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鱼我所欲也-2018届九年级下册语文每课时精讲精练系列(人教版)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知识梳理及练习题.docx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知识梳理及练习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原文翻译: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
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
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
【精品】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
写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3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
旨。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讨论并归纳: (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 1)句意思相反,第( 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 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8.提问:第 3 段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运用排比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气势。 9、小结
讨论并归纳: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4.提问:“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 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5.提问:“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个论据与课文第 2 段用的是同一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教案、试题、试卷中小学
-2-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讨论并归纳: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2.提问:(谈骨气)中引用孟子的一段来解释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19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参考译文
整理文本《鱼我所欲也》参考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
然而,如果你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为了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舌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干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天性。
.。
《鱼我所欲也》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教案-教学文档
《鱼我所欲也》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2、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资料助读孟子性善论的要点:1、善是人的本性。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
4、本性也需要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苟得辟一箪食一豆羹蹴尔不屑乡为身死一、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故患有所不辟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乡为身死而不受故不为苟得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概括本文主旨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结合原文把握内涵边讨论边明确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2、文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4、我们该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三、课堂小结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
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
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
四、中考链接(一)贵阳市(09贵州省)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9鱼我所欲也课课练及答案.docx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9鱼我所欲也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死亦我所恶.()(2)万钟于我何加..焉()(3)二者不可得兼..()(4)呼尔.而与之()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得之.则生B.蹴尔而与之.C.呼尔而与之.D.行道之.人弗受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B.{亦我所欲也是进亦忧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狼得骨止D.{万钟于我何加焉百里奚举于市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
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生活常理类比“舍生而取义”的道理,具体生动,通俗易懂。
C.第2段通过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来阐明不应该为物欲而丧失本心的道理。
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彻精辟。
5.填空。
(1)《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名,字,邹人,战国中期家、家。
(2)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3)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18部编版)第9课《鱼我所欲也》课件 (共50张PPT)
激。与:同“欤”,语气词。
疏通理解“义”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 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 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 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 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 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疏通理解“义”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 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 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 本心。
恶:讨厌,憎恨。患:祸患,灾难。辟:同“避”,躲避。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 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 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 我不躲避。
疏通理解“义”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接着,通过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 义重于生,告诉我们,当生命和大义不能同时得到的话,应舍 生取义。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最后,孟子指出人性本善, “贤者” 做到“舍生取义”, 是因为不丧失“本心”。
研读探究“义”
舍鱼
取熊掌
舍生
取义
舍生取义
比喻论证 (类比论证)
研读探究“义”
(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
之美/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
妻妾之奉/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
可以/已乎?此之谓/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有不懂的字、句勾划出来,准备进 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 来,准备进行交流。 3、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
部编 九下语文 鱼我所欲也课件 含(教案+习题)参考资料
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
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
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15
1、朗读停顿与节奏: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
著有《孟子》一书,与《论语》、《大 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 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和《论 语》一样,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 现存七篇,261章。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 沛,并长于论辩,给人的感觉,就是智者的 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下面,我们就一 起学习这篇文章。
也许有一天,这个问题会摆在你的面前。
生与死,利和义是自古以来人们议论的
人生课题。那么,前人是如何看待这个
问题的?请同学们部编版看九年级名下册人语文 名言:
8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 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
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
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
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
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鱼我所欲也》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
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鱼我所欲也》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课件网免费发布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鱼我所欲也》,更多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相关信息请访问课件网。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设想《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子》,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
但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
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方法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
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习得语感,培养能力。
这种方法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步骤课时一、激趣导入1.由一二位同学讲一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迁”“孟母对织”。
2.归纳至今为人们所乐于运用的孟子名言。
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孟子》还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语,抢答说出哪些熟悉的成语是出自《孟子》的。
例:专心致志、与人为善、舍己为人、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鱼我所欲也》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一、基础知识
1.注音、写字:
苟()得—箪()食一豆羹()蹴()
2.解释下面的词。
(1)故不为苟得也苟:
(2)故患有所不辟也患:
(3)非独贤者有是心是:
(4)蹴尔而与之与:
(5)妻妾之奉奉:
(6)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乡为身死而不受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此之谓失其本心。
(5)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5.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出自《》,作者,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还学过他的文章有《》《》 (附“四书”:《》《》《》《》)
二、重难点
1.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2.简要分析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进行说理的?
三、典型例题分析
1.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2.《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
四、专项练习
(一)基础练习
1..《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2.讨论: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3.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
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二)提升练习
阅读下边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公孙仪不受。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②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
己之自为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
下》)
注释: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
②即:假如。
③下人:迁就他人。
1.下列划线字解释相同的两组是()()
A.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
B.尽争买鱼而献之/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
C.得之则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乡为身死而不受/便扶向路
E.宫室之美/吾妻之美我者 F公孙仪相鲁而嗜鱼/惠子相梁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甲】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公孙仪的事例是否可以证明他的观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