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消息(二)
(完整)《消息二则》教案
1。
《消息二则》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简明、及时等特点.2。
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3。
掌握新闻的结构,进行创作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斗志昂扬、英勇善战的精神和品质,确立热爱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党的正确的人生态度。
认识渡江胜利的历史意义,认识人民解放军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简明、及时等特点.难点掌握新闻的结构,进行创作实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趣引思“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1949年4月解放南京而作,诗名为“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该诗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
当年毛泽东亲自撰稿写新闻,报道我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到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走进那震撼人心的历史瞬间吧!二、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1。
作者简介。
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
(推荐阅读:《我的父亲毛泽东》《我的爷爷毛泽东》)2.结合历史,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1)电影欣赏:《百万雄师过大江》《大进军——南线大追歼》《大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横渡长江图片、视频)(2)白鹿书院解放战争历史资料,学生课后查找观看.3。
毛泽东在什么情况下撰稿写下这两则新闻?时代背景-—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连续发表了毛泽东写的两则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解读信息的方法
解读信息的方法
解读信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分类定性:首先思考信息属于哪个类别,例如工作或生活方面,然后确定其属性,例如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对个人是否有帮助或是否有用。
2. 归纳总结:归纳多条信息的共同属性,总结出规律或结论。
例如,如果同事小王多次准时到达约会地点,可以归纳出他是一个守时的人。
3. 夸张与人格化:夸张即故意夸大或缩小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如描述巨人比房子还大。
人格化则是赋予客观事物以人的形象和特征,例如玩具总动员中会说话、会思考的玩具。
4. 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出来的新形象。
比如鲁迅先生作品中的阿Q形象,就是对那个时代落后农民的高度概括。
在处理信息时,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第1课《消息二则》教学设计
《消息二则》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
2.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品味本文语言准确、凝练及情感鲜明的特点,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
3.掌握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4.培养学生关注实事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
【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品味本文语言准确、凝练及情感鲜明的特点,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
2.掌握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教学难点】1.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品味本文语言准确、凝练及情感鲜明的特点,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
2.培养学生关注实事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到,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两天时间百万大军中的大部已经渡过长江。
这两则消息为我们报道这大好消息的同时极具可读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读课文,分析课文语言,感受新闻写作的艺术。
设计意图:勾连旧知,导入新课,让两节课顺利衔接起来。
二、夯实基础1.复习巩固(1)教师提问:消息的六要素是什么?预设:“五个W和一个H”,即who(何人)、whɑ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何)和how(如何)。
(2)教师提问:消息一般由什么结构构成?预设:标题、电头(消息头)、正文(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3)教师提问:消息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预设:时效性强、真实客观、篇幅较短。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巩固上节课所学的关于消息的文常知识。
过渡:上节课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大家比较两则消息并试着从消息的结构方面总结两则消息的异同,记录在表格中。
下面请大家把自己的发现说一说。
三、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一1.探究任务从消息的结构方面比较两则消息的异同,记录在表格中并说一说从它们的不同点中你对战况发展有什么了解。
展示表格:2.探究方法(1)根据消息的结构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划分层次,梳理出和表格对应的部分。
1、消息二则解析
新闻如果缺少了这些要素,那怕是只缺少一两
个要素,就不可避免地使所报道的事实残缺不全, 说不清楚,不能给人以确切的概念,不能提供充分 的事实根据,至少也会使所报道的事实大为逊色。
如果让时空倒流,把历史的镜头定格在解放 战争中的渡江战役,人类战争史上的空前奇观 便又在我们眼前重现。浩浩长江的千里江面上, 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在弹火纷飞 中,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那冲杀 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恢弘如诗,壮美若虹, 只要一想起它,无论是革命先辈还是我们这些 后来人,无不感到壮怀激烈,豪情倍增。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当年渡江战役的最高统 帅毛泽东主席亲笔撰写的一则新闻,一起重温 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9、拓展:读新闻,分析新闻的结构
宁波一甲流患者治愈2天后因基础性疾病恶化死亡
中新网杭州11月3日电 (记者 江耘 通讯员 俞欣) 11月3日, 浙江宁波1例60岁男性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在甲流治愈2天后, 因基础性疾病恶化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经全力救治无效于11月 3日死亡。 今天,记者从浙江省卫生厅了解到,截至11月3日15时,该 省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共计3625例,已治愈2972例。 目前仍住院治疗32例、居家治疗621例。浙江共报告重症病例5人, 其中2例治愈出院,2例尚在住院治疗中。 宁波市李惠利医院于10月18日收治的1例60岁男性甲型H1N1 流感重症患者,该名患者在甲流治愈2天后,因基础性疾病恶化 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经全力救治无效于11月3日死亡,患者有3年 原发性高血压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疾患病史。 另悉,今天下午,浙江省卫生厅组织开展全省医疗卫生单位 甲型H1N1流感诊疗视频培训。2000余名骨干医护人员参加了此次 培训。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消息二则》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消息二则》教案《人民解放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学会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
2.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4.撰写消息、为消息拟一则标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对消息的结构和特点的把握,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是教学重点2.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消息、为消息拟一则标题是教学难点一、教材分析:渡江战役1949年4月20日晚开始,6月2日结束,战役关键是开始后的三四天。
在渡江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毛泽东亲自撰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及时报道战况,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鼓舞,对于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看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战役的壮阔。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
可以想像,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冒着炮火,奋勇挺进,直取对岸的景象。
可以想像,日日夜夜盼解放的江南人民该是多么激动振奋! 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导语。
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渡江区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
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战役的全局,敌阵业已冲破,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还分析了中西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我军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被自己玩弄的和谈阴谋瓦解了斗志。
这篇新闻,气势磅礴。
毛泽东作为全军统帅,汇总各路战况,全面报道渡江战役,反映了整个战役的磅礴气势,表现了恢宏的气度。
这篇新闻,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书面语和口头语相穿插,相得益彰。
学习本篇新闻的关键:1.怎样把握这篇新闻的诸种要素?2.谋篇布局探究: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3.语言探究:作者谴词造句是怎样做到准确精练,铿锵有力的?二、课标分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新闻。
1.消息二则
精读课文 品析语言 • 1.中路军首先突破(越过)安庆、芜湖线,渡至(到达)繁昌鲁港
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共)渡过三十万人。 • (画线词换成括号里的红字好不好?)
•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 (画线句换成“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好不好?)
• 3、你还能找出其它值得品味的词语吗?说一说。除了记叙的表达 方式,文章中还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 简明、醒目、概括性强。 • 导语------ • 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它扼要地揭
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 主体------ • 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
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 背景------ • 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 结语------ • 是消息的结尾。
的活动主题。“向上”即心系祖国、追求梦想,勤奋学习、提高本领,
开拓进取、创新创业,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向善”即正直善良、诚
实守信,爱岗勤勉、敬业奉献,敬老爱幼、睦亲敬邻,助人为乐、热心
公益。参赛作品分为微电影成片和微电影项目书两类,获奖者将得到荣
誉证书和奖金,获奖作品将推荐至中央、省市电视台和知名网络媒体进
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 新闻又称__消__息__,它__真__实___ 、__及__时___地报道国内外新 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通常分为 _动__态__新__闻__、综 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评述四类。
• 一则新闻稿主要包括__标__题___ 、__导__语____和___主__体____三 部分。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以__叙__述___为主。也可以适当 穿插__议__论____。
必 不 可 少
可暗 含在 主体 中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闻阅读(一):消息二则》学习任务单(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闻阅读(一):消息二则》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思维导图、表格等方式分享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加深对消息基本知识的认识。
2.梳理消息的六要素,把握消息事实,了解消息的结构特点。
【课前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读材料,梳理新闻知识1.阅读教材第2页新闻阅读策略、《消息二则》的旁批、第9页的补白、第17页的技巧点拨等资料,用思维导图或表格等工具自主梳理消息的有关知识,了解阅读消息的基本方法。
2.选择一份报纸(如《人民日报》《北京晚报》等),读几则消息,了解消息的内容,试着用梳理的消息知识读一读,体会消息这一体裁的特点。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二:读消息,概括六要素1.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文中勾画这则消息的六要素,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2.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完成下面的表格。
学习任务三:读消息,明结构层次阅读两则消息,参考《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旁批,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做旁批,梳理两则消息的结构,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对比谈新发现:通过梳理《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两则消息的结构,请同学们说说你们有什么新发现。
追问深化认识: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战役,“打过长江去”就意味着要解放全中国了。
可见,当时两则消息的价值和意义之重大。
对于这么重要的新闻,你读过后,如果想把这两则报道渡江战役的消息告知他人,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你会如何说?新发现:综合以上问题,说说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学习资源】1.课内学习资源:教材第 2 页新闻阅读策略、《消息二则》的旁批,第 9 页的补白、第 17 页的技巧点拨等资料。
2.课外学习资源:(1)《人民日报》《北京晚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资料。
(2)《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大决战》《渡江战役》《打过长江去》等经典电影片段。
如何分析新闻报道
如何分析新闻报道篇一:实例说明如何分析新闻稿件】商贩给鸡灌重晶石粉增重重庆工商查千只被灌鸡中新网重庆5月8日电(张燕郭虹)为了增重,不良商贩竟给活鸡灌注矿石粉,全然不顾消费者食品安全。
8日凌晨,中新网记者和重庆数家媒体记者一起,随同重庆市工商局执法人员查获一起活鸡销售中添加矿物质案。
今天凌晨,重庆市工商局、重庆市公安局、重庆市高速公路执法总队联合在该市包茂高速巴南收费站对贩运活鸡鸭来渝的经营户进行检查,现场查获涉嫌灌注重晶石粉的活鸡近千只,货值金额6万余元。
重庆市工商局经检执法一处处长唐川告诉记者,不久前,重庆市工商局接到消费者投诉,称在主城区部分市场购买的活鸡宰杀后发现其消化道内残留大量不明物质,担心食用这种鸡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对此,重庆市工商局高度重视,从4月18日起,对该市主城区家禽销售市场进行了摸排,并购买样品送检。
经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验,证实所检样品鸡内所灌物主要成份为硫酸钡(俗称重晶石粉),含量达66.63%;每公斤鸡肉中镁含量达110毫克,钡含量达1.1毫克。
食用这种鸡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尚不明确。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活鸡中灌注重晶石粉后销售,主要是为了增加鸡的重量,从中牟取经济利益,一般每只鸡可增加一斤左右的重量。
据称灌注矿石粉的鸡主要来自贵州遵义方向。
5月7日晚,重庆市工商局出动执法人员70余人,在进入该市主城的渝黔高速重庆段的八个出道口同时设防。
从7日晚上11时到8日凌晨3时,共有6辆运活鸡鸭的车辆陆续经过。
经检查,其中4辆未发现异常情况,车牌号为贵c87149和贵ch2859所载活鸡嗉囊鼓胀,执法人员用手触摸感觉成沱状,灌注矿物质可能性较大,遂要求两车驾驶员将活鸡运抵交易市场后接受检查。
经执法人员和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检查,随机抽取车牌号为贵c87149所运活鸡6活鸡,当场剖开鸡嗉囊,发现体内所灌物呈面糊状,未发现其他异常灌注物。
贵ch2859号车上随机抽取3只鸡剖开鸡嗉囊后,发现其所灌物均呈灰色粉状,粘性较差,质感较重。
信息分析的方法
信息分析的方法信息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各种信息。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信息分析呢?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信息分析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信息分析。
统计分析是一种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以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数据的分布情况、趋势变化等,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含义和价值。
其次,我们可以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信息分析。
比较分析是一种通过对不同对象、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的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找出事物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本质和特点。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进行信息分析。
逻辑分析是一种通过逻辑推理和思维方式,以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的方法。
通过逻辑分析,我们可以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信息分析。
综合分析是一种通过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以全面、深入地理解事物的方法。
通过综合分析,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事物,从而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综上所述,信息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各种信息。
在进行信息分析时,我们可以运用统计分析、比较分析、逻辑分析和综合分析等方法,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希望以上介绍的信息分析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新闻消息作品评析
优秀新闻消息作品评析摘要:一、引言1.新闻消息的重要性2.优秀新闻消息的特点二、优秀新闻消息的评判标准1.真实性2.时效性3.客观性4.可读性5.实用性三、优秀新闻消息案例分析1.案例一:XXX事件报道2.案例二:XXX政策解读3.案例三:XXX社会现象剖析四、如何提高新闻消息的品质1.深入一线采访2.严谨的文字功底3.独特的视角和分析能力4.关注受众需求5.融合多种传播手段五、结论1.优秀新闻消息的价值2.我国新闻事业的展望正文:作为一名职业写手,我有幸参与了许多新闻消息的撰写和编辑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新闻消息的重要性,它不仅传递着世界各地的最新资讯,更承载着公众的知情权和社会责任。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优秀新闻消息的一些见解,以期提高我们对新闻传播的认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优秀新闻消息的特点。
真实性和时效性是新闻消息的基本要求,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应在准确、快速地传递信息的同时,兼顾客观性和可读性。
此外,新闻消息的实用性也是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标准,读者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能从中受益。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优秀新闻消息的评判标准。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线,新闻工作者要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准确报道事实;时效性则要求新闻消息能在第一时间传递给读者;客观性要求新闻作品避免带有个人主观看法,呈现事物的多面性;可读性则关乎新闻作品的文字表达和结构布局,要让读者愿意阅读、易于理解;实用性则要求新闻消息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对读者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有所帮助。
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分析三个具体案例,来进一步了解优秀新闻消息的特点。
案例一是一篇关于XXX事件的报道,记者在一线采访,为读者提供了详实的现场资料,通过生动的文字和图片,让读者仿佛置身现场。
案例二是对XXX政策的解读,记者以客观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政策的背景、意义和影响,为读者提供了实用的参考。
案例三是剖析XXX社会现象的报道,记者独具匠心地从多个角度对该现象进行了剖析,引发读者思考。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消息二则》说课稿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消息二则》说课稿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消息二则》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此课程是以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提升为主线的。
通过对实际生活中消息的解读,学会如何处理和表达消息的方式,能够提升学生处理实际生活中舆论信息的能力。
推动学生通过文化素养和情感思维的教育培养出健全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本课程的学生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语文学科方面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
但在情感思维和文化素养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培养其思辨和创新意识,提高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传递消息的方式和技能,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提升语文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情感体验能力。
四、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1. 学情导入(5分钟)学生们观看一段短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并思考这段视频传达的信息,可启发学生分析和总结信息的方式,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消息”.2.导入新知(10分钟)教师通过自己的讲解和解析,向学生解释“消息”的概念和特点。
班上同学反应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信息或对新闻和消息的态度和想法。
3.分析课文(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提供的两个例子,总结它们传达信息的方式及特点.提醒学生留意文中细节和重点,体悟信息表达的技巧.4.策略指导(10分钟)教师提供有效的信息传递策略,如预约方式、利用公众号、短信等,从中引出一些写作技巧让学生体会和体悟。
在此基础上,举例分析信息表达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了解信息传递中的前后顺序和方法以及相应的写作技能。
5.分组交流(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活动,分组讨论信息的传播方式,通过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达成对信息传递方式本质的思考和总结.6.写作实践(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写作活动,进行写作练习,学生采用讨论得出的方法,通过指导老师的点评,在小组讨论时进行大胆发挥, 尽可能多地运用课上掌握的知识,分享信息和话题.7.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意义及应用价值,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有效传递信息,以及如何运用语言能力与写作技巧让情报传递的放大化和价值化.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综合运用了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写作练习法及自由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应用消息传达的方法与途径,提升其常见信息表达能力和意识,通过交流对信息表达进行归纳和总结, 让学生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难得和技巧,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新闻消息分析范文(精选8篇)
新闻消息分析范文第1篇新闻消息写作技巧一、新闻的含义:新闻是关于最近所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的报道。
二、新闻的分类:(1)消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
(2)通讯:对某个人物或事件进行具体、形象、详细、深入的报道。
(3)二者的比较:相同点: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不同点:通讯的内容生动形象,感情色彩浓。
三、消息的分类按新闻所报道事件的性质来分,有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事件性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时间性强,如动态消息等。
非事件性新闻与事件性新闻相对,报道的是一个阶段持续发展的事物。
如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
按报道内容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教育新闻、文艺新闻、社会新闻等。
新闻消息分析范文第2篇小学生新闻消息的写法技巧一、消息的特点1、短小精练:消息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就小采写新闻来说,写好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锻炼小的采写能力;就读者阅读新闻来说,它便于阅读。
2、语言生动简洁:消息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读者3、“倒金字塔”结构:消息的写作是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按事实重要性程度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的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读者越是感兴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次递减。
这在新闻写作中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二、消息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
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
《消息二则》教案
Part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激活学生的前知
回顾旧知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 引导学生回顾与本课相关 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情境导入
创设与消息相关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 究欲望。
明确目标
向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 标和任务,使学生有目的 地进行学习。
教学策略设计
STEP 01
讲解示范
STEP 0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学习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问题, 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Part
02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概述
消息的定义和特点
简要介绍消息作为一种新闻体裁 的基本定义和特点,包括真实性
消息的语言特点
深入分析消息语言的特点,如准确、客观、简洁 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和掌握这些特点。
3
消息实例的分析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分析消息实例的方法,包括从结构 、语言和内容等方面入手,全面理解消息的内涵 和特点。
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法
难点一
如何理解消息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01
难点二
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消息实例?
03
难点三
如何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05
02
解决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消息实例,引导学 生发现和总结消息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同时 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和讨论。
04
解决方法
提供多个消息实例供学生练习和分析 ,同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 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和技巧。
06
解决方法
消息二则教案学情分析
消息二则教案学情分析这是消息二则教案学情分析,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消息二则教案学情分析第1篇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和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
2.了解消息的要素和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及情感鲜明的特点。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教案新人教版第1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导入新课1949年4月21日,中国大地上打响了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影响着整个中国的未来走向,关系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能否战胜官僚、地主等资产阶级而获得翻身的幸福。
这场战役是什么呢?它具体是怎样打响的?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篇新闻来了解这场战役的动态。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渡江战役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同时也是优秀的诗人与书法家。
渡江战役: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该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
文体链接:“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社会典型事实所做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目标导学二:根据新闻文体特点,把握文本内容1.明确新闻要素: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是: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
消息二则
1消息二则【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闻的六要素和新闻结构的五部分,理清文章内容、层次并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过程与方法】1.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分析、评价新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2.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珍惜革命成果,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
1.把握消息的结构要素。
理解新闻内容和新闻的特点,把握战争的主题。
2.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3.理解文中议论的作用。
第1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导入新课俗话说: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
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依靠什么知晓天下大事呢?生答:“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
是的,我们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知道天下大事,了解世界变化。
而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哪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哪种类型的报刊文章?生答:新闻、消息、通讯。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消息的阅读和写作。
二、资料助读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著有《毛泽东选集》。
文体知识: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新闻作者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结构:●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题、主标题、副标题。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
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一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主体:承接导语,对消息事实进行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消息二则》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信息。
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们品读与回味的。
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1.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课《消息⼆则》教案 第⼀课时 教学⽬标 1.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学会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
2.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的真实准确。
3.感受⼈民解放军排⼭倒海、所向披靡的⽓势和⼀往⽆前、压倒敌⼈的⼤⽆畏精神。
4.撰写消息、为消息拟⼀则标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消息的结构和特点的把握,学习阅读新闻的⽅法,是教学重点 2.运⽤所学的知识撰写消息、为消息拟⼀则标题是教学难点 ⼀、教材分析: 渡江战役1949年4⽉20⽇晚开始,6⽉2⽇结束,战役关键是开始后的三四天。
在渡江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泽东亲⾃撰写《⼈民解放军百万⼤军横渡长江》,及时报道战况,给全国⼈民和全军将⼠以极⼤⿎舞,对于⽡解敌军⽃志,⿎舞我军⼠⽓发挥了极⼤的作⽤。
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看标题。
“⼈民解放军百万⼤军横渡长江”,从渡江兵⼒可以感知战役的壮阔。
这是⼈类战争空前的奇观。
可以想像,千⾥江⾯上,万船齐发,冒着炮⽕,奋勇挺进,直取对岸的景象。
可以想像,⽇⽇夜夜盼解放的江南⼈民该是多么激动振奋!要⽐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导语。
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渡江区域,西起九江(不含),东⾄江阴,长达⼀千余华⾥。
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战役的全局,敌阵业已冲破,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报道了三路⼤军渡江的进展,还分析了中西两路敌军毫⽆⽃志的原因,我军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被⾃⼰玩弄的和谈阴谋⽡解了⽃志。
这篇新闻,⽓势磅礴。
⽑泽东作为全军统帅,汇总各路战况,全⾯报道渡江战役,反映了整个战役的磅礴⽓势,表现了恢宏的⽓度。
这篇新闻,语⾔准确精练,铿锵有⼒,书⾯语和⼝头语相穿插,相得益彰。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消息二则》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课堂有效甚至高效)
在讲课时,教者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真正帮助
学生理解课文表演示”帮助学生分析当时形
式;通过“指导分层,填充表格”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 教学策略选
络;通过“模拟播音”,在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 择与设计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 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也是本则 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新闻事 件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③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对导 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 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 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 要的,再写次要的。 ④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⑤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 (4)消息固定的格式——“倒金字塔结构”:由主 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即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 息的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最重要的信 息。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摧枯拉朽(xiǔ)区域(yù)督战(dū) 歼灭(jiān)溃退(kuì)荻港(dí) 锐不可当(dāng)泄气(xiè)要塞(sài) (2)词语释义
教师点拨:从理论上说,消息只是向读者提供最新 的事实,好像是中立的、纯客观的。但是完全中立、客 观、不带主观价值判断的“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作 者主观的立场和观点往往渗透在对事实的叙述、议论之 中,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加以分析、 概括。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 人渡过长江”中的“已”和“大约”能否去掉?为什 么? 答案示例:不能去掉。“已”是“已经”的意思, 表明解放军约有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 “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表现了新闻语言
消息二则教案
《消息二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消息的特点、结构和要素。
- 学会阅读消息,能够准确把握消息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 掌握消息的写作方法,能够撰写简单的消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和分析消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通过写作练习,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激发学生对新闻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
- 通过对优秀消息的学习,感受新闻的力量和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消息的特点、结构和要素的掌握。
- 消息的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消息的主旨和关键信息。
- 如何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写作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息的相关知识和写作方法。
2. 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消息文本,分析消息的特点和结构。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消息的理解和看法。
4. 写作法:安排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消息案例,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新闻视瓶或展示一则新闻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你们平时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新闻的?新闻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消息。
(二)讲授消息的相关知识1. 消息的特点(1)真实性:消息必须真实可靠,报道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2)时效性:消息要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3)简短性:消息的篇幅一般较短,语言简洁明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传达主要信息。
(4)客观性:消息要客观地报道事实,不带有主观色彩。
2. 消息的结构消息通常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组成。
消息二则教案大单元教学
消息二则教案大单元教学教案标题:探索新闻报道与信息分析——消息二则教案大单元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和基本要素。
2. 学习如何分析新闻报道中的信息,提取关键内容。
3. 培养学生的信息辨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新闻报道的结构和写作要素。
2. 学会通过阅读和分析新闻报道,提取关键信息。
3. 培养学生的信息辨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多样化的新闻报道样本。
3. 学生笔记本和写作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使用一则引人入胜的新闻报道作为引入,激发学生对新闻报道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新闻报道的了解和认识,引导他们思考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和影响。
知识讲解:3. 介绍新闻报道的特点和基本要素,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引用、结尾等。
4. 分析一则新闻报道的结构和写作要素,解释每个部分的作用和意义。
示范与实践:5. 分发多样化的新闻报道样本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标注关键信息。
6. 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他们标注的关键信息,帮助他们理解如何从新闻报道中提取关键内容。
合作学习:7.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则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和讨论。
8. 每个小组汇报他们的分析结果,其他小组提出补充意见和观点。
拓展活动:9.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撰写一篇简短的新闻报道,强调关键信息的准确传达。
10. 学生互相交换并评价彼此的新闻报道,提供改进建议。
总结与评价:1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新闻报道的要素和信息分析的方法。
1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信息分析和新闻报道撰写方面的提高。
延伸活动:13. 鼓励学生每天阅读新闻报道,并在课堂上分享他们发现的有趣信息和观点。
教学评估:1.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贡献。
2. 学生通过撰写新闻报道展示的信息分析能力。
3. 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可以邀请专业新闻人士来校园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
2022年部编版语文《消息二则》精品教案
1 消息二那么教学目标课前准备新闻(1)概念:广义的新闻,泛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是以简洁的语言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进行的及时、客观的报道。
(2)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公开性。
(3)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局部。
标题、导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有时省略。
标题:新闻一般采用多个标题,分为引标题、主标题和副标题。
引标题常用来说明形势、交代背景、衬托气氛等;主标题常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说明新闻的思想内容;副标题一般用于补充、注释和说明。
导语: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导语简明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新闻的“六要素〞常集中在这一局部。
主体:新闻的主要局部。
主体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用充分的事实表现主题。
背景:新闻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
结语:交代新闻事件的结果。
(4)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5〕写作结构:“倒金字塔结构〞。
新闻常将最重要的事实写在最前面,即往往把事情的高潮或结果放在最前面,按事实的重要程度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地安排内容,以利于读者一接触新闻便能迅速抓住事件的核心与关键。
这在新闻写作中被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歼〔jiān〕歼灭溃〔kuì〕溃败阡〔qiān〕阡陌馈(kuì)馈赠纤〔xiān〕纤细聩〔kuì〕振聋发聩抵〔dǐ〕抵抗摧〔cuī〕摧毁砥〔dǐ〕中流砥柱催〔cuī〕催促【击溃】打垮;打散。
【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稳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封锁】〔采取军事等措施〕使不能通行。
【业已】已经。
【摧枯拉朽】文中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教学过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指出该新闻的导语和主体局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汽车销售汽车销售(Auto Sales)是消费者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能很好地反映出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信心。
通常,汽车销售情况是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经济循环强弱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早于其他个人消费数据的公布。
因此,汽车销售为随后公布的零售额和个人消费支出提供了很好的预示作用,汽车销售额占零售额的25%和整个消费总额的8%。
另外,汽车销售还可以作为预示经济衰退和复苏的早期信号。
汽车销售额如果上升,一般预示着该国经济的转好和消费者消费意愿的增强,对该国货币利好,同时可能伴随着该国利率的上升,刺激该国货币汇率上扬。
十二、个人收入个人收入,包括一切从工资及社会福利所取得的收入,反映了该国个人的实际购买力水平,预示了未来消费者对于商品、服务等需求的变化。
个人收入指标是预测个人的消费能力,未来消费者的购买动向及评估经济情况的好坏的一个有效指标。
个人收入提升总比下降的好,个人收入提升代表经济情况好转或经济景气,相应的,个人消费支出就有可能增加;下降当然是放缓、衰退的征兆,对货币的汇率的走势的影响是不言而喻。
如果个收入上升过急,央行担心通货膨胀,又会考虑加息,加息当然会对货币汇率产生强势的效应。
个人收入包括工资和薪水(56%)、业主收入(8%)、租金收入(1.4%)、股票红利(4.4%)、利息收入(11%)、转移支付(13%)和其他(6.2%)。
美国的个人收入资料由美国商务部经济研究分析局负责搜集,资料来源包括:工资或薪水得自劳动局或各行业公会,社会福利资料得自社会福利管理局和退伍军人管理局等,股利资料则来自随机抽样的公司股利分配调查,以上各种资料,经过统筹加权统计,得出最后结果。
通常个人收入资料公布的同时,另外还有两个相关数据一同发表,分别是个人消费支出和个人储蓄率。
个人消费支出代表个人购买商品或服务消费的市场价值,这两项资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都是当期GNP中的重要的组成份子,专家们可以凭借这些资料来预测GNP的可能变化幅度。
十三、领先指数领先指数(Leading Indicator),也叫领先指标或先行指标,是预测未来经济发展情况的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是各种引导经济循环的经济变量的加权平均数。
领先指数由众多要素构成,涉及国民经济的诸多方面,以美国的领先指数为例,主要包括下列要素:1,制造业平均每周工作量;2 ,平均周申请失业金人数;3 ,制造商新增消费品和原材料订单;4 ,卖主交割执行情况——其工厂延迟交货的百分比;5 ,工厂和设备的合同、订单;6 ,新增私人投资的营建许可;7 ,M2货币供应量;8 ,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及股息收益;9,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10,生产成本与卖价间的差额。
倘若这些要素有多数向好,则可提前预期领先指数将会上升。
领先指数通常每月公布一次,各国公布时间不尽一致。
假如领先指数连续三个月下降,则预示经济即将进入衰退期;若连续三个月上升,则表示经济即将繁荣或持续扩张。
通常领先指标有6至9个月的领先时间,在美国,一般认为领先指标可以在经济衰退前11个月预测经济下滑,而在经济扩张前3个月可预测经济复苏。
二战后,领先指数已经被成功的用来预测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荣枯拐点。
在各国公布的领先指标中,当前对外汇市场影响最大的当属美国的领先指数,由美国商务部公布,时间大体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其他国家比如日本、瑞士、加拿大、德国等也会公布领先指数,德国的ZEW经济景气指数和IFO经济景气指数也包含一定领先指数的成分。
通常来讲,外汇市场会对领先指数的剧烈波动做出强烈反应,领先指数的猛增将推动该国货币走强,领先指数的猛跌将促使该国货币走软。
十四、生产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消费者物价指数一样,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对于外汇市场而言,市场更加关注的是最终产品PPI的月度变化情况。
由于食品价格因季节变化加大,而能源价格也经常出现意外波动,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体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一般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剔除,从而形成“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进一步观察通货膨胀率变化趋势。
在美国,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的资料搜集由美国劳工局负责,他们以问卷的方式向各大生产厂商搜集资料,搜集的基准月是每个月包含13日在内该星期的2300种商品的报价,再加权换算成百进位形态,为方便比较,基期定为1967年。
一般而言,当生产者物价指数增幅很大而且持续加速上升时,该国央行相应的反应是采取加息对策阻止通货膨胀快速上涨,则该国货币升值的可能性增大;反之亦然。
十五、消费者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
在美国构成该指标的主要商品共分七大类,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饮品、住宅、衣着、交通、医药健康、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
在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由劳工统计局每月公布,有两种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
一是工人和职员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W。
二是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U。
德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是量度德国境内物价实际变化情况。
消费物价指数衡量消费者经常购买的确定的一篮子商品和劳务在一定时间内的价格变化。
使用消费者物价指数,消费者可以将本月一篮子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与上一年同期比较。
与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的统计方法不同的是德国通过分布在德国的190个市统计局在大约2万个零售点所收集的大约750种商品的大约35万个价格数据来更新该指数。
价格数据的收集定于每月的中旬,通过决定和比较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保持不便的消费者商品的物价来量度物价实际变化。
CPI物价指数指标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启示性,必须慎重把握,因为有时公布了该指标上升,货币汇率向好,有时则相反。
因为消费物价指数水平表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反映经济的景气状况,如果该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必然对货币汇率走势不利。
但如果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汇率是否一定有利好呢?不一定,须看消费物价指数“升幅”如何。
倘若该指数升幅温和,则表示经济稳定向上,当然对该国货币有利,但如果该指数升幅过大却有不良影响,因为物价指数与购买能力成反比,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必然对该国货币不利。
如果考虑对利率的影响,则该指标对外汇汇率的影响作用更加复杂。
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减弱,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弱。
相反,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下降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上升,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强。
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均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通货膨胀上升同时亦带来利率上升的机会,因此,反而利好该货币。
假如通货膨胀率受到控制而下跌,利率亦同时趋于回落,反而会利淡该地区的货币了。
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会导致“龙舌兰酒效应”,这是拉美国家常见的现象。
十六、零售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Retail Price Index),是指以现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商品的价格指数。
美国商务部每个月对全国范围的零售商品抽样调查,包括家具、电器、超级市场售卖品、医药等,不过各种服务业消费则不包括在内。
汽车销售额构成了零售额中最大的单一构成要素,约占总额的25%。
许多外汇市场分析人员十分注重考察零售物价指数的变化。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个人消费增加,便会导致零售物价上升,该指标持续地上升,将可能带来通货膨胀上升的压力,令政府收紧货币供应,利率趋升为该国货币带来利好的支持。
因此,该指数向好,理论上亦利好于该国货币。
十七、进出口物价指数进口物价指数(Import Prices)是衡量美国居民所购买的外国产品的物价变化;出口物价指数(Export Prices)是衡量输往他国的美国国内所生产的产品的物价变化。
这两个指数的计量方法与消费者物价指数计量相类似。
劳工统计局每月收集超过6000价企业超过2万种产品的净交易价格,然后根据1995年该产品的相对重要性(如它的支出份额)进行加权。
十八、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主要是为了解消费者对经济环境的信心强弱程度,反映消费者对经济的看法以及购买意向。
该报告中既包括消费者对经济现状和就业市场的评价,还包括对未來经济和就业市场的预期,以及有关家庭收入情况和是否计划购买房子、汽车等消费品的问题。
透过抽样调查,反应消费者对目前与往后六个月的经济景气、就业情况与个人财务状況的感受和看法。
在美国,由经济咨商会的消费者研究中心委托全国家庭看法公司每月对全美约5000个家庭进行调查后,得出统计数据。
该调查从1969年年初开始。
受访者主要会被问到对“目前经济景气情况”、“目前就业情况”的感受,作出“很好”、“普通”或“不佳”的看法,同时对于“六个月后经济景气情况”、“六个月后就业情况”、以及“六个月后收入”等问题,表明认为“会更好”、“与现在相同”或“更差”的看法。
对各个问题不同看法比例增减变动的趋势是观察重点。
该指数以1985年为基期。
与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相比,经济咨商会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波动性更大,这也降低了该指数作为消费者态度晴雨表的可靠性。
环境因素中,以劳动市场状況与股市表现对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影响力最深,消费者对两者有较敏感的反应。
在经济循环中,消费者信心指数被视为经济强弱的同时指标,与目前的景气状況有高度相关性。
分析表明,该指数与消费者支出的相关性较弱,而与经济状况的落后指标失业率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股市投资人偏好向上增长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因为其代表着消费者有较强烈消费商品与服务意愿,有利经济扩张。
债市投资人则偏好向下减少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因为其代表着消费意愿不强,经济趋缓的可能性提高。
美元汇率通常从联储寻求暗示,若消费者信心上升,则意味着消费增长,经济走强,联储可能会提高利率,那美元就会相应走强。
十九、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对消费者关于个人财务状况和国家经济状况的看法进行定期调查并进行的相应评估。
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利用对500至600名成年人原始调查数据,计算出经过季节调整后的消费者信心、现况指数(包括目前财务状况和购买状况)和预期指数(包括未来一年和五年的预期财务状况和经济状况)。
出于指数计算的需要,研究人员设定1966年第一季度的结果为100。
长期以来,该数据为消费者态度变化的把握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指引,进而可以较好地预测消费行为。
另外,与其他同类用途的数据相比,该数据波动性更小,表现地更为稳定。
与经济咨商会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相比,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与消费者支出之间的相关性更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