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扫描版)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考试卷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考试卷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考试卷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0题)评卷人得分1.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菜刀生锈 B.湿衣晾干 C.大米酿酒 D.食物腐败【答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菜刀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湿衣晾干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C、大米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取用固体药品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熄灭酒精灯【答案】【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基本操作及实验注意事项分析.滴管滴加液体时应竖直于试管口的正上方.【解答】解: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导管没入水中,手捂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A正确,不符合题意;B、取用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竖直于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触及试管内壁,故C错误,符合题意;D、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要熟记课本种常见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自己实验技能.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3.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A.金刚石B.氯化钠C.氧气 D.铜【答案】【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1)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气态非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等.(2)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固态非金属单质,由金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和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稀有气体单质,一般是由原子构成的;如硫、铝和氦气等.(3)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氯化钙等.【解答】解: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是由金属钠元素与非金属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氧气属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C符合题意;D、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微观构成,能够指出常见物质的构成微粒.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4.1991年,我国化学家张青莲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15B.49C.66D.164【答案】【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本题,并要结合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对这些关系要灵活运用.【解答】解:由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在原子里: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难度:容易知识点:原子的构成5.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没有间隙C.分子在运动,原子不动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答案】【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它们的都很小,有的分子比原子要小,它们之间都有间隙,都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解答】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培养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6.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答案】【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所选物质要具备以下特征:(1)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2)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3)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C、根据氮气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红磷的量不足不能消耗完瓶内氧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C、进入水的体积为集气瓶的体积的,所以该实验可说明氮气难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的量不足时,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全部消耗掉,进入水偏少,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实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测定原理(通过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瓶内压强变小)、实验成功的关键(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再读数)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7.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大蒜新素(C6H10S3)是其有效成分之一.下列关于大蒜新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蒜新素是由C、H、S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大蒜新素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C.大蒜新素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硫原子构成的D.大蒜新素是由6个碳元素、10个氢元素和3个硫元素组成的【答案】【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大蒜新素的化学式进行分析;B、根据大蒜新素的化学式进行分析;C、根据大蒜新素是由分子构成的,只含有分子不含有原子进行回答;D、根据大蒜新素的组成分析,元素不能论个数.【解答】解:A、大蒜新素(C6H10S3)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B、一个大蒜新素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总数是6+10+3=19,故B错误;C、大蒜新素是由分子构成的,不是由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D、大蒜新素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元素不能论个数,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此题需根据所学知识认真分析,仔细推敲,即可求解.尤其是D,要根据概念认真分析.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8.下列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A.B. C.D.【答案】【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解:A中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由一种单质组成;C是一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D是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答案为: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微观模拟图,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答案】【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从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会收集不到所制取的气体,造成药品浪费去分析解答;B、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去分析解答;C、从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应先在外面挤压橡胶乳头,赶净空气后再将其伸入液体内去分析解答;D、从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再把导管移出水槽.这样随着试管的温度越来越低,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就越来越小,内部大气压变小,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内的水就会被顺着导管压到试管内,可能使试管由于受热不均从而炸裂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制取气体时,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否则会造成药品浪费;故A错误;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故B正确;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应先在外面挤压橡胶乳头,赶净空气后再将其伸入液体内;故C错误;D、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再把导管移出水槽.这样随着试管的温度越来越低,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就越来越小,内部大气压变小,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内的水就会被顺着导管压到试管内,可能使试管由于受热不均从而炸裂;故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做实验时,步骤的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可能会引起实验事故.难度:中等知识点:制取氧气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燃烧的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发光、放热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变化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答案】【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分子保持的进行解答.【解答】解: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A正确;B、发光、放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就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物质的化学性质由构成它的分子决定,H2O和H2O2的分子构成,故化学性质不同,故C错误;D、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物,例:氧气是单质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概念,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概念进行.理解概念时,要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难度:中等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二、填空题(共8题)1.用化学用语填空:(1)4个硫原子__________________;(2)2个钠离子__________________;(3)氯化亚铁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4个硫原子就是在硫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4,故填:4S;(2)2个钠离子就是在钠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Na+;(3)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其化学式为FeCl2,故填:FeCl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____________;(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__________________个电子形成铝离子,铝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来分析;(3)根据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解答】解:(1)根据磷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核外有15个电子,则其原子序数为15;(2)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是稳定结构,观察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氩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处于稳定结构;(3)根据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填:(1)15;(2)氩;(3)3;Al3+.【点评】根据元素周期表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信息就可顺利解答.难度:中等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3.请回答与水有关的问题:(1)生活中,鉴別软水和硬水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2)水电解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3)湿衣服晾干体现了水分子的不断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硬水与软水;电解水实验;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解答】解:(1)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答案为:肥皂水(2)水电解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正极是氧气;故答案为:氢气(H2)(3)湿衣服晾干,体现了水分子是不断运动,故答案为:运动【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水的电解、分子的性质等,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难度:中等知识点:分子和原子4.现有五种物质:①明矾、②干冰、③氦气、④酒精、⑤氮气,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_;(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4)探空气球中常填充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5)净水时吸附水中微小颗粒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常见气体的用途;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空气中成分即体积分数考虑;(2)根据燃料的特点考虑;(3)根据干冰的用途考虑;(4)根据探空气球中气体的密度考虑;(5)根据具有吸附性的物质考虑.【解答】解:(1)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所以最多的是氮气;(2)燃料是能够燃烧的物质,实验室常用酒精燃烧来加热;(3)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冷凝成水滴,所以用于人工降雨;(4)探空气球中常填充的气体是密度要小,化学性质稳定没有爆炸危险,所以氦气适合;(5)明矾能与水中悬浮杂质形成胶状物,把小的颗粒变为大的颗粒沉降下去.故答案为:(1)⑤;(2)④;(3)②;(4)③;(5)①.【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燃料必须具有可燃性,知道干冰人工降雨的原理,探空气球中气体的要求,了解明矾净水的原理.难度:容易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5.回答下列问题:(1)点燃纯净的氧气,氢气安静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不纯的氢气点燃,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3)所有可燃性的气体在点燃前,都要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点燃纯净的氧气,氢气安静燃烧,生成水,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即可.(2)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点燃纯净的氧气,氢气安静燃烧,生成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2)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的氢气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3)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所有可燃性的气体在点燃前,都要验纯.故答案为:(1)氢气+氧气水;(2)爆炸;(3)验纯.【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爆炸的条件与防止爆炸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6.某同学将浑浊的水样倒入烧杯中,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液,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请回答:(1)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操作结束后,发现烧杯中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分析解答;(2)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解答.【解答】解:(1)过滤是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一种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图中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漏斗下端紧靠在烧杯内壁是为了防止液体溅出,故填:过滤;玻璃棒;引流液体.(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是仪器不干净.故填: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是仪器不干净.【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过滤的相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难度:容易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装的是细铜丝.(1)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_____.(2)不同的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别较大,甲同学最后剩余气体26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答案】【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2)如果操作不当,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会导致实验失败.【解答】解:(1)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30mL﹣30mL×=24mL ,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填:24;五分之一.(2)如果装置漏气,铜不足时,都能够导致最后剩余气体的体积超过24mL.故填:装置漏气;铜不足.【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难度:中等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8.我国首台使用二甲醚为燃料的城市客车有效地解决了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已知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 .请回答:(1)一个二甲醚分子中共有__________________个原子.(2)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3)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4)二甲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答案】【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一个二甲醚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一个二甲醚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二甲醚分子中共有9个原子.(2)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46.(3)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4)二甲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4.7%.故答案为:(1)9;(2)46;(3)4:1;(4)34.7%.【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1.实验课上,同学们发现实验桌上正放着一瓶无色气体(如图所示),当老师请同学们根据气体的放置方法猜想该气体的成分时,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三种不同意见:意见Ⅰ:该气体可能是氧气;意见Ⅱ: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意见Ⅲ:该气体可能是氢气.你认为意见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弄清另外两种意见是否正确,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完成如表: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往集气瓶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A__________________意见Ⅱ正确实验2B__________________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意见Ⅰ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答案】【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题意,实验桌上正放着一瓶无色气体,正放说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据此结合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实验桌上正放着一瓶无色气体,正放说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而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故意见Ⅲ一定是错误的.实验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往集气瓶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意见Ⅱ正确.实验2:氧气能支持燃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意见Ⅰ正确.故答案为:Ⅲ;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往集气瓶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a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开发区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开发区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6年吉林省长春市汽车开发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1.空气中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B.干冰升华C.氢气燃烧D.浓硫酸吸水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氧气B.水C.氧化钾D.氢氧化钠4.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泥沙B.大理石C.植物油D.蔗糖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6.下列关于乙醇(C2H5OH)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属于有机化合物B.是一种常用燃料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7.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B.盐酸﹣除铁锈C.一氧化碳﹣冶炼金属D.小苏打﹣烘焙糕点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A.碱的水溶液都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都是碱溶液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分子和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9.下列有关某些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是,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做除杂和检验的实验都必须取样,否则不能达到目的C.用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应先放砝码,后放药品D.测定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10.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A.制取NaOH溶液,将Ca(OH)2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过滤B.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C.检验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的盐酸,取样后滴加AgNO3溶液D.分离CaCl2和MgCl2的固体,加入适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二、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0分)11.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两个氢分子;(2)3个亚铁离子;(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12.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通过电解水实验并验证其生成物,可以证明水是由组成的;(2)生活中使硬水软化常用的方法是;(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13.根据如图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从类别上看,氯属于(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3)图B为氯元素中的(选填“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14.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围观模拟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2)从微观角度思考,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3)下列化学反应,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是.A.2CO+O22CO2B.2H2+O22H2OC.S+O2SO2D.H2+Cl22HCl.15.根据给出的KNO2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表、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g;(2)60℃时,将150gKNO3放入100g的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3)60℃,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NaCl,将其降温到20℃时,有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析出的晶体只含有KNO3;②20℃时的溶液一定是KNO3的饱和溶液.16.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1)铜与另一种金属M的混合物(M可能是Al、Fe或Ag),在该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M不可能是,持上述反应完成后,过滤,得到铜和浅绿色溶液,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取一定量的原固体混合物投入带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面几个重要的对比实验回答(1)实验1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实验2中,对比铁钉表面的不同现象,可推知铁生锈的条件是;(3)实验3中,对比两支试管内不同,可说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8.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他们有共性,又有不同之处.(1)从构成上看,都含有相同的离子是;(2)从性质上看,他们的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呈;(3)从用途上看,实验室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是(填化学式).19.现有下列实验仪器(其中短橡胶管只起连接作用,只不能随意弯曲),回答问题.(1)标号为c的仪器名称是;(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上述仪器中无需用到的有(填写仪器序号);(3)实验室制取CO2原理:(4)以上制取二氧化碳组装的装置也可用于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取O2,但不可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此选择需要考虑反应物状态、和气体的性质.20.请回答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相关问题.(1)已知:水的密度为1.0g/mL.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3g,需要量取水mL;(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图,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字母序号);(3)经检测,所配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填序号).①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21.如图实验是酸、碱、盐某些化学性质的实验.(1)实验一中反应的溶液呈性(填“酸”、“中”或“碱”);(2)实验三中出现的现象是;(3)将实验一、二、三所得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沉淀,为探究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下列实际组合可行的是.A.稀盐酸和BaCl2溶液 B.NH4Cl溶液和CuO C.酚酞溶液和Na2CO3溶液D.Fe(OH)3和Mg.22.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以下实验均在溶液中进行,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1)实验Ⅰ的白色固体甲的成分是;(2)实验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对于溶液C中可能存在的成分,欲确定其是否存在,需要补充的操作是;(4)分别取A,B,C,D,E,F溶液少量,滴入H2SO4和NaOH溶液,只通过一次实验,就一定能将其鉴别开的是.2016年吉林省长春市汽车开发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1.空气中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考点】氧气的用途.【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性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解答】解:A、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A错误;B、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B正确;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C错误;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D错误.故选B2.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B.干冰升华C.氢气燃烧D.浓硫酸吸水【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玻璃破碎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氢气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浓硫酸吸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氧气B.水C.氧化钾D.氢氧化钠【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的特征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是氧化物;B、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C、氧化钾是由氧元素和钾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D、氢氧化钠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故选BC.4.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泥沙B.大理石C.植物油D.蔗糖【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泥沙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大理石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C、植物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D、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分析】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6.下列关于乙醇(C2H5OH)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属于有机化合物B.是一种常用燃料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乙醇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解答】解:A.乙醇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B.乙醇具有可燃性,是实验室中一种常用的燃料,故正确;C.由乙醇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D.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故错误.故选D.7.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B.盐酸﹣除铁锈C.一氧化碳﹣冶炼金属D.小苏打﹣烘焙糕点【考点】常用盐的用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于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同时价格高,通常加入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错误;B、稀盐酸可以和铁锈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铁,然后用水冲洗即可;故正确;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故正确;D、小苏打可用于烘焙糕点;故正确.故选A.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A.碱的水溶液都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都是碱溶液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分子和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析】A、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C、根据常见的不显电性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碱的水溶液都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C、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也可能是中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9.下列有关某些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是,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做除杂和检验的实验都必须取样,否则不能达到目的C.用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应先放砝码,后放药品D.测定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称量器-托盘天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取用化学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容器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B、做除杂和检验的实验都必须取样,目的是节约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C、用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应先放砝码,后放药品,直至天平平衡,故选项说法正确.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0.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A.制取NaOH溶液,将Ca(OH)2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过滤B.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C.检验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的盐酸,取样后滴加AgNO3溶液D.分离CaCl2和MgCl2的固体,加入适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氢氧化钙与氯化钠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进行分析判断.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根据含氯离子的酸或盐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均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氧化钙与氯化钠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可行.B、H2SO4能与过量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可行.C、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后的生成的氯化钠也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盐酸,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可行.D、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后,不能分离出CaCl2,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可行.故选:B.二、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0分)11.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两个氢分子2H2;(2)3个亚铁离子3Fe2+;(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3Fe2+.(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答案为:(1)2H2;(2)3Fe2+;(3)CH4.12.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通过电解水实验并验证其生成物,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生活中使硬水软化常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过滤.【考点】电解水实验;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分析】(1)根据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还能进一步推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进行解答;(2)根据生活中使硬水软化常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解答;(3)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回答;【解答】解:(1)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还能进一步推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生活中使硬水软化常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故答案为:(1)氢元素和氧元素;(2)加热煮沸;(3)过滤.13.根据如图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2)从类别上看,氯属于非金(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3)图B为氯元素中的原子(选填“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以及粒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解答】解:(1)由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故填:35.45;(2)由氯元素的名称偏旁“气”可知,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填:非金属;(3)该粒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是氯原子,故填:原子.14.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围观模拟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2)从微观角度思考,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再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3)下列化学反应,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是 B .A.2CO+O22CO2B.2H2+O22H2OC.S+O2SO2D.H2+Cl22HCl.【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分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反应前的图中的三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可由分子构成分为两种,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反应后的两个分子构成相同应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为化合物分子,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中间的图表示,反应前的三个分子分裂为六个原子,六个原子重要结合能形成生成物的两个分子.【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2)从微观角度思考,反应前与反应后中间的图明确表示出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再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3)由图示可知,该反应两种单质分子反应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分子,且分子的个数比为2:1:2,故B选项符合题意;答案:(1)化合反应;(2)分子再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3)B.15.根据给出的KNO2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表、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2)60℃时,将150gKNO3放入100g的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10 g;(3)60℃,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NaCl,将其降温到20℃时,有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②.(填序号)①析出的晶体只含有KNO3;②20℃时的溶液一定是KNO3的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氯化钠大;由表格的信息可知,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因此将150gKNO3放入100g的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110g+100g=210g;60℃,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NaCl,将其降温到20℃时,有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时的溶液一定是KNO3的饱和溶液,因为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解答】解:(1)由表格的信息可知,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故答案为:36.0;(2)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因此将150gKNO3放入100g的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110g+100g=210g;故答案为:210;(3)60℃,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NaCl,将其降温到20℃时,有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时的溶液一定是KNO3的饱和溶液,因为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故答案为:②16.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1)铜与另一种金属M的混合物(M可能是Al、Fe或Ag),在该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M不可能是银,持上述反应完成后,过滤,得到铜和浅绿色溶液,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2)取一定量的原固体混合物投入带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与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金属必须排在氢的前边;完成后得到铜和浅绿色溶液,所以是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2)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硝酸银有剩余,所以铁和铜都反应完了.【解答】解:(1)与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金属必须排在氢的前边;所以在该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M不可能是银;完成后得到铜和浅绿色溶液,所以是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2)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硝酸银有剩余,所以铁和铜都反应完了.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生成的硝酸亚铁、硝酸铜和没有反应完的硝酸银.故答案为:(1)银;Fe+H2SO4=FeSO4+H2↑;(2)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面几个重要的对比实验回答(1)实验1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2)实验2中,对比铁钉表面的不同现象,可推知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接触;(3)实验3中,对比两支试管内液面高低不同,可说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考虑;(2)根据植物油可以隔绝氧气;干燥的空气不含水分分析;(3)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解答】解:(1)白磷的着火点是40℃,80℃的热水可使其达到,而红磷的着火点高,热水不能使其达到,所以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故填: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2)蒸馏水中被植物油隔绝空气的铁钉不生锈,干燥空气中的铁钉不生锈,而蒸馏水中的铁钉生锈,说明铁生锈的原理是:与氧气和水接触.故答案为:与氧气和水接触;(3)两支试管内液面高低的不同,可说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故填:液面高低;2NaOH+CO2═Na2CO3+H2O.18.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他们有共性,又有不同之处.(1)从构成上看,都含有相同的离子是氢氧根离子;(2)从性质上看,他们的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呈红色;。

吉林省长春市2016年初中毕业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2016年初中毕业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长春市2016年初中毕业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 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78% 的气体是()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2. 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 石蜡熔化B. 酒精挥发C. 木条燃烧D. 水结成冰3.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 硫酸铜B. 金刚石C. 水D. 氢氧化钠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B.用橡胶塞住试管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氢气、石油都是储量丰富的清洁能源B. 滥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C. 油脂、糖类都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D. 用灼烧法可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6.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的化学式是C2H4B. 该反应属于置换C. 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D. CO 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 酒精需要密封保存——酒精分子在不停运动B. 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冰和水都由分子构成C. 过氧化氢分解属于学变——过氧化氢分子本身发生变D. 稀盐酸和硫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两种溶液中都存在酸根离子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浓盐酸、硫都易挥发B. CH4、C2H5OH 都能作燃料C. Al(OH)3、NaOH都能治疗胃酸过多症D. CO2、SO 2都是有毒气体9.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加热挥发食盐水时未用玻璃棒搅拌,会导致局部过液滴飞溅B. 未打磨的铝片放入稀盐酸中,能立即观察到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C. 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混浊可能是CO2中混有HCl 气体D. 将红热的木炭缓慢地插入盛有O2的集气瓶中,能够充分利用O2,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10.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是()A. 分离Zn和Cu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的Cu(NO3)2溶液,过滤B. 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HCl :加过量Ca(OH)2固体,过滤C. 验证BaSO4中含有BaCO3:取样,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D. 制备Cu(OH)2:将CuSO4溶液和适量Ba(OH)2溶液混合,过滤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 分)11. 回答下列问题。

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卷)说明:本试题(卷)共12页,满分150分,检测时间150分钟,物理部分80分,化学部分70分化学部分(7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Ⅰ(客观卷)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入下表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牛奶变酸C、干冰升华D、苹果榨成汁2.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C、液化气、煤气泄露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铜线B、不锈钢C、硬铝D、18K黄金4.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氢气充探空气球B、酒精作燃料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D、木材可以制作桌椅5.金属单质家族四兄弟W、X、Y、Z,不小心掉入稀盐酸池,神情如图所示则W、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稀盐酸池W皮肤起泡X咬牙在叫Y偷偷在笑Z又哭又跳A、X>W>Z>YB、Z>X>W>YC、W>X>Y>ZD、Y>Z>X>W 6.分析HCl、X、HClO、KClO3、KClO4的排列顺序规律,X代表的是A、NaClB、KClOC、Cl2D、ClO27.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B、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8.小民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他认为缺少的仪器是A、小烧杯B、玻璃棒C、药匙D、长颈漏斗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镁带燃烧生成氧化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火柴梗被折断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干冰升华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玻璃碎了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2.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21%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21%的气体是氧气,故选B考点:空气的成分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二氧化碳B.空气C.过氧化氢D.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A、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含氧分子,错误,B、空气是混合物,含有氧分子,正确,C、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不含氧分子,错误,D、水由水分子构成,不含氧分子,错误,故选B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4.下列关于Al2O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名称为氧化铝B.由铝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铝的化合价为+3价D.Al和O的质量比为2: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Al2O3化学名称为氧化铝,正确,B、物质由元素组成,Al2O3由铝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正确,C、根据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Al2O3O的化合价为-2,故铝的化合价为+3,正确,D、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故Al2O3中Al和O的原子个数比为2:3,而不是质量比,错误,故选D考点:化学式的读数,物质的宏观组成,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化学式的意义5.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药品C.给液体药品加热D.读液体体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错误,B、滴加液体药品时,滴管应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错误,C、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错误,D、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及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故选D考点:基本实验操作6.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的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A.把混合气体点燃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C.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粉末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入另一个容器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物质的除杂,采用的方法或加入的物质只能与杂质反应,故应根据二氧化碳能与石灰石反应,故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的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故选B 考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7.如右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的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的氧气,使得装置内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故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故选B考点:气体的压强8.向充满CO2的软塑料瓶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实验现象有: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软塑料瓶变瘪并发出声音③塑料瓶内液体由紫色变红④塑料瓶内液体变得烫手()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向充满CO2的软塑料瓶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实验现象有: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由于二氧化碳被反应掉,瓶内的压强减小,故软塑料瓶变瘪并发出声音,故选C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9.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结构中的()A.电子层数B.最外层电子数C.核外电子总数D.中子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不易得失电子,故选B考点: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10.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除去铜粉中的木炭粉:用灼烧的办法B.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C.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铁丝替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用HCl溶液与Na2CO3溶液在烧杯中混合,比较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除杂质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且不能跟主要的物质反应,故除去铜粉中的木炭粉:不能用灼烧的办法,因为铜也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错误,B、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正确,C、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能用铁丝替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因为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错误,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HCl溶液与Na2CO3溶液在烧杯中混合,比较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因为两者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得反应后的质量减少,错误,故选B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11小题,每空1分,共40分)11.(3分)用化学符号回答下列问题:(1)3个氧原子;(2)2个镁离子;(3)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的化学式。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开发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开发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开发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毎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10分)1.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21%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下列过锃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熔化B.汽油挥发C.纸张燃烧D.海水晒盐3.下列液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糖水B.豆奶C.碘酒D.冰水4.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铜B.金刚石C.水D.氢氧化钠5.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B.用橡胶塞塞住试管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6.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2H4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D.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均未发生改变7.以下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8.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并将其运用于医学治疗,为人类医学作出重大贡献,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C.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D.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10.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甲烷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验纯B.分子、原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所以物质均由分子、原子构成C.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均易锈蚀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11.回答下列问题.(1)氮元素的符号是;(2)3个氧原子可表示为;(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12.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锶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根据图2无法确定该原子的;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了数D.核电荷数(3)图3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该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是.13.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利用的吸附性去除水中异味;(2)生活中可通过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液态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是因为.1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別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是;(2)一个丙分子由个原子构成;(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15.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1)在金刚石和石墨中,能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极的是;(2)能将CO和CO2区别开的溶液是;(3)炼铁时高炉内发生如下反应:Fe2O3+3CO2Fe+3CO2,其中发生了氧化反应.16.如图是教材中的几个实验,看图回答问题(具体操作省略)(1)图1实验的目的是;(2)图2实验得到的结论是;(3)用3实验中装置B中的现象是;(4)图4实验能验证的燃烧条件是.17.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1)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它们的区别是;(2)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烛性能的原因是;(3)6.5g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理论上可制得氢气的质量为g;(4)使用下列各组试剂,通过适当操作,能验证Fe、Cu、Ag活动性顺序的是A.Ag、FeSO4溶液、CuSO4溶液B.Fe、Cu、稀H2SO4、AgNO3溶液C.Fe、Ag、CuSO4溶液.18.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绽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铜和硫酸亚铁的实验.(1)操作a的名称是;(2)固体A的成分为;(3)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1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标号为c的仪器名称是;(2)用2KMnO4K2MiiO4+MnO2+O2↑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①若制取3.2gO2,理论上至少需要KMnO4g;②检验O2的方法是;(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组装完整的制取装置时,需选择如图中的a、b、c、i、j、m和.20.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石油和;(2)在氢气、天然气、酒精、汽油四种燃料中被认为是理想、高能的燃料是;(3)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反应放出热量的是.(填字母序号)A.氧化钙与水反应B.镁与盐酸反应C.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21.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2)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4)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填标号)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开发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毎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10分)1.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21%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解答】解: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项错误;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正确;C、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故选B2.下列过锃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熔化B.汽油挥发C.纸张燃烧D.海水晒盐【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蜡烛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汽油挥发成为汽油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3.下列液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糖水B.豆奶C.碘酒D.冰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糖水中含有水、糖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豆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碘酒中含有碘和酒精,属于混合物;D、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D.4.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铜B.金刚石C.水D.氢氧化钠【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D、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5.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B.用橡胶塞塞住试管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或连接.【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应左手拿试管,右手拿橡皮塞稍稍用力转动塞入;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壁;D、根据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应左手拿试管,右手拿橡皮塞稍稍用力转动塞入,故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D、取下的瓶塞要倒放,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倾倒,避免液体溅出.故操作错误;故选B.6.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2H4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D.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均未发生改变【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C、由单质其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进行分析判断.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3O22CO2+3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6、7,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2H6O,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而分子种类变化,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7.以下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根据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以及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可燃物可以通过缓慢氧化积聚的热量达到着火点而燃烧,错误;B、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且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才能燃烧,错误;C、不是只有含碳物质才能燃烧,比如氢气可以燃烧,错误;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正确;故选D.8.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并将其运用于医学治疗,为人类医学作出重大贡献,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C.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D.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A、根据青蒿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青蒿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正确.C、青蒿素由碳、氢、氧元素组成,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选项说法错误.D、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空气中中均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在空气中也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0.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甲烷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验纯B.分子、原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所以物质均由分子、原子构成C.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均易锈蚀【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点燃的注意事项解答;B.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来分析;C.根据燃烧的概念分析;D.根据铁生锈的因素解答.【解答】解:A.点燃氢气、甲烷前需要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验纯,故说法正确;B.原子、分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故说法错误;C.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发光放热不是燃烧,故说法错误;D.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不是都易锈蚀,比如金,故说法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11.回答下列问题.(1)氮元素的符号是N;(2)3个氧原子可表示为3O;(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解:(1)氮元素的符号是N.(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氧原子表示为:3O.(3)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答案为:(1)N;(2)3O;(3)CH4+2O2CO2+2H2O.12.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锶属于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根据图2无法确定该原子的B;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了数D.核电荷数(3)图3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2+;该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rO.【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1)根据元素的名称来分析;(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3)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以及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解答】解:(1)由锶元素的汉字名称偏旁“金”字可知,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2)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质子数为38,核电荷数为38,核外有38个电子,无法确定其中子数;故填:B;(3)该粒子核内质子数为38,核外电子数为36,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在化合物中显+2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该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rO;故填:Sr2+;SrO.13.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去除水中异味;(2)生活中可通过煮沸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液态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隔增大.【考点】硬水与软水;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1)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2)根据硬水软化法分析;(3)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异味和有色物质;(2)日常生活中,常利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3)液态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答案为:(1)活性炭;(2)煮沸;(3)温度升高水分子间隔增大.1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別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是1:2;(2)一个丙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2)根据丙分子的微观构成分析;(3)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各物质间微粒关系为如图:(1)由上述物质微粒关系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1:2.(2)由丙分子的微观构成可知,一个丙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3)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答为:(1)1:2;(2)3;(3)化合反应.15.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1)在金刚石和石墨中,能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极的是石墨;(2)能将CO和CO2区别开的溶液是澄清的石灰水或石蕊溶液;(3)炼铁时高炉内发生如下反应:Fe2O3+3CO2Fe+3CO2,其中CO发生了氧化反应.【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氧化反应.【分析】(1)根据石墨具有导电性解答;(2)根据CO2与H2O反应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解答;(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还原剂得氧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1)石墨具有导电性,能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极;(2)CO2与H2O反应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3)在高炉炼铁3CO+Fe2O32Fe+3CO2反应中,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故答案为:(1)石墨;(2)澄清的石灰水或石蕊溶液;(3)CO.16.如图是教材中的几个实验,看图回答问题(具体操作省略)(1)图1实验的目的是证水的组成;(2)图2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3)用3实验中装置B中的现象是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变红;(4)图4实验能验证的燃烧条件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或燃物与氧气接触).【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电解水实验;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解答实验的目的;(2)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实验的结论;(3)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的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解答;(4)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解答.【解答】解:(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可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实验证水的组成;(2)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前后天平是平衡的,由实验的现象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3)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的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B中的现象是: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变红;(4)在图4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了可燃物物要燃烧,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有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答为:(1)实验证水的组成;(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3)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变红;(4)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物与氧气接触).17.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1)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它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2)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烛性能的原因是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3)6.5g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理论上可制得氢气的质量为0.2g;(4)使用下列各组试剂,通过适当操作,能验证Fe、Cu、Ag活动性顺序的是BCA.Ag、FeSO4溶液、CuSO4溶液B.Fe、Cu、稀H2SO4、AgNO3溶液C.Fe、Ag、CuSO4溶液.【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生铁和钢.【分析】生铁中的含碳量是2%~4.3%,钢中的含碳量是0.03%~2%;铝在通常情况下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锌的质量可以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提供的试剂可以判断Fe、Cu、Ag活动性顺序.【解答】解:(1)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它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中的含碳量是2%~4.3%,钢中的含碳量是0.03%~2%.故填:含碳量不同.(2)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烛性能的原因是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故填: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3)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 26.5g x=,x=0.2g,故填:0.2.(4)使用下列各组试剂,通过适当操作,能验证Fe、Cu、Ag活动性顺序的是BCA.通过把Ag丝分别伸入FeSO4溶液、CuSO4溶液,都无明显现象,可以判断出银不如铁、铜活泼,而不能验证铁和铜的活泼性;B.通过把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稀硫酸中,铁丝表面产生气泡,说明铁排在氢的前面,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铜排在氢的后面,进一步说明铁比铜活泼,再把铜丝伸入硝酸银溶液中时,铜丝表面附着了一层银白色固体,说明铜比银活泼,进一步说明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该选项能够验证Fe、Cu、Ag活动性顺序;C.把铁丝和银丝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中时,铁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说明铁比铜后,银丝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铜比银活泼,该选项能够验证Fe、Cu、Ag活动性顺序.故填:BC.18.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绽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铜和硫酸亚铁的实验.(1)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2)固体A的成分为铜、铁;(3)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4)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因液体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过滤能够把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分离;蒸发溶液时,为了防止液体外溅,应该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解答】解:(1)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通过过滤把硫酸亚铁溶液和固体分离.故填:过滤.。

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届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届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分)1.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湿衣晾干 C.大米酿酒 D.食物腐败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B.取用固体药品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熄灭酒精灯3.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A.金刚石B.氯化钠C.氧气 D.铜4.1991年,我国化学家张青莲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15 B.49 C.66 D.1645.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没有间隙C.分子在运动,原子不动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6.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7.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大蒜新素(C6H10S3)是其有效成分之一.下列关于大蒜新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蒜新素是由C、H、S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大蒜新素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C.大蒜新素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硫原子构成的D.大蒜新素是由6个碳元素、10个氢元素和3个硫元素组成的8.下列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B. C.D.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燃烧的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发光、放热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变化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用化学用语填空:(1)4个硫原子__________;(2)2个钠离子__________;(3)氯化亚铁__________.1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____;(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__________个电子形成铝离子,铝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13.请回答与水有关的问题:(1)生活中,鉴別软水和硬水可以用__________;(2)水电解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3)湿衣服晾干体现了水分子的不断__________.14.现有五种物质:①明矾、②干冰、③氦气、④酒精、⑤氮气,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2)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是__________;(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4)探空气球中常填充的气体是__________;(5)净水时吸附水中微小颗粒物的是__________.15.回答下列问题:(1)点燃纯净的氧气,氢气安静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2)不纯的氢气点燃,会发生__________;(3)所有可燃性的气体在点燃前,都要__________.16.某同学将浑浊的水样倒入烧杯中,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液,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请回答:(1)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2)操作结束后,发现烧杯中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17.实验课上,同学们发现实验桌上正放着一瓶无色气体(如图所示),当老师请同学们根据气体的放置方法猜想该气体的成分时,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三种不同意见:意见Ⅰ:该气体可能是氧气;意见Ⅱ: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意见Ⅲ:该气体可能是氢气.你认为意见__________(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18.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常见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2)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①除了上述仪器外,需要补充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②收氧气时若要随时观察到收集氧气的量,应选择的仪器组合包括G、I__________.1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装的是细铜丝.(1)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2)不同的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别较大,甲同学最后剩余气体26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20.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C为无色液体,B、E为黑色固体,D、F是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一种(或多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或多种)物质.(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F:__________.(2)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21.我国首台使用二甲醚为燃料的城市客车有效地解决了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已知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请回答:(1)一个二甲醚分子中共有__________个原子.(2)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3)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4)二甲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分)1.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湿衣晾干 C.大米酿酒 D.食物腐败【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菜刀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湿衣晾干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C、大米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B.取用固体药品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熄灭酒精灯【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基本操作及实验注意事项分析.滴管滴加液体时应竖直于试管口的正上方.【解答】解: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导管没入水中,手捂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A正确,不符合题意;B、取用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竖直于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触及试管内壁,故C错误,符合题意;D、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要熟记课本种常见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自己实验技能.3.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A.金刚石B.氯化钠C.氧气 D.铜【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1)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气态非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等.(2)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固态非金属单质,由金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和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稀有气体单质,一般是由原子构成的;如硫、铝和氦气等.(3)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氯化钙等.【解答】解: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是由金属钠元素与非金属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氧气属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C符合题意;D、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微观构成,能够指出常见物质的构成微粒.4.1991年,我国化学家张青莲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15 B.49 C.66 D.164【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本题,并要结合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对这些关系要灵活运用.【解答】解:由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在原子里: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5.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没有间隙C.分子在运动,原子不动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它们的都很小,有的分子比原子要小,它们之间都有间隙,都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解答】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培养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6.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所选物质要具备以下特征:(1)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2)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3)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C、根据氮气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红磷的量不足不能消耗完瓶内氧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C、进入水的体积为集气瓶的体积的,所以该实验可说明氮气难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的量不足时,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全部消耗掉,进入水偏少,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实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测定原理(通过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瓶内压强变小)、实验成功的关键(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再读数)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大蒜新素(C6H10S3)是其有效成分之一.下列关于大蒜新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蒜新素是由C、H、S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大蒜新素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C.大蒜新素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硫原子构成的D.大蒜新素是由6个碳元素、10个氢元素和3个硫元素组成的【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大蒜新素的化学式进行分析;B、根据大蒜新素的化学式进行分析;C、根据大蒜新素是由分子构成的,只含有分子不含有原子进行回答;D、根据大蒜新素的组成分析,元素不能论个数.【解答】解:A、大蒜新素(C6H10S3)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B、一个大蒜新素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总数是6+10+3=19,故B错误;C、大蒜新素是由分子构成的,不是由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D、大蒜新素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元素不能论个数,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此题需根据所学知识认真分析,仔细推敲,即可求解.尤其是D,要根据概念认真分析.8.下列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B. C.D.【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解:A中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由一种单质组成;C是一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D是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答案为: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微观模拟图,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从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会收集不到所制取的气体,造成药品浪费去分析解答;B、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去分析解答;C、从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应先在外面挤压橡胶乳头,赶净空气后再将其伸入液体内去分析解答;D、从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再把导管移出水槽.这样随着试管的温度越来越低,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就越来越小,内部大气压变小,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内的水就会被顺着导管压到试管内,可能使试管由于受热不均从而炸裂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制取气体时,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否则会造成药品浪费;故A错误;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故B正确;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应先在外面挤压橡胶乳头,赶净空气后再将其伸入液体内;故C错误;D、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再把导管移出水槽.这样随着试管的温度越来越低,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就越来越小,内部大气压变小,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内的水就会被顺着导管压到试管内,可能使试管由于受热不均从而炸裂;故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做实验时,步骤的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可能会引起实验事故.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燃烧的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发光、放热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变化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分子保持的进行解答.【解答】解: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A正确;B、发光、放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就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物质的化学性质由构成它的分子决定,H2O和H2O2的分子构成,故化学性质不同,故C错误;D、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物,例:氧气是单质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概念,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概念进行.理解概念时,要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用化学用语填空:(1)4个硫原子4S;(2)2个钠离子2Na+;(3)氯化亚铁FeCl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4个硫原子就是在硫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4,故填:4S;(2)2个钠离子就是在钠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Na+;(3)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其化学式为FeCl2,故填:FeCl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15;(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氩(填元素名称);(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铝离子,铝离子的符号为Al3+.【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来分析;(3)根据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解答】解:(1)根据磷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核外有15个电子,则其原子序数为15;(2)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是稳定结构,观察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氩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处于稳定结构;(3)根据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填:(1)15;(2)氩;(3)3;Al3+.【点评】根据元素周期表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信息就可顺利解答.13.请回答与水有关的问题:(1)生活中,鉴別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2)水电解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3)湿衣服晾干体现了水分子的不断运动.【考点】硬水与软水;电解水实验;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解答】解:(1)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答案为:肥皂水(2)水电解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正极是氧气;故答案为:氢气(H2)(3)湿衣服晾干,体现了水分子是不断运动,故答案为:运动【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水的电解、分子的性质等,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14.现有五种物质:①明矾、②干冰、③氦气、④酒精、⑤氮气,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⑤;(2)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是④;(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②;(4)探空气球中常填充的气体是③;(5)净水时吸附水中微小颗粒物的是①.【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常见气体的用途;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空气中成分即体积分数考虑;(2)根据燃料的特点考虑;(3)根据干冰的用途考虑;(4)根据探空气球中气体的密度考虑;(5)根据具有吸附性的物质考虑.【解答】解:(1)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所以最多的是氮气;(2)燃料是能够燃烧的物质,实验室常用酒精燃烧来加热;(3)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冷凝成水滴,所以用于人工降雨;(4)探空气球中常填充的气体是密度要小,化学性质稳定没有爆炸危险,所以氦气适合;(5)明矾能与水中悬浮杂质形成胶状物,把小的颗粒变为大的颗粒沉降下去.故答案为:(1)⑤;(2)④;(3)②;(4)③;(5)①.【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燃料必须具有可燃性,知道干冰人工降雨的原理,探空气球中气体的要求,了解明矾净水的原理.15.回答下列问题:(1)点燃纯净的氧气,氢气安静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2)不纯的氢气点燃,会发生爆炸;(3)所有可燃性的气体在点燃前,都要验纯.【考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点燃纯净的氧气,氢气安静燃烧,生成水,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即可.(2)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点燃纯净的氧气,氢气安静燃烧,生成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2)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的氢气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3)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所有可燃性的气体在点燃前,都要验纯.故答案为:(1)氢气+氧气水;(2)爆炸;(3)验纯.【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爆炸的条件与防止爆炸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某同学将浑浊的水样倒入烧杯中,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液,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请回答:(1)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液体;(2)操作结束后,发现烧杯中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①滤纸破裂,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分析解答;(2)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解答.【解答】解:(1)过滤是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一种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图中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漏斗下端紧靠在烧杯内壁是为了防止液体溅出,故填:过滤;玻璃棒;引流液体.(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是仪器不干净.故填: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是仪器不干净.【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过滤的相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7.实验课上,同学们发现实验桌上正放着一瓶无色气体(如图所示),当老师请同学们根据气体的放置方法猜想该气体的成分时,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三种不同意见:意见Ⅰ:该气体可能是氧气;意见Ⅱ: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意见Ⅲ:该气体可能是氢气.你认为意见Ⅲ(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2016·阳谷模拟) 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 鲜牛奶变质B . 酵母粉发酵C . 钢丝球刷碗D . 洁厕精除垢2. (2分) (2018九下·天津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放热、吸热现象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

B .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 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物质肯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3. (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 液态氮做制冷剂B . 碘液检验土豆中含有淀粉C . 氢气做清洁高效的新能源D . 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用作气体肥料4. (2分) (2015九上·博白期末) 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 . 我是无色无味的液体B . 我是蓝色固体C . 我能燃烧D . 我能导电5. (2分)(2016·三元) 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中,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A . 能导电B . 有良好的延展性C . 能导热D . 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6. (2分)进行定量化学实验时离不开数据的测定,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NaCl固体;②用100mL量筒量取18mL某溶液;③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温度为25.62℃;④用10mL量筒量取6.6mL某溶液.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7. (2分)“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开创了奔月新纪元。

月球表面富含钛铁矿,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则其中钛的化合价为()A . +1B . +2C . +3D . +48. (2分) (2018九下·周口期末) 下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 . 倾倒液体试剂B . 量筒读数C . 检查气密性D . 稀释浓硫酸9. (2分)(2018·扬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可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洗气B . 测定溶液的pH时,需预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C . 比较铁、铜的活动性强弱,可分别将这两种金属投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D . 若厨房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脱排油烟机进行排气10. (2分)下列对所给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 . 电解水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可分B . 火车铁轨夏天膨胀——铁原子的体积发生改变C .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 二氧化碳能灭火而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11. (2分) (2019九下·海伦月考) 碳家族中,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如下图所示)。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分)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1分)下列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木材燃烧B.铁矿石冶炼成铁C.铁矿石粉碎D.铁钉生锈3.(1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D.称取氯化钠4.(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KMnO4B.NaOH C.H2O D.O25.(1分)厄尔尼诺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CO2剧增,为减缓之,最理想燃料是()A.优质煤B.天然气C.汽油D.氢气6.(1分)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是同一种物质B.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D.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7.(1分)下列有关CO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B.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C.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D.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8.(1分)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C.合金属于金属单质D.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9.(1分)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A.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aCl2+CO2+H2O CaCO3↓+2HClB.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CuSO4+H2↑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4Fe+3O2═2Fe2O3D.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O3CaO+CO2↑10.(1分)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B.离子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C.铜具有良好导电性可作导线,能作导线的材料一定具有导电性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空1分,共40分)11.(3分)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2个氢原子;(2)碳酸根离子;(3)由Fe3+和OH﹣构成的氢氧化铁.12.(3分)回答下列问题:(1)活性炭能够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是利用它的性;(2)氮气常用作保护气,体现了氮气的化学性质;(3)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不同.13.(3分)如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三种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中A处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丙中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x的数值为,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乙和丙中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构成的.14.(3分)以下是初中化学的基本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①的实验目的是验证;(2)通过实验②,验证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是;(3)依据实验③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15.(3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下面的反应及反应类型:(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3)加热高锰酸钾:.16.(3分)回答下列与铁有关的问题:(1)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等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保护金属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一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2)用5000t含氧化铁76%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8%的生铁的质量是.17.(4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该反应的类型属于.18.(3分)我们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如图:(1)A实验中用足量红磷的原因是;(2)B实验中与电源相连的正极、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3)C实验验证甲烷中含碳元素的实验现象是.19.(3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1)该实验中,两支试管内盛有的X溶液是(填化学式),可以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的顺序;(2)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含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滤渣中一定含有.20.(5分)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a仪器的名称;(2)实验室用装置B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则仪器a中应盛放溶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装置B中小试管的作用是;(3)实验室中若使用68g30%的双氧水和一定量的MnO2混合制氧气,理论上可获得的氧气的质量为。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开发区2016届中学考试化学模拟试卷.doc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开发区2016届中学考试化学模拟试卷.doc

2016年省市汽车开发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酒精燃烧 C.水结冰D.矿石粉碎2.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气体是()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3.下列物质中,可看做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水银 C.不锈钢D.清新的空气4.下列物质中,不能用NaOH表示其组成的是()A.火碱 B.烧碱 C.苛性钠D.纯碱5.如图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D.称取氯化钠固体6.关于过氧化氢(H2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由一个个水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之间的质量比为1:17.含NH4+的盐称为铵盐,下列有关铵盐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都能溶于水B.都可作氮肥C.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D.与碱反应都放氨气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棉花属于天然纤维B.缺铁会引起贫血,但不是补铁越多越好C.回收废旧金属可以减少环境污染D.亚硝酸钠可以代替食盐用来作食品的调味剂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A.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避免产率偏低C.测定空气里O2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D.探究CO2性质: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10.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是()A.分离CaCO3和CaCl2固体:取样,加足量水溶解,过滤B.制备Fe(OH)3:将Fe2(SO4)3溶液和适量的Ba(OH)2溶液混合,过滤C.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一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D.鉴别稀盐酸、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取样,分别滴入酚酞溶液后再相互混合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回答下列问题.(1)氢气的化学式是;(2)3个镁离子可表示为.12.图A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B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1)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数相同可知,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笫周期.13.四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生活中鉴別软水和硬水常加入;(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瓶底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3)从微观角度来看,水蒸发成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的原因是.14.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回答问题:(1)构成B物质的基本粒子是;(2)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3)A物质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5.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1)利用木炭和活性炭具有性,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2)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4)炼铁时高炉发生如下反应:3CO+Fe2O32Fe+3CO2,其中发生氧化反应.16.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10℃时,100g水中加入gKNO3达到饱和状态;(2)将4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3)将30℃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时,以下说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B.溶剂的质量不变C.浓质的质W量不变D.溶解度不变.17.结合NaOH、Ca(OH)z的相关知识,问答下列问题.(1)可用来改变酸性土壤的固体是;(2)它们的溶液都具有遇酚酞变红的性质,从微观角度看,原因是;(3)实验室中检验二氧化碳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18.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1 )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2)验证铁比铜活泼,可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现象为即可证明;(3)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19.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①宜选择的发生装置是;②完全分解24.5g氯酸钾,制得氧气的质量是g.(3)实验室用B装置制备二氧化碳.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不适合用于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气体收集装置是.20.现欲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并用制得的粗盐配制溶液,回答有关问题:(1)除去难溶性杂质:①先把粗盐溶解;②通过操作除去难溶性杂质;③蒸发过程中,待蒸发皿中出现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2)配制溶液: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①需要称量NaCl固体g;②若配制出的NaCl溶液浓度大于5%,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称量NaCl时,移动游码,药品和砝码放反了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C、溶解时,烧杯有水.21.鉴别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1)根据溶液颜色即可确定CuS04溶液.取少量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再分別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所依据的现象是;(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別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BaCl2溶液,其中一支试管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至此五瓶液全部鉴别出來.22.结合如图所示实验,问答有关问题.(反应条件已省略,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1)白色固休甲的成分是;(2)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白色固体丙中一定含有,对白色固体丙中可能存在的成分,欲确认其是否存在,需补充的操作是.2016年省市汽车开发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酒精燃烧 C.水结冰D.矿石粉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汽油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水结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矿石粉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气体是()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可以灭火、制汽水等做化工原料、固体干冰可以做制冷剂和进行人工降雨、可以做气体肥料等.氮气的用途是:制氮肥、做保护气等;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做保护气等.【解答】解:A、氮气的用途是:制氮肥、做保护气等,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可以灭火、制汽水等做化工原料、固体干冰可以做制冷剂和进行人工降雨、可以做气体肥料等,故选项错误;C、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D、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做保护气等,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要认真掌握,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下列物质中,可看做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水银 C.不锈钢D.清新的空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B、水银中只含有汞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C、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铬、镍等金属,属于混合物.D、清新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4.下列物质中,不能用NaOH表示其组成的是()A.火碱 B.烧碱 C.苛性钠D.纯碱【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已有的氢氧化钠的俗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纯碱表示的是碳酸钠,故选D.【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俗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如图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D.称取氯化钠固体【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关于过氧化氢(H2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由一个个水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之间的质量比为1:1【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宏观上表示该物质及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上表示该物质的构成,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过氧化氢的化学式(H2O2)可知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B.据过氧化氢的化学式(H2O2)可知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C.据过氧化氢的化学式(H2O2)可知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D.过氧化氢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1:16,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含有的理解与应用的能力.7.含NH4+的盐称为铵盐,下列有关铵盐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都能溶于水B.都可作氮肥C.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D.与碱反应都放氨气【考点】盐的化学性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酸碱盐的溶解性.【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铵盐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B、铵盐中含有氮元素,据此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铵盐溶于水时吸收热量,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铵盐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铵盐都能溶于水,故选项说确.B、铵盐中含有氮元素,都可作氮肥,故选项说确.C、铵盐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D、铵盐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故选项说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铵盐的化学性质、溶解性、溶于水的温度变化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棉花属于天然纤维B.缺铁会引起贫血,但不是补铁越多越好C.回收废旧金属可以减少环境污染D.亚硝酸钠可以代替食盐用来作食品的调味剂【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天然纤维的类别解答;B、根据铁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解答;C、根据废旧金属的回收意义解答;D、根据亚硝酸钠的毒性解答.【解答】解:A、棉花属于天然纤维,正确;B、缺铁会引起贫血,不是越补多也好,正确;C、回收废旧金属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正确;D、亚硝酸钠有毒,不可以代替食盐用来作食品的调味剂,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A.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避免产率偏低C.测定空气里O2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D.探究CO2性质: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空气组成的测定;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排水法收集O2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测定空气里O2含量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探究CO2性质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此时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应等到导气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开始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故A错误;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可能没有全部溶解,导致产率偏低,正确;C、由于插入燃烧匙太慢,在塞紧瓶塞之前,瓶部分空气受热逸出,使瓶的气体除氧气之外的气体也跑到了瓶外,会导致液体水面上升超过,故C错误;D、探究CO2性质:将CO2慢慢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故D错误.故选:B.【点评】这类题目考查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特别是知识的利用有一定的技巧,要填自己有把握的容.10.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是()A.分离CaCO3和CaCl2固体:取样,加足量水溶解,过滤B.制备Fe(OH)3:将Fe2(SO4)3溶液和适量的Ba(OH)2溶液混合,过滤C.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一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D.鉴别稀盐酸、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取样,分别滴入酚酞溶液后再相互混合【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CaCl2固体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Fe2(SO4)3溶液与适量的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进行分析判断.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D、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解答】解:A、CaCl2固体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取样,加足量水溶解,再过滤、蒸发,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B、Fe2(SO4)3溶液与适量的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过滤后得到的是硫酸钡、氢氧化铁的混合物,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C、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稀盐酸、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分别显酸性、碱性、碱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红色、红色,再将将稀盐酸分别滴加至变红色的两种溶液中,能产生气体的是碳酸钠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回答下列问题.(1)氢气的化学式是H2;(2)3个镁离子可表示为3Mg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1)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H2.(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镁离子可表示为:3Mg2+.故答案为:(1)H2;(2)3Mg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图A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B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1)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2)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数相同可知,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笫3或三周期.【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1)由氯元素的元素周期表可知,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故填:35.45;(2)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填:7;(3)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氯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故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第三周期.故填:3或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粒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意义,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13.四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生活中鉴別软水和硬水常加入肥皂水;(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瓶底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瓶底炸裂;(3)从微观角度来看,水蒸发成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的原因是水分子间隔变大.【考点】硬水与软水;氧气的化学性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分析;(2)根据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分析;(3)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之间有间隔进行分析.【解答】解:(1)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2)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可使燃烧后的高温物质不直接溅落在瓶底,防止瓶底受热而发生炸裂.(3)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答案为:(1)肥皂水;(2)防止瓶底炸裂;(3)水分子间隔变大.【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要学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14.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回答问题:(1)构成B物质的基本粒子是氧原子;(2)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D;(填序号)(3)A物质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观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构成B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的类别,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求出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1)由微粒的构成可知,构成B物质的基本粒子是氧原子;(2)4种物质中,A、D物质的分子是由不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3)由微粒的构成可知,A物质的化学式是NH3,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可推出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答为:(1)氧原子;(2)A、D;(3)﹣3.【点评】解决这种题的关键就是辨别分子是由何种原子构成,每种原子有几个,这样就可以得出分子的化学式,再利用化学式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15.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1)利用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2)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4)炼铁时高炉发生如下反应:3CO+Fe2O32Fe+3CO2,其中CO发生氧化反应.【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氧化反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2)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进行解答;(3)根据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进行解答;(4)根据得氧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进行解答.【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2)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3)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4)得氧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以3CO+Fe2O32Fe+3CO2,其中一氧化碳发生氧化反应.故答案为:(1)吸附;(2)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3)分子构成不同;(4)CO.【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16.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10℃时,100g水中加入20gKNO3达到饱和状态;(2)将4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加硝酸钾或者蒸发溶剂;(3)将30℃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时,以下说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B.溶剂的质量不变C.浓质的质W量不变D.溶解度不变.【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是()A.氦气 B.氮气 C.氢气 D.氧气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 B.酒精挥发 C.火柴燃烧 D.大米酿酒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称量氯化钠D.给固体加热4.下列物质中,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A.水B.氯化钠C.金刚石D.铁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H2SO4B.O2C.P2O5 D.KMnO4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钠ClNa B.氢氧化钠NaOHC.氢氧化钙Ca(HO)2D.碳酸钾KCO37.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酒精需要密封保存﹣﹣酒精分子在不停运动B.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C.过氧化氢分解属于化学变化﹣﹣过氧化氢分子本身发生变化D.水蒸发成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温度升高水分子的体积变大8.下列有关S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 B.由硫和氧气两种物质组成C.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 D.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9.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氢气>氮气B.硫元素的化合价:SO2>Na2SO4>H2S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l>Mg>NaD.地壳中元素的含量:Al>Fe>Si10.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B.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D.燃烧的过程中长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发光、放热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变化二、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39分)11.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氢分子;(2)3个镁离子;(3)二氧化碳的分子式.12.如图是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相关信息,回答问题.(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CaCO3中Ca元素的化合价为;(3)CaCO3是补钙剂中的一种,这里的钙是指(选填“元素”或“单质”);(4)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相同,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13.请回答与水有关的问题.(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除去水中的异味;(2)在家庭生活中,可以用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通过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不同.14.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1)燃烧镁条时,用来夹持的仪器是;(2)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的仪器是;(3)取用粉末状药品用到的仪器是;(4)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15.回答下列问题.(1)点燃纯净的氢气,氢气安静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2)不纯的氢气点燃,会发生;(3)所有可燃性的气体在点燃前,都要.16.根据图示中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一的目的是;(2)实验二中能被点燃的气体在极生成;(3)实验三中活性炭的作用是.17.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②若选择排空气法收集O2,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③若选择装置C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实验结束时需要先.1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1)甲是(填分子式);(2)该化学反应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分子式);(3)该化学反应属于(填反应类型);(4)化学反应前后,种类均不变(填分子或原子)19.小明将旅游时采集的山中的泉水,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样加入明矾的作用是.(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3)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向清水中加入消毒剂的作用是;(4)将净化后的水变为蒸馏水的操作步骤是.20.A、B…H八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H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试推断:(1)B是B在反应②中作该反应的.(2)写出D与G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H的文字表达式:.21.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回答下列问题.(1)维生素C含有种元素;(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比);(4)维生素C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是()A.氦气 B.氮气 C.氢气 D.氧气【考点】氧气的用途.【分析】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氮气、氢气、氦气均不能供给呼吸,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氧气能供给呼吸,氦气、氮气、氢气均不能供给呼吸.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重要性质之一是能供给呼吸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 B.酒精挥发 C.火柴燃烧 D.大米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火柴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大米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称量氯化钠D.给固体加热【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固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不能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要放在纸片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给固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下列物质中,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A.水B.氯化钠C.金刚石D.铁【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H2SO4B.O2C.P2O5 D.KMnO4【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硫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B、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错误;C、五氧化二磷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氧化物,故正确;D、高锰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物的判断,学生应抓住氧化物概念的要点来判断,并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类别及相关概念.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钠ClNa B.氢氧化钠NaOHC.氢氧化钙Ca(HO)2D.碳酸钾KCO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A.因在氯化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化学式为NaCl,故错误;B.氢氧化钠中钠显+1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是NaOH,故正确;C.氢氧化钙中钙显+2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是Ca(OH)2,故错误;D.碳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K2CO3,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酒精需要密封保存﹣﹣酒精分子在不停运动B.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C.过氧化氢分解属于化学变化﹣﹣过氧化氢分子本身发生变化D.水蒸发成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温度升高水分子的体积变大【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酒精需要密封保存,是因为酒精分子在不停运动的,为防止运动到空气中造成浪费,故选项解释正确.B、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是因为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故选项解释正确.C、过氧化氢分解属于化学变化,有财新物质生成,过氧化氢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D、水蒸发成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下列有关S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 B.由硫和氧气两种物质组成C.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 D.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格式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SO2可以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故正确;B.SO2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C.SO2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16×2)=1:1,故正确;D.SO2中,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2=0,x=+4,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宏观组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宏观组成、元素的分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氢气>氮气B.硫元素的化合价:SO2>Na2SO4>H2S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l>Mg>NaD.地壳中元素的含量:Al>Fe>Si【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别计算相对分子的质量进行比较;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别计算硫元素的化合价进行比较,解答;C、根据原子结构进行解答;D、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2=44;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28;故A错误;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2)×2=0,x=+4;Na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2+y+(﹣2)×4=0,y=+6;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2+z=0,z=﹣2;硫元素的化合价:Na2SO4>SO2>H2S;故B错误;C、铝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钠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C正确;D、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对分子的质量,化合价的计算,原子结构,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10.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B.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D.燃烧的过程中长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发光、放热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变化【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A.根据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考虑;B.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C.根据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进行解答;D.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解答】解: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例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二者的混合物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B.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例如水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故B错误;C.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例如中子也不显电性,故C错误;D.发光、放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就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化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化学思维方法,难度不大.二、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39分)11.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氢分子2;(2)3个镁离子3Mg+;(3)二氧化碳的分子式CO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3H2;(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镁离子可表示为:3Mg2+;(3)二氧化碳的分子式为:CO2;故答案为:(1)3H2;(2)3Mg2+;(3)C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2.如图是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相关信息,回答问题.(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2)CaCO3中Ca元素的化合价为+2;(3)CaCO3是补钙剂中的一种,这里的钙是指元素(选填“元素”或“单质”);(4)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相同,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1)如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钙原子结构示意图,则可知: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aCO3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3)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考虑;(4)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解答】解:(1)由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知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2)碳酸根显﹣2价,设钙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0,则x=+2价.(3)这里的“钙”是指钙元素,是指这一类原子的总称;(4)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钙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故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第四周期.答案:(1)40.08;(2)+2;(3)元素;(4)四.【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13.请回答与水有关的问题.(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2)在家庭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考点】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硬水与软水;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水中由于含有杂质,所以应该通过一定的方法除去,不同的杂质,除杂方法不一样.异味通常经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除去,降低水的硬度就是减少水的钙镁离子.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解答.【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且无毒,所以可以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所以为:木炭或活性炭.(2)在家庭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降低水的硬度就是减少水中的钙镁离子,通常情况下水中的可溶性钙镁离子经过加热可以转化为不溶性物质,因此生活中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所以为:加热煮沸.(3)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故答案为:(1)活性炭;(2)肥皂水;加热煮沸;(3)分子构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净化方法,要依据水中所含有的不同的杂质选择合适净化的方法.14.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1)燃烧镁条时,用来夹持的仪器是A;(2)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的仪器是D;(3)取用粉末状药品用到的仪器是G;(4)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B.【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分析】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选择判断即可.【解答】解:(1)夹持镁条燃烧的,应该是耐高温的,应是坩埚钳;(2)在酒精灯上加热需要垫石棉网的,受热面积应较大,烧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均炸裂;(3)药匙用于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4)胶头滴管是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故答案为:(1)A;(2)D;(3)G;(4)B.【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常用仪器,要了解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及用途,才能正确解答.15.回答下列问题.(1)点燃纯净的氢气,氢气安静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2)不纯的氢气点燃,会发生爆炸;(3)所有可燃性的气体在点燃前,都要检验纯度.【考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书写文字表达式;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分析】根据氢气的性质以及燃烧表达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点燃纯净的氢气,氢气安静燃烧,生成水,故填:氢气+氧气水;(2)不纯的氢气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故填:爆炸;(3)可燃气气体不纯时点燃可能产生爆炸,故所有可燃性的气体在点燃前,都要检验纯度,故填:检验纯度.【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氢气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6.根据图示中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一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实验二中能被点燃的气体在负极生成;(3)实验三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分析】(1)根据实验装置来分析;(2)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以及气体的检验方法来分析;(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解答】解:(1)该装置是用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填: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连接电源正极的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连接负极的试管内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故填:负;(3)装置内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点评】本题考查了初中阶段比较重要的三个实验,掌握其实验原理、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17.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试管;(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②若选择排空气法收集O2,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③若选择装置C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实验结束时需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2)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进行分析解答.②根据选择排空气法收集O2,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③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仪器a是试管.(2)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②选择排空气法收集O2,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③若选择装置C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实验结束时需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答案为:(1)试管;(2)①A;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③把导管移出水面.【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1)甲是SO2(填分子式);(2)该化学反应中,属于单质的是O2(填分子式);(3)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填反应类型);(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均不变(填分子或原子)。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3分)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蜡烛燃烧C.食物变质D.铁钉生锈2.(3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D.过滤3.(3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20B.该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为40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40.08%4.(3分)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Na+B.H C.O2D.Fe5.(3分)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B.碳单质用于冶炼金属,利用了碳单质的还原性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6.(3分)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X.则X的化学式为()A.H2B.H2O2C.O2D.H2O7.(3分)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A.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一一水分子间间隔变大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结构不同C.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一一含碳量不同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8.(3分)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试管甲中的气体可以燃烧B.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1:8D.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1:29.(3分)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5.2gA 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17.6g 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A.4:9B.8:11C.10:11D.31:44 10.(3分)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二、填空题11.(3分)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吉林省长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新人教版

吉林省长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新人教版

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中学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5-12期末)选择题(共1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A C D B C B D C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11.(1)2H (2)CO32- (3) Fe(OH)312.(1) 吸附(2)稳定(3)分子构成13. (1) 14.01 (2) 7 得到(3)离子14.(1)分子是不断运动(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用方程式回答也给分)15.4P +5O22P2O5 2H2O22H2O+O2↑2KMnO4K2MnO4+MnO2+O2↑16. (1)氧气(或O2)和水(或H2O) (不全得0.5分)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或在金属表面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或用油擦拭金属表面等)(2)2714t(没有单位t得0.5分)17.(1)天然气(2)① C+H2O=CO+H2② 置换反应18.⑴耗尽瓶内氧气;⑵ 8:1;⑶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有浑浊物出现。

19.(1)Cu(NO3)2(或CuSO4或CuCl2均可)(2)①Zn(NO3)2 Fe(NO3)2 (不全得0.5分)②Ag20. (1)长颈漏斗(2)稀盐酸化学方程式略容易形成液封或防止产生的气体逸出(或节约液体的用量)(3)9.6g(没有单位得0.5分)21. (1)氮氢氧碳、14:5:12:48 (2) 7922.(1)Zn > X > Cu > Ag (2)玻璃棒 (3) 3;Ag备注:化学方程式不写条件、或未配平或配平系数部分错均得0.5,但产物错误不得分。

其中17题的方程式不写条件不扣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5-12期末)
选择题(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C D B C B D C
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1.(1)2H (2)CO32- (3)Fe(OH)3
12.(1) 吸附(2)稳定(3)分子构成
13.(1) 14.01 (2) 7 得到(3)离子
14.(1)分子是不断运动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用方程式回答也给分)
15.4P +5O22P2O52H2O22H2O+O2↑
2KMnO4K2MnO4+MnO2+O2↑
16. (1)氧气(或O2)和水(或H2O) (不全得0.5分)
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或在金属表面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或用油擦拭金属表面等)
(2)2714t(没有单位t得0.5分)
17.(1)天然气
(2)① C+H2O=CO+H2②置换反应
18.⑴耗尽瓶内氧气;⑵ 8:1;⑶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有浑浊物出现。

19.(1)Cu(NO3)2(或CuSO4或CuCl2均可)
(2)①Zn(NO3)2 Fe(NO3)2 (不全得0.5分)②Ag
20. (1)长颈漏斗
(2)稀盐酸化学方程式略容易形成液封或防止产生的气体逸出(或节约液体的用量)(3)9.6g(没有单位得0.5分)
21. (1)氮氢氧碳、14:5:12:48 (2)79
22.(1)Zn > X > Cu > Ag (2)玻璃棒(3) 3;Ag
备注:化学方程式不写条件、或未配平或配平系数部分错均得0.5,但产物错误不得分。

其中17题的方程式不写条件不扣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