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过滤和结晶

合集下载

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主要内容:过滤和结晶
目标:
1.了解过滤和结晶的定义和原理。

2.掌握过滤和结晶的操作步骤。

3.能够根据具体实验情境选择合适的过滤和结晶方法。

所需材料:
1. 过滤纸
2. 实验杯
3. 导管
4. 砂子
5. 盐
6. 温水
7. 酒精灯或热板
实验步骤:
过滤
1. 将实验杯中的混合物倒入过滤纸上。

过滤纸应覆盖过滤漏斗。

2. 在过滤过程中,注意保持过滤漏斗稳定,以免混合物溅出。

3. 将过滤液接收在另一个实验杯中,过滤液中所含的固体即为过滤后的产物。

结晶
1. 将过滤液转移到一个蒸发皿中。

2. 将蒸发皿放置在酒精灯上或热板上加热。

3. 随着溶液的蒸发,溶质逐渐结晶。

4. 等待溶液完全蒸发后,将蒸发皿放置在室温下冷却,以便得到完全结晶的产物。

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实验环境清洁,以免混入杂质影响实验结果。

2. 在过滤和结晶过程中,要小心避免溅出和烫伤。

3. 操作结束后,要彻底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延伸实验:
1. 尝试使用不同大小的过滤纸,对比效果。

2. 使用盐水和糖水进行过滤和结晶实验,观察产物的差异。

3. 尝试过滤和结晶其他混合物,比如矿石浸出液等。

评估:
1. 学生正确操作过滤和结晶实验的能力。

2. 学生对过滤和结晶原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能否根据实验情境选择合适的过滤和结晶方法。

《过滤和结晶》教案

《过滤和结晶》教案

《过滤和结晶》教案过滤和结晶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本文将围绕这两个概念,介绍一份针对初中化学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过滤和结晶的基本定义和原理;2.学会合理操作实验室设备,并掌握实验室安全常识;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4.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过滤的定义和原理通过学生了解过滤现象的定义和内涵,理解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熟悉滤纸过滤的方法和操作要点,如滤纸对滤液的过滤作用,滤液通过滤纸形成的渗透作用,以及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2.结晶的定义和原理通过学习结晶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以及了解固体和液体混合物中参与结晶的物质。

通过实验方法掌握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操作流程的技能,并进行结晶物质的制备和品质判断。

三、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饮料为例,通过文章描述会引导学生想到过滤和结晶,引进教学话题。

2.理论基础学习过滤和结晶定义的同时,采用图片和图表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3.实验环节教师将学生分组,要求每组在实验室进行操作,进行过滤和结晶等实验,并进行资料记录及实验报告的撰写。

4.总结反思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过程总结,收集问题,探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

四、教学评价1.考核时间在上课和实验过程中不定时进行考核。

2.考评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等综合评定的方式进行考评。

3.考核内容考核学生是否了解过滤和结晶基本原理,是否掌握实验道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安全规定,是否熟练掌握实验过程,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等。

五、教学小结过滤和结晶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初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滤和结晶原理,掌握实验技能,培养探究和创新能力,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过滤和结晶 教案

过滤和结晶  教案

过滤和结晶教案
【过滤和结晶教案】
一、引言
教学只有明确内容和良好组织,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时更容易理解并
掌握知识。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过滤掉无用信息并将所学内容结晶化
是关键。

本教案将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过滤和结晶。

二、过滤无用信息
在语文教学中,有时候会出现大量的无用信息,这些信息会干扰学
生的学习,甚至迷失方向。

因此,在教学中过滤无用信息是非常必要的。

1.明确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也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更
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2.筛选内容。

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和资料是非常重要的,过多的冗
余内容只会让学生更加困惑。

3.讲解要点。

教师在授课时,需要抓住重点,让学生专注于关键点,理解并掌握知识。

三、结晶教学内容
结晶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提高学
习效果。

1.总结。

教师应该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在课后给学生讲解该知识点
的概述和总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2.归纳。

在学完新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
地记忆和理解。

3.应用。

让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关的应用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结语
过滤和结晶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将无用信息过滤掉,并将所学内容结晶化,才能让学生轻松理解和记忆知识。

以上是有关“过滤和结晶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给教师们在教学
上提供一些帮助。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利用结晶技术分离混合物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利用结晶技术分离混合物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利用结晶技术分离混合物利用结晶技术分离混合物化学作为一门难度较高的学科,不仅要求我们理解和掌握科学原理,还要求我们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结晶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分离方法,在实际的化学实验和生产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结晶技术的基本概念结晶是指化学物质一定条件下从溶液或熔融物中析出出来形成晶体的过程。

结晶技术是指利用物质的溶解性质和晶体生长规律,在适当的条件下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二、结晶技术的操作步骤在利用结晶技术分离混合物之前,需要先充分了解混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确定适当的分离方法和条件。

结晶技术的基本操作步骤如下:1、选用合适的溶剂将混合物溶解。

在选用溶剂时,应考虑目标物质和杂质的相对溶解度,以及溶剂的挥发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2、通过过滤、蒸发等方法将杂质从溶液中去除。

在蒸发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和加强通风,防止产生有毒气体。

3、使目标物质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这一步通常需要调节溶液的温度和浓度,并进行搅拌和过滤等操作,以促进晶体的生长和形成。

4、通过过滤和洗涤等方法将晶体分离和纯化。

在分离和洗涤过程中,应注意使用纯净的溶剂和保证实验仪器和手段的清洁卫生。

三、应用实例结晶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常用于分离和纯化化学制品、药品和食品等领域中。

以下是一些实际案例的介绍:1、从海水中分离出海盐。

海盐是一种高浓度的混合物,其中含有各种无机离子和微量元素。

利用结晶技术可以使海盐中的氯化钠进行分离和纯化。

2、从矿石中分离出金属。

矿石中往往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和杂质,利用结晶技术可以将这些金属逐一分离出来,从而提取出纯净的金属。

3、从中草药提取有效成分。

中草药中含有多种有益的化学成分,但也含有某些有毒的成分,利用结晶技术可以将有成分逐一分离出来,从而制作出安全有效的药品。

四、注意事项在使用结晶技术分离混合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选择适当的溶剂和配比。

2、控制溶液的温度、浓度和搅拌速度等条件。

第二册过滤和结晶

第二册过滤和结晶

第二册过滤和结晶以下是关于第二册过滤和结晶,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教学重点:用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学难点: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过程:引言: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很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叫做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板书)第四节过滤和结晶一、过滤1.定义:过滤是把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原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3.操作方法:例如:粗盐提纯(请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展示粗盐,让学生看到粗盐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体物质,以利于学生思考。

·(演示实验)粗盐提纯归纳出:(1)步骤:①在烧杯中溶解粗盐②过滤(2)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0.5cm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烧杯靠在玻棒上倾倒液体(3)玻璃棒的作用溶解——加速溶解过滤——引流让学生总结过滤作为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过滤是用于分离不容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

设问过渡:如果要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能用过滤的方法吗?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来分离它们?二结晶1.定义:溶质以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2.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结晶的方法加以分离。

(讲述)常用的结晶方法主要有两种,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一般可以用冷却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

例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应怎样分离?(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 水,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观察的析出,再进行过渡,晶体留在滤纸上,NaCl溶解在滤液中。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过滤和结晶实验操作步骤与技巧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过滤和结晶实验操作步骤与技巧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过滤和结晶实验操作步骤与技巧过滤和结晶实验操作步骤与技巧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中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化学现象的发生及其特点,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实验操作中,过滤和结晶是常见的实验技术。

本文将介绍过滤和结晶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

一、过滤实验过滤是指将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常用的过滤器有布、纸、玻璃棉,甚至包括过滤纸、活性炭等。

下面我们以过滤混合物分离出液体为例,介绍过滤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1.操作步骤(1)准备滤纸:将过滤纸开成三层,对折,再对折,把一个角顺时针旋45度使其呈圆锥形,然后圆锥的角剪去一角,以获得合适的大小和形状,最后将滤纸置于漏斗中。

(2)准备漏斗:将漏斗插入漏斗支架中,漏斗的嘴部不要接触玻璃仪器,避免发生杂质污染。

(3)过滤混合物:将混合物倒入漏斗中,让液体自由流动直至过滤完毕。

过滤过程中,可以用滴管或玻璃棒轻轻搅拌,使固体颗粒均匀地沉淀到滤纸上。

(4)洗涤:在过滤完毕后,将洗瓶中的蒸馏水滴入漏斗上,使固体颗粒表面受到冲刷和冲洗,减少杂质的影响。

(5)收集溶液:将滤液收集在接收瓶中。

注意要使用清洁和干燥的瓶子,并注意标记瓶子上的标签。

2.技巧(1)滤纸的大小和形状要根据漏斗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避免滤纸太小或太大,容易造成堵塞。

(2)滤纸厚度要适中,过于薄易破裂,过于厚易堵塞。

(3)在过滤混合物时,不能让固体颗粒过多或过少,过多会导致滤纸堵塞,过少则会使过滤纸无法发挥作用。

(4)过滤的时候要注意操作轻柔,以防止产生气泡或液体喷溅。

(5)漏斗和滤纸必须事先清洗干净,以免杂质污染。

二、结晶实验结晶是指将液态溶液中的溶质逐渐转化成固态结晶的过程。

下面我们以硫酸铜结晶为例,介绍结晶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1.操作步骤(1)添加固体:将一小部分硫酸铜盐固体加入烧杯中。

(2)加入溶剂: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让溶液中的固体完全溶解。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小试牛刀,初探过滤和结晶实验中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小试牛刀,初探过滤和结晶实验中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小试牛刀,初探过滤和结晶实验中的重要性。

过滤和结晶实验是初中化学第二册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之一,结晶则是用溶液中的一种化合物结晶出纯净的固体的方法。

在本文中,我将从实验中的重要性来探讨这两项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过滤的重要性1、过滤使固液分离更加简单和快捷。

在实验室中,固体和液体混合物通常是难以直接分离的,而将混合物通过纸过滤器,则可以快速准确地分离出固体和液体。

过滤器的孔径越小,分离效果越好,对于普通的分离实验,一般用过滤纸或石棉滤纸过滤即可。

2、过滤可以帮助提取纯净的物质实验室通常需要提取纯净的溶液或固体,而通过过滤可以分离出杂质和有害物质,从而得到纯净的物品。

在实验的过程中,一旦得到纯净的物质,它就可以被用于进一步的化学实验,从而得到更加丰富的数据和结论。

3、过滤可以帮助分析实验数据在许多化学实验中,过滤是分析数据的义务步骤,在取出所需物质之前,通过过滤可以清除杂质并提取分析所需物质,以便于取出最终的数据。

这些数据通常是被用于研究该材料的热力学性质或品质分析的。

二、结晶的重要性1、结晶可以得到各种晶体通过添加化学试剂,可以得到许多形态和结构不同的晶体。

晶体通常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质,如折射率、反射率和发光性,这些属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包括制药、化妆品、材料工业和光学仪器等领域。

2、结晶可以去除芜杂物质结晶在制药、化妆品等行业中使用非常广泛,可以筛选出纯净的产品,减少浪费并节省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在化学实验中,通过结晶可以得到更纯净的产品,从而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结晶可以解决分离和纯化的问题结晶可将化学溶液中的目标化合物纯化和分离出其它化合物,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不同的化合物在分离和叙述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通过结晶实验,可以迅速对化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

结论总体而言,对于一个初中化学实验者来说,掌握过滤和结晶实验至关重要。

高中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高中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高中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教案主题:过滤和结晶教案目标:1. 了解过滤和结晶的定义和原理;2. 掌握过滤和结晶的实验操作方法;3. 理解过滤和结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过滤的定义和原理;2. 过滤的实验操作方法;3. 结晶的定义和原理;4. 结晶的实验操作方法;5. 过滤和结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师生们平时在生活中是否有过滤和结晶的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们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 过滤的定义和原理(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过滤的定义和原理,例如通过对比悬浮液和溶液的区别来说明过滤的原理。

可以通过示意图或实验演示来加深学生对过滤过程的理解。

3. 过滤的实验操作方法(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们展示过滤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并对每一步进行解释。

然后,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过滤实验。

学生们需要记录实验结果,并归纳总结过滤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4. 结晶的定义和原理(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结晶的定义和原理,例如通过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和饱和溶液的形成来说明结晶的原理。

可以通过示意图或实验演示来加深学生对结晶过程的理解。

5. 结晶的实验操作方法(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们展示结晶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并对每一步进行解释。

然后,让学生们分组进行结晶实验。

学生们需要观察结晶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并归纳总结结晶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6. 过滤和结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0分钟)教师与学生们一起讨论过滤和结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一些化学实验的例子,让学生们思考在这些实验中何时需要过滤和结晶,以及为什么需要进行过滤和结晶。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过滤和结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制盐和提取咖啡因等。

7. 总结和作业布置(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作业可以是练习题,以检验学生对过滤和结晶的理解程度。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相关实验,并时刻保持好奇心和实验的观察能力。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过滤和结晶实验的实用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过滤和结晶实验的实用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过滤和结晶实验的实用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过滤和结晶实验的实用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过滤和结晶实验是比较常见的实验,这些实验不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

本文将从实验的原理和步骤、实用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方面来探讨过滤和结晶实验的相关内容。

一、实验原理及步骤1.过滤实验的原理和步骤过滤实验主要是将固体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保留有用物质的实验。

过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不同大小、不同性质的物质,在过滤器上,杂质被阻隔在过滤纸上,有用物质透过过滤纸被捕获。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选取一只干净干燥的漏斗,将过滤纸叠在漏斗的筒部内,并将过滤纸的周边向外翻,使其完全覆盖漏斗。

2)将过滤器放在容器上,将要过滤的混合物倒入漏斗中。

如果混合物太多,可以分批加入。

3)待所有物质经过过滤纸后,收集过滤下来的物质。

2.结晶实验的原理和步骤结晶实验主要是利用一系列化学反应,让混合物中的有用物质结晶沉淀下来,从而提纯。

结晶实验的原理是在适当的条件下,利用混合物中有用物质的溶解度、成分比例的变化,让有用物质结晶出来。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将混合物加入溶剂中,加热至快要沸腾时,充分搅拌溶解混合物,并滤去杂质。

2)在适当温度下,慢慢降低溶剂的温度,使混合物中的有用物质逐渐结晶,沉淀到容器的底部。

3)将容器放置一段时间,让结晶物质完全结晶,随后捞去结晶物,用纸巾吸干,收集即可。

二、实用性过滤和结晶实验是化学中非常常见的实验,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1.过滤实验的实用性过滤实验是化学实验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实验之一。

在工业生产中,很多化学企业需要通过过滤的方式来除去杂质,以获取纯净的产品。

在医药生产中,也需要过滤的方式来净化溶液,去除不需要的有害物质。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进行过滤实验。

例如,我们通过咖啡机制作咖啡时,就需要用过滤纸,将不需要的咖啡渣过滤掉;在泡茶时,也可以使用茶具中的茶漏对茶叶进行过滤,使茶叶的味道更加纯正。

初三化学《过滤和结晶》教案 ——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

初三化学《过滤和结晶》教案 ——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

初三化学《过滤和结晶》教案——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过滤和结晶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过滤和结晶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难点:过滤和结晶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将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情况?2.学生举例回答:如沙子和水的分离、茶叶和水的分离等。

二、学习过滤1.教师展示过滤实验操作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解过滤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学生分组讨论:过滤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4.学生分组实验:完成过滤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学习结晶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知道过滤可以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那可溶于水的固体怎么分离呢?2.教师展示结晶实验操作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解结晶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学生分组讨论:结晶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5.学生分组实验:完成结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6.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收集生活中利用过滤和结晶进行物质分离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过滤和结晶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指导,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难点重点:过滤和结晶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难点:过滤和结晶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比如煮完绿豆汤后,我们怎么把绿豆和水分开呢?”2.学生回答:“用筛子筛,或者用布过滤。

初三化学《过滤和结晶》教案 ——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

初三化学《过滤和结晶》教案 ——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

初三化学《过滤和结晶》教案——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教案:过滤和结晶教学目标:1. 了解过滤和结晶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过滤和结晶实验的操作技能。

3. 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物质是否纯净。

教学重点和难点:1. 过滤和结晶的操作技能。

2. 判断物质是否纯净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几种不同的物质和溶剂、玻璃漏斗、过滤纸、七寸玻璃蒸发皿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识1. 启发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分离混合物的情况,比如过滤咖啡渣、结晶制糖等。

那么,你知道过滤和结晶是怎样进行的吗?2. 提问:过滤是一种物质的分离方法,那么你知道过滤的原理是什么?3. 引导学生思考:结晶又是一种物质的分离方法,你知道结晶的原理是什么?1. 过滤的原理:过滤是利用过滤纸和玻璃漏斗将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的方法。

当混合物通过过滤纸时,液体成分可以通过过滤纸的孔隙而流下来,而固体颗粒则被过滤纸阻隔住。

2. 结晶的原理:结晶是利用溶解度差异将混合物中的固态溶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当溶解溶质的溶液慢慢蒸发时,溶质会逐渐凝结成晶体,从而实现分离。

Step 3:过滤实验的操作1. 展示实验器材:玻璃漏斗、过滤纸、容器等。

2. 示范操作步骤:a. 将过滤纸对折,并在漏斗上按照漏斗口的大小剪出一个圆形的过滤纸片。

b. 将过滤纸片放入漏斗中,将漏斗放在容器口上。

c. 缓慢倾倒混合物到漏斗中,让液体部分通过过滤纸滤出,固体颗粒滞留在过滤纸上。

d. 将滤出的液体收集起来。

Step 4:结晶实验的操作1. 展示实验器材:七寸玻璃蒸发皿。

2. 示范操作步骤:a. 将溶质溶解于溶剂中,使混合物成为溶液。

b. 将溶液倒入玻璃蒸发皿中,并静置在通风处慢慢蒸发。

c. 当溶液蒸发至一定程度时,溶质逐渐凝结成晶体,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晶体的形状和颗粒大小。

d. 将晶体取出,可用过滤和洗涤等方法进一步处理。

Step 5:总结和讨论2. 通过讨论,让学生总结过滤和结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滤和结晶 》教案二

《过滤和结晶 》教案二

《过滤和结晶》教案二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过滤和结晶》这一课。

在化学实验中,过滤和结晶是两种非常重要的分离提纯方法。

下面,我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个有趣的课堂,共同探索这两种方法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过滤和结晶的原理,掌握过滤和结晶的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合作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过滤和结晶的原理、操作方法。

2.难点:过滤和结晶操作中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器材、药品、教材、PPT等。

2.学生准备:实验报告、观察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过滤和结晶现象,如海水晒盐、河水过滤等,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什么是过滤?什么是结晶?它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新课讲解1.过滤(1)介绍过滤的原理:利用固体和液体颗粒大小的不同,通过筛选、沉淀等方式将固体和液体分离。

(2)讲解过滤的操作方法:过滤器的选择、滤纸的使用、过滤速度的控制等。

2.结晶(1)介绍结晶的原理:根据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通过蒸发、冷却等方式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晶体。

(2)讲解结晶的操作方法:溶液的配制、蒸发、冷却、过滤等。

(三)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过滤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分组进行结晶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过滤和结晶的原理、操作方法。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运用过滤和结晶。

(六)作业布置2.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利用过滤和结晶来分离混合物?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过滤和结晶的原理、操作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分析、实验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实验结果不准确等问题。

《过滤和结晶》教案二

《过滤和结晶》教案二

《过滤和结晶》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理解过滤和结晶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

2.掌握过滤和结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过滤和结晶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

2.教学难点:过滤和结晶的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等。

2.实验试剂:硫酸铜溶液、水、酒精等。

3.教学课件、视频等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过滤和结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2.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过滤的基本原理,那么你们知道过滤在化学实验中有什么作用吗?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过滤和结晶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

三、课堂讲解1.讲解过滤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结合实验演示。

2.讲解结晶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结合实验演示。

四、课堂实验五、课堂小结2.强调过滤和结晶的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过滤和结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提问:同学们,过滤和结晶在化学实验中有哪些应用呢?二、课堂讲解1.讲解过滤和结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提纯物质、制备晶体等。

2.结合实际案例,讲解过滤和结晶在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

三、课堂实验1.学生分组进行过滤和结晶的综合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课堂小结2.强调过滤和结晶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2.思考过滤和结晶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查阅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过滤和结晶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2.学生在课堂实验中是否积极参与,遇到问题能否独立解决?3.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能否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过滤和结晶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但在课堂实验中仍有个别学生操作不够熟练。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如何判断结晶是否充分完成?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如何判断结晶是否充分完成?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如何判断结晶是否充分完成??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而结晶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步骤之一。

然而,如何判断结晶是否充分完成却是让人很困惑的一个问题。

本文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判断结晶是否充分完成。

一、结晶的定义
结晶是指从溶液或熔体中,由于溶质浓度超过溶解度,而形成的固态结构。

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达到饱和状态时,就会发生结晶现象。

二、为什么要判断结晶是否充分完成?
结晶对于化学实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验过程中,完成充分的结晶可以使产品的纯度得到保证。

而如果结晶不充分,不仅会影响产品的纯度,还会浪费实验时间和成本。

三、判断结晶是否充分完成的方法
1、过滤方法
在结晶过程中,在结晶稳定期内,用小量的冷溶液洒在常温的结晶上,如果有出现无色无味透明的晶体,就说明结晶过程结束。

2、冷水法
将结晶瓶用水冷却,观察瓶壁上是否有沉降的晶体,如果有的话,就说明结晶已完成。

3、楼梯法
在结晶的稳定期内,将结晶置于一个特定高度的位置上,如果结晶微微下降,不再发生变化,就说明结晶已经完成。

4、光散射法
用光散射仪器对样品进行测试,如果样品的光散射符合饱和态结晶的标准,就说明结晶已完成。

5、晶体形态分析法
通过对晶体形态及大小进行分析,来判断结晶是否完成。

如果晶体的大小、形状、颜色都一致,就说明结晶已完成。

四、结论
通过以上方法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判断结晶是否充分完成是有很多方法的。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结合这些方法,来确定结晶是否完成。

这样可以提高我们实验的准确度和效率,在实验成果的质量控制方面也具备很好的优势。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过滤和结晶》教学目的知识:了解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别混合物的原理。

才干:培育先生观察才干、实验操作才干、思想才干。

思想教育:培育先生严肃仔细、严谨务实的学习方法和迷信态度。

教学重点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别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法。

教学用具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试管、试管夹、铁架台、铁环、滤纸、酒精灯、药匙。

药品:硝酸钾、氯化钠、明矾、胆矾。

其它:投影仪、火柴、粗盐、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进程附1:课堂练习一1.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有__、__、__,运用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混浊,将混浊液过滤,留在滤纸上的是__。

3.欲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充沛反响)的剩余固体物质中提取氯化钾并得氯化钾晶体,实验步骤有①加热蒸发,②过滤,③溶解,上述操作正确顺序是__。

附2:课堂练习二4.把食盐水放在敞口容器中,让水分渐渐蒸发,溶液先到达__,继续蒸发就会有__析出。

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普通就用__的方法失掉固体。

5.少数物质热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就会有__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固体物质,要失掉晶体普通就采用____的方法。

6.在温度不变的状况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____溶液。

附3:课堂练习答案1.溶解过滤蒸发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药匙量筒天平砝码蒸发皿酒精灯 2.碳酸钙 3.3 2 1 4.饱和晶体蒸发溶剂 5.晶体冷却热饱和溶液 6.饱和附4:随堂检测1.某温度时,从饱和溶液中失掉晶体普通有两种方法。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普通采用____的方法。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普通采用____的方法。

2.采用__方法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开。

3.温度不变的状况下,将一瓶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局部溶剂,有氯化钠晶体从溶液中析出,那么[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仍是饱和溶液C.溶质的溶解度减小D.溶液中溶剂质量不变4.能用结晶方法分别的一组混合物是 [ ]A.氯化钾和二氧化锰B.食盐和硝酸钾C.氯化钠和氯化钾D.铜粉和铁粉。

九年级化学下册《过滤和结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过滤和结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过滤和结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下册《过滤和结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过滤是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分离常用的一种方法,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方法。

2.了解固体溶质从溶液里结晶析出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过滤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主要操作,了解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原理和在提纯物质时的简单应用。

重点和难点用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是重点。

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是难点。

教学方洁以讲解法为主结合演示实验和讨论。

教学过程〔复习〕粗盐提纯实验主要操作有哪三步?试说出各步操作的作用和根据。

〔引入〕根据混合物里各成分的性质不同,采用一定方法进行分离得到较纯净的物质叫混合物的分离。

今天学习过滤和结晶两种混合物分离方法。

〔板书〕过滤和结晶一、过滤〔讲解〕粗盐提纯实验的第二步操作是将第一步制得的混有难溶泥砂的食盐溶液通过过滤,泥砂留在滤纸上而得到结净的食盐溶液。

〔板书〕1.原理固体和液体混合物中液体可通过滤纸,固体留在滤纸上而进行分离。

2.适用范围除去液体中固体杂质或分离难溶和可溶固体混合物3.过滤的主要操作及要领制过滤器、过滤。

要领“一贴、二低、三接触”。

〔讨论〕要领的含义和作用。

〔阅读〕过滤在生产中的应用有关内容〔问〕怎样把固体溶质从溶液里分离出来?〔板书〕二、结晶1.结晶和结晶方法(1)结晶〔演示实验〕分别取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饱和溶液(事先浸在热水里的)于两支试管中,再放入盛冷水的烧杯内冷却,观察各析出晶体的情况。

〔讲解〕把固体溶质的水溶液蒸发掉溶剂或降低温度,溶液达到饱和以后继续蒸发或降温,过剩的溶质就能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固体析出,这一过程叫结晶。

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固体叫晶体,剩下的溶液叫母液。

〔提问〕1、母液是析出的溶质在该温度的饱和溶液吗?2、为什么冷却同一温度的硝酸钾和食盐的饱和溶液得到的晶体多少不同呢?〔讨论〕展溶解度曲线图,引导学生根据硝酸钾和食盐的溶解度曲线形状,说明对同一温度两种不同饱和溶液降温得到不同质量晶体的道理,并总结出结晶方法。

高三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高三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高三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程将介绍两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和结晶。

首先,我们将讨论这两种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适用范围,然后介绍实验操作步骤,最后使用两个实际样本进行实验演示。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过滤和结晶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理解过滤和结晶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掌握过滤和结晶的实验操作步骤,能够正确使用相关仪器和设备。

•了解过滤和结晶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过滤和结晶的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掌握过滤和结晶的实验操作步骤,熟练使用相关仪器设备。

•了解过滤和结晶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让学生看一些图片,例如一杯水和沙子混合在一起,让他们思考一下如何把它们分离开来。

(2)通过引入物来进一步解释什么是混合物和纯物质,使学生明确区分混合物和纯物质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过滤的原理(1)通过图示理解过滤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过滤过程,加深对其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第三步:讲解结晶的原理(1)通过图示理解结晶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结晶过程,加深对其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第四步: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过滤和结晶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盐的生产、药品的提取等。

第五步:总结对过滤和结晶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进行总结,强化对学生的学习成果。

实验设计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加深对过滤和结晶的理解,掌握操作方法及其应用。

实验器材和药品实验器材:纸漏斗,导管,实验室烧杯,过滤纸,蒸馏水,热水,冰水。

实验药品:硝酸银,氯化钠。

实验步骤过滤实验1.取一定量的氯化钠和蒸馏水,混合均匀成为盐水溶液。

2.准备一个纸漏斗和过滤纸,将过滤纸放入漏斗中,将漏斗放入实验室烧杯中。

3.将盐水溶液倒入漏斗中,并加热烧杯底部,使溶液温度上升,加快过滤速度。

4.将过滤好的盐水收集到干净的烧杯中。

《过滤和结晶 》教案

《过滤和结晶 》教案

过滤和结晶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过滤和结晶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掌握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预备知识1.了解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包括称量、配制、加热、观察等;2.掌握干净、准确地使用实验器材的方法;3.了解固体、液体和溶液的基本概念和性质;4.熟悉平衡和稳定等基本概念。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过滤和结晶的原理与方法、常见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实验操作技巧、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等。

1. 过滤的原理与方法过滤是分离杂质和固体的纯度较高的混合物的有效方法。

在分离固体混合物和液体混合物时,需要用到过滤纸、漏斗、滤液瓶、真空泵等实验器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干净的过滤纸和漏斗;2.将过滤纸放进漏斗中,并放进滤液瓶中;3.手持漏斗,倾倒待过滤的混合物进漏斗中;4.等待液体沿着过滤纸渗透,并收集到滤液瓶中;5.如果滤液不流畅,可用玻璃棒轻轻搅动,加速滤液的渗透;6.过滤完成后,将滤纸和固体废料放入垃圾桶中。

2. 结晶的原理与方法结晶是将固体溶解于液体中后,通过恒温、缓慢蒸发或加入诱导结晶剂等方法,使其形成晶体的过程。

在结晶实验中,常用到玻璃棒、比重瓶、蒸发皿、温度计等实验器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出所需量的某种化合物 or 溶液加热至沸腾后,在其中缓慢地加入纯净的溶剂,溶解化合物(或加入少量诱导结晶剂);2.在搅拌的条件下让溶液充分混合均匀,待到达饱和溶解度约20%过程中,停止加热,并将溶液倒入宽口的蒸发皿中;3.将蒸发皿放置在通风、避光、无震动的地方,待其缓慢蒸发,直到形成结晶;4.对结晶进行分离,用比重瓶测定其密度,用温度计测定蒸发皿和比重瓶内的温度差和室温的差异。

3. 实验操作技巧过滤和结晶是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但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仔细操作、注意细节,避免出现实验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浪费或实验失败。

具体操作技巧如下:1.在操作过程中保持实验器材的干净、无污染,尽量避免油污、灰尘的干扰;2.对器材和试剂要正确标注,避免混淆或使用错误;3.在加热过程中要均匀加热,避免加热时间过长或加热温度过高;4.在过滤和结晶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避免结晶过程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5.在实验结果的分析中要注意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以避免造成分析结果的误差和偏差。

初三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初三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初三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第一篇:初三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初三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过滤是使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常用方法,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一种方法。

2.了解过滤的适用范围和主要操作,了解利用结晶方法,在提纯物质时的简单应用。

能力目标:1.学习过滤操作和结晶操作;2.溶解度曲线与结晶的关系讨论。

情感目标:通过粗盐提纯和硝酸钾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渗透科学素质和事实求事精神的培养。

教学建议知识讲解指导1.注意区分过滤和结晶的概念及适用范围,不要混淆2.在讲过滤的操作方法时,注意强调:(1)主要仪器包括哪些(2)操作注意事项3.应明确在操作的各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4.对于学生素质较好的学校,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内容以后,可结合上节所学有关溶解度的计算,适当补充在温度改变时,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另加一课时)(1)高温的饱和溶液降温时,会有晶体析出。

例:71℃时的溶解度是140g,9℃时是20g,将71℃时的饱和溶液200g降温至9℃时,问能析出多少g晶体?(100g)(2)低温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需加入一定量的固体溶质,才可使溶液再次达到饱和。

例:将20℃时250g饱和溶液,加热至8℃时,需加入多少g晶体才可使溶液再次达到饱和?(已知20℃时的溶解度11.1g,80℃时为21.4g)关于过滤和结晶的教学建议1.本节教材内容较少,也比较简单,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两种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除应用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知识外,并不做深入的分析和更多的要求。

重结晶属选学内容,可根据当地化工生产情况作适当处理。

在学法上,从如何得到粗盐,又如何精制为精盐这样的问题引入课题,提出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方法。

接着教材分两段,分别介绍过滤法分离固态物质和结晶法分离可溶性固体的道理。

2.为了使学生了解结晶法,可以分离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教材安排了一个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利用热饱和溶液冷却的方法,使硝酸钾从它与氯化钠的混合液中结晶出来,经过滤达到使硝酸钾晶体与氯化钠母液分离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册过滤和结晶
导读:本文是关于第二册过滤和结晶,希望能帮助到您!
教学重点:用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学难点: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过程:
引言: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很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叫做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板书)第四节过滤和结晶
一、过滤
1.定义:过滤是把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原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3.操作方法:
例如:粗盐提纯(请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展示粗盐,让学生看到粗盐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体物质,以利于学生思考。

(演示实验)粗盐提纯
归纳出:
(1)步骤:
①在烧杯中溶解粗盐
②过滤
(2)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0.5cm
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烧杯靠在玻棒上倾倒液体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过滤——引流
让学生总结过滤作为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过滤是用于分离不容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

设问过渡:如果要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能用过滤的方法吗?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来分离它们?
二结晶
1.定义:溶质以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2.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结晶的方法加以分离。

(讲述)常用的结晶方法主要有两种,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对于溶解
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一般可以用冷却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

例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应怎样分离?
(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 水,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观察的析出,再进行过渡,晶体留在滤纸上,NaCl溶解在滤液中。

(讲述)我们已经知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80℃时,的溶解度是169g,20℃时为31.6g),因此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降温时,部分从溶液里结晶析出。

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80℃时,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时为36g),降温时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

过滤时,晶体留在滤纸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滤液里(这种滤液叫做母液)。

小结:
作业:课本142页习题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