发
症,退出本路径。
3、因患儿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
路径。
脑性瘫痪(五迟、五软、五硬)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内容入院第1~2天:医生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康复初次评估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完善辅助检查
●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必要时监护
●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入院第3~7天:医生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善入院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治疗结果,调整或补充诊疗方案防治并发症
●防治并发症
入院第8~88天:医生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明确是否出院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加强中医康复评价与实施
●防治并发症
●康复疗效,预后和出院评估
●强调健康宣教
入院第88~90天:医生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和随访方案,预约复诊日期●完成出院评估,总结
●指导出院后康复
●通知出院
入院第1~2天:护士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制定规范的护理措施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
●生活与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患儿的康复和锻炼入院第3~7天:护士
●配合治疗
●生活与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儿的康复和锻炼
●配合康复
入院第8~88天:护士
●配合治疗
●生活与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儿的康复和锻炼
●配合康复
●配合健康宣教
入院第88~90天:护士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