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道德经》注音版第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十二章原文及译文【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注音版】五(wǔ)色(sè)令(lìng)人(rén)目(mù)盲(máng),五(wǔ)音(yīn)令(lìng)人(rén)耳(ěr)聋(lóng),五(wǔ)味(wèi)令(lìng)人(rén)口(kǒu)爽(shuǎng),驰(chí)骋(chěng)田(tián)猎(liè)令(lìng)人(rén)心(xīn)发(fā)狂(kuáng),难(nán)得(de)之(zhī)货(huò)令(lìng)人(rén)行(xíng)妨(fáng).是(shì)以(yǐ)圣(shèng)人(rén)为(wéi)腹(fù)不(bù)为(w éi)目(mù),故(gù)去(qù)彼(bǐ)取(qǔ)此(cǐ).【译文】“五色令人目盲”五光十色让人眼花缭乱。
这里的五色,指的很多比如说金银珠宝、华丽的衣服等等。
“五音令人耳聋”靡靡之音令人失去心智,为什么说耳聋那?老子在这里是说圣人之治,不要迷恋五音,这里给大家讲个故事,商代有一个叫师涓的乐师,他专门收集、整理乐曲,并能奏出一手动听的乐曲。
一次,残暴的纣王把师涓抓来,要师涓专门为他演奏。
可师涓奏出的乐曲都不和纣王的口味,纣王威胁要杀死他。
他冥思苦想,创造出一种名叫靡靡之乐,北里之舞”的歌舞来应付纣王。
纣王听了很高兴,免师涓一死。
从此,纣王整天陶醉在这种“靡靡之乐”的歌舞中,不用心去治理国家,不久被周武王打败了。
《道德经》“圣人为腹不为目”释疑
MASTERPIECES REVIEW1980年创刊《道德经》“圣人为腹不为目”释疑⊙王 苑[山东友谊出版社人文图书项目部, 济南 250002]摘 要:《道德经·检欲》中有“圣人为腹不为目”一语,言约意闳,以致由古至今解说纷纭而难求准。
综括言之,大致不外“圣人取含受之腹,而去妄视之目”“圣人取以物养己,而去以物役己”“圣人取知足之腹,而去无厌之目”三种解读。
有鉴于此,笔者试在辑述古今众家之疏解笺注的基础上,观照时代,辨析文献,以求知人论世,从而阐明自己对于此言意蕴的一得之见。
关键词:老子 《道德经》“圣人为腹不为目”老子《道德经》五千言,至为精辟,殊不易解,笺注译释者多相歧互。
其中,“圣人为腹不为目”一句,尤难理解。
历史上,《道德经》注者如云,“从战国末年,喜黄老刑名之学的韩非撰《解老》《喻老》,河上丈人者流用神仙家观点解释《老子》开始,历代注家不绝,各以自己的主观见解来解释和阐发《道德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取舍之间,互有同异”。
尤以晋时王弼为之作注始,到目下诸多学者的纷繁解释,可谓驳杂无绪。
本文系统梳理了诸家释义,辑述其要,以见其意蕴之丰和释义之博,也为准确理解其语意所指提供参考。
“圣人为腹不为目”一句,出自《道德经》第十二章《检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综观古今对老子“圣人为腹不为目”的解释,大致不外乎三类:其一,圣人取含受之腹,而去妄视之目;其二,圣人取以物养己,而去以物役己;其三,圣人取知足之腹,而去无厌之目。
一、取含受之腹 去妄视之目河上公为老子作注的《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成书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章句》中的解读是:“为腹”即“守五性,去六情,节志气,养神明”,“不为目”即“目不妄视,妄视,泄精于外”,故“去彼目之妄视,取此腹之养性”,意即恪守仁、义、礼、智、信这五种秉性,抛弃喜、怒、哀、乐、爱、恶这六种情绪,节矜志气,修养精神,遵守礼制,摒弃非分之念,以保全天性。
道德经《第十二章-圣人为腹》原文及鉴赏
道德经《第十二章-圣人为腹》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道德经《第十二章-圣人为腹》原文及鉴赏【导语】:圣人为腹【原文】五色令人目盲[1]。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译文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晁说之序王弼老子道德经二卷,真得老子之学欤,盖严君平指归之流也。
其言仁义与礼,不能自用,必待道以用之,天地万物各得于一,岂特有功于老子哉。
凡百学者,盖不可不知乎此也。
予于是知弼本深于老子,而易则末矣。
其于易,多假诸老子之旨,而老子无资于易者,其有余不足之迹,断可见也。
呜呼,学其难哉!弼知佳兵者不祥之器,至于战胜,以丧礼处之,非老子之言,乃不知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独得诸河上公,而古本无有也。
赖傅奕能辩之尔。
然弼题是书曰道德经,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犹近于古欤!其文字则多谬误,殆有不可读者,令人惜之。
尝谓,弼之于老子,张湛之于列子,郭象之于庄子,杜预之于左氏,范甯之于穀梁,毛苌之于诗,郭璞之于尔雅,完然成一家之学,后世虽有作者,未易加也。
予既缮写弼书,并以记之。
政和乙未十月丁丑嵩山晁说之鄜畤记。
克伏诵咸平,圣语有曰,老子道德经治世之要,明皇解虽灿然可观,王弼所注,言简意深,真得老氏清净之旨。
克自此求弼所注甚力,而近世希有,盖久而后得之,往岁摄建宁学官,尝以刊行,既又得晁以道先生所题本,不分道德而上下之,亦无篇目,喜其近古,缮写藏之,乾道庚寅,分教京口,复镂板以传,若其字之谬讹,前人已不能证,克焉敢辄易,姑俟夫知者。
三月二十四日左从事郎充镇江府府学教授熊克谨记正文上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
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
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者,微之极也。
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
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归终也。
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
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
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12章—译文及蕴含的道理
《道德经》第12章:——译文及蕴含的道理【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缤纷的色彩让人的眼睛像瞎了一样眼花缭乱,纷杂的音调让人的听觉不灵敏,山珍海味吃多了让人食不知味;纵情狩猎会让人心放荡;珠宝等稀有货品会让人铤而走险,行为不轨。
所以圣人会选择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的生活,充实自己。
-1-顺应本性这个字就是“五”在古文中的写法。
它的含义有两种,一个是阴阳两气在天地间交错,另一个是极限字,表示多。
五色的原义是青黄白赤黑,因为这几种颜色可以调出所有的颜色,所以解释为缤纷的色彩。
《尚书》说:“采者,言施于缯帛也。
”所以它也表示各种色彩的衣服,代表后宫嫔妃或歌姬等。
五音的原义是宫、商、角、徵、羽五种声阶,它又能组成各种音律。
通常情况下宫是第一级音,是五音之主,《礼记·乐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所以也指代权贵。
五味是指酸甘辛咸,是中医五行说的组成部分。
一般来讲咸多伤心,酸多伤脾,辛多伤肝,苦多伤肺,甘多伤肾。
常吃山珍海味会造成气耗血竭。
爽是指使……伤。
驰聘是指马纵横奔跑。
畋猎是指:打猎,让飞禽走兽来回逃窜。
心发狂是指心神荡漾。
前4句话王弼(bi)注:“夫耳目口心,皆顺其性也,不以顺性命,反以伤自然,故曰聋、盲、爽、狂也。
”通过耳目口心的不顺本性与生命的规律,就会伤人伤己。
但如果要顺应人的性情,就会组成另一个字聪明的“聪”。
行妨:伤害行为。
五色、五音、五味、驰聘畋猎和难得之货,也代表权贵,它代指欲望。
-2-修身养性,祛奢无欲腹和目:内在的需求和物质的享受。
总的而言,这一章被河上公题为“检欲章”——总结过去,找回初心。
上文讲述了欲的危害,继续阐述老子的修身养性,祛奢无欲的道。
老子所在的时代,上到周王室,下到各诸侯国,为了天子宝座以及继承人闹出了数不清的乱子,君臣相争,父子相残都是家常便饭。
老子 第十二章
①五色:指青、黄、赤、白、黑。此指色彩多样。 ②目盲:比喻眼花缭乱。 ③五音:指宫、商、角、徵、羽。这里指多种多样的音乐声。 ④耳聋:比喻听觉不灵敏,分不清五音。 ⑤五味:指酸、苦、甘、辛、咸,这里指多种多样的美味。 ⑥口爽:意思是味觉失灵,生了口病。古代以”爽”为口病的专用名词。 ⑦驰骋:纵横奔走,比喻纵情放荡。 ⑧畋猎:打猎获取动物。畋,音tian,打猎的意思。 ⑨心发狂:心旌放荡而不可制止。 ⑩行妨:伤害操行。妨,妨害、伤害。
⑾为腹不为目:只求温饱安宁,而不为纵情声色之娱。“腹”在这里代表一种简朴 宁静的生活方式;“目”代表一种巧伪多欲的生活方式。
⑿去彼取此: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彼”指”为目”的生活; “此”指“为腹”的生活。
做一回老子
顺着原文的思路说下去,形成相对整齐的句式: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 令人行妨……………
《老子》第12章
【道德经第十二章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十二章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 使人舌受到伤害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 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 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辩证思考,辩证地分析老子的观点 例;辩证地看“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是指过分地追求缤纷的色彩,但并不是说我们就一定要一个色调。文化大革命 中,全国上下一片红,红旗,红语录,红像章。每个人的衣着色彩要么是土地的黄 色,要么是天空的蓝色。单一的色调并未真正控制了人们的对缤份色彩的渴望,每 一个挣扎在贫困线上人们依然在想象着五彩的生活。单一的色调只是控制了人们的 审美水平,限制了人们的生活热情,是在拖着社会的车轮往后跑。五色令人目盲有 一个度的把握,否则就会是:无色更令人目盲。
新课标古诗文背诵《老子》八章注释及译文
《老子》八章老子(《道德经》)注释及译文《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①。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②。
居善地③,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⑦。
〔注释〕②几:接近、相似。
③地:低卑的意思。
④渊:深静的意思。
⑤与:予,指和别人相交。
⑥政:王弼本作“正”;“政”、“正”相通,故改为“政”,有行政的意思。
⑦尤:过失。
【译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
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接近于道。
水,居处善于择下而居,存心幽深而明澈,交游共处谐和相亲,言行表里如一,公共关系易于清静太平,办事能干,行动善于应机顺势而行。
正因为水总是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所以,它很少患过失。
《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①,五音令人耳聋②,五味令人口爽③,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④,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⑤。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⑥,故去彼取此⑦。
〔注释〕①五色:黄、青、赤、白、黑。
②五音:宫、商、角、徵、羽。
③五味:酸、甜、苦、辣、咸。
爽:《广雅·释诂》:“爽,伤也。
”④驰骋:马纵横奔跑。
畋:猎取飞禽走兽。
心发狂:心浮放荡。
⑤行妨:伤害行为。
⑥为腹不为目:王弼注:“为腹者以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即以物养己,但求恬淡安饱,而不以物役己追逐声色之娱。
⑦去彼:指舍弃“为目”的生活。
取此:指摄取“为腹”的生活。
【译文】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的杂味使人味觉受伤;纵情猎掠使人心思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于不轨。
因此,圣人致力于基本的维生事务,不耽乐于感官的享乐。
所以要有所取舍。
《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②:豫兮若冬涉川③;犹兮若畏四邻④;俨兮其若客⑤;涣兮其若凌释⑥;敦兮其若朴⑦;旷兮其若谷⑧;混兮其若浊⑨。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B10?保此道者,不欲盈B11。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B12。
为腹不为目(厨房)
为腹不为目(厨房)
厨房是宅的养命之源。
以为腹不为目为原则。
什么是为腹不为目?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游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圣人只求内在的饱腹,而不为外在的美观。
1、问吃为养,为腹非目
厨房要简捷实用。
2、厨房如胃,身体就贵
说厨房和胃相互感应,不可以让厨房污染。
我们的厨房属土,修成时要与胃和,胃主土,颜色为黄色、橙色。
在橱柜的用色上可以考虑用黄色、橙色。
3、水火相克,食禄不多
厨灶为火性,不宜安置在水道上。
如果安在水道上,水火相克,脾胃不好。
所谓水火相克是夫妻吵架,消化不好,所以火不适宜安放在水道上。
4、灶口反宅,很难发财
灶口一般不背宅反向,如果背宅向外流财。
所谓灶口反宅是与家人背离,使家人一到吃饭时容易打架,所以安灶时注意不要灶口反宅。
5、门灶直冲,安全稀松
门路直冲灶口不适宜,因为风太大,宜生火灾。
6、阳光射灶,安全太少
厨灶不要安放在太阳光下直射,易引起火灾。
7、厨卫相向,身体够戗
洁污相对,对主人身体健康不利。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译文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晁说之序王弼老子道德经二卷,真得老子之学欤,盖严君平指归之流也。
其言仁义与礼,不能自用,必待道以用之,天地万物各得于一,岂特有功于老子哉。
凡百学者,盖不可不知乎此也。
予于是知弼本深于老子,而易则末矣。
其于易,多假诸老子之旨,而老子无资于易者,其有余不足之迹,断可见也。
呜呼,学其难哉!弼知佳兵者不祥之器,至于战胜,以丧礼处之,非老子之言,乃不知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独得诸河上公,而古本无有也。
赖傅奕能辩之尔。
然弼题是书曰道德经,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犹近于古欤!其文字则多谬误,殆有不可读者,令人惜之。
尝谓,弼之于老子,张湛之于列子,郭象之于庄子,杜预之于左氏,范甯之于穀梁,毛苌之于诗,郭璞之于尔雅,完然成一家之学,后世虽有作者,未易加也。
予既缮写弼书,并以记之。
政和乙未十月丁丑嵩山晁说之鄜畤记。
克伏诵咸平,圣语有曰,老子道德经治世之要,明皇解虽灿然可观,王弼所注,言简意深,真得老氏清净之旨。
克自此求弼所注甚力,而近世希有,盖久而后得之,往岁摄建宁学官,尝以刊行,既又得晁以道先生所题本,不分道德而上下之,亦无篇目,喜其近古,缮写藏之,乾道庚寅,分教京口,复镂板以传,若其字之谬讹,前人已不能证,克焉敢辄易,姑俟夫知者。
三月二十四日左从事郎充镇江府府学教授熊克谨记正文上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
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
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者,微之极也。
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
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归终也。
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
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
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专题07: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一、(2020·天津南开·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十二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厚于甚欲,咎莫憯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第四十六章)1.请用一个词语概括材料中所体现的老子的思想。
2.结合材料,具体解释一下老子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
二、(2020·诸暨中学·期中)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1.上述文字着重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交往”原则?2.结合上述话语,具体阐述孔子“交往观”的要求。
三、(2020·杭州二中·月考)阅读《礼记》选段,完成下列各题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在侧曰:“夫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②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③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④,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圣人为腹不为目
圣人为腹不为目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河上公注】爽,亡也。
人嗜五味于口,则口亡,言失于道也。
人精神好安静,驰骋呼吸,精神散亡,故发狂也。
【王弼注】爽,差失也。
失口之用,故谓之爽。
夫耳目口心,皆顺其性也。
不以顺性命,反以伤自然,故曰聋、盲、爽、狂也。
【苏辙解】視色聽音嘗味,其本皆出於性,方其有性而未有物也,至矣。
及目綠五色,耳綠五音,口綠五味,奪於所綠而忘其本,則雖見而實盲,雖聞而實聾,雖嘗而實爽也。
【河上公注】妨,伤也。
难得之货谓金银珠玉,心贪意欲,不知厌足,则行伤身辱也。
【王弼注】难得之货,塞人正路,故令人行妨也。
【河上公注】目不妄视,妄视泄精于外。
去彼目之妄视,取此腹之养性。
【王弼注】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故圣人不为目也。
【苏辙解】聖人視色聽音嘗味,皆與人同,至於馳騁田獵,未嘗不為,而難得之貨未嘗不用也。
然人皆以為病,而聖人獨以為福,何也?聖人為腹而眾人為目,目責而不能受,腹受而未嘗責故也。
彼物之自外至者也,此性之凝於內者也。
色之于目,音之于耳,味之于口,畋猎之于心,难得之货之于行,皆自然之性。
目之性在于视色,耳之性在于闻音,口之性在于品味,心需畋猎之娱,行需难得之货之助。
然世人不知守心抱一,目遇五色则失其视色之性而缘色而离己,耳闻五音却耽于音乐而失其闻音之性,口尝五味以五味为本而失口品五味之本性,驰骋畋猎,本于角力骋放之中得心之娱,然有人则沉迷其中而失其本意,货本用于人出行、行动之便利,一旦以货为难得之重,则出行常因此而或丧命。
要之,耳目口心,虽在色音味畋,然终不可偏离本心,失其本旨。
否则反为所累。
故王弼曰:“耳目口心,皆顺其性也。
不以顺性命,反以伤自然,故曰聋、盲、爽、狂也。
”蒋锡昌曰:“按「腹」者,无知无欲,虽外有可欲之境而亦不可见。
「目」者,可见外物,易受外境之诱惑而伤自然。
故《老子》以「腹」代表一种简单清静,无知无欲之生活;以「目」代表一种巧伪多欲,其结果竟至「目盲……耳聋……口爽……发狂……行妨」之生活。
第十二章:圣人为腹,去彼取此——《道德经》解读
第十二章:圣人为腹,去彼取此——《道德经》解读第十二章:圣人为腹,去彼取此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译文五色令人眼花缭乱,五音令人耳朵失聪,五味令人失去味觉,纵情狩猎,使人心狂野不羁,稀世珍宝,使人行为不轨。
所以圣人只求温饱而不追逐名利和声色之娱。
所以远离浮华而选择简单知足的生活。
解读心得1.本章中,老子主张减少欲望,返朴归真,抱真守一,顺道而行,保持内心的真元,为此,远离纵情声色犬马的浮华生活,而保持简单知足和自我真我的生活品质。
唯有超越此“有”,才能达到上章所说的“无”之境界。
2.人生来是有欲望的,不仅追求物欲之享受,满足感官,还会追逐名利,满足内心的虚荣,于是纵情,于是任性,为此脚步匆匆,忙碌不止。
但最终也许得不偿失,生命中最该珍惜的是什么?恰恰不是物质和功名,而是内心的快乐、充实和幸福。
3.人生苦恼的根源就在于多欲,欲望不止,而且变本加厉。
做到绝欲不可能,也没必要,但如果做到清心寡欲,就会获得生命的真正自由和快乐。
4.物欲不止,物质财富无尽,名利心不止,你纷我攘,唱罢即退场。
如果耽于物欲和名利,则人生即无安宁之日,此心永远劳倦,不如乐天知命,知足常乐,知止则止,过简单朴素而充实自在的生活。
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很少,何必追求那么多?5.其实,越是简单的,越是深刻的;越是朴素的,越是淳美的。
那些圣人伟人们,追求的正是这种博爱众生,惠济苍生的人生,他们的个人生活也是简单而纯粹的。
前人校注为腹者守道也,为目者逐物也。
去,撤也。
圣人为内而不为外矣,焉肯玩好哉?故去彼色声、香味、畋猎、好货之事,而取此虚通之道也。
然去者非区区去物也,但不贪爱也。
虽有五色毕陈,五音毕奏,五味毕献,难得之货毕呈,至于畋猎之事有时乎因除害而为之,皆不足以挠其心,盖中有去外取内之道也。
——范应元此章教人触物不著,一心内听、收神、收身、收心、收意。
饮食大智慧:为腹不为目
饮食大智慧:为腹不为目作者:暂无来源:《黑龙江画报》 2012年第8期文图月照所谓“为腹”、“为目”,王弼注解说:“为腹者,以物养己。
”人只有吃东西才能维持生存,所以圣人治理天下是为使百姓有饭吃;“为目者,以物役己,故圣人不为目也。
”眼睛所见的五色,会扰乱人的心神,沉溺声色只会使人迷失心智。
今年五月,一部名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在央视热播,片中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全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向观众展示中国人日常饮食的流变、中国人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藉由饮食这扇窗,透露出了些许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价值观。
本片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物关系的微妙理解,俘获了亿万观众的心,在大江南北掀起了一阵收视热潮,这是在中国一向被视为“小众”的纪录片的一次巨大成功。
从《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中不难看出,饮食之于我们的生活和人生的关系是如此重大而密不可分。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句俗谚简明切要地说出了饮食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然而世人所理解的“病从口入”,一般还停留在饮食不洁引起人体疾病的粗浅认识上,对于饮食与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心理、精神健康之间深层而微妙的关系还缺少观照。
而两三千年前,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就对此作出了充分且发人警醒的总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所谓“五色”,指传统文化所尚的红、黄、蓝、白、黑五色;“五音”,是古代乐律中的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调;“五味”,指甜、酸、苦、辣、咸五种味道。
所谓“爽”,王弼注解说:“‘爽’,差失也,失口之用,故谓之‘爽’。
夫耳、目、口、心,皆顺其性也。
不以顺性命,反以伤自然,故曰‘盲’、‘聋’、‘爽’、‘狂’也。
”口是人用以品尝滋味、饮水进食的,如果丧失了这些功能,口也就没有用处了,这就是“失口之用,故谓之‘爽’”。
为什么本来就用以饮水进食、品尝滋味的口,却可能因为“五味”而丧失功用呢?这是因为,“夫耳、目、口、心皆顺其性也”———“性”,就是自然赋予人的先天本性,这一本性遵循着自然之理,恰恰切切,无过无不及。
圣人为腹不为目意思
圣人为腹不为目意思
"圣人为腹不为目"是一句成语,意思是指圣人注重内在修养和品德,而不追求外在的虚荣和表面的光鲜。
这句成语源自《论语·雍也》,原文是“君子不器”,后来被解释为“圣人为腹不为目”。
这句成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
首先,从道德修养的角度来看,这句成语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圣人或君子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和道德品质,而不是只注重外表的光鲜和物质的享受。
这是在告诫人们,真正的修养应该是内在的修养,而不是外在的修饰。
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他的外表或物质财富。
其次,从人生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这句成语也提醒人们要注重内在的精神追求,而不是被表面的虚荣所迷惑。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追求名利和物质享受,而忽视了内心的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
这句成语告诉我们,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内在的修养和精神追求,而不是外在的物质享受和虚荣。
最后,从社会风气的角度来看,这句成语也提醒人们要摒弃虚荣和功利的风气,注重真正的内在修养。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追求
名利和物质财富,而忽视了道德和品德的培养。
这句成语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他的内在修养和品德,而不是他外在的成就
和财富。
总的来说,“圣人为腹不为目”这句成语提醒我们要注重内在
的修养和精神追求,而不是被外在的虚荣所迷惑。
它教导我们要追
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要注重内心的道德品质和精神追求,而不是
被表面的光鲜和物质的享受所迷惑。
这句成语对我们的人生观、价
值观和道德观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道德经》全文及解释
《道德经》全文及解释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一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
全书共分为81章,通篇以道德哲学为主要内容,主要围绕着“道”、“德”这两个概念展开。
以下是《道德经》的全文及解释。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意思是说,道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只有通过感悟才能领悟到它的存在。
而名是可以被人用言语表达的,但它不足以描述事物的实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意思是说,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善良的,但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概念也会发生变化,许多东西被认为是美好的或善良的,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意思是说,一位领袖应该尽量不偏袒任何人,这样可以避免人们之间的争斗。
如果百姓知道领袖不过分追求奢侈品,也不会去盗取别人的财物。
最后,领袖也不应当激励人们的欲望,这样才能避免社会的混乱。
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意思是说,道是无形的,但它可以渗透到所有事物中,引发它们的产生和发展。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意思是说,天地不关心任何事情,它只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存在而存在。
同样,圣人也并不关心百姓的利益,他们只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而保持着高度的自觉。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意思是说,自然界中的缺陷和死亡,可用状词“玄”来形容,因为它们都是不可预测的。
而道是无穷无尽的,可以比喻为生命的根源。
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意思是说,自然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是由一种相互关联的力量所组成的。
这种力量的存在使万物能够一定的时间内不断发展和变化。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意思是说,好的品质应该像水一样。
水可以为人类舒缓沙漠的干燥,缓解火灾,使作物蓬勃生长。
它对周围的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
同样的,人们应该遵循这样的品质,善于为他人服务,而不是自私和争斗。
中国画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中国画论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第一章测试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一句出自:()参考答案:《道德经》2.“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质胜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句,出自()。
参考答案:《论语》3.“使民知神奸”一句出自()。
参考答案:《左传》4.以下故事传说哪些来自《庄子》?()参考答案:轮扁斲轮;庖丁解牛;削木为鐻5.战国时期长沙楚墓出土两幅帛画,分别是()。
《人物龙凤图》;《人物龙凤图》6.先秦至汉的绘画理论文字中,明确论述了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著作有()。
参考答案:《淮南子》;《吕氏春秋》7.“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
”这句话来自《考工记》。
()参考答案:错8.“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牖,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
”“使民知神奸”“恶以诫世,善以示后。
”等话语表明早期绘画理论中已充分论述了绘画的社会功能问题。
()参考答案:对9.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纹饰,经历了从神到人的演变。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华云台山记》的作者是()。
顾恺之2.《书品》作者是()。
参考答案:庾肩吾3.()是对谢赫《画品》的承续。
参考答案:《续画品录》4.谢赫《画品》中描述():“除体精微,笔无妄下。
但迹不逮意,声过其实”。
参考答案:顾恺之5.谢赫《画品》说()“明于六法,迄无适善,而含毫命素,必有损益,迹非准的,意足师放”。
参考答案:宗炳6.谢赫《画品》中以“六法”为标准对三国吴至南齐的画家共计()人进行品级、评论,从而开创了画论史上将史实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体例。
参考答案:277.下列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理论著作的是:()参考答案:《笔阵图》;《书品》;《古今书评》;《四体书势》8.下列哪些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理论:()参考答案:《叙画》;《画云台山记》9.谢赫《画品》与庾肩吾《书品》的体例框架相近。
道德经第十三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第十三章原文及翻译《道德经》的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使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十三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第十三章》作者:李耳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為天下者,若可託天下。
《道德经·第十三章》注释:①宠辱:荣宠和侮辱。
②贵大患若身:贵,珍贵、重视。
重视大患就像珍贵自己的身体一样。
③宠为下:受到宠爱是光荣的、下等的。
④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为如果我没有身体,有什么大患可言呢?⑤此句意为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道德经·第十三章》翻译: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
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
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
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道德经·第十三章》解读:本章所讲关于“贵身”和人的尊严问题,大意是说“圣人”不以宠辱荣患等身外之事易其身,这是接着上一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的而言的。
凡能够真正做到“为腹不为目”,不为外界荣辱乱心分神者,才有能力担负治理天下的重责。
对于本章主旨,王夫之作过如下精辟的发挥。
他说:“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
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
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
道德经第十三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第十三章原文及翻译《道德经·第十三章》作者:李耳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為天下者,若可託天下。
《道德经·第十三章》注释:①宠辱:荣宠和侮辱。
②贵大患若身:贵,珍贵、重视。
重视大患就像珍贵自己的身体一样。
③宠为下:受到宠爱是光荣的、下等的。
④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为如果我没有身体,有什么大患可言呢?⑤此句意为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道德经·第十三章》翻译: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
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
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
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道德经·第十三章》解读:本章所讲关于“贵身”和人的尊严问题,大意是说“圣人”不以宠辱荣患等身外之事易其身,这是接着上一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的而言的。
凡能够真正做到“为腹不为目”,不为外界荣辱乱心分神者,才有能力担负治理天下的重责。
对于本章主旨,王夫之作过如下精辟的发挥。
他说:“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
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
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
夫身且为患,而贵患以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
惟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听;以目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聋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驰骋⑦畋猎⑧,令人心发狂⑨;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⑩;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
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导读】
老子在此章继续列举防碍心法达到“无”的事例,要注意的是这种列举可以是无限的,而不仅仅是这里所列举的几种,所以这种列举方式实际上已衍变成了一种行文的方式而已。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人们处于常道之中,所以把常道作为“此”。
然而,老子因为专门研究非常道,所以老是呆在非常道里不出来,并且把非常道当作“此”,把常道当作“彼”。
当然,老子的这种结果是由其心法所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