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基本知识
病,是指在病因的影响下,人体内正气邪气发生争斗,从而使阴阳失调,并表现出一个逐渐发展的病理变化过程.同一个病在不同的阶段,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证和若干不同的症状,所以,清代徐灵胎说:病之总者谓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四诊 是指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来检查病人的身体,并收集相关资料,从而确定病情的一种方法。在具体的诊断中,望、闻、问、切四诊各有特色,只有相互结合,才能诊断出真实的病情病因。
(1)望诊:是指通过视觉观察病人的全省和局部的神、色、形、态、五官、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形、色、质量等的具体情况,从而了解病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并判断是否患病以及所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与五脏六腑之间关系密切相关,所以,只要仔细观察人体的外表,看可以推断出内部的病变。具体地说,望诊又可分望神、望形态、望皮肤、望头颈、望五官、望舌象、望脉络、望排泄物、望分泌物等
(2)闻诊:是指通过听觉观察病人语言、呼吸、咳嗽、喷嚏等声音变化和嗅闻病人身上发出的气味以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来了解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并判断是否患病以及所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问诊又可分为听声音和闻气味两个方面。
(3)问诊:是指通过询问病人及其家属、朋友,来了解其平日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发病原因,发病过程,具体症状以及以往的病史等,并判断其是否患病以及所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表证的病程较长,发病时会同时出现发热\恶寒症状,且内部脏腑无明显的证候,通常会出现头痛\身痛\鼻塞\喷嚏等症状,多为浮脉,而舌象表现较少.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通过对患者病情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运用中医理论和诊断方法进行疾病诊断的学科。
下面将对中医诊断学中的几个重要名词进行解释。
1. 望诊望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种方法,指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体、脉象、眼底等特征,以及各种症状的变化,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机。
通过望诊可以了解患者的体质、病情轻重、病因等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2. 闻诊闻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种方法,指医生通过听取患者主诉的症状、病史和自述,以及进行问诊,从中获取与疾病相关的信息。
通过闻诊可以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病情变化、病位病因等,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3. 问诊问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种方法,指医生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询问患者详细的病史、症状以及身体感受等信息,以获取有关患者的疾病情况。
通过问诊可以了解到患者的病情特点、发病原因、病史等重要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 切诊切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种方法,指医生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来获取有关患者病情的信息。
中医认为,人体的脉搏反映了人体的生理状态和病理变化,通过触诊脉搏可以判断患者的脏腑功能、气血状况,以及病情的变化。
切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5. 辩证施治辩证施治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通过对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病理变化,再根据中医理论中的辨证施治原则,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辩证施治注重于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强调“因病而治”,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在中医诊断学中,医生还会借助其他辅助检查手段,如九窗望诊法、唇色、目色、声音等,来进一步辅助判断和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诊断学强调病因、病机和机体整体状况的综合分析,注重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的本质,与西医的病因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有所不同。
总结起来,中医诊断学是一门以望诊、闻诊、问诊、切诊为主要方法,通过辩证施治发现疾病本质和机体整体状况的学科。
中医诊断学基本原则
中医诊断学基本原则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核心之一,包括辨证论治和望闻问切两个方面。
其中,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医学的独特之处。
中医诊断学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辨证施治:中医学强调辨证施治,即在诊断疾病时,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证分析,确定病因、病机、症状和体征等,然后针对病情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2. 中西医结合:中医学与西医学的诊断方法不同,但并不互相排斥,而是可以相互补充。
在实际诊断中,可以结合中西医的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判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3. 重视望、闻、问、切:中医学强调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的诊断方法。
其中,望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眼神、脉象等;闻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腹部声音等;问指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切指按摩患者的腧穴,以判断体质和病情。
4. 治病调理:中医学强调治病调理,即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注重调理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这种治疗方法是中医学所独有的,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
总之,中医诊断学基本原则是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重视望、闻、问、切和治病调理。
这些原则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中医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 1 -。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包括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包括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科之一,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四诊法:脉象学、舌诊学、面诊学、问诊学四个方面的综合运用,以了解病情、分析证型、确定治疗方法等。
2. 病因学:探讨病因病机和发病规律,以及病变与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诊断治疗提供指导。
3. 辨证论治:根据四诊法和病因学的分析,确定证型,进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饮食调养等。
4. 望闻问切: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手段来了解患者的体征、表现和症状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5.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脉诊、舌诊、面诊等。
6. 诊断思路:强调以辩证为核心,唯证论治的诊疗思路,即抓住证候、辨明病因,选用对症治疗的方法。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是实现中医诊疗有效性的关键,他们通过对身体的各个方面观察并总结提炼,形成了一套综合而详尽的中医诊断体系,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医诊断学有哪些基本理论和概念
中医诊断学有哪些基本理论和概念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询问、检查等手段,收集病情资料,分析判断疾病的本质和证候类型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有着丰富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为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例如,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等。
当一个脏腑发生病变时,可能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脏腑。
同时,人体与外界环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季节、气候、地域等因素都会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产生影响。
因此,在诊断疾病时,中医不仅要考虑患者局部的症状和体征,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情志、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
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理论。
辨证是指通过对病情资料的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证候类型;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的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等方面。
常见的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
不同的辨证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疾病进行分析和判断,相互补充,共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三、四诊合参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包括望、闻、问、切。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苔、脉象等方面来获取病情资料;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如听患者的呼吸、咳嗽、语言等声音,嗅患者的口气、分泌物等气味;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饮食、起居等情况来了解病情;切诊主要是指切脉和按诊,通过触摸脉搏的跳动和按压身体的某些部位来判断病情。
中医强调四诊合参,即综合运用这四种诊断方法,相互印证,以全面、准确地了解病情。
因为每种诊断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只有将它们结合起来,才能避免误诊和漏诊。
四、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也贯穿于中医诊断学之中。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题01.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科。
02.主诉——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03.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
04.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
05.气虚发热——长期低热,烦劳则甚,兼见少气自汗,倦怠乏力,因脾虚气陷,郁而发热。
06.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
07.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
08.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见于阴虚内热证。
09.战汗——病势沉重时,先见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者,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10.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饥,是胃火炽盛所致。
11.除中——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12.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
13.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统称癃闭。
14.崩漏——不在经期,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者。
15.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16.失神——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
17. 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18.善色——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明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19.戴阳——久病重病,面色苍白,但时泛红如妆者,是阴盛格阳之假热证候。
20.萎黄——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是脾虚精亏的表现。
21.阴黄——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
22.瘿瘤——颈前颌下喉结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
23.瘰疬——颈侧皮里膜外肿起结核,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者,多因肺肾阴虚,虚火灼痰,结于颈项。
中医诊断学
1. 中医诊断学的学科性质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 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诊—诊察了解;断—分析判断
(一)诊法 (二)辨证 (三)辨病 (四)病案
诊 断 记录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诊法:亦称为四诊——中医收集病情资料的方法,是辨证、 辨病的依据。
寒 证
不 渴
白
冷
踡卧 清稀 大便稀溏 少动 色白 小便清长
舌淡苔 白而润 滑
迟或 紧
阳虚或 阴盛
热 证
渴 喜 冷 饮
红 赤
热
仰卧 稠浊 大便干结 躁动 色黄 小便短赤
舌红苔 黄而干
数
阳盛或 阴虚
虚证、实证的鉴别
病 因 病 程 体 质 精 神 声 息 声 底 息 微 声 高 息 粗 胀 满 疼 痛 二便 小便 清长 大便 稀溏 小便 不利 大便 秘结 舌象 舌质 娇嫩 苔少 或无 舌质 苍老 舌苔 厚腻 脉 象 虚 而 无 力 实 而 有 力 病 机 精 气 夺
气随血脱证与气不摄血证辨析: 均有出血与气虚证,但病因病机不同:气随血脱证,必以大出血在先, 发病急 ,出血量多而迅速,并有气脱亡阳的危重之证;而气不摄血证则发 病缓,出血量较少。从病机而论,气随血脱是出血过多,气无依托而气脱。 气不摄血是气虚而统摄血行无权所致。
病色 ——晦暗暴露
面白
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
正常面色 面黑
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
面青
主寒证、疼痛、气滞、血 瘀、惊风。
病色
阳 黄
鼻柱青 面 赤
(小儿惊风) 主热证
面 黄
萎 黄
阴 黄
两颧红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诊断学的概念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诊断技术及其原理的学科,是指中医在诊断病证时,根据病人的症状、病因及体征形态,通过查法,治法,和诊断进行病因鉴别辨治,其目的是为了找出病因,判断病情,以指导治疗的一门学科。
二、诊断技术
1、观察法
观察法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技术,是根据病人外观及形态,挊摩病处及体征,仔细观察病人外貌、听诊等,以求掌握病情,作出诊断的一种技术方法。
2、问诊法
问诊法是诊断时,中医通过对病人的问诊,提出问题,获取关于病人的报告,以了解病人的症状、病因及体征形态,以便于判断病因,并作出诊断的一种技术方法。
3、妊娠诊断
妊娠诊断是指通过几种方式,如乳汁的检查、症状的观察、B超检查等,以确定患者是否怀孕的一种技术方法。
4、查法
查法是指在中医诊断中,根据病人的体征形态,结合病因,使用一些查法来判断病情,主要包括痰查、脉查、舌诊、按摩病处及诊断释义等。
五、临床应用
中医诊断学在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的判断病情,以指导治疗,减少误诊,提高治疗效果,增进医患双方的信任。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完整版
口臭多为胃热或食积;口淡多为胃寒或脾虚。
鼻气
鼻出臭气,多为肺胃热盛。
汗气
汗出腥膻,多为风湿热久蕴于肌肤;汗出臭 秽,多为瘟疫或暑热火毒炽盛。
二便气味
大便酸臭难闻,多属肠有郁热;小便臊臭, 多属湿热下注。
闻诊注意事项
注意听声音的高低、 强弱、清浊、缓急等 变化。
结合望、问、切三诊 综合分析判断病情。
气血津液失调辨证方法论述
气血津液失调
指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的亏损及其生理功能异常所产生的病理变化。其临床表现较 为复杂,可见于多个脏腑系统,常见症状有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神疲乏力
等。
辨证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脉象等体征,结合病史和症状表现,综合分析判断气血津 液失调的类型和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问既往病史
包括患者过去患过的疾病、手术史、外伤史、过敏史等。这些 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背景,为诊断和治 疗提供参考。
个人生活史及家族史询问
个人生活史
包括患者的饮食起居、劳逸情况、情 志变化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 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可能的病因,为诊 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家族史
包括患者的家族成员中是否患有类似 疾病或遗传性疾病等。这些信息有助 于医生了解患者的遗传背景和可能的 病因,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指出按诊时需要注意的禁忌症和异常情况, 如患者疼痛、肿胀等反应的处理方式。
切诊综合应用举例
综合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将脉诊和按诊结果与其他四诊信息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举例说明
列举几个典型病例,让学生理解切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中医诊断学笔记
中医诊断学笔记中医诊断学笔记
⒈简介
⑴中医诊断学的定义
⑵中医诊断学的研究内容
⑶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性
⒉中医诊断学基本概念
⑴四诊合参
⑵辨证论治
⑶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⑷辨证与断病的关系
⒊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
⑴阴阳五行学说
⑵五脏六腑理论
⑶病因学说
⑷病证学说
⑸辨证方法和要领
⒋中医诊断学的临床应用
⑴望诊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⑵闻诊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⑶问诊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⑷切诊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⑸中医辨证与辨证施治
⒌中医诊断学中的常用手法和检查
⑴脉诊的方法和意义
⑵舌诊的方法和意义
⑶面诊的方法和意义
⑷体格检查的要点和常见指标⒍中医诊断学中的典型疾病诊断
⑴血瘀证的诊断与辨证
⑵痰湿证的诊断与辨证
⑶气虚证的诊断与辨证
⑷阳虚证的诊断与辨证
⑸温病皮肤病的诊断与辨证
附件:
⒈案例分析:中医诊断学典型病例集锦
⒉中医诊断学练习题及答案
⒊诊断学实践指导手册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中医:指中华传统医学,包括中医诊疗和中药疗法。
⒉四诊合参: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⒊辨证论治:中医诊断的核心理论,通过辨别疾病的病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⒋阴阳五行学说:中医理论基础之一,描述了宇宙和人体的阴阳平衡及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⒌五脏六腑理论:中医理论基础之一,用于描述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中医诊断学电子书,共62页
《中医诊断学》第一章绪论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一门课程。
诊断即对人体健康状态和病证所提出的概括性判断。
它是由基础医学引申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具有基础理论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的特点,是中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防治取决于正确的诊断,正确的诊断来源于对患者四诊的周密诊察和精确的辩证分析,没有正确的诊断就不会有正确的治疗。
所以诊断在防治疾病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
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
《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的参考。
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
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39论。
唐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金元之世,专攻诊断者,颇不乏人。
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
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1.中医四诊法: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也被称为四诊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外观特征来诊断疾病;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和呼吸来诊断疾病;问诊是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等信息来诊断疾病;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诊断疾病。
2.脉诊: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脉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等情况。
根据脉搏的弦、滑、涩、散、数、微等特点,可以判定病症的轻重、病因的归属等信息。
3.舌诊:中医诊断中,舌诊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人体内脏的功能状况可以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质地等来判断。
例如,舌苔黄腻可能表示消化不良,舌苔少津可能表示阴虚等。
4.望诊:中医诊断中,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面色、舌象等外观特征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因。
例如,面赤可能表示热病,面色苍白可能表示气虚等。
5.问诊:中医的问诊过程中,医生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从而了解疾病的起因和发展。
问诊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方面。
6.切诊:中医的切诊是指通过对脉搏的触摸来判断人体各脏腑功能的状况。
例如,肝脉代表肝的健康状况,脾脉代表脾的功能状况等。
7.病因学:中医诊断学中,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的学科。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关系密切相关,包括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寒凉伤阳、病毒感染等。
8.病机学:中医诊断学中,病机学是研究疾病发展过程和病理变化的学科。
它包括了病机关系、病机转变、病机对证候等方面的内容。
9.辨证施治:中医诊断学中,辨证施治是根据疾病的证候,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是以辨证施治为特点的医学,也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
辨证的方法包含辨证分型、辨证论治等。
总之,中医诊断学包含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脉诊、舌诊、望诊、问诊、切诊等手段,通过观察、听诊、嗅闻、问询等方法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床实践的基础。
它通过对患者病情的综合分析、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以及中医特有的观察、问诊、望诊、切诊等诊察手段,来确定患者的病因、病机和病程,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中医诊断学的核心是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的主要内容包括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和辨证用药。
四诊合参指通过观察、问诊、望诊和切诊四个环节来获取病情信息,并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手段(如脉诊、舌诊、嗅诊)进行综合分析;辨证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来确定治疗方法和方案;辨证用药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来选择适合的中药组合。
中医诊断学的特点是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强调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疾病是整体失调的结果,因此在诊断时要从整体层面进行分析。
辨证施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它强调病因与病机的分析,从而确定治疗方法和方案。
中医诊断学还注重临床经验和观察技巧的积累,通过观察、问诊、望诊和切诊来获取病情信息,从而指导辨证施治。
中医诊断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病因学、病机学和诊断学。
病因学研究疾病的起因和发展过程,包括内外两个方面。
内因是指体内的因素,如情志、饮食、劳逸等;外因是指体外的因素,如气候、环境、疫情等。
病机学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包括病位、病机和病势三个方面。
病位是指疾病的发生部位,病机是指疾病的发病机制,病势是指疾病的变化趋势和预后情况。
诊断学是根据病因学和病机学的理论,通过临床观察和辨证施治的方法,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诊断学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问诊、望诊和切诊。
观察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目色、脉象等来获取病情信息。
问诊是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疾病的起病时间、病情变化、症状表现等。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眼、舌、面部等来判断病情。
切诊是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局部组织等来了解病情。
这些诊察手段需要临床医生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准确判断病情。
总之,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诊断学》课程标准
《中医诊断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中医诊断学》是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沟通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临床各学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基础核心课程,以研究疾病中各种症状、病名、证名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其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具备正确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病情的本质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的能力。
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共72学时。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中医学专业主干基础课程之一,为后续学习临床各科奠定基础。
4.课程作用:《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以《中医基础理论》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中医诊断学》课程根据中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基层中医医生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基于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而设置。
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必需的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具备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的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使学生真正成为能适应基层医疗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教学内容的选取以满足基层中医医生岗位工作需求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在理论为实践服务、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念指导下,结合中医行业现状、我校现有条件以及高职中医专业学生学习特点,制定该课程标准。
中医诊断学十四五教材
中医诊断学十四五教材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是研究中医诊断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关于中医诊断学的教材,一般分为基础教材和
专业教材两类。
基础教材主要介绍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
技术,而专业教材则更加深入地探讨各种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技术。
在中国,关于中医诊断学的教材有很多,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包
括《中医诊断学》(作者,张文德)、《中医诊断学》(作者,王
忠诚)、《中医诊断学》(作者,刘渡舟)等。
这些教材系统地阐
述了中医诊断学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和技术,并结合临床实践进
行案例分析,有助于学生和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诊断学
的知识。
这些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医诊断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
包括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念、诊断方法、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等内容,同时也对常见疾病的诊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如内科病、
外科病、妇科病、儿科病等,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中医诊断学的理
论和实践。
此外,这些教材还结合了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对诊断中的一些
难点和疑难病症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有助于读者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用中医诊断学的知识和技术。
总的来说,这些教材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专业,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医诊断学的相关知识,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医诊断学的人士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概念: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再加以分析判断从而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的一种方法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0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切脉、望色、听声、写形”0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03、西汉淳如意创“诊籍”04、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05、东汉华佗《中藏经》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0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07、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08、元朝敖氏《点点金》《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敖氏伤寒金镜录》09、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10、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11、清朝林之翰《四诊抉微》四诊并重,色脉并重第二节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一、审察内外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表现。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辨证求因病证结合,以证为主三、四诊合参第三节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一)四诊: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二)八纲:对四诊资料进行分类划分(三)辨证:对表现出来的症状确定证型辨证的方法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排出物性状变化等来诊察疾病的方法闻诊是听取病人语言、呼吸等声音以及嗅病体散发出的异常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或其随员,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经过、目前状况、治疗经过以及其它与疾病有关情况等来诊察疾病的方法:切诊是切按病人的动脉脉搏以及触摸按压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来诊察疾病的方法证候是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斗争所作的高度病理性概括,是对疾病当前本质的认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整体审察、辨证求因、四诊合参第二章、四诊第一节、望诊望神神的概念:广、狭之分原理:精、气、神意义:⒈了解精气的盛衰⒉判断病情的轻重⒊推测预后的吉凶望神的重点:⒈两目⒉神志⒊面色⒋形态⒈得神(有神)概念:是精充体健神旺的正常表现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两目精彩,面有光泽,肌肉不削,呼吸平稳,动作自如,反应灵敏意义:①精充体健神旺(健康无病);②虽病而正气未伤,精气未衰,主病轻,预后好表现:精神萎靡,言语错乱,面色无华,两目暗滞,肌肉瘦削,动作艰难,反应迟钝,呼吸气微或喘促甚者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意义:①正气大伤,精气大亏,主病重,预后差;②甚者邪陷心包,精气将脱⒊少神(神气不足)即轻度失神。
表现:精神不振,面色乏泽,声低懒言,动作迟缓,健忘嗜睡,体倦乏力意义:表明正气不足,精气轻伤,机体功能低下⒋假神概念:是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征象。
表现:本已失神病人突然:神识转清,言语不休,食欲增进,想见亲人,目光转亮,面色晦暗而两颧泛红如妆意义:表明精气已衰,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残精外泄。
⒌神乱概念:即精神错乱或精神失常表现及病因病机:①癫证表现:痴呆喜静,举止失常,喃喃自语,见人则止病因病机:忧思气结痰凝,阻蔽神明②狂证表现:躁扰发狂,胡言乱语,打人毁物,不避亲疏病因病机:暴怒气郁化火,痰火扰心,或阳明热盛,扰乱心神③痫证表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涎沫,醒后如常病因病机:肝风夹痰上逆,蒙蔽清窍;或痰火扰心,肝风内动望面色概念:观察面部皮肤的色泽变化来诊察疾病的方法原理:①面部血脉丰富,气血旺盛;②面部皮肤薄嫩,色泽变化易显露于外色与泽的意义色:颜色,属阴、血,可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以及不同脏腑的病变泽:光泽,属阳、气,是脏腑精气上荣而成,可反映精气的盛衰面色分类⒈常色概念:正常人的面色红黄隐隐,含蓄而有光泽特点:明润——明亮润泽含蓄——颜色隐含于皮肤之内而不特别显露分类:①主色: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终生不变②客色:因季节气候等不同而发生正常改变的面色⒉病色概念:因病而发生异常改变的面色特点:晦暗——枯槁无泽暴露——某种颜色异常显露分类:①善色面有光泽——精气未伤,胃气上荣②恶色面色枯槁无泽——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⒊五色主病①白色主病:虚证、寒证、脱血、夺气表现: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血虚或失血面色晄白虚浮——阳虚水泛面色苍白——阳气暴脱,阴寒内盛②黄色主病:虚证,湿证表现:面色萎黄——脾胃气虚面黄虚浮——脾虚湿蕴面目一身俱黄——黄疸鲜明如橘皮——阳黄,湿热证晦暗如烟熏——阴黄,寒湿证③赤色主病:热证,或戴阳证表现:满面通红——实热证午后两颧潮红——阴虚证面色苍白而两颧泛红如妆——戴阳证表现:面色淡青或青黑——寒盛、痛重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阳暴脱,气虚血瘀小儿眉间、鼻柱、口唇发青——惊风⑤黑色主病:肾虚、寒证、痛证、水饮、血瘀表现:面色淡黑晦暗——肾阳虚面黑干焦——肾阴虚眼眶周围发黑——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血瘀日久望形体概念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及体质类型等来诊察疾病的方法意义测知①内脏之坚脆;②气血之盛衰;③病情之轻重;④预后之吉凶内容⒈强弱①体强表现: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意义:内脏坚实,气血旺盛;主病较轻,预后较好②体弱⒉胖瘦体胖能食,神明有力——形盛气充。
健康体胖食少,肤白无华,神疲乏力——形盛气虚。
属阳气不足,多痰多湿形瘦颧红,皮肤干焦——形瘦阴虚。
属阴血不足,内有虚火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卧床不起,动转艰难——脏精衰竭,气液干枯⒊体质类型①阴脏人特点:偏于矮胖,头圆颈短,肩宽胸厚,身体姿态多后仰意义:阳虚阴盛,病易寒化②阳脏人③阴阳和平之人(平脏之人)望姿态概念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与肢体的异常动作来诊病的方法内容⒈动静姿态①坐姿:坐而喜仰,喘粗痰多——肺实气逆坐而喜俯,少气懒言——肺虚气弱②卧姿:卧时面常向外,身轻自能转侧——阳、热、实证卧时面常向里,身重难于转侧——阴、寒、虚证仰卧伸足,掀去衣被——实热证蜷卧缩足,喜加衣被——虚寒证⒉异常动作: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肝风内动睑、唇、指、趾颤动——动风先兆,或气血不足手足痿软,运动不灵——痿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痹证望头面望头与发⒈望头:小儿囟门高突——囟填,属实证小儿囟门凹陷——囟陷,属虚证小儿囟门迟闭——解颅,属肾气不足头摇不能自主——肝风内动,或气血虚衰2.望发:发黑浓密润泽——肾精充足发黄干枯,稀疏易落——精血不足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肾虚或血热小儿发结如穗——疳积,属脾胃虚弱望面部⒈口眼歪斜:①病发单侧而无偏瘫,患侧面肌松弛,目不能合,角下垂——风邪中络②兼见半身不遂——中风,属肝阳上亢,风痰阻络⒉特殊面容:惊恐貌——惊风、狂犬病、瘿瘅苦笑貌——新生儿脐风、破伤风望目原理:五轮学说内容:⒈色泽:目赤肿痛——实热证白睛发黄——黄疸目眦淡白——血虚、失血⒉形态:目胞浮肿——水肿目胞凹陷——津液耗伤;气血不足⒊动态:瞳孔缩小——肝胆火炽;中毒瞳孔散大——肾精耗竭;绿风内障;中毒横目斜视——肝风内动睡时露睛——脾胃虚弱望耳内容:⒈色泽:耳廓红润——气血充足耳轮淡白——气血不足耳轮干枯焦黑——肾精不足小儿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麻疹先兆⒉形态:耳轮厚大——肾气充足耳轮瘦小而薄——肾气不足耳轮甲错——血瘀日久⒊耳病:耳内流脓水(脓耳)——肝胆湿热望鼻色泽:鼻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胃气充足鼻头微黄明润——新病胃气未伤,或病久胃气来复鼻头色青——阴寒腹痛鼻头色白——血虚;失血鼻头色赤——脾肺热盛形态:鼻孔干燥——阳明热盛鼻孔干燥,黑如烟熏——阳毒热甚鼻翼煽动——肺热壅盛鼻翼煽动,喘而汗多——肺气衰竭望口与唇色泽:同“面色”形态:口唇干裂——津液耗伤口角流涎——脾虚湿盛;中风口歪不收口唇糜烂——脾胃积热口腔糜烂(口疮)——心脾积热望齿与龈意义:①肾、胃病;②津液盈亏内容:⒈望齿:牙齿洁白润泽——津充肾旺牙齿黄而干燥——热盛津伤牙齿光燥如石——阳明热盛牙齿燥如枯骨——肾阴耗竭牙齿稀疏松动,齿根外露——肾虚;虚火上炎⒉望龈:齿龈淡红润泽——气血旺盛齿龈淡白——血虚;失血齿龈淡而萎缩——肾虚;胃阴虚齿龈红肿疼痛出血——胃火伤络齿龈不红不痛微肿出血——脾不统血;肾火伤络望咽喉意义:肺、胃、肾病内容:⒈红肿:淡红润泽,不痛不肿——正常红肿疼痛——肺胃热盛红而娇嫩,肿痛不甚——肾阴虚⒉形态:喉核红肿疼痛,溃烂有黄白色脓点——乳蛾,肺胃热盛咽部有灰白色假膜,擦之不去——白喉,外感疫邪望颈项外形:颈前结喉处肿物如瘤,可随吞咽而动(瘿瘤)——肝郁气结痰凝;与地方水土有关颈侧颌下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累疬)——肺肾阴虚;外感风火时毒望皮肤色泽:皮肤发赤,色如涂丹(丹毒)——火邪为病发于头面——抱头火丹发于小腿——流火发于全身——赤游丹毒皮肤发黄——黄疸皮肤发黑——黑疸、女劳疸形态:皮肤润泽——津血充足皮肤干枯乏泽——津血亏乏皮肤干枯如鳞,外观呈褐色——肌肤甲错。
血瘀日久肌肤肿胀,按有压痕——水肿皮表病变⒈斑:色红或紫,点大成片,平铺皮下,摸不应手,压不褪色——热入营血;脾不统血⒉疹:色红、点小如粟,高出皮肤,摸之碍手,压之褪色——病发皮肤血络麻疹——外感风热时邪风疹——外感风邪隐疹——外感风邪;过敏望舌意义①正气②病位③病性④病情夏季--苔厚或淡黄秋季--苔薄而干冬季--苔湿润早晨--舌色暗,苔厚白天(进食) --苔薄老人--舌多裂纹,光滑小儿--多剥苔胖人--舌体略大色淡瘦人--舌体略瘦色红正常舌象舌质:淡红润泽,柔软灵活(淡红舌)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薄白苔),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津液充足,胃气旺盛病理舌象1.望舌质⑪舌色①淡白舌主病:虚证、寒证,或气血两虚表现:Ⅰ.舌淡白瘦薄(苔白),或光莹——气血不足关联症: 头晕目眩,面唇色淡,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汗出,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脉细弱对策: 补益气血 --- 八珍汤Ⅱ.舌淡白胖嫩(湿润)——阳虚证关联症: 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汗出,形寒肢冷,尿清便溏,脉沉迟无力对策: 温阳散寒(利湿) --- 理中汤加减②红舌主病:热证表现:Ⅰ.舌鲜红起刺苔黄厚—实热证关联症: 发热面赤,口渴饮冷,汗出,心烦失眠,便秘尿赤,脉数有力Ⅱ.舌鲜红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虚热证关联症: 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咽干,失眠多梦,便秘尿赤,脉细数对策: 滋阴清热 --- 六味地黄丸加减③紫舌主病:气滞血瘀表现:Ⅰ.舌淡紫或青紫湿润—寒凝血瘀关联症: 面色苍白,脘腹冷痛,喜暖喜按,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尿清便溏,脉沉迟或沉涩对策: 散寒化瘀 --- 理中汤或良附丸加减Ⅱ.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血瘀证关联症: 面色淡青,局部刺痛,固定不移,脉细涩对策: 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减Ⅲ.舌绛紫干枯少津—热盛津伤,气滞血瘀关联症: 面色红赤,口渴饮冷,便秘尿赤,脉数对策: 清热生津,化瘀——白虎汤加活血之品2.舌形①老舌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 --- 实证②嫩舌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 --- 虚证③瘦小舌舌体瘦小而薄——气血阴津不足(舌色淡白——气血不足、舌红绛少苔或无苔——阴虚火旺)④胖大舌舌体比正常舌大而厚,伸舌满口—水湿内停(舌色淡白——气虚,阳虚、舌色红——内热)⑤裂纹舌面上有裂沟——精血阴津不足舌色淡白——血虚舌色红绛——热盛伤津,或阴虚液涸⑥光滑舌(镜面舌、光莹舌)舌面光洁如镜,光滑无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