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品德课渗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思想品德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品德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更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
,在目前学校教育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引入课堂教学,尤其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必须明确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积极探索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及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面对激烈的竞争,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一些教师自身产生了过度的紧张和焦虑感。
教师不良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从而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思想品德教师要敢于面对挑战、面对困难和挫折、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健全的个性。
教师要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高尚的道德修养,来自于深厚的知识积累,来自于优良的性格品质。
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将心理健康教育灵活、合理地贯彻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去。
二、有效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新教材中有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七年级和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的许多知识是直接与心理健康的内容相关,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要挖掘这一资源,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在讲《学会学习》、《在分数的背后》的教学内容时,教育学生要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克服考试焦虑,以适度紧张的心情精心备考,从容应考,考出理想的成绩。
在讲《成长的烦恼》、《情感世界》等内容时,教育学生面对青春期心理的变化和出现的种种烦恼,要正确看待,并采取科学的态度,寻找适当的方法和途径,解决青春期出现的种种烦恼。
面对初中生多彩的情绪和缤纷的情感,教育学生采取适当的方法调节、控制和培养自己积极的良好情绪,培养自己丰富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
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思想品德课作为传统教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逐渐受到关注,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思想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融合并不深入,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如何让思想品德课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思想品德课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思想品德课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具体的策略探索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如何更好地整合思想品德课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各界对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1.2 研究意义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中更是备受关注。
而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促进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深入探讨思想品德课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对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开设,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有效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思想品德课的渗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支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
2. 正文2.1 思想品德课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思想品德课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思想品德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思想品德课是中小学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重视。
而思想品德课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载体,应该如何进行渗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本文将探讨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想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课中,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心理特点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调查。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精力短,容易分心;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较强,思想容易受外界影响;高中生则需要面对升学压力等等。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三、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课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讲授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教育影视作品或者邀请心理专家来进行讲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四、进行情境化教学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情境化教学来实现。
情境化教学是指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容易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在学习情绪管理方面,可以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学习人际交往方面,可以通过模拟社交场景来训练学生的交往能力等。
通过情境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五、家校合作除了在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之外,家长在家庭中也可以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在学生群体中的发生率逐渐增多,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一种重要策略。
本文将对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进行探讨。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步,是要树立起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它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贯穿教育的全过程,不仅仅是在心理学课堂上进行一些课程讲解和辅导,更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课程的各个层面,如教师日常教学、学生互动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
让全体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营造出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二、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传输者,教师专业知识和心理健康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此,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之一就是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通过教师培训课程、讲座、自我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教师面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三、打造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等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的渗透。
比如,可以在课堂上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漫画等形式向学生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可以举办主题班会,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管理;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情感管理,有效地预防和干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倡导身心平衡生活方式现代社会中,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诱惑,身心疲惫、焦虑和抑郁等问题时有发生。
因此,思想品德课也可以通过渗透身心平衡生活方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作息规律、锻炼身体、减轻压力等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五、提高家校配合度家庭是孩子的第一道心理庇护,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时期。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本文将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特点小学生正处于自我认知、自我价值评价的发展期,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
在这一阶段,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持有好奇的态度,能够轻而易举地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这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优势所在。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处在发展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应该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识能力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识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尊心的发展。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情绪失控。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情绪管理训练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学会正确表达情感、控制情绪,并学会适当应对负面情绪,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 教育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小学生往往会出现逃避、抱怨或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懂得正视问题、寻求解决方法,教师也要在学生面临困难和挫折时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给予鼓励和指导,让学生树立积极应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小学生正处于学会与他人交往的阶段,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正在逐步形成。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学会倾听和包容他人,并且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小学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需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以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一、多角度观察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表情变化、与同学交往等方式来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也可以通过学生作业、日记、自述等文本资料来分析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还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心理测试等方式来全面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状况。
通过多角度观察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二、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管理能力是孩子们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素质。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心理活动、班会等形式,教导孩子们正确的情绪表达和情绪调控方法,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情绪态度。
也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处理各种情绪问题,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需求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需求。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教师需要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针对不同的情况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实际需求,设计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导孩子们树立健康的心理观念和行为习惯。
在班级活动中,可以组织一些心理健康促进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增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意识。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现在的思想品德课已不再仅仅是传统的道德理论课程或者传道授业的伦理信仰教育,而是更为注重教育内涵与实践应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课程。
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渗透,可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行为等多维角度,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课的融合策略。
一、认知策略在认知方面,思想品德课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事物、认识他人,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心理抗压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其与周围环境互动中具有更为积极和拓展的认知心态。
思想品德课该如何实现认知策略的渗透?1.引导学生进行敏感性认知教育此种渗透在让学生拓展自己的人生视角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感知能力。
一方面,可以教育学生多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理解人生是个摆脱束缚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道路。
2.通过自我反省促进学生学习对于学生成长以及实现个人价值,自我反省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思考是否达到了期望目标,是从中探索以及改进的过程。
这样学生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认知过程,探讨自己的短板,找出解决的方式,形成自我反省的良好习惯。
3.真实全面的知识教育了解社会、环境、自然、人类文明和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同时,思想品德课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必备的生活技巧,如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等。
二、情感策略情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了解和控制内心情绪是情感教育的关键。
因此,思想品德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理性表达自己的情感。
1.定期组织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情感的方式,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定期与学生开展情感交流。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摘要】思想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思想品德课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分析了二者的关系,展示了思想品德课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后提出了三种策略:强化师生互动、设置情境体验活动、建立激励机制,以促进思想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结论部分强调了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思想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师生互动、情境体验活动、激励机制、重要性、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且备受关注的议题。
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学生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与挑战,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通过教育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品德课作为传统的课程之一,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思想品德课不仅涵盖了道德品质、思想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促进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积极心理素质、心理调适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而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其内容涉及道德伦理、人生观价值、情感管理等方面,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
将思想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于思想品德课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积极情感。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在思想品德课这个重要的教育平台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本文将探讨思想品德课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品德课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内心的情感需求,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如友谊、家庭关系、压力等,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通过分享、倾听和互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
思想品德课可以通过教授心理健康知识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知识是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一些常见的心理健康知识,如抑郁症的症状和应对方法、焦虑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等。
通过传授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问题,认识到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来处理和应对。
思想品德课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质是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心理稳定和积极态度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和应对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心理训练,如冥想、放松训练等,帮助学生增强调节情绪和压力的能力,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思想品德课可以通过塑造正面的心理模型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树立正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心理成长经历,讲述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
思想品德课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授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塑造正面的心理模型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要论述思想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塑造良好人格、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思想品德课教育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
而心理健康教育指引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接下来,要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提高自我管理和调节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1. 课程设置在思想品德课中,可以设置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内容,比如心理健康常识、情绪管理、压力调适、人际关系等。
这些课程内容可以贯穿在整个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通过系统化的安排,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学方法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 教师角色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者和引导者,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 课外活动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课外活动来推进。
比如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5. 家校合作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还需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思想品德课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何将思想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以促进学生全面的成长和发展,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策略探索的角度,探讨思想品德课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将思想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知行合一是最重要的基本理念之一。
这意味着,学生不仅需要在理论上了解人类的价值观和生命观,更需要将这些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实践。
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将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比如,在讲解人际关系方面,可以引入社交技巧、沟通技巧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人打交道。
在心理调适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情绪认知,从而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通过这样的知行合一教育手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二、让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要,激发其学习兴趣要想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需要让教学内容更加具体、丰富和实用。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或故事,以启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比如,在讲述压力管理或情感调适方面的内容时,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或案例,与学生分享,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效果和效率。
比如,通过讲解PPT、生动形象的画面、音乐、视频和游戏等来加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与学生的交互互动,激发其参与积极性。
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学习,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和考核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和考核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学生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学生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备受关注。
为此,各级学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而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同时,思想品德课也应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课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它是对学生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能够实现适应、调节和自我发展的内在特征。
它是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是人们面对外部环境和压力时的心理防御和调节能力,是人们成功应对逆境和挫折的重要条件。
在思想品德课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
通过对学生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充满自信、勇气、毅力和自尊,增强对外部压力的抵抗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同时,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管理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绪,避免情绪偏激和消极情绪的影响。
此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掌握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成为自己的信心和能力。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思想品德课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正面心理引导,通过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适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强调学生应该怎样认真学习、用心感悟。
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志趣,使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并为此而努力奋斗。
此外,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如课下阅读、做笔记、参加课外活动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和质量。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重要且需要被关注的问题。
心理健康是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是孩子们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1.1 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习、生活及社会适应息息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生活态度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积极上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对生活和社会充满阳光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1.2 小学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时期小学时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孩子性格和心理健康的重要阶段。
通过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良好情绪和健康心理。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小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孩子们通过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念,提高情商和自我管理能力,建立正面的自尊和自信,学会正确的情感表达和情绪调节,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适应技能,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2.1 在教材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编写思想品德教材时,应该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
可以通过选取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故事、案例和名言警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正能量和美好的人生观念,引导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积极面对挫折、正确表达情感等,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公开课中,可以设立特别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
通过选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或者故事,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正确认识问题,学会调整心态和情绪。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1. 引言1.1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意义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塑造学生积极向上人格的重要途径。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思想品德的养成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格特质至关重要。
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道德修养,形成健康的人格。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社会交往中,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是学生融入社会的基础。
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在面对各种社会环境时能够正确应对。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当今社会,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字数:324】1.2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心理健康是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全面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品德教学中,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情绪问题、解决人际关系、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些都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克服的挑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和帮助,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将心理健康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小学阶段是孩子思想品德养成的重要时期,而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则更是至关重要。
因为,心理健康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他们的综合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比如在教学内容中注重讲述正能量的事例,向学生灌输乐观积极的思想观念,让他们懂得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都能够保持微笑面对,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得到培养,同时也能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观念正在逐渐形成,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老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校园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懂得人生是充满挑战的,而挑战本身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只有积极面对挑战、不断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这些正确的人生观观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交流情况、课堂表现等来判断学生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能够及时地得到帮助。
学校也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医生来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人际关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
让学生懂得与他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懂得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这样的观念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同时也能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良好的影响。
五、教育学生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应该教育学生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
因为孩子们的情绪控制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案例剖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懂得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让他们能够在面对情绪问题时通过积极的方式进行情绪的宣泄与调适,让内心得到平静。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思想品德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教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以下是一些探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方法和效果。
1. 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情感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健康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带有情感意义的文学作品、组织情感交流活动、鼓励学生表达情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管理技巧。
2. 心理素质培养:心理素质是一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包括自我认知、情绪调节、压力管理等能力。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心理素质水平,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和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 人际关系培养:人际关系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友善待人、宽容理解、沟通表达等技巧,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技能和情商。
4. 自我认知与自尊心培养: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认同和评价。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特长和潜力,树立积极自信的自我形象。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培养他们积极的自尊心和自我肯定能力。
通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增强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一、明确教学目标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从内心出发,以人的自我发展、实现和满足为目标。
思想品德课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首先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中,心理教育应该是一项重要内容,并贯穿整个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
同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个性特点、家庭教育环境等,设定具体、可量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例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情感、客观看待自我和他人等。
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有效地引导教学行为和评价教学效果。
二、加强教学内容1、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
思想品德课通过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问题、揭示心理障碍的根源等,为学生全面、科学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控制自我、提高心理素质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2、强化个性教育,塑造独特个性个性发展是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品德课在教学内容中应该强调个性教育,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潜力,扩展自我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同样也要尊重自己,培养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和优点,强化学生的个性特征,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为了适应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需要,思想品德课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1、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想品德课的学习。
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小组活动、情境教学等多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和成就感。
2、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探索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情景刻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求问题的深层次、内在本质,推动学生成长成具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人才。
结语: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在现代人群中愈发凸显,不仅对个体的生理健康造成威胁,也对社会和家庭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在教育领域,思想品德课成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本文将对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进行探索。
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在思想品德课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以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并培养其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可以引入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方法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具备一些处理心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
思想品德课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危害和影响,从而主动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还能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
在思想品德课中,可以注重对学生情商的培养。
情商是指个体在社会情境中辨识、表达、理解和处理情感的能力。
高情商的个体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商,提高其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有效解决心理问题。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除了在思想品德课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备受关注。
如何将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相关策略,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我们需要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使其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公民。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自我调节能力。
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我们需要明确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
我们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增加心理健康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的心理调节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方法来实现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程中通过心理剧、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和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
我们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实现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讲座、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我们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保障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教师是学校思想品德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品德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在思想品德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1.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延伸
心理教育的本身要充分结合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通过课本内容进行适当延伸,这样不会让学生觉得突兀,更利于接受。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拒绝不良诱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上网这一事件展开深入讨论。
对于学生是否应该上网、应该怎样上网才健康这样的话题逐步过渡到在父母阻止你上网时会怎样做,从而对于学生在青春期如何与父母相处等各种困扰进行讨论、分享,并给出教师的指导性建议。
这样做能够以较易接受的方式让学生得到青春期的心理疏导。
2.结合生活实际,渗透心理知识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于所讲授的内容更利于理解。
例如,在说到《做情绪的主人》时,我会问学生在考试时会有什么感觉,有的学生说紧张,有的学生说害怕,有的学生说激动,然后我就告诉学生,可以深呼吸告诉自己,我现在是紧张的或者激动的等等,告诉自己这是自己对于考试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状态,说明我积极关注考试,我会考得很好。
引导学生接纳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不是排斥,使得心态维持在平和的状态。
3.教授学生舒缓压力的方法
当今社会的压力很大,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如果不能将这些心理压力进行排解,会对心理和身体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初中生这一还未成年的弱势群体对于压力的承受能力更为有限。
所以,我会在上课之余告诉学生一些舒缓压力的小方法。
例如,有时我会给学生播放催眠音乐,并引导其进入放松状态,学生对这一方式很喜欢,取得了不错的舒缓压力的效果。
4.个别学生特别关注
心理教育在课堂上毕竟不能面面俱到,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特殊心理问题要进行及时关注并进行单独谈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度政治教育教学论文:
所在学校及姓名:浏阳市古港中学杨虹
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解读
一)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称思想品德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是指在常规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活动中,在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注重引入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认知技能、情意和人格特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承受力、积极健康的情感等,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学会自我调控,满怀信心,富有创造性地去适应未来。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已是不争的事实。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作用。
从家庭方面看,离婚率上升,家庭温馨气氛减少,家庭对独生子女不恰当的管教方式,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从学校方面看,升学的压力,频繁的考试,学生分数排队等等,导致竞争激烈,压力剧增,使青少年学生无休止地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等不平衡状态之中。
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一些黄色淫秽的东西出现,信息渠道的畅通,政府部门一些不正之风,观念的多元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都产生不利的影响。
这导致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但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还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品德和心理问题,如厌学、逃学、离家出走、吸烟、吸毒、酗酒、少女怀孕,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或轻生的道路,给社会、家庭、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现今时代,注重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
然而,可惜的是,在思想品德课上,教师较多地关注了学生品德发展状况和学业成绩,却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许多教师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职责缺乏了解,没有养成观察学生心理动态的习惯,漠视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学往往无的放失。
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缺乏实效的重要原因。
所以,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思想品德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体现了新课标的需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新课标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他才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拥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人格。
而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初中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试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学生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早在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但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学生的厌学障
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学生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抑郁”的生活。
多达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
近年来,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实施素质教育必然突出心理素质教育,促使素质提高到新的层次。
这就呼吁思想品德课中有必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任课教师要善于学习心理学知识,能够扮演“心理辅导员”角色。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设置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善于调节自身心理状态,处处表现出乐观、热心、充满激情。
其次,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准确、全面地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存在问题。
心理学告诉我们:青春期是多事之秋,是人生的“危险期”,是心理的“断乳期”。
已迈入青春期的学生既要表现自己有独立的是非观、价值观,又由于教育上的一些缺陷使他们缺乏这方面的实际能力;既想摆脱父母的约束而自立,又缺乏这方面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常常处在彷徨、动摇、孤独和苦闷之中,显露于外的往往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在心理上很容易走极端,或过于清高,或丧失斗志。
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接受社会现实,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而增强心理承受力和进取心。
同时,教师还必须提高自己的心理疏导能力和水平,娴熟掌握和灵活运用心理疏导的技巧,例如讲到“善于调节情绪”一课时,联系实际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法鼓励学困生,用注意力转移法引导受早恋困扰的学生,用心理换位法教育常产生不良情绪的学生,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结合心理训练,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目的
要使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思想教育目标,单靠老师一张嘴一只粉笔犹如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利用心理学上的团体心理训练,让学生自主参加并谈感受,从而从内心深处体会思想品德的教育目的。
例如,在讲述初一“如何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时,我采用了“同舟共济”的活动,先准备几张大报纸,将每组八人分成1个小组,一个小组代表一个团体,一张报纸代表一条汪洋中的小船,小组的任务是想办法在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利用各种方式把全组的成员都登上开往理想的船,每个组都有5分钟时间讨论,演练,5分钟后比赛,看哪一个组能够同舟共济的时间最长,然后将报纸对折,进行第二轮,再第三轮,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同组同学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且能各尽所能,齐心协力,一起来为达到共同目标出谋划策,随着难度的增加,对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就越考验。
结果,同学们都非常踊跃,在比赛过程中是无所不用,背的背,抱的抱,踩的踩,紧紧的团结在一起,效果非常好。
还可以利用“解开千千结”这个心理游戏,也是需要共同参与,共同解决,通过这些活动,比老师说得唾沫横飞还更见教育效果,让同学们深深体会到一个人是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体会到团结力量大,体会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真理。
同时,我还把心理课上的课前热身也运用到思想品德课堂上,我差不多年年教初三,常常感觉自身教学压力大,同时也感同身受学生所肩负的沉沉重担,所以如果我上下午的课,我会在课前搞一个热身,让学生放松一下,然后再以积极的热情的态度来进行下面的教学,试行几次后,发觉效果不错,据同学们自己说,每次都能不知不觉地放松下来,笑也笑得很畅意,玩也玩得很开心。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注意适时适度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心理研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相信思想品德教学定会走出一条现代教育观念下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