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推广投资现状及制度改革的探讨
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改革
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改革摘要:农业丰则基础强,农业富则国家盛,而农业技术推广是农民实现增收、国家实现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国家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让农业迅速地发展起来、如何发挥农业科技的高效率,见证第一生产力的奇迹?这正是需要我们思考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优势;问题;改革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不仅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同时也关系到亿万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稳步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又离不开农业科技,可见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如何推广农业科技,发挥农业科技的高效率呢?我国新时期的农业发展又有何优势呢?1 我国新时期的农业发展的优势(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产品供给出现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
1978年前我国农产品全面短缺,到20世纪90年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自给率达到99.6℅,已由全面短缺向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告别全面短缺时代。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向现代化农业迈进。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投入力度也逐年加大,2004年后投入增长的势头更快,其中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相关的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投资也有一定程度增加。
2008年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171亿亩,机耕面积5.38亿亩,农村用电量6825.2万千瓦时。
(3)多个农业开发项目扶持优惠政策出台,例如国家对农机具购置进行补贴,近年来农业机械(具)基础设施条件迅速改观。
2007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7.6亿千瓦,全国农机作业面积达到24.3亿亩,主产区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农业机耕、机播、机收比例稳步提高。
另外,国家还实行了良种补贴,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到2012年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
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及建议
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及建议一、汉源县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现状四川雅安市汉源县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开发农业和90 年代以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取得一定成效。
一直致力于建设全面提升农业技术能力,着力建设有完善的管理体制、规范的运行机制、精干的人员队伍、稳定的经费保障、必要的工作条件的“五有”乡镇的农技推广体系。
(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队伍建设情况1. 县乡两级推广机构设置及职能配置情况汉源县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根据自身的职能设置农技、植保、果树、蔬菜、土肥等13 个事业机构。
全县40 个乡镇设置了40 个农业服务中心。
县乡两级职能根据所属管辖范围,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所辖范围内的农业中、长期规划,组织实施指导全县和乡镇的农业技术的引进、宣传、培训、推广,指导全县农业生产的发展。
2. 县乡两级推广人员的编制及现有人员情况乡镇级推广人员编制,1993 年按照国务院“三定”方案,经过全县各乡镇按系数测定,报县编委批准211个编制。
1996 年机构改革,批准40个乡镇农技、农经站编制为211 个,其中农技123 个,农经88个。
2003 年机构改革,将全县40个乡镇农技站和40 个乡镇农经站合并成40 个农业服务中心,职能也随之合并,汉源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编制137 个。
3. 县乡两级推广人员业务建设情况据统计,2010 年汉源县级农技推广事业人员为65 人,其中已聘任的研究员4 人,占在岗人员的6.1%;高级农艺师22 人,占在岗人员的33.8%;中级师16 人,占在岗人数的24.6%;初级职称14 人,占在岗人员的21.5%;无职称的9 人,占在岗人员的13.8%。
从学历情况看,县级推广人数65 人中,本科学历40 人,占在岗人员的61.5%,专科学历的13 人,占在岗人员的20%,中专学历的5 人,占7.6%,中专以下学历的7 人,占10.7%。
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相对合理,有利于农技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及措施探讨
随着江苏省沿海开发进入国家战略,城市将以工业发展为主,城市开发力度不断增大,农业土地将被大量征用。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失去了大量农业用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分析和研究其他国家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有利于稳步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效增加本地区农民收入,为我国建设和谐新农村提供有力保障[1]。
同时,也可以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文研究了江苏沿海开发背景下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目标,分析了发展现代化农业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剖析了其产生的背景及成因,提出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1国外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1.1美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美国作为一个地多人少的国家,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国土面积达到了937万km2,其中耕地面积约占1.87亿hm2,美国总人口30071万人,平均0.62hm2/人(2006年)。
美国作为世界上农业生产水平和个人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也是农产品出口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这是因为美国最先推行农业现代化。
美国在农业产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员。
1933年美国就通过了《农业调整法》,用法律规定的方式保证农产品价格,以此来保证本国农场主的经济收入。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病虫害,美国会将其列入政府应急处理事件,同时为受灾的农户提供一定的经济补贴。
1.2日本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日本拥有37.79万km2国土面积,其中479.4万hm2为耕地,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全国总人口达12746万人,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不足0.04hm2,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
日本人口密度比较大,多山丘岭、国土狭长,耕地分布相对较零散,地震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是一个落后的传统农业国家。
日本的现代农业开始于明治维新,当时的日本政府偏向于西方化发展策略。
自1870年开始,日本不断从西方引进大型农业机械,想通过机械化作业来改变现有的农业耕种方式,但是由于日本国土与资源结构的限制,大型机械化生产模式并没有在日本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1、农业推广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1.1运行机制不完善我国目前的农业推广体制依旧受经济体制的影响,主要是从上至下的运行模式。
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是考核推广机构的主要指标。
在人事管理中,都是按照资历来排列辈份。
而在分配形式上则是平均主义。
在评价体制上,脱离了服务对象,也就是作为服务对象的农民并不能参加推广机构的评价,这样一来,推广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无法保障,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1.2农业推广经费不足统计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经费情况,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0.6%~1.0%;而统计发展中国家,可以看到其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大约占农业总产值的0.5%。
但是我国的农业推广技术经费却不到0.2%。
真正用在农业推广项目上的资金少于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总数的20%,而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更少。
因为资金不够,所以部分服务设施都是20世纪60—70年代购置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也因为建设资金太少而导致配套设施不足、落后、老化。
在资金不够的情况下,一些推广机构经常将有偿的服务技术放在首位,并没有考虑到是否对农民有利。
1.3推广人员素质偏低因为我国县乡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合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专业知识也不能与时俱进,推广人员在基层工作的时间太少,无法及时地掌握相关信息,有关的专业培训机构也不多。
更重要的是,工作条件差,待遇不高,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
因此,留不住人才,也影响到了推广的效率。
2、对策2.1创新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创新,能够更好地让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稳定地发展。
应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体制,每个岗位的责任制度要明确,招聘适合岗位的人才,换句话说,就是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以岗位的要求来决定招聘要求。
并将有管理经验、农业技术专长的人才调整到农业部门的领导岗位,让有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才对不懂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
建立考评制度,除了基本工资之外,其他部分与绩效挂钩,拉开档次,提高推广人员的积极性。
浅析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作为世界贸易农业协议“绿箱政策”被很多国家用于提高本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举措。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为我国早期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显露出诸多问题,农技推广体系陈旧,科研、教育、生存及推广相互脱节,农技投资机制不健全、供给不足,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需要新的农技推广机制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问题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100-11 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1.1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通过科研单位以及教育单位我们每年大约产生7000多项农研成果,但其转化率只有30%~40%,这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转化率。
就我国的推广现状来说:我国缺乏相应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渠道,大量的研究成果被闲置、浪费;我国基层农业推广中间链条脱节,农业缺乏创新科技注入,处于中心地位农业机构无力把先进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这样无法发挥科研单位和教育单位所研制的科技成果。
1.2 推广人员结构不合理且专业素质较低农业推广队伍素质低与其工作环境、工作待遇有关。
农业基层推广部门待遇较低,很难吸引、留住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致使专业人才短缺,农技推广队伍不稳定;而且编制混乱问题也一直存在,有编制的不在岗,在岗的又没有编制,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据2006年对100个县农技推广部门检测显示,在编制的人员中43.5%为大专学历,38.7%在35岁以下,65.3%具有专业技术职称,20.7%具有中级职称,具有高级职称的仅占3.7%,11%的员工参加过3个月的培训。
从检测中不难看出,我国农技推广高端人才极为匮乏,没有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这就导致对新科技成果利用率低下,从而影响农业生产。
农技推广人员结构不合理,各个农业行业技术人员分布不均衡。
农业行业中存在的难题和解决策略
农业行业中存在的难题和解决策略一、引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全球粮食需求不断上升,农业行业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也面临着许多难题。
本文将探讨当前农业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策略。
二、资金不足问题由于农作物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环节需要大量投入,资金不足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传统金融机构对于农民借贷普遍持谨慎态度,这导致了一些潜在优质项目无法得到合理的资本支持。
1. 引入新型金融模式通过引入新型金融模式如互联网金融、扶贫小额贷款等,能够为农民提供更为便捷灵活的借贷渠道。
这些金融模式能够依靠技术手段进行风险评估和快速审批,帮助解决资金压力。
2. 政府补贴政策政府可以制定更为完善的农业补贴政策,加大对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农民可以获得种植补贴、设备补贴和技术培训等多方面支持,从而减轻经济压力。
三、科技创新滞后问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现代化要求,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科技创新在提高农业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提升产品品质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并积极推广先进的现代化农业技术。
如智能物联网、精准施肥、无人机巡检等技术在种植养殖过程中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 加强与高校合作政府应鼓励大学与农民合作,开展实地研究和试验。
学校可以向农民输送新型科研成果,并帮助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困难。
相互合作将加速科技创新在农业行业的推广和应用。
四、市场需求不稳定问题农产品产销对接困难,导致了一些农民无法稳定获得合理收益。
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市场需求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给农业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困难。
1. 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建立透明的溯源系统对于确保农产品质量、增加消费者信任以及提高产品溯源能力非常重要。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强溯源标准,并通过物流管理和数据追溯等方式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 拓展农业发展新的服务领域 ,提高农产品产量 , 促进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 社会主义新农村黻 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
一
2 _ 发挥技术优势 , 培育新型农业合作组织 。 建立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组 织,充分发挥出农业的优势 。目前 , 这种合作组织是一种新生事物 ,所 以要让这种新 型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同 时,要根据产业结构的主要情况 , 进一步加大对这种新生合作组织的培 育,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壮大。 3 . 构建多元的农技推广体系 , 有效保障科技供给。 在实施科技兴农的 战略中,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导地位需要强化。增加对农业技术推广 组织的投入 ,积极与高等院校 、科研机构和农业农 民协会等组织协作 ,
取技术措施的积极性。
7 . 加大技术培训 , 使农 民应用科技从外行变为内行。 当前农村经济的
发展和农 民素质的高低都存在一定 的差异 , 所 以,要加强农 民 农 业技术
的培训 , 必须要突出一定 的层次性和一定的实用性 。 对于科技文化素质
稍低的农 民,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特点进行实地培训和现场示范。这样可 以增强他们更多的农业科技意识 ,同时还能提高他们运用农业技术进行
自我操作 的能力。
力, 仅仅处于业务指导关系 , 没有形成相互协调、统一有力的组织体系。
还有有些县乡推广单位技术力量 薄弱 ,需要省 、市人员的经常指导和培
训 ,但现行工作体系中培训和指导工作名存实亡。
、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原则
1 .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 讲 给农民听, 不如做给农民看 , 推广 的技 术既要有先进性 ,又要有实用性 ,推广 中要体现技术的可操作性 ,做到
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及对策3篇-农业技术论文-农业论文
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及对策3篇-农业技术论文-农业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1.1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创新不足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存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推广机构主导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没有积极发挥市场作用,没有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没有成熟的新型农产品市场,农民也就缺乏运用新型农业技术的动力,科技人员也会缺乏研发新型农业技术的积极性;政府项目科技带动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缺乏创新能力,推广模式重点放在新型农业技术和产品的展示上,没有注重农业技术的实效性,而且一些特色的农产品并没有在农业市场上取得优势,并没有撼动传统农产品的地位;市场引导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中企业一般处于主导地位而缺乏对农民自身条件的考虑,往往是企业想要运用自己的方式发展生产,而农民缺乏必要的知识条件和生产条件,两者地位的不平等造成了农民产品过少、企业原料不足,或农民产品过多、销售无门的情况;第三方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一般都对科技水平和资金保障有很高的要求,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讲,一方面难以适应科技水平很高的农业技术,另一方面难以满足资金要求。
1.2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不足农业技术的推广离不开资金的保障,资金的有效运用与否决定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成效。
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中央政府或省政府等政府部门的投资、投资推广单位自己筹备的资金、有关政府部门争取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经费、银行有关方面的科技贷款,以及其他单位出资等。
虽然资金来源渠道较多,但是政府方面的投资是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主要来源,并且市县乡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无用武之地,工资津贴也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同时,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各种配套设施不齐全,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农业技术推广难以顺利进行。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及措施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及措施作者:李建民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08期现阶段我国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将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不竭动力。
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让农村生产力再上新的台阶,推动农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真正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提升的目的。
因此,我们要高度关注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帮助广大农民提升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本文将简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应对措施。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第一,推广制度完善。
当前很多地区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然而从实际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工作制度还不够健全,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顺利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具体来说体现在未严格落实监督工作,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资金保障机制也未真正建立起来。
第二,推广资金匮乏。
站在国家角度而言,农业推广技术关系着农村发展,各发展领域对经费的需求量都很大。
加之很对地方在工业生产上投入较大,未能关注农业投资。
但是因为缺乏充足的资金,造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平台的建设非常缓慢,推广网络也不完善,且部分人才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很难真正留下来,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开展形成了一定限制。
第三,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渠道过于单一。
因为推广体系不完善,为建设农业推广平台产生较大阻碍,推广渠道无法得到拓宽。
由于推广网络建设速度慢,无法为广大农村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尤其是未能建立起县、乡、村三级推广网络共建平台。
此外,从推广覆盖面来看,还显得过于狭窄,很多农技站多以种植大户扶持、办样板等渠道开展农业技术推广,这样实际上效率就大打折扣,技术无法顺利转化为成果惠及农民。
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措施1、完善机制,提高推广效率要制定完善的推广计划,农技站主要考虑实际农业生产情况,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将技术推广切入点与需求点确定下来,保证推广工作效率实现提升。
当然也应形成多渠道的经费来源,促使推广人员薪酬待遇实现提升,给予更多的激励,将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
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探析
中图分类号 S 0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3 2 1 )1 - 1 - 0 0 7 7 1( 0 4 0 0 0 2 7 2
农业 推广技 术 与农业 发展需 求相 结合 , 进农 业产 业 促 的科学 化 和科研化 发展 , 是我 国现代 农业 推广体 系制 度改
1 农 业推 广 人 员 的 素 质 和 队伍 规 模 不 适 应 现 代 化 农 业 推 . 4
广 体 系
革要 注重 农业科技 成果 的转化 , 农业 推广体 系改革 与 当 将 前 农业 发 展需 求相 结合 , 从工 作定 位 、 学管 理 和人 才培 科
养等 角度进行探 索和研究 。
农 业推广过 程中 , 对于农 民的主体定位 不清晰 , 对农 田 的功 能研 究不 深 入 , 缺乏 有 效 的引导 ; 业 推广 仍 旧 以行 农
业 发展需求 的多样 化和 农业科 技的 多元化需 求 紧迫 , 并且 对 于农业 推广体制 而言 , 运行机 制 、 其 职能定 位 、 务理念 服 及 管理 等都 需 要改 革发 展 。 因此 , 于农 业推 广体 系进行 对 改 革务必要 从农业 发展 的基本 需求 出发 , 以政 府推 动为 引
我 国农 业推 广 的专职 工作 人员并 不 多 , 而且从 人员 组
成上 来 看 , 从事 专业 的农 业 推广 技术 人 员较 少 , 层农 业 基
1现 阶段农业推 广体系 中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11 农业推广体 制和机制 与市 场的发展 需求不一致 .
推 广的工作 人员 中大部分 不具 备农业 基础知 识 , 而且 学历 较 低 。 于 农业 的实 践 和结 构 调 整 缺 乏正 确 和 完 整 的认 对
中国特色农业推广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河南农业年第6期N NNONGY 一、中国特色农业推广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农业推广体制及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推广体制与机构组成滞后于现实要求;2、条块、部门、地区分割,有碍于科技成果的有效供求与转化;3、政府统管推广工作,职能不清,低效运行;4、农业推广人员分布不尽合理,难以满足千家万户的服务需求;5、现行农业推广体制未能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以调动农业推广主客体的积极性。
(二)推广理念、推广机制与职能定位问题。
在推广理念上,我们习惯于就技术推广技术,较少顾及农民的主体地位、作用及需求,缺乏用户导向理念。
在职能定位上,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往往是执法、推广、经营三位一体,行政、事业、企业三不像。
(三)农业推广投资强度及经费分配问题。
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农业推广投资强度偏低,分配失衡;2、经费问题致使农业推广的不稳定因素增加;3、农业推广的业务重点转移。
(四)农业推广人员的数量、素质、结构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
同国外相比,我国专职农业推广人员数量不足,而且人员素质也不高。
另外从结构看,种养加、产供销等方面的人员组成也不适应现实要求。
(五)农业创新技术需求与供给脱节、供求错位,造成效益流失。
表现在两个方面:1、农业创新技术供求行为主体目标不一致,导致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脱节;2、农业创新技术供给与需求信息反馈不灵,阻碍了适用新技术的研制、开发、扩散与推广,农业推广过程中任何环节的脱节,均会延缓农业科技进步的速度。
(六)农业推广缺乏统筹协调、组织协作及全程服务,主体功能难以发挥。
目前我国的许多农业推广活动,仍以行政推动形式进行,推广活动带任务、带指标,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
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推广项目由政府决定,然后逐级下达,未能充分考虑农民的技术需求。
(七)农户的内因、外因综合因素制约农业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基层农业推广人员综合素质差,农民对农业创新技术吸纳能力差;2、农业创新成果现状与农民增收需求不相适应;3、科研与生产部门缺乏沟通,以致于研究成果缺少实用性;4、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农民自身组织化程度低,使农户应用科技成果可能带来的收入增量有限。
我国农业推广投资现状与制度改革的研究
一
、
农 业 推
r ' -投 资 现 状 分 析
( ) 量分析 一 总
我 国 现 阶 段 农 技 推 广 经 费
在过 去 1 9年 内尽 管 我 国 政 府 财 政 农 技 推 和农 林 牧 渔 业 总 产 值 的 增 长 速 度 , 是 由 于 农 但 增这 目前 我 国 县 乡 两 级 农 技 推 广 费 用 短 缺 现 象 已 成 为制 约农 技 推 广 事 业 发 展 的 重 要 因 素 , 导 致 是
宏 观 和 微 观 的 角度 分 别 对我 国 农技 推 广投 资 的 总 量 、 构 、 益 和 影 响 情 况进 行 了比较 结 效
全面、 系统 的 分 析 。 同 时 , 鉴 国 内外 农 业 推 广 改 革 的 成 功 经 验 , 出 了 完 善 我 国农 业 借 提 推 广 投 资制 度 的政 策 建议 。
对 是来 自非 政 府 的 占 大 部 分 。 目前 各 级 农 技 推 广 占 比重 略 高 一 点 ; 西 北 地 区的 投 资 比重 比其 农 的非 政 府 投 资 主要 来 自创 收 和 其 他 自筹 资金 。
林 牧 渔 业 总 产 值 在 全 国 所 占 比重 要 高 得 多 。这
格计 算 , 平 均 增 长 速 度 为 8 2 % 。 近 1 年 .3 9年 级农 技 推 广 机 构 的 事 业 费 平 均 为 5 6万 元 , 0. 乡 来 , 国政 府 农 技 推 广 投 资 占 财 政 农 业 总 支 出 我 镇 级 平 均 为 1 2万 元 , 别 占实 际 所 需 经 费 的 . 分 的 比 重 总 的 趋 势 是 在 不 断 提 高 的 , 9年 的 平 均 6 .8 、 19 % ; 级 农 技 推 广 机 构 的 人 均 经 1 4 3 % 2 .4 县 值 为 9 8 % 。 同世 界 平 均 水 平 相 比 , 国政 府 费 为 0 9 .4 我 .2万 元 , 乡镇 一 级 人 均 为 0 2 . 8万 元 , 分 农 技 推 广 投 资 占财 政 农 业 总 支 出 的 比重 似 乎 并 别 占 实 际 所 需 经 费 的 4 .2 、2.5 。 74 % 2 9 % 不低 。然 而 ,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是 由 于 我 国 财 政 这 农 业 支 出总 量 偏 低 所 造 成 的 。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农业经济No n g ye jin g ji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1、忽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由于上层工作人员没有重视起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也就无法落实技术推广工作,从而降低了推广效率。
忽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所以导致基层农业技术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部分推广技术部门的推广权利比较小,这样就会使推广工作无法落实。
而且推广现代化技术需要比较先进的设备,然而推广部门的领导没有及时更新先进的机械设备,有的设备基本无法达到生产要求,这些问题的来源主要还是因为基层领导忽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而使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无法正常进行。
2、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缺乏资金投入在农村的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方面非常缺乏资金,首先由于上层领导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所以很多部门都不能及时进行推广工作,在采购新产品和方便推广的机械设备工作无法进行,基本的推广工作都无法完成。
其次农业技术人员很不稳定。
由于缺乏经费,很多地区不能正常支付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造成基层农业的推广人员少,推广团队不稳定。
除此之外,经费低造成基层农业的技术人员综合专业素质都比较低,也缺乏专门的培训,所以造成基层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能力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
3、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健全首先,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推广体制,然而在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体系问题,从而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举例来说,比如农业技术推广的监督工作无法落实。
实际工作中技术推广的整个体系不能完全落实。
其次推广机制中的不完善还表现在缺乏评价机制上,各个农业地区的生产状况不同,所以单一的农业推广机制无法进行,需要以实际推广情况,确定具体推广措施。
4、推广人员的综合部素质低优秀的人才在任何工作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基层农业的技术推广中,推广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明显的专业能力不足,综合素质能力不高的现象。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从传统的分散自给自足生产方式向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发展阶段转型,涉及的范围包括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
一、土地流转困难农业产业化需要规模化经营,而规模化需要土地流转。
然而,在当前的土地承包制度下,由于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承包合同属于家庭经济合同,无法有效地保障土地流转的合法性和资产地位,从而导致农业规模化难以实现。
解决方案: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产业化需要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道路、市场、仓储设施等。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规模化经营。
2、完善土地承包制度。
应逐步推进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土地经营者等作为土地受益者之间的三权分立,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收益权、土地所有权的界限,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流转。
3、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制定土地流转政策,为农民提供土地流转、转岗创业的支持和扶持,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改进土地流转的运作机制。
二、生产环节不规范在生产环节中,存在管理和技术上的迷失,比如肥料、农药使用不当,有机化肥替代化学肥料效果不好等问题,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市场竞争力减弱等问题。
1、加强监管。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检查力度,惩治违规使用农药、化肥等行为,打击生产不规范的现象,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度。
2、加强宣传。
定期开展农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普及科学的耕作、种植管理技术,推广绿色、有机的种植方法,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生产管理水平。
3、鼓励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研发高效、安全、环保的农业生产技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三、流通环节不畅通农产品流通环节的不畅通,是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瓶颈。
农业领域的发展瓶颈与对策建议
农业领域的发展瓶颈与对策建议一、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村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当前我国在农业领域面临着一些瓶颈和问题。
本文将就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以及解决对策提出建议。
二、种植结构单一的挑战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种植结构普遍具有单一性,主要集中在水稻、小麦等传统粮食作物上。
这导致了资源效益低下、生态环境破坏和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应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通过引导和支持政策,鼓励农民合理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作物种植。
加大新型经济作物推广力度,如果蔬产业、特色经济作物等,扩大多元化种植面积,并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和品牌推广支持,确保农民能够有效地增加收入。
三、缺乏科技支持的尴尬我国农业领域普遍缺少高水平、前沿性的农业科技创新,这限制了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和农产品质量改进。
另外,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不足也导致了农民对科技创新的匮乏。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并鼓励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攻克关键科学问题。
此外,还需要改善当地教育环境,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力度,提高他们对先进科技和创新成果的接受度和使用能力。
四、市场监管体系薄弱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在农产品流通中存在一些违规现象。
比如虚假标注、不合格食品等问题频发。
这给消费者造成了严重损失,也影响了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信心。
要解决这一问题,应逐步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在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建立起有效可行的监管机制,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通过提高农业质量安全的监督检验水平,强化产品追溯制度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有序发展。
五、流域资源利用不平衡我国农业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着流域资源利用不平衡的问题,部分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这对当地粮食、经济作物种植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巨大压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并采取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实现优先保障农业用水需求。
稳定农业投资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稳定农业投资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引言
稳定农业投资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实践中,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困难问题
1. 市场波动:农产品价格容易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
2. 自然灾害:天气变化和自然灾害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重大影响,增加了投资风险。
3. 技术滞后:部分地区的农业技术仍然相对滞后,缺乏创新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方法,限制了投资效益的提升。
4. 土地问题:土地资源有限,土地流转难度大,使得农业投资面临土地租赁和购买的难题。
5. 金融支持不足:农业项目融资困难,银行对农业投资的支持程度不高,限制了农业发展的资金来源。
对策建议
1. 多元化农业投资组合:投资者应分散农业投资,包括养殖业、种植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以降低市场波动对投资的影响。
2. 引入风险管理工具:利用期货合约、期权等工具,对农产品
价格进行风险管理,降低价格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
3. 推广科技支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示范推广,提升农业生
产水平,降低技术滞后带来的投资风险。
4. 政策支持土地流转: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提供便利的土地流
转机制,促进农业土地的高效利用和投资。
5. 加强金融服务: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业投资的金融支
持力度,提供低息贷款和风险分担等金融服务。
结论
稳定农业投资需要综合考虑市场波动、自然灾害、技术滞后、
土地问题和金融支持等因素。
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风险管理、科
技支持、土地流转和加强金融服务,我们可以克服这些困难,推动
农业投资的稳定发展。
农业专项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对策
农业专项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对策作者:胡金辉杨淑琴来源:《审计与理财》2012年第09期农业专项投资是国家对农业生产的主要投资形式,它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是,部分单位在农业专项投资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投资效果的发挥,一些项目的投资效益低下,造成国家资金的极大浪费。
本人通过对某县农业专项投资实施情况的深入调研,分析农业专项投资在投资体制、投资方式、项目可行性研究评审、项目执行与管理、实施监督以及投资效果评价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一、农业专项投资在投入、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反映出某县农业专项资金在投放、实施、管理和核算等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许多项目经不起国家严格的检查验收,严重影响了农业专项资金投资效益的发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安排的随意性较大,项目论证较差,前期基础工作准备不充分。
以前农业发展资金项目的安排,一般是预先确定投资方向,按农业、畜牧、水产、蔬菜、多经、科教和信息等专业划分资金量,各专业部门根据资金分配额度情况,确定一个资金预算安排方案,绝大多数是凭经验办事,具体应该安排在什么项目上,安排多少资金,在什么地方实施,需要达到的目的等问题没有经过认真的分析论证,许多项目是年复一年,没有新意,也没有新的要求。
二是重项目争取,轻项目实施与管理,建设进度缓慢,很难完成建设任务。
有的地方重视争取项目,要项目,忽视实施项目的管理,争取到项目后万事大吉,在项目实施地方做一、两个典型,以应付上级的检查验收,而不是按照项目设计任务书和实施方案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去组织实施。
有的地方缺少统筹协调,遇事互相推诿,没有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最后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有时县财政将项目资金直接分拨到乡镇,而乡镇收到资金后,脱离了监管,不便于农业部门统一管理,因而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是虚列支出项目,用日常工作开支挤占专项资金,挪用项目资金。
山东省农业改革发展:经验、问题、对策
山东省农业改革发展:经验、问题、对策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改革发展已经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重点议题之一。
山东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在农业改革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山东省农业改革发展的经验、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经验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山东省在农业改革发展中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通过引进优质农业科研人才和技术,加强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山东省采取了积极有效的举措,如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加大科研资金支持等,提高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山东省注重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从传统的小农户经营向现代农业产业链延伸转变。
通过推动农户组织、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形式的多元化经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山东省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化、农资供应等多个环节,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山东省在农业改革发展中注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加大投资力度,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农田水利设施、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同时,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推动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实现农业生产与农村基础建设的协调发展。
问题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主要以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为主,副业种植和现代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农产品供需的不平衡,农业增长动力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
因此,山东省需要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业新的增长点。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愈发凸显,给消费者和农民带来了一系列困扰。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农药残留超标、兽药残留等方面。
这既是农业生产管理和监管不到位的结果,也是农民个体经营方式的局限。
农业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案
农业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案一、农业行业存在的问题1.1 生产条件落后中国农村地广人稀,农田散布,土地资源有限。
大多数地区缺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劳动力水平低下,耕作方式传统且效率低下。
这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低水平、低效益问题。
1.2 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民收入仍然主要依靠对粮食、蔬菜、畜牧业产品的种植和养殖。
由于市场供求波动和天灾等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给农民带来了不确定性与风险。
此外,现代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部分年轻劳动力流失到城镇就业,加剧了乡村劳动力短缺问题。
1.3 科技创新滞后在国内乃至国际层面上,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及推广较为滞后。
大部分农民在使用传统方式种植和养殖,并缺乏科学管理知识与实践经验。
这些问题制约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潜力,并使其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1.4 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农业产业链中存在着很多资源浪费的问题。
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大量生产和丢弃一次性塑料制品,造成了土壤质量下降、水源污染、生态灾害等环境问题。
这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了威胁,并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方案2.1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经费支持,提升他们的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与管理知识,培养专业人才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引进先进设备和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2.2 加强多元化经营与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如规模化种植、合作社组织等。
促进综合农业开发,发展气候适应型农作物及特色畜牧养殖。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民经济收益和农产品质量。
2.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方面。
完善乡村物流及生产环境,提高乡村良好居住条件,促进人口流动和资源配置。
2.4 推动农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通过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等形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民收入。
引导城市居民参与乡村生活,并帮助扶持创业者在乡村地区开展新型经营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农业推广投资现状及制度改革的探讨发布时间:2002-10-21摘要:本文在进行较长时期调查研究从而掌握大量数据与资料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别对我国农技推广投资的总量、结构、效益和影响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
同时,借鉴国内外农业推广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推广投资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农业推广投资现状分析(一)总量分析我国现阶段农技推广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一般性农技推广事业费支出、专项推广项目经费以及主要由农技推广机构创收收入构成的其他非政府来源的推广经费。
政府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农技推广投资主体。
对全国财政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规模变化情况的分析表明:我国政府财政农技推广投资在1981—1999年的19年内总体趋势是递增的,按1981年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23%。
近19年来,我国政府农技推广投资占财政农业总支出的比重总的趋势是在不断提高的,19年的平均值为9.84%。
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政府农技推广投资占财政农业总支出的比重似乎并不低。
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总量偏低所造成的。
我国政府农技推广投资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近19年来一直徘徊在0.22%- 0.36%之间,平均为0.25%。
据Evenson(1986)的研究,早在1980年代初低收入国家已达到了 0.44%。
可见,我国政府农技推广投资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过去19年内尽管我国政府财政农技推广投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同期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但是由于农技推广投资总量仍然不足,加之农技推广人员增加较多,这使得资金与人员的匹配关系恶化。
目前我国县乡两级农技推广费用短缺现象已成为制约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
据笔者对黑龙江、贵州、广西、四川、海南、湖北、江苏、河北、天津、北京等地部分县乡的调查,1999年县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事业费平均为50.6万元,乡镇级平均为1.2万元,分别占实际所需经费的 64.38%、21.94%;县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人均经费为0.92万元,乡镇一级人均为0.28万元,分别占实际所需经费的47.42%、22.95%。
(二)结构分析1.从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看投入结构。
据对调查点的分析,1999年县级农技推广机构直接经费来源中平均有70%左右来自政府投资,30%左右来自非政府投资;乡级农技推广机构直接经费来源中来自政府投资和来自非政府投资的比重在不同地区差别很大,似乎没有规律,有些乡镇是来自政府的占大部分,有些乡镇是来自非政府的占大部分。
目前各级农技推广的非政府投资主要来自创收和其他自筹资金。
2.从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看支出结构。
从微观上看,农技推广事业费支出结构可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或活动费用)。
据我们对黑龙江、贵州、广西、海南、湖北、江苏、河北、北京等地部分县乡的调查,1999年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的比例县级平均为 8:2,乡级平均为9:1。
而且我们发现近年来人员经费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而业务经费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这表明活动经费不足限制了推广活动的有效开展。
3.从“丰收计划”看推广项目的投资结构。
(1)丰收计划项目中央投入和地方投入比例。
从2000年丰收计划项目实施情况看,中央专项资金投入为1.08亿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为6.36亿元,农民投入资金为47.78亿元。
据此可以计算出三者各占的比例分别为1.95%、 11.52%和86.53%,而中央专项资金投入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的比例大约为1:6。
据农业部测算,丰收计划实施的前10年里,中央投入和地方投入之比为1:12,尽管统计口径可能有所不同,但从实际了解到的情况看,中央投入和地方投入比有增大的趋势。
(2)丰收计划项目的地区投入结构。
以 1998年为例,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经费在不同地区的分配比例分别是:华北13%,东北 11%,华东23%,中南19%,西南13%,西北 14%。
同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各区所占比重分别为:华北11%,东北10%,华东33%,中南28%,西南12%,西北6%,这与上一年差别不大。
可见,中央财政对丰收计划的地区投入结构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地区分布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反差。
丰收计划项目对华东和中南两区的投资比重比这两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比重要低得多;对华北、东北和西南三区的投资比重比这三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比重略高一点;对西北地区的投资比重比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比重要高得多。
这表明丰收计划项目的地区投入对西北地区有较大的倾斜,应当说具有一定的政策合理性。
但是,同属西部地区的西南区却未得到相应的倾斜政策。
同时,投资的边际效益及其他投资影响因素也未得到充分的考虑。
(3)丰收计划项目的行业投资结构。
丰收计划的行业投资结构百分比与农林牧渔业各业产值的份额存在一定的反差,在1987—1997年这 11年中,丰收计划对农业、畜牧业、渔业的投入结构百分比分别为:农业59.76%,畜牧业 17.36%,渔业,14.35%,而在这11年中各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分别为 60.46%、28.21%和7.30%。
这表明丰收计划对各行业的资金投入并不均衡,同各业产值在整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的份额相比,丰收计划对农业的投入稍微偏低,对畜牧业的投入过度偏低,而对渔业的投入则明显偏高。
为了确保粮食的产量,中央财政应该加大对农业这一基础产业的资金投入,同时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也应该加大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国家可考虑调节丰收计划对农业、畜牧业、渔业的资金投入,使丰收计划对各行业的资金投入结构与它们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与作用相称。
(三)效益与影响分析通过对近19年来政府财政农技推广支出同农业产出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时期推广支出同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关系的分析、不同类型和级别的推广项目的效益分析、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以及推广活动与投入对农业技术信息传播和技术采用与扩散的影响分析,可以相信我国农业推广活动与投资的影响总体上是比较显著的。
部分分析内容及其结论如下: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财政农业科技推广支出之间的关系。
对以1981年价格为基础计算出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财政农业科技推广支出这两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相关系数为 0.93。
分别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和对数函数模型进行模拟,均得到满意的估计结果。
例如,对数模型估计结果表明,财政农业科技推广支出的产出弹性为0.9296。
可见,财政农业科技推广支出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的影响是较大的。
2.政府农技推广投资增长率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之间的关系。
以1981年价格为基础,各期政府农技推广支出年增长率的情况是:“六五”时期为9.56%;“七五”时期为3.81%;“八五”时期为4.06%;“九五”时期前4年为 14.02%。
而这四个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35%、28%、34%和45%。
这表明,不同时期政府农技推广投资增长率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密切相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推广投资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
3.“丰收计划”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
自 1987年实施“丰收计划”起的头10年内,共完成农牧渔业推广项目257类,技术推广面积约13亿亩,共新增粮食300多亿公斤,皮棉8亿多公斤,新增产值400多亿元。
科学饲养畜禽4亿多头(只),养殖鱼虾贝类560万亩,新增果菜20亿公斤,肉禽蛋近8.6亿公斤,鱼虾贝类水产品6亿公斤。
据农业部等部门的估计,丰收计划项目的投人产出比约为1:8。
从2000年项目实施情况看,全年新增纯收益50.3亿元,投资收益率达到91%。
限于数据与资料,很难精确地测定我国农技推广投资的效益。
从我们所做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一方面,我国农业推广活动与投资的影响总体上是比较显著的,另一方面,现行农技推广投资在总量、结构与制度上存在的不足也表明,我国在提高农业推广投资效益与影响方面的潜力之大和任务之艰巨。
二、农业推广投资改革的思考(一)我国农技推广事业取得了很多经验,但今天面临着深刻的矛盾我国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经历了由初创到徘徊、大发展、调整巩固等若干重要时期。
长期积累的经验主要是:国家财政是推广经费的主要来源;政府推广机构发挥了主体作用;县级农技推广机构是推广体系建设的重点;兼顾了推广和服务两种职能的发挥;坚持各级资金配套和项目合作的原则。
目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推广同科研及农业生产需求脱节;推广资源配置不合理;乡站缺乏基本设施;“三定”工资、福利不能落实;人员膨胀、素质不高;推广机构固定资产产权不明确,流失严重,利益受侵害。
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管理体制不顺;认识上存在误区,即许多人认为推广的效益不明显,因而不愿意投资;宏观政策不协调,致使推广人员难以安心本职工作;推广体系不合理,不能满足农户自主经营后多样化的要求。
可以说,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矛盾是深刻的,主要表现为:(1)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必要性与现实可能性之间的矛盾;(2)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宏观性、计划性同多元化的推广组织的非整体性之间的矛盾;(3)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与农民的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
此外,还表现为农民影响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同可能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矛盾(高启杰,1997)。
(二)国际农业推广投资改革方面的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不同国家的农业推广经费来源差别较大,但总的趋势是:非政府部门的农业推广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政府和非政府部门对农业推广的投资领域各有侧重。
非政府投资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物化程度比较高、市场潜力比较大、竞争性强的技术推广项目上,政府则主要集中在基础性和公益性技术推广项目上。
在项目运作机制及资金管理改革方面,大多数国家逐渐向基金制方向发展。
目前农业推广机构的具体融资渠道很多,主要有各种税收、产品营销、会员费、服务收费、政府补贴、项目基金、分包费、代理费、商业和非商业性质的赞助、国际援助等。
推广机构的融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决定了推广工作的目标、推广对象、推广方法、推广组织机构设置等。
分权是国际农业推广改革的大势所趋(高启杰,2000)。
在集权制下的分权形式主要是权力分散、二元结构、权力转移、授权、商业化、私有化等。
在联邦制下的分权形式主要是集权联邦制、二元联邦制和合作联邦制,在实践中联邦制政府也会采取授权、私有化、商业化等措施,或者制定与集权制政府的措施相类似的其他策略。
各种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提高了推广服务的效率与效益。
(三)未来我国农业推广发展的基本方向从长远看,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将会不断地向着农业推广发展的目标模式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