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类新闻作品评析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分析
一、外国新闻作品分析:1.分析《日本签字投降》一、作者简介:霍墨·比加特: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著名记者,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写的报道,曾报道过太平洋战争中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先后两次获得过普利策奖,他的报道以生动详实著称,同时又是一名有名的“写作快手”。
二、报道特色:——“寓观点于事实之中”▪这是记录在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的新闻名篇。
▪通篇都是客观叙述,用事实说话,捕捉细节▪冷静客观的描写,体现日本帝国的没落,世界强国地位的失去。
▪作者不直接评论,透过细节描写传达思想,将观点和倾向体现在对事实的取舍中三、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手法▪细致描写了五个人物▪着重对日本外相重光葵的细节描写思考:结合此文,试述外国记者“寓观点于事实之中”的报道特色。
2.分析《火葬——甘地永存》一、写作特色:▪语言凝练、传神*介绍事件背景——描写人们吟唱经文——描写送葬队伍的不同阶层二、结构特色▪以火葬为线索*火葬的背景——火葬开始——火葬仪式——火葬结束▪围绕火葬这一中心事件,把人们对于甘地的爱戴之情传神地表现出来,通过火葬经过的描写,将各阶层人们的不同表现用事实叙述,全文融为一体,前后有序三、对观察性报道手法的运用▪既像一则消息,又像一则目击记▪观察准确,写的传神简练▪对各阶层送葬人们的描写3.分析《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一、引用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及作用:▪多次引用两位宇航员的话:用他们的切身感受真实向读者再现登月的情景,增强报道的客观性、可信性和权威性,使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这一事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更形象、生动。
——“用事实说话”胜过直接评论二、“一句话导语”的重要性▪一句简单的导语把新闻事件中最重要、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事实呈现给读者。
▪开门见山、简洁明快▪及时、充分地向人民群众报道他们欲知、和应知的新闻三、记者具有高度新闻敏感思考:结合此文,说明记者具有高度新闻敏感的重要性。
4. 分析《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一、作者简介:比昂尼克:法新社前驻北京首席记者二、抓住的两个人物镜头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照亮人心的篝火——人物通讯作品评析
人员的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家园》栏目的编导都很年轻,也都是文青,他们的个性都比较鲜明。
有的以摄像见长,有的以策划和文案见长,有的是后期制作高手。
为了鼓励创优,台里鼓励创新,鼓励“标新立异”,并且放手使用,充分发挥团队每一名成员的聪明才智,形成了团队创优的组织文化。
完善机制。
机制产生活力,活力孕育效率。
《家园》栏目自开办之初,就坚持定期开展创新创优研讨会、策划会,有意识地培养采编人员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自觉,鼓励大家在看似平常的日常题材中捕捉地域化、特色化、个性化的题材。
对省级获奖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
我们认为,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调动了一线采编播人员创作精品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完善的激励机制让创优能手有环境、有条件、有待遇、有荣誉感,从而保证全方位、多层次精品创优工程的实施。
结语对于地方台来讲,对电视专题节目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它是除新闻节目之外电视节目内容和形态的重要补充,也是地方台对外宣传的重要名片。
地方台要紧紧抓住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做好电视专题片这篇大文章。
■参考文献:[1]徐荐,李万才等.电视节目创意、策划与制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2]高鑫.电视纪实作品创作[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3]方利山,汪炜等.源的守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作者单位:黄山市广播电视台)责编:姚少宝人物通讯是一种通过报道人物的思想和事迹来展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新闻体裁。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无不经受着时代大潮的洗礼,而在接受洗礼的同时,每一个人又都在具体地体现着这个时代的丰盈与充沛。
[1]人物通讯用平凡的生活来反映时代的轨迹,或者以小人物来书写大情怀,或者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人、引导人。
它书写的不只是人物,而是时代精神、民族精神,起到正确引导舆论、培育社会共识的作用。
鲜活的人物、有深度的思想、具有个性美——人物通讯作品评析照亮人心的篝火○梁思凡【摘要】人物通讯作品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感染人、引导人,具有重要的舆论引导功能。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作品六十六篇分析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作品六十六篇分析《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作品六十六篇分析(一)、消息25篇一、《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P85新闻素描,题材重大,场面热烈,报道及时。
文,运用粗线条的概括叙述和典型事例相结合,由面到点,点面结合,既展示全貌,又刻画动人细节的表现手法。
文后半部分有几处间接议论和直接议论。
1945年8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
二、《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P87人物新闻,人物对话的运用是该文的写作特色。
新华社一九四七年二月七日电。
三、《中原我军占领南阳》:P88消息。
文,高屋建瓴,纵览全局,善于从本质上、总体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鲜明特色。
背景材料是此文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烘托深化了该文的主题。
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首尾贯通是该文的写作特色。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五日电。
四、《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长江》:P91消息。
它记载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一件重大史实。
精炼扼要、气势雄伟是它的特点。
既有事实的清晰叙述,又有清净的概括描写是它的写作特色,层层紧扣的布局安排。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电。
五、《上海严寒》:P93短消息,通过十年前和十年后的典型事例表现新旧两个社会的对比。
导语中有景物描写。
文,行文简洁洗练、用事实说话、作者尽量不发或少发议论的写作技巧和表现特色。
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二日。
六、《分清主流与之流莫把“开头”当“过头”》:P94新闻述评。
有述有评、评述结合的特点。
文以1979年我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政治形势和社会背景,认识这一主题的重要性和深刻性。
一九七九年五月十六日《人民日报》。
七、《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笔横生》:P97人物新闻。
文写的妙趣横生,生动活泼,详略得当,以作画为线索。
文,背景材料作用是表现人物成长、深化主题。
一九七九年是十月十日《文汇报》。
八、《从邮局看变化》:P99消息。
角度独特、构思巧妙、小中见大为其特色。
对比事实、特出主题为其写作特色。
运用了对比式导语。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评价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评价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一项重要奖项,致力于表彰在新闻报道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新闻从业者。
其中,通讯作品是中国新闻奖评选的一个重要类别,旨在评价和奖励在新闻通讯领域具有卓越价值和影响力的作品。
通讯作品通过独特的视角、深入的报道和优秀的写作技巧,传递、解读和分析重要新闻事件,为读者提供了权威的信息和有深度的思考。
这些作品常常揭示了社会问题、质疑现象、探索真相,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公众对关键问题进行关注和思考。
在评价通讯作品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其质量和价值。
首先,通讯作品需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热点和时事动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及时报道和解析重大事件,以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和期待。
其次,通讯作品应该具有深度,可以对事件背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进行独到的分析和解读,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第三,通讯作品的写作技巧也很重要,在表达方式、语言运用和结构安排等方面要求高水平,使作品简明扼要、生动有趣、条理清晰,并具备一定的叙述力和感染力。
优秀的通讯作品不仅具备新闻价值,同时还具有艺术价值。
它们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客观中立的立场和独特的视角,将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和现象以富有艺术性的方式展现给读者,激发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通讯作品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评价这类作品时,我们需关注其在新闻报道中的独特价值和影响力,以及其写作技巧和艺术表达的水平。
希望通过这一奖项的评选,能够鼓励更多从业者创作出具有深度和思考价值的通讯作品,并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优秀新闻作品赏析
诗意盎然叙大事回味悠长念古村-—赏析优秀新闻作品《留住即将消逝的村庄》广电1102 张洪乐 201120270225【背景介绍】:浙江日报记者毛广绘的《留住即将消逝的村庄——江山市历史文化村落纪行》获得了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2012年5月9日,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现场推进会在江山召开,记者随与会人员一起现场察看了江山的历史文化村落,深深感受到江山在保护古村落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十分符合中央、省委的要求。
于是,在做好一般性会议报道的同时,记者在会议间隙抓紧采访相关人物及故事,连夜加班,于第二天赶出这一通讯.文章见报后,江山干部群众反响强烈,对保护古村落的积极性更高,不断有人打电话给记者交流感想,衢州文化界人士表示:没想到党报头版头条可以这样写。
此文后被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以及《新民晚报》等多家媒体转载,影响进一步扩大,至今已有全国100多个县市3000多人到江山考察古村落保护。
浙江省委宣传部领导批示,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写出此文,而且质量不错,值得表扬。
此后,江山市委市政府制订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实施意见,加大保护力度.【赏析】:此篇文章最吸引我的地方便是文笔优美而自然,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却能把人带如一个古色古香的意境之中,犹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文章还多处运用鲜明生动的故事,营造了很强的现场感,信手拈来,寥寥数笔,人物跃然纸上,用散文的笔法,轻松的笔调,给出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江山答案,同时以小见大,表达了呼吁回归精神文明建设的情感诉求,回味悠长,引人深思.同时本文记者打破常规散文诗般的写法,对党报的工作性报道也是一个创新之举。
接下来我将从意境意象、节奏韵律、成文速度和象征手法以小见大四个方面具体欣赏一下本文的出彩之处。
意境意象美的活灵活现重大主题活动的报道往往比较严肃,有很多文章因此流于形式,用官话讲官事,用行话讲行事。
而这篇通讯却笔走偏锋,开门见山就营造了一种散文诗般的意境,让文章具有独特的情调和境界:“在古村落日渐消逝的今天,江山市留住了她们匆匆的脚步。
新闻通讯赏析
原文:“走哩走哩哟,远远地远下了,心里像刀子搅乱了。
哎嗨哟的哟,眼泪的花儿把心淹哈了……”这是六盘山下一个风沙弥漫的黄昏。
70多年前,一个孤独的青年在西北高原上踯躅前行。
突然,身后传来了略带嘶哑的“花儿”,是那么的忧伤,这是车马店女掌柜五朵梅在为他送行。
这个青年,就是后来蜚声遐迩的“西部歌王”--王洛宾。
这就是西北的曲调、西北的人,有眼泪,还有饥饿和贫穷。
六盘山所处的宁夏西海固,与甘肃定西、河西,合称“三西”这里是灿烂的马家窑文化发源地,又曾是中国最穷的地方之一。
翻开一纸发黄的奏折,我们仿佛听到了130多年前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那一声叹息:“陇中苦瘠甲于天下。
”直到30年前,联合国专家来此考察,丢下的还是一句绝望的评价:“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1982年,就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
自那时起,三西人民以“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以苦为乐,变苦为甜”的“五苦精神”,展开了一场历时30年的反贫困斗争。
2012年立夏时节,我们再次踏上三西黄土高原。
在欢快的“花儿”歌声中,勃发的生机扑面而来。
30年反贫困斗争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以浓烈的色调,绘就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小标题)山水记“家乡的山来家乡的水,家乡的花儿它最美;家乡的酒啊喝不醉,尕马儿我不想拉回。
”夕阳西下,彩霞满天,一个粗壮的汉子立于坡上,脖子一挺,一声长吼,一曲“花儿”拔地而起。
这汉子,就是定西市临洮县阳屲村党支部书记、当地著名“花儿”歌手瓦广吉。
“花儿”是三西人最喜爱的民歌。
唱“花儿”,当地人叫“漫花儿”。
一个“漫”字,道出了“花儿”满山遍野八方呼应的气势……日子再难,“花儿”不断。
30年来,三西人不知在“花儿”声中克服了多少艰难。
瓦广吉说,30年前,这儿都是荒山秃岭,别说树了,连庄稼都是“马毛庄稼”,只能长马毛那么高。
广播电视新闻作品评析
广播电视新闻作品评析
在广播电视新闻领域,评析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
首先,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应该具备充分的时效性和真实性,能够及时传递信息并提供可靠的消息来源。
其次,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应该具备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能够抓住社会热点和关键问题,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
此外,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应该具备高度的艺术性和可读性,能够让读者轻松理解和接受信息。
在具体评析一篇新闻作品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时效性和真实性:检查作品是否及时传递了信息,并且是否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了调查和报道。
2. 洞察力和判断力:评估作品是否能够抓住社会热点和关键问题,并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
3. 艺术性和可读性:检查作品是否具备高度的艺术性和可读性,是否能够让读者轻松理解和接受信息。
4. 报道内容和形式:评估作品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的表现,是否采用了多种报道方式和手段,如调查性报道、专题报道、访谈等等。
5. 社会影响和反响:检查作品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反响,以及其是否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综上所述,一篇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应该具备高度的时效性、真实性、洞察力、判断力、艺术性和可读性,并且能够为社会带来积极的社会影响和反响。
新闻稿分析范文(推荐8篇)
新闻稿分析范文(推荐8篇)电视专题类作品评析关于“电视专题片”与“深度报道”电视专题片的评析新闻专题是就其中一新闻题材所做的深度报道,这种报道比较详尽且有深度。
在时效上,它和消息最为相近,是报道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内容上它是消息类新闻需要报道的延伸、扩充,是较为详尽全面的报道。
对电视新闻专题片的评析,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题材的选择是评析新闻题材的选择,是新闻专题片成功的基础;也是评析新闻专题片的一个重要标准。
新闻性,是新闻专题片的根本属性,也是它区别于其他专题片的一个重要特性。
准确选材:须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为依托;敏锐的新闻嗅觉,捕捉具时代;特色又蕴含社会意义的题材(重大题材,重要性);群众普遍关心的、迫切需解决的问题(群众题材,群众性)二、内容的创造1、“消息”与“新闻专题片”的区别同:新闻性纪实性异:篇幅短与长;报道的深与浅消息讲究的是时效,以快、新取胜,而专题讲究的是深、广,以对消息的补充、延伸和拓展见长。
2、新闻专题片的深度1)新闻专题片的深度首先表现在主题的深刻性主题:一部作品全部思想内容的体现和概括,是作品的灵魂;关系到作品价值的高低。
主题的提炼:记者驾驭报道题材时,不能只是简单客观再现事物,而是对题材进行深入发掘;大量占有素材的基础上,通过多层次的思考、分析,提炼出深刻的、富有启示性的主题。
本会议新闻稿由恒安重工提供,会议新闻稿主要包括:新闻召开时间、地点、人物、会议主题、达成共识等问题。
xx年8月15日,下午14:30分,在恒安重工三楼多功能会议厅召开了“xx年恒安重工第四季度工作计划暨目标会议”。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恒安重工:柴董事长、何总经理、刘厂长、各部门经理和部分车间及后勤代表人员等,共36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何总经理主持。
本次会议主要明确了xx年恒安重工第四季度工作计划及工作目标,初步计划xx年第四季度恒安重工销售目标为:8000万人民币,实现车间环境及人员的整改,到年底初步实现公司5S规范化管理,继续健全售后跟踪服务及调查体系。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评选标准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评选标准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的评选标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主题选择:通讯作品应具有鲜明的主题,观点正确,能够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的内在价值,反映社会现象和时代特征。
同时,作品应具有思想性、指导性和鼓舞性,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对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 新闻性:通讯作品必须具有新闻性,时效性强,能够及时报道新闻事件,传递信息。
作品应关注重大事件、活动、人物等,关注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
3. 深入采访:通讯作品需要记者深入采访,掌握第一手资料和素材。
作品应通过采访全面、深入地展现新闻事件和人物,内容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
4. 写作技巧:通讯作品在写作上应注重技巧,角度新颖、结构巧妙、条理清晰。
作品应注重文采,语言简洁、生动,标题醒目、精美,能够吸引读者眼球。
5. 创新性:通讯作品应注重创新,敢于尝试新的题材和形式。
作品应结合时代特点和技术手段,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传播,增强作品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6. 社会效果:通讯作品应具有显著的社会效果,对读者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品应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的评选标准是综合性的,不仅关注作品的新闻价值、写作技巧和创新性等方面,还强调作品的社会效果和影响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
新闻通讯分析
新闻通讯分析:《走向希望的春天—来自地震灾区的报告》标题:优秀新闻作品的标题是点睛之笔。
这篇通讯采用复合型标题:正题“走向希望的春天”诉诸读者的感情,是含而不露的虚题;副题“来自地震灾区的报告”是实题,对正题进行补充说明。
该标题展示了通讯的记事性,并且清晰地向受众传达其主题与新闻价值,即站在全局高度、体现时代精神,起到了良好的导受与导向作用,奠定了全文昂扬向上的基调。
导语:导语行文优美流畅,恰似绮丽的散文开头。
“油菜花开了,梨花开了,满山的青草,满坡的野花。
”通过景物描述抒情,表现地震灾区又逢春的美好光景。
“早春二月,当我们再一次踏上北川、汶川、青川,一幕幕不可触动的伤痛记忆,在满目的春光中,化为永久的珍藏。
”用叙述的表达方式抒情,春光温暖了重创的心灵、抚慰了伤痛的记忆。
以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收尾,言简意赅、巧妙点题,意犹未尽。
这段导语点明了新闻事件的提要,为全文定调、定音;集叙述、描写于一体,先声夺人。
作为正文的引子,已达到引入高潮、引人入胜的境界。
内容结构:本篇通讯的结构为按空间顺序发展的横式结构。
选取“512”大地震一周年前夕的隆冬至初春,分别记述地震灾区北川、汶川、青川等不同空间中的人和事,最终汇集到“走向希望的春天”这一共同主题下。
5个小标题使正文结构错落有致、层次清晰:在最寒冷的季节里,总有最温暖的阳光;在最伤痛的心里,总有最坚强的力量;在最困难的地方,总有最钢硬的脊梁;在最细微的心弦中,总有最深挚的祝福;在浴火重生的大地上,总有更加明媚灿烂的春光。
小标题的撰写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标题间对仗较工整、形成排比,推动主题的层层递进。
文字细腻入微、刚柔并济,充分调动读者的感情。
“在最寒冷的季节里,总有最温暖的阳光”报道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的过程,按照重要程度排在正文的第一部分。
在总理与群众的交谈中,借用总理的直接引语“送你们八个字:温暖过冬、欢乐过节”。
借用直接引语是稿件的一大亮点,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感。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分析剖析
通讯标题的拟写形式多样化,还体现在问句的使用、破折 号的使用、成语的引用等方面上,在此不一一赘述。
二、通讯作品主题的广化和深化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的数量所占比例较高,这是不可 否认的,虽然这样,实际上,对于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的 质疑也同时存在着。这些质疑,集中在这几点: (一),中国新闻奖奖项设置专业化程度不高,奖项 设置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强,奖项设置粗放,评选办法僵 硬、机械、新闻学术界对实务界的影响甚微; (二),对创作内容的非议。典型报道“千人一面”、 对弱势群体生存困境报道不足; (三),政策宣传报道比率大,舆论监督力度小。
等。
表现在......
另一方面,通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涵盖了社会的方方 面面,上至国家的国际外交、政治经济改革、科学技术创 新发展、生态自然环境破坏与保护,下至人民群众的衣食 住行;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农村孩童,在通讯作品中都有所 反映。 总的来说,通讯作品中,人物通讯的对象更多的转向了 “民间”的小百姓,以小人物身上体现的优秀品质来弘扬 社会价值观,对于党和国家政府领导干部直接的正面描写 的比例是减少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了。事件通讯的主 题,也更多的是揭露社会事件的真相,提出人民群众的质 疑,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而单纯颂扬性的事件通讯所占 比例也是有明显下降了。
结果。这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有利的,所以即使后来通
讯标题的拟写较少再采用这种方式,这种形式的标题也仍
然偶尔出现在读者视线之内。
另外
同时,这样的标题,被新兴的形式的标题所替代了,但大 多采用“某人+动宾结构”或者“形容词+某人”或者“某 人+限定修饰语”等的形式来作为人物通讯标题的拟写形 式,如第二届的《任志庆双手接落童》、第四届的《深山 里,有一对教师夫妻》、《王廷江,好样的 !》、第五届 的《马永顺:无愧于大森林》、第六届的《领导干部的楷
对一篇新闻通稿的评析
1.文种使用不当。 从标题 看, 这应该是一份印发型通 知。 印发型通知指的是由本机 关制发并将执行, 承载着计 划、 纲要、 方案及领导人讲话 稿等材料的通知。 此类通知多 运载着由本机关撰制的“计划 (规划)” “方案” 等不具有独 立行文资格的文种 [1] 。 决定 是具有独立行文资格的 15 个 法定文种之一, 行文方向也符 合发文要求, 显然不需要用通 知来承载。 印发型通知正文简 短, 一般没有实质性内容, 实
例文评析
SECRETARY’S COMPANION
对一篇新闻通稿的评析
□岳海翔
随着公务活动领域的不断 扩大, 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和 渠道的增多, 越来越多的党政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对外发布 新闻的时候, 为了统一宣传口 径, 常会组织新闻通稿, 提供 给需要的新闻媒体。 因此, 从 根本上讲, 新闻通稿是指反映 各类机关单位有关政策、 会 议、 活动等方面工作可供新闻 发布会和新闻单位使用的稿 件。 实践中, 有些单位的新闻
大会还通过了“吸纳名师 工作站第二梯队成员的决定”, 关于“表彰优秀学年组、 优秀 教师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工 会主席对教师提案进行了细 致、 合理地解答, 切实为教职 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一致拥 护, 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民主作 用, 也彰显了××小学不竭的发 展动力和科学民主的治校风 范。 南关区教育局长××在大会 上做了重要讲话, 他对××小学 前三年取得的工作业绩给予了 充分肯定, 对××小学未来三年 的发展寄予深切的厚望, 使×× 小学充满了自信和力量。 教师 代表的发言更是体现了大家的 心声, 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 和向心力。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文字通讯作品《见字如见面23年》赏析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文字通讯作品《见字如见面23年》赏析摘要:一、引言二、作品《见字如见面23年》的内容概述三、作品的可读性分析四、作品的实用性分析五、作品在我国新闻奖评选中的优势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在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文字通讯作品中,有一篇引人深思的作品——《见字如见面23年》。
这篇作品通过讲述一封封信件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份珍贵的友情,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
本文将对这部作品进行赏析,分析其可读性和实用性,并探讨它在新闻奖评选中的优势。
二、作品《见字如见面23年》的内容概述《见字如见面23年》是一篇以书信为主题的通讯作品,通过讲述作者与好友之间长达23年的书信往来,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这段时间里,两人如何通过书信相互鼓励、支持,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时刻。
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一篇关于友情的作品,更是一篇关于成长、奋斗和坚守信念的故事。
三、作品的可读性分析《见字如见面23年》在可读性方面表现出色。
首先,文章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
通过讲述作者与好友之间的书信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
其次,作品以时间为线索,将23年的书信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文章具有很强的连贯性,让读者愿意一口气读完。
最后,文章以平实的语言叙述,让人倍感亲切。
四、作品的实用性分析在实用性方面,这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保持友谊、如何面对人生困境的启示。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学到,无论生活如何变迁,都要珍惜身边的友情,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此外,文章还展示了书信作为一种传统交流方式的价值,让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思考如何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五、作品在我国新闻奖评选中的优势《见字如见面23年》在我国新闻奖评选中具有以下优势:首先,选题独特,紧扣时代主题。
在通讯作品中,以书信为主题的文章较为罕见,这篇文章以其独特的角度吸引了评委的关注。
通讯类新闻作品评析
+ “500米、800米、1000米……飞机一气冲出1700 米,在距离跑道尽头300米处戛然停住。”
+ 飞机在12000米高空试飞,因意外情况燃油漏光 ,飞机发动机停车。为保全科研样机,试飞员决 定从距机场20多公里远的地方空滑迫降。
+ 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 + 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 + 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
抒情或议论,富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 + 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
3
1. 容量上,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篇幅较 长;消息容量相对小,篇幅较短,常用简 洁明快的语言
2. 结构上,通讯的文体结构形式多样,比较 灵活多变,而消息一般有相对稳定的特有 的结构
+ “油泵指示灯急剧闪烁”
+ “飞机像大铁砣似地向机场上空逼近 ”
+ “让我们把时钟倒拨35分钟。”
21
+ 人物通讯就是以表现人物形象和思想为主的通讯。 它通过较详细地再现某个人或某个人群的生活、 事迹来展现人的思想和生活观念,折射出某时期 的社会心理特征。
+ 可以写单个人,也可以写群像;可以写先进人物, 也可以写普通百姓
意义
18
+ 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 (一)主题
在巨大的风险面前,梁万俊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自 己的安危,他惟一想到的是军人的使命和国防科 研的大局。 (二)形式 1、结构独具匠心 先聚焦最惊险的瞬间,再回述全程,最后集中介 绍背景材料。整体上采取倒叙的结构,局部上在 叙述过程中穿插背景介绍。
报纸新闻作品 —— 人物通讯评析
人物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评析从标题评析:“领导干部的楷模”让读者明白这是讲的是孔繁森这个人作为领导干部的英雄事迹,简明扼要的交代了事情的全部,也交代了新闻主要人物就是孔繁森。
简明醒目。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门面、招牌,是新闻内容的精华所在。
标题首先进入读者的视野,其最具抢眼的地方就是标题内容,这则新闻标题给读者先入为主的第一感觉,告诉读者,主要是讲述孔繁森,标题触及到信息的主要内容,该题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消息的重要内容,似的标题本身就有可读性。
从主题评析: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政策宣传的需要而寻找典型,在这则新闻中,孔繁森的事迹都是在事实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主题思想正确,主题思想与新闻事实是一致的。
新闻构思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主题的提炼。
这则新闻主要是报道孔繁森的英雄事迹,在子那我作品中,主题无疑是新闻作品的灵魂、统帅,纲举而目张,主题很明确、鲜明。
作品从孔繁森平时工作出发,从细节中表现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从导语评析:导语是新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新闻事实的触角,是引发新闻阅读的最活跃的因素。
这篇新闻稿件的导语不再是严肃干巴的,是新的导语形式的一种,具有人情味和一种坚韧的信念在里面。
导语主要以抒情为主,是聚焦人物式导语,对新闻主体人物的事迹精神进行抒情和简单的叙述,对新闻内容进行开宗明义的交代,它令导语更加形象,生动,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体现了对人文关怀的关注和积极的舆论导向。
具有提供消息、简短、明晰、生动等特征。
从报道角度评析:新华社《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这篇报道,洋洋洒洒一万余字,向读者展示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克服一切困难,一心为群众,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这篇人物通讯,主要是从孔繁森的奉献精神为报道的角度,塑造了一个一心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中国共产党好党员、人民群众好干部的形象。
从他对家人的亏欠,在家人的极力挽留下,毅然决然选择去条件艰苦的西藏,以及在藏区工作时为藏区人民所做的点点滴滴实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精神面貌。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作品分析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作品阅读分析部分(通讯等)1.华美窗帷的后面(风貌通讯邹韬奋、通过现象看本质,深刻揭示了华美窗帷后没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脓疮”,至今对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仍有意义。
语言风格:文字具体生动,平易近人,带着辛酸的幽默写资本社会的世态炎凉,对劳苦大众寄以深切的同情。
表现特色:选材典型、因小见大。
2.祁连山北的旅行(节录)(通讯范长江、题材重大,材料翔实,视野开阔,内容深刻。
语言风格:写景状物,具体生动;评人论事,舒卷自如,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
3.桌上的表(通讯张明、特点:由小见大、角度不一般化。
结构特色:有条不紊、叙事紧凑、首尾呼应。
4.访“葡萄常”(人物专访邓拓、通过软枝葡萄百年兴衰的历史,展示常家五姑侄的坎坷命运,具有很前感到新闻性和历史纵深感。
特点:因人写事,缘事写人。
语言风格:行云流水、不事雕饰、朴实平易、娓娓而谈。
)5.春夜(意境优美的新闻特写,动人的抒情诗。
特点:写领袖人物时另辟蹊径、独具匠心、不落俗套、别开生面。
写作手法:优美清新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描写,对人物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的细致刻画。
)6.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事件通讯中国青年报记者(有时会考选择题)特点:纵横式结合的结构形式,现场描述、于叙事中写人。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报道的是一个头绪纷繁的感人事件,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崇高精神。
这篇通讯采用了时空结合的结构形式,即纵横式结合的结构形式。
以时间的进展为纵向线索,同时又一空间的变化为横向线索,把发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事情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做到时空结合,纵横交错,引人入胜。
通讯中虽涉及的部分、单位不少,又人多事杂,叙事却有条不紊;虽事件经过波澜起伏,却变而不乱,衔接自然。
整篇通讯把复杂的事件交代得清晰明了,出色地展现了这种结构形式多彩多姿的特色。
7.英雄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中国登山队员突破人类登山史上90年来未能突破的难关。
四篇新闻作品评析
新闻作品:与大桥相守得日子刊发媒体:宁波日报刊发时间:2012年12月3日评析:一个与大桥相守拖了大半年得婚纱照,一个与大桥相守拍出了全国金奖,一个与大桥相守家乡得十几亩葡萄遭受了严重损失,这三个故事构成了这篇新闻作品《与大桥相守得日子》。
这篇新闻作品总体给我得感觉就是真切感人。
文章得标题很诗意很温暖,“相守”一般就是用于与最亲近得人在一起,这个标题一语道出了这些高速交警五大队得警员与大桥之间得深厚感情,她们工作勤勉、负责、忘我得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文章语言平实又带点风趣,没有华丽得辞藻堆砌,但就是感情真挚真实,比如说文章中得“谁知到了五一,“磨叽哥”又出“状况”了”,“一个高速交警却在不经意间完成了这个”宏大”心愿,不过她镜头下得“孩子”名叫杭州湾跨海大桥。
”文章结构完整,叙述了三个警卫员与大桥之间得故事,每个故事都运用了小标题。
这篇新闻作品,作者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而只就是客观地讲述,没有评论,没有感慨。
但就是作者想表达得观点,读者在读完新闻作品后,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
题材好,记者勤于深入采访与挖掘,去找真人其事,去寻找感人得细节,高速交警宁波支队五大队得警员就是多么平凡普通得人物,发生在她们身上得故事也不会引起其她记者得关注,但就是作者善于寻找善于挖掘,把她们得故事放大。
现在,我们有些记者,不远在深入来访上下功夫,因而纵有生花妙笔,也写不出真切感人得作品来。
新闻作品:印尼创意经济彰显青春活力刊发媒体:人民日报刊发时间:2012年11月26日评析:这篇新闻作品写得非常充实,构思精巧,详略得当,介绍得非常具体、到位、细致,字里行间透露得信息让读者感到仿佛自己就在印尼创意产品展欣赏一幅幅新颖别致得展品。
文章简单地介绍了第六届印尼创意产品展举行得时间、地点、主题、目得,详细介绍了锻造成印尼皮影戏人形得刀具,桌面中间有一个呈旋涡状得大洞得茶几,可以用报纸来操纵得赛车游戏,用藤条全手工编制得手提包,外观、用途、创意点等都介绍得非常细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2、叙事富于变化 + 大量运用排比句子或排比段落 + 段落短促 3、表现手法多样 叙述,描写,巧妙的数字对比。 4、语言 命令式简洁语言,比喻。 5、写好关键人物 通过飞行员梁万俊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使人 物的特点在危急情况下得到集中体现,寥寥数语将 一个优秀试飞员的形象跃然纸上。
20
+ “此刻,一架失去动力的战机在万米高空正以极 +
11
+ 从聊家常的对话慢慢引发出熊德明的告状,
既刻画了总理与农民的性格,又引发了该 篇文章的主题——总理帮农民追工钱,从而 也引发了全国为民工追工钱的行动,这一 新闻事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熊德明 于当年底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年度社会公益 奖获得者。 + 文贵自然,有生活才有真实感受。作者亲 临现场,详细记录对话,使该文在叙述和 对话中浑然天成。
8
+ 顺序法:以事件发展的顺序为叙事线索
+ 倒序法:先写结局,然后叙述事件的发展
过程 + 集纳式:逐一介绍有关事件,揭示事件之 间的内在联系 + 双线并进:叙事与交代背景交叉进行,时 断时续,相辅相成
无论采用哪种叙事模式,前提是都要保证事件的叙述完整, 要服从通讯主题的需要,为突出通讯主题服务,不能为了 新颖而过分追求叙事技巧
21
+
人物通讯就是以表现人物形象和思想为主的通讯。 它通过较详细地再现某个人或某个人群的生活、 事迹来展现人的思想和生活观念,折射出某时期 的社会心理特征。 可以写单个人,也可以写群像;可以写先进人物, 也可以写普通百姓 表现手法:以事写人,以言见人,以景见人,以 论写人,细节表现,夹叙夹议,等
22
通讯类新闻作品评析
1
+ 通讯是运用多种表现方法比较深入而又详
细地报道真实的客观事物的新闻文体。
+ 广义:报纸刊物中运用的除消息以外包括
各类通讯、特写、专访等所有详报型(或 深度型)新闻题材的总和
+ “真实存在”、“真人真事”是通讯立身
的根本
2
通讯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 详尽而生动的报道。它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31
+ 任长霞想家,打电话跟丈夫说想吃家里的
饭,丈夫马上冲进厨房忙碌,菜端上了桌 子,电话又响:她回不来了。 + 孩子磨着好不容易回家的任长霞,要让她 给听写字词。任长霞念,孩子写,10个字词 没写完,念的人不出声了——任长霞睡着 了。但虽然见妈妈的时候少,母子天性, 妈妈在儿子心里的位置却是第一,爸爸嫉 妒也没用。
12
(1)通过细节表现 细节是通讯的血肉,一篇通讯是否有特色,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筛取的细节是否有特色
+ 以小见大:折射作用,更真实、更贴切、
更丰富,符合读者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 细节生动,就会具有感人的力量
13
+ 一大群人正沿着又滑又陡、有些立不住脚
的林中陡坎,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山脚下 自家的院子。
4
+ 按报道内容: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
通讯和风貌通讯
+ 按写作形式:一般通讯、新闻小故事(小
通讯)、巡礼、速写、侧记、散记、采访 札记
+ 其他:政论性通讯、杂文式通讯、社会观
察通讯
5
+ 事件通讯是详尽、具体而形象地描写新闻事
件的通讯。 + 它具有新闻性、典型性、完整性、形象性等 特点。 + 一般有一个中心事件,其它人物或事件都围 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 + 在叙事中写好人物 “事因人生,人因事显”
25
+ 胡昭程走了,可他的办公桌上,还静静地躺着
:指南针、皮卷尺和规划图。人们说这是他生 前随身携带的三件宝贝。
+ 11月2日,他由妻子搀扶着来到即将竣工的县一
中运动场,最后一次检查工程质量,可他再没 有力气扯动那熟悉的卷尺。他最后一回检阅运 动会开幕式团体操排练,并嘱咐再加一面大鼓 ,增加雄壮的气氛。寒风凛冽,一位教师心疼 地给局长披上围巾,另一位教师含着眼泪为局 长撑开雨伞。胡昭程忍着剧烈的疼痛,挺立着 ,犹如一棵不倒的松树。人们怎会想到,这竟 是胡昭程壮丽人生的闭幕式!
28
+ “王松,我抓。” + 看了陈秀英的材料和伤情照片,任长霞把手伸进了陈秀英的
+ + + + + + +
乱头发里。 “呀!”任长霞大声地惊叹了一下,她摸到了头骨上碗大 的窟窿。 “抓人,坚决抓人!”任长霞说:“你回去吧,路上慢慢 走,在街上吃点东西。” 她掏兜:“给你拿点钱。” “立碑?那不中!” 群众前脚走她后脚命令:“拆掉!” 任长霞平时说话简洁,那天话更少:“停课!” 任长霞问村干部:“怎么回事?” 任长霞说,老百姓厚道啊,你给他5分,他给你10分。 “我对大家很同情,我们一定抓紧解决,抓紧查处!” 任长霞走过来,“把手铐给他打开”,她让父子二人告别 。 在她生命的倒数第3天,丈夫给她打电话,她说:“我正忙 呢”,丈夫无奈地放下了电话。 29
15
(2)通过引语表现 引语,是通讯用来表现主题的另一巧妙手法 ,引语的巧妙使用,也是评价一篇优秀的 通讯作品的重要因素。
16
+ “退耕还林补偿的粮食够不够吃?孩子们读书学费高 +
+
+
+
+
不高?农村电费贵不贵?最近菜油价格涨了多少?” “增加家庭收入,除了搞点种植、养殖外,还有别 的门路吗?” “收入主要靠打工。我们村的壮劳力大部分都在 外打工。” “在什么地方打工?一年能挣多少钱?” “大部分都在云阳新县城搞建筑,一年的收入大概 有五六千元吧” “那还不错!工钱能按时拿到吗?”
26
+ 如何鲜明地再现人物形象?
1、用人物的行动再现人物形象
2、用人物的语言再现人物形象
– 由人物本身说的话来看 – 用别人的话来表现人物 – 用特定情境中的对话来表现人物
3、用个性化的细节再现人物形象
27
女人是水做的,任长霞也是水做的,只不过,她在 水外面包了一层薄薄的硬壳——警察是一个风格很硬朗 的职业,任长霞如果不把自己的外壳磨得粗糙一点,没 法在这个职业中打拼。 可一有个风吹草动,任长霞的女人本性就露出来 了,水做的人嘛,哭! 局长接待日。人太多,任长霞把群众集中:“我对 大家很同情,我们一定抓紧解决,抓紧查处!” 说着,她哭了,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上访的群众也 哭,哭成一团。
24
地处湘粤赣边界的桂东县,是国家和湖南省贫 困县。然而,这里的土地上却有着一座座现代化的 学校;这里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3%,巩固 率达99.9%;初中生入学率100%,巩固率达98.1% 。 贫困地区办出了发达地区的教育!然而历尽艰辛 ,用自己的生命参与创造这一奇迹的桂东县教育局 长胡昭程,却在2000年12月21日走完了他52年的人 生里程。父老乡亲们敬仰他、怀念他。一幅挽联诉 说出了人们对他的评价和思念--"一腔热血倾教育, 两袖清风为人民"。
+ 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 + 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 + 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
抒情或议论,富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 + 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
3
1. 容量上,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篇幅较
2.
3. 4.
5.
长;消息容量相对小,篇幅较短,常用简 洁明快的语言 结构上,通讯的文体结构形式多样,比较 灵活多变,而消息一般有相对稳定的特有 的结构 表现手法上,通讯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现 手法,消息以客观叙述为主 表现口吻上,通讯可以灵活采用第一或第 三人称口吻;消息一般只采用第三人称来 进行客观报道 报道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快
17
+ 事件通讯的写作特色:
1. 2.
3.
4.
5.
6. 7.
立意要高远 表现手法多样性 叙事线索模式多样 抓住一个或几个关键性场面或情节来写 写好事件的高潮 在写事的同时,写好关键人物 在记事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点出事件的 意义
18
+ 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
(一)主题 在巨大的风险面前,梁万俊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自 己的安危,他惟一想到的是军人的使命和国防科 研的大局。 (二)形式 1、结构独具匠心 先聚焦最惊险的瞬间,再回述全程,最后集中介 绍背景材料。整体上采取倒叙的结构,局部上在 叙述过程中穿插背景介绍。
+ 有的老百姓干脆直接把匾送到郑州市公安局去。
送匾的人太多,市局的领导批评任长霞:“你弄 这表面文章干啥?” 任长霞也不解释,“我回去制止!”
+ 那年麦黄时,任长霞把电话打到冯长庚家里:“
老冯啊,麦熟了,趁个星期天我组织民警给你们 割麦去。”冯长庚怕她太累,说了大半辈子最满 意的一句谎话:麦子收完了。 麦快熟了,花已经开了,长霞再也不回来了?
+
+
+ 时间顺序,写人物的主要经历,成长过程
+ 逻辑顺序,将人物的事迹按质归类,分层
表现
+ 在写人物事迹的同时,应注意展现人物的
性格特征,使人物在通讯中“活”起来
2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要善于选择运用典型材料
+ 真实准确刻画人物性格:扁平人物VS圆形人物 – 凸显人情味 – 用行动刻画人物形象 – 用语言来写人物 – 通过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 用内心矛盾来刻画人物 – 借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 – 恰到好处的议论 – 切忌“褒一贬百”
9
+ 2003年10月24日下午,在三峡库
区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阳县 人和镇龙泉村,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 熊德明是龙泉村10组的普通农民,那天打 猪草回家,正赶上当时温总理从她家门前 路过,停下来和村民们聊天。熊德明鼓足 勇气向总理说了“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