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恢复经济的措施
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949---19560)
论从史出
第一,对二资产阶级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丿的斱法,有 偿地而丌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丌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 有制。第事,要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工作安 排。第三,丌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丼权,幵且对二他们中间积 极拥护社会主丿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亊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 物给予恰当的政治安排。 ———《关二资本主丿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 这些规定反映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什么策略、 方式、步骤?你如何理解国家的这些规定?有何意义? 策略:利用、限制、改造 方式: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 步骤: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这些规定适应了当时的国情,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从而 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比历史最 高年增产
钢 煤
754% 105%
46.2% 7.4%
粮 棉
工农业 总产值
49% 193% 77.5%
9.3% 53% 20%
827亿元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结果: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意丿:
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建国初期的时代特征
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953-1956年)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196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年)
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至今)
建国初期,我党面临 的两大主要仸务是什 举?简要分析两大仸 务乀间的关系?
鞍钢场景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全貌
1958年2月,毛泽东在长春第一汽 车制造厂观看国产解放牌汽车。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学目的: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人民政府采取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稳定物价;统一财政经济,实现收支平衡;合理调整工商业。
“三反”“五反”运动。
教学重点: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的措施,“三反”“五反”运动。
教学难点:恢复国民经济措施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利用课前提示导入新课:一、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板书)让学生阅读P148-149内容。
思考:新中国建立进的基本国情是怎么样的?经济趋于全面崩溃。
工业技术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板书)措施: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2、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以稳定市场物价。
3、统一财政经济,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4、合理调整工商业,以发展生产。
让学生阅读找出上述措施,然后老师逐一讲解。
让学生背诵上术措施,默写。
经过三年努力,物价稳定,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
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这就为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了条件。
让学生看P151“1957年二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三、“三反”“五反”运动(板书)1、“三反”“五反”运动的目的是打退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发起的猖狂进攻,不法资本家的“五毒”,使党、政、军机关,人民团体和经济部门滋长了“三害”。
这不仅破坏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工作,而且腐蚀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机体。
2、“三反”“五反”的内容和两个运动开展的不同范围。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私营工商业中)3、刘青山、张子善。
4、意义:“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对革命队伍的腐蚀,清除了内部的一批腐败分子,教育和挽救了一批干部,加强了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建设,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一步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创造了良好的前提。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oc
第20课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材分析旧中国给共产党留下一个烂摊子:工业技术低下,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农业生产落后,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如果收拾不了这个烂摊子,人民政权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
当时,党和政府把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当成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用三年时间恢复了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从根本巩固了人民政权。
这一史实也证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无比的优越性。
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人民政府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四项措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简况;“二反”、“五反”运动的背景、内容、范围。
2.思想教育: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①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趋于全面崩溃。
这就是建国后面临的严峻国情。
②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说明新中国比旧中国进步,社会主义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优越。
③三反运动的胜利说明我们党完全有能力消除自身的一些腐败现象,五反运动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思考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与政治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的措施;“三反”、“五反”运动。
难点: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中央人民政府为巩固政权做了哪些工作?(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巩固政权,只做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巩固政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课。
一、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趋于全面崩溃。
工业极其落后,代表中国工业最高水平的是王麻子剪刀和骆驼祥子的人力车。
重工业少得可怜,几乎等于零,钢的年产量只有15.8万吨,平均每人0.29公斤,只够打一把割猪草用的镰刀,而当时日本钢产量是700万吨,美国2880万吨;轻工业门类不齐全,很多工业品、生活用品都得从外国进口。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官僚社资会本主主义义 帝国国主营义经在华济经济
公 有 制
民族资本主义
农地农民主民的的的封 个个建 体体经 经经济 济济
私 有 制
手工业个体经济
恢复和发展国民 经济的成果
1949年产量与历 1952年产量与历 史最高产量相比 史最高产量相比
粮
-27%
+9.3%
棉
-49%
+53%
钢
-83%
+46.2%
部类 占全国经济的比例
工业
63%
批发
67%
商业 零售
83%
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的政策:
1、对待不法资本家采取坚 决打击的政策。
“银元之战”
1949年,上海解放后,投机商人 挑起了“银元之战”,拒绝用人民币, 进行黄金、银元投机倒把活动,挑起
“银元之战”。上海金银价格飞涨。
军管会断然查封“证券大楼”, 逮捕了投机倒把首要分子,制住了 破坏金融的非法活动,取得了“银 元之战”的胜利。
对官僚资本主义采取的政策: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 国营经济的意义:
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 的经济命脉,建立了社会主 义国营经济,为人民政府的 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 定了经济基础。
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的政策:
1949年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合理调整工商业
调整重点:调整公私关系
和劳资关系
在公私关系方面,把私营工业纳入到国家计划 的轨道上;在劳资关系方面,首先保证工人 的民主权利;劳资问题双方通过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由政府仲裁。
对封建地主经济采取的政策:
开展土地改革,把地 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 农民土地所有制。
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
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这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建国初期,中国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
长期的战争和内战使得国家的工业和农业生产几乎陷入停滞。
为了恢复经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国家进行了土地改革,将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并鼓励他们进行农业生产。
这一举措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农业产量迅速增长。
除了农业,中国政府还大力发展了工业。
建立了一系列的国有工业企业,重点发展了钢铁、煤炭、电力等重要产业。
国家还鼓励私人企业的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吸引了大量的投资。
这些举措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经济发展相伴随的是社会的变革。
在建国初期,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改革的核心是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彻底否定,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解放。
通过土地改革和国有化的措施,中国政府实现了对封建地主的剥夺,使农民成为土地的真正主人。
此外,政府还推行了普及教育、普及卫生等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中国政府还积极推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互动。
通过农村合作化运动,农民得以组织起来,形成了大规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政府还鼓励城市居民下乡参与农业生产,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和孤立。
然而,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中国逐渐恢复了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与其他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的关系。
同时,中国坚定维护自己的主权和独立,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总的来说,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中国政府成功地恢复了经济,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
进口多元化
扩大进口规模,丰富国内市场供应,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土地改革
通过土地改革,将土地分给农民,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提 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现代化
推动农业现代化,引进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促进农业发展。
02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
农村改革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将土地使用权下放给农户,激发了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 率。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推动农村产 业结构从单一的种植业向种养结合、 农工贸一体化的方向转变。
城市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01
02
03
国企改革
通过放权让利、股份制改 革等方式,逐步实现国有 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提高 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市场体系建设
逐步放开价格管制,建立 和完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 素市场,促进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政府职能转变
简政放权,加强宏观调控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 场主体活力。
外资引进与对外开放
外资引进
积极吸引外商投资,扩大对外贸 易,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我国经济的国际化。
开放区域
逐步开放沿海、沿边和内陆地区 ,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 放格局。
04
未来经济发展展望
新兴产业与技术发展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未来几 年内得到广泛应用,推动 各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 升级。
高中历史: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学习目标】了解建国初期国民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主要措施、结果和历史意义。
【知识概述】1.背景:(1)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2)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
(3)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2.措施:(1)没收官僚资本和建立国营经济,既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同时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人民政府还收回了帝国主义把持近百年的海关管理权,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
(2)通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全国的物价。
(3)将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这在当时是很必要的。
(4)通过土改,合理调整工商业和精兵简政措施,使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
(5)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在城市、工矿企业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重要作用,也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3.结果: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4.意义: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知识延伸】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1)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把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坚决贯彻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七届三中全会的方针,牢牢地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作为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切工作的中心。
(2)从中国的国情特别是建国初期的具体情况出发,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的方针政策。
(3)正确处理了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在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和巩固工农联盟的基础上,注意团结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从而调动和团结了一切积极政治因素为恢复国民经济服务。
(4)党在这个时期,十分注意发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从而使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较好地反映和符合中国的实际,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中国建国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与经济合作
中国建国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与经济合作中国建国初期,面对国内外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对外开放政策与经济合作举措。
这些政策和合作推动了中国在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为未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一、恢复对外贸易中国成立之初,经济状况严重落后,国内产品匮乏。
为了摆脱经济困境,中国政府着力恢复对外贸易,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署了《中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提供了苏联援助和对华贷款的支持。
此外,中国还加入了高贸易组织,与包括东欧和亚非国家在内的国家开展贸易合作。
这些经济合作措施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外部资源和市场,促进了国内工业化进程。
二、平息朝鲜战争后的困境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境。
为了支持战争重建和改善经济状况,中国积极争取国际间的援助和经济合作。
1953年,中国政府同印度、巴基斯坦、缅甸等国签署了“新亚洲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申明,在经济上相互合作,以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外,中国还通过发行外债和积极参与联合国对外援助项目等方式,争取更多国际支持,解决了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
三、积极争取中苏援助与技术交流中国与苏联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对外开放政策与经济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苏两国签署的《中苏友好互助条约》,为中国在经济上提供了巨大的援助和支持。
苏联通过向中国提供技术和设备,协助中国进行工业化进程,并且相互承诺在国际事务中给予支持和帮助。
同时,中国也积极向苏联学习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加强与苏联的技术交流,提升中国在科技方面的实力。
四、参与国际组织与多边合作中国建国初期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与多边合作,通过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经济合作,扩大了互利共赢的机会。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通过积极参与联合国的事务,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与资源。
另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谈判,争取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环境,保护中国的利益。
总而言之,中国建国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与经济合作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支持和资源,推动了中国在经济上的发展。
建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的前景
保持稳定增长
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实现中高速 发展。
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国经济将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由 大到强的跨越。
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将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增进民生福祉
我国经济将更加注重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 群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创新型企业,打造创新创业生态 链。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现代化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
农村振兴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农民增收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 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 乡收入差距,实现农民共 同富裕。
04
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人口老龄化
总结词
日益严重、影响深远
详细描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出生率的下降,建国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这不 仅加重了社会保障压力,还影响了经济增长潜力。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综合 措施,如鼓励生育、发展养老服务业等。
环境污染问题
总结词
治理难度大、影响广泛
详细描述
建国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空气、水、 土壤等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给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解决这 一问题需要加大环保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境监管等措施。
为了摆脱贫困和落后的状况,建国初期中国政府采取 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包括土地改革、农村集体化、 工业化、计划经济等。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 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农村集体化是将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或人民公 社,集中使用土地和生产资料,提高生产效率。这个 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能 力。
国史-建国后巩固新中国的经济措施
建国初期,我国在经济方面巩固新生政权实施的重大举措是土地改革,具体来说就是土地制度改革,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
比如土地税收制度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等等。
1950年6月30日,中央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同年冬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规定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
实行土地改革运动。
在旧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下,土地大量集中在地主手中,致使农民越来越来贫苦,也是中国落后的根源。
于是1950年冬到1953年春在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所以制,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
没收官僚资本,收回外资企业,加上革命根据地时产生的公营经济,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中国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英美等帝国主义在华企业采取一律没收的政策,这样就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为我国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创造了物质条件。
整顿经济秩序,改变财政状况。
为改变新中国成立时投机资本横行;经济秩序混乱;物价不断上涨的局面。
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支持下同投机资本进行较量,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加强市场管理;统一全国财政经济。
到1952年底财政经济状况开始好转。
从共同纲领所列出的经济方面的内容看,如“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等政策,实际上已经完全可以保证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向社会主义前途迈进。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党制定和实行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简称“四面八方”政策,通过这一政策,最基本的是合理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
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949---19560)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互助组合并为农业社(1954)
互助组 初级生产合作社 高级生产合作社
农业社的农民在分粮
山西省太原市手工业者 举行庆祝合作化的游行
毛主席接见参加手工 业合作社的老艺人
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实行公司合营后, 私方举行大会,欢迎公方代表进厂。
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了公司 合营的新厂牌,职工和经理 互相祝贺。
怎举办?
事、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措斲
1、没收官僚资本, 建立社会主丿国营经济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3、合理调整工商业 4、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 5、土地改革(农村)
1.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社会主丿国营经济建立的来源、作用 国民政府的财产官僚资本 来源:
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作用: 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 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08广东)28.(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救 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丿, 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l)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 中国式革命道路。l958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5分) ①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的中国式 革命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走一条由新民主主丿革命到 社会主丿革命的道路,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②l958年前,新中国取得了的建设成就有:一五计划时期工 矿业建设成就尤为突出,主要有鞍山钢铁3大工厂、长春第 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为我国开始改 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丿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最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 社会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前期,党的主 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巩固政 权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回顾中央人民政府 为巩固政权所做的努力,说明人民民主专政 政权的巩固是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前 提条件,而要从根本上巩固政权,还必须恢 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进一步为政权的巩固奠 定坚实的基础。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
农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工矿企业: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劳动模范: 孟泰、耿长锁
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结果: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意义: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产
产
量
量
工业生产 1949 农业生产 1949
粮食 总产量:1.1亿吨 人 均:209公斤 -
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十分险恶、 大批投击分子在金融,物资等 领域大肆从事投机活动,对新 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 稳定构成了巨大危胁,中央人 民政府果断决定,对投击分子 进行严厉打击,在各地逮捕和 惩治了一批大的投机分子。这为 稳定市场物价、巩固人民政权和 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都起到了积 极作用。
图为上海市将一批投机商押送 到上海地方法院看守所的情况。
问:为稳定物价,政府与投机 倒把分子进行了哪两大“战 役”?毛泽东如何评价它们?
-
1950年6月的一天,为了稳定物价、 打击投击奸商,上海市政府出动 部队,查封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这 个金融投机的大本营,逮捕和惩 办了金融界的首要投机倒把分子 230多人。
图为查抄上海证券交易所、 逮捕金融投机倒把分子的情形。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3)作用 (3)作用
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 没收官僚资本, 没收官僚资本 性质的国营经济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
(1)措施 (1)措施
a.进行“银元之战” a.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 进行 战”, 打击投机商 b.将全国主要财经经济由中央集中统 b.将全国主要财经经济由中央集中统 一管理, 一管理,解决中央财政收支脱节现象 a.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稳定,结束 年春, a.到1950年春 全国物价稳定, 了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 了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 民政府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b.实现了中央财政收支平衡 实现了中央财政收支平衡, b.实现了中央财政收支平衡,物资供 求平衡,现金出纳平衡, 1950年上 求平衡,现金出纳平衡,到1950年上 半年, 半年,国家财政开始好转
建国初的三年间,我们主要面临着哪两大任务?人 民政府为完成这两大任务采取了哪些措施?简要分 析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镇压反革命 “三反”“五反” 三反”“五反” ”“五反
巩 固 政
物质 基础 前提 条件
恢 复 经 济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 国营经济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合理调整工商业 大力恢复生产
准备了条件
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1. 建国初期 中央人民政府进行了“银元之战”和“米棉 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进行了 银元之战” 中央人民政府进行了“ 之战” 之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实质是争夺市场领导权 ②主要目的在于稳定物价 ③打击对象是官僚资产阶级和工商业资产阶级 A. ①②正确 ③错误 B. ①正确 ②③不正确 ①②正确 正确,③ 正确,②③ ②③不正确 C. ①②③均正确 ①②③均正确 D. ①②不正确 ③正确 ①②不正确 不正确,③ 2.新中国成立后 经济战线上需要采取的最迫切措施是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战线上需要采取的最迫切措施是 新中国成立后 A.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打击金融投机活动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打击金融投机活动 C.工矿企业的生产改革 D.统管全国财经 工矿企业的生产改革 统管全国财经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财政收入(小米) 151.5
财政支出(小米) 288
建国初期人民币发行额度图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人民币发行额 1948年底 0 1949年11月 100倍 1950年2月 270 倍
建国初期物价上涨指数图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48年 1949年 12月 1月 100 153
第一次全国农业互助合作会议(1951、9)
不能忽视和粗暴挫伤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同时,为 了帮助农民克服在分散经营中的困难,必须提倡“组织 起来”,发挥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种劳动互助是 建立在个体经济(农民私有财产)的基础上的,其发展 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
《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强调:
*在全国各地,有领导地大量发展劳动互助组; *在群众有比较丰富的互助经验并有比较坚强的领导骨干 的地区,有重点地发展土地入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在农民完全同意并有机器条件的地方,可试办少数社会
主义性质的集体农庄。
《决议》注意批判两种错误倾向:即消极态度和
急躁态度。
这是正确的、稳妥的。 但在下发《通知》中,也传递了一种紧张信息, 要求全党要把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当作一件大
主要经验:
3、掌握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按客观规律 办事。
主要经验:
4、国营经济掌握经济命脉,集中统一管理 财政经济。
主要经验:
5、重视疏通流通渠道,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活跃城乡物资交流。(1950年投放货币,
下乡收购农副土产品;1951年活跃城乡交
流;鼓励私营商业资本长途贩运,深购远
销;恢复交通)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二、经济的恢复发展
课标要求:
掌握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及成效。
横向联系:
• 纵向联系
㈠背景:严峻的经济形势
表现:
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
材料1:从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抗日战争中, 我国军民死伤就达成三千五百多万人,财产损失 达六千亿美元。 材料2:据不完全统计,一百多年来,殖民主 义,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殖民贸易,非法 走私和控制关税等手段,从中国掠夺的资财有一 千亿两以上,人均达二百多两。
材料3:蒋松孔陈四大家族垄断了全国的经济 命脉。仅在解放战争期间,他们从人民身上搜刮 的资财就达二百亿美元以上。
⑶措施:
①调整公私关系 如: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发放贷款,调整 税收等。
②调整劳资关系 ③调整产销关系
⑷实质:是对资义工商业的初步改造
⑸意义: ①把私营工商业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形成国 家资本主义经济。 ②促进民族资义经济发展,出现第二春。 ③使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巩固了政权。 ④也使国家积累了对资义工商业进行社义改造 的初步经验。
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 出现过这一经济类型?
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在国家掌握和控制下, 通过多种形式与国营经济相联系的资义经济。
5、农村开展互助合作,修水利,发展生产
6、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内容: 实质:争夺企业的领导权,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
㈢成效及意义
⑴到52年底,财政经济根本好转,经济恢复 发展。 ⑵为巩固政权奠基。 ⑶为开展计划经济建设准备条件。
中国建国时期的经济改革与发展
中国建国时期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重建和发展任务。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改革措施,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繁荣。
一、农业改革与发展中国建国时期的农业改革是整个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庞大的农村人口和农业生产力的低下水平,中国政府实行了农业合作化政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生产。
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立,农民得到了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土地流转得以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加快。
此外,农业科技的进步、农田水利建设的加强也为农业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些改革举措使得中国的粮食产量大幅提升,有效解决了人民吃饭问题。
二、工业改革与发展建国初期,中国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落后的局面。
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工业化措施,包括推动国有企业的成立和发展、扩大工业用地和资源的供给、加强科技创新以及改革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等。
这些措施为中国的工业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经济改革过程中,中国的工业重点转向了农业机械、煤炭、电力、钢铁等基础产业和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大力发展这些产业,中国实现了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中国工业的发展也为就业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基础保障。
三、对外开放与国际贸易中国建国初期面临着与世界经济脱节的问题,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与贸易合作。
通过参与国际组织、签署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议以及落实自由贸易区等举措,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和技术引进,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中国建立了一系列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为外商投资提供了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这些开放窗口的建立,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机会,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完整)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案示例之一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案示例之一教案示例之一第23课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杨冬莲(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
人民政府采取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打击投机倒把统一财政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
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简况。
“三反”、“五反”运动。
(2)思想教育:①解放前夕,国统区的经济已趋于全面崩溃。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十分薄弱;②建国初,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
说明新中国同旧中国比充满了活力。
社会主义制度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优越;③共产党有魄力、有能力领导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能力要求:①通过新中国与旧中国国民经济状况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列举出恢复经济采取的四项措施,训练概述能力。
③写出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训练识忆能力.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的措施,“三反"、“五反"运动.难点:恢复国民经济措施中的“统一财政经济,解决收支平衡”一项。
教具教法①自制复合式“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整体图示幻灯片。
②写出一张“三反”、“五反”运动内容的幻灯片。
③采取谈话法、讨论法、图示法、情感讲述法等教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新中国诞生之初,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我党采取了什么措施?(生:1950年到1953年7月,进行了抗美援朝斗争.打败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悍卫了世界和平。
还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和土地改革运动。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的完成,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
这是我党领导人民在政治、军事、外交诸方面进行的斗争。
然而,建国之初,我国的基本国情怎样?为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我党在经济建设方面又采取了哪些果断的措施?效果怎样?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建国初期新中国是怎样打破经济封锁的?
编者按建国初期,新中国开展了全国性的城乡物资交流运动,大力收购农产品,极大地活跃了城乡经济,刺激了工商业,化解了经济上的难题,打破了国外的经济封锁,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今天,我们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一重要论述时,联系实际,借鉴这一历史经验,对于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建国初期新中国是怎样打破经济封锁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一代杰出领导人以人民公仆的赤诚之心,以独特的智慧和胆略,实施了开展城乡物资交流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先后在1951年和1952年出现了两次城乡物资交流的高潮,极大地活跃了城乡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化解了经济上的难题,使农民得到休养生息,巩固了土改成果和工农联盟,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使我们党在执政初期赢得了政治和战略上的主动,获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
让农产品活跃中国经济1949年10月,新中国从国民党政府手里接收过来的,是一个经济濒临崩溃的烂摊子。
1950年年初,国家经过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后,市场发生很大变化,全国贸易系统的统一管理得以恢复。
但由于长期战争和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又出现了市场陷入停顿,商业资本不足,各地工商业者都叫喊货卖不出去等问题,许多工厂不得不缩工或停产。
但在广大农村,农副土特产大都积压在农民手中,出现“谷贱伤农”的困境,致使农民既无力购买必需的工业品,又使城市食品供应紧张,工业、手工业受到严重影响。
1950年5月8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下简称“中财委”)主任陈云在北京主持召开七大城市为主的工商局长会议,主题是了解城乡物资交流和市场渠道流通情况并解决问题。
会上,陈云向工商局长了解情况时,大家都说东西卖不出去,农民要买工业品,“但是要首先把他们的猪鬃、茶叶、草帽辫、蚕丝都卖掉,他们有了钞票,就可以买工业品。
”陈云还问中小城市工商业者要上海的什么东西,回答是“只要我们的土货能运出去什么货都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初期恢复经济的措施
1、打击投击资本,稳定市场物价:
首先,加强了对金银外币的管理,宣布禁止金银外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由中国人民银行挂牌收兑。
对非法的金银投机活动和机构严加取缔。
其次,控制重要物资(商品),统一调度,集中抛售,给予投机资本以摧毁性的打击。
国家掌握大量物资是打击投机,稳定物价的前提。
国营商业为了打击投机活动,加强了主要工农业产品的收购和调运工作,迅速地聚集了大量的物资,适时地在市场上集中抛售、迫使物价下降。
再次,加强市场管理,规范交易行为,严禁投机倒把、非法交易。
为了控制市场,制止和打击投机商人的投机违法活动,人民政府还运用行政力量和法制手段加强了对市场的管理,制定和公布了一系列有关私营工商业和交易市场的管理条例和办法。
严格的法制管理和对投机商人的依法严厉打击,对于建国初期控制市场、平抑物价也起到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2、统一财政经济,平衡财政支出
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解决财政赤字,1950年3月3日,政务院发出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对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现金使用实行统一管理。
第一,统一全国财政收支。
规定除经批准的地方税外,主要税收(包括公粮)均集中于国库,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
第二,统一全国物资调度。
将国家所有的重要物资从分散状态集中起来,由中央政府统一调拔。
第三,统一现金管理。
一切军政机关和国营企业的现金,除留若干近期使用外,一律存入中央人民银行,实行统一管理。
3、召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争取国家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
1950年6月上旬,在京召开。
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全会。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以及《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刘少奇作《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外交与统一战线问题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