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阅读训练及答案
河南洛阳市2023年中招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洛阳市2023年中招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洛阳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指出,洛阳将持续打造社会治理高效、政务服务优质、群众生活满意的智慧城市。
你所在班级组织了体验“智慧城市实践活动。
1.有同学搜集了一段有关“智慧城市”的文字,请你阅读并完成相关任务。
(共4分)近年,洛阳市积极打造智慧城市,不断扩大应用场景,挖jué数字经济潜力,通过多领域持续发力,力争使更多人享受“数字红利”。
《规划》披露,2021年到2023年,洛阳将成为全省一流的新型智慧城市,加强数字赋能副中心建设,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完善基于智慧洛阳云平台的洛阳新型智慧城市“一网统管”建设。
2023年到2025年,洛阳将成为全国一流的新型智慧城市,把洛阳建设成为中原城市群极具fú射动力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动气“五大中心”,即大数据引领中心、数字政府示范中心、智慧民生普惠中心、数字经济集聚中心、智慧文旅兴盛中心。
(1)依次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应(yìng)潜(qiǎn)B.应(yīng)潜(qián)C.应(yīng)潜(qiǎn)D.应(yìng)(qián)(2)请根据语段中的拼音,把相应的汉字规范、端正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分)jué fú挖射2.下面是小文发现新式红绿灯后的采访记录,但文中画线句表达欠妥,请修改。
(2分)部分市民分享了对新式红绿灯的看法。
有的人说,新式红绿灯增添了牡丹花元素,信号灯可随着交通信号颜色的变换而显示不同的牡丹花颜色,展现出红牡丹停、绿牡丹行的效果,新颖,美观;有的人说,牡丹元素的红绿灯,凸显了洛阳特色,可使各地游客体会到浓浓的牡丹氛围;有的人说,牡丹元素的红绿灯,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为单调的出行增添了灵动与活力。
沈阳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沈阳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眼前,这是我们了解古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的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深入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很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其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专题训练提合理化建议(含解析)
非连续性文本专题训练--------提合理化建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
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
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
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
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赓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字已下降到270万。
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
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
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
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
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不幸的是,合村并居过程中,不少地方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更多关注合村并居中“钱值”(经济价值)和“颜值”(景观价值)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
非连续性文本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
且举李、杜、苏、辛为例。
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
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
2024届湖北中考全真练习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湖北中考全真练习语文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一次演讲,一副对联,一次旅行……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
班级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默语同学参加朗诵比赛,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2分)A. 默语注意到多音字词,他这样读:肖像xiāo 鲜为人知xiǎn 敷衍塞责sè 果实累累léiB. 默语希望读出词人苏轼的“狂”劲和豪兴,他这样处理节奏: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C. 默语想抒发对旧中国贫穷、落后的强烈感情,他这样处理重音: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D. 默语想读出表达卢州桥上石狮子千姿百态、形态优美的特点,他这样处理停连(“∨”表示停,“∧”表连):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小言说“青”字加上偏旁可以组成许多新的汉字,下面方框内应该填什么字呢?请你帮小言完成。
(2分)□卫填海山□水秀□天霹雳树欲□而风不息3、山水之城,美丽之地。
默语同学全家计划今年暑假到重庆旅游,于是默语上网做旅游攻略。
浏览网页时,发现了一副有关重庆的对联,准备共享给家人朋友,但在编辑时不小心打乱了部分文字内容(即“万国风”“天下客”),请你帮忙恢复对联。
(2分)(提示:朝天门,位于重庆市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是重庆以前的十七座古城门之一。
塘沽港,又名塘沽新港,现名为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是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
)上联:朝天门喜迎下联:塘沽港笑纳4、5、你知道“咸亨酒店”店名的文化内涵吗?“咸”是“全、都”的意思,“亨”是“顺遂、通达”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万事顺利,一切通达”。
酒店起这个名字,寄托了开店者的良好愿望。
2020中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文意,完成题目。
(13分)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莫砺锋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需要好好继承发扬。
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的正能量。
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便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
然而古籍汗牛充栋,应该从何入手呢?作为在大学中文系任教40年的老教师,首先推荐中国古典诗歌,也即从《诗经》《楚辞》开始的中国古典诗歌。
②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③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2019-2020学年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练建安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
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
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
”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
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
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
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
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
“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
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
”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
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
”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
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
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
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
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
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
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
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
甘肃省白银市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甘肃省白银市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学校开展“我爱祖国”主题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关心祖国命运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5分)【语段1】①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
②这场疫情,______于“九省通衢”的湖北武汉,扩散在人流规模最大的春节假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
③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______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严峻考验。
【语段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持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打响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
(1)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冠(guān)暴发脱贫攻坚同舟共济(jì)B.新冠(guàn)暴发脱贫攻艰同舟共济(jì)C.新冠(guān)爆发脱贫攻坚同舟共济(jǐ)D.新冠(guàn)爆发脱贫攻艰同舟共济(jǐ)(2)【语段一】中有病句,请指出是第几句,并写出修改意见。
(2分)第________句,修改意见:2.有人认为,下面句子中的“志哀”一词用错了,应该用“致哀”。
你觉得应该用哪个词?结合方框内《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回答。
(3分)清明节这天,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以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
志:记。
如“志喜”“志哀”“永志不忘”等。
【志哀】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
致:给予;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
如“致哀”“致歉”“致欢迎辞”等。
【致哀】对死者表示哀悼。
◆热爱祖国文化3.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①每至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就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
”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
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静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
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
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国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
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
然而,即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
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
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 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中,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2020年甘肃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年甘肃省中考语文试卷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语段一】①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
②这场疫情,_____于“九省通衢”的湖北武汉,扩散在人流规模最大的春节假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
③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_____的关键时了刻,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严峻考验。
【语段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持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打响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
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新冠(guān)暴发脱贫攻坚同舟共济(jì)B.新冠(guàn)暴发脱贫攻艰同舟共济(jì)C.新冠(guān)爆发脱贫攻坚同舟共济(jǐ)D.新冠(guàn)爆发脱贫攻艰同舟共济(jǐ)[语段一]中有病句,请指出是第几句,并写出修改意见。
第______ 句,修改意见:______2.有人认为,下面句子中的“志哀”一词用错了,应该用“致哀”。
你觉得应该用哪个词?结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回答。
清明节这天,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以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
志:记。
如“志喜”“志哀”“永志不忘”等。
【志哀】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
致:给予;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
如“致哀”“致歉”“致欢迎辞”等。
|【致哀】对死者表示哀悼。
3.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演变过程中,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除极个别的例外,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①现存最早的原始文字是上古时代的石刻字符②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③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④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A. ①②③④B. ③②①④C. ①④③②D. ③④①②4.书法是独特的汉字艺术。
10 议论文阅读-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检测(部编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梳理10 议论文阅读一、阅读《庚子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完成练习。
①庚子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
这是一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抗疫阶段性成果。
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制度的优势和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实力,也与中国人民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息息相关。
②敢于担当的精神,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充分体现。
担当意味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意味着在关键时刻能将国家、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疫情期间,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戳中了人们的泪点:钟南山院士靠在车座上闭目小憩,脸上是难以掩饰的疲惫。
这是因为钟老匆忙奔赴疫区,没有时间好好休息。
一位84岁的老人,不亲赴抗疫一线本无可厚非,但他首先想到的是为抗疫尽自己的力量,不顾劳累与安危,毅然决然奔赴疫区。
从年事已高的院士专家,到90后、0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他们面对疫情义无反顾,坚定前行,承受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做出了巨大牺牲。
他们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争分夺秒,连续作战,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生命,为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守护了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
③抗疫英雄敢于担当,奋战在前线,广大民众也自觉服从大局,为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出了贡献。
疫情突发正值春节假期,国家一声令下,全民响应,人们取消了春节期间的走亲访友和各种聚会,克服困难就地隔离。
武汉人民、湖北人民顾全大局,顽强不屈,为阻击病毒做出巨大贡献。
他们面对离汉离鄂通道关闭后交通停滞、城市“停摆”,克服了近距离接触病毒、物资紧张以及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困难,服从大局,咬紧牙关,团结坚守。
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战争中,英雄的武汉人民、湖北人民将载入史册,为人们所铭记。
④医务工作者等抗疫一线的广大勇士逆行出征,不惧牺牲,用血肉之躯构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他们是栋梁,体现了敢于担当的精神。
广大民众在疫情期间以国家利益为重,响应国家号召,约束自我,居家隔离:他们是基石,体现了服从大局的意识。
2019-2020学年汕头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汕头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一个星期以后,我走过那条小街,我想该进去向他说明:他替我做的新靴子是如何的合脚。
但是当我走近他的店铺所在地时,我发现他的姓氏不见了。
橱窗里照样陈列着细长的轻跳舞靴、带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长筒马靴。
我走了进去,心里很不舒服。
在那两间门面的店堂里——现在两间门面又合而为一了——只有一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
“格斯拉先生在店里吗?”我问道。
他诧异地同时讨好地看了我一眼。
“不在,先生,”他说,“不在。
但是我们可以很乐意地为你服务。
”我们已经把这个店铺过户过来了。
毫无疑问,你已经看到隔壁门上的名字了吧。
我们替上等人做靴子。
”“是的,是的,”我说,“但是格斯拉先生呢?”“啊!”他回答说,“死掉了!”“死掉了?但是上星期三我才收到他给我做的靴子呀!”“啊!”他说,“真是怪事。
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的。
”“慈悲的上帝啊!”“慢性饥饿,医生是这样说的!你要晓得,他是这样去做活的!他想把店铺撑下去;但是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
他接了一份定货后,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
顾客可不愿等待呀。
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
他老坐在那里,只管做呀做呀——我愿意代他说句话——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业竞争呀!他从不登广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还要亲自做。
好啦,这就是他的下场。
照他的想法,你对他能有什么指望呢?”“但是饿死——”“这样说,也许有点儿夸张——但是我自己知道,他从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靴子,一直做到最后的时刻。
你知道,我往往在旁边看着他。
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
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
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
他经常断炊。
他是个怪人。
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节选自高尔斯华绥《品质》)1. 根据上下文,说说选文第一段中加点词“照样”的含义。
“现代人与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決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
且举李、杜、苏、辛为例。
李白热情退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
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
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受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
2021年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21年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家谱家训:传承君子之风君子文化浸润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还通过家谱、家训等渠道,使传统伦理在家庭落地生根,转化为家庭成员的做人信条和生活习惯。
每一个人都诞生并生活在一定家庭之中,每个家庭在世代繁衍和薪火相传的同时,都会或隐或显地积淀并形成某种价值观念和德行风尚,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家风。
一般说来,家风既包括有文字及实物遗存的有形部分,也包括仅是口头和行为传授等随时消失的无形部分,有形的部分以家训、家谱等为载体,固然有助于家族文化的传递和弘扬;无形的部分如长辈的言谈等虽然往往随生随灭,但它多半留在后辈心中,对家族成员的成长和家族风气形成同样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
中华民族具有深刻的“家国同构”观念,一方面,家是国的细胞,没有家就没有国;另一方面,国是家庭细胞赖以生存的肌体,国盛才能家兴,国破则难免家亡。
正是这种水乳交融的家国同构理念,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家族的家训、家谱等,虽然具体内容互有差异并各具自己特色,但其中所宣扬的立身处世、持家兴业的规则和教导等,基本都是建立在对中华文化主流价值体系的集体认同之上。
君子文化作为儒家思想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标识,与历代著名家训、家谱秉持和崇尚的做人理念及价值观念等高度契合。
在一定程度上毋宁说,众多家训、家谱所传达的励志勉学、入孝出悌、勤俭持家、精忠报国等优良家风,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具体细化,不仅堪称个人和家族成长兴旺的座右铭与传家宝,也是君子文化从庙堂走向民间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
君子文化与家族文化融合,在家训、家谱、家风中扎根开花,不仅有助于崇德向善之风在家族里世代相传,还能够由家族推向村邑、由村邑推向国家。
清代宰相张廷玉作《王氏族谱序》说:“故君子之用心,必将使人知族人之成本于一气,则孝弟亲睦之意,油然自生。
实用类文本阅读鉴赏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
且举李、杜、苏、辛为例。
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
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
《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二)阅读下面文意,完成题目。
(13分)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莫砺锋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需要好好继承发扬。
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的正能量。
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便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
然而古籍汗牛充栋,应该从何入手呢?作为在大学中文系任教40年的老教师,首先推荐中国古典诗歌,也即从《诗经》《楚辞》开始的中国古典诗歌。
②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③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高中语文练习题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濮阳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濮阳一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7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
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
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
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编者注:透入肌肉和骨髓,比喻感受深刻)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中考语文二模试卷1. 《洛阳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指出,洛阳将持续打造社会治理高效、政务服务优质、群众生活满意的智慧城市。
你所在班级组织了体验“智慧城市”实践活动。
有同学搜集了一段有关“智慧城市”的文字,请你阅读并完成相关任务。
近年,洛阳市积极打造智慧城市,不断扩大应用场景,挖jué数字经济潜力,通过多领域持续发力,力争使更多人享受“数字红利”。
《规划》披露,2021年到2023年,洛阳将成为全省一流的新型智慧城市,加强数字赋能副中心建设,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完善基于智慧洛阳云平台的洛阳新型智慧城市“一网统管”建设。
2023年到2025年,洛阳将成为全国一流的新型智慧城市,把洛阳建设成为中原城市群极具fú射动力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五大中心”,即大数据引领中心、数字政府示范中心、智慧民生普惠中心、数字经济集聚中心、智慧文旅兴盛中心。
(1) 依次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应(yìng)潜(qiǎn)B.应(yīng)潜(qián)C.应(yīng)潜(qiǎn)D.应(yìng)潜(qián)(2) 请根据语段中的拼音,把相应的汉字规范、端正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①挖jué ______②fú ______ 射2. 下面是小文发现新式红绿灯后的采访记录,但文中画线句表达欠妥,请修改。
部分市民分享了对新式红绿灯的看法。
有的人说,新式红绿灯增添了牡丹花元素,信号灯可随着交通信号颜色的变换而显示不同的牡丹花颜色,展现出红牡丹停、绿牡丹行的效果,新颖、美观;有的人说,牡丹元素的红绿灯,凸显了洛阳特色,可使各地游客体会到浓浓的牡丹氛围;有的人说,牡丹元素的红绿灯,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为单调的出行增添了灵动与活力。
因此,相对于传统红绿灯,新式红绿灯具有特色鲜明、愉悦心情、新颖美观等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便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
然而古籍汗牛充栋,阅读应该从何入手呢?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
且举李、杜、苏、辛为例。
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
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进行诗歌创作,为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描绘生动的历史画卷。
杜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
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
到了南宋,时代动荡引起词坛风气的巨大变化,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
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给大众以精神滋养。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古籍,都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也都体现了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
B.叶燮认为“诗是心声”,不能作伪,所以“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诗与人总是有机统一、无法分割的。
C.有人认为中国古典诗歌最古老纲领“诗言志”与陆机的“诗缘情”论是对立的关系,作者对此持反对态度。
D.李白的诗作蕴含强大精神力量,但在以积极的人世精神进行创作、凸现民族文化性格
的形象方面则比杜甫略逊一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艺术价值非常丰富,本文主要从精神引领和提升人格境界的角度作了分析。
B.本文认为唐诗宋词应是阅读古籍的首选阅读对象,并从多个方面阐释了作出这一论断的理由。
C.从中华传统文化到古诗,从唐诗宋词到李杜苏辛,文本的分析范围渐次缩小,议论却逐层深入。
D.引证是本文的鲜明特色,在论证的各个层次,作者都引述了前人的经典言论,并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坚持人品与文品并重,阅读“第一等真诗“,不仅可体会“第一等襟抱”,更重要的是能读出“第一等学识”。
B.在情志方面,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与现代人是相通的,它们可以在人生意义和美感上给我们许多启迪。
C.无论是情操禀赋还是艺术表现,李杜、苏、辛的作品都各有其独特之处,但它们都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极致的审美享受中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是一种完美的阅读境界。
参考答案:
1.C (A项“都体现了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错,原文说的是“其中最重要的”; B“总是有机统一、无法分割的”片面,叶燮说的是“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每”即“常常"之义,却未必没有例外;D“但在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则比杜甫略逊一筹”错,原文无此对比内容。
)
2.D (“论证的各个层次,作者都引述了……说该有误,在具体分析李、杜、苏、辛作品的层次,作者就没有使用直接引证的论述方法。
)
3.A(“更重要的是能读出“第一等学识”有赣文章强调的是好诗能提升人格境界,故“第一等襟抱”之价值应在“第一等学识”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