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2.3 耳和听觉练习(2) 浙教版

合集下载

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

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

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野外生存训练班在夜晚急行军时,小丁带领大家迎着月光前进。

在某处,他们避开“暗地”而选择“亮地”,结果跑在前面的同学纷纷掉进水坑。

造成“亮地”的原因是() A.光在地面发生漫反射B.光在地面发生镜面反射C.光在水面发生漫反射D.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答案】D2.(盐城中考)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初步得出像的特点是倒立的等大的像。

现他想在半透明纸上看到一个放大的烛焰像,正确的做法是()A.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换一根烛焰更大的蜡烛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小孔扩大至直径约3cm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小孔由三角形改成圆形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适当缩短烛焰到小孔的距离【答案】D3.(海宁中考)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开有菱形状孔(边长约为5厘米)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紧贴在甲上,如图所示。

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甲不动。

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

下列实验记录正确的是()A.始终菱形B.从菱形到三角形C.从菱形到三角形最后圆形D.始终圆形【答案】C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B.如果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反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C.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答案】B5.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D.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弹出去了【答案】D6.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正确的用眼姿势,会导致近视,不当用耳会导致听力受损,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看书一小时左右需远眺B.在昏暗或强光下看书C.游泳后及时清理耳中积水D.使用耳机时,音量不宜过大【答案】B7.关于光纤通信,小明同学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在漫长的线路上,光纤免不了要拐弯、缠绕,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通信信号怎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呢?后来在“研究光纤怎样传输光信号”的活动中,终于明白了:激光信号在光纤中()A.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B.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传播那样C.不断地经光纤壁反射而向前传播D.不断地在光纤中折射而向前传播【答案】C8.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提醒大家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否则容易引发森林大火,这是因为()A.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折射后会聚到树木上B.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平行折射到树木上C.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平行反射到树木上D.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反射后发散到树木上【答案】A9.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答案】C10.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2m/s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将()A.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B.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C.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D.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左平移【答案】C11.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右上图所示。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题2()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题2()

对环境的察觉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1.下列词语中含有光源的是 ( )A.金光闪闪B.波光粼粼C.灯火辉煌D.珠光宝气2.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

”据所学科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说明 ( )A.人的嗅觉中枢易适应 B.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C.人的嗅觉中枢功能丧失 D.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3.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不同,对甜味最敏感的区域是()A.舌尖 B.舌根 C.舌两侧 D.舌的全部区域4.下列属于电磁波的是()A.超声波B.水面波C.次声波D.红外线5.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是()A.耳廓 B.听小骨 C.鼓膜 D.耳蜗6.右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 响度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粗细的关系。

7、最近,小明的爸爸买了一辆汽车。

爱动脑筋的小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A. 造型美观B. 减少外界噪音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 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8.图中画出了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9. 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厘米处,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倒立实像,则此透镜的焦距是 ( )A.5厘米B.20厘米C.10厘米D.40厘米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平静的湖面映出岸上的景物B.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曲了C.人们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像D.晚上有灯光时墙上可以出现人的影子11、能调节进入眼睛光线强弱的是……………………………………… ( )A.角膜 B..瞳孔 C.晶状体 D.视网膜12、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13.甲乙两人在曰光下照同一个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了乙的眼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 B.乙可能看到甲的眼睛C.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 D.乙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14.星期天,小明和几位同学一起到福严寺游玩,他们在敲大古钟时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水平测试-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水平测试-浙教版

第2章水平测试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手拨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下列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 )A.手指 B.琴弦C.空气 D.弦柱2.如图所示,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

此现象表明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 )A.振动的幅度B.组成的材料C.振动的快慢D.自身的结构3.(2010湛江)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日食 B.铅笔好像折断了 C.鸟巢水中倒影 D.放大的像4.在光的反射现象中,若入射角逐渐减小,则反射光线将( )A.逐渐偏离法线B.逐渐靠近法线C.不发生变化D.无法判断5.站在水池边往水中看,可以看到:水面上漂浮的树叶,水下的游鱼,池边房屋和天空中白云的倒影。

其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A.树叶 B.游鱼C.房屋的倒影 D.白云的倒影6.在茶杯里放一枚硬币,慢慢地向杯中注水,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眼睛看到的硬币的位置是( )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C.先升后降 D.不升不降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8.(2010成都)关于下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走向穿衣镜时,人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B.用激光来校准直线,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C.黑板反光,是因为光在反光处发生了漫反射D.小孔成像,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10.保护好眼、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

下列有关眼或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形成的B.近视眼可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C.人的外耳道上有听觉感受器D.对进入眼球的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晶状体11. (2011上海)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①放大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近视眼镜A.①与② B.②与③C.①与③ D.②与④12.(2011选州)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对环境的察觉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对环境的察觉

培优探究 拓展练
(2)小娟想:“如果没有痛觉,那该多好啊!”你认为好
不好?说明理由。 不好,因为如果没有痛觉,当人体某些部位受到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害时,人体就不能及时察觉到,这样不能及时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救治,对人体健康是非常有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鼻腔堵住 (3)小娟面对一桌好菜却没有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 了或鼻黏膜受损 ,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嗅觉可以影响味觉。 _______________
舌尖 ,对酸味最敏感 味最敏感的区域是________
舌中间部两侧 ,对咸味最敏感 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___ 舌前两侧 。 的区域是____________
返回
夯实基础 巩固练
7.舌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凸点,小凸点里有许 味觉细胞 能 味蕾 ,它里面有许多____________ 多________ 感受各种不同的刺激,当它受到食物中的一
C.手部皮肤较厚
D.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 点拨:不同的人对同一刺激敏感程度不同,而同一个
返回 人的不同部位对于相同的刺激敏感程度也不同。
整合方法 提升练
18.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中,各种菜肴都讲究色、 香、味俱全,人们在享受美味佳肴的过程中,主 要参与的感觉有( C ) A.热觉、味觉,痛觉
培优探究 拓展练
(2)请你说出小伟闻到桃香味的嗅觉形成过程:
桃香味——进入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嗅神经将气味信息传人大脑——形成嗅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伟吃了几个桃子后,又在桃园里四处看看。走着 走着,他发现自己再也闻不到浓浓的桃香味了,他 不禁捏了捏鼻子,笑着说:“怎么啦?”你能告诉

初中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痛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痛觉使人痛苦,因而对人有害无益。

B .皮肤上分布着许多感受痛觉的神经末梢C .痛觉可以使人及时发现一些外界对人体的伤害和人体内的异常。

D .人体的指甲、头发上没有感受痛觉的神经末梢2. 右图分析判断:“遇到巨大的声响迅速张口以免被震破的、将鼓膜的振动传到耳内的、将外界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结构依次是( )A .④①⑦⑧B .④①⑤③C .⑧⑥⑤④D .④⑤⑧⑦ 3.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心情。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诗中“花气袭人”和“鹊声穿树”描述了诗人的感觉正确的是( )A .听觉和视觉B .嗅觉和视觉C .触觉和味觉D .嗅觉和听觉4. 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①②③④⑥⑤⑧⑦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5.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a.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I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abcd B.acd C.ab D.cd6.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声的琴弦在振动B.长而粗的琴弦与短而细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C.悠扬的琴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属于乐音D.布谷鸟的叫声让我们感知季节的更替,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7.在硬纸板上剪出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将它放在阳光下,调整纸板与地面之间的高度,使得地面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光斑.此光斑的形状可能是()A.圆形B.梯形C.正方形D.长方形8.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二、填空题9.“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同步练习课件 2.3.2 声音的特性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同步练习课件 2.3.2 声音的特性

【点拨】①由题图甲可知,琴弦b、d的材料和粗细相同 而长度不同,选择琴弦b、d进行实验可以探究音调高低 与琴弦长度的关系;②要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 关系,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而粗细不同,由题 图甲可知,可以选琴弦a、b进行实验。
(2)请你据图乙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 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 ____A__点,最低的是按住___B___点。
【点拨】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 中减弱和在人耳处减弱。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 和谐相处,可让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这样既不影响周边的居民,跳舞的大妈又能健身。
【答案】C
7.我们能听到蚊子靠近耳朵飞行时的“嗡嗡”声,但听不 到蝴蝶飞行时的声音,其主要原因是( ) A.蝴蝶飞行时声音响度小 B.蝴蝶飞行时音色与蚊子不同 C.蝴蝶飞行时振动频率小于20 Hz D.上述原因都有可能
5 声源;传播过程;人耳
6C
7C
8C
9D
10 D
11 B
12 A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3 C 14 D
15 D
16 D
18 (1)笛子内的空气柱 (2)a 19 (1)①长度;②a;b (2)A;B
答案显示
17 音色
1.声音的三要素:__音__调____、__响__度____和__音__色____。声 音的音调高低由_振__动__频__率___决定,频率越___快_____, 音调越__高____;响度与声源的__振__幅____、跟人离声源 的__远__近____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跟 发声体的__材__料______、____结__构____以及发声的方法有 关。

2018-2019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3节 耳和听觉(2)教案 (新版)浙教版

2018-2019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3节 耳和听觉(2)教案 (新版)浙教版
教师准备:图片,幻灯,收录机、录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发声齿轮、塑料硬片(或硬纸片)、铜锣、响铃、队鼓和彩色纸人以及闹钟。
学生准备:梳子、钢尺、塑料硬片(或硬纸片)、橡皮筋。一个纸炮。
教学预设
调控
对策
准备引入]
小游戏:让每个学生放纸炮,并让几个学生上台操作,看看谁的纸炮发出的声音最响,谁的纸炮发出的声音最轻。
[课题揭示]为什么不同的同学做人纸炮声音会有高低呢?
演示:用一只锣鼓,分别让一个男生和女生敲击鼓面,比较两次声音哪次响?然后在锣鼓上放一些小泡沫碎片,再次让两位同学敲击锣,观察两次锣面上的小碎片哪一次跳得高?
[新课展开]
二、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
我们听到的声音不但有强弱还有高低。
感受:让学生听一首《保卫黄河》大合唱。一边听一边感受:有没有高声部和低声部之分。
振动的频率:物体振动有快慢,1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赫兹
结论: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高;物体振动越慢,频率琥小,音调越低。比较:小孩与成年人、男同不与女同学的音调哪个高。
思考:声音的发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那么是不是物体振动了就一定会发出声音呢?
判断: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当蜜蜂和蝴蝶同时飞近你身体时,你是否都能听到他们的声音?蜜蜂是靠什么结构的振动发声的?蝴蝶的翅在飞行时在振动吗?为什么你郐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呢?
感受:让学生听一听老虎叫和蚊子叫的声音;继续听,并感受:老虎和蚊子的声音有高低吗?你觉得谁的声音更高?谁得声音低?
课堂练习:1.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哪个响度大?哪个音调高?
2.请举出两个响度不同的声音。3.请举出两个音调不同的声音。
师:这些声音的波形非常有规律,我们把这种声音叫做乐音,也可以理解为使人感到悦耳动听的声音叫做乐音。有些声音杂乱无章,使人听了烦燥不安,我们把这种声音叫做噪声。请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有关噪声的知识。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2.3耳和听觉2.3.1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习题课件新浙教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2.3耳和听觉2.3.1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习题课件新浙教

夯实基础 巩固练
2.听觉的形成:__耳__廓____收集外界传来的声波,进 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___鼓__膜___,使其产生振动。 鼓膜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__听__小__骨__振动,听 小骨把声音经放大后传入___耳__蜗___。耳蜗内充满 液体和听觉感受器。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 的___听__觉__感__受__器___便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 ___脑__部___,形成听觉,我们便听到了声音。
返回
整合方法 提升练
15.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D ) A.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B.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 C.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D.听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整合方法 提升练
点拨:根据人耳感知声音的条件可知,声音从 发声处发出,由空气传播到人耳中,引 起振动进而由听神经感知声音,如果听 神经损坏,人就不能感知声音了。
返回Leabharlann 夯实基础 巩固练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如果只有鼓膜损坏,使用助听器是不能听见声
音的
B.如果只有听小骨损坏,使用助听器是不能听见
声音的
C.如果只有听神经损坏,使用助听器是不能听见
声音的
D.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
返回
夯实基础 巩固练
14.当飞机降落时,空姐要求乘客咀嚼口香糖, 其目的是( A ) 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B.保持身体的平衡 C.减少噪声 D.防止呕吐
返回
夯实基础 巩固练
7.人耳感受声音的第一个“部件”是( D )
A.头骨
B.听小骨
C.神经
D.鼓膜
返回
夯实基础 巩固练
8.有关人的耳廓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人没有耳廓很难看,所以主要作用是美观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3节耳和听觉作业设计(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3节耳和听觉作业设计(新版)浙教版

第3节耳和听觉1.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2.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0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采蜜,还是采了蜜回家,养蜂人辨别的主要依据是( )A.声音的音调不同B.声音的响度不同C.飞行的路线形状不同D.飞行高度不同3.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会对人产生伤害B.在家中,音响播放的音乐一定不是噪声C.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D.从环保角度来看,不符合环保的声音都是噪声4.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赫的声音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要大D.15赫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5.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A.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B.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6.“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7.如图所示,将一根长约30厘米的钢锯条紧压在桌面的边沿,使它长度的3/4伸出桌外。

拨动它,可以观察到锯条在振动的同时发出声音。

然后回缩一些,使它的1/2伸出桌外,再次以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它,可以观察到锯条振动变快,并能听到声音随之发生变化。

再做几次类似的实验,可以得出____ _________ __。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答案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答案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 (1)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4)第3节耳和听觉 (7)第4节光和颜色 (10)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13)章末测验 (24)第1节感觉世界一、选择题1.人体皮肤感觉外界刺激的感觉神经末梢分布于( )A.角质层B.生发层C.真皮D.皮下组织2.人体皮肤最薄处是( )A.面部B.手掌C.大腿内侧D.眼皮3.甲、乙、丙三个脸盆依次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

你把左手浸入甲盆,右手浸入丙盆,过一会儿同时放进乙盆,这时双手的感觉是( )A.两手都感觉温B.左手感觉热、右手感觉冷C.左手感觉冷、右手感觉热D.两手都感觉冷4.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从生理学观点来看,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B.人的嗅觉中枢易适应C.人的嗅觉中枢易疲劳D.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5.“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A.嗅觉和听觉B.听觉和视觉C.听觉和味觉D.触觉和味觉6.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A.触觉B.味觉C.嗅觉D.心灵感应7.公安部门通常使用警犬缉毒,这是利用了狗( )A.目光敏锐B.动作敏捷C.味觉发达D.嗅觉发达8.当肌体受到损伤性刺激时,具有报警作用的感受器是( )A.触觉感受器B.冷觉感受器C.痛觉感受器D.热觉感受器9.形成感觉的部位是( )A.脊髓灰质B.大脑皮层C.感觉器官D.感受器10.下列哪项除外,都属于皮肤感受器( )A.热觉感受器B.冷觉感受器C.痛觉感受器D.味觉感受器11.下列感觉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 )A.冷觉B.嗅觉C.触觉D.痛觉12.俗话说:“入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嗅”从生理学观点来看,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嗅觉器官不发达B.人的嗅觉器官易适应C.人的嗅觉器官易疲劳D.人的嗅觉器官易破坏13.实施局部麻醉后的手术过程中,病人的感觉状况为( )A.痛觉和触觉完全消失B.痛觉存在,触觉消失C.触觉存在,痛觉消失D.痛觉与触觉都存在二、填空题1.皮肤的外层是__________:内层是__________ 。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2-3耳和听觉第2课时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2-3耳和听觉第2课时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5.人可以依靠两只耳朵来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从而对声音
世界有立体的感觉。如图,舞台上利用左右两只扬声器
( 喇 叭 )A、B来形成立体声效果,如果从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
是A强B弱,人会感觉到这个声源在A、C之间某位置,这里人
作出判断主要利用声音的( A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6.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B ) 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 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 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 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 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4.人们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 嗡声,这是因为( D ) A.蚊子飞行时用力大 B.蝴蝶飞行时根本就不发声 C.蚊子数量多,蝴蝶数量少 D.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慢,发出的声低于人的听觉范围
是( C )
A.音色好坏
B.音调高低
C.响度大小
D.乐音三要素
2.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 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这8个玻璃瓶,会 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中的“不同”主要是指声 音的( A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3.根据下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噪音 B.接听电话时根据音色分辨对方 C.声音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D.水面舰艇可以通过超声波探测海洋的深度和礁石
11.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 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 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距离较远的声音是( A ) A.频率较低的 B.音调较高的 C.音色较美的 D.响度较小的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2.1——2.3 课时作业(无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2.1——2.3   课时作业(无答案)

科学辅导讲义课题 2.1-2.3专题训练(三)一、选择题1.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然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的乐器D.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2.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这种声纹锁能别主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3.[2019·福建]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C.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5.关于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图乙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的响声越大C.图丙: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声个音的音调越低D.图丁: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6.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产生的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7.以下各项中:①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②声呐捕鱼;③超声波碎石;④B超探病;⑤用声波来清洗眼镜片;⑥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情况。

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A.①⑤⑥B.②③④C.③⑤D.①②④⑥8.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调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录音()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B.响度不变,音调升高C.响度减小,音调不变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9.公安部门通常使用警大缉毒,主要是利用了狗的()A.目光敏锐B.动作敏捷C.灵敏的味觉D.灵敏的嗅觉10.张某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科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11.在日常生活的物理现象中,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考场外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C.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青他的两根粗细不弦可以改变响度D.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除去结石,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12.如图所示,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

第02章对环境的察觉(解答题)(原卷版)

第02章对环境的察觉(解答题)(原卷版)

浙教版7年级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解答题一、声音与听觉1.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 6s 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海水中声速是 1500m/s ),则:(1)该处的海深为多少km ?(2)超声波声呐能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为什么?2.校运会上,100米决赛正在激烈进行中,问:(1)终点处的计时员应该在看见发令枪冒出的“烟”时开始计时,而不是在听到发令枪声时开始计时,这是为什么?(2)若计时员是听到发令枪声时才开始计时的,那么运动员的成绩将被提高多少?(已知常温下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3.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1)请你在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2)请你根据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15℃时声速为________m/s 。

(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

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

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________。

(4)20℃时,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

他大喊一声后经过 0.3秒钟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 0.5 秒钟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

请计算这个山谷的宽度。

4.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着一座高崖,他大喊一声,历时五秒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此时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求:(1)若汽艇静泊在水面,它离高崖多远?(2)若汽艇以10米/秒的速度正对着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多远?听到声音时离高崖多远?二、光的颜色与传播5.家住上海的小王同学出家门就可以看到东方明珠塔,手拿直尺,伸直手臂,面对明珠塔竖直量了一下塔高4.6 厘米,已知东方明珠塔实际高度为460 米,小王同学手臂长60 厘米,于是小王计算出他家到东方明珠塔的直线距离。

【名师导学】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2.2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练习 浙教版

【名师导学】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2.2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练习 浙教版

2.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点击要点: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2.声音是靠、、等物质媒介进行传播的,不能传声。

3.声音以的形式通过介质向外传播。

4.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的:一般在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其次,中传播最慢;在空气中,温度越高,声速;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5.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此时人听到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

6.声波的应用广泛,如用粉碎胆结石,声波探测海底的深度等。

课堂讲练:例1 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立刻停止B.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40米C.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真空中传播D.小提琴的琴弦停止振动,仍有声音发出巩固训练1(2010某某)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例2 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重敲一下,在长钢管的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两次声音,其道理是( ) A.回声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比铁中快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比铁中慢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巩固训练1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跟踪演练:一、选择题1.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在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不止。

其原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2.一般大礼堂盼四周墙壁都会被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形状,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大声音的响度 D.仅为了装饰3.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2.3耳和听觉教案浙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2.3耳和听觉教案浙教版(2021年整理)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2.3 耳和听觉教案(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2.3 耳和听觉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2.3 耳和听觉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2.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功能是收集、传入声波。

鼓膜可以受到声波的振动而振动;在鼓室内的三块听小骨相互连结。

其中的第一块听小骨前端与鼓膜接触,第三块听小骨的后端与内耳接触,(振动并放大声音)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连通。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使估摸能正常振动。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7。

提问:了解了耳的结构,我们来看看听觉是怎样形成的?8。

学生讲述:9。

小结板书:三、听觉的形成:耳廓收集的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

鼓膜的振动通过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沿位听神经中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大家一定要注意,只有通过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才能形成听觉。

现在请一位同学重复一下听觉形成的过程.10。

学生复述:听觉的形成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外耳、中耳收集、传导声波;②内耳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③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导神经冲动;④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兴奋,形成听觉.11。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3节耳和听觉(第2课时)教学课件(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3节耳和听觉(第2课时)教学课件(新版)浙教版
教学课件
科学 七年级下册 ZJ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3节 耳和听觉 第2课时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 响度 音色
活动1.拿一把塑料尺,让它从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 快些,一次慢些,你能辨别它们发出的声音差别吗?
活动2.将一把直尺压紧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 的一端。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上述实验。 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直尺伸出不同的长度,发 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结论:乐音调子的高低,叫音调 物体振动越快,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不同人的音调比较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 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儿童说话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高,女人的 音调一般比男人高。
人和一些动物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
超声波:把高于20000赫的声音 次声波:把低于20赫的声音 思考:为什么蝴蝶飞过你身后时,你听不见,而蜜蜂从 你耳边飞过你能听到?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 响度 音色
1.定义: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 2.单位:分贝,符号:dB 3.影响响度的因素: 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就越小。
比较不同声音的分贝值
音色: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等都能 影响音色
噪声污染
认一认,这是什么பைடு நூலகம்标
令人感到烦躁不安的声音,叫噪声。
噪声妨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害健康,被 列为国际公害。
讨论: 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从哪些方 面考虑?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它的传播 防止它进进入耳朵
课堂小结 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课堂练习 1.会场里的扩音设备是用来( A )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总结(K12教育文档)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总结(K12教育文档)

(完整版)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6、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7、进行P5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影响(或干扰)。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3、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第三节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习题精选 试题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习题精选  试题

对环境的发觉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角是,反射角是。

去,镜子比拟〔暗、亮〕,它发生了反射;白纸比拟,它发生了反射。

.纸上写红字,戴蓝色眼镜的人看纸是色,看字是用枪射击,当缺口﹑准星尖和目的这三点成一线时,就能击中目的,这是利用了的性质,日食﹑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

测得如下数据:实验次数 1 2 3 4入射角20°30°40°50°反射角20°30°40°50°分析上述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到反射光的颜色是:色。

.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像大小〔变大、变小、不变〕〕一只小燕子在湖面上正向下俯冲捕食,俯冲过程中,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越来越大、不变〕图中金星的位置在.如图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由图可知,光线是从到中。

产生一个光斑,如下图。

该光斑假设向右挪动,说明水面〔上升、下降〕处形成一光斑,向容器里逐渐加水,光斑将向〔左、右〕挪动后静小孔成像说明了光;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有、水中倒影是光的象,斜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低〕°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那么折射〔大于、小于、等于〕、小汽车前而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的,其主要原因是。

物距u(厘米) 像距v(厘米)凸透镜成像、以下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___ 移到某一位置得到倒立、、明晰的实像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耳和听觉(2)点击要点:1.声音的三个特征:、和。

声音的音调有高有低,音调的高低由决定,频率越,音调越;响度与和跟人离声源的有关。

音色是声音的音质,跟发声物体、以及发声的方法有关。

2.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频率大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频率低于的声波叫次声波。

3.声音大小的单位用表示,一般声音的等级高于则视为噪声。

噪声的防止一要在减弱,二要在中减弱,三要在处减弱。

课堂讲练:例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巩固训练1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耳朵得到信息。

平时我们往热水壶中灌开水时,开始由于水的落差大、撞击力大、瓶里空气多,瓶里会发出大声的并且低沉的咕咕声。

而当热水壶内灌满水时,发出的是小声的且尖细的吱吱声。

我们是根据什么判断水的多少( )A.音色和音调 B.音色C.响度 D.响度和音调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乐声再大也不是噪声B.声音的响度只与振幅有关C.频率越高的声音响度也越大D.人说话的声音的音色是可以变化的巩固训练2用硬纸片,一端稍微伸入自行车的钢丝里,然后转动踏脚板,当转速逐渐增加时,声音的音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作出解释。

跟踪演练:一、选择题1.(2011临沂)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C.响度 D.频率2.关于音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发声体振幅越小,音调越高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高D.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3.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赫。

人们把低于20赫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高于20000赫的声音叫超声波。

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

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赫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赫4.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B.一定是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C.一定是声音的频率太低或太高,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6.如图,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7.演奏同一乐曲时,能够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 D.节奏不司8.(2011绵阳)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9.码头上的轮船汽笛声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这是因为 ( )A.汽笛发声的频率较高B.汽笛发出的声音的音色较好C.汽笛发声的振幅较大D.汽笛声的传播速度较大10.“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

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11.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12.(2011广东)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

对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 )A.①② B.②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13.(2010临沂)如图所示,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不相同的,这一实验表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有关。

某人说话声音很大,这里说的“很大”是指声音的(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4.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其频率高于20000赫的声波称为。

列举一个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15.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

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2) 。

16.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

请你分别举出一个实例,工业噪声:,交通噪声:。

上图所示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三、实验、简答题17.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提高班习题精选1.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2.形成听觉的正确路径为 ( )A.声波→外耳→中耳→内耳B.声波→外耳→中耳→耳蜗C.声波→外耳→听小骨→耳蜗D.声波→耳→听神经→神经中枢3.内耳的主要作用是( )A.形成听觉和接受头部位置变化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和感受头部位置变化C.形成听觉和接受头部位置变化的刺激,产生兴奋D.接受声波刺激和感受头部位置变化4.当你自己在嚼松脆的饼干时,会感到咀嚼的声音大得惊人。

但是,在你旁逝的人却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C.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D.饼干太脆了5.(2011天津)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

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6.当声音从空气中发出经过水面传入水中时,一定不变的是( )A.响度 B.传播速度C.音色 D.音调7.某市政府决定从今年6月份起禁止摩托车在市区内载客营运。

从噪声的角度考虑,你认为会( )A.减少噪声的传播距离B.减少噪声源的数量C.减小噪声的传播速度D.消灭噪声8.表中列出的是一组音乐的频率,同学们通过讨论总结出下面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响度越大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9.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

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 (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C.甲、乙、丙、丁D.丁、丙、乙、甲10.(2011哈尔滨)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11.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呜喇叭的标志。

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12.(2011聊城)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

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引起的。

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过程中减弱噪声。

13.(2011广安)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秒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赫,人类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14.用塑料尺在木梳的齿上划过,木梳能发出声音。

改变塑料尺划动的速度,实际上是改变了的快慢。

划得越快,则发出的声音的越高。

15.(2011菏泽)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为一个圆筒,它的一端用中间剪有圆孔的纸粘牢,另一端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

B为一只点燃的蜡烛。

(1)完成表中的内容:(2)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

1.3耳和听觉(2) 【点击要点】1.音调 音色 响度 频率 大 高 发声体的振幅 远近 性质 形状 2. 20赫~20000赫 超声波 20赫3.分贝 85分贝 声源处 传播过程 人耳 【课堂讲练】 例l B 解析:音调、音色、响度是乐音的三种特性。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锤敲得越重,振幅越大,响度当然也越大。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不同人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

“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墙壁传播。

巩固训练l D 解析: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根据题意,刚开始声音大,之后声音小,前后的响度不同;而声音由”咚咚”变为“吱吱“,说明前后的音调发生变化。

而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决定的。

例2 D 解析:凡是干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因此A 选项错误。

声音的响度除与振幅有关外,还与发声体的距离远近有关,故B 也是错的。

濒率的大小决定了音调的高低,与响度无关,因此C 选项也是错的。

人说话的声音的音色是可以变化的,它会随着年龄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巩固训练2解析: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当转速逐渐增加时,纸片的振动频率会不断加快,因此声音的音调会越来越高。

【跟踪演练】1.C2.D3.D4.D5.D6.C7.C8.B 9.C 10.B 11.C 12.D 13.频率 响度14.20~20000赫超声波声呐(或超声波雷达测速仪、B 超等)、雷达、超声波探伤(其他答案合理均可)15.(1)振动(2)振幅越大声音越响16.工厂机器的运转声(或通风机吸排气声、材料的锯割、冲压、切削声)机动车辆的呜叫声(或汽车发动机的振动声、排气声、汽车全身的振动声)在声源处减弱17. (1)A B C A D F 80(100) 1.02 (2)调节同一琴弦的松紧程度进行实验 【提高班习题精选】1.B2.D3.D.4.C5.A6.C7.B8.B 9.A 10.D 11.A 12.振动 传播 13.300 能解析:频手指的是1秒内振动的次数,s2600次=300Hz ,而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Hz ~20000Hz 之间,所以人类能听到该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