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四)本篇教案主要是围绕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立体几何》中的《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这一话题展开。
本节课的内容将着重讲解如何计算正方体每个面的表面积和涂色面积。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正方体每个面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2.通过涂色练习,让学生了解正方体的构成和特点。
3.告诉学生如何计算正方体每个面的涂色面积。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正方体每个面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正方体表面积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活动(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并整理知识点。
新课讲解(35分钟)2.教师现场出示一面涂好底色的正方体,并向学生提问:“你们看到这面正方形是涂的什么颜色?” 学生应该都能回答出来,此题为预习题,教师可以随机提问3-4名学生。
3.针对上述问题,教师讲解如何计算涂色面积。
首先,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一组正方体结构图,告诉学生如何分解正方体,这样才能更好地计算每个面的表面积。
4.教师首先介绍正方体的基本结构和几何特征,学生能否画出正方体并说出特征。
然后,教师通过PPT讲解如何计算正方体每个面的表面积,详细介绍了公式及如何运用公式计算。
5.教师重点讲解正方体每个面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列举不同的计算方法,例如:–S(ABFE) = S(CDHG) = a × b;–S(ABCDEF) = S(ABFE) + S(ACFD) + S(BEHD);–S(ABCDGH) = S(BEHD) + S(BFEC) + S(CDGH)6.教师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而选择不同的题目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7.教师然后向学生展示一些涂色好的正方体,两个不同颜色的正方体中,不同颜色面的表面积相等吗?然后告诉学生如何计算涂色面积,并让学生自己练习。
8.针对涂色问题,教师再次讲解计算方法,带领学生练习计算,巩固所学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在学习完成本节课后,能够通过涂色图像的方式,初步了解正方体表面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手绘图像、描述的方式来表达正方体表面的各个方位。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加对立体几何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正方体表面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手绘图像、描述的方式来表达正方体表面的各个方位。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通过展示正方体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提问:正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二)教学(30分钟)1.向学生展示“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描述这张图片的特点。
2.通过带领学生一起涂色的方式来慢慢揭示图片的内容。
3.针对每一面涂色前的位置关系进行解释,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等。
4.引导学生自己去涂别一种颜色的正方体,练习表达涂色前后的位置关系。
(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1.向学生出示几组正方体图形,要求学生手绘图像,并描述各个面的位置关系。
2.通过互相交流来分享自己对于不同正方体图形的观察。
(四)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去构造一个正方体,手绘图像,并描述各个面的位置关系。
(五)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堂课作铺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题是涂色正方体,目标是初步了解正方体表面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展示图片、手绘图像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正方体表面各个面的位置关系,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去涂别一种颜色的正方体,练习表达涂色前后的位置关系。
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正方体表面各个部位的位置关系。
在作业布置环节,布置的作业既考察了学生的观察力,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时可适当加入一些真实场景,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内容课程目标1.理解正方体表面的特性2.掌握正方体的各个面及其数量3.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方法4.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方法2.正方体各个面及其数量教学难点1.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颜色的正方体,并询问学生他们认为正方体表面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2. 学习教师向学生讲解正方体表面的特性,包括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相邻面垂直等概念。
在讲解过程中,应该借助一些模型或图片进行示范。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方法,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和逻辑思维进行讨论。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例如:“如果我们把正方体的表面都涂成红色,需要多少瓶颜料?”等等。
最后,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和总结正方体各个面及其数量。
3. 练习教师出示一些正方体模型或图片,要求学生说出每个正方体的面数以及涂色需要的颜料数量。
4. 总结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和回顾,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正方体表面的特性和涂色方法。
教学评估使用暗示对学生进行评估,例如教师出示一个已涂好颜色的正方体,让学生根据颜色和涂色数量判断是否准确。
常见问题解答1. 什么是正方体表面的特性?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相邻面垂直。
2. 正方体表面都可以涂成什么颜色?正方体表面可以涂成任意颜色的颜料,涂色需要的数量取决于正方体的大小。
3. 如何判断正方体的面数和涂色数量?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正方体表面的特性和涂色方法,进行逻辑思维训练,从而正确地判断每个正方体的面数和涂色数量。
教学延伸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可以与正方体相关联,例如盒子、冰箱等等。
学生可以自己尝试涂色和计算盒子的侧面和涂色数量,来巩固学习和强化逻辑思维能力。
除此之外,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引入一些与正方体相关的问题,例如体积、表面积等,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全面锻炼。
苏教版数学六上1.5《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上1.5《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上1.5《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正方体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六年级之前,已经对正方体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正方体的特征,知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但是,学生对于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各不相同,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不同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2.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表面涂色问题。
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表面涂色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复杂的表面涂色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情况,发现规律。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3.交流法:让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正方体模型、正方体图片、彩色笔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模型,彩色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给这个正方体模型涂色,你们觉得应该怎么涂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正方体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正方体的涂色情况,并提出问题:“你们发现这些正方体的涂色有什么规律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拿出口袋里的正方体模型,并给每个小组发放彩色笔。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苏教版(2023秋)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探讨了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一主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他们不仅理解了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和表面积计算,还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思考:
最后,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以下几点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
1.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帮助他们将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联系起来。
2.针对难点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分享成果的质量。
4.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正方体特征和表面积公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表面涂色问题的数量关系,我会通过实物模型操作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正方体表面涂色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计算切割后的小正方体数量。
-表面涂色问题:从一个正方体切割成若干个小正方体后,不同颜色小正方体的数量关系是教学重点,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总结出数量关系。
举例:在讲解正方体表面积公式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计算一个具体尺寸的正方体表面积,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2.教学难点
-空间观念:学生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和想象能力是难点,尤其是如何将二维的正方形与三维的正方体联系起来。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正方体的基本概念。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拥有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面,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它是研究立体几何中重要的基础形状,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正方体模型,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如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等。
但学生对于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立体图形的想象和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际的模型和图片来帮助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正方体模型,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2.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规律。
2.难点: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想象和理解,以及发现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正方体模型的涂色情况,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正方体模型,加深对涂色问题的理解。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索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正方体模型:准备几个正方体模型,用于观察和操作。
2.正方体图片:准备一些正方体的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3.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正方体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如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等。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研究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其涂色情况。
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表面涂色的一些特点,如每个面的涂色情况、相邻面的涂色关系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正方体模型,观察和记录不同面的涂色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探索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规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这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两个正方体,一个三面涂色的正方体,一个两面涂色的正方体,一个一面涂色的正方体,以及一个没有涂色的正方体。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如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表面积等。
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自主探索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规律,理解三面涂色的正方体,两面涂色的正方体,一面涂色的正方体和没有涂色的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找出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规律,理解三面涂色的正方体,两面涂色的正方体,一面涂色的正方体和没有涂色的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自主探索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规律。
2.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共同解决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摸一摸,折一折等,感受正方体的特征,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正方体模型,正方体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苏教版.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材第 26~ 27 页的内容。
1.通过活动,积累由特殊到一般,寻找数学规律的数学经验。
2.进一步培养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
重点: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难点:一面、两面、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以及它所在位置的规律。
课件、 8 个小正方体、教具 (64 个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 。
出示一个小方块。
师:看到这个小方块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复习正方体的特征。
师: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要多少块这样的小方块?(8 块。
)师:如果把这个大正方体涂色,一面涂色、两面涂色、三面涂色分别有多少块?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 板书课题。
)1.棱长为 3 的正方体。
( 课件出示棱长为 3 的正方体。
)师:把这个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 3 份,再切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
3 面涂色、 2 面涂色、 1 面涂色的各有多少个,分别在什么位置?学生自主完成,将探究的结果填在活动记录表中。
2.棱长为 4 的正方体。
师:把这个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 4 份,再切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
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处在什么位置上的小正方体才会是三面涂色的? ( 课件显示 ) 闭上眼睛想一想,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什么位置?师: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处在什么位置? ( 课件显示 ) 这个数据可以通过怎样的计算获得?师: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呢?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呢?师:将大正方体剥去“表皮”,剩下的是什么样子?指出: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中间。
两种算法: 64-8-24- 24=8( 个) 或 2×2×2= 8( 个 ) 。
操作教具,验证学生的发现:(1)将处在顶层的 4 个顶点上的 4个小正方体从教具中取下,让学生见证“三面涂色”。
(2)将处在非底层的 8 条棱上的 16 个小正方体取下,让学生明确计算方法,见证“两面涂色”。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正方体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2)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学会绘制简单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3)能够根据展开图计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
(3)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正方体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2)通过观察图形,学会绘制简单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3)根据展开图计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
2、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展开图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2)如何通过展开图计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呈现问题:老师将一张已经剪开的类型不一的纸板展示给学生并提问:“这是一张纸板,请问这是什么?”(2)钩子引入:老师接着问道:“如何把它变成一个盒子?请你们思考一下,考虑了吗?”(3)教师示范:老师接下来展示如何折纸板成一个盒子,以此引导学生思考立体图形与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2、讲授新知(1)呈现问题:老师向学生提问:“如果把一个正方体裁成四个小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会变化吗?”(2)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一会儿,然后展示四个小正方体合成的一个大正方体,引导学生想到正方体展开图与立体图的关系。
(3)讲授正方体的概念及基本性质:通过课件展播、图片演示,向学生介绍正方体的定义、性质及图形特征,让学生对正方体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4)讲授如何绘制正方体的展开图:通过课件展播、图片演示,向学生讲解绘制正方体展开图的步骤。
3、巩固练习(1)展开宝箱练习: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副已经充分展开有面链接的纸板盒子,要求小组成员协作拼合成一个宝箱,练习学生通过观察展开图绘制立体图形。
(2)计算正方体表面积:将一个已经剪开的正方体纸板给每个小组,小组成员要求计算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图计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正方体的实物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进而总结出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方体的基本知识,对正方体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片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2.让学生通过总结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让学生能够运用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正方体表面涂色规律的发现和总结。
2.难点:正方体表面涂色计算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正方体实物和图片,发现正方体表面涂色规律。
2.采用归纳总结法,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思考,总结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计算方法。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正方体实物模型。
2.正方体图片。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拿出正方体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正方体图片,让学生观察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情况,引导学生总结正方体表面涂色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计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计算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是否适用于其他立方体?让学生进行拓展思考。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计算方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的特征,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正方体的性质,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三年级和四年级关于立体图形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对于正方体的特征和表面涂色问题,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正方体,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2.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描述。
2.难点: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操作法、讨论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交流,从而达到理解正方体特征和表面涂色问题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正方体模型若干个。
2.正方体表面涂色图若干张。
3.黑板、粉笔。
4.投影仪、幻灯片。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正方体模型和涂色图,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并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这些正方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如何描述?”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正方体的性质和表面涂色问题的描述方法,同时进行讲解。
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用正方体模型和涂色图进行实践,尝试描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反馈。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举例,检查学生对正方体特征和表面涂色问题的掌握情况。
同时,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教案)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课型:实践活动课学习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P26-27内容。
学习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表面涂有颜色的正方体切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探索表面涂有颜色的小正方体的各种情况以及其中隐含的简单规律的过程,进一步积累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2使学生在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结构美,获得成功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探索表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的规律。
【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规律,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实践活动、归纳总结学习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四阶、五阶魔方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提问:正方体有哪些特征?二、提出问题一个表面涂成红色的正方体,每条棱都平均分成2份。
如果照右图的样子把它切开,能切成多少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有几个面涂色?学生把结果填写在书上27页表格的第一列。
教师提问并用课件演示。
二.自主探索,验证猜想过渡:由这个例子你想到什么?(如果把大正方体的棱长等分成更多的份数,又会怎样呢?)你想等分成几份?(3份、4份、5份)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三阶、四阶、五阶魔方,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再在小组里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最后请你完成书上27页的表格。
三、反馈交流,总结规律一探索大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3份的情况1出示每条棱被平均分成3份的正方体问:3面涂色,2面涂色和1面涂色各有多少个?分别在什么位置?2、反馈:指名说一说,并用课件演示。
(1)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8个,在大正方体的顶点的位置。
(2)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12个,在大正方体棱的位置。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正方体涂色方法的规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探索正方体涂色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交流与合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正方体表面涂色方法的规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方体表面涂色方法的规律。
2.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正方体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相关练习题和拓展题。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给这个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涂上颜色,你们能找出涂色规律吗?”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正方体涂色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
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涂色方法的规律,即每个面的颜色与相邻面的颜色有关。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正方体涂色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四)
教学目标:
1. 了解正方体的概念及性质;
2. 掌握正方体的表面面积公式;
3. 能够应用表面面积公式解决涂色问题。
教学重点:
1. 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2. 涂色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应用。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课
1. 教师出示一些由正方体拼搭而成的物品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正方体的概念及性质,并重点介绍正方体的六个面,十二条棱和八个顶点。
2. 教师出示一张图,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的表面积是由若干个正方形面积之和构成的。
3. 教师出示正方体表面积公式:$S = 6a^2$,并解释其中各项含义。
Step 2 操练与巩固
1. 引导学生尝试计算由正方体构成的物品的表面积,如:由魔方拼搭而成的3D 立方体、由乐高积木搭成的房屋等。
2. 应用正方体表面积公式解决一些涂色问题,如:将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体的每个面涂成不同的颜色,求需要涂多少平方厘米的涂料。
Step 3 拓展练习
1. 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 教师布置一些涂色问题的家庭作业。
Step 4 总结与评价
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2. 学生自评及互评。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通过实践让学生深入理解正方体表面积公式的含义。
在操练过程中,教师强调了涂色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在应用公式的同时,也学习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合适的实例,让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实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的特征,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和图形描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立体图形知识,对正方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他们可能还没有明确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正方体的特征,掌握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正方体的特征和表面涂色规律的理解。
2.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正方体模型:准备一些正方体模型,用于直观展示和操作。
2.正方体图片:收集一些正方体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案例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正方体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正方体的特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案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尝试用语言和图形描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启发。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掌握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对于正方体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直观的模型和生动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正方体模型:用于直观展示正方体的性质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如正方体的性质、表面积的定义等。
同时,教师展示正方体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正方体的形状和性质。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同时,教师结合正方体模型,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6~27页探索规律“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教学目标1.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联想等形式发现小正方体涂色和位置规律。
2.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获得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 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教学难点一面、两面、三面涂色小正方体个数以及它所在位置的规律。
教具学具3阶、4阶、5阶魔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谈话:刚才大部分同学都能快速还原三阶魔方,在还原三阶魔方时会有什么意外发生呢?提问:散架了,你们会组装吗?揭示:魔方是一个正方体,今天我们就借助熟悉的魔方来研究“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探究切成8个小正方体的涂色情况。
课件出示一个表面未涂色的正方体。
提问:关于正方体,大家已经知道什么了?提问:如果把这个正方体的表面都涂上红色,并把每条棱平均分成2份,你知道一共能分成多少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吗?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再问:这些小正方体可能几个面涂色?课件演示切开过程。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知道把一个表面涂色大正方体的每条棱都平均分成2份,一共可以分成8个(2的立方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都有3个面涂色。
教师完成板书。
启发:你们估计什么情况下会出现2面涂色或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2.探究切成27个小正方体的涂色情况。
提问:这个表面涂色的大正方体,每条棱都被平均分成了3份。
如果照这样切开,能切成多少个小正方体?再问:仔细观察切成的小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情况,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切成的小正方体中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各有多少个?分别在什么位置?利用手中的魔方,小组合作研究,最后把结果填入表中。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苏教版(2014秋)
学生联想各种正方体的知识。
学生互相交流
学生想象
总结:8块都是三面涂色。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联想建立起对所学知识的勾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认知,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探究操作,发现规律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借助切一切、数一数、填一填、说一说等方法探究正方体涂色的规律以及和大正方体的关系。
(二)探究正方体涂色规律。
1.课件出示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
拿出实物进行观察
2.学生观察、思考
3.汇报学习结果。
4.观察表中数据,交流想法。
5.与棱长是3厘米的进行比较。
(三)验证正方体涂色规律。
想一想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三面涂色、两面涂色和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几个?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教学内容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科书P26~27
日期
教学目标:1.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联想等形式发现小正方体涂色和位置规律。2.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获得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3.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
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
观察大正方体,研究三面涂色、两面涂色和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位置。
小结:看来几面涂色的和大正方体的顶点、棱、面有关系。
学生组成研究小组
制定研究方案
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完成表格。
汇报2面涂色、2面涂色和1面涂色各有几个?
学生观察大正方体,研究大正方体和涂色小正方体的位置关系。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表面涂色的正方体_苏教版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表面涂色的正方体_苏教版②集体交流讨论,中间没涂色部分的小正方体排列成什么形状,共几块?(指导小组合作,了解学生对中间没有涂色方块的认识)3.小组汇报(体现变与不变)①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情况。
能不能用算式表示?还有不同的想法吗?②一面涂色的这些小正方体的外面拼成什么形状?你是怎么得到的?②中间没有涂色部分的小正方体是什么形状排列的?你是怎么想的?共几块?4.小结:我们可以发现涂色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还与棱的长度有密切,另外一个正方体,去掉外面的一层,里面还是一个正方体。
四、练习53、63正方体并总结一般的方法1.如果再变大成一个棱长是5的正方体,又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如果是一个棱长为N的正方体,又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呢?这个N表示什么意思?请各位同学独立完成这两个正方体并在小组交流结果,如果棱长为N的正方体有困难,由组长组织在小组内讨论完成2.小组汇报: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情况?☆3.为什么是“(N-2)”?(指用字母表示的算式)☆4.小结:这就是解决正方体涂色问题的一般方法,同学们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办法总结出了,数学学习能力挺强的。
看看你们能不能用这个方法来解决一些涂色问题五、知识延伸1.小试牛刀ICON2.勇往直前:一个正方体,在它的每个面上都涂上红色。
再把它切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
已知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24块,大正方体的棱长是几厘米?把一个涂满颜色的正方体切成若干个小正方体,两面涂色的有36个,1面涂色的有多少个3.挑战极限: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在它的每个面上都涂上红色。
再把它切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打乱。
还原最上面的一层,分别需要几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多少块?4.学习无止境,挑战无极限:①右图是由若干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现在将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都涂上红色,那么总共有几个小正方体?三面涂色的有几块?二面涂色的有几块?一面涂色的有几块?没有涂色的有几块?②右图是由若干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现将这个图形的外表面都涂上红色,那么一面涂色的有几块?二面涂色的有几块?三面涂色的有几块?没有涂色的有几块?还有没有别的情况?③右图是由若干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中间部分为贯通的空洞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学习内容:教材第26~27页的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探索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2.在问题的探索与研究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数学发现的乐趣。
学习重点:
经过操作、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学习准备:学生准备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学习过程:
一、自己学
1.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每条棱都平均分成2份。
如果照右图的样子把它切开,能切成()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有()个
面涂色。
2.如果像右图这样把正方体切开,能切成()个小正方体,切成的小正方体中,3面涂色的有()个、2面涂色的有()个、1面涂色的有()个,分别在大正方体的什么位置?
观察填写: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________________
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_________________
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这个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4份、5份……再切成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结果
大正方体的棱平均分的份数 2 3 4 5 …
切成小正方体的总个数
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
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
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
观察上表,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想一想,写一写:3面涂色的的小正方体个数是()个,2面涂色的的小正方体个数是12的(),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是6的()。
如果用n表示把大正方体的棱平均分的份数,用a、b分别表示2面涂色和1面涂色的
小正方体个数,你能用式子分别表示n和a、b的关系吗?
a =
b =
二、交流学
板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一)交流“自主准备”
1.同桌操作交流:用小正方体摆较大的正方体,说一说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2.指一指这个大正方体的顶点、面、棱,说一说分别有多少个?
(二)交流探究活动
1.小组汇报:
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每条棱都平均分成2份。
如果照右图的样子把它切开,能切成()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有()个面涂色。
师: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简单描述自己的想法
2.如果像右图这样把正方体切开,能切成()个小正方体,切成的小正方体中,3面涂色的有()个、2面涂色的有()个、1面涂色的有()个,分别在大正方体的什么位置?
指名学生汇报,组织同学讨论交流思考过程:
说一说:
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什么位置?
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什么位置?
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什么位置?
3.它们分别与顶点、棱、面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4.小组讨论:如果把这个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4份、5份……再切成同样大小的
大正方体的棱平均分的份数 2 3 4 5 n
切成小正方体的总个数
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
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
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
交流汇报:
⑴ 3面涂色的的小正方体个数是多少个?
3面涂色的都是8个。
⑵ 2面涂色的的小正方体个数和12条棱有什么关系?
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是12的倍数。
⑶ 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和6个面有什么联系?
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都是6的倍数。
讨论提示规律:
如果用n表示把大正方体的棱平均分的份数,用a、b分别表示2面涂色和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你能用式子分别表示n和a、b的关系吗?
学生回答,老师适当提示,引导学生小结。
三、实践学
1.把大正方体切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如右图,说一说三面涂色、二面涂色的、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别有多少个?
2.把一个长方体切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如右图,说一说三面涂色、二面涂色的、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别有多少个?
四、反思学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