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点委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关键防控技术
二点委夜蛾识别特点及应急防治措施
二点委夜蛾识别为害特点及应急防治措施今年二点委夜蛾在黄淮海地区玉米上暴发成灾,在山东部分地区夏玉米上危害严重。
因为二点委夜蛾是新爆发危害的重大害虫,对其发生特点、规律了解不深入,防治时机和方法把握不准。
现将二点委夜蛾的发生特点和应急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各地植保部门和农户防治时参考。
1、二点委夜蛾识别和为害特点二点委夜蛾成虫(见图1)体长10~12 mm,翅展20 mm。
主要识别特征是:前翅灰褐色至深褐色,在中室中部和端部各有一个小黑点(故名),端部黑点有时不明显或该黑点外方散生白色鳞片(有时呈1白点),内外横线为暗褐色(有时不明显);外缘处有黑褐色小点7个。
幼虫(见图2)体长14~20 mm,土褐色或黑褐色,体表有黑色微刺,头部有褐色斑块或“八”字纹,体背中央腹部各节前缘中央有时有褐色小点,亚背线为灰白色细线,气门上线为黑褐色宽带,气门下线为灰白色或灰褐色阔带;气门黑色。
蛹长10 mm 左右,初期淡黄褐色,逐渐变为红褐色和黑褐色。
幼虫有假死性,受惊吓后蜷缩成C字形。
图1 二点委夜蛾成虫图2 二点委夜蛾幼虫二点委夜蛾一般顺垄危害,有转株为害习性。
幼虫咬食玉米根部和蛀食玉米嫩茎基部,尤其危害嫩茎最烈,在茎基部形成明显的蛀孔(图3),而且在茎内向上部蛀食危害,引起幼苗萎蔫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危害率等于产量损失率。
该害虫一般白天躲藏于玉米幼苗附近的土中或碎麦秸下,晚上危害玉米,有的白天躲于幼茎内危害。
不同地块间二点委夜蛾的为害程度差别较大。
一般麦秸较厚的玉米田发生较重,播种期晚的幼苗发生更重。
秸秆还田后没有旋耕的玉米田发病重。
图3 二点委夜蛾田间为害状2、应急防治技术及注意问题二点委夜蛾最佳防治时期为出苗前。
播种后结合播后浇水,随水浇灌毒死蜱乳油1千克/亩;或者播种后在播种沟上喷洒有机磷杀虫剂或覆盖毒土。
目前可采取的应急措施:(1)喷灌药液: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或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或2.5%敌杀死(溴氰菊酯)1000倍液,用去掉旋片的喷雾器将药液逐棵灌到玉米植株茎基部及附近处,4叶期植株每株20-30ml。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意见-精选文档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意见二点委夜蛾是我市去年首次发生的玉米害虫,今年在黄河以北的阳信、无棣发生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二点委夜蛾幼虫以取食为害玉米茎基、根部,造成玉米心叶萎蔫、植株倒伏,严重者枯死,二点委夜蛾幼虫有迁徙危害的特点,致使玉米田大面积缺苗断垄,以对玉米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做好二点委夜蛾发生的预测是防治的关键,现将近两年的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一、二点委夜蛾的发生规律由于近年机械化收割,秸秆大都还田,加上我省北部大都习惯于套作,没有翻耕直播的玉米田、小麦秸秆还田遗留物多,利于二点委夜蛾幼虫藏身加大了防治难度所以套播玉米比直播玉米严重。
棉田倒茬玉米田比重茬玉米田发生严重,麦糠麦秸覆盖面积大比没有麦秸麦糠覆盖的严重,播种时间晚比播种时间早的严重,田间湿度大比湿度小的严重。
二点委夜蛾主要在玉米气生根处的土壤表层处危害玉米根部,咬断玉米地上茎杆或浅表层根,受危害的玉米田轻者玉米植株东倒西歪,重者造成缺苗断垄,玉米田中出现大面积空白地。
危害严重地块甚至需要毁种,二点委夜蛾喜阴暗潮湿畏惧强光一般在玉米根部或者湿润的土缝中生存,遇到声音或药液喷淋后呈“C形”假死,高麦茬厚麦糠为二点委夜蛾大发生提供了主要的生存环境,二点委夜蛾比较厚的外皮使药剂难以渗透是防治的主要难点,世代重叠发生是增加防治次数的主要原因。
二、二点委夜蛾识别要点(1)二点委夜蛾为害部位和形态上的特征与“地老虎”相似,农民对其认知程度严重不足,容易造成误认。
各地要加强二点委夜蛾识别与防治技术培训工作,并通过、网络和现场会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迅速将发生情况与防治技术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
同时,要深入田间地头,尤其是对重发区域开展防治技术指导,及时解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防治成虫识别要点:(2)二点委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卵馒头状,上有纵脊,初产黄绿色,后土黄色。
直径不到一毫米。
成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20毫米。
雌虫体会略大于雄虫。
头、胸、腹灰褐色。
夏玉米苗期防治和治疗二点委夜蛾的技术要点
夏玉米苗期防治和治疗二点委夜蛾的技术要点夏季是玉米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二点委夜蛾的高发期。
如何有效地防治二点委夜蛾,保护玉米作物的安全生产呢?本文将介绍夏玉米苗期防治和治疗二点委夜蛾的技术要点,希望对广大农民朋友有所帮助。
一、二点委夜蛾的生态习性和危害特点二点委夜蛾是夏玉米上最主要的危害昆虫之一。
其危害特点主要表现为幼虫在玉米田中大量出没,以玉米叶面为食,使得叶面被啃食,严重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
同时,二点委夜蛾也是一种传播玉米花叶病毒的重要媒介昆虫,加剧了病毒的流行和玉米产量的下降。
二点委夜蛾的生态习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习性。
二点委夜蛾主要在晚上和晨间进行活动,白天多躲藏于玉米叶片、玉米杆及邻近的杂草和草丛中。
2.繁殖特点。
二点委夜蛾的卵粒一般为群产,每次可产卵30-300粒左右。
孵化后的幼虫在田间群集滋生,对玉米的侵害量非常大。
3.危害特点。
二点委夜蛾幼虫侵害玉米的方式主要是靠啃食叶面,给玉米生长和发育带来很大的损害。
二、夏玉米苗期防治和治疗二点委夜蛾的技术要点1. 预防二点委夜蛾危害的措施预防二点委夜蛾危害是防治成功的关键,下面介绍几点预防措施:1.清除玉米田里的杂草和叶片。
这样可以降低二点委夜蛾的寄生、繁殖和滋生的机会,减少二点委夜蛾的发生量。
2.在适当的时期灌溉。
夏季干旱多风,适时地给玉米浇施足够的水有助于提高玉米的抗性,减轻二点委夜蛾的危害。
3.选择适宜品种进行种植。
在比较严重的二点委夜蛾地区,可以选择一些抗病、抗虫的抗逆性强壮的品种进行种植,提高玉米的免疫力,增加玉米的耐受性。
2. 农药防治的技术要点农药防治是防治二点委夜蛾的常用方法之一。
下面介绍几点农药防治的技术要点:1.不要滥用杀虫剂。
农民在使用杀虫剂的时候,应该掌握适宜的使用剂量和方法,以避免过量使用和滥用杀虫剂的情况。
2.根据病虫害压力的大小选择农药。
若二点委夜蛾数量较少,则应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以避免对玉米产生过多的毒害。
迅速查治二点委夜蛾
迅速查治二点委夜蛾二点委夜蛾是一种危害玉米的新害虫,繁殖能力强,危害损失重,防治难度大。
今年在我区首次发现, 7月15日,区植保站在坊城街办、凤凰街办、坊安街办、九龙街办和黄旗堡街办等地玉米田调查:全区发生面积3万亩左右,发生田玉米虫株率平均7%,严重地块达18%;平均单株有虫1-2头/株,重者高达4头/株。
已防治面积5万亩次。
二点委夜蛾主要发生在秸秆还田且未灭茬地块,以幼虫躲在玉米幼苗周围的碎麦秸下危害玉米苗,在玉米幼苗3~5叶期主要咬食玉米茎基部,形成3~4毫米圆形或椭圆形孔洞,切断营养输送,造成地上部玉米心叶萎蔫枯死。
在玉米苗8~10叶期主要咬断玉米根部,包括气生根和主根,造成玉米倒伏,严重者枯死。
该虫喜阴暗潮湿畏惧强光,一般在玉米根部或者湿润的土缝中生存,受惊动后弯曲“呈C”形假死。
由于其侵害部位以及形态上的相近,许多农民习惯把二点委夜蛾误称为“地老虎”。
目前该害虫正处于低龄幼虫取食阶段,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害虫食量将不断加大,发生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而且,二点委夜蛾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新害虫,农户和基层技术人员普遍缺乏认识,如不能及时控制,将会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安全。
要充分认识做好二点委夜蛾防控工作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早认识,早部署,争主动,尽快遏制二点委夜蛾严重发生态势。
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专业化统一防治,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
作为应急控制措施,当前应抓紧进行喷药防治。
以下几种方法防治效果较好。
1、撒毒饵或毒土。
亩用4~5千克炒香的麦麸或粉碎后炒香的棉籽饼,与兑少量水90%晶体敌百虫或48%毒死蜱乳油500克拌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边。
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300~500毫升拌25千克细土,于早晨顺垄撒在玉米苗边,防效较好。
2、喷玉米根部。
将喷雾器头拧下,逐株顺茎滴药液,或用直喷头喷根茎部,药剂可选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或4.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
玉米二点委夜蛾的防治方法
玉米二点委夜蛾的防治方法
玉米二点委夜蛾(Ostrinia furnacalis)是一种常见的玉米害虫,其幼虫主要以玉米叶片和花穗为食,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有效控制玉米二点委夜蛾的危害,农民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
1.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一种常用的天敌是寄生蜂(Trichogramma),其幼虫寄生在玉米二点委夜蛾的卵上,从而破坏了它们的繁殖能力。
此外,天敌如蜘蛛、蝗虫和鸟类也可以控制二点委夜蛾的数量。
2. 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二点委夜蛾的危害。
在玉米生长期间,及时喷洒含有杀虫剂的农药,特别是在虫害发生初期,可以防止蛾虫的大规模繁殖。
然而,使用农药时应遵循安全使用的原则,注意剂量和施药时间,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环境的安全。
3. 轮作与翻耕:通过轮作和翻耕可以降低二点委夜蛾的数量。
在玉米种植的间隔年里,选择其他不同寄主的农作物,可以减少玉米二点委夜蛾的滋生。
而翻耕可以破坏虫卵的孵化环境,减少虫口的数量。
4. 陷阱诱捕:设置性信息素陷阱可以诱捕和监测玉米二点委夜蛾的数量。
性信息素可以模拟雌性发情期的气味,吸引雄性二点委夜蛾飞向陷阱。
及时检查陷阱中的数量,可以判断虫口的密度,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总之,对于玉米二点委夜蛾的防治,综合运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轮作与翻耕以及陷阱诱捕等方法是最有效的。
同时,及时监测虫口的数量和发展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措施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减少玉米二点委夜蛾的危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点委夜蛾为害特点与防控技术
识别及 其生物学特性 研究 ,做 好虫情
预 警 , 立 有 效 防 治 技 术 体 系 , 于 最 建 对 大程 度减 轻 灾 害损 失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1 形 态 特 征 及 识 别
wa e p s i h n , ih b ln e sn w e t n C i a wh c e o g d
t No t i a a d o p d p e a a d i o cu d e n fLe i o tr , n t
m an y d ma e u i l a g d s mme ie e n , r maz ,b a s s e oa o a d S n I e e t e r , we t tt , n O o . n r c n a s p y
e) Da g c aa trs c Bilgc l r: ma e h rce t ; oo ia i i
c a a trsi; o to c n lg h rce t C n le h oo y i c r t
图 1 21 0 1年 7月中旬二点委夜蛾发生趋势
作者简 介
11 形 态 特 征 .
ti at l At t pgn Moc l ) hs rc , h i l i e( she ie ese o r
wa s mma z d r m mo p o o ia s u i r e fo r h l gc l
c a a trsis a g a d b o o i a h r c e t ,d ma e n i l gc l i c c a a trsi,a d t e c n r lt c n l - h rce t i c n o to e h o o h g e r l n o u e ,i r e o i s we e a s i t d c d n o d r t o r p o i e s in i c b ss a d t e r t a r v d ce t a i n h o ei l i f c g ia c o fe t e c n r l fAt ei u d n e f re f ci o to v o ht s
二点委夜蛾及其防治措施
庄市各级农业部门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积极进行防治。
致 富 与 农 资 ・… … … -. … ... . ・ .… ..… 6
保 总 站 邮 编 :2 ( ) 5J ) 川
不 同 地 块 间 二 点 委 夜 蛾 的 危 害 程 度
董 宝 信 山 东省 植 差 别 较 大 。 一 般 麦 秸 较 厚 的 玉 米 田 发 生 较 重 ,播 种期晚 的幼苗 发生更重 。秸秆
5
致 富或 覆盖 毒 土 。 全 保 护 措 施 ,穿 工 作 服 、胶 鞋 、 戴 胶 皮 应 急 措 施 : () 毒 饵 或 毒 土 。6 7 手 套 、 口罩 、风 镜 等 。 撒 毒 饵 时 要 戴 橡 1撤 6
平方 米用4 %毒 死蜱 乳油5 0 拌炒香的 胶 手 套 。体 弱 多 病 者 、 药 物 过 敏 者 和 月 8 0克
剂 ,也 具 有 较 好 的 防 效 。 三 是 清 除 玉 米 造 成 缺 苗 断 垄 。 危 害率 等 于 产 量 损 失 苗 基 部 麦 秸 、 杂 草 等 覆 盖 物 ,恶 化 害 虫 率 。 该 害 虫 一 般 白 天 躲 藏 于 玉 米 幼 苗 附 生 存 环 境 ,可 提 高 防 治 效 果 。 四 是 对 幼 近 的 土 中或 碎 麦 秸 下 ,晚 上 危 害 玉 米 , 苗 期 缺 苗 断 垄 严 重 的 及 时 进 行 移 栽 补 有 的 白 天躲 于 幼 茎 内 危 害 。 苗 ,对倒 伏 的大 苗 ,及 时 培 土 扶 苗 。 ( 作文 孙 任 宝珍
部 和 端 部 各 有 一 个 小 黑 点 ,故 名 二 点 委
二点委夜蛾测报防治技术
二点委夜蛾测报防治技术
一、二点委夜蛾成幼虫形态
成虫体长1-1.2厘米,灰褐色,具金属光泽,前翅最明显特征为有两个黑点,外侧中凹,有一白点。
幼虫体长1.4-1.8厘米,灰褐色,腹背两侧各有一条边缘为灰白色的深褐色纵带,每节中部前缘隐约可见倒“V”型斑纹。
受惊扰后缩成“C”型。
卵为馒头型,上有纵脊,黄绿—土青色。
二、发育历期
卵3—4天,幼虫期20—28天,蛹期6—13天。
三、危害特性
田间危害状表现为萎蔫株、枯心苗和倒伏,一般是小苗萎蔫,大苗倒伏,幼虫在麦秸下土表或2—3厘米土缝中隐藏。
四、发生特点
二点委夜蛾危害玉米一般在6月中下旬至7月,局部发生。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在玉米叶背、麦秸或土缝中,幼虫在麦秸覆盖量大的地块,单株有虫3—5头。
五、防治技术
1、清垄防治。
清除玉米根部麦秸。
2、毒饵防治。
亩用48%毒死蜱乳油150ml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200ml+80%敌敌畏乳油200 ml+4斤碎青菜叶(或杂
草)+10斤炒香麦麸,兑水到手握成团,于傍晚顺垄放置或小堆,距玉米苗3-4厘米,不要撒到玉米上。
3、毒土防治。
用毒死蜱乳油按1:100(药土)制成毒土撒在玉米根部。
4、灌根防治。
甲基异柳磷乳剂1500倍,把喷雾器喷头拧下,用喷杆直接对准玉米根部施药。
5、结合浇水灌药,亩用40%辛硫磷乳油1250ml+48%毒死蜱乳油250ml,采用垄头滴药方法,随水灌入农田。
六、注意事项
喷施过除草剂的玉米田在防治二点委夜蛾时,如果使用有机磷农药要间隔7天以上,防止发生药害。
二点委夜蛾的发生与综合防控技术
环境 ,畏强光 ,常躲在 玉米幼苗 周围 的碎 麦秸 下 或 在 2  ̄ 5 c m 的 表 土 层 为 害。主要咬食 玉米 茎基 部和新 生气生 根 ,不为 害玉米上 部植株 ,在 田间不 容 易直接 发现幼虫 。在受惊动 后幼虫 呈 “ C形 ”假 死 ,其 虫体 和田 间为害 状与地 老虎相似 ,容易混 淆 ,因此 , 二点委夜 蛾的发 生危害具有较 强的隐 蔽性。
洞,切断营养输送,造成玉米心叶萎
蔫枯死 。在 玉米苗较大 ( 7 - 1 0叶期 ) 的地 块幼虫 主要咬断 玉米根部 ,包 括 气 生根和 主根 ,造成 玉米植株倒 伏 , 严重 者枯死 。同时 ,幼虫 具有转株 为 害 习性 ,常顺 垄为害 ,受 危害的 玉米 田轻 者玉米植 株东倒西 歪 ,重者 造成 缺苗断垄 , 甚至毁种 。 ( 三 )防控难度大 二点委夜 蛾成虫 产卵期较 长 ,田 间幼虫发 育极 不整齐 ,各龄幼 虫同时 存在 , 导致田间防治时间较长 。另外 , 二点委夜 蛾幼虫通常 躲在 田间麦秸和 麦糠层下 栖息为 害 ,由于 田间麦秸和 麦糠层较 厚 ,采用传 统的 喷雾防治 , 药液难 以渗入到 麦秸下的幼 虫活动层 中 ,防治 效果较差 。为了较好 地防 治 二点委夜 蛾 ,往往 需要在施 药前将 玉 米苗 旁的秸秆清 除 ,逐株 施药 ,防 治 难度较大。
( 二 )苗 期危 害严重
二点 委夜蛾 幼虫主要在 玉米苗 期 为害 ,在 玉米 2 - 6叶期 ,幼 虫主要 咬 食玉 米茎基部 ,形 成圆形 或椭圆形 孔
二 、发 生 规律
成虫昼伏夜 出 , 白天隐藏在麦秸 、 枯草下 ,或玉米 叶背面或 土缝 间,夜 间活 动。 飞翔 高度 l m左 右 ,每次 飞 翔距 离 3 - 5 m。成 虫喜 于 麦秸 较 多 的 玉米 田活动 ,将 卵散产于 麦秸上 、麦 秸下土表 、玉米苗基部和附近土壤。
二点委夜蛾综合防治技术
二点委夜蛾综合防治技术二点委夜蛾lathetis lepigone(moschler,1860)]属鳞翅目夜蛾科,是2005年在河北的邢台、石家庄两市首次发现一种以幼虫取食夏玉米幼苗,造成植株成片倒伏、萎蔫或枯死,引起田间缺苗断垄,损失严重的新害虫。
此前由于对该害虫的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缺乏研究,其防治方法主要参考地老虎等地下害虫防治技术,因此很难有效的控制二点委夜蛾的发生为害,致使二点委夜蛾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渐趋加重。
为了有效地控制二点委夜蛾的发生为害,邢台市植保站自2009年到2011年在隆尧、平乡、南和等二点委夜蛾发生比较严重的县市通过系统监测和大面积普查,同时开展了田间综合防治试验研究,研制出有效控制该虫的技术措施,具体防治技术如下。
一、农业防治措施在机械收割小麦的玉米田中,及时清除玉米苗基部麦秸、杂草等覆盖物,消除其发生的有利环境条件。
清理麦秸麦糠后使用三六泵机动喷雾机,将喷枪调成水柱壮直接喷射玉米根部。
同时要培土扶苗。
对倒伏的大苗,在积极进行除虫的同时,不要毁苗,而应培土扶苗,力争促使今后的气生根健壮,恢复正常生长。
二、生态防控根据二点委夜蛾喜欢在麦秸秆上产卵的习性,提前清除玉米田间的麦秸可以明显减少虫量及其落卵量,减少损失。
播种后若有为害,也可以把玉米苗周围的麦秸扒开,或把麦秸放在无玉米苗直立的麦秆上,这样可以明显减少二点委夜蛾为害。
三、物理防治根据二点委夜蛾成品趋光特性,在6~7月份可在田间设杀虫灯诱杀成虫,以乡(镇)、村政府组织农户每3.33hm2设灯1盏,在灯下放置盛有农药的容器,可以有效杀死二点委夜蛾成虫,减少来年的害虫基数。
四、化学防治主要包括种子处理、喷雾防治和毒饵法、毒土法和灌药法防治幼虫。
1.种子处理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ml或50%辛硫磷乳油10ml,或20%氯虫苯甲酰胺sc20ml或者70%吡虫啉10g,任选其一加水500ml 拌种lokg。
二点委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河南农业2021年第1期(上)
ZHIWU BAOHU
植物保护
(二)为害症状
二点委夜蛾对玉米的危害以幼虫为主,幼虫躲在玉米幼苗周围的碎麦秸或麦穅下2~5 cm 的表土层,在玉米幼苗2~3叶期从茎基部钻蛀到茎心后向上取食,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孔洞。
钻蛀较深切断生长点时,玉米幼苗心叶失水萎蔫,导致玉米幼苗形成枯心苗,严重时直接蛀断,整株死亡。
3~6叶期,幼虫蛀食玉米茎基部形成3~4 mm 空洞,导致玉米心叶萎蔫枯死。
7~10叶期,幼虫咬食玉米次生根或主根,或取食玉米气生根系,造成玉米苗倾斜或侧倒,严重者枯死,导致玉米大量缺苗。
三、防治措施
(一)加强监测预报
农业植保部门病虫监测人员到玉米田对二点委夜
香的麦麸或粉晶体敌百虫或敌敌畏乳油1 kg,在浇地时若惊飞大量蛾成虫,可用48%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6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30%毒·辛微囊悬浮剂1200倍液,每667 m 2用药量40~50 kg,于傍晚全田均匀喷雾,兼治幼虫。
5.喷杀幼虫。
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逐株顺茎滴药液,或用直喷头喷根茎部。
(六)用药注意事项
防治成虫时用药量要大,每667 m 2用药量应在45 kg 以上。
因二点委夜蛾昼伏夜出,因此,防治时间以夜晚为宜。
进行根茎防治时,每株玉米植株用药量不少于50 mL。
药液渗透范围在玉米植株周围30 cm。
二点委夜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二点委夜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我国是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作物的种植大国,这些作物关系着国计民生、农业丰收的的战略物质,而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恶劣与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病虫的危害也呈逐年加重趋势,以黄淮地区为例,二点委夜蛾的虫口密度有90年代初的每平方5-10头,上升到目前35-45头,缺苗断垄现象严重。
夏播玉米受害尤为严重,主要原因是秸秆还田。
专家针对消灭二点委夜蛾的建议是秸秆焚烧。
但是随着环境污染严重,雾霾天气增多,给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国家政府部门已严禁秸秆焚烧。
二点委夜蛾的危害在麦糠麦秸覆盖面积大比没有麦秸麦糠覆盖的严重,播种时间晚比播种时间早的严重,田间湿度大比湿度小的严重。
二点委夜蛾主要在玉米气生根处的土壤表层处危害玉米根部,咬断玉米地上茎杆或浅表层根,受危害的玉米田轻者玉米植株东倒西歪,重者造成缺苗断垄,玉米田中出现大面积空白地。
危害严重地块甚至需要毁种,二点委夜蛾喜阴暗潮湿畏惧强光一般在玉米根部或者湿润的土缝中生存,遇到声音或药液喷淋后呈“C形”假死,高麦茬厚麦糠为二点委夜蛾大发生提供了主要的生存环境,二点委夜蛾比较厚的外皮使药剂难以渗透是防治的主要难点,世代重叠发生是增加防治次数的主要原因。
目前,该害虫正处于低龄幼虫取食阶段,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害虫食量将不断加大,发生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如不能及时控制,将会严重威胁玉米生产。
防治方法:防治工作中要掌握早防早控,当发现田间有个别植株发生倾斜时要立即开始防治。
1、农业措施:及时清除玉米苗基部麦秸、杂草等覆盖物,消除其发生的有利环境条件。
一定要把覆盖在玉米垄中的麦糠麦秸全部清除到远离植株的玉米大行间并裸露出地面,便于药剂能直接接触到二点委夜蛾。
只是全田药剂喷雾而不是不顺垄灌根的防治几乎没有效果,不清理麦秸麦糠只顺垄药剂灌根的玉米田防治效果稍差。
对倒伏的大苗,在积极进行除虫的同时,不要毁苗,而应培土扶苗,力争促使今后的气生根健壮,恢复正常生长。
夏玉米苗期二点委夜蛾高效综合防治技术
河南农业2023年第22期高度呈正相关。
麦秸、麦糠较多的地块该虫较多,即便是同一块玉米田,麦秸、麦糠没有覆盖的地方一般没有该虫为害,麦秸、麦糠密度大的地方该虫为害较重。
玉米播种后如果出现持续的小雨天气,土壤湿度较大,有利于其成虫和幼虫的发生及卵孵化,虫害发生往往也较重。
玉米苗期与二点委夜蛾幼虫为害期吻合度较好,小麦收获期与二点委夜蛾成虫高峰期比较接近,小麦秸秆还田率较高和二点委夜蛾成虫田间产卵环境条件较好的年份,该虫一般偏重发生;玉米播种前后降水量偏大,对该虫的发生有利,但如果出现持续数日35℃左右的高温天气,则对其产卵、卵孵化和幼虫的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二、综合高效防治技术(一)预防措施破坏适宜二点委夜蛾栖息和为害的环境条件是防止(二)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建议采取适当调整玉米播种期、对冬闲田(三)物理防治技术利用二点委夜蛾成虫趋光和昼伏夜出的特点,于麦6叶前利用杀虫灯(每2~3 hm 2设置1盏灯) (四)化学防治技术 早防早控,如果百株玉米苗虫量6头、被害株率达3%3龄前1.毒饵法。
每667 m 2用4~5 kg 炒香的麦麸或粉碎48%毒死蜱乳油500 g 拌成毒饵,48%毒死蜱乳油毒·辛微囊悬浮剂250 mL、90%敌百虫晶g 兑水适量拌入5 kg 炒香的麦麸再加1.5 kg 的碎(具体兑水量以用手攥麦麸可成团、5 cm 处,每株一小撮即可,重点撒布在麦秸、2.毒土法。
每667 m 2用80%敌敌畏乳油300~500 mL 拌25 kg 细碎干土,于清晨顺垄撒于玉米苗边。
3.灌药法。
随水灌药,每667 m 2用48%毒死蜱乳油1 kg,灌溉时随水冲入田中。
对大龄二点委夜蛾幼虫发生地块可局部施药灭杀,由于常规的喷雾防治方式很难奏效,可选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等,将喷雾器喷头拧下,使药液逐株顺茎滴注,药液量要充足,以保证药液能渗到玉米根系周围害虫藏匿的地方。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
植物保护现代农村科技2020年第7期清河县是河北省玉米生产大县,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
二点委夜蛾是危害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它的危害程度受生态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采用粉碎麦秸、及时灭茬、清除播种行等农业措施后将不利于二点委夜蛾的生存,以减轻对玉米的危害。
防治二点委夜蛾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选择适宜清河县的防控措施,确保秋粮丰收。
1二点委夜蛾的识别二点委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成虫体长7.8~ 11mm,头部暗灰色,前翅具有金属光泽,有白点、黑点各1个,翅外缘部有7~8个黑点排成一列。
老熟幼虫体长13~20mm,最长达25mm,黄黑色到黑褐色;头部褐色,腹部背面有两条深褐色背侧线,每节背面前缘具有一个深褐色“V”形斑纹;气门黑色,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下线白色;体表光滑。
有假死性,受惊后蜷缩成C字形。
2二点委夜蛾综合防治措施2.1农业措施。
防治二点委夜蛾可以选用以下方法破坏二点委夜蛾成虫栖息、产卵的适宜环境。
2.1.1麦秸粉碎。
在收割小麦时加上秸杆粉碎机,使麦茬低于14cm,麦秸长度在8cm以内,并均匀的撒于田间。
2.1.2及时灭茬。
小麦收获后要及时用机械对麦秸和根茬粉碎压实,破坏成虫产卵的环境条件,并能杀死麦秸上的卵和幼虫。
2.1.3清理播种行。
采用人工或机械把播种行上麦秸清理到垄背上。
2.2化学措施2.2.1成虫防治。
在夏玉米播种至出苗期间,对没有进行农业防治措施的玉米田,选用高氯·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等农药在傍晚对玉米田进行均匀喷雾。
2.2.2幼虫防治。
①毒饵诱杀:用毒死蜱、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与麦麸配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茎基部3~5cm处,每株2~4g,注意不要撒到玉米上。
②药剂喷灌:将喷雾器喷头拧下或用直喷头喷玉米苗根茎部周围30cm范围内。
喷洒苗后除草剂和有机磷农药使用间隔时间要在1周以上。
③撒毒土:用毒·辛微囊悬浮剂、毒死蜱颗粒剂等制成毒土在早晨顺垄均匀撒在玉米苗茎基部,毒土不能撒在玉米植株上。
玉米田二点委夜蛾的农药防治技巧.doc
玉米田二点委夜蛾的农药防治技巧玉米田二点委夜蛾的农药防治技巧:一、全面系统普查,加强早期预警二点委夜蛾主要发生在麦秆麦糠还田且未灭茬地块,幼虫白天常躲在玉米幼苗周围的碎麦秸下或2厘米左右的表土层危害,田间不容易直接发现幼虫,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成虫和幼虫均喜阴喜湿,在田间呈聚居性分布。
定点系统调查要以前茬为小麦的免耕田为重点,适当增加调查取样点;系统普查发现受害苗要扒开碎麦秸或麦糠等地表覆盖物或土表,仔细检查幼虫数量。
在玉米苗期(9叶前),如发现虫口密度达到20头/百株上要发布预警,及时开展应急防控。
二、开展应急防控,及时灭虫保苗二点委夜蛾的应急防控要按照“治早治小,灭虫保苗”的原则,在幼虫3龄前进行防治。
一是药剂喷灌根部。
选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4.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喷灌,喷灌时将喷雾器喷头拧下,逐株喷灌药液。
二是撒施毒土。
亩用80%敌敌畏乳油300~500毫升拌25千克细土,于傍晚顺垄撒施在玉米苗根部。
三是药剂随水浇灌。
亩用48%毒死蜱乳油1000克,浇地时随水灌入田中。
三、实施综合防治,降低危害程度二点委夜蛾的综合防治要按照“狠治当代,压低下代发生基数”的原则,采取一切有效技术措施降低发生与危害程度。
一是农业防治。
小麦收割时收割机上挂上旋耕灭茬装置,粉碎小麦秸秆;同时麦田施用腐熟剂,既可恶化害虫生活环境,有效减轻二点委夜蛾危害,又可提高玉米播种质量,达到齐苗壮苗。
二是田园清洁。
在二点委夜蛾幼虫为害前及时清除玉米苗基部麦秸、杂草等覆盖物,消除其发生条件;对倒伏的大苗,及时培土扶苗,促进气生根生长。
三是诱杀防治。
根据二点委夜蛾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在成虫发生期采用杀虫灯诱杀成虫,降低落卵量,减轻为害。
四、注意安全用药,确保安全生产要注意选择已登记的合法农药进行防治,高温季节使用有机磷等农药要注意施药人员的个人保护,杜绝发生人员中毒事故;在已经用过苗后除草剂烟嘧磺隆的田块,要慎用有机磷农药,使用时保证两者使用间隔期为7-10天,并注意施用时尽量避开玉米叶片。
玉米田二点委夜蛾防控方案
玉米田二点委夜蛾防控方案汇报人:2023-12-08•引言•二点委夜蛾的危害及影响•玉米田二点委夜蛾的防控策略•具体防控措施及实施方案•防控效果评估及监测•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与致谢目录引言01在我国,二点委夜蛾的分布范围广泛,特别是在华北、华东和华中等地区,其危害尤为严重。
由于其幼虫具有钻蛀性,常常导致玉米缺苗断垄,对玉米产量产生严重影响。
二点委夜蛾是玉米田的主要害虫之一,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背景介绍由于二点委夜蛾的繁殖能力强,种群数量大,且具有隐蔽性,给防控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在化学防治方面,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导致二点委夜蛾产生抗药性,使得防治效果下降。
生物防治方面,缺乏高效的生物农药和天敌资源,难以有效控制二点委夜蛾的危害。
缺乏科学统一的防控方案,各地防控效果参差不齐。
01020304问题阐述二点委夜蛾的危害及影响02幼虫啃食玉米苗期心叶,形成穿孔,或蛀食玉米生长点,造成枯心苗。
幼虫还可蛀食玉米雌穗,造成玉米严重减产。
发生早且重的年份,常常造成玉米严重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对玉米的危害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全世界从北纬58°到南纬35°~40°之间,除南极洲外,都有玉米种植。
二点委夜蛾是玉米田的主要害虫之一,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二点委夜蛾的危害不仅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还会对农田生态系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对农业的影响玉米田二点委夜蛾的防控策略03在玉米种植前,彻底清除田间的杂草,以减少二点委夜蛾的栖息和繁殖场所。
种植前杂草清除合理轮作选用抗虫品种避免连续种植玉米,可以采取与其他作物的轮作方式,以降低二点委夜蛾的种群数量。
选择对二点委夜蛾具有抗性的玉米品种,提高植株的抗虫能力。
030201农业防治在田间引入二点委夜蛾的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以控制其数量。
玉米田二点委夜蛾防控方案
玉米田二点委夜蛾防控方案背景二点委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玉米、棉花、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
它们主要在夜间活动,成虫寿命较短,但幼虫生长迅速、壮大,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针对二点委夜蛾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相关的防控方案。
防控措施1. 基础防控•基础预防措施:农民应遵守科学管理方法,清理及沟渠畦边杂草,以减少二点委夜蛾的栖息和繁殖环境。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用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合理施肥:科学施用有机肥和化肥,调整施肥时间,调整作物生长时间,提高作物抗逆能力。
•拆田换季:将同一地块的作物轮作,有利于病虫害的控制。
•生物防治:引入响应性寄生蜂等有益生物,控制二点委夜蛾的数量。
2. 化学防控化学防控是最常见和最有效的防控手段。
但是需要注意,化学物质的使用要严格按照标注说明。
•选择优质农药:应用农药的类型和使用量必须严格按照农药说明书进行。
•注意化学残留:使用农药时应注意使用量,以免超量或超时使用。
•科学间隔期:需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间隔期,以防止人类食用带有化学残留的蔬菜及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3. 生物、物理防控生物和物理防控是一种新型的防控方法,其优点在于环保、安全和实用。
常见的物理防控手段有:使用黄板、黄色粘虫纸等捕虫器进行捕虫,使用粘虫剂、丝网、网罩、机械捕捉等手段。
•药物复合杀虫剂:多个杀虫剂分别起到不同的效果,提高杀虫剂的防治效果。
•合理施肥:施肥具有防治效果的特殊肥料,如含硅肥、氮磷钾微量元素复合肥等,可以增加玉米抗逆能力,使其具有自身的防治能力。
•引种天敌:一个健康、完整的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天敌和病原体会互相制约。
防控实践实际应用中,在二点委夜蛾防控方案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定期农事拓展:及时了解当地生物循环、气候变化等情况,在改进农业措施的同时,加强农业科技水平和新技术。
•搭建防控平台:农业信息化持续发展,采用新型技术和设施,及时掌握最新的防控信息,为农情服务提供支持。
二点委夜蛾
二点委夜蛾二点委夜蛾(含多图片)2011-07-06 08:21一、形态特征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oschler,1860)]属植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分布日本、朝鲜、俄罗斯、欧洲等地,国内未见报道。
2005年在我国河北省发现该虫危害夏玉米幼苗。
经饲养鉴定,结果该虫在形态学上与地老虎等存在明显区别。
现将该虫的形态特征和发生危害的情况简述如下:卵馒头状,上有纵脊,初产黄绿色,后土黄色。
直径不到一毫米。
成虫体长10 ~ 12毫米,翅展20毫米。
雌虫体会略大于雄虫。
头、胸、腹灰褐色。
前翅灰褐色,有暗褐色细点;内线、外线暗褐色,环纹为一黑点;肾纹小,有黑点组成的边缘,外侧中凹,有一白点;外线波浪型,翅外缘有一列黑点。
后翅白色微褐,端区暗褐色。
腹部灰褐色。
雄蛾外生殖器的抱器瓣端半部宽,背缘凹,中部有一钩状突起;阳茎内有刺状阳茎针。
老熟幼虫体长20毫米左右,体色灰黄色,头部褐色。
幼虫1.4-1.8厘米长,黄灰色或黑褐色,比较明显的特征是个体节有一个倒三角的深褐色斑纹,腹部背面有两条褐色背侧线,到胸节消失。
蛹长10毫米左右,化蛹初期淡黄褐色,逐渐变为褐色,老熟幼虫入土做一丝质土茧包被内化蛹。
二、发生危害情况与防治方法发生规律:该虫在夏玉米,尤其以小麦套播的玉米田发生重,主要以幼虫躲在玉米幼苗周围的碎麦秸下或在2 ~ 5厘米的表土层危害玉米苗,一般一株有虫1 ~ 2头,多的达10 ~ 20头。
在玉米幼苗3 ~ 5叶期的地块,幼虫主要咬食玉米茎基部,形成3 ~ 4毫米圆形或椭圆形孔洞,切断营养输送,造成地上部玉米心叶萎蔫枯死。
在玉米苗较大(8 ~ 10叶期)的地块幼虫主要咬断玉米根部,包括气生根和主根,造成玉米倒伏,严重者枯死。
危害株率一般在1% ~ 5%,严重地块达 15% ~ 20%。
由于该虫潜伏在玉米田的碎麦秸下危害玉米根茎部,一般喷雾难以奏效。
棉田倒茬玉米田比重茬玉米田发生严重,麦糠麦秸覆盖面积大比没有麦秸麦糠覆盖的严重,播种时间晚比播种时间早的严重,田间湿度大比湿度小的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2 0 1 3 -2 0 1 4年通过室内人工饲养和 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 对为害夏播玉米的新 害虫二点委夜蛾进行 了
生物学特性 、 生活习性及 其发生规律 的研究 。 结果表明 , 二点委夜蛾在 山西省运城市一年发生 4代 , 以老熟幼虫结
土室或 叶茧越冬 , 3月下 旬始见成虫 , l 0月上旬 为成 虫末期 , 喜欢 隐蔽 、 潮湿 的生态环境 , 成虫 昼伏夜 出 , 幼虫有
i g o n e Mo s c h l e r w a s f o n d o f h t e e c o l o i g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o f s h e l t e r a n d h u mi d . A d u l t s h i d b y d a y a n d c a n l e o u t b y n i g . h t a n d i t源自s l a r v e h a d
we r e s t u d i e d t h r o u b o t h a r t i i f c i a l r e a r i n g i n t h e r o o m a n d o b s e r v a t i o n i n he t i f e l d s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A t h e t i s l e p i g o n e Mo s c h l e r h a d 4 g e n e r a i t o n s a y e r a a n d o v e r w i n t e r e d i n t h e s o i l c h a mb e r ma d e b y ma t u r e l  ̄ L r v a e o r i n he t f o r m o f l e a r c O C O O n i n Yu n c h e n g . S h a n x i
二点委夜蛾 的生物 学特性及关键 防控技术
张 战备 1 . 段 国琪 , 张一 白 , 张 慧杰 , 王娇 娟 , 王 丹 , 王 艳 萍
( 1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 究所 , 山西 运城 0 4 4 0 0 0 ; 2 . 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 山西 运城 o 4 4 o o o )
p r o v i n c e . I n l a t e r Ma rc h , a d u l t s o f A t et h / s l e p i g o n e Mo s c h l e r s t a r t e d t o o f u n d a n d t h e s t a g e o f a d u l t s e n d e d i n e r a l y O c t o b e r . At et h i s却 一
( 1 .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o t t o n , S h a n x i A c a d e m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Y u n c h e n g 0 4 4 0 0 0 , C h i n a ;
2 . S h a n x i A c a d e m y o f S e r i c u l t u m l S c i e n c e s , Y u n c h e n g 0 4 4 O 0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F r o m 2 0 1 3 t o 2 01 4 , b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is r i t c s o f At h e t i s l e pi g o n e Mo s c h l e r , l i v i n g h a b i t s a n d i t s o c c u l T e n c e r e g u l a r i t y
Z HA N G Z h a n — b e i 。 , D U A N G u o — q i , Z HA N G Y i — b a i , Z HA N G H u i - j i e ,
WA N G J i a o - j u a n , WAN G D a n , WA N G Y n— a p i n g 2
S t u d y o n Bi o l o g i c a l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A ̄ e t i s l e p i g o n e
Mo s c h l e r a n d I t s Ke y Co nt r o l Pr a c t i c e s
“ c ” 型假死性 , 具有区域性 暴发 的特点 。并提 出了相应的防控技术措施 。 关键词 : 二 点委夜蛾 ; 生物学 ; 发生规律 ; 防控技术
中 图分 类号 : ¥ 4 3 5 . 1 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2 4 8 1 ( 2 0 1 5 ) 0 8 — 1 0 0 3 — 0 4
山西农业科学 2 0 1 5 , 4 3 ( 8 ) : 1 0 0 3 — 1 0 0 5 , 1 0 0 9 d o i : 1 0 . 3 9 6 9 0 . i s s n . 1 0 0 2 - 2 4 8 1 . 2 0 1 5 . 0 8 . 2 2
J o u r n a l o fS h a n x i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