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选修六5.3《中国环境法规体系》word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管理5.3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教案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管理5.3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教案湘教版选修6
在基本权利方面,中国宪法并未直接规定环境权条款。因此,理论上有关公民的环境权只能从专门的环境立法中有关公民参与原则的条款规定来推演。
2.综合性环境基本法
这里所谓的“基本法”,是指国家制定的包含某方面的综合性政策、目标规定的整体性综合性法律。理论上它应处于国家基本法的地位。我国在1979年制定了第一部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环境保护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法”)。理论上,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的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而且是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和环境与资源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一直动荡不安。环境立法残缺不全,仅仅颁布了几部自然保护的立法,主要有《渔业法》(1929年)、《森林法》(1932年)、《狩猎法》(1932年)、《土地法》(1930年)和《水利法》(1940年)等。这些颁布的法律由于战乱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共产党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也制定和实施了一些保护自然的法规,其中如《闽西苏区山法令》(1930年)、《晋察冀边区禁山办法》(1939年)、《晋察冀边区垦荒单行条例》(1938年)、《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1941年)、《晋察冀边区兴修农田水利条例》(1943年)、《东北解放区森林保护暂行条例》(1949年)等。上述自然资源立法的主要意图是发展经济,保障资源的持续利用。建国后,直到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兴起和环境法的孕育产生时期;从1973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法初步而又艰难的发展时期;从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实施,到1989年国家对该法进行修改的10年问,是中国环境立法的迅速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国家颁布了大量关于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环境污染防治和资源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除制定国内的环境法之外,中国政府还积极参加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并参加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和协定,与周边国家签订了一些环境保护的双边协定。如《控制危险废物污染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1989年后,我国环境法处于改革和完善期,并制定和修改了许多环境保护专门法律法规如《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国2l世纪议程》以及水污染、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第五章环境管理5.3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素材【精品】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第五章环境管理5.3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素材【精品】

第三节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教学建议本节知识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环境保护法规的类型。

本节内容较为抽象,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多采用案例法进行讲解,以案例的形式将知识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讲解环境保护法规的类型时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讲解,这样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参考资料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的构成近20年,我国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多级别、多种类、多形式、适用范围不同的法律法规组成的环境保护法体系。

但各种法律法规各自的目的、任务、重点有所不同。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补充。

从世界各国已经建立的环境保护法体系看,环境保护法体系由以下各级各种法律法规组成。

(1)《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法律规范。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有关规定是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根据和指导原则。

我国《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第9条第2款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

”第10条第5款规定“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2)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

环境保护基本法是指根据《宪法》的有关规定,为了保护环境,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原则和措施的法律。

其特点是将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以保护,并且基本上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3)环境保护单行法律法规。

这部分法律法规包括环境污染防治与自然资保护两类单行法律、法规。

①环境污染防治单行法律法规。

是为预防与治理人们排放的有害环境的物质或释放的能量对环境造成的传染危害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这方面法律法规的特点是一般以防治某方面的污染为主,兼顾保护自然资的条款,体现污染防治与保护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②自然资保护法律法规。

是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各种自然资,调整因保护某些特殊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因素,危害生态平衡和环境优美和谐而制定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浙江省苍南县求知中学《环境保护》5.3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教案 湘教版选修6

浙江省苍南县求知中学《环境保护》5.3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教案 湘教版选修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 –选修65.3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环保法体系的构成。

2.了解一定的环境法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上网或其他途径,查阅我国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通过模拟法庭,明确法律手段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法制意识,培养现代公民的法律素养。

[教学重点]构成我国环保法体系6个方面的法律地位和基本内容[教学难点]构成我国环保法体系6个方面的法律地位和基本内容[教学媒体与教具]网络资料收集[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过程]【新课导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把该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初步形成了环境法规体系,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你知道我国环境法规体系有哪几部分组成吗?【板书】第三节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投影】图5-3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图【教师讲述】我国环保法体系由六个方面的法律构成。

其中,宪法是制定环境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板书】一、宪法【课前资料收集】通过网络查阅《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条款有哪些?【学生交流】宪法中第九条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

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等等。

【承转】在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中。

我国加入了部分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板书】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阅读】阅读课本第89页材料“我国加入的部分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了解这些公约的主要内容。

【实践活动】通过网络查阅我国加入的某一个国际环境公约(如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具体内容,讨论为履行该条约,我们能够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

【点拨】可通过以下链接查阅。

/ziliao/2003-07/10/content_966008.htm/blog/user1/38/archives/2006/5629.shtml/law/law_detail.jsp?id=131. cn/html/2007-04/6383.html/ziliao/2004-02/12/content_1311642.htm/chinese/zhuanti/210878.htm/content/view.jsp?id=6191【提出问题】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学生思考后回答】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具有法律效力,负有相同的国际义务,【过渡】除了宪法外,我国制订了哪些环境保护法规呢?【板书】三、环境保护法规【自主学习】自学课本89~91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中,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教案湘教版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教案湘教版
d.青少年环保义务与行动:强调青少年在环保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提出具体的行动建议,如节约用水、减少废物产生、参与环保志愿活动等。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本节课的作业。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巩固(占总作业量的40%)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我国环境法规体系的结构及其特点。
2.作业反馈:
我将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对于理论知识巩固部分,我会检查学生对环境法规体系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环境法律制度基本原则的掌握情况。对于回答不准确或不完整的地方,我会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正确答案。
-对于实践与应用部分,我会评价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法律法规应用能力和解决策略的提出。我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深入的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同时,我会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环境问题的解决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教案湘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教案湘教版”针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的环境法规体系、环境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环境法律法规以及青少年如何履行环保义务等。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环境法规体系,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的课堂教学中,我尽力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环境法规体系,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但课后,我发现了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在导入新课时,我提出的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环境污染的情况?”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热烈回应。这说明学生们可能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反映出我在提问设计上的不足。未来,我需要设计更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2018秋 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六 第五章 第三节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最新学习文档

2018秋 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六 第五章 第三节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最新学习文档

第三节中国环境法规体系[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中国制定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目的。

2.了解中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组成。

一、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1.制定的目的:保护和改善人民的①生活环境和②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③公害,保护人体健康,促进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2.体系思维活动1.我国在走自己的循环经济之路中将采取什么措施?答案(1)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采取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综合措施。

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组成1.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其中许多涉及环境保护的条款,是制定环境法的基本⑧依据和⑨指导原则。

2.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具有⑩法律效力,负有相同的⑪国际义务,因而也归入到我国⑫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中。

3.环境保护法规(1)环境保护基本法即《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⑭综合性法规,规定了国家的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⑮依据。

(2)环境保护单行法律:⑯专门性法规。

(3)环境保护行政法规:⑰国务院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

(4)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5)环境保护标准。

思维活动2.《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属于我国法规体系中的哪一类?答案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探究点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日早晨,一场暴雨过后,甲某承包的鱼塘炸开了锅,数不清的白鲢、花鲢拼命跳出水面。

几小时后,鱼塘恢复了平静,近万条死鱼浮上水面。

在鱼塘西侧3千米远的地方,有一家奶牛养殖场和一家蘑菇生产基地。

暴雨过后,甲某看到乳白色的污水从西面流过来,汇入鱼塘,污水流到哪里,鱼蹦到哪里。

(1)甲某将奶牛养殖场和蘑菇生产基地告上法庭,如果你是甲某聘请的律师,你准备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这三部法规在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中属于哪类法规?(2)如果你是法官,审判奶牛养殖场和蘑菇生产基地应当赔偿甲某的损失时,说明他们应当负有环境保护法中的哪种民事责任?(3)为了证明鱼塘中鱼的死亡与奶牛养殖场和蘑菇生产基地的污水排放有关,应当采取哪些环境标准来检测鱼塘中的水?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是环境保护行政法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是环境保护标准。

高中地理 5.3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学案 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 5.3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学案 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 5.3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学案湘教版选修6【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制定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目的。

2.了解中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组成。

一、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1.制定的目的:保护和改善人民的①______环境和②________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③____________,保护人体健康,促进④________________建设的发展。

2.体系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组成1.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其中许多涉及环境保护的条款,是制定环境法的基本⑧________和⑨____________。

2.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具有⑩________效力,负有相同的○11____________,因而也归入到我国○12________________体系中。

3.环境保护法规14(1)环境保护基本法即《○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环境保护的○________法规,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15________。

(2)环境保护单行法律:○16________法规。

(3)环境保护行政法规:○17____________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

(4)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5)环境保护标准。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我国宪法序言最后一段这样写道:“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思考并完成1~3题。

1.环境法制定的基本依据和指导原则是________中的有关规定( )A.《宪法》B.《国际环境保护公约》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民法通则》2.在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中,规定了国家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的是( )A.《宪法》B.《国际环境保护公约》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民法通则》3.下列规定来自《宪法》的是( )①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②控制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③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④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下列关于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是制定环境法的基本依据和指导原则B.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负有相同的国际义务,但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力C.违反环境保护法须承担的民事责任是“赔偿损失”和“排除危害”D.我国其他法律,如刑法、民法和经济法中涉及的有关环境保护条款,也属我国环保法体系的组成部分考查点2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组成2008年9月27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南宁市人大公布施行《南宁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 5.3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素材 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 5.3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素材 湘教版选修6

第五章环境管理5.3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相关素材环境管理制度《环境保护法》第四章对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了总结,并作出了11条规定。

目前我国环境管理的制度措施主要有八项,即:(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三同时"制度;(3)排污收费制度;(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6)排污许可证制度;(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8)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

下面重点介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五项,其余的略述。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控制新的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1986年3月26日全国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共25条,附录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提要"。

该办法适用于中国领域内的工业、交通、水利、农林、商业、卫生、文教、科研、旅游、市政等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切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

它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各级计划、土地管理、基建、技改、银行、物资、工商行政部门都应结合该规定将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纳入工作计划。

执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对扩建、改建、技改工程必须对原有污染在经济合理条件下同时进行治理。

建设项目建成后其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和符合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

该办法还具体规定了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有关法规。

该办法还具体规定了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审批权限,以及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实施资格审查的制度。

高中地理·选修6-第5章 第3节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 配湘教

高中地理·选修6-第5章 第3节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 配湘教

4.我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有
()
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②《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
③《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
④《京都议定书》
Hale Waihona Puke 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②③
【答案】3.D 4.D
地理 选修Ⅵ 环境保护 配湘教版
解析:第3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中 关于环境保护的条款是制定其他环境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第4题, “生物”是关键词,这就排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 议定书》,因为它们制定的目的是控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行政法规 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
收使用管理条例》
地方性环 境保护法规
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根据国家环 《内蒙古自治区草
境保护法规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 原管理条例》
的综合性或单行环境保护法规
为了执行各种专门的环境法而制定 《生活饮用水卫生
环境保护标准
的技术规范
标准》
地理 选修Ⅵ 环境保护 配湘教版
1.《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是
图表·活动点拨
地理 选修Ⅵ 环境保护 配湘教版
1.教材第88页 图5-3 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解读说明:该图反映了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首先是 宪法,宪法之下是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环境保护基本法和其他相关法规; 环境保护基本法之下是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环境保护单行法 律。在该体系中,前一级的法规是后一级法规制定的依据,例如,环境 保护基本法规定了国家的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是 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
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地理 选修Ⅵ 环境保护 配湘教版

高中地理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课件 湘教选修6

高中地理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课件 湘教选修6
第五章 环境管理
5.3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法的目的:
1、保护和改善人民是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2、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人体健康 3、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中国的环境法规体系
宪法
环境保护基本法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地 方法规
环境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防 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2、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 的动物和植物等等
作用:依据和指导原则
二、国家环境保护公约
(1)为什么属于我国的法律?
(2)我国加入哪些环境保护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三、环境保护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环 境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保 护 法 规 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
环境保护标准
饮用水质量标准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62022/1/162022/1/161/16/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62022/1/16January 16,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62022/1/162022/1/162022/1/16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环境管理
5.3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
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环保法体系的构成。

2.了解一定的环境法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上网或其他途径,查阅我国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通过模拟法庭,明确法律手段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法制意识,培养现代公民的法律素养
二、教材分析
上一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主要体现了我国环境管理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等方面,本节教材则重点介绍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体现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这应该是本节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教材首先简要说明了制定环境保护法的目的,同时以示意图的形式介绍了我国环保法体系的构成。

这有利于学生了解国家和政府是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已经把该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初步形成了环境法规体系,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教材的主体部分,对构成我国环保法体系的六个方面的法律进行了一般性介绍。

对高中生来说,具备一定的环保法律法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是本节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关于宪法,教材主要介绍了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并从根本法的角度上指出这些规定是制定环境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二)关于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教材指出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具有法律效力,负有相同的国际义务,因而也归入到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中。

为了拓展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介绍了我国加入的部分环境保护公约的基本情况,并设计了一个网上查阅的实践讨论活动
(三)教材的第三部分,环境保护法规,首先指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主要内容和地位,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规定了国家的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

紧接着教材安排了一段关于“违反环境保护法的民事责任”的阅读材料和一个关于“环境侵权案”的探究活动,这部分内容与正文相呼应,能够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法律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性。

应该补充说明的是: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也还存在一些与环境管理的实际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不断加以健全和完善。

在明确了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主要内容和地位之后,教材对以环境保护基本法为依据而制定的环境保护单行法规、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标准等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其他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了解释。

对于环境保护标准,通过阅读材料的形式进行补充说明。

最后,教材指出,我国其他法律中的有关环境保护条款,也属我国环保法体系的组成部分
三、教学提纲
(一)中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目的和构成
(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组成
1.宪法是环境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2.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3.环境保护基本法
(1)主要内容
(2)地位
4.其他环境保护法规
四、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一方面是通过对我国环境法规体系的一般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已初步形成环保法体系,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教材对构成我国环保法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适当的说明,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环境法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约束自身行为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利用法律武器制止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发生
(一)可通过指导自主学习教材的方式并结合网上查阅或其他方法(如去图书馆),了解构成我国环保法体系6个方面的法律地位和基本内容,掌握一定的环境法知识。

这些活动需要在课前布置学生去完成,课堂中可采取分享成果的方法,请6位同学分别介绍6个方面法律的基本情况,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作补充。

(二)可创设模拟法庭的情景进行教学。

违法案例可以采用课本的活动案例,也可由师生另选其他案例。

模似法庭应设置法官、原告、被告、双方律师、检察官、书记员等成员,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或小组担任。

活动应紧紧围绕案情事实、违法表现、法律依据、如何判决处罚等方面,进行深入辩论和分析。

教师可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评,提出质疑,引导讨论,褒奖成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充分体验法律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增加环保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五、参考资料
(一)环境法的发展
环境法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警惕和预防人为侵害环境为目的,调整与环境相关的人类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环境法的目的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警惕和预防人为原因造成对环境的侵害;环境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包括全部与环境相关的人类活动;环境法体系的范畴还包括其他调整与环境相关的社会关系部门法的法律规范。

1.国外环境法的发展
国外环境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纪以前的欧洲。

在中古时期的11世纪,由于西欧兴起了城市,因此,环境卫生和空气污染问题就开始产生。

由于城市化的原因,欧洲一些国家就以保护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环境的立法。

现在可以找到最早的欧洲环境法律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在1306年颁布的禁止在伦敦使用露天燃煤炉具的条例。

据资料记载,在14世纪的伦敦,曾有一名男子由于燃烧煤而被绞死。

在公元14世纪,法国的查尔斯六世禁止在巴黎“散发臭味和令人厌恶的烟气”。

国外环境法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公共卫生到自然资源保护(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环境立法);第二阶段生活环境的保护(20世纪初至60年代的污染防治立法);第三个阶段是全方位的环境保护(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整合型环境立法)。

2.中国环境法的演变和形成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思想是从对生物资源保护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产生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1l世纪的西周时期,经过1000年的发展,至秦汉之前,已逐步完善起来。

从秦汉以后至明清时期,这种思想在实际中得到一定的运用和发展。

例如,在《秦律十八种》之《田律》中,有一部分是关于生物资源保护的规定,体现了“以时禁发”的原则。

从中国早期的自然资源保护立法来看,早期的环境法律规定目的是为了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以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一直动荡不安。

环境立法残缺不全,仅仅颁布了几部自然保护的立法,主要有《渔业法》(1929年)、《森林法》(1932年)、《狩猎法》(1932年)、《土地法》(1930年)和《水利法》(1940年)等。

这些颁布的法律由于战乱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

在共产党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也制定和实施了一些保护自然的法规,其中如《闽西苏区山法令》(1930年)、《晋察冀边区禁山办法》(1939年)、《晋察冀边区垦荒单行条例》(1938年)、《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1941年)、《晋察冀边区兴修农田水利条例》(1943年)、《东北解放区森林保护暂行条例》(1949年)等。

上述自然资源立法的主要意图是发展经济,保障资源的持续利用。

建国后,直到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兴起和环境法的孕育产生时期;从1973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法初步而又艰难的发展时期;从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实施,到1989年国家对该法进行修改的10年问,是中国环境立法的迅速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国家颁布了大量关于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环境污染防治和资源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除制定国内的环境法之外,中国政府还积极参加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并参加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和协定,与周边国家签订了一些环境保护的双边协定。

如《控制危险废物污染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

1989年后,我国环境法处于改革和完善期,并制定和修改了许多环境保护专门法律法规如《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国2l世纪议程》以及水污染、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
(二)中国环境法律体系
所谓环境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

1.宪法中环境保护的规范
宪法在一个国家中处于法律体系的最高地位,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我国宪法中已经将环境保护纳入其规范体系中,以此作为环境立法、环境行政的依据
中国1982年《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这是环境行政权的最基本依据。

此外,中国宪法对自然资源和一些重要的环境要素的所有权及其保护也作出了许多规定。

例如,“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又如,“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

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以及“城市的土地属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在基本权利方面,中国宪法并未直接规定环境权条款。

因此,理论上有关公民的环境权只能从专门的环境立法中有关公民参与原则的条款规定来推演。

2.综合性环境基本法
这里所谓的“基本法”,是指国家制定的包含某方面的综合性政策、目标规定的整体性综合性法律。

理论上它应处于国家基本法的地位。

我国在1979年制定了第一部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环境保护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法”)。

理论上,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的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而且是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和环境与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