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同步高一物理练习:4.2(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单元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单元练习一、单选题1.在水平冰面上,一辆质量为1×103kg的电动雪橇做匀速直线运动,关闭发动机后,雪橇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关于雪橇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关闭发动机后,雪橇的加速度为-2 m/s2B. 雪橇停止前30s内通过的位移是150 mC. 雪橇与水平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03D. 雪橇匀速运动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为5×103W30°50kg10m2.如图所示,某段滑雪场的雪道倾角为,质量为的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处的雪道上由3m/s2g=10m/s2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大小为。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该运动员在雪道上下滑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5000J3000J2000J1000JA. B. C. D.3.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空气阻力就越大。
雨滴形成后从高空落下,最后匀速落向地面。
能反映雨滴在空中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其速度变化的是()A. B. C. D.4.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如图,火箭点火后刚要离开发射台竖直起飞时()A. 火箭处于平衡状态B. 火箭处于失重状态C. 火箭处于超重状态D. 空气推动火箭升空5.图为“歼20”战机在珠海航展上进行大仰角沿直线加速爬升的情景,能正确表示此时战机所受合力方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6.荡秋千是人们平时喜爱的一项休闲娱乐活动。
如图所示,某同学正在荡秋千,A和B分别为运动过程中的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
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经过A位置时,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B. 在B位置时,该同学受到的合力为零C. 由A到B过程中,该同学的机械能守恒D. 在A位置时,该同学对秋千踏板的压力大于秋千踏板对该同学的支持力7.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的处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时起受到如图所示水平外力F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2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12.5WB. 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4JC. 前2秒的过程中,第2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 第1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为6W8.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 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C. 宇航员的加速度等于零D. 地球对宇航员没有引力9.某机动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所受的阻力的大小等于车重的0.2倍,机动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20m/s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同步练习第四章第一、二节.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2011-2012学年高一物理必修1(人教版)同步练习第四章第一、二节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二. 知识要点: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掌握惯性的概念能够运用惯性解释自然现象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通过试验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力的关系即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三. 重点、难点解析:1.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理想实验:图1如图1甲所示,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如果第二个斜面倾斜角度小如图1乙,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角度,如图1丙,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伽利略的思想方法伽利略用“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伽利略的观点: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设想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笛卡儿的观点:除非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笛卡儿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
2.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如何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①明确了惯性的概念②确定了力的含义③定性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它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其效果跟不受外力的作用相同。
但是,我们不能把“不受外力作用”理解为“合外力为零”。
3. 惯性与质量图2图3(2)惯性: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说明: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②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是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惯性总是存在的。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课后练习卷: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若1、2两个相同的小车所受拉力分别为F1、F2,车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1、m2,打开夹子后经过相同的时间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1、x2,则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A.当m1=m2、F1=2F2时,x1=2x2B.当m1=m2、F1=2F2时,x2=2x1C.当F1=F2、m1=2m2时,x1=2x2D.当F1=F2、m1=2m2时,x2=2x1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用改变细砂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F.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得出若干组F和a的数据,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a-F图线,发现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是()A.没有平衡摩擦力,且小车质量较大B.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块太高,且细砂和小桶的质量较大C.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块太低,且细砂和小桶的质量较大D.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块太高,且小车质量较大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平衡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的本质就是想法让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零B.“平衡摩擦力”的本质就是使小车所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与所受到的摩擦阻力相平衡C.“平衡摩擦力”的目的就是要使小车所受的合力等于所挂重物通过细绳对小车施加的拉力D.“平衡摩擦力”时应将小车在重物通过细绳和滑轮而拉动小车过程中进行调整E.“平衡摩擦力”是否成功,可由小车施动而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迹间距是否均匀而确定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和理由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用电源为低压直流电源B.可以用装有砂子的小桶来代替钩码,这样会使实验更加方便C.处理数据时不用a-m图象,而用a-1m图象,是为了便于根据图象直观地做出判断D.改变小车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5.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为验证小车的质量m不变时加速度a 与作用力F成正比,学生甲、乙、丙、丁分别选取四组小车的质量m及钩码的质量M做实验.甲:m=500 g,M分别为50 g、70 g、100 g、125 g乙:m=500 g,M分别为20 g、30 g、40 g、50 g丙:m=500 g,M分别为50 g、70 g、100 g、125 g丁:m=500 g,M分别为30 g、40 g、50 g、60 g若其他操作都正确,那么利用实验数据画出的a-F图象较准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6.下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安装完毕后准备释放小车时的装置示意图.另一同学指出了图中的几处错误,其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B.拉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平行C.实验中所用电源应为交流电源D.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打点计时器应距右端较远些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和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时(使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设小车质量和车上砝码质量之和为M,砂及砂桶的总质量为m,分别得出如下图中甲、乙、丙、丁四条图线,其中图甲、乙、丙是a-F图线,图丁是a-1M图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较好地把握了实验条件M远大于mB.丙和丁没有把握好实验条件M远大于mC.甲同学长木板的倾角太小,而乙同学长木板的倾角太大D.甲、乙、丙三同学中,丙较好地完成了平衡摩擦力的操作二、非选择题8.现测得某一物体F一定时,a与m的关系数据如下表:(1)根据表中所列数据,画出a-1m图象.(2)由a-1m图象可知,当F一定时,a与m成关系.9.下图所示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的a -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10.“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 的实验数据如下表:(3)若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与纵轴相交但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若1、2两个相同的小车所受拉力分别为F1、F2,车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1、m2,打开夹子后经过相同的时间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1、x2,则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A)A.当m1=m2、F1=2F2时,x1=2x2B.当m1=m2、F1=2F2时,x2=2x1C.当F1=F2、m1=2m2时,x1=2x2D.当F1=F2、m1=2m2时,x2=2x1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用改变细砂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F.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得出若干组F和a的数据,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a-F图线,发现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是(C)A.没有平衡摩擦力,且小车质量较大B.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块太高,且细砂和小桶的质量较大C.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块太低,且细砂和小桶的质量较大D.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块太高,且小车质量较大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平衡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CE)A.“平衡摩擦力”的本质就是想法让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零B.“平衡摩擦力”的本质就是使小车所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与所受到的摩擦阻力相平衡C.“平衡摩擦力”的目的就是要使小车所受的合力等于所挂重物通过细绳对小车施加的拉力D.“平衡摩擦力”时应将小车在重物通过细绳和滑轮而拉动小车过程中进行调整E.“平衡摩擦力”是否成功,可由小车施动而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迹间距是否均匀而确定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和理由正确的是(C)A.实验中所用电源为低压直流电源B.可以用装有砂子的小桶来代替钩码,这样会使实验更加方便C.处理数据时不用a-m图象,而用a-1m图象,是为了便于根据图象直观地做出判断D.改变小车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5.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为验证小车的质量m不变时加速度a 与作用力F成正比,学生甲、乙、丙、丁分别选取四组小车的质量m及钩码的质量M做实验.甲:m=500 g,M分别为50 g、70 g、100 g、125 g乙:m=500 g,M分别为20 g、30 g、40 g、50 g丙:m=500 g,M分别为50 g、70 g、100 g、125 g丁:m=500 g,M分别为30 g、40 g、50 g、60 g若其他操作都正确,那么利用实验数据画出的a-F图象较准确的是(B)A.甲B.乙C.丙D.丁6.下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安装完毕后准备释放小车时的装置示意图.另一同学指出了图中的几处错误,其中不正确的是(D)A.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B.拉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平行C.实验中所用电源应为交流电源D.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打点计时器应距右端较远些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和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时(使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设小车质量和车上砝码质量之和为M,砂及砂桶的总质量为m,分别得出如下图中甲、乙、丙、丁四条图线,其中图甲、乙、丙是a-F图线,图丁是a-1M图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D)A.甲和乙较好地把握了实验条件M远大于mB.丙和丁没有把握好实验条件M远大于mC.甲同学长木板的倾角太小,而乙同学长木板的倾角太大D.甲、乙、丙三同学中,丙较好地完成了平衡摩擦力的操作二、非选择题8.现测得某一物体F一定时,a与m的关系数据如下表:(1)根据表中所列数据,画出a-1m图象.答案:如图所示(2)由a-1m图象可知,当F一定时,a与m成反比关系.9.下图所示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的a -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C)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10.“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0.16(0.15也算对)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 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答案:如图所示(3)若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与纵轴相交但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答案: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11/ 11。
新课标同步高一物理练习:4 本章高效整合(人教版必修1)
高一物理同步练习解析章综合(A卷)一、选择题1.有关惯性大小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跟接触面间的摩擦力越小,其惯性就越大B.物体所受的合力越大,其惯性就越大C.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D.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解析:物体的惯性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和物体受力情况、速度大小无关,故A、B、D错误,C正确.答案: C2.(2011·抚顺六校联考)如右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静止靠在墙边,然后释放,使它们同时沿竖直墙面下滑,已知m A>m B,则物体B() A.只受一个重力B.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C.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一个D.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弹力两个解析:物体A、B将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A、B之间无相互作用力,物体B与墙面有接触而无挤压,所以与墙面无弹力,当然也没有摩擦力,所以物体B只受重力,选A.答案: 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解析:由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概念可知,在加速度向下时处于失重状态.在加速度向上时处于超重状态,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 B4.用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一小球,小球和弹簧的受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的施力物体是弹簧B.F2的反作用力是F3C.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D.F4的反作用力是F1解析:F1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所以A错误;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C正确;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2的反作用力是F3,B正确;F4的反作用力是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D错误.答案:BC5.如右图所示,重10 N 的物体以速度v 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现给物体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 ,其大小为20 N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取g =10 m/s 2)( )A .1 N,20 m/s 2B .0,21 m/s 2C .1 N,21 m/s 2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解析: 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f =μF N =μmg =0.1×10 N =1 N ,水平方向上的合外力为F +F f =ma ,则a =F +F f m =20+11m/s 2=21 m/s 2.答案: C 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粗糙斜面上以加速度a 加速下滑,现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 作用在物体上,则施加恒力F 后物体的加速度将(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 解析: 施加力F 前,mg sin θ-μmg cos θ=ma ① 施加力F 后,(mg +F )sin θ-μ(mg +F )cos θ=ma ′② ①②得a a ′=mg mg +F <1,故a ′>a . 答案: A7.如下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A 和B 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拉力F 作用下,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 ,此瞬时A 和B 的加速度为a 1和a 2,则( )A .a 1=a 2=0B .a 1=a ,a 2=0C .a 1=m 1m 1+m 2a ,a 2=m 2m 1+m 2aD .a 1=a ,a 2=-m 1m 2a解析: 两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弹簧的弹力F 弹=m 1a .在力F 撤去的瞬间,弹簧的弹力来不及改变,大小仍为m 1a ,因此对A 来讲,加速度此时仍为a ;对B 物体取向右为正方向,-m 1a =m 2a 2,a 2=-m 1m 2a ,所以只有D 项正确.答案: D 8.有一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物资的箱子,如右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B .箱子刚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C .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D .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解析: 因为下落速度不断增大,而阻力F f ∝v 2,所以阻力逐渐增大,当F f =mg 时,物体开始匀速下落.以箱和物体为整体:(M +m )g -F f =(M +m )a ,F f 增大则加速度a 减小.对物体:Mg -F N =ma ,加速度减小,则支持力F N 增大.所以物体后来受到的支持力比开始时要增大,但不可能“飘起来”.答案: C9.质量为1 kg ,初速度v 0=10 m/s 的物体,受到一个与初速度v 0方向相反,大小为3 N 的外力F 的作用,沿粗糙的水平面滑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经3 s 后撤去外力直到物体停下来,物体滑行的总位移为(取g =10 m/s 2)( )A .7.5 mB .9.25 mC .9.5 mD .10 m解析: 刚开始物体受合外力F +μmg =ma ,代入数据,解得a =5 m/s 2,由于a 与v 0方向相反,所以由v 0=at 得到t =2 s 后物体速度为零,位移x =v 02t =10 m ;接下来反向匀加速运动1 s ,加速度a 1=F -μmg m ,代入数据解得a 1=1 m/s 2,位移x 1=12a 1t 2=0.5 m ,方向与x 相反.v 1=a 1t 1=1×1 m/s =1 m/s ,接下来做加速度a 2=μg =2 m/s 2的匀减速运动,所以x 2=v 212a 2=0.25 m ,所以总位移为x -x 1-x 2=9.25 m.答案: B10.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 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 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1)当M 与m 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观测加速度a 与质量M 的关系,应该做a 与________的图象.(3)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 -1M图线如右图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解析: (1)只有M 与m 满足M ≫m 才能使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2)由于a ∝1M ,所以a -1M 图象应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数据处理时,常作出a 与1M的图象.(3)两小车及车上的砝码的总质量相等时,由图象知乙的加速度大,故乙的拉力F 大(或乙中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大).答案: (1)M ≫m (2)1M(3)拉力不同11.如右图所示,一儿童玩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幼儿用与水平面成53°角的恒力拉着它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 =3.0 N ,玩具的质量m =0.5 kg ,经时间t =2.0 s ,玩具移动了x =4 m ,这时幼儿松开手,问玩具还能运动多远?(取g =10 m/s 2,sin 53°=0.8,cos 53°=0.6)解析: 一阶段 x =12at 2所以a =2 m/s 2 F cos 53°-μ(m g -F sin 53°)=ma所以μ=413v =at =4 m/s二阶段 F f =μmgμmg =ma ′ v 2=2a ′x ′解以上两式并代入数据得:x ′=2.6 m. 答案: 2.6 m 12.质量为2 kg 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 ,其运动的v -t 图象如右图所示.g 取10 m/s 2,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水平推力F 的大小;(3)0~10 s 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解析: (1)设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Δt 2、初速度为v 20、末速度为v 2t 、加速度为a 2,则a 2=v 2t -v 20Δt 2=-2 m/s 2①设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F 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f =ma 2②F f =-μmg ③ 联立②③得 μ=-a 2g=0.2.④(2)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Δt 1、初速度为v 10、末速度为v 1t 、加速度为a 1,则a 1=v 1t -v 10Δt 1=1 m/s 2⑤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F f =ma 1⑥联立③⑥得F =μmg +ma 1=6 N.(3)解法一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得x =x 1+x 2=v 10Δt 1+12a 1Δt 21+v 20Δt 2+12a 2Δt 22=46 m 解法二 根据v -t 图象围成的面积,得x =⎝⎛⎭⎫v 10+v 1t 2×Δt 1+12×v 20×Δt 2=46 m答案: (1)0.2 (2)6 N (3)46 m高一物理同步练习解析章综合(B卷)一、选择题1.关于超重、失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加了B.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减小了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消失了D.不论超重、失重,物体的重力不变答案: D2.如右图球A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B.A物体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C.A物体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D.A物体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解析:球A受重力竖直向下,与竖直挡板和斜面都有挤压.斜面给它一个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挡板给它一个支持力,水平向右,故选项C正确.答案: C3.一根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G,现把一重为G的物体系在绳的中点,分别握住绳的两端,先并拢,然后缓慢地左右对称地分开,若要求绳不断,则两绳间的夹角不能超过() A.45°B.60°C.120°D.135°解析:由于细绳是对称分开的,因而两绳的拉力相等,为保证物体静止不动,两绳拉力的合力大小等于G,随着两绳夹角的增大,两绳中的拉力增大,当两绳的夹角为120°时,绳中拉力刚好等于G.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 C4.某实验小组,利用DIS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电梯内做实验,在电梯的地板上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在传感器上放一个重为20 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实验中计算机显示出传感器所受物块的压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根据图象分析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从时刻t1到t2,物块处于失重状态B.从时刻t3到t4,物块处于失重状态C.电梯可能开始停在低楼层,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高楼层D.电梯可能开始停在高楼层,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低楼层解析:由图可知在0~t1、t2~t3及t4之后,传感器所受压力大小等于物块的重力大小;t1~t2时间段内,传感器所受压力大小大于物块重力,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向上;t3~t4时间段内,压力小于物块重力,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综上所述选项B、C正确.答案:BC5.一辆汽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计时之初,速度为6 m/s ,运动28 m 后速度增加到8 m/s ,则( )A .这段运动所用时间是4 sB .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3.5 m/s 2C .自开始计时起,两秒末的速度是7 m/sD .从开始计时起,经过14 m 处的速度是5 2 m/s解析: 由v 2-v 20=2ax 得a =v 2-v 202x =82-622×28m/s 2=0.5 m/s 2.再由v =v 0+at 得运动时间t=v -v 0a =8-60.5s =4 s ,故A 对,B 错.两秒末速度v 2=v 0+at 2=6 m/s +0.5×2 m/s =7 m/s ,C 对.经14 m 处速度为v ′,则v ′2-v 20=2ax ′,得v ′=62+2×0.5×14 m/s =5 2 m/s ,即D 亦对.答案: ACD 6.如右图所示,5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当用力F 推第一块使它们共同加速运动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由右向左,两块木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依次变小B .由右向左,两块木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依次变大C .第2块与第3块木块之间弹力大小为0.6FD .第3块与第4块木块之间弹力大小为0.6F解析: 取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5μmg =5ma .再选取1、2两块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2μmg -F N =2ma .两式联立得F N =0.6F .进一步分析可得从左向右,木块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依次变小的.答案: AD7.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 ,A 中F 垂直于斜面向上,B 中F 垂直于斜面向下,C 中F 竖直向上,D 中F 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 )解析: 由于物块始终静止在斜面上,物块所受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无直接关系,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沿斜面方向列平衡方程可判断出选项D 正确.答案: D 8.如右图所示,小车M 在恒力F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 ) ①若地面光滑,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②若地面粗糙,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③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④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若小车匀速运动,则小车受合力为零;若小车做变速运动,则小车受合力不为零.作出如图所示的受力分析图.①若地面光滑,则图中F f 不存在;②若地面粗糙,存在F N 必存在F f ,反之存在F f 必存在F N ; ③做匀速运动时受力分析即为右图所示:④若地面光滑,受三个力;若地面粗糙,受四个力. 综上所述,选项C 正确. 答案: C 9.如右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以a 1和a 2表示物体在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以x 表示物体运动的总位移,则x 、a 1和a 2的值为( )A .30 m,1.5 m/s 2,-1 m/s 2B .60 m,3 m/s 2,-2 m/s 2C .15 m,0.75 m/s 2,-0.5 m/s 2D .100 m,5 m/s 2,-3 m/s 2解析: 总位移x =10×62m =30 m .加速时a 1=Δv Δt =6-04-0 m/s 2=1.5 m/s 2,减速时a 2=Δv ′Δt ′=0-610-4 m/s 2=-1 m/s 2.答案: A10.BRT 是“快速公交”的英文简称,现在我国一些城市已经陆续开通,其中BRT 专车车身长将采用12米和18米相结合的方式,是现有公交车长度的2~3倍.现有一辆BRT 公交车车长18米,可以看做是由两节完全相同的车厢组成.现假设BRT 公交车其首段从站台的A 点出发到尾端完全出站都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站在站台上A 点一侧的观察者,测得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A 点所需要的时间为t 1,那么第二节车厢全部通过A 点需要的时间是( )A.22t 1 B .(2-1)t 1 C .(3-1)t 1 D .(3-2)t 1解析: 以公交车为参考系,等效为观察者从A 点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每节车厢长为L ,观察者通过第一节车厢的过程有L =12at 21,通过前两节车厢的过程有2L =12at 2,那么通过第二节车厢所需时间为t 2=t -t 1,以上各式联立可得t 2=(2-1)t 1,B 正确.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1.如右图所示,一长木板斜搁在高度一定的平台和水平地面上,其顶端与平台相平,末端置于地面的P 处,并与地面平滑连接.将一可看成质点的滑块自木板顶端无初速释放,沿木板下滑,接着在地面上滑动,最终停在Q 处.滑块和木板及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现将木板截短一半,仍按上述方式搁在该平台和水平地面上,再次将滑块自木板顶端无初速释放,设滑块在木板和地面接触处下滑过渡,则滑块最终将停在何处?解析: 设平台离地面的高度为h ,木板与地面的夹角为α,AP =x ,PQ =x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v 2=2(g sin α-μg cos α)hsin α=2(hg -μgx ),在水平地面上,v 2=2μgx ′,即2(hg -μgx )=2μgx ′,得x +x ′=hμ,即x +x ′是确定值,与木板的长度无关,滑块最终将停在Q 处.答案: 滑块最终将停在Q 处. 12.如图(a)所示,质量为M =10 kg 的滑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滑块上固定一个轻细杆ABC ,∠ABC =45°.在A 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2 kg 的小球,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现对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 1=84 N ,使滑块做匀加速运动.求此时轻杆对小球作用力F 2的大小和方向.(取g =10 m/s 2)有位同学是这样解的—— 小球受到重力及杆的作用F 2,因为是轻杆,所以F 2方向沿杆向上,受力情况如图(b)所示.根据所画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求得:F 2=2mg =2×2×10 N =20 2 N.你认为上述解答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给出正确的解答.解析: 解答不正确.杆AB 对球的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其具体的大小和方向由实际的加速度a 来决定.并随着加速度a 的变化而变化.由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有 F 1-μ(M +m )g =(M +m )a解得a =F 1-μ(M +m )gM +m=84-0.5×(10+2)×1010+2m/s=2 m/s 2 对小球有F 2=(mg )2+(ma )2=(2×10)2+(2×2)2 N =426 N =20.4 N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 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arctan mgma=arctan 5,斜向右上方.。
高中物理人教(新课标)必修1同步练习:第四章 专题 板块模型
高中物理人教(新课标)必修1同步练习:第四章专题板块模型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7高二下·黄山期末)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 . gB . gC . 0D . g【考点】2. (2分)(2019·昆明模拟)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点处于静止状态,现施加一水平力F,力F随时间t按如图所示的余弦函数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在0〜4s内,力F做功为零B . 第2s末,质点的加速度最大C . 第4s末,质点的速度最大D . 在2s〜4s内,质点做加速运动【考点】3. (2分)(2016·武昌模拟) 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木板A长L=1m,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静置一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B(可视为质点),它与木板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现用水平恒力F=28N 向右拉木板,使小滑块B能从木板A上滑下来.木板A和小滑块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aB ,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则从开始运动到小滑块B滑下木板的过程中,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 .B .C .D .【考点】4. (2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期末) 如图所示,图中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以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A . 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正、负B . 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C . 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何处较大D . 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度何处较大【考点】5. (2分) (2018高三上·武邑模拟) 一个质量可忽略不计的长轻质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质量分别为mA=1 kg和mB=2 kg的A、B两物块,A、B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2,水平恒力F作用在A 物块上,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若F=1 N,则A,B都相对板静止不动B . 若F=1.5 N,则A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5 NC . 若F=4 N,则B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 ND . 若F=6 N,则B物块的加速度为1 m/s2【考点】6. (2分)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在刚刚撤去F时,物体的加速度是()A . 等于零B . ,水平向左C . ,水平向右D . ,水平向左【考点】二、多选题 (共6题;共18分)7. (3分) (2017高一下·营口开学考) 如图所示,某人正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货物提升到高处.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货物获得的加速度a与绳子对货物竖直向上的拉力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 图线与纵轴的交点M的值aM=﹣gB . 图线与横轴的交点N的值TN=mgC . 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质量mD . 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质量的倒数【考点】8. (3分) (2017高一上·肇庆期末) 质量为m的人站在升降机中,如果升降机运动时加速度的绝对值为a,升降机底板对人的支持力N=ma+mg,则可能的情况是()A . 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运动B . 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上加速运动C . 在向上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D . 在向下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考点】9. (3分)(2019·南京模拟) 质量均为m的两个木块A、B用一轻弹簧拴接,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现用一竖直向上的恒力F拉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从木块A开始运动到木块B刚要离开地面的过程中,设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 要使B能离开地面,F的大小应大于mgB . A的加速度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 . A的动能一定先增大后减小D . 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定增大【考点】10. (3分) (2017高一下·合肥期末) 一质点在0~15s内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取竖直向下为正,g取10m/s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质点的机械能不断增加B . 在0~5s内质点的动能减小C . 在10~15s内质点的机械能一直增加D . 在t=15s时质点的机械能大于t=5s时质点的机械能【考点】11. (3分) (2018高三上·河北期末)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上端与质量为m的物块A连接,A的右侧紧靠一质量为m的物块B,但B与A不粘连。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之蔡仲巾千创作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位移大小分歧,路程一定分歧 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C.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成能为零D.以上说法都分歧错误4.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A.位移是5m B.路程是5m C.位移大小是3mD.以上均分歧错误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D.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A.汽车在出发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B.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暗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C.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D.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9.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A.76km/h是平均速度 B.76km/h是瞬时速度C .600m/s 是瞬时速度D .600m/s 是平均速度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 成反比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C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D .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纷歧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A .2/)(21v v -B .2/)(21v v +C .)/()(2121v v v v +-D .)/(22121v v v v +12.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B .物体运动的速度变更量相等C .平均速度变更量相等D .位移变更量相等14.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 .1=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 .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D .4=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15.如图所示,能正确暗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16.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 .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2s 末速度大2m/sC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 /sD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 /s17.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A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更的快慢B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更的大小C .加速度为正值,暗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D .加速度为负值,暗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B .物体的速度大小坚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C .速度变更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1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A .速度不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 .速度不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C.速度的变更率越来越小D.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20.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Ⅰ段,第 3、4s为第Ⅱ段,第5s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与第5s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C.第Ⅰ段与第Ⅲ段平均速度相等D.第Ⅰ段和第Ⅲl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二、填空题21.一物体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第四章复习提升(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将惯性与力混淆1.(2019天津六校高一上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惯性是一种力C.物体受恒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D.惯性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易错点2不清楚合力与加速度的对应关系2.(2019甘肃兰州一中高一上月考,)(多选)下列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为0,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0C.物体的速度为0,所受的合外力可能很大D.物体的速度很大,所受的合外力可能为0易错点3误认为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3.()(多选)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合力为零时的特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可以被牛顿第二定律代替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所以不容易停下来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易错点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问题,受力分析时易漏力或添力4.(2019湖南岳阳一中高一上期末,)如图所示,固定斜面CD段光滑,DE段粗糙,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从C点由静止下滑,下滑过程中A、B保持相对静止,则()A.在CD段时,A受三个力的作用B.在DE段时,A可能受两个力的作用C.在DE段时,A、B可能处于失重状态D.整个下滑过程中,A、B一定均处于失重状态思想方法练一、整体法与隔离法1.(2019安徽黄山高一上期末,)(多选)如图所示,材料相同,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A和B靠在一起放在水平面上。
用水平推力F向右推A使两物体一起向右加速运动时(图甲),A和B之间的作用力为F1,加速度为a1。
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F向左推B加速运动时(图乙),A和B之间的作用力为F2,加速度为a2。
则()A.F1∶F2=1∶1B.F1∶F2=m∶MC.a1∶a2=M∶mD.a1∶a2=1∶1二、临界问题分析法2.(2019江西南昌二中高一上期末,)(多选)如图所示,轻弹簧两端拴接两个小球a、b。
最新人教版新课标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B .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C .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D .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C .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D .以上说法都不对4.一个小球从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A .位移是5mB .路程是5mC .位移大小是3mD .以上均不对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D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9.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 是平均速度B .76km/h 是瞬时速度C .600m/s 是瞬时速度D .600m/s 是平均速度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 成反比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C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D .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21v v -B .2/)(21v v +C .)/()(2121v v v v +-D .)/(22121v v v v +12.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B .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相等C .平均速度变化量相等D .位移变化量相等14.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 .1=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 .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D .4=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15.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16.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 .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2s 末速度大2m/sC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 /sD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 /s17.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 )A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B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C .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D .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B .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1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A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C .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D .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20.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 为第 Ⅰ段,第 3、4s 为第 Ⅱ段,第5s 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s 与第5s 的速度方向相反B .第1s 的加速度大于第5s 的加速度C .第Ⅰ段与第Ⅲ段平均速度相等D .第Ⅰ段和第Ⅲl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二、填空题21.一物体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4m/s ,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8m/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2021-2022学年度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1)含详解
2021-2022学年度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1)含详解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5题)1、甲、乙两质点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 t 图象如图所示,关于甲、乙在 0 ~t 0 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 ~t 0 时间内,甲做减速运动,乙做加速运动B .0 ~t 0 时间内,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C .在t 0 时刻,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D .在t 0 时刻,甲和乙之间的间距最小2、筷子是中国人常用的饮食工具,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
筷子在先秦时称为“ 挾” ,汉代时称“ 箸” ,明代开始称“ 筷” 。
如图所示,用筷子夹质量为m 的小球,筷子均在竖直平面内,且筷子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 ,已知小球与筷子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μ <tan θ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取g 。
为使小球静止,下例说法正确的是()A .每根筷子对小球的压力N 的最大值为N =B .每根筷子对小球的压力N 的最小值为N =C .筷子对小球的摩擦力不可能为0D .筷子对小球的摩擦力可以沿接触面向下3、小球从 4m 高处竖直下落,被地板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
在这个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 .5m ,3mB .3m ,3mC .4m ,3mD .3m ,5m4、环青海湖自行车赛举世瞩目,在一次比赛中,有位骑手从t 0 时刻开始至t 1 时刻终止刚好回到出发点,共骑行的路程是 s ,则这位骑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 .B .0C .D .以上答案都不对5、身高为 1.72m 的田径运动员正在进行100m 短跑比赛,在终点处,一站在跑道终点旁边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刺动作,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 ,快门(曝光时间)是s ,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高度为 1.72×10 -2 m ,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2×10 -3 m ,则运动员冲刺时的速度大小是()A .12m/sB .12.5m/sC .10m/sD .15m/s6、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 A ,受到水平推力F 的作用,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A .时间内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B .时刻物体的速度最大C .时刻物体的速度最大D .时刻后物体立即做反方向运动7、一辆车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和两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B .位移大小之比为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D .以上说法都不对8、如图,一小球可视为质点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小球从位置m 到位置p 的运动过程中,从位置m 到位置n 的时间为,从位置n 到位置p 的时间为,两段连续的位移均为s ,则小球通过位置n 时的速度的大小为()A .B .C .D .9、如图将光滑的重球放在斜面上,被竖直的挡板挡住而静止,设球对斜面的压力为,对挡板的压力为,当挡板从竖直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A .变小,变大B .变大,变小C .变小,先变小后变大D .和都变小10、倾角为30° 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5kg 的物块放到斜面上,轻推后物块恰好能匀速下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同步练习:4.2.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1.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来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B .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C .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D .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选项A 中平衡摩擦力时,不能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或小桶)通过细绳拴在小车上,A 错;选项B 、C 、D 符合正确的操作方法,B 、C 、D 对.答案:BCD2. 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在研究加速度a 与小车的质量M 的关系时,由于没有注意始终满足M ≫m 的条件,结果得到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解析:在本实验中绳中的张力F =Mmg M +m ,则小车的加速度a =F M =mg M +m,在研究加速度跟小车质量M 的关系时,保持m 不变,若横轴为1/(M +m ),则a -1/(M +m )图象应是过原点的直线,当满足M ≫m 时,m 可以忽略不计,a ≈mg M,a -1/M 图象还可以满足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当小车的质量较小、不满足M ≫m 时,图象便发生向下弯曲.故选D. 答案:D3.图1如图1所示,在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演示实验中,若1、2两个相同的小车所受拉力分别为F 1、F 2,车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 1、m 2,打开夹子后经过相同的时间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 1、x 2,则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有( )A .当m 1=m 2、F 1=2F 2时,x 1=2x 2B .当m 1=m 2、F 1=2F 2时,x 2=2x 1C .当m 1=2m 2、F 1=F 2时,x 1=2x 2D .当m 1=2m 2、F 1=F 2时,x 2=2x 1解析:题中m 1和m 2是车中砝码的质量,绝不能认为是小车的质量.当m 1=m 2时,两车总质量仍相等,因F 1=2F 2,则a 1=2a 2.由x =12at 2知,A 正确,B 错误;若m 1=2m 2,两车总质量关系未知,故C 、D 不能确定.答案:A4.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主要的步骤有:A .将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个质量相等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长木板上;B .打开夹子,让两个小车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夹上夹子,让它们同时停下来,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个小车在这一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C .分析所得到的两个小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与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到质量相等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作用力大小的关系;D .在小车的后端也分别系上细绳,用一只夹子夹住这两根细绳;E .在小车的前端分别系上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内分别放着数目不等的砝码,使砝码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分别用天平测出两个砝码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上述实验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实验步骤,对于实验的一些常识,必须牢记于心,结合本实验的实验步骤,不难排列出正确的顺序.答案:AEDBC5.图2如图2所示,是某次利用气垫导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安装完毕后的示意图,图中A 为砂桶和砂,B 为定滑轮,C 为滑块及上面添加的砝码,D 为纸带,E 为电火花计时器,F 为蓄电池、电压为6 V ,G 是电键,请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接滑块的细线应水平(或与导轨平行)(2)C滑块离计时器太远(3)E电火花计时器用的是220 V的交流电,不能接直流电6.“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3-4-8所示.(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3-4-9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 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砝码盘中砝码总0.1960.3920.5880.7840.980重力F(N)加速度a(m·s-0.69 1.18 1.66 2.18 2.702)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a-F的关系图象.(3)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解析:根据Δx=aT2,可计算小车的加速度,a=0.16 m/s2,运用表格中给出的数据可0绘出图象,图象不过原点的主要原因是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答案:(1)0.16(0.15也可)(2)见右图(3)未计入砝码的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同步练习解析 实验
1.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来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B .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
C .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
D .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选项A 中平衡摩擦力时,不能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或小桶)通过细绳拴在小车上,A 错;选项B 、C 、D 符合正确的操作方法,B 、C 、D 对.
答案:BCD
2. 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在研究加速度a 与小车的质量M 的关系时,由于没
有注意始终满足M ≫m 的条件,结果得到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
解析:在本实验中绳中的张力F =Mmg M +m ,则小车的加速度a =F M =mg M +m
,在研究加速度跟小车质量M 的关系时,保持m 不变,若横轴为1/(M +m ),则a -1/(M +m )图象应是过原
点的直线,当满足M ≫m 时,m 可以忽略不计,a ≈mg M
,a -1/M 图象还可以满足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当小车的质量较小、不满足M ≫m 时,图象便发生向下弯曲.故选D. 答案:D 3.
图1
如图1所示,在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演示实验中,若1、2两个相同的小车所受拉力分别为F 1、F 2,车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 1、m 2,打开夹子后经过相同的时间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 1、x 2,则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有( )
A .当m 1=m 2、F 1=2F 2时,x 1=2x 2
B .当m 1=m 2、F 1=2F 2时,x 2=2x 1
C .当m 1=2m 2、F 1=F 2时,x 1=2x 2
D .当m 1=2m 2、F 1=F 2时,x 2=2x 1
解析:题中m 1和m 2是车中砝码的质量,绝不能认为是小车的质量.当m 1=m 2时,两车总
质量仍相等,因F 1=2F 2,则a 1=2a 2.由x =12
at 2知,A 正确,B 错误;若m 1=2m 2,两车总质量关系未知,故C 、D 不能确定.
答案:A
4.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主要的步骤有:
A .将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个质量相等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长木板上;
B .打开夹子,让两个小车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夹上夹子,让它们同时停下来,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个小车在这一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C .分析所得到的两个小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与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到质量相等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作用力大小的关系;
D .在小车的后端也分别系上细绳,用一只夹子夹住这两根细绳;
E .在小车的前端分别系上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内分别放着数目不等的砝码,使砝码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分别用天平测出两个砝码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
上述实验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实验步骤,对于实验的一些常识,必须牢记于心,结合本实验的实验步骤,不难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答案:AEDBC 5.
图2
如图2所示,是某次利用气垫导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安装完毕后的示意图,图中A 为砂桶和砂,B 为定滑轮,C 为滑块及上面添加的砝码,D 为纸带,E 为电火花计时器,F 为蓄电池、电压为6 V ,G 是电键,请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接滑块的细线应水平(或与导轨平行)
(2)C 滑块离计时器太远
(3)E 电火花计时器用的是220 V 的交流电,不能接直流电
6.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3-4-8所示.
(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3-4-9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 .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
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 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砝码盘中砝码总
0.1960.3920.5880.7840.980
重力F(N)
加速度a(m·s-
0.69 1.18 1.66 2.18 2.70
2)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a-F的关系图象.
(3)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
解析:根据Δx=aT2,可计算小车的加速度,a=0.16 m/s2,运用表格中给出的数据可0绘出图象,图象不过原点的主要原因是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答案:(1)0.16(0.15也可)
(2)见右图
(3)未计入砝码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