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研讨会教学设计(12份)
机器人教案教案
机器人教案教案标题:机器人教案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应用领域,并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问题和开发创意的能力。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有机会参与机器人比赛,并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机器人的概念、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 学习编程基础知识并应用到机器人控制中。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创造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参与机器人比赛并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编程技能的学习和应用。
3. 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编程语言的概念。
2. 在团队中有效地合作解决问题。
3. 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机器人比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确保课堂环境安全并提前测试机器人设备。
b.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活动。
2. 学生准备:a. 提前阅读相关教材或资料。
b. 准备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用于编程。
四、教学流程:课时一:机器人基础概念与组成部分1. 导入:与学生讨论机器人的定义和应用领域。
2. 介绍机器人的组成部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系统等。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对机器人的认识和猜测。
4. 小结与作业布置:总结当天的内容并布置阅读相关的资料。
课时二:编程基础知识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学生回顾并讨论机器人的组成部分。
2. 介绍编程语言和常用的编程软件。
3. 编程实践:学生使用编程软件进行简单的编程实践,如控制机器人的移动。
4. 总结与作业布置:总结当天的学习内容并布置练习任务。
课时三: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学生回顾并分享他们的编程实践经验。
2. 引导学生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3. 指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如探索机器人的不同功能并解决相关问题。
4. 总结与作业布置:总结当天的学习内容并布置合作项目任务。
课时四:机器人比赛准备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学生回顾并分享他们的团队合作实践经验。
机器人教案(多应用)
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的基本概念,掌握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使学生掌握编程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编程任务。
二、教学内容1.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的分类与应用领域3.编程基础4.编程实践三、教学安排1.第1课时: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第2课时:的分类与应用领域3.第3课时:编程基础4.第4课时:编程实践四、教学步骤第1课时: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的兴趣。
2.讲解:讲解的定义,以及的发展历程,介绍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应用领域。
第2课时:的分类与应用领域1.讲解:讲解的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及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2.展示: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实物或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各种。
3.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类型的适合的应用场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3课时:编程基础1.讲解:讲解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一些常用的编程语言和工具。
2.演示:演示如何使用编程工具进行编程,展示一些简单的编程示例。
3.练习:让学生跟随示例进行编程练习,熟悉编程工具和编程方法。
第4课时:编程实践1.任务布置:布置一个简单的编程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编程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编程实践,解决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编程成果,进行相互评价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编程实践:评估学生在编程实践中的表现,包括编程的正确性、创新性和完成时间。
3.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成果展示中的表现,包括展示的清晰度、逻辑性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学视频:准备一些有趣的视频,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2.实物或模型: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实物或模型,用于展示和演示。
3.编程工具:准备一些常用的编程工具,供学生进行编程实践。
机器人幼儿教案
机器人幼儿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机器人的乐趣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亲身参与机器人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创设情境:教师将一台玩具机器人放在教室中央,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引导:教师问幼儿们是否知道这是什么,是否见过类似的东西。
主体活动:3. 介绍机器人:教师简单介绍机器人的定义和功能,如机器人可以执行一些人类指令,帮助人类完成一些任务等。
4. 观察机器人: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机器人的外观、部件和特点,并提问,例如机器人有哪些部分组成?它是如何移动的?等等。
5. 探索机器人功能:教师演示机器人的一些基本功能,如前进、后退、转向等,并鼓励幼儿尝试控制机器人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
6.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台机器人。
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控制机器人,尝试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如绕过障碍物、寻找隐藏的物品等。
7. 团队合作:引导幼儿在小组中合作,共同制定机器人的行动计划,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分享想法和解决问题。
8. 总结讨论:引导幼儿回顾活动过程,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验。
教师总结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并鼓励幼儿思考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延伸活动:9. 制作机器人手工:鼓励幼儿使用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机器人模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0. 观看机器人相关视频:选择一些适合幼儿观看的机器人相关视频,进一步扩展他们对机器人的认知和理解。
评估方式:11. 观察记录: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对机器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等。
12. 小组讨论:鼓励幼儿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思考。
教案特点:1. 引入活动通过创设情境和提问引导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主体活动结合观察、探索和团队合作,培养幼儿的多方面能力。
3. 延伸活动和评估方式帮助巩固和拓展幼儿的学习成果。
机器人教案(15篇)
机器人教案机器人教案(15篇)机器人教案1活动目标:1、喜欢阅读这个读本,能欣赏故事出乎意料的结局。
2、能发现并理解故事中科学家和机器人的表情、动作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3、能仔细观察图画,借助图画理解文字内容。
活动准备:机器人玩具、大书。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猜谜语:我给小朋友猜一个谜语,谜面是这样的:(叫人不是人,干活样样行。
不吃也不喝,能唱又能说)2、揭晓谜底:谜底是什么?(出示机器人玩具)3、提问:机器人有哪些本领?机器人和人有什么不同?看来小朋友对机器人还是比较了解的,今天我就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和机器人有关的故事。
二、初次阅读图画(遮住文字部分)1、观察封面: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幅图,上面都有谁?仔细看看老爷爷,他身上穿着什么?他在做什么?老爷爷是做什么工作的?(判断身份)发明机器人的这位老爷爷就是科学家。
这幅图上除了科学家,还有谁呢?它在做什么?小朋友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
可是机器人这本书里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故事吧!2、第1页:仔细看图,机器人在做什么?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科学家在做什么?表情是什么样?大家猜猜他的心情怎么样?原来,科学家发明制作的机器人会走路了,我们看看接下来发生什么事了?3、第2页:仔细看图,机器人还能做什么?脸上的表情什么样?它在说什么?科学家呢,他在做什么?心情怎么样?科学家真聪明,他发明制作的机器人会走路,还会说话了,机器人还能干什么?让我们往下看……4、第3页:看看这回机器人还能做什么?脸上的表情什么样?看看科学家,他在做什么?心情什么样?机器人还有什么本领呢,请小朋友仔仔细细地观察。
5、第4页:机器人还会做什么?脸上的表情什么样?科学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6、第5页:机器人还有什么本领,表情什么样?(重点观察眉毛)科学家在干什么,猜猜他的心情怎么样?(期待)7、分析机器人从高兴—生气的原因,并预测故事结果。
看到这,请问小朋友这么多事情做完了机器人为什么越来越不高兴了?科学家为什么越来越高兴了?大家猜猜故事的结果会怎么样?会发生什么事?8、第6页:机器人怎么了?它的表情什么样?它为什么又很高兴了呢?科学家呢?脸上的表情什么样?(失望)他为什么不高兴?猜猜科学家在想什么?如果你是科学家,你会怎么办?小朋友们说的都非常好,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来阅读《机器人》这本故事书。
《机器人》教学设计(通用14篇)
《机器人》教学设计(通用14篇)《机器人》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知道机器人是怎样的。
2、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与同学交流讨论。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独立于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
难点: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及探索科学的欲望。
教学准备:1、有关智能机器人图文资料。
2、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一、猜,导入新课。
(师出谜面)名字叫人不是人,不吃不喝手脚勤。
能开汽车会下棋,干活听话负责人。
(谜底:机器人)老师随着学生的谜底(板书:机器人)你们喜欢机器人吗?对机器人有哪些了解?(生汇报资料)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认识果园机器人(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们想说点什么?二、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罢工帮手收获特殊指挥充电(2)、指名读课文(5名),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感悟:1、出示自学提示:(1)、对照插图,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哪些地方有趣?(2)、同桌互相交流。
(3)、汇报自学情况。
2、汇报交流。
(1)、课文写机器人是怎样的?哪儿些地方有趣?(果园机器人可以帮助农民伯伯做农活。
有趣;水果丰收,它可以搬运水果,可以自我充电,还可以“吃”园中掉在地上的水果进行充电。
)(2)、想一想,果园机器人与果园生产有什么紧密的联系吗?(水果丰收,农民们在果园中实在忙不过来,所以机器人可以来帮忙,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一定得经济效益。
)(3)、果园机器人一开始就适应果园生产地需要吗?(根据果园生产地需要,对果园机器人进行了再创造,如如人们考虑到机器人要充电工作,而带着电线在果园工作工作很不很不方便,想到用换电池的办法。
但人们又发现如果电池没电,它又会“饿倒”,人们不能马上在大片密密的果树林里去找它,这样又带来麻烦。
人们又想到让它自己充电,这样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效益。
机器人教案抄写内容
机器人教案抄写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2. 难点: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未来发展趋势。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机器人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什么是机器人吗?它们有哪些分类?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2. 学习新知识(30分钟)(1)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教师通过PPT介绍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机器人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教师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控制系统、执行器等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机器人是如何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执行任务的。
3. 拓展延伸(20分钟)(1)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让他们探索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如医疗、军事、航空航天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展示和讨论。
(2)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机器人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人工智能、自主学习、人机协作等方面的发展,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4.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对机器人有了怎样的认识?你觉得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一款机器人,并撰写一份设计方案,包括机器人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等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让他们了解了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机器人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更多的案例和实践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机器人教案设计方案
机器人教案设计方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机器人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设计和制作机器人,并结合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原理和运作方式,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2.掌握机器人的制作方法和基本原理;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机器人的概念和分类;2.机器人的应用领域;3.机器人的制作方法和基本原理;4.机器人的编程和控制;5.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机器人制作的方法和基本原理;2.机器人编程和控制的原理和方法;3.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全面介绍机器人的概念、分类、制作方法和编程原理等知识;2.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机器人的制作,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机器人的测试和比赛,提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机会,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2.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机器人的制作方法和基本原理,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说明;3.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提供给他们机器人的制作材料和工具,指导他们进行机器人的组装和调试;4.编程控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编程软件和教材,学习机器人的编程和控制方法;5.测试比赛: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机器人进行测试和比赛,通过实际操作检验机器人的性能和学习效果;6.总结反思:对学生的制作过程和比赛成绩进行总结和反思,引导他们思考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及其意义。
六、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实践操作的考查和机器人比赛的评选等方式,对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机器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2.机器人制作材料和工具:提供给学生制作和调试机器人所需的材料和工具;3.编程软件和教材:提供给学生学习和实践机器人编程的软件和教材。
机器人教学设计(精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提
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的机器人技术素养和教学能 力,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完善教学资源
加强机器人教育资源的建设,开发系 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丰富 的教学案例和实验设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提
推广普及教育
将机器人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普及机器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科技素 养。
增强学生团队协 作能力
在机器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学生需要与团队成员紧密 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从而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 沟通能力。
拓展学生职业发 展道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普及和应 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掌握机 器人技术的人才将具有更广 阔的职业发展空间。通过机 器人教育,学生可以提前了 解和掌握相关技能,为未来 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
团队协作
注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 养,引导学生在竞赛中 学会分工合作、沟通协
调。
创新实践
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尝 试新技术和新方法,提 高机器人系统的性能和
竞争力。
经验分享:优秀指导老师心得交流
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激发 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个性化的 教学方法和指导策略。
过程与方法
通过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经历机器人设计、制 作、调试、优化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 能力。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机器人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技能, 如机械原理、电子电路、编程语言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机器人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机器人特色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机器人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推动机器人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我校决定开展机器人特色教研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校机器人教育的全面提升。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机器人教育的认识,了解机器人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
2. 培养教师掌握机器人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激发学生对机器人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机器人教育理念讲座邀请机器人教育专家为教师进行讲座,讲解机器人教育的背景、意义、发展趋势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 机器人教学观摩课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机器人教学案例,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3. 机器人教学研讨针对观摩课进行研讨,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4. 机器人教学实践组织教师进行机器人教学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机器人教学的基本技能。
5. 机器人教学比赛举办机器人教学比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6. 机器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组织教师共同开发机器人教育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7. 机器人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内外机器人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
四、活动时间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1. 准备阶段(1个月):组织教师参加机器人教育理念讲座,了解机器人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
2. 实施阶段(3个月):组织教师进行机器人教学观摩、研讨、实践和比赛。
3. 总结阶段(1个月):对活动进行总结,形成机器人特色教研活动方案。
五、活动组织1. 成立机器人特色教研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
2. 邀请机器人教育专家担任讲座嘉宾,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
3. 组织教师参加机器人教学观摩、研讨、实践和比赛,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机器人教学设计
机器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机器人的原理和应用领域。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和编程能力。
教学准备
准备关于机器人的资料和演示视频。
提供机器人的原理和应用领域的介绍。
安排学生的编程和实践的时间和场地。
教学步骤
导入:向学生介绍机器人的原理和重要性,激发他们对机器人的兴趣。
原理讲解:讲解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机器人的核心概念。
应用示范:演示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编程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机器人的编程实践,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编程能力。
项目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机器人项目成果,分享对机器人的理解和创新应用。
教学评估
评估学生对机器人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估学生的编程和创新能力。
收集学生的编程实践和项目展示成果。
通过机器人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机器人的原理和应用领域,培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升科技素养和编程能力。
机器人教学设计
机器人教学设计机器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 学生能够掌握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 学生能够学会使用机器人编程软件进行简单的编程操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和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 通过机器人竞赛和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机器人编程软教学重点: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机器人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件的使用方法;机器人项目的设计和实现。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项目驱动法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播放一段关于机器人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机器人的魅力和应用领域。
- 提问学生对机器人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思考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2. 讲授新课 - 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 - 讲解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和工作原理,让学生对机器人有更深入的了解。
- 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 讲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电源等。
- 讲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包括感知、决策和执行等过程。
-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 机器人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 介绍机器人编程软件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编程软件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机器人教学设计
机器人教学设计《机器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掌握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学会使用编程软件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编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演示法:通过演示机器人的运动和操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机器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机器人的视频,让学生观察机器人的运动和操作。
(2)提问学生:你们见过机器人吗?机器人有什么作用? (3)引出课题:机器人。
讲授新课 (1)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 ① 讲解机器人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机器装置。
② 介绍机器人的分类:按照应用领域可以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
(2)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① 讲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机器人通常由机械结构、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部分组成。
② 介绍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将信息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预设的程序和算法,控制执行器执行相应的动作。
(3)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① 讲解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机器人在工业、医疗、军事、教育、娱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② 介绍一些机器人的应用案例,如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应用、服务机器人在家庭中的应用等。
(4)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① 介绍编程软件的界面和功能。
② 讲解编程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创建程序、编写代码、调试程序等。
幼儿园科技研究机器人教案
幼儿园科技研究机器人教案一、教学主题:幼儿园机器人科技探究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科技探究活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 学会用机器人开展探究活动,并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和探究意识。
三、教学重点:1. 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利用机器人开展探究活动。
四、教学难点:1. 如何指导幼儿使用机器人进行探究活动;2. 如何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综合能力。
五、教学过程:1. 活动准备:(1)准备三个不同种类的机器人(例如:人形机器人、小型车型机器人、机械臂机器人);(2)准备一份简单易懂的机器人分类表,并在黑板上展示;(3)准备形式多样的探究任务卡片。
2. 导入:(1)老师介绍科技探究活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并引导幼儿思考科技探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2)向幼儿介绍机器人,让幼儿一起观察、探究,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 操作演示:(1)展示一台机器人,介绍其外部结构和使用方法,让幼儿了解机器人的特点;(2)让幼儿自由操作机器人,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和想象力;(3)根据机器人分类表,在黑板上展示并解释不同种类机器人的特点和用途。
4. 分组探究:(1)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分别使用一种机器人进行探究活动;(2)发放探究任务卡片,引导幼儿在探究任务中运用机器人,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3)老师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探究任务中的问题。
5. 总结:(1)集体回顾探究活动,让幼儿分享探究过程中的信息和经验;(2)引导幼儿总结机器人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六、教学评估:1. 在活动中观察幼儿探究的过程和活动表现,评估其探究意识和综合能力;2. 评估幼儿对机器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延伸:1. 通过机器人探究活动,引导幼儿形成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意识;2. 开设机器人制作课程,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想象力;3. 将机器人应用于科学、艺术等领域,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知识面。
八、教学反思:1. 在引导幼儿操作机器人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幼儿受到伤害;2. 针对幼儿年龄特点,活动任务难度不宜过高,要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3. 在活动中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和提高其自主探究和合作能力,避免机器人变成过程中的“工具”。
幼儿园科学探究机器人教案分享:让孩子动手玩转科技
幼儿园科学探究机器人教案共享:让孩子动手玩转科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科学和技术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在幼儿教育中,科学和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培养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幼儿园教师们往往会设计一些科学探究机器人的教案,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玩转科技。
1. 为什么要在幼儿园进行科学探究机器人教育?在幼儿园进行科学探究机器人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机器人,幼儿可以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热爱。
2. 设计科学探究机器人教案的原则设计科学探究机器人教案,应该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要符合幼儿的实际,又要具有足够的挑战性,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3. 科学探究机器人教案共享幼儿园老师在进行科学探究机器人教育时,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机器人模型,比如简单的遥控车、机械手等,让幼儿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这些机器人。
在操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自己去探索,比如“为什么遥控车可以动起来?”、“机械手是如何抓取物体的?”等等。
4. 教学反思和总结在进行科学探究机器人教学之后,老师应该进行总结和反思。
通过总结和反思,可以发现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科学探究机器人教育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幼儿对科技的兴趣,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探究机器人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方式,它能够激发幼儿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园进行科学探究机器人教育,既能够满足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又能够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科学探究机器人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科学探究机器人教育,可以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大班科学机器人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科学》教材第四章“认识”,详细内容包括:的定义、分类、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对有基本的了解,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的定义、分类、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了解的定义、分类;掌握的基本结构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模型、PPT、视频资料。
学具:每组一套组装套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表演,让学生对产生兴趣,提出问题:“什么是?”引发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PPT,讲解的定义、分类、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个简单的为例,讲解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4. 随堂练习(10分钟)5. 动手实践(10分钟)每组学生根据学具,动手组装一个简单的,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定义: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
2. 分类:工业、服务、特种等。
3. 结构组成: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
4. 工作原理:传感器接收信息,控制器处理信息,执行器执行任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一个案例,画出其结构组成图,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2. 答案: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的兴趣浓厚,但在动手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关注领域的最新动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 动手实践:学生在组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与答案的匹配和难度。
一、教学难点解析1. 结构组成:详细讲解传感器的种类(如触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控制器的作用(接收传感器信息,处理并发出指令)以及执行器的类型(如电机、气缸等)。
机器人教学设计
机器人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机器人技术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话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机器人的发展,探索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机器人技术,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应用场景。
二、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2、掌握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3、熟悉机器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场景;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机器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机器人的基本组成: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3、机器人工作原理:感知-决策-执行流程4、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工业、医疗、服务、农业等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讲解机器人的定义、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等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机器人,加深对机器人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过程1、开场(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2、讲解机器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0分钟);3、讲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0分钟);4、分析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15分钟);5、学生实践操作机器人(20分钟);6、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机器人的基本概念、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测试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通过实践操作,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2、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反思教学评估是否公正合理,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4、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机器人”单元的第二课。
学校机器人教研活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教育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特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机器人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交流、研讨和实践,推动机器人教育在我校的深入开展。
一、活动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机器人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国家战略规划。
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机器人教育作为特色项目,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机器人教育的教学质量,我校于近日举办了一场机器人教研活动。
二、活动内容1. 机器人教育研讨会在研讨会环节,来自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机器人教育的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与会教师们纷纷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1)机器人教育的现状当前,我国机器人教育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等。
(2)机器人教育的挑战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者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教育需求。
此外,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机器人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3)机器人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机器人教育将朝着个性化、智能化、实践化的方向发展。
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2. 机器人教学观摩课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机器人教学,本次活动安排了观摩课环节。
由我校优秀机器人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观摩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展示了机器人教育的魅力。
3. 机器人竞赛辅导在竞赛辅导环节,专家们针对机器人竞赛的规则、技巧和策略进行了详细讲解。
同时,还结合实际案例,为大家分析了竞赛中常见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4. 机器人作品展示本次活动还邀请了部分学生在现场展示他们的机器人作品。
这些作品既展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体现了他们在机器人教育中的实践成果。
三、活动成果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机器人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机器人教学设计
机器人教学设计近年来,机器人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不仅成为工厂生产中的重要工具,还开始应用于教育领域。
机器人教学设计是指通过机器人来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本文将从机器人教学设计的意义、原则和具体操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机器人教学设计的意义机器人教学设计的出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和手段。
首先,机器人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能够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其次,机器人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实现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机器人教学设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机器人教学设计的原则1. 教学目标明确:在设计机器人教学时,教师应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合理选择机器人的功能和模式。
比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可以选择具备语音识别功能的机器人,帮助学生进行发音纠正和语音训练。
2. 灵活运用机器人:教师在使用机器人进行教学时应该具备灵活运用的能力,因为机器人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它并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
教师应该结合机器人的特点,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机器人的辅助下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
3.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机器人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可以利用机器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或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三、机器人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1. 选择合适的机器人:根据教学目标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机器人。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类型的教育机器人,如编程机器人、英语机器人等,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科目和内容来选择机器人。
2. 设计活动方案:根据机器人的功能和特点,设计适合学生的活动方案。
比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机器人进行数学公式的演示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机器人教案通用
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的基本结构,区分各种驱动方式,并能够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对高科技产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编程逻辑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基本结构的认识,不同驱动方式的区分,以及简单编程指令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功能教育套件,投影仪,计算机。
2. 学具:编程软件,学习手册,分组讨论所需的白板和记号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视频,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2. 知识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第2章内容,讲解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介绍不同驱动方式。
使用PPT展示典型的结构图,引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的功能。
3. 动手实践(40分钟)分组发放套件,让学生动手搭建一个简单的模型。
指导学生安装并了解不同驱动模块(如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
4. 编程教学(40分钟)结合教材第4章内容,教学基本的编程逻辑和指令。
通过编程软件,指导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控制程序,如的直线行走。
5. 随堂练习(20分钟)分组进行编程练习,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动作程序,如转弯、停止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基本结构驱动系统传感器系统控制系统2. 驱动方式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其他驱动方式3. 编程逻辑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函数调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编写一个程序,使完成一个简单的动作组合(如前进、右转、后退、左转)。
提交作业时,需要附上程序代码和执行动作的视频。
2. 答案示例程序代码:见附件。
动作视频: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教学难点的突破情况以及学生对编程逻辑的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届全国中小学机器人教学展示活动教学设计2013年4月26-27日北京景山学校目录火星探险任务之到达岩石取样点 (2)机器人游北京 (3)智能交通系统——小车前进与倒车 (7)给机器人装“眼睛”——看物体 (17)机器人智能行走——规避 (22)制作六足机器人 (25)机器人走任意图形—---循环结构 (33)机器人的行为控制——马达 (36)认识传感器 (39)初识机器人 (41)机器人初体验 (45)搭建“狗拉雪橇”与NXT简单编程 (48)火星探险任务之到达岩石取样点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崇仁路小学李鸿翱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亲身体验了解机器人转弯的原理,并能通过调整机器人马达的速度和时间来改变转弯角度的大小。
2.掌握通过机器人程序的参数设置来改变机器人运动的路线。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三)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的精神。
2.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和研究问题1.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转弯的原理,并能通过调整机器人马达的速度和时间来改变转弯角度的大小。
2.教学难点:通过亲身体验了解机器人转弯的原理。
三、研究问题:引导学生用机器人程序编写系统编写和调试程序,指挥机器人安全地从着陆点到达采集点。
四、教学工具机器人教学实验室、机器人程序编写系统、智能机器人(5台)、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策略与教法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讨论分析领悟新知,合作探究提高效率,实践操作理解实质,讨论交流共同提高。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提出问题,观看视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关于火星探险的视频。
2、明确任务,出示课题今天的任务就是引导机器人到达岩石取样点。
(二)亲身体验、获取新知1、出示地形,明确条件老师这里有张“好奇号”着陆点与采样点的地形示意图,大家仔细看看有哪些地方是我们在制定路线图需要注意避开的地方?2、动手实践,体会转弯要求动手学生尝试完成任务3、学生汇报,集体探讨请会转弯的小组展示编写的程序,分析左右马达的参数设置4、游戏引导,了解原理指导学生做两个小游戏,通过身体的转弯来体会转弯的原理是左右马达速度不一致造成的(三)运用新知,完成任务1、小组活动,完成任务通过编写程序来调试机器人完成任务,注意记录机器人行走的线路,2、全班交流,精确转弯请小组上来展示编写的程序,分析转弯程序后的延时图标的参数设置(四)分层实践、拓展延伸各小组根据本小组的完成情况,选择完成附加任务。
(五)小结回顾这节课小车转弯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的。
提示下节课学习任务。
附件:组《火星探险之到达岩石取样点》地形示意图机器人游北京执教:成都市鼓楼小学刘蓓指导:成都市青羊区信息技术教研员王梅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四川省信息技术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十课。
本册为小学高段综合能力培养阶段,教学内容包括LOGO语言和智能机器人两部分,前七课以LOGO语言为载体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思想,从第八课开始进入机器人教学部分,旨在依托机器人活动,培养学生对智能机器人的兴趣,了解现代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了解和掌握智能机器人的传感器和驱动装置的作用。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了解和认识了机器人的基础上,学习如何给机器人发布命令,让机器人按照我们的意愿工作。
这是进入机器人编程环境的第一课,教材分为三部分:了解与机器人交流需要有“翻译”软件,进入通用机器人的仿真环境命令机器人走正方形,在ROLBLAB虚拟环境开展探究活动。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机器人仿真编程环境,教材中介绍了两种机器人语言环境,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们只使用了学生较为熟悉的通用机器人LOGO语言环境开展学习活动。
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放在学生应用数学中的有关缩略图的知识,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体验如何为机器人规划任务,并学习设计算法,编写程序,使机器人能按我们的意愿工作。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6年级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增强,愿意独立思考问题。
在本课的学习中,通过让学生完成为机器人规划行走路线、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设计感。
针对学生的独立意识强的特点,我们有意识的使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与小组协作相结合,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独立操作、交流共享的学习流程,既维护了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又通过合作学习增强了学习效率。
三、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1)通过教师引导和阅读教材,使学生知道仿真环境下如何把LOGO语言中的步数与长度单位厘米进行转换。
2)通过参与讨论,使学生学会为机器人规划任务,把单纯的程序设计与实际生活中的任务规划相结合,初步理解算法思想。
2.技能性目标:1)通过共同完成去天安门的任务,使学生理解如何优化设计方案,设计算法,并掌握如何将自然语言翻译成程序语言,完成任务。
2)通过实践按任务编写程序,使学生能理解生活中长度单位、角度与通用机器人环境下数值的转换,并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换算。
3)通过进行小组合作,使学生在生生互助中尽快掌握规划任务的能力。
通过独立设计算法,使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掌握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的能力。
3.情感性目标:1)本课无论是在教材文本中获取知识,还是在完成任务中探究,都体现任务规划的思路,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编写和修改程序的过程中,巩固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针对六年级学生个性独立的情况,以2人小组统一的方案设计,个性化的程序设计,帮助学生在个性张扬和团结协作中找到平衡,并在交流共享中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根据任务设计算法,把自然语言翻译成程序语言,指挥机器人按我们的意愿完成任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编写程序时建立模块化思想。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教学环境:通用机器人仿真运行环境2、资源准备:ppt演示课件、投影仪、实物展示台,路线设计题单(学生)。
六、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运用全新思维的六感设计思想,着重体现意义感和设计感,以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
七、教学过程设计八、板书设计机器人游北京规划任务————设计线路————编写程序————运行调试1、去天安门1、宾馆——博物馆2、博物馆——天安门自然语言程序语言(LOGO)前进 0.6米 FD 120右转 90度 RT 90前进 0.8米 FD 180智能交通系统——小车前进与倒车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向金教学目标:掌握机器人仿真的基本流程;初步掌握机器人图形化编程方式,掌握直流电机相关模块和延时模块;掌握四轮小车机器人直行的实现。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机器人图形化编程方式。
教学难点:掌握四轮小车机器人直行、后退等动作的实现方式。
教学准备:漫游金字塔的场景、机器人、程序等文件服务器上加载漫游金字塔、训练前进的场景文件;有条件允许的话,准备四轮小车机器人的实物或模型;教学过程:复习旧知,演示仿真过程,激发兴趣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萝卜圈的仿真流程,以仿真“漫游金字塔”为案例,请大家自己复习一下如何进行仿真。
老师请一位同学上台来进行演示。
学生复习萝卜圈机器人仿真的基本流程:本地模式:1、在“本地模式”点击“开始仿真”,进入到快速仿真界面,选择“新建仿真”进入到“仿真导航”界面。
如下图:2、仿真导航:(1)、“选择任务”选择本次的任务“漫游金字塔”。
(2)、“选择机器人”选择我们刚保存的漫游金字塔的机器人。
(3)、“选择程序”选择我们刚保存的漫游金字塔的程序。
如下图:自(4)、仿真导航完毕后,您可以选择“保存后进入”也可以选择“直接进入”。
保存后的仿真包,下次可以直接快速进入。
给仿真包命名后才可以保存。
师生合作,探究学习:(一)演示任务:任务描述:要求机器人从起点出发,在规定时间内,穿过拱门,到达有目标区(目标区上空有一些上升的绿色离子)。
如图:目标区天伦松鹤(二)任务分析:机器人要完成任务需要三步个步骤:向前直行——延时等待到达目标区——停止。
(三)认识可视化编程界面“VPL程序编辑”A、进入编程环境“VPL程序编辑”1.在本地模式下点击“编写程序”,进入到编程界面;2.单击“新建”,弹出对话框,需要先进行机器人的选择,也就是先告诉电脑是给哪一个机器人编写程序。
我们选择第十课保存的机器人,然后确定进入到机器人编程界面。
如图:①②B、图形化编写程序方法1.将鼠标移动到图标下面的半圆出口连接点,如下图:2.在半圆下方红色区域按着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到空白区域松开鼠标,自动弹出“拖拉菜单”3.选择“驱动”中的“多直流电机驱动”4.设置电机参数,选中电机就会弹出“属性”设置窗口:对勾代表选中该电机状态选择数字代表电机的速度(数字越大速度越快)师生合作,分析讨论——编程:完成场景任务(一)分析任务,演示编程:教师:从演示的仿真效果和分析场景任务规则,可以把整个场景任务分了三个步骤:A.向前直行——等待到达终点——停止前进。
A、机器人直行程序编写直走延时停止电机属性设置直行8000毫秒后停止延时8000毫秒B、保存程序。
编写完程序一定要保存,以便仿真的时候使用1、点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
2、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前进程序”,点击“确定”按钮。
C、进行仿真:九、选择任务为“训练_前进”;十、选择机器人为上节课保存的机器人;十一、选择程序为本节课编写并保存的“前进程序”;十二、保存仿真包名称为“训练_前进”;十三、点击“保存进入”。
D、如果出现下面界面,则表示我们完成任务。
如果没有,则需要时机器人完成出现的问题,利用仿真窗口的工具栏上的工具修改程序或者机器人,直至出现仿真成功界面。
工具栏(二)、学生编程、完成任务。
拓展训练:(一)、在线仿真、提交自己的成绩:1、进入在线仿真;2、选择任务:在任务栏中选择“训练任务”——“训练_陕人教_前进”;3、选择机器人:点击“未选择机器人按钮”,进入到机器人选择界面,选择前几节课制作的“智能机器人小车”。
如图:4、选择程序:点击“未选程序按钮”,进入到程序选择界面,选择前几节课编写的“直走”程序。
如图:5、选择仿真的房间并进入仿真。
“仿真大厅”中的房间编号里面的为“?”,则表示该房间没有被人使用,这时候单击“?”,便可以进入到房间,并开始仿真,如图:6、提交成绩和查看成绩:仿真完成任务后,会出现一个对话框,在这里可以提交成绩和成绩查询等相关操作。
如图:注意:只有点击“提交成绩”,仿真平台才会记录下我们的成绩。
(二)、尝试训练_后退、训练_左转、训练_右转任务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萝卜圈机器人可视化编程、在线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