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1)

合集下载

新农村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农村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农村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阐明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剖析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体育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论述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对策:如加强科学健身的宣传教育,解决农村体育经费问题,确保农村体育稳步发展,整合农村学校体育资源等。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体育发展农民农村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是构建具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领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农村体育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重新审视新农村体育发展问题,认真思考如何才能增强农民的身体素质,如何使农村体育资源最大化,如何发挥体育的更大作用,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1 新农村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 农村体育的不平衡发展近几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的变动呈现多元化与复杂化。

一方面经济分化及社会成员在经济地位上的差别,与以往的政治关系一起为农村急剧形成的社会分层提供了基本依据;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平衡性。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差异也造就了农村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江浙发达地区的农村,从经济基础、个人意识到经济、社会结构均发生较大变化,已经变成一个开放性城乡融合的社会,体育发展很快,体育设施条件甚至超过了城市社区。

如被命名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张江镇,到目前为止,各村、居委会已建成健身点45个,健身苑1个,健身房15个,总面积为1500平方米,配备各类健身器材300余件,该镇已有30多支体育团队。

[1]然而,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的发展滞后,农村体育基本无人问津的状态。

有些地区,农民早有健康需求,但客观条件迟迟不能跟进,需求难以得到基本满足;也有的地区,农民体质健康状况欠佳,却未意识到对锻炼的需求。

1.2 缺乏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场地和器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国家投资兴建了很多大型体育场馆,但为大众提供体育健身活动的场地和器材太少,未能充分考虑一般百姓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天津市和谐农村体育的发展战略研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天津市和谐农村体育的发展战略研究

会 ,藉此防止 和削弱贫 困文化 的影响 。因 此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大力发展农村 体育既有利于促进广大农 民的身心健康,也 为造就新农村提供了健康文明的文化环境, 是塑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村 的必要途径 。 14顺应构建 “ . 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构建 和谐社会 是当前中 国社会 发展 的 趋势 和 必然 要 求 。 由于 当 时 “ 划 经济 ”体 计
l 苎
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 背景下天津市和谐
农 村体 育的发展 战略研 究
口 朱建 民 黄艳梅
( 天津科 技 大学 ,天津

3 02 ) 0 2 2 要 : 文章在建设 社会 主义新农 村 需要 发展农 村体育 公共事 业为基础 ,以对 天津 市农村体 育抽样 调查 统计 的基 础上 ,运用 文献 资料法、专 家访谈 法、 归纳
积极的生活哲学,为新农村建设和新农 民的 成长给 予宝贵的文化滋养 ,从而抵制农 村 “ 困文化 ”现象的影响。农村体育活动的 贫 开展 ,可以使广大农村潜移默化地受到体育 自身蕴涵 的竞争意识和拼博精神的熏陶,有
利于 培养 其 自尊 、 自信 、 自强不 息 的人 格魅 力 ,塑造 一 种不 卑 不 亢 、不屈 不 挠 、不 断进 取 的 心 理 品质 , 促 进 其 积 极健 康 地 适 应 社
农村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农村享受到 的政府 提供的公共品,比如教育、卫生、文化等方 面和城市差距非常大,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 地方。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 要在本世纪头
2 年 ,集 中力 量 全 面建 设 惠及 十几 亿 人 口 的 O 小康 社 会 ” ,强 调 了更 加广 泛领 域 内的公 平 和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众 体育发展差 距 的取 向 ,这种 广 泛 性包 括 服 务对 象 的广 泛

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体育的发展

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体育的发展
,
价格就快速攀升到 了顶点 伴随的是 成交 率的普遍 下 降与价格 下滑 与此 同 时油 画 市场 开 始升温 这 种现象说 明 人 们逐利 的 急躁 心 理 同时 也 说明 庄 家炒作在推波助 澜 以油 画 市场 为例 很多油 画 被 画 廊 拍 卖公 司和 炒手联手炒 作 至少有 一 半的成 交价都 是 卖家为保价 而 自拍 自举 的 普通 投资者对市场缺 乏投 资信 心

综“管理
!

谈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与 体 育 的 发 展

毛亚 杰
,
#武汉 工 业学院体 育课部 武汉
% && % (

要 论述建设 小 康社会 的 时代 内涵 和 目 标 体育的内 涵 与作 用 全 面 建设 小 康社会对体育的要 求 并提 出 了 对策和 建议
)
)
,
,
,

关键 词 小 康社会
, ,
承担

,

变为 一 个 内 涵 更加 丰 富 的 概念
、 、
着改善 全 民族 身体 素质 提高 人 民 健康 水 平 振 奋 民族 精神 和 建 立 健 全 全 民健 身体系 以及 丰 富社会文化 生 活 等 历 史任
们瞄准 的还是年代久远 品相完好 的名家


,

六大 进 一 步提 出 全 面建 设小 康社 会 包 括 经 济发 展 人 民 生 活 经济 体制 改 革
。 。 , , 。 , 、 , 。 。
程 中所涉 及 的各个领域 艺术管 理 的诸多方 面
,

上 国内 生 产总值 到 二 3 二 & 年力争 比 二 & & & 年翻 两 番

学校体育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策略研究

学校体育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策略研究

学校体育适 应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策略研究
李 亮 ,邱月婷 z
(片l 1 东交通大学体 育学院, 江西 南 昌 301;. 30 32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江西 南 昌 302 ) 307

要: 党的十六大报 告明确将“ 健康素质明显提 高” 为全 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 目 作 标之一 。 它为我 国体育 工作 的发展
上。 学校要创造有利条件, 让体育走出校园, 与社会接轨。 让学生 通过体验、 感受, 适时地宣传新的健康观、 新的生活质罱观、 新的
生活方式观 , 从而体现 自身的价值所在 。 2 学校体 育适应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策略 21 强化学生体育意识 , . 树立终身体 育观
1 学校体育赋予的新 内涵及对学校体育任务的再认识 l1 学校体育赋予 的新 内涵 - 11 教学 目标突显多元化 、 .. 1 科学化 “ 成全民学习 、 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小康社会 的重 形 终 是 要特征 , 而学 习型社会形成 的决定 因素就是“ 习型” 学 高素质人 才。学校体育从生物 、 社会 、 、 心理 教育、 娱乐 、 美育 、 健康生 活等
“ 民健 身” 全 是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 内容 , 也是我 国体 育工作 的重 中之重 , 系到 1 亿人 口的体质健康 和生命质 关 3
追求健康 。 既是时代的要求 , 也是人们 在生 活中追求 的一种 新理念 。 在关于“ 人的能力” 人力资本” 和“ 的新概念 中 , 都把身体 健康作为其中要素之一。 有了新 的健康理念作支撑 , 学生就会对
指 明 了方向 . 出 了更 高的要求。学校体 育是体 育工作的重要方 面, 提 它与大众体 育、 竞技体 育有 着密切 的关 系。本 文 探讨 学校体 育如何适应建设 小康社会 的发展 策略 。 这是我 国体育发展的需要 . 也是 学校体 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 : 学校体育 ;小康社会 ;策略 中图分类号 : 8 71. 00.8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07 6O (0 6 0— 0 1 0 10 — 2 4 20 )6 0 8 — 1

试论体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试论体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求, 创造性 地把发展战略 与 当代具体 国情相 结合 的认识 , 提 高到一个前所未有 的高度 , 凸显 中国特色体 育 的导 向, 全 为
面建设小康社会体 育的发展 确立 了时代坐标 , 明了发展 的 指 正确方 向和境 界 , 对未来 2 0年社会 主义体 育 事业模 式 的形 成 和发展将起 到重 要甚至是决定性 的作用 。
3 小康社会体 育的特征 。在未来 2 . 0年小康 社会体育 的 发展将有 以下 8个 特征 : 1 体 育的大众性 和平 等性 。以人 () 为本 , 竭诚为公众服务 。保障公 民均 等参 与体 育的权 益 , 让
全体社会成 员享受体育 的乐趣 , 使人 人能 够享 受体育 , 造 创
( u .2 0 ) A g 0 6
试 论 体 育 在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中 的 作 用
韩 志 军
( 太原科技 大学 , 山西 太原
[ 摘
002 ) 30 4
要 ]体 育作 为 我 国整 个 社 会 事 业 的 一 个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对提 高 国 民 的 身心 健 康 素 质 起 着 重要 的 作 用 , 它
们带 来无限刺激 的欢笑 和泪水 , 丰富多采 的大众体 育活动 为 人们创造着娱乐 和健 康 , 体育成 为社会重 要 的组成 部分 ; 变 化之三 , 社会指 导员将成 为受 人尊重 的一种 职业 , 为人 们指 导着各种运动锻炼 的知识和方法 , 传授 各种 流行 病的预防和 健康卫生知识 ; 变化之 四 , 随着小康 社会欣 欣 向荣生 活的不 断富裕 , 育消费走入家 庭 , 体 花钱买 健康成 为新世 纪 体育 的 时 尚走 向; 变化之五 , 民住 宅区 、 区体 育娱乐设施 的健全 居 社 与否将成为确定房 价 的重 要标 准。体育娱 乐设施 的 占地 面 积和绿化地带成 为一项硬 性规 划指标 。对体育 娱乐设 施 和 绿色生态环境 的保 护和利 用 , 将进入 新的 阶段 , 步入 法制 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农民体育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农民体育发展
要 为 完 善 和 发 展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做 论 证 , 以 并
传 统 经 济 伦 理 思 想 的 主 要 内 容 。在 宗 法 制 的小 农
经济 条件 下产 生 的中 国传统 经 济伦 理思 想 , 蕴 也 含 着 大 量 具 有 中 国 特 色 并 仍 有 时 代 价 值 的 精 华
发 展 很 不 平 衡 , 加 过 体 育 活 动 的 江 苏 农 民 占该 参
省 农 民 总 数 的 6 .% , 接 近 市 民 的 水 平 , 安 徽 29 已 而 农 民 参 与 比 例 为 3 .% , 肃 农 民 仅 为 2 .% ; 21 甘 47 五
封 建 迷 信 与 陈腐 习 俗 影 响 了健 康 的 体 育 行 为等 。
_


江苏社会科学
口F “ - 蕞 H 型 : j n篁 0
20  ̄ 5 08 期
成 、 展 规 律 的 重 要 方 法 。 第 二 , 判 地 继 承 中 国 发 批
伦 理 内涵 及 社 会 作 用 , 批 判 继 承 的 基 础 d 进 行 在 g _ 创 造 性 地 发 展 。第 三 , 应 市 场 经 济 和 全 球 化 对 顺 中 国 经 济 伦 理 学 提 出 的实 践 性 要 求 。经 济 伦 理 学
追 求 也 出现 了城 市 化 的 趋 向 。 因 此 , 民 生 活 方 农
等 级 为 良好 。 项 目最 终 成 果 是 专 著 《 康 农 民 体 小
育 发 展 战 略研 究 》 主 要 研 究 民 体 育 在 现 阶 段 我 国 群 众 体 育 发 展 中 .
步 更 新 我 国 农 民 体 育 的 发 展 理 念 , 立 “ 乡 确 城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社会属性辨析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社会属性辨析
实施 。
《 民健 身 计 划 纲要 》 任务 是 到 2 全 的 0世 纪末 , 经
20 0 5年 由国家体 育总 局 、 教育 部 、 科技 部 、 国家 民 委、 民政 部 、 政 部 、 业 部 、 生部 、 财 农 卫 国家 统计 局 、 全 国总工 会 1 部 门联合 在 全 国 3 个 省 ( 、 ) 0个 1 区 市 进行 了第 二 次 国 民体 质监 测 工作 。 国民体 质 综 合 指数 显
为一个专 题提 出 . 并强 调指 出 , 积极 “ 要 推进 城 乡统 筹
19 9 3年 原 国家 教 委 要 求 全 国 教 育 部 门 在 中 小 学 、 学 和 其它 各 类 学校 开 设 健康 教 育课 程 , 大 实现 健 康教 育 “ 娃娃 抓 起 ” 从 的方针 。19 9 4年 开 始实 施 由 四 个 部 委 参 与 的 “ 亿 农 民健 康 教育 行 动 ” 通 过 健 康 九 .
社 会人 口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 他们 健 身 活动开 展 状 况直
接 影响着 这一 计划 实施 的进程 和质 量 。2 0 0 5年 1 0月 召开 的中共 中央 十六届 五 中全会 上 . 中央在 关 于 制定
1 《 民健 身计 划纲 要》 提 出 全 的
“ 十一 五 ” 规划 的建议 中 , “ 将 建设 社会 主 义新 农村 ” 作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社会属性辨析 徐 群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社会属性辨析
徐 群 ( 大连 大 学体 育 学 院 , 连 16 2 ) 大 6 2 1


农 村 体 育 是 我 国 群 众 体 育 的 重 要 组 成
2 全 面建设 小康社 会 。 加快发 展农 村体 育事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体育基础设施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体育基础设施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11

2011年 科研热词 大型体育赛事 长效机制 重建 都市群众体育 适度规模 资金渠道 调查 西北地区 群众体育 统筹发展 经济地理学理论 社会体育指导员 研究述评 生产模式 法律性质 江苏 民族 旅游产业 新疆 新农村 文化软实力 影响机制 建设布局 建议 广州亚运会 学校体育 城市触媒 城市文化 城市居住社区 城市发展 城乡体育 场馆设施 国内外 四川 发挥策略 制度创新 农村中小学 公共物品 公共体育设施 全民健身 体育社会学 体育消费 体育活动内容 体育文化 体育基础设施 体育场馆设施 体育场地设施 体育产业 优化 代建制 产业对接 产业价值链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3 3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1 1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公共体育设施 体育锻炼 体育社会学 体育用地 体育旅游 体育发展 体育公共服务 体育休闲 人力资本 主体利益 "点-轴系统"理论
科研热词 健身工程 体育 建设 发展战略 农民 俄罗斯 gis 青少年体育 阿肯弹唱会体育赛事 长春市 重要内容 选择 调查问卷 规制失灵 西北农村 群众体育活动 群众体育 经济体制改革 社区体育指导员 社区 社会变迁 研究 省域体育 生活质量 现代化 演进 滨海 满意度-重要性 湛江 活动时间 法规缺失 服务管理 无锡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 政府职能 战略 广州高校 布局 差异 对策 学校体育设施 大连市 大学生 城市社区体育 城市居住社区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 动力机制 农民体育生活方式 农民体育 农村 公益性

试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

试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
现 实 意 义。
研活动, 不断提高体育教学业务水平 。 比如 , 以组织体育教师健 可
美操 、 韵律操 、 武术等 比赛 , 青少 此外 , 要加强青年 教师基本 功培
训。 使其在较差的教学 条件下 ,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 , 体育 教师 自身要加强师 德修 养和素质锻炼 , 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 适应 体 育发展 的需要。三是要采 取措施扩大体育师资队伍的数 量 , 解 决有 人上课 的问题 。 在机构改革 的前提下, 根据农村生源现状 , 要 着力调整农村学校 布局 , 使之 优化合理 , 不论 中小学都要尽量配 备专 职体育教师。 14拓 宽体育教师知识水 平 . ,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提高与培养学生素质 必须先优化教师的综合素质。 随着科 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 各种媒体 的传播手段更为先进与快捷 , 学生 获取信息 的渠道广 泛 , 师的现有 知识受到挑战 , 教 教师要想在挑 战中赢得胜利 , 就必须 加强人文知识、 专业知识等多方面的学习。 教师要树立 “ 大体育” 体育大课堂” 和“ 的新型观念 , 通晓 “ 大体育” 知识 , 不断提高和更新 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在教育教学实践 中 不断磨练 自己与完 善 自己 , 提升教学实践水平 的合理性 、 时代性 和前 瞻性 。努力使 自己成为学者 型教师 , 才能满足素质教育下广 大学生学 习体育 的不 同要求。J 夕 , H 新课 程标 准的制定 给广 大体 : 育教育工作者带来 新的教学理念 , 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 中 , 要认 真钻研教材 , 不断改进教学方 法和手段 , 根据 不同教材 进行课堂 设计。将枯燥单调 的教学内容组织成趣味性强 、 生动性强 的活动 课, 在教学中还要探索 多种教学组织形式。通过人格魅力去感染 学生、 影响学生 , 提高学校体 育技巧性等 , 适应农村学校体育工作 得 发展 。 15教师待遇和地位应得 到提升 . 高教师的工作主动性 . 提 各级领导要科学合理评 价体育教师 ,重视体育教师的工作 , 积极采取 有效措施 , 高体育教师的地位 和待遇。把体育教师 的 提 职业素质 、 资格 待遇 、 用 、 聘 辞退 、 考核评估 和职称 评定等用一定 的形式 固定下来。 使体育教师 队伍建 设更加制度化 、 规范化、 减少 体育教师流失 , 对侵犯体育教师的地 位和经济 的现象应上升到法 律高度来认识 , 才能确保体育教师 的工作热 情和合法权益 , 从而 使农村体育教师队伍稳定 , 保障农村 学校体育工作进一步 向前发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1.02.15•【文号】国发[2011]5号•【施行日期】2011.02.1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二○一一年二月十五日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扩大竞技体育群众基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努力奠定建设体育强国的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到2015年,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进一步增加。

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

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比2007年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16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的城市居民达到18%以上,农村居民达到7%以上,分别比2007年提高4.9和2.9个百分点。

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农村体育发展与对策

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农村体育发展与对策

“ 十一 五” 时期是 加速 推进农 村全 面建设 小 康 社会 的关键 时期 , 求 在 2 2 要 00年建成 全 民健身 体
围和对体 育 的宣传 有一定关 系。特别 是我 国农村 老年人 口的 文化 素质 明显 低 于社 会 各 阶层 , 中 其 大部 分是文 盲或 半 文盲 , 盲 率 在 各年 龄 阶 层 中 文
政策层 面上 , 国存 在着重 工业 和城 市 、 我 轻农 业 和 农 村 的倾 向 , 公共 财政 的分 配体制 上 , 点关注 在 重 城 市 和市 民 , 忽视农 村和农 民 , 成城 乡社 会资源 造
达 4. 4 , 5 9 明确 表 示 “ 育 在 日常 生 活 中很 重 体 要” 的仅 占 4 2 , 明农 民的体 育 意识 、 .1 说 价值 观
十分重要 的作 用 。从 全 民健 身 的意 义上 讲 ,没 有 “ 九亿农 民的体育健身 , 就没有 中华 民族整体 身体素
质的提高 , 育强国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 体 , [ ¨。
1 农 村 体 育 发 展 中存 在 的 问题
1 1 农 民对 全 民健身 的认 识不足 , . 体育 意识淡 薄 在传统 道德 和价 值 观 的影 响 下 , 民认 为 体 农
农村经济 、 建设 文明和谐 的社会 主义新农村 发挥着
经 济是社 会发 展 的基础 , 是 体 育 事业 发展 也
的支柱 , 体育 发展 水 平 相 当程 度 上 取决 于 经 济 的
发达程 度 , 经济对 农 村 体育 健 身 活 动 的影 响 主要 表现在 体育 经费投 人 、 育场 地设 施 建设 的数量 、 体 质量 、 规模 , 体育活 动开展 情况 以及群 众 的体 育消 费水平 、 费意 识 等 。城 乡差 距 日益 突 出已 成为 消 农 村经 济乃 至整个 国 民经 济发 展 的障 碍 , 也从 这 很大程 度上 决定着 我 国城 乡群 众体育 发展 的不平 衡 , 济基 础 决定 上 层 建筑 , 村 经济 基 础差 、 经 农 生 活水平低 是 制约 我 国农 村 体 育发 展 的主要 因素 。 据调查结 果显 示 , 村 经济 环 境对 制约 农 民 体育 农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随着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的体育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1. 资源条件差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相对于城市学校来说较为落后,体育馆、操场、器材等资源匮乏,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体育赛事的开展。

学校缺乏专业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导致体育教学质量较低,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2. 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学校的体育师资力量相对较弱,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学水平有限。

很多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都是多肩负教学和行政工作的“多面手”,缺乏专业化的培训和教学指导,难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教育。

3. 学生体质偏低由于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影响,许多学生的体质偏低,缺乏锻炼。

农村学校一般没有专门的体育指导员进行体质测试和培训计划的制定,导致学生的体质改善效果不明显。

4. 缺乏体育文化氛围农村学校一般缺乏体育文化氛围,学校体育项目单一,比赛和活动较少。

缺乏体育文化氛围不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体育意识和习惯,无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兴趣。

二、应对策略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政府可通过组织专业培训班、资助师资进修等方式,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2. 完善硬件设施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改善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提高学校的体育设施水平。

可通过委托专业机构对学校的体育设施进行评估和规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和提升,确保学生有更好的条件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赛事。

3. 开展体育赛事和活动学校要加强体育赛事和活动的开展,建立健全的体育课外活动体系,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体育比赛和训练,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竞技能力。

新农村建设中学校体育发展再阐释论文

新农村建设中学校体育发展再阐释论文

新农村建设中学校体育的发展再阐释摘要:本文重新认识了农村学校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认为农村学校体育应从以前的“单一模式”向“一体模式”发展,通过思想文化宣传、转变办学思路、以点带面、点点结合等方面带动农村体育发展,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关键词:新时期;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于2010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会议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可以看出,在新时期,党和政府已经下定决心要把农村建设好。

从十二五规划中不难发现,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匹配的“新农村体育”,是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征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从体育发展战略的角度看,全面小康社会中全民健身计划能否顺利推行与逐步落实,关键也在农村,也在农民,农村体育不发展,农民没有机会参加体育活动,中国的社会体育永远不能实现现代化,也永远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的目的。

1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田雨普认为“体育界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农村体育给予了一定的注意。

但是,不仅关注程度不足,而且认识程度、研究深度也明显落后。

”集中体现在:“农村体育参与人口比例极小、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严重缺乏、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淡薄、群众体育组织不健全、农村学校体育与农村体育脱轨等等,农村居民素质的欠缺和农村经济的落后之间形成了一种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其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体育指导思想的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采用先发展城市后发展农村的做法,造成了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落后。

体育资源的落后与体育参与动机的低下,使得农村的孩子失去了与城市孩子同等的体育参与权利;二是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在人、财、物等方面欠账太多。

农村体育发展对策论文

农村体育发展对策论文

农村体育发展对策论文导读】为了全面认识和发展新时期农村体育,本文针对农村体育发展中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描述基础上,阐明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论述了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未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势下体育的发展对策,以期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农民;农村体育1.发展农村体育的意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近56%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为此,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

新农村的建设不仅要解决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升物质文明建设水平,同时也要在农村建立现代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和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原因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有体现,体育也不例外。

究其原因,存在许多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即农村体育在资金、基础设施、体育人才、体育信息、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而导致了农村体育开展不力,农民体质较差,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也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2.1农村体育人口偏低,青壮年流动频繁,主体力量削弱。

体育人口是一个反映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指标。

我国农村人口参与体育的比率很低。

而且农村人口中体育参与者在不同年龄段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城镇人口,且随年龄增长,差距不断加大,呈下降趋势。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2亿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

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的身体素质要高于一般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理应是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长年漂泊在外,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农村体育,这无形中削弱了农村体育的主体力量,从而导致农村的体育人口偏少。

改革开放年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年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历程
康。
农村学校体育 赛事逐渐增多, 如校际运动会、 区域性比赛等, 提高了学生参
与度。
农村学校体育 场地设施不断 完善,为学生 提供了更好的
运动环境。
05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章节副标题
面临的主要挑战
缺乏专业教师和设施
资金不足
传统观念影响
城乡发展不平衡
应对策略与建议
加强农村学校体 育设施建设,提 高体育教学质量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基础条件
农村经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物 质基础。
农村教育改革: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推动了农村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
体育师资力量:随着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提升,为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探索阶段(1986-1995年)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背景:改革 开放政策的实施,教育体制改革 的推进。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以提 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注重实 践性和趣味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历程:从无 到有,逐渐完善,注重实效。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促进 了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普及和发 展,提高了农村学生的身体素质 和健康水平。
06
总结与展望
章节副标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总结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取得显著成果,包括体育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等方面 的改善。
农村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村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师资力量不足、场地设施不完善等。
未来农村学校体育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措 施。

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在改革开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教育、文化及体育等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总体发展还很不均衡,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滞后,与城市体育教育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

在我国,农村中小学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80%以上,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0%,这就意味着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也直接关系到下一代农民的整体素质。

因此,不断加快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本文从农村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并为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目前现状;发展对策1 目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1.1 学校体育教育观念滞后由于城乡差别的原因,部分农村学校的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没有彻底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对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工作认识不足,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

可以说,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1.2 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后体育教师是一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职业。

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长期在条件简陋、环境较差的条件下工作。

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展学校各项体育活动都付出了辛勤劳动。

但是,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重视程度不够,社会上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比较片面,体育教师付出的劳动时常得不到认可。

体育教师职称评定、业务考核进修学习等方面,不能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这就严重打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阻碍了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1.3 体育场地、器材、经费严重短缺农村学校体育场地普遍狭窄,场地形状极其的不规则,学校活动范围小,达不到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人均占地面积的要求。

调查统计,体育器材达标率为38%,村小学和村教学点仅为33%,与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场地器材配备目录》相差普遍在60%以上,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体育教学经费紧张。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国家体育总局编第一章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1-23)一、改革开放30年中国体育发展的回顾(一)中国体育进入改革开放发展时期(1978-1992)1、重返国际体坛2、确定新时期体育发展战略3、改革开放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体育事业注入新活力(1992-2001年)1、体育改革在探索中不断推进2、走向法治的中国体育3、体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北京奥运会带动体育事业大发展(2001-2008年)1、中国体育事业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2、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体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快速发展3、北京奥运会成为中国体育发展新的里程碑二、中国特色体育发展道路的几个主要特征(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展体育事业的政府职能(二)坚持与时俱进,推动体育改革创新(三)坚持对外开放,全面走向世界(四)坚持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五)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六)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P22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财力、物力十分有限,体育社会化、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要想使我国竞技体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在集中有限资源、实施有效组织等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

可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是实施举国体制的基础,为国争光的目标和有力的政府调控是举国体制的动力和保证,以国家队为龙头的多级条块结合的训练体系是实施举国体制的主要措施和组织形式,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是实施举国体制的杠杆。

实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目的就是“全国一盘棋、国内练兵、一致对外。

”第二章群众体育蓬勃发展(24-86)一、群众体育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一)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二)强调了全民健身的基础地位二、群众体育设施明显改善(一)非标准体育场地(二)标准体育场地(三)全民健身工程1、全民健身路径2、全民健身活动中心3、“雪炭工程”和“民康工程”4、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五)区域全民健身工程(六)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三、群众体育组织化、规范化程度日益提高(一)群众体育社会组织1、社会体育指导中心2、行业体育协会3、群众性体育协会(1)农民体育协会(2)老年人体育协会(3)残疾人体育协会(4)聋人体育协会(5)弱智人体育协会(6)大、中学生体育协会4、体育运动项目协会5、基层体育组织(1)地区性职工(单位)体育组织(2)街道社区体育组织(3)城乡居民体育组织(二)群众体育制度1、国家体育锻炼标准2、《全面健身计划纲要》3、国民体制测定标准4、广播体操制度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6、业余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三)群众体育先进表彰1、全国群众体育先进省、区、市表彰2、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3、全国群众体育专项先进表彰4、全面健身宣传周先进表彰5、全国体育先进县命名6、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命名7、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命名8、体育之乡命名(1)全国田径之乡(2)全国游泳之乡(3)全国武术之乡(4)全国象棋之乡(5)全国篮球城市四、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一)城市群众体育活动1、城市职工体育活动2、城市社区体育活动3、城市群众体育竞赛活动(二)农村群众体育活动(三)学校体育活动1、大课间体育活动2、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3、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系统培养P684、学校奥林匹克教育5、体育户外活动营6、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五)残疾人群体育活动1、残疾人体育活动(六)军队群众体育活动(七)大型群众体育活动1、主题性大型群众体育活动(1)迎国庆40周年群众性体育活动(2)迎亚运群众性体育活动(3)全民健身周活动(4)“五个亿万人群”健身活动P79“五个亿万人群”健身活动,包括“亿万青少年儿童健身活动”“亿万职工健身活动”“亿万农民健身活动”“亿万妇女健身活动”“亿万老年人健身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汪庆波,石 岩(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探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抓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对小康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并指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际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康社会;农村;学校体育中图分类号:G 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05)01-0050-03收稿日期:2004-11-09作者简介:汪庆波(1980-),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理论。

Building a Well 2Off Society in an All 2R ound W ay and the Developing Rural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W NAG Qing 2bo ,SHI Y an(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Hubei Univer sity ,Wuhan 430062,China )Abstract :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expert interview ,spot investigation and s o on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building a well 2off s ociety in an all 2round way on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and als o discusses the great prom otion to build a well 2off s ociety if we develop the rural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well.the author indicates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rural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when building a well 2off s ociety ,and then gives s ome advices to the problems.K ey w ords :well 2off s ociety ;rural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社会迎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各个领域都加紧了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进入小康,人民群众不仅在衣、食、住、行、通讯、卫生和生活环境等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且在文化娱乐、广播影视、图书出版、体育康复、旅游等精神生活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发展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小康社会建设的质量。

从这个角度上去说,农村学校体育在小康社会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际,我们应全力抓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积极影响1.1 提供政策上的保证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全民族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而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基础,对农村人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全民健身体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此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

同时在今年年初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又重申了“三农”问题,指出在今后全国的建设中要更加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提出把农村的发展放在小康建设的首要位置,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证。

1.2 促使农村学校观念的改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农村学校对学校体育目标有了更新的认识,使广大的农村教育和体育工作者认识到农村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升学,更重要的是为农村服务,农村学校体育不再是可上可不上、流于形式的课程,或者是一味地追求模仿城市的学校体育,而是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有农村特色的学校体育,能够为农村、农民服务的学校体育;意识到农村学校体育应该担负起卫生教育、健康教育的重任。

如带动农村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完善,“非典”的预防,“禽流感”的防治等。

1.3 促使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得到了转变。

农民不仅仅只关注地里的庄稼,更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关注自己的体育生活。

过去的劳动等同于体育的观念渐渐得到了改变,认识了体育特有的价值和功能,人们正在改变对体育的偏见。

群众的支持将会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大的平台。

1.4 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历来是困扰学校体育发展的大问题,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农民的思想和观念得到了改变,农民的口袋也渐渐鼓起来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发展首要是教育的发展。

政府和农民也渐渐重视学校体育场地5第27卷第1期2005年3月 山东体育科技Shandong S ports Science &T echnology V ol.27N o.1March 2005的兴建和体育器材的补充,国家、农民对教育的投资也逐年增加,截至2003年底,国家用于农村教育的投入已达50亿人民币,学校体育也会因此而得到实惠。

农民集资、捐款购置教学设施的事例举不胜举。

有了物质方面的保证,农村学校体育定会得到全面发展。

2 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促进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的小康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今年年初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把农村的发展放在小康建设的首要位置,所以农村的发展对小康社会的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1 为小康社会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科技成为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拥有先进知识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农村的发展更是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际,农村学校的教育为国家、农村的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农村学校的体育课不再是玩玩而已,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做到在学校时努力掌握知识,离开学校后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农村学校体育开展得好,农村的学生和农民会对健康有更新的认识,用于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会增加,通过体育运动,农村人口的健康时间或无病的时间就会延长,农村劳动者的质量也会得到提高,劳动寿命也会得到延长等等,这样农民就会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农村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从而让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小康社会的建设者。

2.2 改变农村人口的体育生活方式,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当然也包括农民的体育文化生活),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在过去,农民的体育文化生活几乎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许多新的体育知识和运动项目被引进农村的学校,甚至有许多项目需要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同时学校体育的场馆、设施将会对农民开放,如南方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学校,体育场馆建设较好,是农民节日娱乐的好去处;还有,随着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农民将更多地参加学校体育课程及其他课程的设置中来,这样农民的闲暇时光被充分利用起来,这一切都将提高农村人口的体育参与率,从而改变农村人口的体育生活方式,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生活质量。

从这个角度上说,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将会对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改变农村人口的体育生活方式,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有利于农村全民健身体系的完善调查表明,农村人口的平均寿命是69.5岁,而城市的是75.5岁,医疗卫生设施及其他条件的建设也远低于城市的标准。

原因之一就是农民在健康知识方面的匮乏和观念的落后,有些农村还根本不知道《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什么,这是不利于小康社会建设的。

而农村的学校体育就应该肩负起改变这种现象的责任,为全民健身体系的完善做出应有的贡献。

国家在推行和完善各种政策时,学生是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农民不易接受新观念新政策,但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抓好农村学校的工作,让学生在全面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去给他们的家长和其他农民“上课”,给农民从事体育活动提供技术理论上的支持与指导等,这种做法是比较好的,也是可行的。

所以从这种角度来说,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对全民健身体系的完善,对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有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3.1 农村小康水平的实现程度还比较低,能否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物质保证和群众支持还值得思考我国目前刚刚步入小康社会,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还是低水平状态的小康,极有可能出现返贫现象。

据网上调查显示,农村小康建设步伐缓慢,达到小康水平的并不是很多,还有50%~60%的路程要走,且小康水平的程度还比较低,农民的收入不是很高,能否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奠定实质性的物质基础,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大部分的农村还是手工劳作,机械化程度还很低,而且有些地方大部分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家里的负担落在了老人身上,他们是否真正做到了有“闲”,是否有剩余的时间去关心体育、参与体育值得思索。

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重中之重的问题就是要抓好农村的建设,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

必须加大投入,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扶贫项目和资金向小康实现程度较低以及处于贫困状态的乡、村倾斜。

增加农民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保证家里的劳动力的有钱、有闲,增加农民的财产转移性收入,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减少农村的税收,让青壮年在家里也能赚到钱,减轻农民的负担,保证农民在非农忙季节有充分的闲暇时光。

只有农民有了钱,才愿意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只有农民有了多余的闲暇时间,才愿意关心和从事各种体育活动,从而推动农村学校体育的建设。

同时加强领导对农村学校体育的认识也很重要,让他们在农村学校体育这一领域有所行动。

3.2 农民的文化素养以及对体育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目前大部分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比较低是公认的,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

在15至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

特别是在西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还很低,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 3Π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

对体育的认识更是有种种偏见,认为劳动可以取代体育的观念根深蒂固,这都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校体育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