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 课 程要 求 教 师 要 改变 对 学 生 传 给师生双方增加 了很大 的心理 压力 。
的教 育观 念也 在随 之更新 。作 为教 统 的看 法 ,不 要 把 学 生 看 成 是 幼 稚 、
师 ,在 积极 地 参 与这 场 课 程 改革 的 同 无知、听任教师摆布的 、被动接纳知 学 习策 略 的运 用 ,不 以掌 握 知识 的多 时 ,应 及 时地 对 教 育 观念 、教学 过 程 识 的容 器 。学 生是 独 立 自主 的人 ,对 少为 目的 ;在 学 生 学 习过 程 中 ,教 师 进 行 反 思 ,重 新 审 视 自身 的 教 师 角 自己 的活 动 有 支配 、控 制 的能 力 ;学 只是 指 导和 帮 助 学 生 主动 参 与 、亲 身 色 ,作好 心 理 调 适 ,以适应 新 课 程 改 生是 学 习 活动 的主 体 ,学 习 是 学 生 自 实 践 、独立 思 考 、合 作 探 究 。 同时 教
程 。 同时 ,新 课 程 又是 师 生 共 同发 展 位上,不要搞 “ 师道尊严” ,不要用教 现 了新课 程 改 革 下 教学 过 程 是 师生 交
的载体 ,新课程是从原来的教材 、知 师的身份压制学生 ,要为学生创设一 往 、共 同发 展 的互动过 程 。通 过交往 ,
识 发 展 到 统整 的 、建 构 的课 程 ,它 既 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成为学生健康发 构建和谐的、民主的 、平等的师生关
者 和创 造 者
创造潜能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 题 或调 整 学 习 计划 ,从 而 实现 学 习 方
学 校 的 课 程 是 动 态 的 、发 展 的 , 能成 功 成才 ,要 相信 只要 找 到 因材 施 式 的转 变 ,培养 学 生 搜 索 和处 理 信 息
简述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简述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推出以来,教师角色也发生了巨变。
以前,教师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人,新课程改革则要求教师成为“激发学习欲望”的指导者。
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首先,新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作用从传授知识的人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知识,而且要设计有用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要把注意力从传授知识到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的实现转变,而不是以知识转移为主要任务。
其次,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担任导师的角色,倡导学生独立自主、参与性学习,动手动脑,实现自我发现等。
教师要提供学习环境,指导学生思考,发展学习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鼓励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挑战。
再次,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担任课堂管理者,把注意力从对学生知识掌握以及表现转移到学习过程本身和学习环境控制上。
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支持,激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此外,新课程改革还要求教师成为学习有关的调节者,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个性化发展能力。
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个性,并尊重学生的情绪,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在学
习中拥有主观能动性。
总之,新课程改革将教师角色转变为一个激发学习欲望的指导者,赋予教师更建设性的角色。
教师应该主动改变自己的角色,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担负起他们实现学生教育目标的责任,努力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和老师。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下的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还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教学中既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好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还要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呢?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是指教师要改变知识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成为促进学生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角色。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首先,现代科学知识数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教育中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经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
其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并根据需要去处理信息的方法,即要授之以“渔”。
这说明,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二,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
一方面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改变过去“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成为学生心理健康、品德健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中小学教师中,传统的教学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
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进行提高和深化,就容易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而不能自拔。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须做 好充 分的心 理准备 并进 行必要 的 角色调 习方式只是让 学生接受 , 缺乏对知识 的体 验过 人 才 , 息化 人 才的 培养 有 赖于 教 育 的信 息 信 试 以适应 改革 的大潮 。 对于 教师 角色的 转变 ,
正从传统 型向创新型转 变, 这就要求我 们教 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 准备 井进 行必要 的角色调试以适 应改革 的大 潮。 于教 师 角色的转 变, 对 我 想谈 谈个 人 的 看法 。 关键词 : 新课程理 念 教 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 G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6 4 0 8 2 1 ) 7 c-0 8 0 1 7 - 9 X( 0 0 0 () l - 1 7
习活动 中, 而且 要成为 学生 学习 的促进者 , 帮
新 的知 识信 息开 阔学生 视野 , 启迪 学生思 维 ; 同时教 师还必须具 有较强 的获取信息 、 储存 信 息、 加工处理信息 、 筛选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创造 信息的能 力。 教师必须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 、 多 学 中 , 确地指导学 生进入信息 高速公路检 索 正 信息获 取知识 。 作 为一名教 师 , 必须站在培养2 世纪国际 l 型人才的 高度 , 转变教师 角色 , 更新教 育观 念 ,
QQ Q: 】
Sc en and i ce Tec hno og I ovaton l y nn i Her d al
创 新 教 育
浅 谈 新 课 程 下教 师 角 色 的 转 变
白永 清 ( 河北省 涿鹿 县武家 沟镇 中学 河北 张家 口 050 ) 6 0 7
论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人是社会发展中最关键的因素,没有人的存在,万事皆休。所以人的成长与发展对社会而言至关重要。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除了先天的遗传,后天的环境也至关重要,其中教育的影响最为明显。教育是有专职人员(教师)来实施教育活动的,他们掌握着专业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学生的心理变化。所以,个体的成长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培养。随着社会发展频率的加快,人们普遍感到各种压力的侵袭,从而产生焦虑、孤独、抑郁,尤其是学生面对学业的压力、社会的各种诱惑,肯定会迷失方向,难以应对。这就必然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中的引路人,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全面发展,真正体现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全新的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课程观等一系列的新观念。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势在必行的,它将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角色的转变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否带动学生真正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的实施。
一、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及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实施,教师再也不能仅仅是个教书匠了。新课程改革目标中明确地指出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观中也指出“教师要善于引导,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这也是针对传统教育中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弊端所提出来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定然会要求教师教学方式随之转变,所以,教师应该由一个“教书匠”转变为一个“引导者”。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置之不管,全盘放手,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课堂没有了课堂的样子。而是说教师应该居于主导地位,掌控大局,适当地“放权”,不再一个人唱独角戏,要学会引导学生。把过程留给学。这样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目前,我国正在开展新的课程改革,教师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直接的参与者。
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探索者。
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
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角色观念,必须实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转换,以全新的角色投入到新的课程改革中去。
一、变“传授者”为“促进者”在新课程的教改中,教师应该由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是教师一个质的转变。
教师的职责由原来的传递知识到现在的激励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为此,教师力求做到: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潜能,诱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运用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学习。
二、变“权威者”为“合作者”过去的教学,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整个教学活动按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学生不能破坏这个机械程序。
这样的教学活动严重窒息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知识构建的活动。
教师应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成长的导师、学生学习的首席发言者。
在这个过程中,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机械的参与学习,而是互教互学、互学互动,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变“批评家”为“赏识家”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发现学生的错误、缺点,然后批评、指责、写检查等,这样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自暴自弃,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角色转变教学观念一、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性新课程作为我国根底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在给教师的进展带来了重要机遇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全新挑战,反思与重塑教师的自我角色,已成为我们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教师角色转变的三个方面(一)由单纯的学问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飞跃与突破就是要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伙伴、朋友关系。
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伙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公平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
使用鼓励、赏识的语言,让每一个孩子感到“我能行。
”课堂上,努力转变居高临下的指令性口语习惯,常常使用“你有什么发觉”、“信任你能说的更好”、“你的想法真奇异”、“谁有不同意见”、“到现在为止你读得最好”、“你能超过教师吗?”鼓舞、关爱、求异、鼓励的话语,让学生在极具亲和力的公平气氛中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念。
教学时,积极融入到学生中,特殊是智力进展缓慢的学生,要舍身处地的感受学生的学习行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热忱,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自主学习的力量。
概括来说,教师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帮忙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到达目标的最正确途径;(二)教导学习策略,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展多元智能;(三)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四)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特殊是给学生供应“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五)注意培育学生的自律力量,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六)和学生一道查找真理,并且能够成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二)由单纯的完成教学任务转变为教育教学的讨论者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根本构成,假如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活动中或者是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
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仅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它同时也是自己人生价值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点滴表达。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的三维统一,要求变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积极互动、平等、对话、互惠式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在精神的理解、情感的沟通过程中获得新体验,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
一、教师应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构者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中,教学与课程是相分离的,二者之间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好的。
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对课程作出任何变革。
”这实际上将知识和知识产生的过程割裂开来了,教师只是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课堂中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之余,主要是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编写教案,课堂教学完全是一个简单、封闭的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扮演的是权威的代言人角色,将各种经验、概念、法则或理论编成“问题程序”和“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直至得到预定答案为止。
新课程认为教学与课程不是二元分离的,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师不再是课程计划的被动执行者,而应成为新课程的积极建构者。
(一)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在我们周围,有丰富的教育资源。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应因地制宜,想方设法地开发各类教育资源,如校内教育资源——图书室、实验室的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图书馆、展览馆、工厂、企业、农村等;现代信息资源——校内外计算机网络、远程信息教育网络等。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运用好一些隐性教育资源和生成性教育资源,如班级良好的氛围、人与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具体问题等。
作为教师,就应随时随地开发、利用好这些现有的教育资源,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带来的巨大挑战。
(二)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有人说:“教师像课程的其他作者一样在‘创作’课程,只不过教师是现场‘创作’,而其他作者则是其作品在被阅读。
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那大中心校王圣伍《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这就是说课堂教学教师不是唯一的主宰,而是知识的转播者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者,是课程的开发者也是促进学生开发课程的引导者,是教学策略的实施者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这样的定位就是把学生看成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是新课程“以人为本”这一特点的具体体现。
因此,在新课程逐渐推广之际,教师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从教学的管理者向教学的组织者转变新课程理念强调,师生在教学中是共同参与、平等互动的,教师仅仅是组织者而已,不再是居高临下的管理者。
为此课堂设计要充分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如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在其间首先要随时洞察和把握学生的思维情境,及时调整施教导向,并相机给予指导和帮助。
其次要善于创设情境,营造浓郁的求知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寓教于乐,力求生动活泼,并能敏锐捕捉住学生思维中的瞬间火花。
再次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要能有序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张弛自如,不能听任学生信马由缰。
二、从教学的权威者向教学的引导者转变“师者,之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教学中对教师职业最典型的诠释。
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教学的过程。
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课堂主角”的旧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要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走向平等中的引导者。
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帮助学生制定切实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
其要旨应该是引而不发,导而不露。
要充分信任学生,并注意到个体与整体的差异,因人施教,点面结合。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改革的实行,让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新课程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的变革,也对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个明智型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该如何给自己重新定位呢?本文拟就此问题与大家商榷:一、教育理念的转变理念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根本和基石,教育思想观念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先导。
教育的不适应,应当首先是教育观念的不适应;收效不大,首先是教育观念转变不够。
在新课改形式下,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观念转变:1.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现代全新教育理论倡导“以人为本”,把学生的成长发展放在首位,以学生自由、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的价值取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或手段,把沉睡于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起来、激活起来。
2.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认识到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发展者,而不是教育活动中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者。
我们要把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3.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念。
今天的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具有鲜明的学生意识,要有正确的学生观,打破过去以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关系、主从关系和不平等的权威、依赖关系。
要尊重学生,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实行教育民主、教学民主,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要通过交往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思想感情,创设宽容理解的心理氛围,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教师在总体教育体系下,还将面临教学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诸多实际教学情境的影响和挑战。
因此,要成功地做好现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扮演好如下的角色: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
面对新课程,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那么,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实现哪些转变,本文作以简论。
一、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作为传统传授者角色的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他们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授受者.教师拥有绝对控制课堂教学的权利,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是单向传递,即教师讲,学生听。
且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讲得越多、越细就越好;学生越“听话”、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就越好;记忆得越多越准确就越好。
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怎样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与过程的评价。
由此造成的便是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的被动授受,学生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
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学习者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的强制填鸭式的教学是不能产生其期望结果的.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此意义上讲,学习是学习者的自主心理行为,教育只能影响学习并为学习服务。
教师的职能也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也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已成为未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各种开放的数据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因此,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学会如何根据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1. 引言1.1 新课程背景新课程背景指的是教育领域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出和实施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课程。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教育机构开始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课程形式。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兴趣,提倡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也随之发生了转变,不再是简单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传统教师,而是需要具备更加丰富的教育理念、方法和能力,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也为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新课程背景】的出现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1.2 教师角色转变意义教师角色转变的意义在于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升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角色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和信息,而是更注重引导学生发展综合素养和能力。
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领者和榜样。
教师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教育本身的改革和进步,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
教师角色的转变还意味着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需求和要求,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教师角色的转变意义重大,对教师个人、学生学习和整个教育系统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可以说是相对固定和单一的。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导者。
教师主要扮演的是灌输知识、传授技能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角色。
在这种传统的定位下,教师的权威性和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通常是班级中的中心人物,学生们都会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和支持来完成学习任务。
随着新课程的提出和推行,教师的角色也开始发生了转变。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着转变。
传统的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导者,而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不再局限于此,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就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转变进行浅谈。
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在传统教育中的变化就是告别了一成不变的课堂模式,不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教师不再是单方面的灌输者,而是更像一个引导者和激发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转变也要求教师更加注重跨学科教育。
传统的学科教育是以学科为主导,学科之间缺乏联系,而新课程下,教师需要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善于整合各种资源,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跨学科教育目标。
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转变也要求教师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
传统的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导者,而新课程下,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促进学生的人格修养和社会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要做学生的知识导师,还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和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使命。
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转变是一个全面的提升和深化,不仅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跨学科教育和社会责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实现教师的多元化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综合目标。
希望新课程下的教师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成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新课程的实施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新课程不仅改变了教学内容和方式,还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将从教师角色的变化角度出发,探讨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于从传授知识者到引导者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接受,教师被视为知识的源泉和权威,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灌输”转向“引导”,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于从知识传授者到知识引导者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能力的培养,而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目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
教师需要从知识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于从单向传递到多向互动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听讲,是一种单向传递的教学方式。
而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积极思考、交流和合作。
教师还需要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必然的趋势。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需要积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转变教师角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教师的转变将带来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赋予教师的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精神的角色特征,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总认为自己是教育的主宰者。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今天,教育的本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角色随着课改理念的变化也随之改变。
教师从昨天的“教书匠”要变为今天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必须扮演多个生龙活虎的角色。
因此,今天的教师与以前的不同之处是要唱好一出戏,赢得更多观众的鲜花和掌声。
一、教师由“饲养员”向“技术员”转变面对新教材,我们的教师再也不是昔日知识的主宰者,因为新教材决不是让教师唱独角戏的剧本。
对教学来讲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即“喂饱”不是“喂好”。
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被定位于课堂的主宰,即“主演+导演”,此时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走下讲台不仅成为知识的讲授者,更重要的是成为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例如,在讲授“离心泵的构造和原理”时,首先提出同学们司空见惯的洗衣机,同学们一定兴趣很高,这时让同学们围绕洗衣机的烘干原理展开激烈的讨论,结束后让学生做一小实验,细绳系一小球,在空中做圆周运动,然后松手让小球飞出,结合讨论结果,联系教材,得出结论。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小球沿切线方向飞出,洗衣机的烘干正是这一原理的应用。
这一知识点学生会很轻松地接受,教师也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学生需要的不是“填鸭式”教育,而是一种个性张扬式的教育。
因此,学生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
二、从“统治者”向“合作者”转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绝对的权威师生关系,“教师这样教,学生就不能那样学”的一种固定模式,教师完全控制着主动权和自主权,学生成了教师控制下“固定生产流程”标准划一的“产品”。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句话,道出了教师在教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古往今来,人们称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园丁,铺路石……这种种比喻概括出教师职业的伟大,也形象地揭示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今天,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种比喻似乎已经不能恰如其分地说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了,教师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本文谨从本人在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粗浅体会来初步探讨新课程体系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教师素养的新要求。
一、化學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化学新课程更加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特别突出思维的开放性训练;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注意与现代生活和实用技术的结合。
因此新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师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任何教学活动都应该遵循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并且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因此,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师与课堂等一列关系将发生调整和转变。
1、教材知识的传递者向新教材的设计者转变。
长期以来,化学教学中,教师按照统一的教材“教书”,即教师是教材知识的传递者,从而在学科教学中统得过死,教师根本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天性。
新教材最显著的变化是不再追求化学本身的完备性和知识的覆盖面,而是把学生的发展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基本理念,同时赋予教材中的化学知识以更多的价值观。
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充分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领悟编写意图,再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现有的各种条件,手段,精心设计,充分开发,形成一篇篇结构严谨,内容翔实,丰富多彩,特点鲜明的个性化教案,实现新的教学目标。
2、学生学习的教导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转变。
化学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天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始终是学生的亲密合作者。
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刘辉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及全球科技迅速发展。
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
新一轮的课改,在这种情形下稳步铺开。
我校在晋升为省示范性高中的过程中,注重了课程改革各方面的调整,尤其是针对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改变。
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教师的积极配合下,学生的主动学习下,已初具一定模式。
一、教师是促进者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模式也在改革中发生了循序渐进的变化和改革。
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不再存在。
教师“一言堂”已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信息时代的科技发展。
尤其在课改下倡导的“高效课堂”。
学生是新时代的学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学习中初步形成。
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强迫他们灌输知识的“奴隶主”。
只根据教学实际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以前教师为“主宰”,对知识讲解。
学生只“看花”,从来也不“绣花”。
理论和实践严重地脱节。
造成了课堂秩序好,而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远远不够,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督促,例如,当我们在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习体育的重要性》的探究中。
我把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让他们自己找资料,做讨论,写调查,去展示。
我作为教师,我的角色不是包办代替,而是促进者。
我可以对学生的调查给予支持,对学生的结论给予补充,对学生的展示给予指导……学生自己参与动手,动脑,合作的成果,他们记得牢,而是能够有创新。
在展示报告会上,学生自己的组织有序,编排恰当。
对于不足之处,教师指出提升空间,发展方向和总体思路。
整个过程学生学习积极踊跃,而不是乏味被动。
教师是促进者,不意味着教师放手不管,听之任之,那就失去了促进者的意义和功能。
对学生的指导失误,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失误。
所以,作为教师,“教”的目的是“不教”。
如何把正确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才能做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离骚》的政治隐情〈一〉《离骚》的创作背景(一)作者生平际遇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名平,战国初期的楚国人。
他生活在楚国由强盛走向衰落的怀王和顷象王时期。
年轻时曾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做过楚国的左徒(官名),参与国家大事。
他学识广博,有远大的政治理想。
为了统一中国他积极主张对内任用贤能,修明法度,富国强兵;对外联齐抗秦,但由于他的政治主张和活动触犯了腐朽贵族的利益,受到诬蔑和排挤,被昏庸不察的怀王免职流放到汉水北部。
楚都郢城被秦军攻陷,他看到祖国山河破碎,痛感国家政治黑暗,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于农历五月五日,怀着满腔忧愤,投汨罗江自杀。
[1]《离骚》抒写了屈原的政治理想和遭遇。
说到政治理想,他一心想让祖国独立富强,统一长期分离的中国,达到所谓的唐虞三代之志,实现所谓的“美政”,但是,楚国的现实并不允许屈原把自己的美好理想,变成名垂千古的历史业绩。
“七雄割据”的分裂局面,严重阻碍了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因此,结束这种分裂局面是历史赋予当时诸侯王的艰巨任务。
但是,一切都不如他的所愿。
诗人在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过程中遭遇到很多的挫折。
在那时,兴办教育为国家培育人才也是他的一个主张,但由于诗人的特立独行,立即引起世间庸人的馋毁,从而使诗人再一次遭遇挫折,陷入孤独绝望境地的他内心深处进一步展开,矛盾、彷徨、苦闷与追求理想,以及灵魂搏斗的过程。
(二)创作背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离骚》),屈原的王室出身使其无比自豪,但在天下的思想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是其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振兴国家的重任。
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当因小人谗言被放逐后,其心中所思依然是“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离骚》向及兴国的责任心终使其将自己的命运系于国家的命运上,与国家同生死,共存亡:《离骚》于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而最终贬逐的遭遇。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屈原既忧时光的流失,君王不及建功立业。
又伤国君没有信用,弃贤用恶。
[2]〈二〉《离骚》的象征手法(一)《楚辞章句离骚经序》认为《离骚》以香草美人来象征人格和君臣关系,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
一般说来,香草通常被屈原用来象征自己的品质和修养,而美人意象大多是屈原自拟。
用以向楚王陈述忠爱之心和被遗弃的哀怨。
用婚姻爱情来象征君臣关系,那时君臣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他们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
他用爱情失败和背离的痛苦来象征君臣乘违的现实,使得诗歌有着更深厚浓郁的抒情意味,更加忧怨悲愤。
《离骚》中的香草和美人意象,相互支持,共同营造了一个浪漫而悲愤的抒情意境,使得诗歌更加生动。
[3](二)《离骚》中的求女,也是一种象征的手法。
诗人即没有说其用意,人们也只能从前后文的联系和情理的推测去判断,这是很难得出结论的。
笔者比较赞同“求贤”之说。
“哀高丘之无女”,是忧国忧民的感情。
由此引起了下文的求女。
三次求女失败,情况又各不同。
第一次是所求非贤,第二次是为他人先得,第三是媒绝路阻。
在求女失败之后,又回到对现实的指控:“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这似乎是由鸠言不好、雄鸠鸣逝、理弱媒拙引发的感慨。
[4]<三〉《离骚》的政治隐情1、时代背景屈原的时代,是法制主张者同反动的封建集团在政治上矛盾冲突的时代,屈原是以一个高洁的、爱国的政治活动家,由于主张法制而同楚国的封君集团展开了政治斗争。
在封君集团的排挤和攻击下,屈原的政治前途终于断送了。
[5] 屈原所写《离骚》是同楚国的现实息息相关的。
在七雄纷争、各国存亡处于紧要关头的年代。
诗人的理想就是把祖国推上富强的道路,但是楚国又处于当时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大变革时期。
[5]诗人为真正达到这一目的,还突破了贵族阶级的极限。
那个时候是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年代,老百姓是在他们的掌控之中生活的。
[7]2、政治隐情(1)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湾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淡水河边吊屈原》,收在《舟子的悲歌》用追述示现的手法,想象屈原这位“千古的志士”,遭放逐后,行吟江畔,形容憔悴地高吟着《离骚》,而“泪涌如潮”屈原把满腔的“悲苦”,写入《离骚》,吟咏之间,不禁“泪涌如潮”。
把流泪夸张地说成如潮水涌涨,这譬喻正为了衬托屈原“悲苦”心境之“大”。
这“大”并不等于“多”的意思,它是大胸怀与大气魄。
因为他心中的“悲苦”,不是悲己怀才不遇,而是苦天下之大悲。
这大“悲苦”才是屈原伟大之所在。
[8]楚国的政治及其腐败,没有一个当权的人来整治。
他内心深处及其痛恨那些达官贵人,他们不考虑国家的安危,整天贪图享乐。
诗人看到这样的场景,想挽救国家,但又没有重用他的达人,因此,他著《离骚》来隐含自己的政治抱负。
(2)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
他曾任左徒之职,主持过楚国的变法,促成过六国合纵,令楚怀王为合纵长。
司马迁:“为楚怀王左徒。
搏文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9]政治才华出众,在楚国政坛曾显赫一时。
但是他在政治上却是失败的,政治主张无法实施,最后自投汨罗而死。
本文主要论述屈原政治失败的原因:1.屈原政治理想高远,曲高和寡。
2.屈原的立场坚定,从不妥协,势单力孤。
正是以上两方面因素,使得屈原不被理解,非常孤独,导致了政治的失败。
(3)屈原以忠信见疑,忧愁忧思,而作《离骚》。
离,犹遭也;骚,忧也。
明己遭忧作辞也。
[10]屈原忧国忧君、自卑不幸,内忧自己不能见用、抱负难展而充满委屈;外忧君王糊涂、群小得志而强敌压境,故“离骚”即为遭忧之意。
按当时战国的情形,留在楚国不是屈原的唯一选项,当时的士人存在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他们可以到各个诸侯国去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屈原为什么选择留在楚国,有人认为他是楚国的贵族,楚国的存亡与他休戚有关,如黄维章《楚辞听直》就有这样的说法:“溯所自出,明为宗臣,休戚存亡,谊佛获避,与后人袭套叙姓不同。
”[11]钱穆认为,在中国古代始终抱狭隘的国家观念的只有屈原一人,而大部分的知识者的国家的观念则相当的淡漠。
[12]《离骚》无论在表现诗人的现实遭遇与精神遭遇时,始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种自我中心主义与现实社会发生激烈冲突是必然的,即便诗人最终选择了留在楚国,但他始终找不到个体生存的时空,因而屈原的国家观念只不过是自我中心主义的扩大化。
[13]3、影响《离骚》对后代的影响是广泛的、深刻的。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离骚》形成一种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作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人文元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源头。
[14]如《圣经》之于西方文明,《古兰经》之于伊斯兰国家,《吠陀》之于印度。
这些源头性的作品融入后世人的显意识和潜意识中,左右着人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
《离骚》就是这样一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悠久影响的经典作品。
[15]今天我们纪念屈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弘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形成的对祖国、对人民的最深厚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所在。
他的作品和他的生平,构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传统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之所系、基石所在。
今天的中国不仅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更需要成千上万富有高尚爱国情操的仁人志士。
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高举这面爱国主义的大旗,培育全民的爱国情怀和爱国之心,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
求索精神应为全社会弘扬“在当今许多人只注重眼前利益、心态浮躁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通过纪念活动,发掘和倡导屈原的人格精神和原创精神。
”[16]结论屈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面伟大旗帜。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念龙说:“在对屈原思想情感的评价上,‘爱国主义’是一个现当代人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上世纪80年代初,有人曾对屈原的爱国主义提出了不同看法,引起较为热烈的反响,但最终仍得以肯定。
”[17]他认为,虽然屈原当时所爱的“楚国”与现在的中国并不是一个概念,或者说当时的屈原尚仅是一种”宗国”情结,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他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仍然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文化原型与精神典范。
[18]屈原的爱国和忧国忧民,不是停留在一般信念和文字上,而是与他的“九死不悔”的献身精神结合在一起。
[19]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顾久幸和何念龙等专家认为:“吾不能变心而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20]屈原坚持真理,不畏艰辛的人格精神,不仅值得今人效仿和学习。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个人独立创作时代的开创者,他创作的楚辞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文化传统,让文学真正成为作家心灵世界的展示,这种原创精神对后世的影响,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对文人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有划时代意义。
注释[1] 扬马胜.历代爱国诗文选.6-7[2] 段海蓉.北征与离骚之比较与启示.2002.23[3] 李金善.谈离骚香草的象征意义.58-60[4] 郭维森.屈原评传.选自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 122[5] 钦立.屈原离骚简沦.选自辽宁人民出版社.1[6] 钦立.屈原离骚简沦.选自辽宁人民出版社.59[7] 郭维森.屈原评传.选自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210[8] 郑祯玉. 屈原与苏轼:不朽的江神——析论余光中对屈原与苏轼的形象塑造 .云梦学刊,2010(01).44-50[9]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3.2481[10] 游国恩.离骚纂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4[11] 陈子展.楚辞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4[12]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41[13] 刘士林.中国诗学精神.海南:海南出版社,2006.77[14] 游国恩.离骚纂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 56[15] 扬伯峻.中华书局,1990版[16]王德华.论屈骚精神对当代的启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17]熊任望.《哀郢》缘何而作.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03)[18]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上海师范大学:2004.98[19] 王德华.论屈骚精神对当代的启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20] 何念龙.楚国的文学.华中师范大学教授,2001.121参考文献[1].黄灵庚:《离骚》:生与死的交响曲[J];中国诗歌研究;2003年00期[2].李建军:试论《诗经》宗教文化的族群特色[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3].李俊:楚音乐文化研究20年(1983-2003)[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年04期[4].鲍红:《离骚》“求女”喻意五说得失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5].刘树胜:《离骚》题旨别解[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6].王海兴:2004年楚辞研究综述[A]:中国楚辞学(第十辑)——2007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三)[C];2007年[7].李金善:《离骚》“滋兰树蕙”证解——也谈《离骚》香草的象征意义[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8].志瑛:屈赋“动·名·之·形”句异解[A];中国楚辞学(第二辑)——2002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