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论文

合集下载

如何搞好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

如何搞好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搞好初中文言文教学【内容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教师往往采用简单而机械的“识词——翻译——讲解——背诵”的模式,学生始终处于接受者的被动地位。

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法,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教师往往采用简单而机械的“识词——翻译——讲解——背诵”的模式,学生始终处于接受者的被动地位。

整个课堂成了老师的“独角戏”,老师泛泛而谈,学生恹恹而听,应有的互动没了,应疑的地方不疑,情感的交流被滔滔的讲解所替代,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差。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入情。

”选入教材的文言文作品多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描绘了优美动人的意境,倾注了作者炽烈的思想感情。

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法,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

本文笔者谈谈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转变角度,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探究的兴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心理都是动机引起的。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拘泥于识词、翻译与背诵,单调乏味,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沦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奴隶。

因此,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大胆进行教改尝试:放下架子,由过去课堂上的“尊者,长者,智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平等参与者与交流者,放开手来,让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奴隶转变为主动求知、积极探究的学习主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不妨转变角度,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产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探究的动机,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满意效果。

初中文言文学习教学方法论文

初中文言文学习教学方法论文

初中文言文学习的教学方法摘要:古今中外,无人不赞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历史长河渊源流长。

中国是诗的国度,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

作为一名中国人,不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学习古代语言,从个人方面,有助于明理、明善、修身养性!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哲,医,佛,道等文化的精髓;对整个社会来讲,也是一种无价之宝,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

本文主要讲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初中生语文课中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二是教师应采取些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教导学生学好文言文。

关键词:文言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94-01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我常常纠结在学生所提的很多问题中,比如学生常常会问我一些问题:“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我们以后又不会用到它,而且文言文又不好懂,读起来生硬不好记。

”这些问题以前一直没仔细思考过,现在仔细想想,学习文言文对学生大有益处:(1)可以了解我国几千年的历史,知道许多精彩诱人的故事。

(2)文言文的阅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为现代人阅读现代文而服务的。

只有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功底的人,在现代文的阅读中才会读得越来越顺畅,游刃有余。

只有对文言文的阅读在感情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才会真正体会到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博大精深,才会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3)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4)学习文言文,懂得一些文言知识,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学习古人的伟大精神,崇高品德和高超智慧,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我们的思想和文化素质;还能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

一、有效文言文教学方法有哪些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掌握起来最困难的环节。

教学方法是教师实施教学内容的手段,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摒弃俗套,积极,抓好文言教学论文

摒弃俗套,积极,抓好文言教学论文

摒弃俗套,积极探索,抓好文言教学文言文是我国先辈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更是其中的典范之作,我们学习它,既有助于继承祖国博大的传统文化,又能促进学生对现代汉语的理解,然而现在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困难不小,理由无非是年代久远,学了没用,枯燥乏味之类,不少老师在古文教学中至今仍被束缚在陈旧的模式中一筹莫展。

近几年来,在课改春风的沐浴下,我努力摒弃旧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

一、抓好阅读训练,储备文言知识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读”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

文言文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语言表达形式与现代白话文不同,与口头语言有着更大的差距。

初中学生由于刚刚接触文言文,加之考试制度的需要,对文言文的阅读量明显不够,对古汉语的理解则更为欠缺。

而这些都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不可缺少的条件。

因而熟读、背诵就成为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诵读法”。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应该多多阅读其中的经典名篇,不但要阅读课内的文言文,还要多阅读课外的文言文。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描写的那位三味书屋的老先生,读书时自得其乐,读得把头“拗过去,拗过去”,真正是“尽情发挥了作者当时的情感”,也融入了老先生的情感。

语文教学中常用的“诵读法”就是放开声音反复地读,直到熟练地记住并准确理解为止,即“熟读成诵”。

诵读绝不仅仅是学生自己读,还应该是有教师引导的读。

但“读”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读过之后还要背诵,把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营造良好氛围,消解浮躁情绪1.有些学生因为不能很快的进行文言文学习,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表现出一种畏难的浮躁情绪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特点,在学科开课初,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启发学生。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掌握一些古代汉语知识,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才能游刃有余、从容自如地畅游书海。

2.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要努力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正面影响作用要教好文言文,语文教师不仅要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学原则,还应该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更要具备较高的文言修养。

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方法论文

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方法论文

初探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摘要:按新课标理念,初中文言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摸索一套有序、有趣、有味、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文言文语感,分项归纳积累,让知识系统化,加强迁移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初中文言文教学是中学阶段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初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阅读约占四分之一,是升学必考内容;且更重要的是,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华夏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所以不论是从语言延续的角度,还是从文明传承的角度,我们实在有必要学好文言文。

新课准对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提出了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常用文言文实词和虚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在理解字词、句子的基础上加强文言文的诵读,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使学生充分感受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挖掘文言文教学的有利因素,给文言文课堂教学注入生机,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熟读成诵,培养语感农村学生小时文言积累少无语可“反刍”,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克服文言文之巩惧心理,首先是读书。

默读、吟读、诵读、范读、集体读,不一而论,但我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指名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诵读,口耳眼心都能用得上,能培养文言的语感,诵读必须在理解词义,了解句式的前提下进行。

只有在“一字一句,分晓真切”(朱熹语)的前提下,让学生反复诵读一篇篇文言作品,才能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意义。

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读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朱熹语)即可。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特别是一些通假字。

这就需老师的范读,以加深记忆。

如墨子《公输》的“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一句中,“滑”不读“huá”而应读“gǔ”。

司马迁《陈涉世家》一文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一句中的“被”应读“pī”。

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

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现在语文教学中的普遍现象为:“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文言文被排在首位,这不得不引发我们思考日常教学中的弊端。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内容。

由于文言文的内容距离现在的生活很遥远,语言表达形式也与现在的语言相去甚远,所以学生理解起来特别困难,一感到困难,学生就对文言文产生了惧怕心理。

如何让初中学生轻松入门,掌握方法,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果,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常我是采用以下形式:1.注重形式,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无穷的潜能,作为语文老师这一点尤为重要。

再加上文言文学起来比较枯燥,更应注意变化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以故事传说引出课文,激发兴趣。

比如《木兰诗》,有花木兰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木兰的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花木兰的人物故事后,对《木兰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特别在背诵时会感到亲切许多。

《卖油翁》的故事学生大多耳熟能详,可以在学生讲自己知道的故事以后,再来学习原文,古今对译很容易记住一些关键词以及课文的道理。

1.2 以成语名句引出课文,激发兴趣。

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意、引申意及出处,增强学习《核舟记记》及《曹刿论战》的兴趣。

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成语,如,温故知新、豁然开朗、扑朔迷离、心旷神怡、水落石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三顾茅庐等,而正是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

教师只有抓住这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火”,才能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相信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

2.读法多变激发兴趣。

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觉得容易,首要任务是教学生会“读”。

俗语“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用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是再确切不过了。

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

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

谈初中文言文教学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载负着璀璨的华夏文明,一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主要是靠文化来维系。

纵观当今世界,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对本民族的文化就越珍惜。

未来社会将越来越强调人才的文化素养。

加强文言文的学习,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现行的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篇目约占总课数的四分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生要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①。

所以我坚定地认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有效地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感悟古诗文的魅力。

那么如何进行文言文的学习呢?我认为应该咬定根本不放松。

以下是我对文言文学习的几点建议:一、激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对现代学生而言,文言文属于陌生语言,那么这就需要老师将枯燥的内容放置在生活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轻松愉快而又严密系统的氛围中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具体方法总结如下:1.情感诵读,激发兴趣。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些经典名言道出了诵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

而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少之又少,我觉得老师应还课堂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

第一遍主张教师给学生范读,范读时必须美读,读出神韵,读得摇曳生姿,回肠荡气。

让学生不仅听出语气,情感,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表演,身临其境。

对于一些深奥难懂的文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课本剧进行即兴表演,表演的同时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他们加深对文言文含义的理解。

如《晏子使楚》就可以运用,可以让学生上台分别扮演楚王﹑晏子﹑左右大臣等形象,入木三分地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感同身受地参与到课文中来,我相信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3.发挥想象,绘画美景。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马克思也曾说:“幻想有助于人性的丰富发展。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摘要:文言文是初中语文的重点教学内容,但又因为文言文的语境和学生当前的语言有诸多差异之处,导致很多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的时候不能够很好地把握文言文含义,从而导致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率不高。

同时,由于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和死板,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也不高。

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对文言文避而远之。

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进行探究,通过了解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立足于问题以及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制定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优化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文言文学习需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文言文教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当前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对学生文言文的考核往往是学生是否能够背诵文言文以及简单的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但是由于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欠缺,很多学生并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文言文的中心思想和含义,而且对文言文的记忆和背诵效果也不好。

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效果,教学工作者就必须要加强对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探究,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不断优化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

一、当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分析要想更好地开展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相关教学工作者就必须要对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只有把握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针对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进而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

(一)教师教学内容较为刻板和单一由于文言文的语境和学生当前接触的白话文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学生并不能够通过当前掌握的语言知识对文言文进行理解。

而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当中,只是将文言文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逐字逐句的给学生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就能够让学生理解文言文。

殊不知这种逐字逐句翻译的方法缺乏语境联系,缺乏与学生当前生活实际的联系,导致学生即便是能够了解某个句子和某个段落的意思,也很难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更不能够通过联系上下文对文章主题进行提炼,导致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内容较为单一,仅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够将这些知识进行迁移和应用[1]。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论文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论文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常常会发现,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是这样学习文言文的:当老师补充相关背景,疏通文意,解说词句时,他们不以为然;而当教师一旦进行口头对译时,则专心致志,挥笔疾书;当教师进行复习检查时,他们就可以手持课本,眼观笔记(一般已密密麻麻地小字记在书上原文下面),流利地进行对译了。

这种学法只能是生吞活剥,死记硬背,很难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那么,怎样让学生能真正地理解文言文呢?我认为要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一、要重视诵读指导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对加深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对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字音读准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

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

因此,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试读一遍,或全班齐读,或个别朗读,从试读中发现他们读字读音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一一板书纠正,并由老师再范读一遍全文。

要求学生听清句读,只有读清了句读,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语言意义,反过来也才能读得更准确、更清楚。

同时通过反复诵读,利用文言构词造句的特点以及语音停顿、逻辑重音、语气声调等诵读要诀来深化词义句意的理解辨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传统的诵读方法是科学的,它利于知识的积累,利于明白事理,利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教会学生积累知识的方法“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

如每册课本后的“常用实词表”和单元知识短文里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人人必须整理,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5篇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5篇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5篇第1篇示例:文言文作为传统的古代汉语文学形式,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教授和学习文言文成为许多教师和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一、注重语法和词汇的教学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着明显的差异,其语法结构和词汇使用都较为复杂。

在教学中应注重教授学生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规则和常用词汇,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文言文句子结构和字词用法的基本认识。

通过系统的语法讲解和词汇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和阅读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体会力文言文是一种富有韵味和格调的语言形式,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语感和体会力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其中的美。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朗读、翻译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情感。

让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不仅理解其表面意义,更能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三、注重实践和应用学习文言文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和分数,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

在教学中应注重实践和应用,让学生通过写作、演讲、翻译等方式,将所学文言文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思想内涵,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教学虽然有其难度和复杂性,但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可以通过讲解典故、解读名篇、开展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从而更好地掌握其基本知识和技能。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只有在教学目标明确,方法得当的情况下,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文言文的基本技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美。

【本文仅供参考】。

第2篇示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主要是针对中学生学习古代文言文的一种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7篇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7篇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7篇第1篇示例: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一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切实有效地教授文言文呢?以下是一些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希望对广大语文老师有所帮助。

一、引发兴趣,注重体会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老师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兴趣。

由于文言文古老、艰涩的特点,很多学生对于文言文都有些抵触情绪。

老师在教学中要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或者相关的故事背景,来引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可以通过讲解古代历史背景,介绍文言文名家的事迹等方式,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让学生体会文言文的情感和意境。

文言文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通过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情感和意境,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

可以通过情感递进,意境展开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中包含的情感和意境,比如通过教学诗词可以引导学生多感官地感受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从而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

二、注重阅读,注重理解文言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对文言文的阅读训练,让学生能够熟练地阅读文言文。

对于初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可以从比较简单的篇章开始,然后逐渐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比如《论语》、《孟子》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内涵。

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可以通过逐句翻译、逐段分析等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蕴含的哲理。

三、注重写作,注重表达文言文教学中,写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写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操练古文课文,或者安排一些文言文作文题目,来让学生进行文言文的书面表达。

(语文论文)创设情境厚实文言文:以《〈世说新语〉二则》为例

(语文论文)创设情境厚实文言文:以《〈世说新语〉二则》为例

(语文论文)创设情境厚实文言文:以《〈世说新语〉二则》为例学好文言文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共有34处提到“情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学段共有6处提到“情境”。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就以教学《〈世说新语〉二则》为例,对文言文教学如何创设情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一些有益的研讨。

一、创设参与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一般来说,相较于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初中阶段的文言文篇幅较长,学习难度也会相应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也会大幅降低。

教师如果能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式学习等的教学情境,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咏雪》中,兄子胡儿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接着“公大笑乐”。

教学中,很多学生都会在思维定势影响下不假思索地认为,谢太傅之所以“大笑乐”是因为兄女的回答更好,所以“柳絮因风起”的比喻更恰当。

这样的回答缺少深度学习参与,是典型的断章取义。

教学中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如果是小雪,怎么比拟?如果是大雪,又该怎么比拟?课堂上,一石激起千层浪。

因为这一情境贴近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高涨,纷纷说:如果是小雪,像杨花,像蒲公英,像头屑,像白糖……如果是大雪,像鹅毛,像柳絮,像棉花……笔者继续这样引导:那兄子胡儿的比拟是否有可取之处?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北方初冬或初春的雪更像细小的精盐颗粒,北方严冬的大雪才像鹅毛、杨花、柳絮,南方冬天的雪大多也像精盐颗粒,谢太傅“大笑乐”不一定就是对兄女回答的肯定,也可能是对两个小孩的回答都有合理性的欣慰之笑,更可能是对他们这种敢于表达、善于质疑、勇于辩论的学习氛围感到高兴才“大笑乐”。

毋庸置疑,分析“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教学《咏雪》的难点。

初中语文文言文解析(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解析(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解析第一篇范文《岳阳楼记》昔者庐江县自修岳阳楼,兹楼惟新作,独怆然而涕下者数行耳。

越八年[1],歙县修文德殿[2],乃金陵逸民戴氏所献文德阁藏书[3],悉以献公[4]。

公使工画图,县令魏庐山[5]为文以记之。

其辞曰:庐山谣曰:“吾闻洞庭之水,长江之波,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夫天地之大,物象之繁,非一端之能尽也。

然而,楼则灵,景则美,二者合而为一,实为壮观。

[1]越八年:指修建岳阳楼后的八年。

[2]歙县:指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3]金陵逸民戴氏:指南朝梁时的戴颙,他是金陵(今南京)的隐士。

[4]悉以献公:指戴颙将他的藏书全部献给了当时的皇帝。

[5]魏庐山:指北宋时期的文学家魏了翁,他的字是庐山。

以前庐江县自己修建了岳阳楼,这座楼是新建造的,只有几行令人悲伤的诗句。

过了八年,歙县修建了文德殿,那是金陵隐士戴颙奉献的藏书阁,全部献给了皇帝。

皇帝让工匠画了图,县令魏了翁写了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他的文章说:庐山歌谣中说:“我听说洞庭湖的水,长江的波浪,天边的云彩一线不同颜色,瞬间变成五彩。

”天地之大,物象之繁,不可能用一种方式来完全表现。

然而,楼的灵秀,景的美丽,两者的结合,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写的一篇散文,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名篇。

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岳阳楼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文章一开始,作者用“昔者庐江县自修岳阳楼”引入话题,这里的“昔者”意味着这是一个过去的故事,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接着,作者描述了岳阳楼的新建和楼上的诗句,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的悲伤情绪。

然后,作者提到了八年后的另一件事情,即歙县修建文德殿,这是金陵隐士戴颙奉献的藏书阁,全部献给了皇帝。

这里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现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接着,作者引用了庐山歌谣中的一段歌词,这段歌词描绘了洞庭湖和长江的壮丽景色,这是对自然美的赞美。

作者通过引用这首歌谣,既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性,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6篇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6篇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6篇第1篇示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由于文言文的古老性和复杂性,很多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困难重重。

如何更好地教授初中生文言文成为了每一位语文老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些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要教好文言文,必须要让学生对古代文化有所了解。

在正式开始文言文的教学之前,可以从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讲解,让学生对古代社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文言文学习做好铺垫。

可以通过让学生参观博物馆、阅读历史故事和名著等形式,让学生懂得文言文所处的历史时空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意蕴。

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陌生和困惑。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境意识。

可以通过教学材料中的古代诗词、文言文段落等让学生去体会其中的音韵美感和情感表达,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讲解文言文的语法和句式结构时,可以结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和句式进行比较和对照,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语言规律。

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文言文篇章的结构和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言文的意义和内涵。

还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进行朗读和解读,让他们亲身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并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文言文的写作虽然古老,但却蕴含着丰富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古代文言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的文学追求和创作理念,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古代文辞的仿写和创作,锻炼他们的写作技能和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和方法,从多个层面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思考和全面发展。

文言文教学论文:浅谈中学文言文的教学_1

文言文教学论文:浅谈中学文言文的教学_1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文言文教学论文:浅谈中学文言文的教学
导读:本文文言文教学论文:浅谈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背诵课文并将课本剧进行排演。

4多音多义字积累。

音形意,例句,翻译。

5词语活用归类。

这个只做一般性了解,会举出例句并翻译即可。

6特殊句子积累,如判断句、倒装句、疑问句、省略句等等。

主要积累例句,翻译例句。

7通假字列表,一并进行复习初中所学通假字
中考古诗文复习除了文言句式还有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其中通假字可单列进行拉网式复习,现就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三年六学期所学通假字可以列表记忆。

按照序号、例句、通假字、意思和出处进行归纳。

比如《论语》十则中的“由,诲女知之乎!”这句话中的“女”字通假为“汝”意思是“第二人称代词,你”,诸如此类,别的字按同样的方法学习,会有所收效的。

列表可使知识归类系统化易于记忆便于块记忆。

总之,有效教学实际培养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的习惯,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习而惯之。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让文言文教学充满活力论文

让文言文教学充满活力论文

让文言文教学充满活力文言文——中国语文的渊源和文学的瑰宝,它能有效地提高中学生语文的素养。

然而,目前的状况是,它的教学效率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的文言文教学没有生机活力,时间一长,师生都压抑,所以也就难怪学生讨厌文言文,进而读不懂文言文了。

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喜欢文言文,让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活力,就应该给这些古老的文言文赋予鲜活的生命。

一、通过介绍时代背景与作家经历让学生与作者对话,与古人交流只要历数一下中学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篇皆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经典,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位位典型,位位个性鲜明,位位于世闻名。

文中所传达的抒情主体自身的内心世界是那么复杂,那么丰富细腻。

他们感情的表达又是那么淋漓尽致。

总之,这些作品中都有一个“人”。

可是,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却很难感受到这个“人”的存在,或者说感觉这个“人”是平面的,干瘪的,飘忽游移,捉摸不定的。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学生不能踏进这个“人”生活的那个年代里,如果能让学生走进那个时代,跟那些“人”对对话,就一定会看到他们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一定会看到他们眨巴着眼睛喘着气,他们有喜有忧,有乐有悲,敢爱敢恨,敢怒敢怨。

一定会看到他们出门去——“仰天大笑”,一定能听到他们的苦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定能捕捉到他们的天真多情——“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触摸到他们的无奈与凄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也一定能理解为什么会发生“捕蛇者”的悲剧,为什么会提倡孟子的“舍生取义”,为什么会让范仲淹产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是要带领学生走进那个时代,去感受一番那个“人”,让学生感受他们的心跳,感受他们的气息,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甚至于感受他们热乎乎的鼻息和潮湿的嘴唇。

这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教师对作品背景、相关历史知识和作家经历的介绍,让学生也来一次“穿越”。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论文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

文言文在新教材篇目中占了一定的份额,也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但文言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学生对文言文也是谈“虎”色变,普遍存在厌烦情绪。

如何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思索的一个课题。

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把握语文教学特点,在文言文教学中,通过听、说、读、写、画等多种形式的结合,积极创设多种情境,帮助学生形成立体情感体验,张扬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培养学生良好语感,走一条立足吟诵、创设情境、添趣加新的教学之路,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近年来,笔者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收到了一点收获,今在此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一、立足吟诵、培养良好的语感诵读是我国语文传统方法之一。

“读得熟,则不待其说,自晓其义也。

故书不厌百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东坡和朱熹等古人均强调诵读是符合认识规律的。

传统文言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教师的吟读带动,因为韵味是从吟中得来,兴趣是从吟中产生,语感是从吟中积累,素养是从吟中培养的,倾听教师吟读,有助于学生形成初略的情感体验。

众所周知,语感处于语文素养的核心,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点。

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体验,深入到作者潜意识的层面去理解作品。

二、张扬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很大。

学生阅读文言文,不仅仅是一种“发现”和“吸收”,而是一种创造。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更应不拘一格,发挥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形成独特的体验。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同一事物的观察方法与角度,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与看法,对同一事件的描写与说明,对同一情境刺激反映与表现,应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然地体现各自的特色与风采,尊重他人的独到之处,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表现个性、张扬外性、塑造个性的过程。

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

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

初中文言文教学浅谈摘要:文言文学习对大多数学生而是很头疼的,教师往往采用了很多办法来进行教学,以助于学生学习,如通过重视诵读、词句理解、使用资料、反复训练等。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结合学生情况,在教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我总结出“读一疏一背一写”四步式教学法,在教学文言文中很是不错。

关键词:读一疏一背一写感知课文理解性记忆为了改变文言文教学“大而无当”的泛化局面,探索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科学合理之路,我在认真学习教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坚持教学实践,发现“读一疏一背一写”四步式教学法,不失为教学文言文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一、读: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白话文教学如此,文言文教学更应讲究从读入手。

根据读的不同任务,一般可采取范读、领读和自读等形式范读:听范读录音或教师范读,目的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只需了解写了什么,什么文体即可。

领读:可由教师领读,也可由朗读条件较好的学生领读。

领读的目的有二:一是加深范读印象,二是让学生在出声跟读的时候,体会句子的语感,标准生字字音,标画长句句中停顿,进一步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自读:意即学生自读。

自读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自学之后,找也理解的困难,为下一步教师的“疏”提供根据。

读的训练,学生最大的收获是大体了解了课文内容,找出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所存在的困难。

所以学生在读的时候要做到借助注释,粗读课文;质疑、解难,细读课文;深入领会,精读课文;鉴赏评价,熟读课文。

二、疏:疏即疏导。

疏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读的过程中发现的困难。

教学这一环节,要特别注意对内容的“取”和“舍”。

避免走入“以讲代教”的误区如何“取”“舍”?应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定。

凡是学生理解过程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都要“取”,反之,不管多么有趣,多么重要,一概要“舍”,把握住取舍的这一标准,就能把握疏的关键。

一般来说,学生学习文言文从弄懂的角度而言,存在的困难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

试论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试论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来感 染学 生 ; ( 2 ) 要 明确节奏 、 合读课文 , 也 就 是要学生边标画节奏 , 边对课文进行泛读 , 要在读 的过程 中将文 章
大意弄清楚 , 这样才不 至于将句子读破 ; ( 3 ) 要分读课文 , 可分组也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 中, 教师采取 的也是较 为单一的模式 , 先对文章作 者进行介绍 , 然后诵读 、 对语句进 行疏通 , 之后就是对 课 文的内容和主题进行分析 , 最后再进行相应 的课后练 习。 这种传 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将“ 三个 中心 ” 作为教学的基本点 。其一是将 知识 作为 中心 , 过 于强调学 生对 知识 的接受 ; 其二是将教师 自己作 为整个教 学过程 的中心 , 只关 注灌输 ; 其三 , 是将课 文的诵读作 为
中心 , 在课堂上 只强调学生记忆 , 忽视学生对知识的领会 。这种教 学方式并不能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真正 目的和效果 。
三、 灵活 教 学提 升 课 堂效 率
可竞赛 , 进 而使学生养成 自觉 朗读 的良好习惯。
初 中学生学 习文言文 就是 要加强教师 与学生之 问的互 动和交
流, 注重学生学 习文言文 的兴趣 培养 , 语 文教师要不 断总结经验 ,
[ 2 ] 李赫敏. 提升初 中文言文教 学的策略 [ J ] . 新课程 : 初 中版 ,
0 1 1 ( 0 9 ) . 教学 的课 堂效 率 。比如 启发式教学 , 这种教 学方式 的核 心 内容是 2
对 学生 的 自学能力进 行培养 , 进而帮助 学生解决文 言文 学习 中遇
( 作 者 单位
等 ,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来 激发起学生 自主学 习文言文 的能 行着手 : ( 1 ) 要仔细听读课 文 , 这是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的第一步 , 也 力以及兴趣 , 从 而进一 步加 强学 生已学知识 的牢 固性 。 二、 创新 文言文教 学模式 是重要一环 , 在 朗读 的过程 中应 当做到声情并茂 , 教师 要用 自己的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范文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范文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教师为了提高考试中文言文的得数,不得不继承文言文教学的“光荣传统”――串讲式: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一讲到底。

很多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这样的误解:教学目的只是让学生理解文义;教学任务在于语言知识的传授。

学生学习文言文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教授文言文纯粹是给学生讲一点文言文的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解释词语、翻译句子。

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所进行的古诗文教学就逐渐形成这样一种现状:教师始终在不变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着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串讲、灌输、大量的习题训练,要求学生掌握规定好的不变的知识技能。

这样的古诗文教学,教师不可谓不下力,台下博览群书,字斟句酌,台上苦口婆心,声嘶力竭,这种长时间的重复在迫使学生形成某种思维定势的同时,无疑也给他们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和羁绊,将他们的思维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套子里,因循守旧,造成思维的惰性,成为创造性思维的最大障碍。

教学双方对文言文中强烈的文学因素、人文因素等不予重视。

所以出现上述课堂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针对文言文教学目前的状况因此我认为,语文老师要转变思想,必须改变文言文教学的模式,采用灵活生动多样化的趣味教学方法,发掘文言文自身魅力,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

(一)教师应明白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重要性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所以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好的途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朗诵表演,享受古文的韵律。

我们的初中阶段的文言大都文质兼美,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气势非凡、感情充沛,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是朗诵的好材料,这是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绝佳机会。

对于这样好的朗诵材料我没有简单地布置学生读背,而是引导他们朗诵表演,享受古文的韵律,领会中国古典文学的意境美,享受古文的音乐美。

另外,诵读还能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就的指出:“语文是一门读的学科,文章读透了,读通了,其他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选的古文篇目是我国文学史中的精华,它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和载体,也是我国文人知识分子人生价值和情感世界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来源。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新一轮课改加大了文言文教学的力度,这不仅表现在初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选文的大幅度增加,也表现在包括高考在内的诸多考试中有关文言文的考察。

初中文言文难学难教,我们应该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注重实践,有所创新,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收获知识,收获品性,感悟人生。

关键词:文言文;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104-01
初中语文教材选的古文篇目是我国文学史中的精华,它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和载体,也是我国文人知识分子人生价值和情感世界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来源。

因此我们必须好好利用这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学好教好文言文。

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加强诵读重视积累
诵读方法,应该是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传统语文教学精华。

但我发现,很多语文老师是注意了,但不重视;或流以形式,缺乏指导。

文言文贵在读。

每次教文言文之前自己总要朗读二到三遍,对
学生来说,不通过诵读能读懂读通是难以达到的。

根据不同的课型,可分别采用“范读”、“品读”、“悟读”三种方法。

1、范读
范读,不但能在较短时间里落实字词的读音,还能在句读的处理中初步地梳理课文内容。

通过声音的轻重、停顿,语气的舒缓、抑扬,甚至情态、动作的外化,充分表现作品的内在含蕴及艺术魅力,不仅能使自己产生进一步的认识,而且能把学生带入作品所营造的境界之中,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震荡,与作家情感形成共鸣。

2、品读
品读,就是让学生边读边品味作品的内涵,从中理解人物,感受景物,读出疑问和见解,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主体性。

语文课堂是学生的一方乐土,把朗读带进课堂,并成为一种教学美,就能释放学生情感,张扬学生个性,培育人文精神,发展学生创造力。

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二、自读主动求知,培养主体意识
“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

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

可是深奥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领会。

老师就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嗦,能让他们开窍就行。

老师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了。

”(叶圣陶语),这段
话不仅适用于现代文教学,也适用于文言文教学。

《新课标》指出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

这一要求正好适合初中学生。

因为他们有初中文言文的学习基础,又有课文下的注释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帮助,可以粗略地读懂文言课文。

基于这一认识,在上文言文时,用二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先认真自读:读课本,读课文下注释,读课后问题。

并且明确要求:
第一,通过自读,基本理解重要文言文字词、语句,如有困难,自读结束后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第二,通过自读,理清文章思路,基本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如果在课上坚持让学生自读,让他们亲自投入阅读实践,直接去感知课文,才能培养他们主动求知的能力,确保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逐步养成了自读的习惯,学会了自读的方法。

他们能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注释,基本上扫清字词障碍,而且还能提出非常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他们因此获得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提高了主动求知的信心,从怕学文言文到爱学文言文进而会学文言文。

三、调动情感,陶冶学生情操
初中教材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名篇佳作,这些名篇佳作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乐园。

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更要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
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陶冶学生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

我们要带领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中那种直切肺腑的深沉和凝重;体悟古仁人志士忧国忧民却又怀才不遇的凄凉心境;要体味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广胸怀;要引导学生学习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卓然特立;学习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学习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追求。

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初中语文教材选的古文篇目是我国文学史中的精华,教学文言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体验,对作品中的形象和情感做整体的感知和把握,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