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

合集下载

防雷接地规范防雷接地验收规范防雷接地施工规范

防雷接地规范防雷接地验收规范防雷接地施工规范

本技术指导意见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及机

房。

: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和机房的接地及防雷应做到确保人身和通

信设备的安全以及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机

房及设备防雷接地应执行下列技术标准和条例:

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范》(综合楼部分);

YD2011-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5078—98《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

YD过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

GA371—2001《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

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YD5003—94《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规程》;

《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以上标准是为了解决综合通信大楼、交换局、数据局、模块局、接入网站、I

P网站、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站、微波站、监测监控机房及设备等因雷电

感应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网络数据线、天馈线、遥控系统、监控系统引入的雷

害,确保通信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而编制的。

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安装的防雷产品应当符合国务院防雷接地规范.防雷接地工程施工验收规范.避雷接地规范。防雷工程接地规范。建筑防雷接地规范

。.气

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场(站)、机房所

建防雷设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从事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防雷工程的企业,应当持有国务

(核心机房)通信建设安全规范

(核心机房)通信建设安全规范

通信建设安全规范

目录

第一章基站建设

第二章传输建设

第三章核心机房安全

第四章常见的事故类别及常见危险源

第五章通信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第六章安全生产检查细则

第一章基站建设

一、基站选址

主要三部分:国家强制性条文;公路、铁路、民航等其他部门的规定;建设中心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信息工程部分:

1、《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5003-94

2.0.4 局(台、站>址应有安全环境,不应选择在易燃、易爆的建筑物和堆积场附近。局(台、站>址宜选在地形平坦、地质良好

的地段。应避开断层、土坡边缘、古河道和有可能塌方、滑坡和有开采价值的地下矿藏或古迹遗址的地方。

局(台、站>址不应选择在易受洪水淹灌的地区。如无法避开时,可选在基地高程高于要求的计算洪水水位0.5m以上的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路政管理条例》<2008修正)

<一)、基站与公路距离:

1、从高速公路用地外缘起50M的区域为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在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内需埋<架)设管<杆)线、电缆等设施或者设置非公路标志标牌的,应当事先经省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批准。

2、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范围从公路边沟外缘起,国道不少于20M、省道不少于15M、县道不少于10M、乡道不少于5M。

另外,还需确保距离高速公路栅栏一个塔高距离。或征得高速公路或省公路路政主管部门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二)、基站与铁路距离:

1、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原邮电部设计院)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的唯一编制单位上世纪60年代,邮电部设计院的防雷专家就对工程中出现的雷害事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1986 年开始编制国内外第一个将联合接地理论用于通信局(站)的标准YDJ26-89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到YD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的颁布已经是第五个标准了,YD5098-2001 使通信局(站)的防雷技术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该标准采取广泛与IEC 及ITU 等相关国际标准接轨的编写方法,不但结合了中国国情,也充分考虑了通信局(站)的具体情况而推出的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国际接轨的工程设计标准。目前已经在通信局(站)防雷工程中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全面的解决了占通信局(站)雷击事故85% 以上的雷电过电压保护问题,下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与移动通信及网络系统的防雷等相关问题进行介绍。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China national standards on lightning discharges and earthing

1) YDJ26-89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范》(综合楼部分)Temporary Specifications on Earthing Design for Telecommunication Bureaus(Stations) (T elecom Integrated Building Part) - -- 原邮电部第一个通信局(站)防雷接地标准,在世界上第一个将联合接地的理论写在通信局(站)防雷接地的标准中;

华为技术——防雷接地基础知识

华为技术——防雷接地基础知识

课程LA000003 防雷接地基础知识ISSUE 1.0

目录

课程说明 (1)

课程介绍 (1)

培训目标 (1)

参考资料 (1)

第1章关键词及简介 (2)

1.1简介 (2)

1.2关键词 (2)

第2章防雷接地所依据的标准和规范 (3)

2.1 IEC相关标准 (3)

2.2 ITU-T K 系列相关标准 (4)

2.3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5)

2.4公司内标准和规范 (5)

第3章雷电知识简介 (6)

3.1雷电的产生 (6)

3.2防雷区的划分 (6)

3.2.1防雷区的划分 (6)

3.3雷电参数简介 (8)

3.3.1雷暴日 (8)

3.3.2雷电流波形 (8)

3.3.3雷电波频谱分析 (9)

3.4雷电过电压的形成 (9)

小结 (10)

思考题 (10)

第4章雷电防护的基本原则 (11)

4.1系统防护原则 (11)

4.2概率防护原则 (11)

4.3多级防护原则 (12)

小结 (12)

思考题 (12)

第5章通信局站的防雷接地 (14)

5.1通信局站的接地系统 (14)

5.1.1简介 (14)

5.1.2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 (15)

5.1.3通信局站等电位连接的基本要求 (16)

5.1.4移动站天馈系统外部防雷接地要求 (16)

5.2低压配电系统简介 (17)

5.2.1 TN配电系统 (18)

5.2.2 TT配电系统 (19)

5.2.3 IT配电系统 (20)

5.2.4与配电系统有关的接地故障 (21)

5.3局内布线 (22)

5.3.1交流电源线 (22)

5.3.2普通的信号电缆 (22)

5.3.3光纤的防雷 (23)

机房防雷方案(DOC)

机房防雷方案(DOC)

目录

第一章前言 (3)

第二章设计方案 (5)

2.1设计参考标准 (5)

2.2设计说明 (5)

2.3保护对象 (6)

2.4设计方案 (6)

2.4.1.机房所在区域防雷措施概况 (6)

2.4.2.电源系统及其防护 (7)

2.4.3.信号系统及其防护: (8)

2.5接地系统 (9)

2.5.1.接地方式 (10)

2.5.2.接地目的 (10)

2.5.3.防雷接地的必要性 (10)

2.5.4.机房内接地装置 (11)

2.6小结 (11)

第三章设计示意图 (12)

第四章报价清单 (13)

第一章前言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里,计算机机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近年来高科技技术正迅猛发展,但是只有通过稳定、可靠的运行才能发挥其效益,而计算机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要依靠机房的严格的环境条件,即温度、湿度、噪声、振动、静电、电磁干扰等条件及其控制精度,因此机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日益被重视起来。计算机机房工程是一种涉及到空调技术、配电技术、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抗干扰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净化、消防、建筑、装潢等多种专业的综合性产业。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弱电接地技术要求: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79-85、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YDJ26——89。接地电阻:弱电单独接地小于等于4欧姆,综合接地小于等于1欧姆。但这还不能保证弱电机房安全,根据国家规定还应设置防雷系统。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雷电的破坏性不仅仅表现在容易被感受到的直接雷击,还有感应雷击、雷电波的入侵;而雷电对某一对象的破坏渠道也包括空间通道、电源通道、信号和天馈通道、地电位反击通道等;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任何单一的防雷器件,已无法成功保证某一特定空间所有保护对象,要科学、经济、可靠地保护电子设备,只有采用现代防雷技术。

通信设备防雷接地的基本原则

通信设备防雷接地的基本原则

通信设备防雷接地的根本原那么

1.1 通信机房建筑物

●机房建筑以钢筋混凝土构造为宜。

●机房建筑应有避雷针等直击雷保护装置。

●机房建筑的防雷接地〔避雷针等装置的接地〕应与机房的保护接地

共用一组接地体。

●站区内不应有架空走出建筑物的非用户线类信号线。

1.2 电源系统

低压交流配电

●低压电力线的中性线不应在机房内接地。

●交流电源线进入机房的入口处应配装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20KA的

交流电源防雷器〔C级防雷器〕。

●通信电源的保护地应与通信设备保护地共用一组接地体,通信电源

与通信设备处于同一机房的情况下,宜共用同一个机房保护接地排。

●通信机房的交流供电系统应采用TN-S供电方式。如图1-1所示:

图1-1TN-S交流供电方式

这种供电对设备的平安运行有很好的保证,包括三种情况:

(1) 低压电力电缆从较远的变压器处采用三相五线〔3根相线、1根中线、

1根保护地线〕向机房供电。

(2) 高压或中压电力线引入通信楼,在通信楼的配电房内变成低压电力

电缆输出,低压电力电缆的中性线、保护地线在配电变压器的输出

处接通信楼的地网,然后变压器输出三相五线到机房。

(3) 高压或中压电力线引到通信楼附近,在户外由配电变压器变成低压

电力电缆输出,低压电力电缆的中性线、保护地线在配电变压器的

输出处接配电变压器的地网,然后变压器输出三相五线到机房。

*假设2、3情况不能满足,也可采用如下方法:低压电力电缆的中性线、

配电变压器的保护地接通信楼的地网〔或接配电变压器地网,通信楼的

地网与配电变压器的地网在地下统一连接成一个地网〕,变压器输出三

通信电子设备防雷指南

通信电子设备防雷指南

通信系统防雷指南

一.概述

本文规定了通信局(站)建筑物、通信电源、通信设备等的防雷接地系统的技术要求。

本文适用于通信局(站)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

二.参考文献

XT005-95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暂行规定)

GDYD 0006-1998 广东省通信局(站)防雷接地技术要求

CECS 72: 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修订本)

A NSI/TIA/EIA-607 商业建筑物电信接地和接线要求

YD2011-93 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YDJ26-89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

三.定义

1.接闪器

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架空避雷线的直接接受雷击部分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2.地

接地系统中所指的地,一般指土地,具有导电的特性,能有效地发散电流,可作为参考电位。

3.接地体(接地电极)

为使电流入地而采用的与土地成电气接触的金属部件。

4接地网(地网)

接地体与接地体互相连接而组成的整体。

5.接地引下线

从建筑物防直击雷接闪器、各地线汇流排连接到接地网的导线称为接地引下线,其中从地线总汇流排连接到接地网的导线称为接地引入线。

6.地线汇流排

用于汇集接地线的金属构件,它可分为地线总汇流排和地线分汇流排。

7.接地线(地线)

把必须接地的各个部分连接到地线汇流排的导线。

8.接地系统

由接地网、接地引入线、地线汇流排、接地线组成的总体称为接地系统。

9.均压网

利用各层房梁或楼板内的主钢筋焊接成周边为封闭式的网络体。

接地要求

接地要求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接地系统是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影响通信的质量和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还起到保护人身、设备安全的作用。接地可分为直流接地、交流接地、测量接地、防雷接地等,从功能上可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等。为规范我省电信机房和通信设备的接地工作,确保人身、设备的安全,结合本省通信机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接地体(网)的要求

第二条电器设备或金属部件对一个接地系统的连接称为接地。一个接地系统由大地、接地体、接地引入线、接地汇流排、接地配线、接地点汇集线组成。人工多根垂直或水平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为散流用的导体(地极),统称接地体(网)。按有关规定,通信机房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共用一个接地体(网)的联合接地方式,在建通信机楼时应考虑在顶楼的楼板(既在混凝土内)和在大楼基础下焊接若干个尺寸≧5m×5m的方形金属网格并与大楼的柱筋、接地极相焊接成一个周边为闭环式的环形带。当楼高超过30 m高度时请参照“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执行(见附件图一)。

对于改建、扩建的通信机楼亦可参照上述相关内容进行。新建的二层以下机房,可在开挖基础时参照“图二”和“图十一”金属网格的做法制作接地网(含无线基站),金属网格视机房面积大小做成≧5m×5m或2m×2m,在网格的交汇点打入接地体并进行焊接。

对于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的接地网(含租用民房),可在机房周边制作环形接地网,每隔3m打入一接地体。如现场条件不允许,可采取向外延伸方式或采用降阻剂降低阻值。接地电阻仍不符合要求的,可用定点钻孔深埋接地体和灌入降阻剂的办法加以解决。

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YDJ26—89

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本规定适用于新建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系统的设计。对于扩建、改建的综合通信大楼亦可参照执行。

第1.0.2条

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系统设计,应做到确保人身和通信设备的安全,以及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1.0.3条

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方式,应按单点接地的原理设计,即: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包括屏蔽接地和建筑防雷接地)共同合用一组接地体的联合接地方式。

综合通信大楼联合接地系统的连接方式,如图1.0.3所示。

第1.0.4条

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系统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一节 通信设备的保护接地

第2.1.1条

机房内通信设备及其供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进局电缆的保安装置接地端,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套均应做保护接地。

第2.1.2条

模拟通信设备的机架保护接地,可直接与引入机房内的直流电源地连通;

数字通信设备的机架保护接地,应从接地总汇集线或机房内的分接地汇集线上引入,并应防止通过布线引入机架的随机接地;

数字通信设备和模拟通信设备共存的机房,两种设备的保护地线应分开,并防止通过走线架或钢梁在电气上连通。

第2.1.3条

大楼顶的微波天线及其支架应与避雷接地线就近连通。天线馈线的上端和进入机房入口处均应就近接地。

第二节 通信电源的接地

第2.2.1条

电力室的直流电源接地线必须从接地总汇集线上引入。其它机房的直流电源接地线亦可从分汇集线上引入。

第2.2.2条

机房的直流电源接地垂直引线长度超过30米时,从30米处开始,应每向上隔一层与接地端子连接一次。

通信工程建设标准

通信工程建设标准

通信工程建设标准通信工程建设标准通用基础通信工程建设标准电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号YD/T5015-95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5003-94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YD5002-94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暂行规定YD2003-92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YD5039-97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YD5040-97综合电信营业厅设计标准YD5047-97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YDJ26-89邮政通信工程建设标准城市邮电支局所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定YDJ61-90县(市)邮电支局所工程设计规范YD2005-93农村邮电支局所工程设计规范YD2006-92住宅区信报箱群(间)工程设计规范YD/T2009-93邮政汽车运输站工程设计规范YD2010-93邮亭、报刊亭、报刊门市部工程设计规范YD2013-94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YD5002-94邮件转运站工程设计规范YD5008-95邮件处理中心工程设计规范YD5013-95报刊分发设施工程设计规范YD5016-95邮件处理中心电视监控系统设计规范YD5030-97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042-97邮政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规定第一册、第二册YD5009-95无线通信工程建设标准公用移动电话工程设计规范YD2007-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2011-93数字微波(PDH部分)接力通信工程设计规范YD5004-94同步数字系列(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019-96国内卫星通信小型地球站VAST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028-96点对多点微波通信工程设计规范yd5031-97集群通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034-97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工程设计规范YD5050-97微波接力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2012-94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5017-96集群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5035-97点对多点微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38-97接入网、本地网工程建设标准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城市居住区建筑电话通信设计安装图集YD5010-95用户接入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023-96本地电话网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YD5007-95本地电话网用户线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006-95本地电话网局间中继同步数字系列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 YD5024-96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39-90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验收规范YD5048-97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051-97长途有线传输工程建设标准长途通信干线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线路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定YDJ14-91光缆线路对地绝缘指标及测试方法YD5012-95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5018-96同步数字系列(SDH)长途光缆传输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021-96

通信局(站)的接地与防雷

通信局(站)的接地与防雷

- 44 -
第3章
通信局(站)的接地与防雷
为达到与地连接的目的,一根或一组与土壤(大地)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土壤(大地)之 间的电气连接的导体,称为接地体。接地网由一组或多组接地体在地下相互连通构成,为电 气电子设备或金属结构提供基准电位和对地泄放电流的通道。接地网简称地网。 (2)地网结构 通信局(站)应围绕机房建筑物散水点外埋设环形接地体(包括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 体) ,将环形接地体与建筑物基础地网多点焊接连通,从而构成机房接地网。 (3)对接地体的要求 接地体埋深宜不小于 0.7m(接地体上端距地面的距离) 。在严寒地区,接地体应埋设在 冻土层以下。在土壤较薄的石山或碎石多岩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接地体埋深,在雨水冲 刷下接地体不应暴露于地表。 垂直接地体宜采用长度不小于 2.5m (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埋设地网的土质及地理情况决定 垂直接地体的长度)的热镀锌钢材、铜材、铜包钢或其他新型接地体。通常采用长度为 2.5m 的不小于 50mm50mm5mm 热镀锌角钢,或直径不小于 50mm、壁厚不小于 3.5mm 的热镀 锌钢管。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为垂直接地体长度的 1~2 倍(当接地体的间距太小时,入地电流 的流散相互受到排挤,反而影响接地效果) ,其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地网大小、地理环境情况来 确定。地网四角的连接处应埋设垂直接地体。 水平接地体应采用热镀锌扁钢(或铜材) ,扁钢规格不小于 40mm4mm。 接地体之间的所有连接,必须使用焊接。焊点均应做防腐处理(浇灌在混凝土中的除外)。 为了便于焊接, 水平接地体扁钢的宽边应与地面垂直, 垂直接地体角钢的侧面应与扁钢平行。 接地体搭接处的焊接长度,扁钢应为其宽边的 2 倍;采用圆钢时应为其直径的 10 倍。 接地体应避开污水排放口和土壤腐蚀性强的区段。难以避开时,其接地体截面应适当增 大,镀层不宜小于 86m;也可选用混凝土包封电极或其他新型材料。 建筑物周围设置的环形接地体,应与建筑物基础地网每隔 5~10m 相互作一次连接。 地网宜在不同方向上至少设两个测试点,并有明显的测试点标志,以便测量接地电阻。 2.接地引入线 接地网与接地总汇集线(或总汇流排)之间相连的导电体称为接地引入线。 接地引入线的长度不宜超过 30m, 材料宜采用 40mm4mm 或 50mm5mm 的热镀锌扁钢。 接地引入线不宜从铁塔塔脚附近引入,不宜与暖气管同沟布放。 接地引入线与接地体的连接必须采用焊接。接地引入线在地下应作三层防腐处理:先涂 沥青,然后绕一层麻布,再涂沥青;其出土部位应有防机械损伤和绝缘防腐的措施。 3.接地汇集线 接地汇集线是指作为接地导体的条状铜排(或热镀锌扁钢等) ,在通信局(站)内通 常作为接地系统的主干(母线) ,可以敷设成环形或线形。不同金属的连接点应防止电化 学腐蚀。 接地汇集线的截面积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和材料的机械强度来确定,一般应采用截面 积不小于 160mm2 的铜排,高层建筑物的垂直接地主干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300mm2 的 铜排。 接地汇流排是接地汇集线的一种形态,是与接地母线相连,作为各类接地线连接端子的 矩形铜排。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标准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

YDJ 26-89

主编部门:邮电部基建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试行日期:1990年1月1日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规定适用于新建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系统的设计。对于扩建、改建的综合通信大楼亦可参照执行。

第1.0.2条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系统设计,应做到确保人身和通信设备的安全,以及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1.0.3条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方式,应按单点接地的原理设计,即: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包括屏蔽接地和建筑防雷接地)共同合用一组接地体的联合接地方式。

综合通信大楼联合接地系统的连接方式,如图1.0.3所示。

注:1.当变压器装在楼内时,变压器的中性点与拉地总汇集线之间宜采用双线连接;

2.根据需要亦可从接地总汇集线引出一根或多根从底层至高层的主干接地线,各层分汇集线由它引出;

3.接地端子的位置,应与工艺设计中对接地的要求相应。

图1.0.3 综合通信大楼联合接地系统的连接方式

第1.0.4条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系统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一节通信设备的保护接地

第2.1.1条机房内通信设备及其供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进局电缆的保安装置接地端,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套均应做保护接地。

第2.1.2条模拟通信设备的机架保护接地,可直接与引入机房内的直流电源地连通;

数字通信设备的机架保护接地,应从接地总汇集线或机房内的分接地汇集线上引入,并应防止通过布线引入机架的随机接地;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编号: YD5068-98

1 总则

1.0.1为防止移动通信基站遭受雷害,确保移动通信基站内设备的安全和正常工作,确保构筑物、站内工作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移动通讯基站的防雷与接地设计。对于改建、扩建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设计,已建基站的防雷与接地技术改造亦可参照执行。设在综合通信楼内移动通信基站的防类与接地设计应按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与本规范一并执行。

对于利用商品房(居民住宅、商用办公楼等)作机房的通信基站,亦应参照本规范执行, 其地网应根据现场环境条件的可能进行布没,但机房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建筑防雷接地应共用同一个地网。

1.0.3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设计应本着综合治理、全方位系统防护的原则,统筹设计、统筹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切实做到安全可靠。

1.0.4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中应采用有理论依据、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并经部级主管部门鉴定合格的产品。

2 术语

2.0.1 环形接地装贯

围绕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四周,按规定深度埋设于地下的封闭环形拔地体(含垂直接地体 )。

2.0.2 接地体

埋入地下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导体。

2.0.3 接地汇集线

引出机房、电力室等各种接地线的公共接地母线。

2.0.4 接地引入线

接地汇集线与接地体之间的连接线。

2.0.5 接地线

通信设备与接地汇集线之间的连线。

2.0.6 接地系统

接地线、接地汇集线、接地引入线以及接地体的总称。

3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

通信局(站)防雷接地基础及综合技术介绍

通信局(站)防雷接地基础及综合技术介绍

6. 通信局(站)的防雷接地调研流程
◆图6:防雷接地的勘察、调研和分析流程图
通信局站描述
现有防雷措施
调研与分析结果
通信局站 防雷类型
通信设备 电源情况
地形/环境/位置
设备接地情况
天面层防雷情况
接地地网情况
进/出局线缆情况
电源防雷情况
重要电信接口 防雷情况
整理ppt
设备损坏情况 雷害原因分析 确定整改方案
建筑屏蔽的措施,本区内的电磁场得到了初步的衰减。
★ LPZ2区: 第二屏蔽防护区。为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雷电流或电磁场,
而引入的后续防护区。
★ LPZ3区:第三屏蔽防护区。如需要进一步减小雷电电磁脉冲(LEMP),
以保护敏感水平高的设备的后续防护区。
整理ppt
LPZ 0A
电力电缆
洞(如窗户)
天线
旗杆或栅栏
1. 通信局(站)的防雷和供电接地分类
★ 图2: 通信局(站)的供电接地系统分类
供电系统接地类型
TT系统
(三相四线制)
TN系统
(三相五线制)
TN-C-S
系统
TN-S
系统
我国通信局(站)普遍用TN,少量TT
整理ppt
IT系统
(三相三线制)
图2
3. 通信局(站)的雷电来源途径
图3:雷电的可能来源/途径

第三讲通信电源设计规范简介

第三讲通信电源设计规范简介
第三讲通信电源设计规范简介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
机房及设备布置
电力机房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在条件
允许的通信局(站),电力电池室宜与通信机
房合设。
第三讲通信电源设计规范简介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
发电机机房及设备布置
自备发电机组周围的维护工作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m,操 作面与墙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1.5m。 两台相邻机组之间的走道净宽一般不小于机组宽度的2倍。 发电机室内装控制、转换、配电设备时,各设备背面与 墙之间的走道净宽不应小于0.8m;其正面与设备(或墙) 之间的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5m;其侧面与墙之间的走道 一般不小于0.8m。 发电机室根据环保要求采取消噪声措施时,应达到附录 C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要求。
第三讲通信电源设计规范简介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
蓄电池组的布置
卧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侧面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0.2m; 卧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正面之间,或正面与侧面或背面 之间的走道净宽不应小于电池总高度的1.5倍,最小不 应小于1.2m。 5)卧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正面与墙之间的走道净宽不 应小于电池总高度的1.5倍,最小不应小于1m; 卧放阀控式蓄电池组可靠墙设置,其背面与墙之间的净 宽一般为0.1m; 卧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侧面与墙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 0.2m。
第三讲通信电源设计规范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

YDJ 26-89

主编部门:邮电部基建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试行日期:1990年1月1日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规定适用于新建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系统的设计。对于扩建、改建的综合通信大楼亦可参照执行。

第1.0.2条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系统设计,应做到确保人身和通信设备的安全,以及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1.0.3条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方式,应按单点接地的原理设计,即: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包括屏蔽接地和建筑防雷接地)共同合用一组接地体的联合接地方式。

综合通信大楼联合接地系统的连接方式,如图1.0.3所示。

注:1.当变压器装在楼内时,变压器的中性点与拉地总汇集线之间宜采用双线连接;

2.根据需要亦可从接地总汇集线引出一根或多根从底层至高层的主干接地线,各层分汇集线由它引出;

3.接地端子的位置,应与工艺设计中对接地的要求相应。

图1.0.3 综合通信大楼联合接地系统的连接方式

第1.0.4条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系统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一节通信设备的保护接地

第2.1.1条机房内通信设备及其供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进局电缆的保安装置接地端,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套均应做保护接地。

第2.1.2条模拟通信设备的机架保护接地,可直接与引入机房内的直流电源地连通;

数字通信设备的机架保护接地,应从接地总汇集线或机房内的分接地汇集线上引入,并应防止通过布线引入机架的随机接地;

数字通信设备和模拟通信设备共存的机房,两种设备的保护地线应分开,并防止通过走线架或钢梁在电气上连通。

第2.1.3条大楼顶的微波天线及其支架应与避雷接地线就近连通。天线馈线的上端和进入机房入口处均应就近接地。

第二节通信电源的接地

第2.2.1条电力室的直流电源接地线必须从接地总汇集线上引入。其它机房的直流电源接地线亦可从分汇集线上引入。

第2.2.2条机房的直流电源接地垂直引线长度超过30米时,从30米处开始,应每向上隔一层与接地端子连接一次。

第2.2.3条引入大楼内的交流电力线宜采用地下电力电缆,其电缆金属护套的两端均应作良好的接地。

第2.2.4条交流供电变压器高压及低压侧均应设保安装置,当专用变压器离局(站)远时,交流中性线(零线)应按规定在入户处作重复接地;当专用变压器安装在局(站)院内时,应将变压器的接地体与大楼的接地体连通。交流供电线中的无流零线应与大楼内的接地总汇集线连通,连接方式如图2.2.4所示;当专用变压器安装在大楼内时,其接地系统可合用大楼的接地装置。大楼内所布放的交流供电线路中的中性线(零线),应采用绝缘导线。交流配电屏上的中性线(零线)汇集排应与机架的正常不带电金属部分绝缘。

第2.2.5条大楼内所有交直流用电及配电设备均应采取接地保护。交流保护接地线应从接地汇集线上专引,严禁采用中性线作为交流保护地线。

第三节其它设施的接地

第2.3.1条大楼顶的各种金属设施,均应分别与楼顶避雷接地线就近连通。

大楼顶的航空障碍信号灯、节日彩灯等的电源线应选用具有金属护套的电缆,或将电源线穿入金属管道内布放,其电缆金属护套或金属管道应每隔5-10米与避雷带或避雷接地线就近连通。

第2.3.2条大楼内各层金属管道均应就近接地。

大楼所装电梯的滑道上、下两端均应就近接地,且离地面30米以上,宜每向上隔一层就近接地一次。

第2.3.3条大楼内的金属竖井及金属槽道自身节与节之间应确保电气接触良好。金属竖井上、下两端均应就近接地,且从离地面30米处开始,应每向上隔一层与接地端子就近连接一次。金属槽道亦应与机架或加固钢梁保持良好连接。

第四节局内布线

第2.4.1条局内射频同轴布线电缆外导体和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两端,均应与所连接设备的金属机壳的外面保持良好的电气接触。

第2.4.2条当综合通信大楼地处雷害区或临近有强电磁场干扰源,楼高超过30米时,楼内的垂直布线(含地线)宜考虑设置金属竖井,或其它防干扰措施。机房内的架间布线宜采用金属槽道进行屏蔽。

第五节进局电缆

第2.5.1条进局电缆应由地下入层,并应选用具有金属外护套的电缆。

第2.5.2条进局电缆的金属外护套,应在大楼进线室内接地。

第2.5.3条进局电缆均应选通过保安装置后,再与通信设备相连。

第2.5.4条长途明线进局电缆除应在终端杆上设置保安装置外,其电缆金属外护套在终端杆处亦应接地。

第六节综合通信大楼的建筑防雷

第2.6.1条综合通信大楼的建筑防雷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建筑物防雷接地是大楼接地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建筑物防雷装置中的雷电流引下线宜利用大楼外围各房柱内的外侧玉钢筋(不小于二根),钢筋自身上、下连接点应采用搭接焊,且其上端应与房顶避雷装置、下端应与地网、中间应与各均压网焊接成电气上连通的近似笼式结构。若大楼顶设有塔楼,则塔楼各房柱亦应按以上要求设雷电流引下线。

三、当楼高超过30米时,楼顶宜设暗装避雷网,房顶女儿墙应设避雷带,塔楼顶应设避雷针,以上三者均应相互多点焊接连通。

当楼高超过30米时,从30米处开始,应每向上隔一层设置一次均压网。

暗装避雷网、各均压网(含基础底层)均可利用该层梁或楼板内的二根主钢筋按网格尺寸不大于10米×10米相互焊接成周边为封闭式的环形带。网格交叉点及钢筋自身连接均应焊接牢靠。均压网组成方式见图2.6.1。

图2.6.1 均压网组成方式

第2.6.2条从楼内引出至楼顶的交流电源线的相线及中性线,均应在大楼出口处分别对地加保安装置。大楼内的交流总配电屏熔断器出线端连接的L1、L2、L3相线及中性线,均应分别对地加装相应电压、电流等级的过压过流保护装置。

第三章接地系统

第一节接地体

第3.1.1条综合通信大楼的地网组成方式如图3.1.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