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下高中物理的教学策略及思考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共7篇)
篇一:高中物理教学反思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
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
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
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高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的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
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
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
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
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
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
因而我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先介绍了这个定律的发现过程:它起源于16~17 世纪西欧的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
基于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的新思维
基于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的新思维发布时间:2021-12-30T07:17:08.738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2期作者:李书玲[导读] 物理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高中学习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李书玲德州市第一中学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摘要:物理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高中学习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具有实验性以及较强的综合性,同样是高考当中必备的重要学科内容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持续发展推进,必须全面深入渗透科学教学方式,开展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高中物理教学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创新实践以及学习能力的综合性核心人才,对于现阶段的高中物理教学来讲,积极理解核心素养的真正教学内涵,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实践核心素养的基本维度,才能够有效开展高中物理课程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1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是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之一,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多个西方国家都对核心素养做出了明确要求。
近几年,我国教育在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主要体现于自主能力、人文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
物理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深度理解物质及其运动规律,进而运用所学去解答自然界中物理问题。
物理思维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总结的过程,如构建模型、逻辑推理、合理论证、敢于质疑等。
探究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知识探索进而分析出知识的原理及内在本质,从而获得结论。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与责任意识。
2高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问题2.1忽略实验知识针对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来讲,具有极其复杂的实验性,现阶段大多数的高中物理教学普遍呈现出重形式而轻实操的教学现状,究其根源,主要是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促使物理教师缺乏对实验教学的重视,难以在各种笔试考试要求下,开展更为广泛的实验教学。
基于这样的教学环境,促使物理教师更难以重视实验课程的开展,缺乏充足的课前准备,也未能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当中讲解实验的细节与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当中,全凭教师的机械化操作完成浅显的实验流程,具备明确的实验步骤,却无法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实验兴趣,导致学生的物理观念相对较差,缺乏实验探索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促使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真正价值无法深入体会。
高中物理教学心得5篇
高中物理教学心得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述职报告、演讲稿、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物理教学心得5篇写心得前必须要搞清楚整体的脉络,个人经验的积累和感悟,是心得体会的核心,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高中物理教学心得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优秀6篇)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优秀6篇)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篇一一、成功方面1.结构上符合前期我科组总结的物理高效课堂模式。
即激趣→问题→实验(或理论)探究→应用举例。
第一步,通过掷飞镖游戏,活跃气氛,同时引出问题。
要想提高掷飞镖的成绩,需对此类运动的物理规律进行定量的研究,从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板书课题】第四节平抛运动。
类比日常生活中相类似的运动,如飞机投弹、打排球等,把这一类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请预习课本,给平抛运动下一个定义。
第二步,学生自学课本,定义平抛运动的定义。
第三步,学生分组,分别理论推导或实验验证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
第四步,归纳总结平抛运动的公式。
第五步,平抛运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匀变速曲线运动”的概念,很难理解。
在教学中,类比上学期物理课本必修1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得出匀变速曲线运动的概念,水到聚成,让学生成为主动发现者。
3.突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
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结合飞镖、排球运动和飞机投弹,引入物理知识。
学完物理规律后,再定量处理飞镖、排球运动和飞机投弹等问题,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有趣、有用,能解决实际问题。
4.注重了方法和情感教育曲线运动的核心方法,是“化曲为直”的思想,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复杂问题的有用方法。
即将复杂的运动,等效几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处理。
二、不足方面结合科组教师的评课,现总结如下。
1.板书太少由于脚受骨折后,还未痊愈,拄着拐杖在上课,只是板书提纲和平抛运动的定义。
2.照搬课本演示实验,效果不是很明显演示实验是一节物理课的亮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一节课的成败。
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清晰化和可视化。
如果本节课先通过照相机拍摄演示实验过程,再通过慢放、定格等辅助手段进行全班展示后分析,可能效果会更好。
3.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前面铺垫较多,导致后面内容,没有当堂完成。
STEAM教育理念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STEAM教育理念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在学科融合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这是学生对物理知识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
STEAM模式通过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相结合,让教师产生新的教学思路,让教学方法更科学、更合理。
基于此,文章以高中物理为研究对象,简述了STEAM模式,分析了利用STEAM开展物理教学的意义,最后以案例的方式对STEAM理念融入物理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期望文章的讨论与研究能够给有关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STEAM概述STEAM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英文首字母。
实际上,STEAM 教育就是跨知识融合的一种教学理念,从融合视角对知识展开分析,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再借助合理的教學手段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实现对学生物理品质的培养。
STEAM教育理念还强调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在整合新旧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
所以,在保证物理课程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如何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物理课堂教学,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
教师只有立足整体视角,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二、STEAM教育理念的内容(一)科技融合化在全新的理念背景下,STEAM强调淡化学科界限,融合各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物理教学要以知识为背景,适当地融入科学技术,如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技术、机器人与虚拟现实技术和物理传感器的关系。
另外,物理学习可引入与学生生活相近的科技产品,如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灯等,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为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1](二)工程技术应用化在众多的工程领域,物理学起着先导的作用。
以物理原理为基础,分析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可以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同时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如力学原理与工程技术、机械波与声学技术、电磁理论与电磁技术等。
以物理原理分析工程技术案例,可以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
高中物理外出听课心得
高中物理外出听课心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自我介绍、策划方案、职业规划、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 introduction,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text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物理外出听课心得最新高中物理外出听课心得8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更加清晰了如何通过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的方式,本店铺今天整理了高中物理外出听课心得精选。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共7篇)
篇一:中学物理教学反思中学物理教学反思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中学物理老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
新课程提倡培育学生独立思索实力、发觉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可是,假如物理老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留意刚好汲取他们的探讨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细致思索,“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学问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激励他们思索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那么,老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老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化探讨物理教学。
当代国内外教化界都提出,“老师即探讨者”。
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老师的一种常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整,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
这无疑会促进老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化地开展教学探讨活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讨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探讨的热点之一。
中学《物理》附有很多探讨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的开展物理“探讨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很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探讨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探讨性学习。
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探讨性学习,须要我们深化、细致地探讨。
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才智。
教学的困难性确定了它不是老师呈现学问、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老师实践才智的体现过程。
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常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驾驭。
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相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学问的驾驭也应当遵循这样的规律。
因而我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先介绍了这个定律的发觉过程:它起源于16~17 世纪西欧的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索。
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的探讨
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的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成为具有民族自豪感和科学素养的新型人才,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
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以及这种融合对学生学习体验和文化传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传统文化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
通过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使物理知识更具有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文化对物理教学的启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规律和现象,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是本研究的重要课题。
传统文化的融入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也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案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成效评估是考察传统文化与物理教学融合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成绩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传统文化与物理教学的融合不仅可以提供学生更丰富的学习体验,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自信心。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传统文化如何融入物理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传统文化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了解目前已经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情况;深入探讨传统文化对物理教学的启示,探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提出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参考;第四,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探讨具体案例中的教学方法和效果;通过成效评估,评估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的实际效果,为将来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以上研究,旨在探索传统文化与物理教学的融合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从而实现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目标。
高中物理核心内容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物理核心内容及其教学策略研究高中物理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高中物理核心内容,并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及其应用实践,最后展望未来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高中物理主要包括力学、电磁感应、光学等核心内容。
力学:高中力学主要包括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机械能守恒定律等。
通过学习力学,学生可以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掌握受力分析和能量转换等基本物理概念。
电磁感应:高中电磁感应主要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电磁场等。
通过学习电磁感应,学生可以了解电场、磁场及其相互关系,掌握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基本物理概念。
光学:高中光学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全反射、干涉、衍射等。
通过学习光学,学生可以了解光的本质和传播规律,掌握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针对高中物理核心内容,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有效的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物理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教学: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将物理规律和现实生活紧密起来,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下面以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为例,探讨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启发式教学:在力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例子,例如汽车刹车时人的身体会向前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牛顿运动定律。
在电磁感应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等知识。
在光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等现象,让学生自主探究光的传播规律。
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案例教学:在力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具体案例,例如小球从斜面滚下时速度与斜面角度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主要为:(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但教材内容具有一定局限性,且一些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具有一定距离,学生理解难度较大,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物理教学内容突破教材限制,拓展学生物理学科知识体系,与此同时,学生在成长历程中会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利用此种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学生带来学习新鲜感,在内容上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为生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中物理教师需要使用多种模型、实物,或是利用多媒体技术,以革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在形式上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德育要素,如爱国主义要素、自然和谐要素等,利用此类德育要素,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在物理教学的同时为学生实施道德教育,以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兼顾智育与德育,以促进学生未来综合发展[1]。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物理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立足的根本,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社会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民族意识,以推动文化传承,同时,还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以高效完成物理学科教学任务。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一)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1.构建生动教学情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构建生动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同时可以帮助学生转化抽象物理知识为形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例如,在“能源与持续发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介绍每次能源革命为生活、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可以举例讲述能源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让整座城市变为“死城”等,让学生受到震撼,让学生得知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无法正确使用能源,就会让人类社会、自然环境产生灾难,为强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教师还可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首先,教师可以融入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理念以及重视节物理念,为学生讲解“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等生物协调理论,告知学生遵循自然规律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意义;其次,教师可以融入道家思想崇尚自然、尊重生命理念,为学生讲解“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理论思想,让学生产生维护生态和谐的自觉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融入佛家思想中的爱护自然、报众生恩理论,让学生获得践行环保理念启示。
!谈物理教师的文化知识
浅谈物理教师的文化知识两个有意思的现象1:向学文的人和学理的朋友问路,他们的回答方式截然不同,学文的人多半会为你写一篇文字,告诉你该在哪个建筑转弯,学理的人会画出周围标志性建筑的位置图,以箭头表示出路线,因为对学文的人而言,文字就是思维的工具,而用坐标系来表示位置则是理科的基本思维方式。
在我们所受到的教育中,“文”与“理”是两类不同的知识,也就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2:古今中外,凡是在科学上有过重大创新的科学家,往往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艺术化”的科学大师比比皆是。
爱因斯坦同时又是一位优秀小提琴演奏家,他热爱古典音乐和文学作品;牛顿也是一位艺术家,尤其擅长作诗;伽利略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且还是一位文笔犀利的文学评论家;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开普勒又是一名音乐家,其在音乐上的造诣不亚于在科学上的成就。
科学追求理性和精确,人文讲究直觉和模糊,二者相异还是相融?作为物理教师,有无掌握人文社科知识的必要?一、人文与科学相通相融有一则圣诞祝福短信是这样写的:质量,自然对数之底,小球半径之平方,纵坐标,电容,高度,电阻,瞬时电流,路程,时间,质量,加速度,位移(把这些物理量的字母两起来就是Merrychristmas 圣诞快乐)另有一则祝福短信:忧愁是可微的,快乐是可积的,在未来趋于正无穷的日子里,幸福是连续的,对你的祝福是可导的且大于零,祝你每天快乐的复合函数总是最大值。
恐怕这两则短信中的味道,只有学理的人才可体会吧,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文”与“理”的交融,其实,“人文”与“科学”本来就是相通相融的。
从追求目标上将,科学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是求真。
越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就越真,越科学。
但是,科学活动本身不能保证其应用与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类进步。
人文要回答“应该是什么”和“应该如何做,是求善。
越符合人民的利益就越善,越人文。
但是,人文活动本身并不能保证其能否建立在客观世界规律的基础之上,从而是否真正有利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2024年高中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高中教学计划高中教学计划1一、基本情况分析:⒈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物理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认识水平。
考试题的思维量不大,能力要求也不很高,很多学生因为物理好学,从而轻视物理的学习。
⒉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是按照新课标的标准编写的教材,教材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
另外,必修一的学习内容是运动学和静力学,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
这一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能力,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然唯物主义人生观的培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1.认真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前提。
2.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
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
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
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3.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
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
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
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2024物理教学年度工作总结例文(6篇)
2024物理教学年度工作总结例文今年是我毕业之后的第一年工作,这学期也是我开始工作的第一学期,在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当中,我遇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也解决了很多的相关的问题,但是在此也存在着许多的补足,但我会继续努力的,对这学期的工作我总结如下: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
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资料,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
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
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平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不仅如此,还抓住每次学习的机会,取长补短,收获不少。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一年来,我在学校开了多次公开课.通过开公开课,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也使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
6、扎实自己的基本功。
通过向老教师、帮教老师的学习,切实提高自己的基本功。
2024物理教学年度工作总结例文(二)人能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团结同事,态度端正,在自己本职岗位上敬业爱岗,认真学习,为人师表,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积极参加学校和组内组织的一切教研教学活动,一、备课组工作小结-集体备课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二年物理备课组长,能在期初与备课组老师一起制定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度和实验计划,每周不定时地进行集体备课,讨论教学中的疑点及重难点的处理,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对于一些课本上有,但实验室没有的实验器材进行动手制作,与备课组老师一起准备课件,资源共享,对于实验现象不清楚实验室没有的实验采用课件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刺激,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生,学增习强物创理新 的意 兴“识 趣一, ,正 培核确 养”认 实各识 事科 求要学 是素、 的技 科之术 学间、态的社度会,关、形系环成境正的确关的系价,值激观发。学
立德树人
价值引领
具体实现
价值引领
学习探索问题情境
一是物理学史问题情境,如 概念和规律的产生和发展过 程、物理学家探索发现概念 和规律的过程和研究方法; 二是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典 型问题情境;三是科学探究 的问题情境。
解决问题
二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学情分析:
1.简单识记物理概念 2.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或没有正确的思 维程序和思考习惯(“想当然”)
禁超载
禁超速
禁酒后驾车
一.从物理教学到物理教育
【例2】牛顿第三定律 ◎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
⑴教师列举实例,说明物体间的作用是 相互的;
⑵ 演示两个弹簧秤对拉实验,讲解相互 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关系;
⑶总结得出牛顿第三定律。
评析 这样的教学有什么问题?
问题1:单靠老师的讲授,缺失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建构,即
【例1】电场线的教学 *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
二.从知识重现到知识重演
【例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观察现象:雨伞甩出的水滴、砂轮溅出的火星…… *得出结论: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评析
通过现象观察进而得出结论,看起来似乎顺理成章; 但是如何从现象得到结论,中间有着一段极具教育价值 的过程,这种教学显然将其轻易地“短路”了。
铁质平板
鼠标 滚球
A
vA v
磁性 塑条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优秀8篇)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优秀8篇)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篇一高中物理新课程提倡物理教学方式多样化,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的理念,对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预期目标与教学实际所达成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感觉教学设计思想与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是那么完美一致,现对《曲线运动》一节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一)教学过程较好的地方1、让学生以主编的身份进行对第五章进行内容编排设计,这样使学生对第五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中也能获知物理学习的思维顺序:是什么?(物理概念、规律);为什么?(物理研究方法)、怎么样?(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变老师要教为学生要学。
要求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整节课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迷线索。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用多媒体及“教学资源库”的动画、视频辅助教学,如砂轮、链球等视频,以提高学生的感知视野,同时以提高教学效率。
4、为加强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不能仅从现象得出结论,还要进行理论证明,为此在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教学过程增加了运用极限法证明一般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5、让学生动手动脑地参与学习,设计了一个随堂小实验,对演示实验也作了一定的修改,比如演示曲线运动条件的实验时,斜槽改为用半圆,让学生同时能看到小球在半圆运动过程小球是从切线出来的,后受磁铁引力作用,导致小球做曲线运动。
6、设想在引导学生观察过程,对实验进行对比,从中发现不同的地方,以期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理解对比方法。
(二)教学过程不足之处1、教学案的问题设计不够明确。
因为是第一次使用教学案,学生不懂使用,若问题设置得当,要新授课教学案还是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的。
2、课堂中的随堂小实验,没有明确先让学生设计方案,导致很多学生没有目地的乱玩,而且实验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物理教师培训总结
物理教师培训总结物理教师培训总结1今年,县组织了物理教师的培训活动,在培训后,我深的体会,现将体会总结如下:一、教师能灵活地运用教材,处理知识点,与信息技术其他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讲课时,不拘泥于教材顺序,而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变动。
物理新课改后,需要学生接触学习很多的信息,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信息量、实现学科渗透、乃至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是难以实现的。
利用信息技术能演示现有实验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图像、声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搜集生动的素材,让学生感受,降低了教学难度。
以计算机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新课改提供了机遇,要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效果,也能加快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从他们身上,可以学习很多东西,但是美好中也存在着点滴不足。
诸如教师的鼓励手段应该及时、多样;在给予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时,应该让学生充分、彻底的进行思考、讨论,而不搞形式主义;再是教师在课前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太长,影响了听课的效果;有些教师在设计上还是以问题作为引线,让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走。
二、自主、合作、探究在听课中,我深刻体会到课程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基础,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
开课的教师自身素质较高,驾驭课堂能力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通过实验等方法予以讲解。
如:李永林老师《平面镜》的课中,学生得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象的错误结论,教师马上利用简单的实验,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想法,教学的机智性真是非常不错。
课堂设计新颖,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凌晓东老师的《平面镜成像》公开课中,桌上实验器材先只给出平面镜、跳棋,没有玻璃,然后在实验中逐步引导让学生发现用不透明的平面镜很难找到像的位置,而应该用透光的玻璃。
高中物理视野问题总结教案
高中物理视野问题总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高中物理视野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能够解决物理视野问题的求解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物理视野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物理视野问题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点,如折射、透镜成像等。
2. 难点:对物理视野问题进行求解时的思维方法和计算技巧。
三、教学内容
1. 物理视野问题的基本概念:折射、透镜成像等。
2. 物理视野问题的求解方法:利用光学公式、几何光学方法等进行计算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光学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次课的主题。
2. 讲解与实验探究:依次讲解物理视野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3. 课堂练习:布置一定数量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检测他们的学习情况。
4. 教学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5. 作业布置:布置一定数量的相关习题作为作业,巩固学生对物理视野问题的掌握。
五、教学资源
1. 教材:准备好相关的教材知识点和习题。
2. 实验器材: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设备。
教案制作人:XXX 教师时间:XXXX年XX月XX日。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1000字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1000字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作为一名兢兢业业的老师,通常都需要借助教案来辅助教学。
教案可以借给其他老师,共同相互交流,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高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敬请参阅本文!高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篇1】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向心力,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过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和表达式,本节课只讲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向心加速度的定义和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很轻松的得出向心力的概念: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这个指向圆心的合力称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对于向心力的表达式可以直接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出。
所以本节的重心是放在向心力的来源,向心力的来源知识是上面所提内容的综合应用,向心力是一个不易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与上学期学的重力、弹力不一样,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这个概念,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亲身体验。
我在课堂上先是让学生动手做些小实验,比如我给每个小组发一根绳子,然后让他们找橡皮擦或钥匙扣绑在绳上,一端用手拉着绳子让小物体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感受手收到的拉力,然后改变转动的快慢和绳子的长短,对比手在不同情况下受到的拉力大小,再松开手。
观察看到的现象。
在学生亲自体会的基础上,老师再通过在黑板上作图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讨论向心力的来源,然后在黑板上给我多种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情景,比如转动的圆盘上的物体、在圆筒内壁的物体随圆筒一起匀速转动……。
,让学生分组讨论向心力的来源。
最后通过圆锥摆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渗透涉及向心力的具体计算的方法。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篇2】一、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动能定理是高考频繁出现的考点,它的内涵和外延到高三有的学生都弄不清楚,更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我就采用小专题分知识块一点一点讲授,就像给幼儿喂食,小口相授,量少而精。
鉴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资料上和网上的习题大多数不能直接使用,需耐心的针对我的学生对一道道题目进行切割、变式,就像文火炖肉,把题目的鲜味发挥到极致,且适合我校学生的胃口。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摘要】本文探讨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
首先分析了物理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性,随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学。
接着探讨了中华传统文化对物理教学的启示和具体运用,以及学生对融合传统文化的反馈。
结论部分强调了中华传统文化与物理教学的有机结合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深度,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教育。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可以为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物理教学、融合、必要性、案例分析、启示、具体运用、学生反馈、有机结合、学习兴趣、深度、全面教育。
1. 引言1.1 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剧,高中物理教学也日益受到重视。
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价值也在逐渐被重新认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学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更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与热爱。
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物理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更能够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物理学科本质的窗口。
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加综合和多元化的教育体验。
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更是为了培养具有民族自信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希望这种跨学科教学模式能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2. 正文2.1 物理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高中物理教学随笔范文(10篇)
高中物理教学随笔范文(10篇)高中物理教学随笔篇1本学期我担任高一班级的物理下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我认真执行物理规定的教学工作计划,努力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课程标准给我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我的教学理念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怎样教物理,《国家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为了适应这种新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不断的学习让我有了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让我的教学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我加强了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深知我们每位物理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查找资料,和同行探讨,力争写出最优的适应我们学生的教案。
课后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记下教学中得与失,写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或困惑地方,得到了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十分有用。
较强的物理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积极渗透,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能力,充分体现“自主性学习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的思想,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
注重学习结果的同时,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这样的探索实验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教学活动兼顾到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而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提高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非常有价值的努力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视野下高中物理的教学策略及思考时春华(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江苏淮安 223231 )[摘要]文化视野下的物理教学是在对物理学文化意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基础,搭建台阶,渗透方法,拓宽视野等方式,将凝固的文化激活,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了解科学源流,品味科学成就,掌握科学方法,欣赏和体验科学理论本身和谐对称的意蕴。
为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教学中在关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同时,把握好学生近期目标和长远发展之间的平衡,让学生感受文化的精彩。
[关键词] 文化视野高中物理科学探究科学精神教学策略[作者简介] 时春华,男,江苏淮安人,淮安市钦工中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社会中的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物理教学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实践,课堂理应成为文化传播的中心。
不过,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思潮及“工具理性”思想的影响,我们的物理教学注意了教学进度,却缺少了应有的从容与淡定,导致许多教学内容成了压缩饼干。
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多地侧重于物理知识的认知,剥离了物理发现过程中的科学思想与创新智慧,淡化了科学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的人文启示等科学本质,从而使学生难以全面地体会物理文化的精髓。
这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物理学习的热情。
为解决上述问题:物理教学应以文化为根基进行课堂建设,通过强化基础,搭建台阶,渗透方法等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了解科学源流,品味科学成就,掌握科学方法,欣赏和体验科学理论本身和谐对称的意蕴。
本文拟以“人教版普通高中标准实验物理教科书”的相关案例为蓝本,谈谈笔者的做法及思考。
1 对文化及物理学的文化意义的认识文化是与人类的出现相伴而生的。
对于文化的理解,古今中外可以说是见仁见智。
我们认为:“文化指一个民族、集体或者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与信仰的总和。
”[1]实际上,文化就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也生活在文化中。
文化需要我们亲身感受和体验,需要我们试着去解释和提炼。
这或许正是文化的张力与魅力所在。
物理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文化体系。
物理文化“是古代哲学家、近现代物理学家和物理工作者,历经数千年逐步创造的物理知识体系、观念形态、价值标准及约定俗成的工作方法的总和。
”[2]物理文化跟人类的其他文化一样,可以“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次。
”[3]物理文化的器物部分是物理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观察和测量器具、相关的实验设备等。
物理文化的制度部分包括从事物理学活动的各种建制,主要有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出版部门、法规章程等。
物理文化的观念层次,是物理文化的内核,包括物理学知识、物理学思想、物理学的方法以及所蕴含的科学精神等。
物理学是一种生动和重要的人类文化活动。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指出:“科学是人类智力发展中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
”[4]物理学具有鲜明的文化品格,因此,物理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
物理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物理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2文化视野下物理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有意识地选择筹划的教学方式方法与灵活处理的过程,[5]它由动态的教学活动和静态的内容两个维度构成。
由于教科书中的科学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
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
”[6]为了让学生感受物理文化的精彩,我们将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放在17世纪到21世纪初,这一跨度为400年的背景上进行审视,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适当选择、重组,将凝固的文化激活,把教学活动转变为历史上文化创造者与今天学习者之间的对话活动,进而加强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1注重基础,搭建台阶,循序渐进,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稳步提高“注重基础”是指对重要的基础知识的阐述力求准确清楚、层次分明、严谨扎实,以充分体现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性。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使学生学会所教内容,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前提是学懂物理,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高中物理的许多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
我们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分散难点,搭建台阶,循序渐进,以使学生稳步提高。
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登山活动类似,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5m的峭壁,不算高,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专门的工具、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却难以攀登;东岳泰山1524m,不可谓矮,但是一般的人都能登上泰山极顶,这是因为泰山开凿了所有健康人都能接受的台阶。
教学也是这样,搭好合适的“台阶”既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教学艺术之所在。
下面我们以“矢量”的教学为案例,谈谈我们对教材的处理。
高中学生对矢量的认识必须突出两点:方向性和运算法则。
这对高一学生来说,两者都不容易。
对矢量教学是从力开始,还是从运动开始,两者之间谈不上孰优孰劣,但是如果从力开始,学生学习了力的方向后,紧接着就要学习矢量相加法则,难点相距太近,效果不好。
我们依托教材,从直线运动教学开始,采用分散、渗透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矢量的概念。
2.1.1 通过位移教学初让学生初步接触矢量直线运动教学中,学生先学习位移,通过位移初步接触矢量。
我们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启发,使学生认识到“像位移这样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7]这里只是描述了矢量的一个特征,但它不是矢量的定义。
2.1.2通过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感知矢量运算人教版普通高中标准实验物理教科书《物理①》第13页中有一个“思考与讨论”题: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40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 m,到达B点。
在纸上用有限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
三个位移大小各是多少?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学生通过同学从A 到C 再到达B 的过程,在具体的数量关系中,体会到A 到C 再到达B 的位移正好满足“勾股定理”。
这里并不要求形式完整地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或者三角形法则,但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思考,最终的位移并不是30 m 与40m 相加就可以得到的,达到这一层次就可以了。
教学中要让学生心存疑问,学生存疑是探究的开始,学生对矢量这一问题不自觉做出或浅或深的猜想与假设……。
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
2.1.3 通过“力的合成”实验让学生探究矢量相加的法则学习“力的合成”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求合力的方法,此时,为矢量定义已经有了基础。
2.1.4 对矢量进行定义到了“力的分解”,我们重新研究《物理①》第13页中的“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在对比位移合成的三角形定则与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过程中,理解两者之间的一致性。
此时,科学定义矢量已经水到渠成,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叫做矢量。
”2.1.5 通过应用让学生深化对矢量的理解知道了定义并不等于深刻掌握了这个概念。
我们以课本提供的 “速度矢量”为例,详细地讨论速度1υ、2υ与它们的变化量υ∆之间的方向关系。
到了《物理②》通过研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及“抛体运动的规律”,进一步加深对矢量的理解。
在研究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时,又一次运用矢量之差的方法。
经过这么几个台阶,加之高中近一年时间内学生对跟矢量相关问题的感悟,学生对于矢量的认识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
基本概念及规律的教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实验为依托,以动态、发展的观点把握知识的性质与本质,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理解教学中的知识问题,则可以实现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相知”、“相遇”。
2.2 渗透方法,让学生在经历与体验中掌握科学探究的要素,理解物理学研究的范式“渗透方法”是指在展现具体的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贯穿物理研究方法、思维方法。
我们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把科学过程和思维方法,引入物理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能领略前辈大师的研究方法、物理思想及科学精神。
”[8]2.2.1 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理解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一般都是从对具体事物认识开始的,但是又不止于具体的事物,人们总是试图揭示特殊现象背后蕴藏着的普遍规律。
我们以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方向的教学为例展开讨论。
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按下面的思路认识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方向。
用细线系一个小石块,手握细线的另一端把它抡起,使它绕着手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石块没有沿切线飞出去,那是因为受到了细线对它的力,这个力指向圆心;石块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因此也是指向圆心的。
由此得出结论: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是指向圆心的。
这个教学思路的问题是:从一个特例得到的结论没有进行分析就推广到一般情形了。
如果经常这样处理,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形成以偏概全的思想方法。
我们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方向问题这样展开。
先按照以前的思路进行讨论。
接下来可以再给出一个案例:地球绕太阳做(近似的)匀速圆周运动。
地球受到什么力的作用?这个力可能沿着什么方向?仿照以前的思路得出结论:在这两种情形中加速度方向是指向圆心的。
然后,我们可以用运动学的方法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矢量方向间的关系,通过理论探究得到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
这一过程中,对加速度的方向的讨论时并不涉及任何石块、小球、地球等具体的物体,因而得到的是普适的结论。
不借助实例,同样可以得出结论,那么,实例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实例给了我们强烈的提示:虽然没有十分的把握,但很可能是这样的!没有逻辑推理不可能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而脱离实际的推理可能使我们迷失方向。
2.2.2 教学中注意通过问题的解决,示范物理研究的规范化方法物理学中,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特点,解决起来要遵从不同的程序,也就是说有不同的规范。
问题解决方法与解决问题的程序有很大的关联,好的操作程序隐含了正确的思维方式。
教师的典型示范对于学生习得合理的程序很重要。
平抛运动教学时的操作程序如下:(1)建立坐标系和坐标原点。
(2)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
(3)分析小球中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4)得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根据这一思路,下面拟以平抛运动的教学片断为案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对于抛体运动,我们以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为支架,将平抛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让学生仿照在学习运动合成与分解时对红蜡块问题的处理程序,得出平抛运动轨迹的表达式、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研究抛体运动时,我们所用的思想与在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时强调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这是一种重视理论分析与演绎思维的方式。
理论的正确与否有待实验的检验。
我们做下面的演示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 球水平飞出;同时B 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