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2012-11-8

合集下载

2012互换性-实验指导书(二)新

2012互换性-实验指导书(二)新

实验二几何误差测量(1)(圆度、圆柱度、平面度误差测量)一、实验目的明确圆度、圆柱度、平面度公差带形状及含义;掌握圆度、圆柱度、平面度误差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圆度、圆柱度、平面度误差测量。

三、实验设备百分表架、百分表、平台、小千斤顶、平板等。

四、实验方法(一)圆度与圆柱度误差测量1.圆度误差及测量、评定方法图2-1 圆度误差的定义圆度误差为包容同一横截面实际轮廓,且半径差为最小的两同心圆间的距离f,如图2-1所示。

圆度误差最小包容区域的判别方法是:由两同心圆包容被测实际轮廓时,至少有4个实测点内、外相间地在两个圆周上(即同心圆的内、外接点至少两次交替发生),如图2-1所示。

圆度误差最小区域的同心圆圆心,通常是和零件的测量回转中心不一致。

图中,O点是测量时的回转中心,O′测量点是圆度误差的评定中心。

在测量旋转面的若干个横截面中,取其中最大的圆度误差值作为被测旋转面的圆度误差。

目前通常采用四种圆度误差的评定方法:最小外接圆法、最大内切圆法、最小二乘圆法、最小区域法。

其中以最小区域法评定的圆度误差值为最小,能最大限度地通过合格品,是我国标准的定义法。

测量圆度误差的方法,主要有:圆度仪测量,两点法测量圆度误差,三点法测量圆度误差。

这里只介绍两点法测量圆度误差。

两点法测量圆度误差用千分尺在垂直于轴线的固定截面的直径方向进行测量,测量截面一周中直径最大差一半即为单个截面的圆度误差。

如此测量若干个截面,取其最大的误差值作为该零件的圆度误差。

此种测量方法,由于在测量截面内是两点接触,所以称为两点法。

如图2-2所示。

两点法测得的圆度误差f和各直径的测量最大读数差F有如下关系:f=F/K=F/2,K是反映系数。

2.圆柱度误差的检测与评定方法圆柱度误差是指包容实际表面且半径差为最小的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半径差f。

圆柱度误差综合地反映了圆柱面轴线的直线度误差、圆度误差和圆柱面相对素线间的平行度误差。

用它来综合评定圆柱面的形状误差是比较全面的,常用在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圆柱面。

水平圆管外表面空气自然对流换热实验指导书[201211版]

水平圆管外表面空气自然对流换热实验指导书[201211版]

三、实验系统
实验系统主要由本体系统、电加热测量系统和测温系统三部分组成。 1. 本体系统 本体系统是长 4.6 米,宽 4.1 米,高 5.6 米的封闭房间内的 8 根不同直径的实验管(图 1) 。 实验管表面镀铬,外壁布置有若干测温热电偶,内部装有电加热器。实验圆管水平架 离地面不小于 1.1 米。 各实验管加热功率以及各种温度信号通过导线传输到隔壁的控制室测
Nu 0.48(Gr Pr)0.25 (10 4 Gr Pr 10 7 ) , Nu 0.85(Gr Pr)0.188 (10 2 Gr Pr 10 4 ) 进行比较,给出必要分析。
4. 分析实验偏差及其产生原因。 5. 完成思考题: (1)计算本实验中,管壁外表面辐射换热对自然对流对流换热系数计算的影响,分别计算 考虑辐射换热和不考虑辐射换热两种情况下的对流换热系数,并进行比较。 (2)举例说明减少或避免自然对流换热的措施,并列举实例。 注意事项: 1. 首先了解整个实验装置的各个部分, 并熟悉仪表的使用方法, 特别是控制面板和高精度 万用表 HP34401A 必须按照操作步骤使用,以免损坏仪器。 2. 为确保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范围,应该注意操作顺序。实验结束时,应先关闭电源和 高精度万用表 HP34401A,然后切断各开关。
6. 抄录其它三组的实验结果:管的编号,加热功率 Q,平均温度 tw,空气温度 tf 和对流换
热表面传热系数 h,以便课后完成最终的实验报告。
五、数据整理
1. 壁面平均温度 tw,空气温度 tf 壁面的平均温度近似地可以按算术平均计算。 为简便, 可以先计算实验管的平均热电势, 然后在温度-铜-康铜热电势专用数表上通过线性内插得到实验管的壁面平均温度。 空气温度 同样方法给出。 2. 管内电加热功率 Q 电加热所产生的热流量为 Q U U R / R 式中,U 为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UR 为标准电阻分压,R 的大小如表 1 所示。 3.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 h 由式(5)确定。 3. 准则数及准则方程的确定 定性温度取壁面和空气算术平均温度, tm=(tw+tf)/2。 ,v,以及 Pr 直接由定性温度 在相应数表线性内插得到,Nu 准则数和 Gr 准则数由式(2)和(3)计算确定。结合其它三 组所整理出来的相关数据,可得到 8 组 Nu- GrPr 数据。 然后以 Nu 数为纵坐标,以 GrPr 数为横坐标,将这两组数据影射到以 10 为底的对数坐

华中科技大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2012版

华中科技大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2012版

目录第一部分演示实验一、静压传递自动扬水实验 (1)二、水击综合实验 (2)三、流谱流线显示实验(一) (5)四、流谱流线显示实验(二) (7)五、能量方程演示实验 (10)第二部分量测实验一、静水压强量测实验(4台) (13)静水压强量测实验(新)(4台) (15)二、流速量测(毕托管)实验 (20)三、沿程水头损失实验 (24)四、管道局部水头损失实验(4台) (28)五、文丘里流量计及孔板流量计率定实验(4台) (31)文丘里流量计实验(新)(4台) (34)六、孔口与管嘴流量系数验证实验(4台) (37)七、动量方程验证实验(新)(8台) (40)八、雷诺实验(4台)................................................v (43)雷诺实验(新)(4台) (47)九、堰流流量系数的测定实验 (51)十、闸下自由出流流量系数的测定实验 (54)十一、水跃实验 (57)十二、圆柱绕流压强分布测量实验(2台) (61)十三、平板边界层实验(2台) (64)十四、翼型表面压强分布测量实验(2台) (67)十五、气体紊流射流实验(2台) (70)十六、压力传感器的标定实验 (73)十七、热线探头的标定实验 (76)十八圆柱体尾迹速度分布测量实验 (79)附录1:体积法电子流量仪使用方法 (82)附录2:XSJ-39BI型流量数字积算仪瞬时流量的测读方法 (83)第一部分演示实验演示实验一静压传递自动扬水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液体静压传递、能量转换与自动扬水的现象。

可了解流体的静压传递特性、“静压奇观”的工作原理及其产生条件以及虹吸原理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二)实验装置本实验的装置如图I-1-1所示。

图I-1-1 静压传递扬水仪实验装置图1.供水管;2.扬水管与喷头;3.上密封压力水箱;4.上集水箱;5.虹吸管;6.逆止阀;7.通气管;8.下水管;9.下密封压力水箱;10.水泵、通气管;11.水泵;12.下集水箱。

小学科学实验指导书

小学科学实验指导书

小学科学实验指导书一、引言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旨在为小学科学实验提供一份指导书,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

二、实验目的通过开展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观察和体验自然现象,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

三、实验设计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设计与学科内容和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实验。

确保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简便易得,操作步骤清晰易懂。

四、实验前准备在开展实验前,教师应对实验过程进行准备。

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根据需要准备好实验材料。

同时,教师还要对实验原理和步骤进行理解和备课,以便能够对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五、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前,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和操作步骤。

然后,学生们可以依照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指导和纠正错误。

六、结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注重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他们可以通过绘图、记录数据等方式,将实验结果呈现出来。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结果比较和分析,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想。

七、结果分析基于实验结果,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同时,他们也可以思考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是什么等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促进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八、实验拓展在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验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拓展。

这样的实验可以是对基础实验的改进、扩展,也可以是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

通过实验拓展,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和现象。

九、实验总结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过程。

可以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学生的感受和体会。

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能力。

十、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时,学生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教师应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并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演示。

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案网络教研室2012年9月实验项目、设备及软件配置一、主要设备及软件配置1、PC机24台;路由器、交换机(三层、二层)各4台。

2、RJ-45头若干、信息模块若干、双绞线若干、RJ-45压线钳若干把、打线钳若干把、测试仪若干套。

3、windows 2000 server、Red Hat Linux9.0等软件;测线仪实验教案实验二划分VLAN1、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VLAN的概念、原理、应用范围以及划分VLAN的方法;掌握划分VLAN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基础知识。

2、实验内容了解可网管交换机的结构;掌握VLAN的划分方法;掌握划分VLAN常用的命令。

3、实验环境(单组要求)PC机4-6台(预装Windows操作系统)、可网管交换机2台、双绞线若干根、控制线2根。

4、实验拓扑561.按图17连接工作站和交换机,并查看交换上的VLAN信息。

Switch#show vlan2.在交换机上创建两个VLAN:VLAN 2和VLAN 3。

Switch#conf tSwitch(config)#vlan 2Switch(config)#vlan 33.将交换机上的端口1~8 分配成VLAN 2的成员,将交换机上的端口9~16分配成VLAN 3的成员。

Switch(config)#int range f0/1 –8Switch(config)#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itch(config)#int range f0/9 –16Switch(config)#switchport access vlan 34.将工作站HostA、HostB 接入交换机上的端口1~8 中的某两个端口,将工作站HostC接入交换机上的端口9~16 中的某个端口。

5.检查交换机上的VLAN 相关信息,看其是否与设想的一致。

Switch#show vlan6.按图所示配置各工作站IP 地址、子网掩码信息。

高分子化学实验指导书-修改-2012

高分子化学实验指导书-修改-2012

高分子化学实验指导书任课教师姓名:王小慧王小英所用教材:《高分子化学实验》何卫东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选读参考书:《高分子化学实验》梁晖卢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一、教学形式1、课前,学生通过阅读参考书和《高分子化学实验指导书》预习并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实验预习报告。

预习报告要求使用统一的实验报告纸,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主要步骤以及实验的关键点。

2、实验课开始前一天下午,统一到实验室准备实验用品,清洁玻璃仪器。

3、实验课由指导教师讲解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目标、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4、实验由学生独立操作并完成实验,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4、实验数据由教师签字认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5、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通过了解实验基本原理和数学方程,独立地完成实验报告。

二、高分子化学实验课学习的要求1.实验预习预习过程包括查阅书籍文献、实验方案的拟定和实验过程的设想,做实验前,自己准备好玻璃仪器和电器。

通过预习需要了解以下内容:(a)实验目的和要求;(b)实验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实验原理;(c)实验的具体过程;(d)实验所需要的化学试剂、实验设备及实验操作;(e)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实验操作高分子化学实验一般需要较长时间,过程中需要仔细操作、认真观察、真实记录,做到以下几点:(a)认真听老师讲解,进一步明确实验过程、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b)搭置实验装置、加入化学试剂和调节实验条件,按照拟定的步骤进行实验,细心大胆,如实记录加入化学试剂的量和实验条件;(c)认真观察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获得实验所需的数据(如反应时间),并如实记录到实验报告本上;(d)实验过程中勤于思考,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并于理论结果相比较,遇到问题即使请教老师和他人,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仔细查阅实验记录,分析原因;(e)实验结束后,拆除实验装置、清理实验台面、清洗玻璃仪器和处置废弃化学试剂,实验记录经老师查阅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X-CVE101绝缘耐压测试作业指导书A1

X-CVE101绝缘耐压测试作业指导书A1

湖南兴业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绝缘耐压测试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SYE-X-CVE101 版本编号:A/1生效日期:2012年11月8日受控状态:拟定:周芬日期:2012年11月7日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修改历程序号版本编号生效日期改动说明拟制审核批准1 A/1版2012.11.8 变动耐压测试的电压值与测试时间周芬黄华斌汤立文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绝缘耐压测试作业指导书1. 目的测定组件中的载流部分与组件边框或外部之间的绝缘是否良好。

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绝缘试验。

3. 参考标准IEC 61215:2005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条款 10.3IEC 61730-2:2004光伏组件安全鉴定条款 10.64. 设备仪器程控耐电压绝缘测试仪5. 职责5.1本实验操作人员负责本试验的操作。

5.2技术员/工程师负责该试验的操作监督。

5.3设备/计量管理员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量。

6.试验程序6.1绝缘耐压性能测试6.1.1将组件放在绝缘垫上,测试仪的接地端子接地良好。

6.1.2将组件引出线短路后接到耐压测试仪的正极(红测试夹)。

耐压测试仪的负极(黑测试夹)夹到电池板的铝边框上。

6.1.3开启测试仪,进行测试耐压参数的设定:测试仪的输出电压设置为3600V,漏电电流为0.050mA,待稳定后测试持续时间test Time为1秒钟;测试参数统电压不超过50V,所施加的电压应为500V,持续此电压1分钟,按下启动接钮开始测试。

IEC 61215:2005测试参数:测试仪电压设置为1000V加上两倍的系统最大电压(电压上升速度不超过500V/S)持续此电压1分钟,若测试参数统电压不超过50V,所施加的电压应为500V,持续此电压1分钟。

IEC IEC 61730-2:2004:耐压测试仪所加电压为2000V加4倍的系统电压,持续此电压1分钟,若测试参数统电压不超过50V,所施加的电压应为500V,持续此电压1分钟。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器材。

1. 计算机主机。

2. 显示器。

3. 键盘。

4. 鼠标。

5. 逻辑分析仪。

6. 示波器。

7. 电源。

8. 万用表。

9. 逻辑门集成电路。

10. 接线板。

11. 连接线。

三、实验内容。

1. 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的实验。

通过拆卸计算机主机,了解各个硬件组件的作用和连接方式,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电源等。

并通过重新组装,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组成的理解。

2. 逻辑门电路实验。

使用逻辑门集成电路和连接线搭建基本的逻辑门电路,包括与门、或门、非门等,并通过逻辑分析仪观察输入输出的关系,加深对逻辑门原理的理解。

3. 示波器使用实验。

学习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观察不同信号的波形,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特点,加深对计算机输入输出原理的理解。

4. 电源电压测量实验。

使用万用表测量计算机主板各个电源接口的电压值,了解各个电源接口的作用和电压标准,加深对计算机电源原理的理解。

四、实验步骤。

1. 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的实验步骤。

(1)拆卸计算机主机,观察各个硬件组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2)了解各个硬件组件的作用和特点。

(3)重新组装计算机主机,检查各个硬件组件的连接是否正确。

2. 逻辑门电路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指导书搭建与门、或门、非门电路。

(2)使用逻辑分析仪观察输入输出的关系,记录实验数据。

3. 示波器使用实验步骤。

(1)学习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使用示波器观察不同信号的波形,记录实验数据。

4. 电源电压测量实验步骤。

(1)使用万用表测量各个电源接口的电压值。

(2)比较测量结果与电压标准的差异,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在拆卸和重新组装计算机主机时,注意防止静电干扰,避免损坏硬件组件。

2. 在搭建逻辑门电路时,注意连接线的接触是否良好,避免信号传输不畅。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指导书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指导书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指导书自动控制理论实验室2012-11-06目 录自动控制理论实验说明 (2)§1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箱 (3)1.1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箱构成 (3)1.2软件操作说明 (3)§2控制系统时域与频域特性分析(6学时) (7)§3角随动系统 (11)3.1系统组成及基本原理 (11)3.2系统各个元件的工作原理与输入输出特性 (12)3.3实验箱面板及说明 (18)§4 角随动系统的数学建模及串联校正(8学时) (20)§5数字随动系统 (23)5.1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3)5.2系统各个环节的电路构成及数学模型 (24)5.3实验箱面板说明 (27)5.4系统的初始设置 (28)§6 数字随动系统数学建模及控制器设计(8学时) (29)§7 非线性控制系统Matlab分析(2学时) (32)自动控制理论实验说明1.自动控制理论实验的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学时内容提要实验类型1 控制系统时域与频域特性分析6基于古典控制理论半实物仿真平台,搭建一阶系统,测量其阶跃响应曲线,分析参数对一阶系统时域特性的影响;搭建二阶系统,改变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和无阻尼振荡频率,分析它们对二阶系统时域特性的影响;搭建控制系统,分析开环增益和时间常数对闭环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与理论计算进行对比分析;设计一阶系统、二阶系统的频率特性测试实验,绘制它们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并与渐进频率特性曲线对比分析。

设计型2 角随动系统模型建立及串联校正8以角随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在对系统各个环节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实验法分别设计测量各环节数学模型参数的方法,进而得到各环节的传递函数,从而得出固有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分析固有系统的动态与稳态性能,根据期望的性能指标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设计串联校正环节,利用有源阻容网络实现校正环节,将有源校正网络接入到系统中进行校验及调试,总结调试规律。

S7-200PLC实验指导书

S7-200PLC实验指导书

PLC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课程PLC原理及应用班级11级自动化3班姓名索理想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11月目录前言 (1)实验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继电-接触器控制 (3)实验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PLC控制 (7)实验三交通信号灯控制 (12)实验四自主设计操作测验 (17)附录四层电梯控制 (18)混料罐控制 (22)输料线控制 (25)天塔之光控制 (29)自控轧钢机控制 (31)邮件分拣控制 (35)自动售货机控制 (38)前言实验基本要求及操作实验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手段。

《PLC原理及应用》实验是《PLC原理及应用》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从事电气控制、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等技术人员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

一、实验设备二、实验方法一)实验目的1.在《PLC原理及应用》理论课知识基础上,进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

2.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技能要求1.能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设备,掌握实验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

2.能正确连接实验线路,读取数据,观察曲线,能初步分析和排除故障。

3.能正确利用实验手段验证一些理论和结论。

4.能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和绘制图表,对数据进行处理,曲线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三)实验要求(一)课前预习教学实验受时间及条件限制。

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很好完成实验任务,达到实验目的与要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准备的是否充分。

因此,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

1.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及相关参考资料,明确实验目的及任务,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及实验线路、方法及步骤,具此编写实验报告。

2.对实验中要观察哪些现象,记录哪些数据曲线,注意哪些注意事项做到心里有数。

3.对实验指导书中提出的思考问题及注意事项要有深刻印象,以便在实验中观察和注意。

(二).实验操作1.学生到指定的实验台,认真领会指导老师对实验的讲解、要求及注意。

进出口业务模拟实验报告(名师指导)

进出口业务模拟实验报告(名师指导)

进出口业务模拟实验报告班级:国贸13-2班姓名:龚虹学号:01角色:进口商实验指导老师:蒋桂荣日期:2012-11-08进出口业务模拟实验报告一、进出口业务模拟实验操作内容(按照实验指导书提示)【操作步骤1】登录。

学生以进口商角色登录,登录到进口商的主页面。

【操作步骤2】创建公司。

点击“资料”,可查看公司注册资金、账号、单位代码、邮件地址等资料,其他逐项填写。

填写完毕后,点“确定”。

其他四种身份的登录与创建过程与进口商类似,各身份注册资料页面参见本节的“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3】发布公司广告。

点击“业务中心”,再点标志为“广告公司”的建筑物,在弹出页面中点击“发布广告”,逐项填写。

填写完毕后,点击“确定”,成功发布购买信息。

【操作步骤4】查看交易对手。

点“公司库”,可看到所有公司,输入关键词(公司名),选择类别为“出口商”,点“搜索”,找到对应的公司,再点“详细情况”,可查看该公司的具体资料。

【操作步骤5】查看交易商品。

点“产品展示”,可看到所有产品,输入关键词(产品名),点“搜索”,找到对应的产品,再点“详细情况”,查看该商品的具体资料。

二、本人所扮演的——角色的操作内容、过程、结果。

进入网站,注册并登陆,退出。

然后在网站首页查看供应信息,点击,发送询盘邮件。

登陆进口商角色①在【业务办理】中点击【进口商】,查看并签署合同。

②点击【我的工作】,进行进口核算。

第二步:申请信用证、发证、收证、审核信用证。

①进口商在外销合同签订后,就可以进行信用证申请。

在工作平台的【业务办理】中,点击进口地银行下的子菜单【申请信用证】,在显示区中,选择该合同,并填写信用证申请书,提交到进口地银行。

系统中的信用证:第三步:起草内销合同、签订内销合同、生产、发货、收货。

由出口商和生产商配合完成操作第四步:租船订舱、投保。

①进口商填写“货物出运委托书”提交给船公司。

②船公司进行订舱,完成配舱业务。

③进口商投保前,需要开具商业发票,进口商在【业务办理】中,找到该合同,打开并在流程图下的票据列表中,点击【商业发票】按钮,填写弹出的商业发票,并保存提交。

软件工程实验指导书

软件工程实验指导书

昆明学院软件工程课程实验指导书(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方向)(学分:4 学时: 4学时)信息技术学院2012年8月一、实验教学目的及任务软件工程实验是为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软件工程》课程配套设置的,是《软件工程》课程讲授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

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针对具体软件工程项目,全面掌握软件工程管理、软件需求分析、软件初步设计、软件详细设计、软件测试等阶段的方法和技术,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软件开发模型、软件生命周期、软件过程等理论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原理、方法、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对技术文档的编写能力,从而使学生提高软件工程的综合能力,提高软件项目的管理能力。

二、实验课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按该课程的特点,实验内容包括软件开发的两大方法学的专题训练,即结构化(生命周期学)的方法学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学,通过对一个简单项目,要求学生利用结构化软件开发技术或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完成对该项目的开发。

因此设置五个实验项目,从项目发的准备工作,系统分析过程,系统设计过程,软件测试到系统实施,覆盖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此外又引入我国国家《计算机开发规范》,以规范技术文档的书写标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考核采用分组互评机制,由随机选定3个项目组长对待评文档进行评分,评定标准从可理解度、可描述度、规范度、准确度4个方面进行A、B、C、D,4个等级进行评分,最终评分是综合分数。

四、实验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软件工程实践者之路》【美】普瑞斯曼。

五、实验项目实验一项目开发的准备工作【实验目的】(1)目的:确定课题,组织组员,合理分工,熟悉软件开发环境,培养团队精神。

【实验原理/实验基础知识】根据各组选择的课题,实行项目经理制,各组推荐一名组长,统一管理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并和理调整资源和负责项目全局;根据项目的难易合理分配组员的任务,对问题达成一直的看法;针对项目的实施,熟悉相应的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环境。

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指导书

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指导书

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指导书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小学生了解和掌握某一科学原理
或现象,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实验材料
列举实验所需的材料,例如:试管、溶液、显微镜等。

实验过程
依次说明实验的步骤,并用简练的语言讲解清楚每个步骤具体
应该如何操作,引导学生完成实验。

实验结果和分析
学生应根据实验操作的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可以提出问题或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归纳能力。

实验注意事项
列举一些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安全事项、实验环境要求等,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地进行实验。

实验延伸
提供一些与实验相关的延伸活动或探究题目,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实验评价与反思
对学生的实验表现进行评价,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结束语
简单总结实验的目的和重要性,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

参考资料
列出实验指导书编写所依据的参考资料,以便老师和学生深入研究和了解相关知识。

以上为《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指导书》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详细的指导和实例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进行编写。

希望这份指导书能够帮助小学老师们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教学。

汽车构造实验指导书

汽车构造实验指导书

2011 至2012 学年度《汽车构造》(Ⅰ、Ⅱ) 实验指导书课程名称:汽车构造(Ⅰ、Ⅱ)指导教师:皮胜文教材:陈家瑞主编.汽车构造实验学时:12学时适用班级:10汽车专机电工程学院实验一:化油器的拆装一、实验目的拆装化油器,了解其五大装置及其油道和气道,弄清各量孔的位置和功用,明确在各种发动机工况下化油器的供油情况。

二、实验教具和工具1、常用工量具各一套;2、化油器(CAH101型);3、化油器总成挂图一套。

三、实验注意事项1、注意操作安全;2、正确使用工具和量具;3、注意化油器密封垫的安装;4、有秩序地放置拆卸的零件、注意拆装顺序和应观察的内容。

四、实验拆装步骤CAH101型化油器的拆装方法和顺序。

拆卸前应先将化油器上、中、下三体分开,即拧松螺钉和垫片,取下上体和垫片;拆下拉杆上的连杆,分开中、下体,取出其间的石棉板和大喉管,然后按下述步骤进行拆卸:1、上体零件的拆卸拆下进油管接头、取出进油滤网,拆下进油针阀、浮子、油面调节螺钉、真空省油器空气缸、真空柱塞、弹簧及弹簧座和卡簧(注意弹簧预紧力的调整结构)。

在拆下上述零件的同时、仔细观察:浮子室平衡管、浮子结构、油平面高低的控制及调整、真空加浓通气道、进油通道和阻风门及其关闭情况。

2、中体零件的拆卸拆下连接板和拉杆,机械加浓推杆(及卡簧)、加速泵活塞及弹簧;拆下真空加浓系统;拆卸机械加浓系统;拆卸加速泵出油阀系统;拆卸主空气量孔,取出渗气管;拆卸第一、第二怠速空气量孔和怠速堵塞;拆卸主量孔螺塞。

在拆下上述零件的同时,仔细观察:所有量孔及进出油道和空气道的走向和路线、主喷管、小喉管内的环状喷口;机械加浓装置、加速泵的调整等结构。

3、下体零件的拆卸拧松下体外侧螺母和节气门上的螺钉,取出节气门和节气门轴;拆卸怠速调节螺钉。

仔细观察:怠速装置油道、空气道、怠速喷口、怠速过渡喷口、真空加浓装置的通气孔、真空加浓通气道和为点火系真空点火提前调节装置提供真空源的气孔、节气门及其操纵机构;注意怠速调节螺钉和怠速限制螺钉的调整结构。

毕业综合实践指导书

毕业综合实践指导书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指导书浙江交通职业学院机电学院2012年11月为进一步加强毕业综合环节的指导、沟通和动态跟踪管理工作,本届所有毕业生均采用毕业综合实践管理平台进行管理。

平台对毕业综合实践实施全过程动态管理,包括实习单位落实、任务分配、实习周报撰写、实习指导和交流、论文选题和开题、论文撰写、论文批阅、资料汇总等内容。

平台使用方法的基本资料详见教务处网站的《关于“毕业综合实践平台”试运行的通知》。

毕业综合实践平台网址:;毕业综合实践平台学生手机版网址:/wap/。

第一部分毕业实习一、实习大纲1、实习目的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机电学院各专业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结束之后,要到实习单位参加毕业实习。

实习的目的是:1)进一步加深并能运用己学过的专业理论知识,训练实际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2)熟悉现代企业技术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管理技能、实践操作技能,提高技术水平。

3)体验社会生活,培养组织性、纪律性,增强劳动观念和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2、实习时间2012 年 11 月 25 日至 2013 年 5 月 20 日,共 21 周2012年5月20日回校。

3、实习内容1)了解实习单位生产部门的组织管理结构及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

2)了解实习单位各项规章制度、技术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等。

3)了解实习企业相关产品、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产品的生产工艺。

4)学生接触认识社会,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学习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实习学生守则l、服从分院的安排,按时到实习单位报到,并服从实习单位的工作分配。

2、严格遵守学院及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实习单位的各项集体活动。

3、经受工作任务的考验,努力克服困难。

通过刻苦的学习和锻炼,高质量地完成实习任务。

4、遵守劳动纪律。

不旷工、不迟到、不早退,实习期间不得擅自离岗,不得无故请假。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

5.掌握汉字输入法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WindowsXP 的桌面及基本操作
1):启动Windows Xp,并观察桌面,了解“桌面”的组成。在本实验结束以后安全退出Windows Xp。
2):分别打开“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和“我的文档”窗口,然后做下列操作。
a、试用不同的方法打开这些窗口,观察、了解窗口的组成并会用相应的术语称呼。
·1·
b、针对某一对象,如文件或文件夹图标、按钮、菜单等,做鼠标的基本操作练习:“指向”、“单击”、“双击”、“单击右键”和“拖曳”。
c、改变窗口的大小、在桌面上移动窗口的位置。
d、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做下列操作:
窗口最大化、还原、最小化、单击任务栏上的图标按钮显示窗口、显示或隐藏工具栏、移动左右窗格分隔条、按“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资料、缩略图”方式查看、移动已显示的滚动条、对文件或文件夹排序、排列图标、对齐图标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2012版) 南阳理工学院·软件学院
实验一Windows XP 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Win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ws XP 的桌面并掌握其基本操作
2.掌握Windows XP的文件管理
3.掌握控制面板部分工具的使用
4.掌握Windows XP附件工具的使用

CVI实验指导书2012版

CVI实验指导书2012版

现代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西安交通大学测控教研室2012年3月目录实验一 熟悉LabWindows/CVI集成软件开发环境 2 实验二 虚拟波形发生器演示仪 20 实验三 模拟信号的采集及其信号频率的计算 41 实验四 虚拟频谱分析演示仪 46 实验五 温度的测量 52 实验六 电量测量的研究 57 实验七 磁性材料磁特性测量的研究 65现代测试系统软件平台基础训练实验一熟悉LabWindows/CVI集成软件开发环境一、实验目的1.掌握工程项目窗口(Project Window)中各菜单选择项的使用方法。

2.掌握用户接口编辑窗口(User Interface Editor window)的使用和功能3.掌握源代码窗口(Source window)的使用和功能4.了解函数面板(Fuction Panel)的使用和功能二、实验原理LabWindows/CVI是一个ANSI C的集成开发环境。

它包含了32位的编译、链接器,以及先进的编辑与调试工具。

LabWindows/CVI编写的虚拟仪器软件基本组成框图,如图1-8所示。

图1-1 LabWindows/CVI编写的虚拟仪器软件基本组成框图LabWindows/CVI开发环境有4个主要的界面窗口(window):¾工程项目窗口(Project Window) ——生成*.prj文件¾用户接口编辑窗口(User Interface Editor window) ——设计*.uir文件¾源代码窗口(Source window)——编辑*.c文件¾函数面板窗口(Function Panel)。

其中:9*.prj文件:工程文件,它是最终的运行文件。

由*.uir、*.c和*.h文件组成。

9*.c文件:源程序文件,用户编写的程序代码就在此文件中,是标准的C语言程序。

9*.uir文件:用户接口文件,该文件为虚拟仪器的面板文件,类似VB或VC中的窗口体文件,包含如旋钮、开关等各类控件。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1)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1)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11月目录教学实验注意事项 (3)实验一土的密度试验 (5)土的含水量试验 (6)土的液限、塑限试验 (7)实验二土的压缩固结试验 (10)实验三土的直接剪切试验 (13)试验记录表 (17)教学实验注意事项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 必须做到下列几点:一、作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预习实验指导书, 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2. 弄清与本次实验有关的基本原理。

3. 对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实验前应事先阅读有关仪器的使用说明。

4.必须清楚地知道本次试验需记录的数据项目及数据处理的方法, 并事前作好记录表格。

5.除了解实验指导书中所规定的实验方案外, 亦可多设想一些其它方案。

二、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1. 实验时应严肃认真, 保持安静。

2. 爱护设备及仪器, 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

3. 非本实验所用的设备及仪器不得任意动用。

4.实验完毕后, 应将设备和仪器擦试干净, 并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

三、认真做好实验:1. 注意听好教师对本次实验的讲解。

2. 清点实验所需设备, 仪器及有关器材, 如发现遗缺, 应及时向教师提出。

3.实验时, 应有严格的科学作风, 认真细致地按照实验指导书中所要求的实验方法与步骤进行。

4.对于带电或贵重的设备及仪器, 在接线或布置后应请教师检查, 检查合格后, 才能开始实验。

5. 在实验过程中, 应密切观察实验现象, 随时进行分析, 若发现异常现象, 应及时报告。

6. 记录下全部测量数据, 以及所用仪器的型号及精度、试件的尺寸、量具的量程等。

7. 教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学生在实验小组中虽有一定的分工, 但每个学生都必须自己动手, 完成所有的实验环节。

8.学生在完成试验全部规定项目后, 经教师同意可进行一些与本实验有关的其它实验。

9.实验记录需要教师审阅签字, 若不符合要求应重做。

《透平强度与振动》实验指导书

《透平强度与振动》实验指导书

《透平强度与振动》实验指导书哈尔滨工业大学制2012年12月前言工程测试技术课程近年来已为国内工科大专院校各专业所普遍重视。

这门课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从事生产和科学研究都是极为重要的。

振动测试是工程测试技术的一部分,是解决工程振动问题的极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这是由于实际的机械系统往往比我们借以进行理论探讨的物理模型要复杂得多,因此理论计算结果是有误差的。

验算经过简化和假设而得来的理论计算的可靠性仅仅是实验研究的任务之一。

本实验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同学们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指导书着重于传感器和仪器的基本原理,对基本的结构应用叙述不多。

同学们应通过参加具体的实验去掌握。

实验一:叶片自由振动一、实验目的学习用自由振动方法测定叶片的一阶固有频率。

二、简述1.自由振动当叶片受到一个冲击后,它将产生各种振型的合成振动,由于阻尼的存在,振动是衰减的,频率越高衰减越快,因此,实际上经过一个极短的时间间隔,只能测到第一阶振动,而其他阶振动减弱到测量不出来的程度。

2.磁阻式振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叶片的振动是机械振动。

为了测量上的方便,我们先把叶片的机械振动转换成电量,这个工作可以用传感器来完成。

传感器的种类很多,本次实验所用的是磁阻式传感器。

磁阻式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它是由永久磁铁1,感应线圈2和软铁3组成,感应线圈套在软铁上,使传感器的轴线与叶片振动方向一致,并使间隙δ=2毫米左右。

图1 磁阻式传感器原理当叶片发生振动时,使空气间隙厚度δ产生变化,从而改变了磁路的磁阻(图中以封闭⁄。

在振的虚线表示磁路),因而改变了贯穿线圈的磁通外在线圈中产生一感应电势s=-dϕdt动幅度不大的情况下,感应电势是正弦交流电势,其频率等于叶片的振动频率。

如果能够把感应电势的频率测量出来,也就得到了叶片的自振频率。

3.用李沙育图形测量频率的方法在很多测量技术中,人们经常采用“比较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刘祖华 袁苗苗等(共18页)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二〇一二年十月目录1、实验目的和要求 (1)2、实验方法 (1)2.1试件设计 (1)2.2测试内容和方法 (2)2.2.1受弯破坏梁 (2)2.2.2受剪破坏梁 (2)2.2.3偏心受压柱 (2)2.2.4材料性能 (3)2.3加载方法 (3)2.3.1受弯破坏梁 (3)2.3.2破坏受剪梁 (3)2.3.3柱偏心受压 (3)3、试验准备 (3)3.1试件制作 (3)3.2试件安装 (4)3.3仪器设备准备 (4)3.4预实验 (4)4、实验实施 (4)4.1加载程序 (4)4.2数据采集 (4)4.3观察内容 (4)4.4思考问题 (5)5、实验报告撰写 (5)5.1数据处理 (5)5.2报告撰写要求 (6)6 参考文献 (6)7 附件 (7)1、实验目的和要求本实验课程是所有学习专业基础课《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的学生,必须同时学习的必修课。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受力全过程、加深对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受力性能的理解和掌握,了解、掌握混凝土受弯和受压构件基本性能的试验方法。

要求:1)参加并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内容,理解和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实验方法,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通过实践掌握试件设计、实验实施、实验结果整理和实验报告撰写。

2)本次实验课程有11个不同的实验项目:适筋梁受弯破坏,少筋梁受弯破坏,超筋梁受弯破坏(其中受弯破坏采用三分点加载和跨中单点加载2种加载方式),梁受剪斜压破坏,梁受剪剪压破坏,梁受剪斜拉破坏,柱小偏心受压破坏,柱大偏心受压破坏。

每一个学生参与上述项目中两个实验项目,还可以参观其它的实验项目。

3)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方法2.1 试件设计试件设计要求:试件在规定的荷载作用下,能够或只能发生规定的破坏形式,不会发生其它形式的破坏。

共计有9种破坏形式的梁试件和2种破坏形式的柱试件,各个试件的设计详图见附图1~6(三分点加载的适筋梁LA-1、超筋梁LB-1和少筋梁LC-1见图1;跨中单点加载的适筋梁LA-2、超筋梁LB-2和少筋梁LC-2见图2、受剪斜压QA见图3、受剪斜拉QB见图4、受剪剪压QC见图5,大偏心受压柱ZA和小偏心受压柱ZB见图6)。

其中一组跨中单点加载的梁受弯试验,作为三分点加载梁的对比。

要求学生按照试件设计详图和加载示意图进行验算:1)受弯破坏梁(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按三分点加载和跨中单点加载两种情况,验算梁跨中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和受剪区段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对应于抗剪承载力的荷载应为抗弯承载力的荷载的1.9倍(适筋梁)、1.7倍(超筋梁)、20.6倍(少筋梁);2)受剪破坏梁(斜压梁、斜拉梁和剪压梁),验算梁受剪区段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跨中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对应于抗弯承载力的荷载应大于对应于抗剪承载力的荷载;3)偏心受压柱,验算正截面承载力,确定偏心状态。

2.2 测试内容和方法混凝土构件受到荷载作用时,会发生变形、会产生应力,这个荷载作用与变形、应力等有着对应的关系。

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还会发生混凝土开裂、钢筋屈服等,当加载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时,构件会发生破坏。

通过观察和测试这些现象(反应),可以了解和掌握构件的受力状态和特点,受力机制和破坏形式。

2.2.1 受弯破坏梁受弯破坏梁(适筋梁受弯,少筋梁受弯,超筋梁受弯)的测试内容为,跨中挠度,纵向受拉钢筋应变,混凝土裂缝。

加载方式分三分点加载和跨中单点加载两组,比较两组实验梁的开裂、极限荷载和破坏形态等有何不同。

1)跨中挠度梁的跨中挠度是试件的整体反应。

荷载与挠度的关系(曲线)可以反应试件的受力状态和特点,挠度值的大小可以代表某个状态的指标,如屈服、破坏等(教材,P66~69)。

本次实验,用三个位移计测量跨中和两个支座的位移,由这些位移测量结果计算挠度,见附图7。

2)纵向受拉钢筋应变通过测量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变(局部反应),可以由此得到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了解该钢筋是否达到屈服等。

本次实验,在纵向受拉钢筋的跨中位置,粘贴应变片,以测量跨中截面处钢筋的应变,见附图1。

3)裂缝裂缝(局部反应)的产生表示该部位的应变超过材料的极限应变、或者受拉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

裂缝的测试包括,裂缝的发生、位置和走向,测量裂缝宽度,记录裂缝发展过程。

实验前,将梁外表面刷白,并绘制50mm×50mm的网格。

实验时,借助放大镜用肉眼查找裂缝。

构件开裂后立即对裂缝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观察,用裂缝观测仪、读数放大镜及钢直尺等工具量测各级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宽度、长度,并绘制裂缝开展图。

对应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最大裂缝宽度,可在梁侧面相应于纵向受拉钢筋中心的高度处测量。

2.2.2 受剪破坏梁受剪破坏梁(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的测试内容为,跨中挠度,纵向受拉钢筋应变,受剪箍筋应变,裂缝。

其中,跨中挠度、纵向受拉钢筋应变和裂缝的意义和测试与受弯破坏梁相同。

1)受剪箍筋应变通过测量受剪箍筋的应变,可以由此得到箍筋的应力。

本次实验,在剪切区域的箍筋上,粘贴应变片,见附图3~5。

2.2.3 偏心受压柱偏心受压柱(大偏心受压柱,小偏心受压柱)的测试内容为,纵向压缩变形,横向弯曲变形,纵向受压钢筋应变,裂缝。

1)纵向压缩变形用二个位移计测量柱上下两端的竖向位移,由上下位移的差值得到柱的纵向压缩变形。

2)横向弯曲变形柱的横向弯曲变形与梁的横线挠曲相似,用三个位移计测量柱中间和上下两端的横向位移,由这些位移测量结果计算柱的横向弯曲变形。

3)纵向受压钢筋应变通过测量纵向压拉钢筋的应变,可以由此得到纵压受拉钢筋的应力。

在柱中间的纵向受拉钢筋上,粘贴应变片,以测量中间截面处钢筋的应变,见附图6。

4)裂缝偏心受压柱的裂缝测试与梁裂缝测试基本相同。

2.2.4 材料性能为了确切了解构件的结构性能,应通过试验得到材料的实际性能,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强度等,并以材料实际性能作计算分析。

相应的方法见教材的第二章,和有关的国家标准。

2.3 加载方法2.3.1 受弯破坏梁受弯破坏梁(适筋梁受弯,少筋梁受弯,超筋梁受弯)的加载图式分别采用三分点加载和跨中单点加载,三分点加载示意图和相应的弯矩图和剪力图见附图8。

跨中单点加载示意图和相应的弯矩图和剪力图见附图9。

所用的设备包括,加载千斤顶、分配梁、铰支座和反力架、台座等。

用荷载传感器测量所作用在试件(分配梁)上荷载P的大小。

2.3.2 破坏受剪梁受剪破坏梁(斜压破坏,斜拉破坏,剪压破坏)的加载图式采用对称两点集中力加载,其加载示意图和相应的弯矩图和剪力图见附图10~12。

所用的设备包括,加载千斤顶、分配梁、铰支座和反力架、台座等。

用荷载传感器测量所作用在试件(分配梁)上荷载P的大小。

2.3.3 柱偏心受压柱偏心受压(大偏心受压,小偏心受压)的加载图式采用竖向偏心加载,见附图13。

所用的设备包括,万能试验机、铰支座等。

所作用在试件柱上荷载大小,用液压传感器测量,或直接从万能试验机的表盘上读得。

3、试验准备3.1 试件制作试件制作包括:1)材料准备,钢筋下料、制作,其它材料;2)应变测点布置,应变片粘贴、保护等;3)钢筋绑扎,支模板,浇捣混凝土;4)养护。

3.2 试件安装试件安装包括:1)对试件作详细检查,检查截面实际尺寸和初始变形、原始裂缝等缺陷,做出书面记录;2)将试件表面刷白,并分格画线;3)试件划线放样,确定加载、支座、测点等的位置;4)试件就位;5)安全措施。

3.3 仪器设备准备仪器设备准备包括:1)仪器选择和标定,单件标定和系统标定;2)测点仪器的连线;3)仪器设备系统调试。

3.4 预实验为了检查所有仪器设备等的状态,可以进行预实验。

施加一较小的实验荷载,检查所有的仪器读数等,以确定所有仪器设备等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4、实验实施4.1 加载程序加载时应分级加载。

对有明显屈服现象的试件,当荷载小于屈服荷载时,可以取屈服荷载的20%为一级荷载,当荷载大于屈服荷载时,可以取极限荷载的10%或5%为一级荷载。

实验时,为准确得到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等,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观察裂缝发生可以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也可以用肉眼进行观察。

如果在实验中难以确定裂缝的发生时刻,也可以在由实验得到的荷载-挠度曲线上,取曲线斜率首次发生突变的荷载作为开裂荷载的实测值。

由于混凝土构件受到某一荷载作用时,其相应变形的充分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加载实验中,每级荷载的加载速度不能太快;每次加载到某级荷载时、应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数据采集等。

4.2 数据采集实验中,应该将对试件的作用力和试件的位移、应变等进行数据采集,这些数据都是实验结果的原始资料。

本次实验采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所有的应变、位移和荷载数据都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扫描采集、都保存在计算机磁盘中。

4.3 观察内容实验中,还应该观察裂缝的发生和发展,应观测并记录裂缝的位置、宽度、长度和形状等。

还应观察试件的破坏的发生和过程,观察破坏的形式,以判断试件的破坏形式,并与试件设计所考虑的作比较。

实验结束时,绘制裂缝分布和破坏形式示意图,图16、17为绘图所用的方格图。

梁受弯破坏形态示意图可以参考教材第68页,梁受剪破坏形态示意图可以参考教材第156页,偏心受压柱破坏形态示意图可以参考教材第113、114页。

当试件发生下列标志之一或一个以上时,可以认为试件已达到破坏:1)受拉主钢筋处,最大裂缝的宽度达到1.5mm(受弯破坏,大偏心受压破坏);2)挠度达到试件跨度的1/50(受弯破坏,大偏心受压破坏);3)受压区混凝土破坏(受弯破坏,大偏心受压破坏);4)受拉主筋钢筋拉断(受弯破坏,大偏心受压破坏);5)混凝土受压破坏(轴心受压破坏,小偏心受压破坏);6)腹部斜裂缝宽度达到1.5mm(受剪斜拉破坏);7)剪切斜裂缝末端受压混凝土破坏(受剪剪压破坏);8)受剪区域,沿斜裂缝混凝土压坏(受剪斜压破坏)。

4.4 思考问题请各位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思考以下问题:1.梁受弯开裂时,受弯区段受拉纵筋的应变为多少?相应的关系?2.梁受剪开裂时,受剪区段箍筋的应变为多少?相应的关系?3.柱偏心受压,受拉侧开裂时,受拉侧纵筋的应变为多少?相应的关系?4.第一条裂缝发生的部位、原因,对应的荷载?5.从钢筋应变记录中找到屈服点,察看试件(各个曲线)在此时段有什么现象、有什么变化?原因和理由?6.试件的荷载-挠度曲线中,是否有对应于混凝土开裂、钢筋屈服的现象?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7.确定试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特点或特征?是否符合试验设计要求?8.从试件的荷载-挠度曲线,评价试件的延性。

9.梁受弯时,不同的加载图式(三分点加载和跨中单点加载)下,试件反应有何异同?5、实验报告撰写5.1 数据处理实验时得到的数据有些不是我们所要求的形式,如挠度、应力等;而是代表位移和荷载的应变读数,钢筋的应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