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骆老师的一节物理课
创新实验--矿泉水瓶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矿泉水瓶的妙用》教学探讨株洲市景弘中学物理组骆海建物理课程标准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
我认为在新授课时要注意新课标的体现,在复习课更要精心挑选和设计有指导意义的复习内容,以落实培养学生能力、科学素养、创新精神的课程目标,实现学生的发展。
我这节课选取第十三届全国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四《利用矿泉水瓶能设计哪些物理实验》为专题进行复习。
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是重要的实验资源。
用矿泉水瓶做实验,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乐于开动脑筋思考。
由于矿泉水瓶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的,所以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时有一定的创新性。
问题是开放的,学生有了大胆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模式为“创设情景—探究学习—迁移创新”。
在创设情景时,我采用了两个趣味性的小魔术。
因为富有趣味的东西,特别能引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心存悬念,产生学习的动力。
魔术1:听令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从中部剪开,把带瓶颈的那节瓶子倒过来,放进一个乒乓球,往里倒水,乒乓球不会浮上来,用手堵住瓶口,同时喊:“乒乓球浮上来”,这时,乒乓球真的浮上来了。
(浮力产生的原因)魔术2:听令的气球将矿泉水瓶侧边穿孔,瓶口套气球,向气球吹气,球胀后用右手食指压住孔,嘴离瓶口后气球不缩小。
松开食指,同时喊:“气球变小”,这时气球真的变小了。
(大气压强)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让学生当主演,教师当导演。
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从动手动脑中去探究知识,开拓思维,学会学习。
让学生先分组讨论,设计利用矿泉水瓶能进行哪些物理实验,然后由学生汇报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演示部分实验,并进行评价,再完成课件上的有关实验题。
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复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动口表达能力,并且让学生觉得学习物理确实是非常有用的。
在课堂中,学生提出了很多教师没有想到的实验方案,课后,听课的教师也提出了一些实验方案,例如:声学:1、制作简易电话筒:利用两个去盖的矿泉水瓶和一根细线可制成简易电话筒,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物理探究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物理探究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者:骆炎平来源:《北极光》2016年第02期摘要:学生学习仅限于课堂及课后完成作业、学习内容局限于教材、教学内容必修,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选择的余地学生对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的利用也十分有限。
通过物理探究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将物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建词:研究性学习;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问题的提出《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新课程把这一理念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理念。
为了更好地实现物理学科教学新理念、适应《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的需要,帮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培养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本科学方法和思维模式,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学习评价的过程中,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并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因此,有必要对新课程、新理念背景下的探究学习教学设计进行研究。
二、在中学物理学习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高中生心理发展正处于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其心理特点表现为:精力充沛、热情高涨;想象力较丰富,开始有独立思考能力;求知欲强,具有质疑思想;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迫切希望能有证明自己价值的途径;自我意识觉醒,主动性、自尊心增强,渴望与人交往;有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
由于高中生身体正开始走向成熟,而心智发展明显滞后,所以容易表现出消极的一面:如滥用精力与蛮干,急于求成、缺乏耐心,过分凭借想象力或凭空想象,不善于将精力集中,容易气馁。
围场二中教师滴水藏海
教学改革回忆录初三数学组魏金龙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二十年有余,经历了许多次的教学改革,感悟很深,体会也有很多。
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首先听到的就是课堂五环教学法,每节课都要按照这五个环节设计,缺一不可,否则课堂教学不完整,因此研究起来也很执着,用的也很扎实,有疑问还经常向同行们请教。
有梦想就要有追求,也必须有付出,教学中自己积极探索,努力钻研,在波折中不断的成长,几年下来,我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长进,在教学工作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次参加各级评优课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也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同时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他们在我的谆谆教诲下走入高一级学府,带着希望、怀着梦想去实现他们更高的人生追求-----理想的大学!我依然还从事着我的教学研究。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来到了一所新的学校,还是一如既往的研究我的教学。
不久,新的教学方法——目标教学产生了,新的名词,新的理念,于是我又开始了新的教学研究。
外出听课学习,校内、组里研讨,课堂实践探索,总而言之,教学改革是搞的轰轰烈烈,生气勃勃,几个轮回下来,已经是运用自如,并且也收获了许多,代表学校参加县级评优课荣获一等奖,自己也倍感欣慰,只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就一定能获得丰硕的成果。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转眼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私立学校迅速崛起,教科研成果遍地开花,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被改得体无完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科研兴校是改革之本,一线的教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改革是必须的。
于是“高效课堂”成了现在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学习理论,更新理念,潜心研究,摸索前进。
原来主宰课堂一切的教师终于从讲台上走了下来,走近了学生,学生也真正地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
与此同时,教师也得到了解放,过去“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师,一堂课下来累得焦头烂额,现在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就可以专心致志的研究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研究学法,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这才是真正的教学改革。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矿泉水瓶的妙用(骆海建)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生活中的物理 之矿泉水瓶的妙用
株洲市景弘中学物理组 骆海建
haijian628@
假如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 够长的硬棒,我就能搬动整 个地球。--阿基米德
假如给我一个矿泉水瓶,我能做什么?
光 声
热 力
矿泉水瓶的妙用
第十三届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 四、利用空的塑料饮料瓶(如矿泉水瓶)能做哪些物 理实验?尽可能多地写出来。要求写出实验的装置和制作 要点(必要时画出简图)、简明操作步骤、所根据的物理 原理。
课外拓展
生活中的物理 --竹筷有哪些妙用?
(3)测量水流的射程s,需用__________ 刻度尺 (填测量工具).请 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帮助他们确定水流射程起点 O的位置 利用重锤线确定0点的位置 。 写出具体的方法: (4)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小孔高度 小孔深度 H/ m h/m 序号
1
2 3
小孔深度的 平方根
水流射程 s/ m
矿泉水瓶中的声现象 我们的探究 我们的结论
我们的拓展
矿泉水瓶中的声现象
1.用手拿矿泉水 瓶,对着瓶口向里吹 气,可以听到响声, 这说明气体 振动 可以 发声。
中考链接
[2005· 柳州]如图3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 同高度的水,从左向右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 、 7、 6、 5、 4、 3、 2、 1”的声音来。这些声 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A ) 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矿泉水瓶中的声现象
2.将矿泉水瓶从中部剪开, 取有嘴这端,然后用一张纸将剪 端封成一个“鼓面”,如图所示, 用手轻拍纸面可看到蜡烛火焰的 能量 跳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高中物理评课稿三篇
高中物理评课稿三篇高中物理评课稿1本节公开课特别胜利,值得我们仔细学习,从中吸取良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具体优点如下:教态自然,和气悦人。
教师的姿态优雅,会给以亲切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使用标准的一般话,语言流畅,抑扬顿挫,节奏性强,能紧紧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提高教学效果,无不规范的口语,表达得当。
试验演示得当,使教学直观了当,具体形象,便于把握学问,记忆起来简便,使抽象的学问显而易件,降低了学问的难度,变得浅而易懂。
学问丰富,引用资料形象生动,富于哲理,对教材其到了良好的补充,相辅相承。
课堂调空能力强,能敏捷依据学生的回答正确引导,并使用良好的激励语言,激发学生求知欲。
对学生认识深刻,了解学生透彻,为做好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到有的放矢。
时间安排得当,祥略得当,重点突出,难点攻破,对教材认识深刻,对大纲吃偷。
板书有条理,规范美丽,字迹工整,科学规范,重点突出,使学生一目了然,对节学问了如指掌。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恰到好处,以科学家沈括的动人事迹杰出奉献,鼓舞学生探究科学神秘,为国争光,为科学献身,喜爱祖国,激学生学习学问的兴趣,努力学习。
优点:1、学生的讲解基本到位,学生能主动协作回答讲课者的提问;2、准时以题目的形式对全部学问进行反馈;3、在老师指导下做好演示试验。
4、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缺乏:1、反馈题重数量,但处理质量不高;2、个别反馈题不能紧跟所讲内容;3、小组合作有待加强,五、六、七组间有重复现象。
建议:1、加强预习和课下的辅导,对较难的内容如演示试验,给学生提出指导性建议;2、老师可参加预备一些反馈习题,使之更有针对性;3、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充分的预习。
高中物理评课稿2听了隋老师讲解《电势差》一节内容,收获不少,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评课内容:本节课经过了细心的支配和设计:1、从教学设计上看,本节课突现采纳类比的手段将重力场中的重力、高度差、重力势、重力势能同抽象的电场力、电势差、电势、电势能概念具体化,落实了这些概念的三维目标,突破重难点。
评骆老师的一节物理课
评骆老师的一节物理课第一篇:评骆老师的一节物理课评骆秀娟的一节物理课时间:4.15内容:第八章《力》复习班级:八(2)评课人:蔡亚军记录:今天在八(2)班学习了骆老师的一节物理课《力》的复习。
从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学生训练反馈来看,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教师能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单元知识点,比如:力的含义,力的种类,重量与质量的关系及其探究方法,摩擦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过程。
二、复习整理过程中,教师能结合生活现象,典型习题有机统一的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更好的体现出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在复习过程中,教师注意提优拔尖,基础知识着重让薄弱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综合提高类的题型主要让较好的学生展演讲解,学生学习气氛较浓。
本节课中也有一些有待商榷之处,提出来与骆老师交流一下:一、引导学生分析摩擦力方向时,我认为骆老师的方法不够科学,显得有点牵强,学生不是太懂。
我认为这个问题一定要联系上学期的“运动相对性”和“摩擦力含义”两方面来分析,首先判断谁是要研究的对象,这个对象相对运动的方向是什么?什么又是摩擦力?明确这些问题后,找出摩擦力的方向就不是难题,比如:一辆小玩具车在长木板上向右行驶,长木板受到小汽车的摩擦力方向向哪?这个问题首先要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则木板是向左行驶的,阻碍其相对运动的摩擦力方向当然是向右了。
二、复习时,我建议基础知识的整理不要过于详细,列出提纲就行,要以题型贯穿其中,这样我感觉省时有效。
一节课堂教学,各人有各人的方法和习惯,本人提出的观点仅是个人的看法,仅供骆老师参考。
第二篇:如何上好一节物理课浅谈如何上好一节物理课——桥南中学同课异构之感想艾红梅前一段时间我校开展了一项同课异构活动,每位老师都很重视这次活动,大家都尽心尽力地做准备,一心想上好这一节课,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也参与了这次活动,听了几位同行的课,我自己也上了一节课,感受颇深。
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为什么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同呢?大家看到的课堂教学往往有两种不同的场面:其一,教师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学生投入兴趣盎然,教与学双方都地讲解,学生机械重复地做题,呆板的教法沉闷的课堂气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评课稿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评课稿1. 引言本篇评课稿旨在对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进行评价和总结。
通过深入分析该教材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情况,旨在发现教材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2. 课程内容分析2.1 课程概述《牛顿第一定律》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部分。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物体的平衡状态、惯性的概念及其应用,以及相关实验和理论的讲解。
2.2 教材优点分析•内容准确全面:教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包括平衡的概念、力的平衡条件等,涵盖了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生动多样的案例:教材中丰富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合理的知识结构:教材按照知识的逻辑结构进行编排,内容安排合理,易于学生掌握和理解。
2.3 教材不足之处•缺乏实例引导:虽然教材中有一些实例,但可以进一步增加实例的数量和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定律。
•缺少拓展知识:教材只涵盖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可以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相关知识,增加教材的深度。
•缺乏互动性强的教学设计:教材中的教学设计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增加互动环节,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3. 教学设计评析3.1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发现实验,理解物体的平衡状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2 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导入、知识讲解、实验演示和练习等环节。
•导入:教师可通过提出问题或展示相关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知识讲解:教师对牛顿第一定律进行详细解释,并讲解平衡的概念和条件,通过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实验演示: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加深对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对课程的掌握。
3.3 教学评价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创设了一些情境和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能够有效巩固和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中学物理创新实验设计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中学物理创新实验设计实验课题: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新关镇中学骆振山1.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本实验是初中物理上学期第一章第1节关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实验,作为第一堂物理正课,生动的实验演示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并且能够促进对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原实验采用真空罩、抽气机、小闹钟来进行实验,将震动的小闹钟放在真空罩中,听声音,再通过抽气机抽掉真空罩中的空气,听声音的变化,来发现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采用此装置效果虽然较好,但设备比较笨重,并且由于学校实验设备可能配备不齐或已经损坏,多数学校没有进行该实验。
3.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本实验设计思路是采用简单、易找的器材来较好的完成教学目的,并且能得到同等的实验效果,而所采用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用品,提高学生兴趣,同时学生也能自己组装进行该实验,激发学生实验创新能力。
4.实验器材小喇叭、耳机线、注射器、棉花、玻璃胶、小皮塞、话筒、教学用录音机5.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1)装置图如下(2)实验原理通过先排开注射器中的空气再密封,抽动注射器内筒,克服大气压强,实现一个小的类真空环境,通过话筒接收小喇叭声音的变化,再用教学录音机放大,让全体同学都能感受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装置说明先将耳机线通过注射口后接上小喇叭(可采用手机外置小喇叭),在小喇叭后面放些棉花,占用多余空间,然后推入注射器底部,装好后再用玻璃胶将注射口密封。
再选择合适的位置在注射器上钻一个小排气孔。
6.实验过程(1)将活塞推入注射器,不将排气孔密封,用mp3播放声音,用话筒和教学录音机,感受声音大小。
(2)再将活塞推入注射器底部,然后再将排气孔密封,向后用离拉活塞,即可实现小的类真空环境,通过话筒、教学用录音机让学生感受有空气和类真空中声音大小的变化。
7.实验效果通过该实验演示,能较明显体会到两次声音的变化,证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并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评课稿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评课稿一、引言本篇评课稿旨在对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中的《万有引力定律》进行评价,该章节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其涉及到了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以及与之相关的力学原理。
通过学习本章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物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掌握通过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本章节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2.引力的概念和性质;3.地球上物体的重力计算。
3.2 教学难点本章节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和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的概念和公式;2.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复杂问题。
四、教学准备为了有效地进行本章节的教学,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和工具:1.教科书: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教材;2.多媒体设备:课堂电脑和投影仪;3.教学辅助工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或荧光笔。
五、教学过程5.1 知识讲解在本节课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将相关知识点的图表或文字显示在大屏幕上,简要介绍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引力的产生原理。
5.2 概念讲解针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概念,教师可以使用黑板或白板,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这些概念可以包括:1.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和公式;2.引力的特点和性质;3.地球上物体的重力计算。
5.3 问题解析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万有引力定律解决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包括:1.求解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和方向;2.计算地球上物体的重力。
5.4 知识巩固在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精彩的“家常课”——听骆正位老师执教《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有感
精彩的“家常课”——听骆正位老师执教《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有感焦红景审视当前的某些优质课、公开课和观摩课课堂,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变了,内容的领域宽了,知识的结构综合了,学习的形式也丰富了‥‥‥这些变化,弥足珍贵。
但是,我们也冷静地看到,由于教学内容胖了、教学环节碎了、能力训练浮了、教学形式花了,导致教学效果也虚化了。
但是,最近观摩了安徽师大附小骆正位老师执教的录像课——《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却深切地感受到语文课就应该朴朴素素、扎扎实实,上出语文课的本真与原汁原味。
骆老师非常真实地给大家展示了一篇课文的整个教学过程。
纵观这两堂课语文课,我感觉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一、“实”字为先骆老师的课,虽然没有大开大合的热烈磅礴,却给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实实在在地在教孩子读书学习的真实感受。
1、把字典搬上课堂。
在以往的公开课、优质课及观摩课中,我们极少发现给孩子充足的时间查字典的,而骆老师却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从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出发,让学生认真查阅字、词典,了解“呼风唤雨”这个词语的本义后,又引导孩子结合语境,学习选择词语的含义,不怕耽误和浪费时间,此举在当前浮浮躁躁的语文课堂中实在难得。
2、“初读”教学扎实。
骆老师在处理“初读”这个教学环节上也是实实在在,一步一营。
从让学生把字音读准,到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到学生互帮互学读好难句,再到学生初步交流读书感受,质疑问难,甚至第二课时的听写环节,骆老师没有像以前的公开课作秀似的只听写两三个词语,而是听写了八个词语,共22个字。
这种扎扎实实的教学风格着实令人钦佩。
二、“学”字当头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赠人黄金,不如教人点石成金”,送学生一根“金手指”是现代教育的根本宗旨。
在骆老师的课堂中,他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首位。
例如:他扎实地教孩子从字典中选择词义;他交给孩子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以及看图理解词义的方法;他留给学生自主读书交流感受和质疑问难的充分时间;他不露痕迹地渗透由中心句入手,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理解整篇文章的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牛顿听课记录及评价语
初中物理牛顿听课记录及评价语
近日,我参加了初中物理老师牛顿的一次授课,深受启发。
以下是我的听课记录与评价。
一、听课记录:
1. 牛顿首先对牛顿定律做了详细的讲解,强调力的作用和物体的反作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物理学中的力学知识。
2. 接着,牛顿解释了重力和万有引力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案例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这两个概念的实际应用。
3. 最后,牛顿还介绍了运动和运动规律的重要性,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物体的运动状态与运动规律,以及运动与力的关系。
二、评价语:
1. 牛顿老师的授课风格幽默风趣,知识点通俗易懂,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2. 牛顿老师对学生关心备至,教学经验丰富,深入浅出地讲解课程内容,让学生受益匪浅。
3. 牛顿老师的教学方法注重实际应用,将抽象的物理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总之,这堂物理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同时也加深了我对物理学的兴趣。
谢谢牛顿老师的精彩授课,让我们在学习物理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1 -。
欧阳东海 北京 高中 物理
欧阳东海北京高中物理欧阳东海在高中时代对物理的热爱在学习物理这门学科时,有一位名叫欧阳东海的学生格外引人注目。
欧阳东海是一位就读于北京市某高中的学子,从他的学习表现和兴趣爱好中不难看出,他对物理学的热爱和认真态度。
在高中时代,欧阳东海就展现出了非凡的物理天赋,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物理学霸”。
1. 对欧阳东海的物理学习:在高中时代,欧阳东海对物理学的兴趣就显露无疑。
他在物理课上始终认真聆听,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且总是能够迅速解答难题。
欧阳东海在班级中以出色的物理成绩脱颖而出,成为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楷模。
2. 欧阳东海眼中的北京:欧阳东海出生并成长于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对他的人生轨迹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欧阳东海眼中,北京是一座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城市,这里有着丰富的物理学研究资源和学习环境,为他的物理学习之路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3. 欧阳东海眼中的高中生活:欧阳东海的高中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多项物理学竞赛,并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校园里,欧阳东海还组织了一个物理学习小组,与同学们一起探讨物理学习中的难题,共同进步。
这样的高中生活让欧阳东海感到充实满足,也奠定了他未来学术道路的基础。
总结:欧阳东海作为一名高中物理学的学习者,展现出了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和不懈追求。
他在北京这座城市里度过了充实而有意义的高中时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在物理学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
未来,欧阳东海一定会在物理学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成为物理学领域的佼佼者。
以上便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欧阳东海的热爱和天赋并没有止步于高中时代,他在大学阶段继续深耕物理学,成为了一名备受瞩目的物理学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欧阳东海,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并随后赴美深造,攻读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在大学阶段,欧阳东海继续展现出了非凡的物理天赋和对科学的热爱。
他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物理学论文,成为了物理学界的新锐力量。
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又是什么呢?记得一篇散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耕种的土地”,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既要有梦想,更要有把梦想坚守到底、永不退缩的信念和勇气!对我们来说,这块“必得由自己耕种的土地”便是深深扎根在我们心里的“教育梦”、“教学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老师们用满腔的爱,坚守一份责任,奉献自己的一生。
爱与责任今年在时代楷模颁奖大会上,对时代楷模黄大年的颁奖词是:“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城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黄大年是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25年前,他带着科技强国的梦想出国留学,成为国际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学家。
当黄教授得知国家的召唤时,他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回国带领科研团队寻求技术突破,为科技强国努力奋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黄教授的毕业纪念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心怀报国之志,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工作,成为这个领域研究高科技敏感技术的少数华人之一,他用无限的责任来诠释对教育事业的执著。
奉献不忘教育初心,最重要的是奉献!从我们选择教师职业的那天起,就选择了奉献。
我们东关小学的老师们,有的刚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有的为教育事业奉献了十几年、几十年,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无私地献给了三尺讲台。
尤其那些年龄较大一些的老师们,他们一直站在教学的第一线,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一个“师者,人之模范也”的形象对照检查自己,时时刻刻扪心自问,时时刻刻如履薄冰,时时刻刻做学生的模范,做老师们的榜样。
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评课稿
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评课稿一、评课背景本评课稿是基于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的教材内容,针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这一章节进行评课。
本章节介绍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规律以及相关的实验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章节,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本课旨在使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表达和计算方法; 3. 能够设计和进行与自由落体运动相关的实验; 4. 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自由落体运动情况。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意图的展示,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概念,以及自由落体与抛体运动之间的区别。
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包括加速度的定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公式以及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和位移的关系等内容。
3. 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出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数据。
4. 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用于测量物体的高度或计算物体的下落时间等。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意图展示、实验操作和讨论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实验操作。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和速度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与同学分享日常生活中的自由落体运动的例子;•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特点: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沿垂直方向自上而下运动,速度不断增大。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中学生为什么做实验》评课稿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中学生为什么做实验》评课稿本评课稿对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中的《中学生为什么做实验》这个单元进行评估和分析。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剖析和评论。
一、教材内容的编排和设计《中学生为什么做实验》是高一物理必修1中的一个单元,该单元从实验的意义、实验条件的选择以及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对中学生为什么要做实验进行了详细讲解。
通过这个单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从整体上来看,教材内容编排合理,分为导学案、基础理论讲解、实验任务、实验设计与实施、总结与拓展等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的内容都紧密联系,层层递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的内在意义和操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度和针对性在该单元中,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可以清晰地通过课程内容和学习任务来体现。
通过实验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科学探究兴趣和观察能力,提高动手实验能力,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科学实验精神和思维方法。
此外,教材中设置了一些拓展性的内容,可以使学生在实验之外拓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如导入新知、展示、提问、讨论、实践探究等。
这些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实验等方式,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参考性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探究和思考,学生也能够积极参与到讨论和思考中去。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四、教材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该单元的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实验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经验和感知。
通过以生活中常见的实验现象为例,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物理规律的探究,使抽象的物理原理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
这种实践性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对骆文洲老师电场线一课的课堂评价
对骆文洲老师《电场线》一课的课堂评价
零陵中学翁振昆
1.课程的引入:为降低难度,这位老师从学生已学过的磁感线的画法引入,逐步引入单个点电荷周围、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和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布,由简单到复杂,在画法上从一个点出发到平面上所有的点,再到三维空间分布,顺序渐进,与学生缩短距离,使之产生学习兴趣,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
2.教学过程:注重物理过程和方法教学,强弱得当、有张有弛。
安排学生小组活动,给学生思考、归纳的时间,更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能充分调动学生,便于教学目标的实施和贯彻。
从点→面→空间逐层铺开的物理研究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
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3.设问与让学生提问:这位老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设问目的较明确,能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思维起来,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对电场线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让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起到挖掘学生能力的作用。
4.几何画板配合教学: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展示电场分布的动态变化,使学生在一堂课中经历从情景——体验——学会应用的过程。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清晰有效的。
5.不足之处:课堂练习容量相对较少,可在下一课时中补充巩固。
本节课的教学结构设计合理,目标明确,教学实施过程真实,扎实。
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语文教研组王鹏程组长评价 骆巧弟
语文教研组王组长的评价安义中学王鹏程骆校长从上学期来我校担任领导工作,并担任了高一语文的教学工作以来,在上学期的四次考试中,骆校长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在18个平行班中均列第一,成绩斐然。
成绩的取得绝不是偶然的,下面请骆校长作经验介绍,掌声欢迎!我看到骆校长身上有“三高”:第一高,热情高。
骆校长的工作热情饱满,激情四射,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热情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石,是我们踏实工作和创造性工作的前提。
骆校长不仅教学是如此热情高昂,在校园里我们天天可以听到骆校长的声音,在校门口经常可以看到骆校长的身影,骆校长的工作热情令人钦佩。
第二高,效益高。
上个星期开完教研会,我请骆校长这个星期作经验介绍,他除了表示谦虚外,满口答应,没有半句推诿。
昨天,我碰到骆校长,他说明天的教研活动可不可以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他准备了课件。
我说,好呀!我没想到骆校长责任心这么强,效益这么高。
今天我们听了骆校长的经验介绍,简直是一堂精彩绝伦的公开课,图文并茂,声情并茂。
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率,别有洞天;让我们看到语文教学更开阔,更高远的天地。
骆校长为我们带来了一股春风,我为骆校长的高效益点赞。
第三高,风格高。
听了骆校长的经验介绍,再联系到他的所作所为,虽然接触不多,谈不上印象深刻,只觉得他不是把教书当成一个职业,他是把教书当做事业在做。
什么是事业心,骆校长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有了事业心,就没有做不好的事。
把教书当事业,这是教书人最高的境界。
骆校长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春风,我套用骆校长的一句话:把教育当事业,安中辉煌不是梦!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骆校长精彩的经验介绍!。
读骆奇老师教学实录与评析心得
读骆奇老师教学实录与评析心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看了《小学数学教育》的特别报道里对于那么多节课的实录与评析,心里很崇拜那些上课的教师们,同样是老师,同样的课题,为什么人家可以上得那么精彩,原因就是自己没有人家的恒心和刻苦钻研的学心,下面我就里面的骆奇老师执教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谈谈自己的感触。
因为同样的课题,我也曾经上过,下面就谈谈自己从骆老师课里学习到的几点。
一、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骆老师在课的开头,设计了游戏的环节,从一开始的拼图游戏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参与学习的欲望,而且骆老师的游戏是有的放矢,和本节课的内容是息息相关的,没有浪费课堂的时间,而且从头至尾一个情境,妙哉!
二、摆正自己的位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本节课上,骆老师真正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课的开始到结束,老师从没有直接说出相关的规律,都是由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本节课的奥秘,通过骆老师的课,真的让自己好好的反省一下,我的课堂是谁在做主?
三、设计好问题用对真评价
本节课,骆老师的问题是精辟的,语言是精炼的值得我好好的学习,而且骆老师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是是朴实的,感觉是走心的,学生能不受感染吗?
虽然没有亲自到现场感受,就从这些文字中已经可以想象课堂有多么的精彩了!以后有机会多让我们去现场感受一下该多好啊!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骆秀娟的一节物理课
时间:4.15
内容:第八章《力》复习
班级:八(2)
评课人:蔡亚军
记录:
今天在八(2)班学习了骆老师的一节物理课《力》的复习。
从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学生训练反馈来看,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师能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单元知识点,比如:力的含义,力的种类,重量与质量的关系及其探究方法,摩擦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过程。
二、复习整理过程中,教师能结合生活现象,典型习题有机统一的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更好的体现出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在复习过程中,教师注意提优拔尖,基础知识着重让薄弱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综合提高类的题型主要让较好的学生展演讲解,学生学习气氛较浓。
本节课中也有一些有待商榷之处,提出来与骆老师交流一下:
一、引导学生分析摩擦力方向时,我认为骆老师的方法不够科学,显得有点牵强,学生不是太懂。
我认为这个问题一定要联系上学期的“运动相对性”和“摩擦力含义”两方面来分析,首先判断谁是要研究的对象,这个对象相对运动的方向是什么?什么又是摩擦力?明确这些问题后,找出摩擦力的方向就不是难题,比如:一辆小玩具车在长木板上向右行驶,长木板受到小汽车的摩擦力方向向哪?这个问题首先要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则木板是向左行驶的,阻碍其相对运动的摩擦力方向当然是向右了。
二、复习时,我建议基础知识的整理不要过于详细,列出提纲就行,要以题型贯穿其中,这样我感觉省时有效。
一节课堂教学,各人有各人的方法和习惯,本人提出的观点仅是个人的看法,仅供骆老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