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书信》的当代意义及哲学价值

合集下载

钱学森哲学思想评述————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构想及其哲学意义

钱学森哲学思想评述————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构想及其哲学意义

钱学森哲学思想评述————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构想及其哲学意义钱学森哲学思想评述——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构想及其哲学意义胡昌善钱学森同志是我国最早提出现代科学体系构想的科学家。

他的这一构想最初是在1980年1月发表的《关于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随后又发表了不少文章,进一步阐述和深化他这方面的观点和主张。

在这些文章中,他以渊博的学识和一个自然科学家特有的眼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化和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的卓越的见解。

这些见解集中体现到一点,就是把哲学作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果,经过哲学的升华把它们吸收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来,以便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本文试图对钱学森同志的哲学观点和见解作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一、钱学森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崇高的地位,它既要指导一切科学技术工作者,又要使自身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怎样解决好这一问题呢?他提出一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构想作为答案。

这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包括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九大部门、九架桥梁。

钱学森同志说:“这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是:在最高概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下,分若干个大的科学部门,暂时有九个大部门;每个部门又有三个层次,一个基础理论学科层次,一个应用理论学科层次,和一个应用业务性或工程技术层次。

每一个大部门也有它自己的哲学概括,可以说成是这一部门过渡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殿堂的桥梁;这些部门的概括也可以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这九大部门及其哲学概括是:自然科学和自然辩证法,社会科学和历史唯物主义,数学科学和数学哲学(无数学),系统科学和系统论(不是所谓“一般系统论”,也不是所谓“老三论”、“新三论”),思维科学和系统论,人体科学和人天观,军事科学和军事哲学,行为科学和社会论(暂用语),以及文艺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美学。

钱学森书信中的哲学思想

钱学森书信中的哲学思想

【钱学森与科技哲学研究】《钱学森书信》中的哲学思想谢娟①(钦州学院社科部,广西钦州535099)摘要:钱学森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在《钱学森书信》中,无论是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系统科学、思维科学还是对行为科学、人体科学、地理科学等领域的研究,钱学森无不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可以说,《钱学森书信》的焦点和制高点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即辩证唯物主义。

学习和研究《钱学森书信》中的哲学思想可以为我们今后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坚实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关键词:钱学森;《钱学森书信》;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图分类号:B1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8572(2012)03-0017-04一、《钱学森书信》是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极其重要的最新宝贵文献《钱学森书信》共十卷,于2007年5月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

《钱学森书信》共收入了钱学森从1955年6月15日至2000年11月26日的书信共3000多封,约400万字。

《钱学森书信》中的第一封信是1955年6月15日钱学森在美国写给陈叔通老先生的,最后一封信则是2000年11月26日写给他的秘书涂元季的。

收信人之中既有国家领导人,也有普通老百姓,更多的则是社会各界的科学人士。

其中,与钱学森通信最多的是北京市航天工业部910所的于景元同志,其通信共174封。

其次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戴汝为同志,其通信共162封。

从《钱学森书信》中,我们看到了钱学森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学术探讨,涉及的内容不仅既有深度、广度,而且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

如:1983年4月1日致张可文的信中,钱学森写道:“研究人体科学的确不易,但也不是一点都走不动,还是大有可为。

问题是要博采各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结合我国古代成就和民间流传的好东西,而且一定要用人类知识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

”[1]2271993年1月28日致瞿宁淑的信中,钱学森写道:“读您信后,学到世界地理界在20世纪的情况。

《2024年钱学森的艺术与科技结合思想及当代启示》范文

《2024年钱学森的艺术与科技结合思想及当代启示》范文

《钱学森的艺术与科技结合思想及当代启示》篇一一、引言钱学森,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航天技术专家和科技管理学者,他以独特的视角将艺术与科技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理论和观点。

这些观点不仅对当时的科技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本文旨在探讨钱学森的艺术与科技结合思想,并分析其当代启示。

二、钱学森的艺术与科技结合思想钱学森的艺术与科技结合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观钱学森认为,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支柱,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他主张在科学研究中融入艺术元素,以创造更具美感和感染力的科技成果。

2. 科技创新的审美追求钱学森强调科技创新的美学价值,认为科技创新不仅要满足实用性和功能性,还要追求艺术性和审美性。

这种审美追求为科技产品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人文内涵。

3. 艺术思维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钱学森倡导在科技创新中运用艺术思维,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想象力来推动科技进步。

他认为,艺术思维能够激发科技创新的灵感和创造力。

三、钱学森艺术与科技结合思想的实践应用钱学森的艺术与科技结合思想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实践应用。

例如,在航天领域,钱学森倡导的“总体设计部”思想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实现了航天器的优化设计和高效制造。

此外,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影视艺术等领域,钱学森的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四、当代启示钱学森的艺术与科技结合思想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1. 强化跨界合作钱学森的思想强调不同领域之间的跨界合作,这种合作有助于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推动科技进步。

当今社会,各行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日益加深,跨界合作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

2. 注重审美价值钱学森强调科技创新的审美价值,这要求我们在科技进步的同时,注重产品的美学设计和人文内涵。

这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还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3. 培养复合型人才钱学森的艺术与科技结合思想要求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钱学森精神的恒久价值与现实意义

钱学森精神的恒久价值与现实意义

钱学森精神的恒久价值与现实意义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和“⽕箭之王”的钱学森在北京逝世,⼀向以活跃、激烈、刻薄为特征的⽹上跟帖,却在这⼀新闻的后⾯,留下了众⼝⼀词的敬仰、哀悼。

在钱⽼的家乡杭州,在钱⽼的母校,在所有与航天相关的⼈⼠那⾥,我们都读到了同样的声⾳,感受了同样的⼼情。

关于钱⽼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巨⼤作⽤,对中国国防所做出的巨⼤贡献,我们已没必要在此多说⼀字。

⽽对“钱学森精神”价值认定,以及对中国后世应该产⽣的影响,倒确实应该说上⼏句。

我个⼈认为,钱学森精神的价值,应该从个体⾓度与社会⾓度两个层⾯来认识。

从个体⾓度看,钱学森精神有永难磨灭的恒久价值。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是境界。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以钱⽼的能⼒,如果追求⾦钱地位之类的个⼈价值,有多少⼈能望其项背?可有多少⼈能像他这样,真正将家国天下作为⾃⼰的毕⽣追求?⼆是为⼈。

执着于事业,淡泊于名利是钱⽼的为⼈准则。

作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为了“东风⼀号”近程导弹的发射,他可以⼀头扎进⼤西北,在黄沙烈⽇中风餐露宿。

可在功劳等⾝之时,却⼀个⼜⼀个地要求辞去各种职务、职称,希望媒体对⾃⼰的宣传减少再减少;三是良⼼。

科学家与科学精神不是⼀回事。

当了科学家,却⼼浮⽓躁、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现实中⽐⽐皆是。

⽽钱⽼的治学与科研,不仅有“点错⼀个⼩数点扣掉20分”式的⼀丝不苟,更有“⼈云亦云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式的科技良⼼。

从社会⾓度看,钱学森精神映衬出来的社会问题,同样值得⼈们深思。

⽐如,温总理到北京35中考察时说:“我多次看望钱学森先⽣,他给我讲过五六遍的话是,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才?”;⽐如,钱⽼总有超前的眼光,科研、治学总能脚踏实地的落实,可是现在⼀些科研单位早已失去了拼成果的动⼒,转⽽对本单位、⼩团体或个⼈利益更感兴趣。

跨越时代的远见卓识,钱学森1992年书信稿

跨越时代的远见卓识,钱学森1992年书信稿

跨越时代的远见卓识,钱学森1992年书信稿跨越时代的远见卓识,钱学森1992年书信稿一、引言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然而,要真正看清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需要跨越时代的远见卓识。

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探讨钱学森在1992年书信稿中所展现的远见和卓识,以及如何在当今时代中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二、钱学森1992年书信稿的背景1992年,钱学森给中共中央领导人写了一封信,提出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些建议。

钱学森在书信中深刻地分析了当时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关于科技发展、教育改革、经济改革等方面的建议。

他认为,中国应该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人才素质,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这封信件正是钱学森跨越时代的远见卓识的生动写照,也是他对祖国发展的深刻思考和关心。

三、跨越时代的远见卓识1. 远见卓识的内涵跨越时代的远见卓识,首先需要对全局有着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洞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远见卓识需要融合丰富的学识和经验,能够站在专业领域或者社会问题的高度,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和见解。

远见卓识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能够超越当下的困难和挑战,着眼未来,坚定前行的方向。

2. 钱学森书信稿的远见卓识钱学森在1992年书信稿中,展现了跨越时代的远见卓识。

他对中国的科技发展、教育改革、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建议。

他提出了加强科技进步,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加强与国际合作等建议,为当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展现了他超越时代的远见和卓识。

四、对钱学森书信稿的思考和理解1. 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钱学森书信稿的内容,对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仍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科技发展、教育改革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仍然需要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建议。

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前辈的智慧,继续前行,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2. 对个人的启示钱学森书信稿中蕴含着对个人的启示。

在跨越时代的远见卓识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思考和实践,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远见和卓识。

简谈钱学森精神的当代价值

简谈钱学森精神的当代价值

简谈钱学森精神的当代价值上个学期读完了《走进钱学森》深感伟人之伟大,正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所说在他心里 国为重 家为轻 科学最重 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 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 他是先行人 劈荆斩棘 把智慧锻造成阶梯 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 是科学的旗帜 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人们总是用钱学森的事迹教育科技工作者,用钱学森之问拷问教育工作者,用钱学森精神来教育下一代,那么,钱学森的优秀品质到底是什么,又有哪些当代价值呢?下面来谈谈钱学森的一生和我的想法1.钱学森所具有的理论结合实践的先进研究方法和永不止尽的探索精神钱先生在每做一个课题,从查阅调研大量文献资料、理论模型的提炼和建立,直到与实验结果的对照 其中的每一步骤 甚至一笔一划、一点一滴 他无不工整认真、一丝不苟。

他从不满足于一般性的理论推导 而是一定要通过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相对比 使理论得到验证。

一旦发现有误 便进行修正 甚至推倒重来 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止。

因为,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实验就如同没有罗盘的帆船,而没有实验的验证,理论就如同空中楼阁,钱老及其重视两者的结合,并身体力行的走在理论与实验的最前沿,时隔多年,我们仿佛仍然可以看到钱老穿梭在实验室,制造厂,实地考察,亲自探索。

钱学森当时是导师卡门教授的助手,在研究某个航空难题之时,年轻的钱学森刻苦钻研、反复推敲,前后写了五份演算文稿。

这部文稿原先有800多页,但发表时却被他精简成10页!他把定稿装入文件袋时,特意在封面工工整整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但他马上又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加一行“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终极的)“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这句话极富哲思。

科学无止境、学习无止境、生活无止境,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一再证明“没有什么认识是终极的”。

我们做过的功课,完成的工作,即使再出色,对于未来只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挑战和未知将不断等待着我们的探索2.学习钱学森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责任感“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钱学森传读后感

钱学森传读后感

钱学森传读后感《钱学森传》是一部以钱学森先生为主角的传记,通过对钱学森先生一生的追溯与回顾,展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的风采和人生价值。

在阅读这部传记的过程中,我深受敬佩和感动,对钱学森先生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钱学森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一生经历了中国的动荡与变革,也见证了中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钱学森传》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钱学森先生的成长经历和科学探索,展现了他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

钱学森先生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是不可磨灭的,他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贡献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激励着无数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在钱学森先生的一生中,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人民公仆。

他始终怀着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把一切献给了祖国,为中国的科技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深深感染了我,让我明白了科学家应当有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

他的一生经历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胸怀大志,勇于创新,才能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真正的成就。

在阅读《钱学森传》的过程中,我也对钱学森先生的人格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是一位谦逊、勤奋、坚韧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

他的人格魅力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明白了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当具备的品质和气质。

他的一生经历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追求进步,才能在科学道路上走得更远。

通过阅读《钱学森传》,我对钱学森先生的一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对科学家的品质和科学精神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他的一生经历和科学精神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对科学事业充满了热爱和敬畏。

我相信,在今后的科学道路上,我会倍加努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也相信,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我会不断追求真理,不断创新,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钱学森手稿的学术发现与当代价值——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钱学

钱学森手稿的学术发现与当代价值——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钱学

2016.0535钱学森手稿的学术发现与当代价值——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钱学森手稿整理与研究(1955~2009)》结题报告文 / 汪长明 张现民 张凯 史贵全 魏红 吕成冬摘要:钱学森手稿是钱学森的精神遗存和学术结晶。

《钱学森手稿整理与研究(1955~2009)》课题组按照整理与研究结合、固本与开源并举、科学性与完整性兼顾、可读性与思想性并重的原则,充分揭示钱学森手稿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实质、钱学森的学术成长轨迹及其体现的人文情怀。

钱学森手稿是钱学森学术思想的宝库,卷帙浩繁、博大精深,饱含着他作为一位战略科学家炽热的家国情怀、深沉的现实关照和深邃的前瞻思维,具有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钱学森手稿;钱学森批注;钱学森文稿;钱学森书信;钱学森笔记中图分类号:A8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652(2016)05-0033-05201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根据馆藏629袋、共2万余份钱学森手稿[1],以及大量钱学森阅读报纸、个人藏书后的批注和已征集到的钱学森书信,成功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钱学森手稿整理与研究(1955~2009)”并获重点课题立项[2]。

本课题旨在充分利用本馆主要馆藏,全面整理、研究钱学森自回国以后至逝世前形成的全部未公开手稿(包括批注、文稿、笔记、书信等四类原始档案文献),充分揭示其中蕴含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推动钱学森研究不断走向深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我国科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同时,通过挖掘钱学森作为一位杰出的战略科学家和思想家留给中华民族的宝贵学术思想和精神财富,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学术支撑与智力支持。

具体而言,钱学森手稿的整理与研究对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钱学森亲自整理并归类的629袋、共两万余份手稿;二是钱学森阅读报纸、图书等文献后所做的批注。

钱学森给我的启发

钱学森给我的启发

钱学森给我的启发钱学森是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给我的启发不仅仅是关于科学知识和教育理念,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在我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钱学森对我的影响深远,以下我将从自己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并尽可能详细地阐述我从钱学森身上得到的启发。

首先,钱学森的坚韧毅力给我深刻的启示。

钱学森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从不退缩,他以乐观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来克服困难。

他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经历了各种挫折和困难,但他从不放弃。

他的生活中充满了追求卓越和不断努力的精神,这鼓舞着我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其次,钱学森的创新精神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发。

钱学森在研究和工程领域都有很多开创性的贡献,他注重科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他敢于冒险,勇于尝试,不受传统束缚。

他的创新精神激发了我勇于去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创新解决方案的勇气。

再次,钱学森对教育的重视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启发。

他倡导“重视人才,关心教育”的理念,认为培养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关键。

他在教育领域做出了很多努力,包括创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他的教育理念启发了我重视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

此外,钱学森博学多才的形象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他不仅是杰出的科学家,也是出色的教育家、工程师和管理者。

他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跨学科学习和思考,这使他在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

他的全面发展和积极进取的态度让我明白,在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才能时,也应该保持广阔的视野和跨学科的思维。

最后,钱学森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感受。

他始终把中国的科学事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用于祖国的建设。

他在国内外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了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他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教育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钱学森书信与《钱学森书信》

钱学森书信与《钱学森书信》

钱学森书信与《钱学森书信》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公众号”钱学森书信与《钱学森书信》2016年某晚,有书友问我,网上新上的钱学森信札是你买去了么?我说不是,他连声说到:可惜可惜....我之所以不敢轻易入手钱学森信札,是因为《钱学森书信》,这套十册巨著重达20公斤,定价2900元,共计收录钱学森书信3000多封。

当然全民打折时代可以聊价格,目测最低包邮价是1200元左右吧,这是我当时与某网数位标价最低的卖家逐一讨价还价的结果。

不过这事还没完,后来又有《钱学森书信补编》全五册,又收录书信2000封,具体细节就不一一介绍了,反正你得先花个2000元才基本可以掌控钱学森书信的真假鉴别,这对于只想购藏一二封钱学森书信的我而言,是多么奢侈的支出啊。

某书友,是钱学森信札的专业玩家,估计是某大学钱学森纪念馆的负责人,握有300余封钱学森书信,自然非吾辈所能比拟。

据他介绍,钱老书信一共有一万余封,除部分掌握在其秘书手头外,几乎全部流落坊间。

虽然碰见的机缘大大高于其他名家,但造假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需小心甄别。

我目前手头只藏有一件钱学森书信,是他请辞第十三届国际第四纪大会名誉委员会副主席的致函,内容简单,但不失厚重。

该信收录在《钱学森书信补编》第三卷187页,来源可靠。

可能是制版或者留存复印件瑕疵的缘故,书中的版本漏掉第三行最后一个“会”字,所以说还是原件最靠谱。

据《钱学森书信》,《钱学森书信补编》介绍,自1983年涂元季正式接任钱学森秘书以来,所有书信他都留存复印件,除不宜公开发表以及有些只是请人办事和协商工作的短信,便笺外,几乎都已结集出版。

《书信》原则上只选用有科学思想和反映科学精神的信札,由于选择标准过于严格,《补编》就在淘汰中再次选择了一遍。

另外在2000年后,钱老书信一般是由秘书代笔,草拟打印后再由钱老亲笔签名,这一部分书中不予收录。

我这里综合总结了一下,给大家发个福利:“钱学森信札在1983年至2000年间的,除敏感内容的信件外,凡书中没有收录的,都是不宜收藏的“鸡肋”,其中《补遗》收录的书信内容重要性次于《书信》,而2000年后的信札相对而言已经没有多大的收藏意义了。

读《钱学森书信》有感

读《钱学森书信》有感

读《钱学森书信》有感
《钱学森书信》中无论是文字,还是思想,都让我感到意犹未尽。

钱老在书信中超越了当代的文化知识赋予了非凡的古典精神,它以不可言喻的真理和智慧来表达他的思想,同时也为我们的思想提供了灵感。

钱老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当时的国家,强调政治文明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他也强调了道德教化对社会良序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他强调了政治君主要处之策,以减少新兴技术的危害,以及贵族等上层社会的教化,提高其道德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国家。

但是,尽管钱老在书信中强调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但也有另一种说法,他认为,一个地方的文化水平应该由其市民的文化审美来决定,他坚持以积极的思想来启迪社会,而不是强调强制遵守。

因此,钱老将文明和道德教化融为一体,使社会文明发展更加丰富多样、更有利于关注社会福利,而不仅仅是政治发展。

通过阅读《钱学森书信》,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钱老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崇高的思想,我们可以通过它来思考如何通过实践来发展和充实社会,让社会福祉得到更大的保障,让平等的社会生活得到更好的环境。

钱学森书信的教育思想研究

钱学森书信的教育思想研究

钱学森书信的教育思想研究钱学森,这位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的科学巨匠,不仅在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留下的书信中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思想。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钱学森的教育思想首先体现在他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

他认为,创新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在书信中,他多次强调,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已有的知识,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指出,教育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鼓励他们敢于质疑权威,勇于提出新的观点和想法。

钱老强调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

他深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趋势。

在他的书信中,多次提到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他认为,只有通过学科交叉,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钱学森还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他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书信中,他强调教育不能脱离实际,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

他主张加强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育方法上,钱学森提倡启发式教育。

他反对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认为这样会压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他主张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巧妙的提问和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钱学森对教育质量的关注也在他的书信中得以体现。

他认为,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

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不能仅仅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而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读《钱学森传》有感

读《钱学森传》有感

读《钱学森传》有感
《钱学森传》是一本关于钱学森的传记,介绍了他在科学和思想方面的重要贡献。

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数百万人,并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书中描写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对我们了解钱学森的生活和思想有很大帮助。

钱学森的思想是深刻而有力的,他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经济理论和社会实践,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引。

他强调“保持中立,谨慎思考”,在修养和道德方面显示出超凡的精神力量,在思想上促进了中国的新进程。

钱学森的思想也受到了西方新思潮的影响,他的一些观点建立在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之上,他也意识到新思潮的重要性,他曾说:“人类前途的走向就是新思潮的走向。

”他将西方学术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用实践和理论来诠释改革开放的理念,为中国社会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钱学森传》引起了我巨大的共鸣,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我,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前行,他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的榜样,定义了我的人生态度,也使我对自己的潜能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让我意识到要把握时代舞台,努力实现敬畏法治、践行公正开放的道路。

书里书外尽显科学家本色——读钱学森六部手稿集有感

书里书外尽显科学家本色——读钱学森六部手稿集有感

2021-0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创新论坛书里书外尽显科学家本色———读钱学森六部手稿集有感刘菁菁(济南职业学院图书馆,山东济南250103)中共中央前总书记胡锦涛会见钱学森先生时说:“钱老,您在科学生涯中建树很多,我学了以后深受教益。

”提及钱老的系统科学,他说:“您这个理论强调,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从整体上加以把握,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这很有创见。

现在我们强调科学发展,就是注重统筹兼顾,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让笔者对钱老发生了兴趣,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竟接踵购读了钱先生的六部手稿著作,果然眼界大开,受益良多。

一钱老的六部手稿著作大致反映了他在科学生涯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具有极高的科学史价值。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至五十年代中期,钱老是在美国度过的,主要从事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以及火箭与导弹方面的学习与研究,从而创建了物理力学和工程控制理论,成为当时著名的科学家,在国际科坛已崭露头角。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的《钱学森手稿》,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的十卷本《钱学森力学手稿》,收录了他这二十年间科学活动的代表性研究手稿,体现了他执著的科学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创造性探索的动态过程。

五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期,钱老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创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方面。

他处于“科技主帅”的位置,集航空与航天科技理论研究、战略规划、工程实施、科学管理于一身,恪尽职守、殚精竭虑,在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奠基中发挥了无以替代的关键作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他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亦是名不虚传,理当名垂青史。

中国宇航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的《导弹概论手稿》、上海交大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水动力学讲义手稿》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的《火箭技术概论手稿及讲义》三书,就是他在该时期献身航天事业、实现科技创新的历史见证。

钱学森书信读后感

钱学森书信读后感

钱学森书信读后感《钱学森书信》(以下称《书信》),皇皇10卷,洋洋400万言。

九象13《书信》收入从1955年6月15日致陈叔通老先生至2000年11月26日致涂元季同志信,共3000多封。

《书信》集中地反映了钱学森院士人生道路和科学历程的主要轨迹,体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伟大情怀,闪耀着为人与治学的时代光辉。

钱学森从一个爱国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历程,在《书信》中得到了集中、鲜明的反映。

钱学森从1935年至1955年在美国学习和工作。

在致陈叔通老先生的信中,钱学森倾诉了他的不幸遭遇和爱国情怀,他说:由于美国政府的反动政策,他已“被美国政府拘留,今已五年,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

”,“学森这几年中惟以在可能范围内努力思考学问,以备他日回国之用。

”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经过艰苦、复杂的斗争,钱学森一家终于在1955年10月回到了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回国后,在***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战略决策指引之下,受周总理、聂荣臻元帅的直接领导,钱学森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创造性的历史贡献。

这是他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闪耀着人生道路的历史光辉。

1959年,钱学森光荣地加入了中国***,这是他从一个爱国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历史关键之点。

入党后,钱学森更以***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科学技术事业中作出了令人钦敬的重要贡献。

他先后担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七机部副部长、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为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鞠躬尽瘁,谱写了他人生的光辉篇章。

《书信》展现了钱学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研究、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过程,同时,又以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丰富、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在《书信》中反复地强调指出这些理论要点,深刻地阐明了这些理论要点的科学内涵和实施要求。

这就在时代背景中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和重要特征,也为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应循的原则。

【最新】钱学森传读后感(二)

【最新】钱学森传读后感(二)

【最新】钱学森传读后感(二)
最近,我看了>,钱学森是我国导弹.火箭以及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人们心中的科学圣人 .他的爱国之心.坚定信念和创新精神,使我心怀崇敬.感触良多.
钱学森身上有着中华民族浓厚的传统美德.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他的艰苦朴素,还有他的高尚品格,无不令人敬仰.其中给我最深的触动是他爱国主义者的情怀,书中讲述的爱国主义情怀是贯穿他整个生命的主旋律,当他身在异国他乡,羁绊难归时,在美国法庭上大声宣告: 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 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囚禁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还顾不上洗去一路的风尘就立刻投身到了新中国的科技建设中,以一个普通科学工作者的姿态积极工作.在条件艰苦的荒漠,成功研发了两弹一星 ,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爱国,这两个鲜红的字眼,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它激励我把祖国放在心间,以祖国利益至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向上,为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了爱国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如何将它的能量发挥出来呢?钱学森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的创新力量.钱学森28岁时就与导师一起完成卡门钱近似公式,创立火箭与航空领域中的若干重要概念,开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两门学科,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展现了科学的力量和价值.在_世纪的今天,对于正在崛起的当代中国,学习钱学森的爱国奉献精神极其重要,而对于我们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可能没有什么高科技,甚至平凡,但是我们一样会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爱国.敬业.创新.奉献的精神.
从现在起,我们会树立远大的世界观.人生观,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动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我相信,只要我们像钱学森先辈一样,用严谨的人生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能在平凡的岗位
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2024年钱学森读后感经典版

2024年钱学森读后感经典版

2024年钱学森读后感经典版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还致力于培养后代科学家的培养。

在我阅读钱学森的经典著作后,我深深被他的智慧和奉献精神所打动。

以下是我对他的读后感,以及我从他身上所学到的一些重要思想和价值观。

钱学森在他的著作中强调了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他认为,科学精神是不可或缺的,不仅仅是对于科学研究,对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至关重要。

科学精神包括对事物真相的追求,注重实证和实践,勇于创新和挑战传统观念,以及严谨和谦逊的态度。

我从钱学森的著作中深刻认识到,只有具备科学精神,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解决问题,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钱学森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传承知识的基石,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良好的教育体系。

钱学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他主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

同时,他还强调了教育的公平和包容性,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从钱学森的著作中,我明白了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每个人都应该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钱学森的著作中也谈及了科技和创新的重要性。

他认为科技是改变世界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钱学森推崇创新和开拓精神,他鼓励人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破除旧有的思维定式,不断创新和进步。

他还强调了科技和社会的紧密联系,科技发展需要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的需求,科技的进步也将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改变和福祉。

从钱学森的著作中,我学到了对科技的无限热爱和追求,同时也意识到科技发展应当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钱学森的著作中充满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谊。

他深信科学和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崛起的重要力量,他希望能够为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钱学森强调了大局观和长远眼光,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将个人的利益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

2024年钱学森的故事读后感

2024年钱学森的故事读后感

2024年钱学森的故事读后感钱学森(1911-2009),是中国著名的航天科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火箭之父”。

他在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钱学森的故事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鼓舞和启发。

《钱学森的故事》是一本关于钱学森生平的传记,通过描写他的经历、成就和思想,向读者展示了他作为科学家和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生态度。

这本书读完后,我深受感动和激励。

首先,钱学森的才华和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他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数学和物理天赋,很快成了中国数学界和物理界的翘楚。

他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被誉为“数学童子奇才”和“中国的爱因斯坦”。

他在科学研究中的创新和突破,让我深感他的天才和智慧。

他的钻研精神和不断追求卓越的态度,对我产生了很大的鼓舞和启发。

其次,钱学森的奉献精神让我十分敬佩。

他在纽约大学工作期间,选择回国投身火箭研究,毅然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他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一心为祖国献身。

他在美国时的艰辛经历和追逐梦想的坚持,让人感到他对航天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国家前途的深深牵挂。

他不畏艰险,甘于奉献,让我深深地敬佩和钦佩。

钱学森的人生经历中也充满了挫折和困难。

在中国的航天起步阶段,他面临着各种技术和资源的限制,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他坚信中国的航天事业一定能够发展起来,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奉献。

他的坚持和努力让我深刻理解到,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去追求,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最后,钱学森的人格魅力和人文关怀也使我深受感动。

他对于科学研究的热爱和对人类未来的思考,让我感受到他的宽容和智慧。

他在教育事业中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培养了一代代的科技人才。

他的关怀和关爱,让我深切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质。

在读完《钱学森的故事》后,我深深被他的事迹和精神所打动。

他的学术成就和人生经历,作为一个普通人,都让我深感自己的渺小和平凡。

五年级叙事作文:读《钱学森书信》有感_1500字

五年级叙事作文:读《钱学森书信》有感_1500字

读《钱学森书信》有感_1500字《钱学森书信》(以下称《书信》),皇皇10卷,洋洋400万言。

《书信》收入从1955年6月15日致陈叔通老先生至2000年11月26日致涂元季同志信,共3000多封。

《书信》集中地反映了钱学森院士人生道路和科学历程的主要轨迹,体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伟大情怀,闪耀着为人与治学的时代光辉。

钱学森从一个爱国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历程,在《书信》中得到了集中、鲜明的反映。

钱学森从1935年至1955年在美国学习和工作。

在致陈叔通老先生的信中,钱学森倾诉了他的不幸遭遇和爱国情怀,他说:由于美国政府的反动政策,他已“被美国政府拘留,今已五年,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

”,“学森这几年中惟以在可能范围内努力思考学问,以备他日回国之用。

”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经过艰苦、复杂的斗争,钱学森一家终于在1955年10月回到了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回国后,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战略决策指引之下,受周总理、聂荣臻元帅的直接领导,钱学森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创造性的历史贡献。

这是他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闪耀着人生道路的历史光辉。

1959年,钱学森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他从一个爱国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历史关键之点。

入党后,钱学森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科学技术事业中作出了令人钦敬的重要贡献。

他先后担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七机部副部长、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为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鞠躬尽瘁,谱写了他人生的光辉篇章。

《书信》展现了钱学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研究、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过程,同时,又以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丰富、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在《书信》中反复地强调指出这些理论要点,深刻地阐明了这些理论要点的科学内涵和实施要求。

这就在时代背景中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和重要特征,也为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应循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的兢 兢业 业 、不断创新 ,以卓 越 的科学 成 就发展 和繁 荣我 国的科 技事业 ;体现 在他 热爱祖 国 、热爱 人 民为祖 国和人 民贡献他 毕生 智慧 与伟 大创 造力 的
动的指南 ,而且他还谆谆告诫他的同事或下属要多 学哲 学 ,多看 哲学 书 ,人要有 智慧 ,要 有创新 就 必 须要 学 习马 克思 主义哲 学 。 《 钱学 森 书 信 》 十 卷 收
封 ,约 四百万 字 。收信人之 中既 有 国家领 导人 ,也 有 普通 老百姓 ,更 多 的则 是 社 会 各界 的科 学 人 士 。 其 中 ,与钱学 森通信 最多 的是他 领导 的系 统论研 讨 班 的成 员 ,如北京 市航 天工 业部 9 0所 的 于景元 同 1 志 ,其 通信共 14封 。其次是 中国科学 院 自动化 研 7
究所的戴汝为同志,其通信共 12 6 封。钱学森还直 接与 当代一些 著名哲 学家有 通信 ,如张岱 年 、黄楠 森 、高 清海 、王东 、钱学 敏 、何 新 等 。其 中 , 《 钱 学森 书信》 中直 接 论 述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思 想 的 约
有五百 封 。

莲湖 区科 学技 术委 员会 的 马希 良同志探 讨 “ 略 ” 战
问题 的探讨 还 是对科 学技 术 、社 会实践 的探 索 ,都
渗透 着许 多独 特 而 丰 富 的哲 学思 想 。如 18 9 3年 7
月2 1日钱 学森 在 与湖 南 省 邵东 县 宋 家塘 煤 矿 工 人 欧 阳雄飞 同志 探讨 政治 科 学时 指 出 : “ 治科 学 包 政 括于 社会科 学 之 中 ,其 基 础科 学 是 历史 唯物 主 义 。 指导 政治科 学 研究 的是 马克思 主义哲 学 ,即辩证 唯 物 主义 。 [2 8 ” 141 4年 1月 2 日钱 学 森在 与 西安 市 119 4
2 01 1年 6 月
辽 东学 院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u a o atr J o igUnv ri S ca ce c s o r l fE s n 1a nn iest n e . y( o il in e ) S
Vo _ 3 No 3 l 1 .
J n 2 l u .O 1
界观 和方 法论 的马克思 主义 者 的人 格魅 力 。
想 、钱学森在科学领域 的丰功伟绩 、钱学森在马克 思 主义 哲学领 域 的卓越 成就 、钱学 森感 人 至深 的马
克思 主义者 的人 格魅力 等都 会让你 留下 难 以泯灭 的
印象 。
在 《 钱学 森 书信 》 中 ,钱 学 森 无 论 是 对 科 学
这一 概念 时指 出 : “ 战略 这一 概念 是 有长 久 的历 史
的 ,即便 去建 立 和发展 马克思 主义 的战 略学 ,搞辩
证唯 物 主义 的战 略科 学 也得从 过去 的有关 著作 中 吸 取有 用 的东 西 、吸 取 什 么 、抛 弃 什 么 ,标 准 自然 是 :是否 符 合 客 观 实 际 ,是 否 符合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因为马克 思 主义哲 学是人 类对 客观世 界认 识 的
系统论是整钱学森提出的五观不仅反映了他坚持唯体论和还原论的辩证统一系统科学并不是要抛开主义字宙观对世界本质世界本原的科学观同局部细的结构不考虑不是这样的非要考虑不时也扩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提高了人们改造可但只考虑局部只考虑微观是不够的还有整世界的能力进一步证实了世界的物质性从而丰富体
第1 3卷 第 3期
录的都 是钱学 森 的亲笔 书信 ,读完 它犹 如钱 学森 活 活地 站 在你 面前 ,读完 它钱 学森博 大精 深 的科学 思
深厚的爱国之情和忠诚之意 ;同时还体现他对马克 思 主义哲 学 的拳 拳 服 膺 ,在 科 学探 索 和 社 会实 践 中 ,坚持 和运用辩 证唯物 主义 和历 史 唯物 主义的世
收 稿 1期 :2 1 - 3 5 3 0 l 0 —1 作者 简 介 :谢 娟 (9 4 ) 18 一 ,女 ,瑶 族 ,广 西 富 川 人 ,研究 方 向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
・— —— —
4 ・— — - —
第 3期

娟 ,张年 凤 :《 学森 书信 》 的 当代 意 义及 哲 学价值 钱 是 自然 辩证 法 ; ( )社 会科 学 过 渡 的 桥 梁 是 唯 物 2
关键词 :钱学森 ;《 钱学森书信》 ;哲 学价值
中 图分 类 号 :B 1 07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17 8 7 (0 1 3— O 4— 5 6 2— 5 2 2 1 )0 0O 0
《 学森 书信 》 于 20 钱 07年 5月 由国 防工 业 出 版社 出版 。《 学森 书信》 共 收入 了钱学 森从 15 钱 95 年 6月 1 日至 20 5 00年 1 1月 2 6日的书信 共 三千 多

钱 学森 的人格魅 力 、科国的一座 文化丰 碑
最高 概括 。 -3等 等 。 ”】 j 钱学 森不 仅 自己把 马克思 主义哲 学作 为 自己行
从 《 钱学 森 书 信 》 我 们 可 以看 到 ,钱 学 森 作
为一 名伟 大的科 学 家 ,具 有 感 人 至 深 的人 格 魅 力 , 这种 人格魅 力不 仅体现在 他 的科 学 研究 和社 会实践
钱学森为人治学的好书 。而且是一部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灵魂的百科全书 ,里 面蕴涵着 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 学思想。 深入
学 习和 研 究 钱 学 森 的 学 术思 想 。对 当今 我 们 进 行 科 学 实 践 .学 习 和 运 用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极 具 重 要 的 意 义 和启 迪 。
【 钱学森与科技哲 学研 究 】
《 学森 书信》 的 当代 意义及 哲学价 值 钱
谢 娟 ,张 年 风 2 .
( . 州学 院 社科部 ,广 西 钦 州 5 50 1钦 3 00;2 广西 师范 学院 政 法学 院 ,南宁 5 0 0 ) . 30 1
摘 要 :《 钱学森书信》 是钱学森科学 思想和观点乃至 他对做 事、做 人 、做 学问态度 的生动体现 。它 不仅是 我们学 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