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调查与管理
地籍调查监督管理制度
地籍调查监督管理制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土地利用的不断扩大,地籍调查成为了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
地籍调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地籍调查监督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籍调查监督管理制度的概念地籍调查监督管理制度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对地籍调查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性规定,其目的是确保地籍调查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地籍调查监督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确保地籍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地籍调查的数据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国家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如果地籍调查数据存在错误和不准确的情况,就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2、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地籍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可以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
地籍调查监督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三、地籍调查监督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
地籍调查监督管理机构是地籍调查监督管理制度的核心,其主要职责是对地籍调查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协调各方资源,推动地籍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监督管理制度的建立。
地籍调查监督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根据地籍调查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政策进行科学规划和制定,并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
3、监督管理制度的执行。
地籍调查监督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指导,确保地籍调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对相关违规行为进行惩处。
4、监督管理制度的评估。
地籍调查监督管理制度的评估是对地籍调查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检查地籍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
四、地籍调查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1、制定合理的制度和政策。
地籍调查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政策,确保地籍调查工作的规范性和正当性。
地籍测量与管理:第四章 地籍调查(1)
❖ 3、地籍调查的内容
❖
地籍调查
权属调查
行政性工作
地籍测量
技术性工作
第二节 初始地籍调查
初始地籍调查是在某一时期内,依照有关法律 程序对县以上某一行政辖区内申请登记的全部宗 地进行全面现场调查,以核实宗地的权属和确认 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情况。再通 过地籍测绘获得宗地界址点的平面位置、宗地形 状及其面积的准确数据,并把它们记载于地籍调 查表和地籍图上,建立一套准确、完整的地籍卡、 册、图,并建立地籍档案。
——市(县)国土资源局 年月日
(4)填写地籍调查表
区(县)、街道(乡、镇)可以用文字表示,也可以 用字母和数字表示;县级行政区编号可以直接采用 GB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代码》规定代码的后三位,但 不反映在图面上,仅反映在地籍簿上。
街坊(村)、宗地必须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宗地编号 以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宗地编号统一自西向东、自北向 南,由“ 1 ”开始顺序编号。地籍图图面的宗地仅注记宗地 号,其他编号可以省去。
(2)界址调查
界址调查是权属调查的核心,也是地籍调
查的核心工作。界址调查是指对相邻双方的界址 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在邻界双方认可,经有关部 门审核后,作为土地登记的依据。经过土地登记 的地籍调查成果,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1) 指界
2) 设定界标
地籍调查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
同志,在单位任 职务,系我单位法人代表,特此证明。
制作调查工作图、划分调查区、预编 宗地号、发放指界通知书、现场审核 申报内容、确界设标、勘丈绘制宗地 草图、填写地籍调查表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细部测量、 制作地籍图、面积量算、填补地 籍调查表、制作宗地图
技术报告、工作报告
第四章 地籍管理_地籍调查
2、作用:
地籍调查成果的日常更新与维护。
保证地籍的时效性,生命力。
3、地籍变更的前提条件
已完成了土地登记; 土地的权属发生原因
整宗地的用途或地类发生统一的变化,或整 宗地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等以宗地为单位 发生变更,不涉及面积的变化时,则不必进 行变更测量。 一旦宗地的面积发生改变,如宗地的分割、 合并等,则需要重新进行地籍测量工作。
二、工作的任务和工作程序
地籍要素的变更调查 界址点的变更测量 面积量算 调查记录表、宗地图 换发土地证
村集体所有、 镇集体所有 村内两个以上组织所有
国有使用
建设用地 使用权
村、镇企事 业建设用地 宅基地
依法使用集体土地;有偿安置;1962年前平调土地未退还; 1982年以前农民集体自行使用本集体土地的等 集体拨用;私宅转来;继承、购买房产而来 与集体签定承包合同等
农业用地使用权
抵押权;租赁权;地役权; 多种原因 耕作权;借用权等权
变更调查 按照调查的区域
村庄地籍调查
城镇地籍调查
初始调查与变更调查
基 础
初始调 查
维持其现势 性、实效性
变更调 查
农村地籍调查与城镇地籍调查
区域 使用规程 级别 测量特点 结果 备注
村庄地籍 调查
《村庄地籍 调查规程 (试行)》
村 级
相对低精 度、低标 准、大范 围
分幅土 地权属 界线图
结合 土地 利用 现状 调查 进行
土地 权利人 土地 管理 部门
材料审查 指界通知 现场确权 宗地草图 地籍测量 成果应用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地籍调查与土地管理研究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地籍调查与土地管理研究地籍调查是测绘工程技术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土地管理和土地资源利用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地籍调查的定义、重要性、调查方法以及土地管理研究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给读者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地籍调查的定义与重要性地籍调查是指对特定地区内的土地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与记录。
它包括土地的基本属性、权属关系、地界范围、土地利用状况等方面的调查。
地籍调查对于土地管理和土地资源利用至关重要,它是实施国土管理政策和法律的基本依据。
首先,地籍调查有助于明确土地的权属关系。
土地的所有权归属问题是土地管理中的重要问题,而地籍调查是确定土地权属的关键步骤。
通过地籍调查,可以清楚地了解土地的归属情况,减少争议,维护土地权益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其次,地籍调查有助于规范土地的使用和管理。
地籍调查提供了土地的基本属性和利用状况的详细信息,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通过地籍调查,可以及时了解土地的现状和利用情况,科学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最后,地籍调查有助于土地管理的科学决策。
地籍调查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土地信息,为土地管理者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
通过对地籍调查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土地的特点和规律,为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措施。
二、地籍调查的方法地籍调查的方法主要有实地调查和档案查询两种。
实地调查是地籍调查的基础,它需要调查人员走遍目标地区的每一块土地,记录土地的基本属性和地界范围。
实地调查一般包括测量、拍照、记录等步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档案查询是地籍调查的补充,它通过查询土地相关的档案和资料,了解土地的历史和现状。
档案查询一般包括调阅土地登记簿册、查阅土地权属证书等步骤,以获取土地的权属关系和利用情况等信息。
实地调查和档案查询是地籍调查的两个重要环节,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得出较为准确和全面的地籍调查结果。
三、地籍调查与土地管理研究地籍调查与土地管理研究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地籍调查与土地管理的法律与政策依据
地籍调查与土地管理的法律与政策依据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对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地籍调查主要包括土地权属的确定、土地界址的确定以及土地权属状况的记录和登记等内容。
本文将从法律和政策的角度,探讨地籍调查与土地管理的相关依据。
一、土地管理法律与政策背景土地管理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土地资源,维护国家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我国土地管理法律与政策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部门颁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是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法律,旨在建立和健全土地管理制度,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
该法律规定了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的划分,土地调整、征收、转让等相关事项,以及土地管理的监督和管理机构等内容。
此外,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细化和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的政策。
例如,实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旨在进一步保障和明确土地权属关系,为农民提供土地经营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二、地籍调查的法律依据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确保土地权属关系准确和完善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地籍调查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土地调整、土地出让(转让)、农村土地征收等事项,应当以地籍调查结果为依据。
即地籍调查是确定土地权属和土地转让交易的法律依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土地的使用和管理,建立健全土地登记和审批制度,并建立健全地籍调查档案。
这一规定要求地方政府建立完善的土地登记和审批制度,依法实施地籍调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登记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地籍调查工作应当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或者土地登记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这一规定明确了地籍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主体,确保地籍调查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
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地籍调查是指对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权属关系以及土地界线等进行详细调查和记录的工作。
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也是土地交易、征收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土地利用状况调查是地籍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指定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用途、土地面积等进行测量和记录,以了解土地的利用现状。
调查人员会根据调查要求,对农田、建设用地、林地、草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分类调查,并记录土地所属的农田、建设用地、林地或草地面积。
二、土地权属关系调查土地权属关系调查是地籍调查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土地权属状况的调查,确定土地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
调查人员会查阅相关的土地登记资料、权属证书等,对土地的产权和使用权进行确认,并记录在地籍调查表中。
土地权属关系调查是地籍调查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土地交易的合法性和权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三、土地界线调查土地界线调查是地籍调查的基础工作之一。
通过对土地界线的勘测和测量,确定土地的具体范围和边界。
调查人员会利用测量仪器对土地界限进行测量,包括土地的长度、宽度、面积等参数,并记录在地籍调查表中。
土地界线调查是确保土地界限明确,避免争议和纠纷的重要环节。
四、土地变更调查土地变更调查是地籍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权属关系和土地界线的变更情况进行调查,更新土地的地籍资料。
调查人员会核实土地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权属变更情况,对土地的地籍信息进行更新,并记录在地籍调查表中。
土地变更调查是保持地籍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重要环节。
五、土地纠纷调查土地纠纷调查是地籍调查的特殊内容之一。
当出现土地纠纷时,调查人员会根据相关要求对土地纠纷进行调查和解决。
调查人员会收集相关证据和资料,了解土地纠纷的起因和过程,并提供相应的调查报告。
土地纠纷调查是解决土地纠纷,维护土地权益的重要环节。
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土地权属关系调查、土地界线调查、土地变更调查和土地纠纷调查等。
地籍调查管理制度
地籍调查管理制度一、地籍调查管理制度的概念地籍调查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测量和监管的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明确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利用情况,为土地规划、土地使用权确权和产权管理提供依据。
二、地籍调查管理制度的内容(一)地籍调查工作的组织管理地籍调查工作是由国家地籍调查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的,地籍调查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地籍调查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地籍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地籍调查工作的技术标准地籍调查工作应当按照国家土地资源管理部门颁布的地籍调查技术标准进行,确保地籍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三)地籍调查数据的管理地籍调查数据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地籍调查机构应当建立统一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地籍调查数据的收集、存储和更新,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四)地籍调查成果的发布和利用地籍调查成果是国家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地籍调查机构应当及时发布地籍调查成果,提供给土地管理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使用,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五)地籍调查工作的监督检查地籍调查机构应当接受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地籍调查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地籍调查管理制度的作用(一)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地籍调查管理制度可以清晰地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利用情况,为土地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保障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权益地籍调查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维护土地拥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三)促进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地籍调查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土地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为土地规划、土地开发和土地调整提供支持。
四、地籍调查管理制度的实施路径(一)建立健全地籍调查管理机构国家应当建立统一的地籍调查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组织结构,建立健全地籍调查管理制度,确保地籍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测绘技术中的地籍管理与土地调查技术解析
测绘技术中的地籍管理与土地调查技术解析在现代社会中,地籍管理和土地调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各个领域。
准确、及时的地籍管理和土地调查技术对于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籍管理和土地调查技术的概念、应用、方法以及挑战等方面进行解析。
一、地籍管理技术概述地籍管理是指对土地的界址、权属、土地利用情况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管理和更新的过程。
它与土地调查技术紧密相连,为土地权属的确权、调查土地利用状况、土地管理等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
现代地籍管理技术主要依赖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等测绘技术手段。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空间影像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和变化情况,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了基础数据;GIS技术可以对土地界址、权属和利用情况进行空间分析和管理;GNSS技术则可以提供准确的地理坐标信息,用于定位和测量。
二、地籍管理技术的应用领域1.土地登记和权属管理:地籍管理技术可以对土地的权属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为土地登记和权属划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通过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土地界址信息,有助于解决土地纠纷和确保土地交易的合法性。
2.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技术可以对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为城市规划、农业生产和土地资源评估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和GIS分析,可以评估土地的适宜性和可利用性,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估:地籍管理技术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通过遥感影像和GIS分析,可以获取土地的质量、数量和分布等信息,为农业生产、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三、土地调查技术概述土地调查技术是指对土地的性质、位置、面积、形状等进行实地测量和调查的过程。
它是地籍管理的基础,通过野外测量和数据处理手段,获取土地的准确信息,为地籍管理和土地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如何运用测绘技术进行地籍调查与管理
如何运用测绘技术进行地籍调查与管理地籍调查与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土地所有权的界定、土地的登记和管理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多个方面。
而测绘技术在地籍调查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测量、记录和绘制地表信息,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而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测绘技术进行地籍调查与管理。
一、测绘技术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1.地物的调查与测量测绘技术可以通过现场实地测量的方式对土地上的各种地物进行准确的调查与测量,包括道路、建筑物、水系等。
通过使用全站仪、GPS等测量设备,可以精确测算出地物的坐标、高程等数据,并将其记录下来。
这些数据不仅可以用于土地登记和土地利用规划,还可以作为评估地物价值和管理地物使用的依据。
2.界址的测量与标定在地籍调查中,界址的确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测绘技术可以通过进行界址测量与标定,来确定土地的实际边界位置。
通过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如电子经纬仪、激光测距仪等,可以测算出地界的各个节点的坐标,并使用地界标识物对其进行标定。
这样可以确保土地所有权的准确界定,避免纠纷的发生。
3.地籍图的制作与更新地籍图是地籍调查与管理的重要成果之一。
测绘技术可以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整理,生成准确的地籍图。
地籍图不仅包括土地的边界和地物的分布,还包括土地的权属、使用用途等信息。
通过对地籍图的制作和更新,可以方便地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为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二、测绘技术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1.土地登记与查询测绘技术可以为土地登记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
通过将地籍调查得到的测量数据与土地权属等信息进行关联,可以建立起完整、准确的土地登记数据库。
这样可以方便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进行查询和核实,保证土地权益的真实性。
2.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测绘技术还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支持。
通过对土地的测量和分析,可以得到各种土地利用的信息,如土地的面积、形状、周边环境等。
地籍调查成果及管理
地籍调查成果及管理一、引言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土地的权属、用途、面积、位置等信息,为土地管理、规划、开发和保护提供依据。
地籍调查的成果不仅关系到土地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因此,对地籍调查成果进行科学管理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地籍调查的主要成果1.土地权属调查土地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的核心内容,主要涉及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权等权利的确认和登记。
通过对土地权利的调查和登记,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为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地籍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涉及土地的用途、利用方式、利用程度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和登记,为土地利用规划、开发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支持。
3.土地条件调查土地条件调查是地籍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涉及土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等信息。
通过对土地条件的调查和分析,为土地的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4.土地登记与发证土地登记是地籍调查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涉及土地权利的申请、审查、登记和发证等环节。
通过土地登记和发证,确认土地权利人的权利和义务,为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地籍数据库建设地籍数据库是地籍调查成果的管理和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地籍数据库,将地籍调查成果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存储,实现地籍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等功能。
同时,地籍数据库还可以为土地管理、规划、开发和保护等提供数据支持和辅助决策。
四、地籍档案管理地籍档案管理是地籍调查成果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涉及地籍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等环节。
通过建立地籍档案管理制度和体系,确保地籍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为地籍信息的查询和利用提供便利和支持。
五、地籍信息共享与服务地籍信息共享与服务是地籍调查成果的重要应用之一,主要涉及地籍信息的公开、共享和利用等环节。
如何进行地籍调查数据的建库和管理
如何进行地籍调查数据的建库和管理地籍调查是指对土地所有权、土地利用以及土地具体属性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地籍调查数据的建库和管理对于土地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籍调查数据建库过程以及管理方式两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地籍调查数据的建库和管理。
一、地籍调查数据建库过程地籍调查数据建库过程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整理和数据录入三个阶段。
首先是数据采集阶段。
数据采集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采用现场实地勘测,也可以运用遥感技术等非接触式的方式。
现场实地勘测主要是通过调查员到达具体的地点,准确记录下土地的所有权、具体位置以及土地属性等信息。
而遥感技术则是通过卫星图像、航拍图像等手段进行数据采集,能够大大提高数据的采集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是数据整理阶段。
数据整理主要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筛选。
首先需要对地籍调查所涉及的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如土地所有权信息、土地利用信息等。
然后对每个类别的信息进行详细的整理和筛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最后是数据录入阶段。
数据录入是将采集和整理好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在数据录入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格式规范、一致性以及数据字段的合理性。
同时,要对数据进行统一的编码和命名,便于后期的管理和查询。
二、地籍调查数据管理方式地籍调查数据的管理方式主要包括数据存储、数据更新和数据应用三个方面。
首先是数据存储。
地籍调查数据的存储方式有多种选择,可以采用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关系型数据库,也可以选择新兴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如文档型数据库、列式数据库等。
不同的存储方式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在选择存储方式时,需要考虑数据规模、数据类型和查询需求等因素,并综合考虑存储成本、性能和可扩展性等方面的因素。
其次是数据更新。
由于土地的所有权和利用情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所以地籍调查数据需要进行及时更新。
数据更新的方式可以通过定期抽样调查或者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快速更新。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地籍管理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地籍调查、地籍测量、地籍登记、地籍档案管理等内容。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负责地籍管理工作,现总结如下。
二、工作内容及完成情况1. 地籍调查: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土地的面积、利用情况、属性归属等相关信息。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共完成了XX处地籍调查工作,并准确记录了土地的各项信息。
2. 地籍测量:根据地籍调查的结果,利用测量仪器对土地进行测量,并绘制精确的地籍图。
我在过去的一年中,按时完成了XX处地籍测量工作,并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 地籍登记:根据地籍测量的结果,对土地的权属、用途等信息进行登记和变更。
我在过去的一年中,办理了XX宗地籍登记业务,并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地籍档案管理:对地籍调查、测量和登记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归档,确保地籍档案的完整性和易于查阅。
我在过去的一年中,做到了及时归档,并利用电子存档方式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
三、工作亮点及问题1. 工作亮点:a.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b. 加强团队协作,与相关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提高工作效率。
c. 提升工作质量,准确记录并及时更新土地信息。
d. 引入电子存档方式,提高了地籍档案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2. 存在问题:a. 地籍调查时,部分农村土地权属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加强调查力度。
b. 地籍测量过程中,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影响了测量的准确性。
c. 地籍登记业务的办理时间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优化办事流程。
四、工作总结本次地籍管理工作中,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顺利完成了工作任务。
通过这次工作,我深入了解了地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提升了自己的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改进的方向。
五、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升地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土地权属较为复杂的问题。
宅基地的地籍调查与登记管理
宅基地的地籍调查与登记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用于城市建设和发展。
然而,农村宅基地的管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地籍调查与登记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宅基地的地籍调查与登记管理的相关问题。
首先,地籍调查是宅基地管理的基础。
地籍调查是指对土地使用情况、土地权属等进行详细调查和记录的过程。
通过地籍调查,可以了解土地的实际使用情况,核实土地权属,为宅基地的合法登记提供依据。
地籍调查需要综合运用测量、摄影、遥感等技术手段,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宅基地的登记管理是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措施。
宅基地的登记管理是指将宅基地的权属信息、面积、用途等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和管理的过程。
通过登记管理,可以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法律保护,防止非法侵占和乱占乱用。
同时,登记管理也有助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规划,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支持。
然而,宅基地的地籍调查与登记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农村土地权属关系复杂。
由于历史原因和土地转让等因素,农村土地的权属关系常常不明确,甚至存在争议。
这给地籍调查和登记管理带来了困难。
其次,农村地籍调查和登记管理的工作力量不足。
农村地域广阔,人力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地籍调查和登记管理的工作进展缓慢。
此外,农民对宅基地的认识和意识相对薄弱,缺乏对地籍调查和登记管理的重视,也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大对农村地籍调查与登记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宣传,让农民了解到地籍调查和登记管理对于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性,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加强对地籍调查与登记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确保地籍调查和登记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和配合,共同推进宅基地的地籍调查与登记管理工作。
总之,宅基地的地籍调查与登记管理是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环节。
浅谈地籍调查管理工作
工作研老浅谈地籍调查管理工作指依照国家的规定,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数量、质量、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一项技术性工作。
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法定程序,是土地登记的基础工作,其资料成果经土地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
为保证城镇(包括村庄)地籍调查工作规范、有序,符合土地登记的要求,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了《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地籍调查的单元是宗地。
它是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
一个地块内由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也称为一宗地。
一、主要目的核实宗地的权属、确认宗地界线、查明宗地面积、用途、等级等,为土地登记、核发土地□权属证书提供依据。
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周础工作,分初始地籍调査和变更地籍调查。
初彬始地籍调査在初始土地登记前进行,变更地籍7调查在变更土地登记前进行。
二、分类地籍调查通常分为初始地籍调査和变更地籍调查。
按照调査的先后工作重点分为: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
按照时期与任务分为:地籍总调查和日常地籍调査。
按照调查的区域分为:村庄地籍调査和城镇地籍调査。
三、具体内容权属调査,对宗地权属来源及其所在位置、界址、数量、用途和等级等情况调查。
即在现场査实、査清相邻权属单位的权属关系,通过现场认定和标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线位置,调查土地用途。
包括现场指界、标定宗地界址、绘制宗地草图、调查土地用途和等级、填写地籍调査表。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地籍勘丈。
目的是勘丈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基本情况。
绘制地籍图。
四、原则依法的原则。
地籍调查必须依据土地、房地产、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
实事求是的原则。
调査时必须做到依法与现状相结合,同时充分考虑土地使用的历史背景。
符合地籍管理的原则。
调查必须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制度进行,在调査的内容、方法、地籍册薄、图件的格式、项目填写内容及详细程度等方面,均应按国家统一规定操作,这样才能保证所调査的地籍资料的现势性、一致性、精确性和完整性。
地籍调查测量工作管理规定
地籍调查测量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籍调查测量工作管理,明确地籍调查测量工作职责,实现地籍调查测量工作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地籍调查测量内容第二条地籍调查测量主要包括:权属调查(查清宗地权属位置、界址、用途、填写地籍调查表等)和地籍测量(测量宗地界址点、平面位置、宗地形状、面积、按地籍要求编写地号等)。
第三章业务办理第三条收件。
收件员必须收齐相关资料(土地证、房产证、报建表等复印件)、预约现场勘查时间、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并分别按对内(局属各室、分局、中心)、对外(外单位或个人)业务类型,填写出图登记表交部长(或项目负责人)统筹合理派工。
第四条派工办理。
对外实行先收费后办理原则,收费后由部长(或项目负责人)派工办理;对内按项目分类登记后即可由部长(或项目负责人)派工办理。
第五条资料准备。
调查人员接到派工单后,查找相关档案资料,做好调查前有关准备工作(工作图一般以1:500地形图为基础)。
第六条现场勘查:(一)调查人员必须到现场查清宗地的土地利用现状及权属状况;(二)做好辨认调查对象在工作底图上的所在位置,根据权利人的指界在实地进行标界,按有关规程在现场绘制宗地草图,并交权利人当场核对;(三)对误差大于规范或原图与现状不符的,要对变化部分在工作底图上绘制示意图,并及时通知测绘队到实地补测;(四)调查员须在地籍调查审批表上填写技术方法和使用仪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须有文字记录并签名。
第七条内业处理:(一)由调查人员将调查资料进行编绘,输出地籍调查测量成果(宗地图),交部长(或项目负责人)检查验收;(二)对于达不到《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中规定精度要求的界址点、界址边要到实地进行返测;编绘有疑问的必须到实地核对,并做好“三检”记录和签名工作。
第四章质量检查第八条先由调查员自检、互检,再由部长(或项目负责人)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结合有关档案资料进行复检,严把质量关。
第九条部长(或项目负责人)必须做到对内业100%检查,每周二、四定期详细检查,每月不定期现场抽查。
了解测绘技术中的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管理方法
了解测绘技术中的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管理方法测绘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管理方法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地籍调查是指对土地和地籍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以建立和维护土地权属的法律体系。
而土地登记管理方法则是指根据地籍调查结果,对土地权属进行登记和管理的相关技术和制度。
地籍调查作为测绘技术的一部分,对于土地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地籍调查能够确定土地的界线,确保土地的合法性和权属清晰。
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准确界定土地的范围,能够避免土地纠纷和争议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
其次,地籍调查还能为土地的规划、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为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地籍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调查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调查技术和手段。
常用的地籍调查方法包括地面控制点的建立和测量、高程测量、地形测量、摄影测量等。
利用先进的测绘仪器和设备,结合现代化的地图制图技术,能够提高调查的精度和效率。
土地登记管理方法是地籍调查的延伸和应用,通过对地籍调查结果的登记和管理,确保土地权属的合法性和可追溯性。
土地登记管理包括土地权属登记、土地权属证书的颁发以及权属变更的登记等环节。
通过建立规范的土地登记管理制度,能够使土地权益的流转更加便捷和透明,为土地流转和交易提供保障。
在土地登记管理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关键。
在地籍调查中获得的数据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一致性。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地籍档案管理系统,记录和存储土地权属变更的信息,为土地管理和监督提供依据。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管理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测绘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测绘工具,能够实现对大范围土地的高精度调查和监测。
同时,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也为土地登记管理提供了更加便捷和智能化的手段。
然而,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管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测绘技术中的地籍调查与土地登记管理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地籍调查与土地登记管理方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的管理越发成为各国政府必须重视和加强的工作。
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地籍调查与土地登记管理成为了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测绘技术在地籍调查与土地登记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一、地籍调查的重要性地籍调查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旨在建立和完善土地登记系统,确保土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保障。
地籍调查能够准确地掌握土地的位置、范围、归属等信息,为土地登记及后续的土地规划、征收、交易等工作提供依据。
二、测绘技术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测绘技术在地籍调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表影像,实现对地块边界的识别与界定。
其次,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可快速获取地形地貌数据,帮助精确测量地块的高程和形状。
再次,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使得分析和管理地籍信息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
三、土地登记管理的挑战与难点土地登记管理是地籍调查工作的延伸。
然而,由于土地的不动产属性和复杂性,土地登记管理常常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难点。
首先,数据更新的难度较大,土地变更信息及时录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十分困难。
其次,重复登记和多次抵押现象比较普遍,需要从制度层面加强监管和控制。
另外,当前土地登记管理涉及的相关部门和环节相对较多,需要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与信息共享。
四、土地登记管理的方法与措施为了解决土地登记管理中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的土地登记制度和规范,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其次,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土地登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更新。
同时,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此外,建立多部门的协作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配合。
五、结语地籍调查与土地登记管理是土地资源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测绘技术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为土地登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土地登记管理仍然存在一系列的挑战与难点。
现代化地籍调查与土地登记档案管理的策略分析
现代化地籍调查与土地登记档案管理的策略分析现代化地籍调查与土地登记档案管理是一个国家土地管理和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对于促进土地利用、保护土地权益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档案管理两个方面进行策略分析。
一、地籍调查策略分析1. 制定全面的地籍调查规划。
在进行地籍调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包括目标、范围、调查方法与技术等,确保调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采用现代化的地籍调查技术。
利用现代化的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地籍调查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
3. 引入专业团队进行地籍调查。
在地籍调查中,需要引入专业的测绘、地理信息等人员和团队,确保调查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4. 加强地籍调查后的数据整理与管理。
地籍调查完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存档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利用性。
二、土地登记档案管理策略分析1. 健全土地登记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土地登记管理制度,包括登记程序、登记标准、登记要素等,确保登记的准确性和权益的保护。
2. 推行电子化土地登记管理。
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推行电子化土地登记管理,实现土地登记信息的快速查询和更新,提高登记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3. 加强土地登记数据的共享与整合。
建立土地登记数据的共享平台,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整合,减少重复登记和数据冗余。
4. 加强对土地登记档案的保管与管理。
加强对土地登记档案的物理保管和数字化存储,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长期保存,便于档案的查询和利用。
现代化地籍调查与土地登记档案管理需要制定规划、借助现代化技术、引入专业团队、加强数据整理与管理;健全管理制度、推行电子化管理、加强数据共享与整合、加强档案保管与管理等策略,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保护土地权益和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籍调查与管理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现代地籍: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并用包括数据、表册、文字和图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的土地信息系统。
2、地籍调查:国家采用科学方法,依照有关法定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基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以图、簿示之,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登记。
3、宗地:权属界线封闭的独立权属地块,它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辨认出确定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4、共有面积: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5、地籍测量: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每块土地的位置、面积大小,查清其类型、利用状况,记录其价值和权属,据此建立土地档案或地籍信息系统,供实施土地管理工作和合理使用土地时参考。
二、填空题1、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宗地,房产调查的基本单元是丘。
2、初始地籍调查时, 调查人员应将每一宗地勾绘到工作用图上, 并对街道或地籍街坊按从西往东,自北向南顺序统一预编宗地号。
3、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勘丈,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 毫米。
4、住宅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是 70 年。
5、地籍测量是服务于土地管理、房产管理与开发的一种专业测量工作,是测量技术与土地法学的综合应用。
6、地籍细部测量是在权属调查和地籍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量工作。
7、地籍的核心是土地权属,地籍按地籍工作的目标和发展阶段分为产权地籍、税收地籍、多用途地籍。
8、一个地块只属于一个产权单元的称为独立宗,一个地块属于几个产权单元时称为组合宗。
9、宗地图的编绘中界址点用 1.0 mm直径的圆圈表示,界址线粗 0.3 mm表示。
10、选择地籍图比例尺的依据是:繁华程度和土地价值、建设密度和细部要求、测量方法。
11、土地面积量算的过程一般为三级量算两级控制。
12、20—3宗地与30宗地合并,则编号为 20-4 。
13、分户图采用的比例尺一般为 1:200 。
14、土地面积量算的总原则是符合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15、共有面积的分摊原则为:按文件或协议分摊、按比例分摊、按功能分摊。
16、变更界址测量包括更改界址和不更改界址两种测量。
在工作程序上可分两步进行,一是界址点、线的检查;二是进行变更测量。
三、问答题1、简述地籍测量的特点。
答:①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时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②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③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④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⑤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⑥地籍测量工作具有非常强的现势性;⑦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⑧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不但要具备丰富的测绘知识,还应具有不动产法律知识和地籍管理方面的知识。
2、在界址点测量中用全站仪测距时如果产生目标偏心要如何减少测距误差?答:由于目标是一个有体积的单棱镜,由此会产生目标偏心的问题,偏心有两种情况,其一为横向偏心,如P点为界址点的位置,P/为棱镜中心的位置,A为测站点,要使AP=A P/,则在放棱镜时必须使P、P/两点在以A为圆心的圆弧上;其二为纵向偏心,P、P/、A的含义同前,此时就要求在棱镜放置好之后,能读出P P/,用实际测出的距离加上或减去P P/,从而尽可能减少测距误差。
3、请写一份变更地籍调查通知书。
变更地籍调查通知书【答】:根据你(或单位)提交的变更土地(或房地产)登记申请书,特定于月日时到现场进行变更地籍调查。
请你(单位或户主)届时派代表到现场共同确认变更界址。
如属申请分割界址或自然变更界址的,请预先在变更的界址点处设立界址标志。
市(县)土地管理局(盖章)年月日发出4、日常地籍测量的内容具体包括哪些?【答】:其主要内容包括界桩放点测量、制作宗地图和房产证书附图、房屋调查、建设工程验线、竣工验收测量等。
具体内容如下:1.土地出让中的界桩放点和制作宗地图;2.房地产登记发证中的地籍测量工作;3.房屋预售调查和房改中的房屋调查;4.工程定位验线测量;5.竣工验收测量;6.征地拆迁中的界址测量和房屋调查。
5、简述界址点的含义及测量方法和坐标计算方法。
【答】:含义:是指权属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
测量方法:解析法、图解法、测算法、航测法和地籍测量数据采集自动化。
计算方法:极坐标法,交会法,内外分点法,直角坐标法。
四、识图题1、指出下面房地产图中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442303198688.45(6)A44-丘号23031986 2-房屋类别代码:集体所有制房屋;3-房屋建筑结构分类代码:砼;03-房屋层数:三层;1986:-房屋建成年代。
88.45-房屋总建筑面积。
6-幢号;A -房产权号。
2、指出下面宗地图中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8 31.3652.33345混8-门牌号;45-地类号;333.2-建筑占地面积;365.1-宗地面积;混3-混合结构三层楼。
五、计算题已知一地块是多边形ABCDE ,其各顶点的坐标如下表,试用坐标法求出该地块的面积。
答案:148070.8(m2)六、论述题1.在确定权属有争议的边界的界址点时,应当如何处理边界的纠纷或争端?答:对有争议的界址,调查现场不能处理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处理,即: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全民所有制单位建、集体所有制单位建、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个人之间、个人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土地使用权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处理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日之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以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现状,不得破坏土地上的附着物。
2.“宗地草图”“地籍图”“土地使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四种图件有何区别和联系?答:(1)宗地草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纪录,是处理土地权属、宗地档案的重要资料,应到现场绘制,必须长期保存。
(2)宗地草图又是地籍原图每宗地的放大示意图及详细记录,与地籍原图的测绘相互检核,为地籍测量提供数据保证地籍测量成果的质量和正确性。
地籍图是基本地籍图和宗地图的统称,使土地管理的专用土,具有国家基本图的特性,基本地籍图的图面表示应主次分明,清晰易读,清楚地反映地籍要素、必要的建筑物及其占地状况、土地分类界线。
(4)土地利用相状图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成果之一、也是地籍管理和整个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的基础资料,其内容有:各级行政界,各种地类界及符号、线状地物、必要的地籍要素等。
等高线以及平原地区的高程点比较少,丘陵区可加大等高距间隔。
(5)土地权属界线图是地籍管理的图件也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成果之一,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和图件为依据,用界址拐点、权属界线、和相应的地物图示符号及注记,表示土地权属的合法性。
3.论述土地权属界址,边界系统和边界类型。
答:(1)土地权属界址包括界址线,界址点和界标。
所谓土地权属界址线是指相邻宗地之间的分界线;界址点是指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界标是指在界址点上设置的标志。
(2)边界系统是指人们或政府管理机构通常以某种方式所承认的界线存在形式,一般由普通边界和法律边界组成。
普通边界是指主要依靠自然的或人造的边界要素,依据各地的普通规则,但没有精确的边界数据,或有边界数据但没有法律手续固定下来的边界;法律边界是指对人造的或自然的边界要素进行精确的测量,获取测量数据,通过法律程序给予承认,并在实地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的边界。
(3)边界类型:A.行政边界。
包括省界,县界,市界,区界,乡镇,行政村界等。
B.宗地边界。
根据宗地划分方法而划分出的地块边界。
C.地块边界。
在土地管理工作中,根据地块的含义划分出的地块的边界。
4.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有那几种?如何确认土地权属?答:确认方式:(1)文件确认;(2)惯用确认;(3)协商确认;(4)仲裁确认。
土地权属的确认:(一)农村地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认:应将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或仲裁确认几种方式结合起来确认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铁路,公路,军队,风景名胜区等用地,其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各管理部门。
(二)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确认:(1)单位用地红线图;(2)房地产使用证;(3)土地使用合同书,协议书,换地书等;(4)征(拨)地批准书和合同书;(5)有偿使用合同书(协议书)和国家土地使用权证书;(6)城市住宅用地确权的文件。
5.试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内容和原则。
答:目的:(1)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服务;(2)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3)为建立土地登记和土地统计制度服务;(4)为全面管理土地服务内容:(1)查清村和农,林,牧,渔场以及居民点的厂矿,机关,团体,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界线;(2)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量算地类面积;(3)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汇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4)编制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5)调查,总结土地权属及土地利用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2)全面调查的原则;(3)一查多用的原则;(4)运用科学的方法;(5)以改进土地利用,加强土地管理为基本宗旨;(6)以地块为单位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