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闸北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
上海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
上海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6九上·临洮期中) 下列词语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 木已成舟B . 蜡炬成灰C . 花香四溢D . 滴水成冰2. (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 2P+5O2═P2O5B . 2NaOH+H2SO4═Na2SO4+H2OC . CO2+Ca(OH)2═CaCO3↓+H2OD . 2Fe+6HCl═2FeCl3+3H2↑3. (2分)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火能燃烧甚至会发生爆炸,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保存三甲基一氯硅时应密封防水B . 三甲基一氯硅充分燃烧的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C . 三甲基一氯硅水溶液的pH小于7D . 三甲基一氯硅由碳、氢、硅、氯四个原子构成4. (2分)(2018·云南)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 点燃酒精灯B . 量取液体C . 向试管中加固体D . 稀释浓硫酸5. (2分)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燃烧B . 用木材引燃煤,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C . 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物质就会燃烧D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其充分燃烧6. (2分)下列各物质的俗名中,属于同种物质的名称是()A . 烧碱、火碱、苛性钠B . 熟石灰、消石灰、生石灰C . 金刚石、大理石、石灰石D . 沼气、天然气、水煤气7. (2分) (2016九上·丹江口期中) 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10H14N2 ,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尼古丁由三种元素组成B . 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C . 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 . 尼古丁中含有氮分子8. (2分)下列的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的是()A . 人呼出的气体B . 铁丝燃烧C . 木炭燃烧D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9. (2分) (2017九上·东台月考) 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0.55倍,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③D . ①②③10. (2分)(2016·微山模拟)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B .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C .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D .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二、填空题 (共7题;共32分)11. (8分) (2016九上·绥棱期中) 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离子这些微粒中;(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有________;(3)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_;(4)带正电的微粒有________;(5)带负电的微粒有________;(6)质量最小的微粒有________;(7)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________;(8)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12. (5分)(2014·苏州) 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1)常温下,铝和氧气发生反应,在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膜:________.(2)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铁溶液:________.(3)炼铁高炉内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________.(4)铁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生成硫酸亚铁溶液:________.(5)碳酸氢铵晶体受热后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13. (5分) (2018九上·丹东月考) 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上海市闸北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六、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O2B.N2 C.He D.CO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占78%。
故选B。
考点:空气的成分28.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日常生活常接触到物品上的氟”、“钙”等指的均是元素。
故选C。
考点:常见粒子的判断29.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B.铁钉生锈C.蜡烛燃烧D.食物变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冰川融化是水由固体变成液体状态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生锈,铁变成铁锈,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食物变质发生的是缓慢氧化,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
故选A。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30.下列物质中前一种物质是氧化物,后一种物质是混合物的是()A.生石灰、熟石灰B.碳酸、二氧化硫C.水、澄清石灰水D.胆矾、空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氧化物。
根据概念,A生石灰属氧化物,熟石灰属化合物;B中碳酸属化合物,恶意如何了属氧化物;C 中水出氧化物,除去石灰水属混合物;D中胆矾属化合物,空气属混合物。
故选C。
考点:物质的分类31.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C.外出时佩戴反雾霾口罩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引起雾霾的主要原因的可吸入颗粒物,C中不能减少自然界中可吸入颗粒物的量。
故选C。
考点:环境保护3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A.金刚石和石墨B.双氧水和水C.干冰和冰D.氧气和液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上海市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
上海市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尾气催化转换器”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B.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C.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个数不变2.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
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3.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已知Y元素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X元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比Y元素少1个,则该化合物化学式为A.X2Y5B.X2Y3C.XY2D.X2Y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8g,通过足量的炽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其质量增加了9. 6g,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2. 8gB.4. 4gC.5.2gD.7.2g5.某元素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M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M在此氧化物中的化合价为A.+6 B.+4 C.+2 D.+16.将25克甲物质跟5克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有10克甲,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
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A + B ═ C + 2D B.A + 2B ═ 2C + DC.A + 2B ═ C + 2D D.2A + B ═ 2C + D7.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①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B.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是为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C.实验过程②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只需要足够的氧气D.对比①②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A B.B C.C D.D9.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B.镁在空气中加热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MgCO+2HCl=MgCl+CO+H O。
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卷)说明:本试题(卷)共12页,满分150分,检测时间150分钟,物理部分80分,化学部分70分化学部分(7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Ⅰ(客观卷)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入下表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牛奶变酸C、干冰升华D、苹果榨成汁2.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C、液化气、煤气泄露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铜线B、不锈钢C、硬铝D、18K黄金4.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氢气充探空气球B、酒精作燃料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D、木材可以制作桌椅5.金属单质家族四兄弟W、X、Y、Z,不小心掉入稀盐酸池,神情如图所示则W、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稀盐酸池W皮肤起泡X咬牙在叫Y偷偷在笑Z又哭又跳A、X>W>Z>YB、Z>X>W>YC、W>X>Y>ZD、Y>Z>X>W 6.分析HCl、X、HClO、KClO3、KClO4的排列顺序规律,X代表的是A、NaClB、KClOC、Cl2D、ClO27.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B、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8.小民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他认为缺少的仪器是A、小烧杯B、玻璃棒C、药匙D、长颈漏斗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化学试题(考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60分)请注意: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请将答案写到答题纸上。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1- 35.5 Fe- 56 Ca- 40 N - 14S- 32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20 分)第 1 题-第 10 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瓷碗破碎C.食物腐败D.火药爆炸2.下列各物质的主要成份属于同一物质的是A .石灰石、大理石 B.冰、干冰 C.不锈钢、黄铜 D.生石灰、熟石灰3.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A.B.C.D.4.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固体药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点燃或加热一氧化碳气体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C.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5.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A .可以软化水B.具有乳化的功能C.可以沉降杂质 D .溶于水时放热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不是酒,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B.干冰不是冰,是二氧化碳固体C.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相对质量,而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的单位为克D.“白色污染”不只是白色的,它是指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所造成的污染7.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C.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 D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8.在化学反应 2KMnO 4+16HCl ====2KCl+2MnCl 2+ 5Cl 2↑ +8H2O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变化最大的元素是A . Mn B. Cl C. H D . O9.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 .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10.下列物质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 FeO B. Fe2O3C. Fe3O4D. FeSO4第 16 题-第 20 题。
上海市闸北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沪教版
上海市闸北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O2B.N2C.He D.CO22.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食物变质4.下列物质中,前一种物质是氧化物,后一种物质是混合物的是()A.生石灰、熟石灰B.碳酸、二氧化碳C.水、澄清石灰水D.胆矾、空气5.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D.减少燃烧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6.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金刚石、石墨 B.双氧水、水C.干冰、冰 D.氧气、液氧7.三氧化二铬(Cr2O3)可用作油漆颜料,Cr2O3中Cr的化合价是()A.﹣3 B.﹣2 C.+2 D.+3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A.胆矾CuSO4•5H2O B.碳酸钠NaCO3C.氢氧化铝Al(OH)2D.氧化铁FeO9.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少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相关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A.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B.有烟雾的地方,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烟雾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10.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物质()A.只含硫元素B.一定含氧元素C.一定含硫、氧、氢元素D.一定含硫、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11.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在固态时分子式静止不动的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12.科研人员发现维生素P 能封住病毒的侵占途径.已知维生素P 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B.维生素P是一种氧化物C.维生素P相对分子质量为610gD.将维生素P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1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2HCl,该反应属于()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14.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 B.用金刚石做钻头C.用石墨做铅笔芯D.用焦炭冶炼金属16.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C.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17.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蒸发皿时垫上石棉网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称量C.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D.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测定pH18.“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产物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化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中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的是()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B.工业上制取氧气C.2C2H4+O2→2C2H40D.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9.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下列关于SiO2的说法正确的是()A.SiO2的摩尔质量是60B.1mol SiO2中含有1molO2C.1.5mol SiO2中含有18.06×1023个氧原子D.1mol SiO2的质量是60g/mol20.将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 9.2 16.0 0 0 0反应后质量/g 0 0 10.8 8.8 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无论如何改变氧气的起始量,均有X生成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不含氢元素D.表中a的值为6.6二、填空题(共20分)21.用化学符号填空:2个氧原子_;5个硫化氢分子;+2价的钡元素;硝酸亚铁.22.苯(C6H6)是室内装潢污染物之一,它的摩尔质量是,0.5mol 苯的质量是克,0.5mol 苯含碳原子物质的量是mol,含个氢原子.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苯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23.有一种干燥剂,它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其化学式为.将该干燥剂放入水中搅拌,其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滴入无色酚酞显色.反应后,取出少量清夜于试管中,再向其中吹气,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4.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1)电源中A端是电源的极(填“正”或“负”).(2)试管d中的气体是.(3)若收集到c气体22.4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大约ml.(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电解水时发生改变的粒子是,电解水时没有改变的粒子是.三、简答题(共20分)25.铜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纯净的铜颜色为紫红色,它能够和硝酸银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单质.某同学设计下表所示实验,探究金属铜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操作装置现象1、取一小块铜丝网,卷成筒形,固定在铜丝上.2、分别向①和②中注入15mL、30%的H2O,并放入盛有热水的③中.约1min后可观察到①和②中都有少量气泡产生3、把铜丝插入①中.①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约5min后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②中仍然有少量气泡产生(1)仪器②中实验的目的是;(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如果用本实验探究铜是不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需要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其中必要的是.A.称量实验前铜丝网的质量 B.将实验后的铜丝网干燥、称重C.向仪器中加入二氧化锰 D.将实验后的铜丝网插入AgNO3溶液中.26.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①和②的仪器名称:、.(2)小明用上图B、E装置制取一种常见气体.①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B装置的导管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观察到导管口(填“有”或“没有”)气泡冒出,表明B装置肯定会漏气.③如何检验D中的气体已收集满?请写出有关的操作和现象.④收集气体时,要等到有连续稳定气泡冒出时才开始收集,而不是一看到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其原因是.⑤若在反应后的残余物中提纯KCl,需进行以下操作,请把空缺处填上:在①、②、③的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3)利用上述实验仪器收集气体时,若只能用C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4)若用图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O2,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27.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某次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下:(1)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mol.(2)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3)根据题目中所给条件,判断氯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分解?(填“是”或“否”).上海市闸北区2015-2016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O2B.N2C.He D.CO2【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A、O2占21%,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N2占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正确.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中的一种,体积分数小于0.94%,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占0.03%,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点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2.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加碘食盐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食物变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冰川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钉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食物变质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下列物质中,前一种物质是氧化物,后一种物质是混合物的是()A.生石灰、熟石灰B.碳酸、二氧化碳C.水、澄清石灰水D.胆矾、空气【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氧化物是一种只有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物质,而混合物是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根据氧化物与混合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生石灰是由Ca、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属于氧化物,而熟石灰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B、碳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错误;C、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属于氧化物;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正确;D、胆矾是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氧化物;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类别的判断,学生应能从元素和物质种类的角度来分析氧化物和混合物,并应熟悉常见物质的俗称、组成、构成.5.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D.减少燃烧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是由固体小颗粒造成的污染.【解答】解: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故选项错误;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可以防止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故选项错误;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是防止雾霾进入呼吸道,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故选项正确;D、减少燃烧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危害及其措施,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金刚石、石墨 B.双氧水、水C.干冰、冰 D.氧气、液氧【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B、双氧水(过氧化氢的俗称)、水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冰是固态的水,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D、液氧是液态的氧气,与氧气属于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7.三氧化二铬(Cr2O3)可用作油漆颜料,Cr2O3中Cr的化合价是()A.﹣3 B.﹣2 C.+2 D.+3【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三氧化二铬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3价.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A.胆矾CuSO4•5H2O B.碳酸钠NaCO3C.氢氧化铝Al(OH)2D.氧化铁FeO【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物质的名称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式的写法,或利用化学式来判断物质的读法,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因胆矾是硫酸铜的晶体,其名称为五水合硫酸铜,则化学式为CuSO4•5H2O,故A正确;B、因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由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则其化学式为Na2CO3,故B错误;C、因氢氧化铝是由铝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由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则化学式为Al(OH)3,故C错误;D、因氧化铁为三氧化二铁,由铁的化合价为+3价,氧的化合价为﹣2价,则化合价相互交叉可得化学式,其化学式为Fe2O3,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使用,明确物质的名称、俗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等是解答的关键,并学会利用元素的化合价等来分析物质的化学式.9.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少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相关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A.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B.有烟雾的地方,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烟雾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和自救的方法分析判断,山林中遇到火灾,不能顺风跑,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能增加氧气,加剧燃烧,用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解答】解:A、山林中遇到火灾,不能顺风跑,否则有可能脱离不了火场,故A措施合理;B、贴近地面的地方烟雾较少,故有烟雾的地方,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故B措施合理;C、烟雾很大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故C措施合理;D、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能形成空气对流,增加氧气,会加剧燃烧,故D措施不合理.故选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了解有关火灾方面的知识,然后结合选项中的做法进行分析解答.10.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物质()A.只含硫元素B.一定含氧元素C.一定含硫、氧、氢元素D.一定含硫、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则可推测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二氧化硫与水中的氧元素、氢元素、硫元素的质量,从而推测答案.【解答】解: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和水两种物质中含有硫、氧、氢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硫、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在固态时分子式静止不动的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微观粒子很小,之间有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解答】解:A、水在固态时,分子仍然是不断运动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造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水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因此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该选项说法正确;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温度越低,运动的越慢.12.科研人员发现维生素P 能封住病毒的侵占途径.已知维生素P 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B.维生素P是一种氧化物C.维生素P相对分子质量为610gD.将维生素P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维生素P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分析其构成和组成,利用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并利用元素守恒来分析燃烧产物,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A、由维生素P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则1个分子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故A错误;B、因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而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则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由维生素P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则相对分子质量为12×27+1×30+16×16=610,故C错误;D、由元素守恒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则维生素P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信息中物质的化学式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明确化学式的意义及常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即可解答.1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2HCl,该反应属于()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题意,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2HCl,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据此结合四种基本的反应类型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2HCl,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 B.用金刚石做钻头C.用石墨做铅笔芯D.用焦炭冶炼金属【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解答】解:A、用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是其物理性质,故A不可选;B、用金刚石做钻头,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是其物理性质,故B不可选;C、用石墨做铅笔芯是利用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能留下痕迹,利用的是硬度,是物理性质,故C不可选;D、用焦炭冶炼金属,是利用了焦炭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才能表现出来,此用途是由焦炭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故D可选;故选D.【点评】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16.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C.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明矾在净水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净水中氯气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C、沙滤装置与过滤的原理相似,据此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加入明矾,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故选项说法正确.B、通入氯气,能杀菌消毒,故选项说法正确.C、沙滤装置与过滤的原理相似,可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能吸附部分有害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的净化的原理、过滤的原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蒸发皿时垫上石棉网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称量C.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D.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测定pH【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蒸发皿可能够直接进行加热,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蒸发皿可能够直接进行加热,加热蒸发皿时不需要垫上石棉网,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为防止发生托盘,应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C、不能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应在烧杯中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8.“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产物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化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中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的是()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B.工业上制取氧气C.2C2H4+O2→2C2H40D.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考点】绿色化学.【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化学反应绿色化”就是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物中.当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时就符合绿色化学的原理,产物有多种时就有可能不符合绿色化学的原理了.。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茅天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化学卷考试范围:上册;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6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I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树根“变”根雕 B.葡萄“变”美酒C.玉石“变”印章 D.机器人“变”形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可口可乐 B.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C.洁净的空气D.冰水混合物3.下列记录的实验现象与事实相符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比正极产生的气体少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C.检验气密性D.加热液体5、元素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成分,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原子和氯离子都属于氯元素B.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C.碳和碘元素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D.人体缺铁元素会引起贫血6.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
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由单宁酸分子构成的 B.一个分子中含76个碳原子C.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2:46 D.单宁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7.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D.用扇子扇煤炉,越扇越旺是因为及时去掉了表面的煤灰8.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黄金后得到四氯合金酸(HAuCl4),其中金元素(Au)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9、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人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Z、Y、X B.X、Y、Z C.Y、X、Z D.X、Z、Y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M N Q 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B.参加反应的M的质量为l3g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4:5D.物质Q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II非选择题(11——16题每空1分,17题5分,共40分)11.用化学用语填空:(1)三氧化硫分子;(2)硫酸根离子;(3)n个硫离子;(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如图所示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一段时间B.加热氯酸钾制氧气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D.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2.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W X Y Z反应前质量g222340反应后质量g240待测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质量1010102(g)反应后质量待测2212(g)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物质可能是单质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C检验H2中混有的CH4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D鉴别H2O2溶液和H2O分别加入二氧化锰A.A B.B C.C D.D5.取2%的NaOH溶液20g和2%的HCl溶液20g,使其充分反应,所得到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A.红色B.蓝色C.无色D.紫色6.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15.3 B.X、Z 是反应物,Y、W 是生成物C.Z 为化合物D.反应中 Y、W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7.完全燃烧2. 8g某有机物,生成8. 8gCO2和3. 6gH2O。
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B.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4D.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8.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9.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D.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粉、锌粉C.水的电解D.向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11.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A.2∶1 B.1∶2 C.22∶3 D.22∶712.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C2H4B.CH4O C.CH4D.C2H4O13.用“”和“”分别代表A2和B2两种物质,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上海期末试题
得分评卷人题号一总分得分二三四五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B.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防止生成的气体跑掉D.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3.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测定两种气体的密度C.将气体分别通人紫色石蕊试液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4.下列“关于家庭用水的问卷调查”的问题,需要进行实验后才能回答的是()A.您家使用的是自来水厂的自来水吗B.您家使用的是硬水,还是软水C.您家用水是否有二次使用的情况(如洗完菜后冲厕所)D.您家中有哪些节水措施5.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6.将河水转变为供饮用的自来水的主要程序有: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菌(用漂白粉);③过滤。
合理的顺序是()A.③②①B.③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②7.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和硫元素属于同一周期B.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D.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8.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飞行试验成功,运载“神舟五号”飞船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 2H 8N 2)。
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的是()A.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B.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C.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2D.偏二甲肼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4∶1九化(上海)(四)第2页(共6页)第一学期期末素质考试九年级化学(上海版)(本试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题号1234567答案8910九化(上海)(四)第1页(共6页)第四期12Mg 镁24.31+1228216S硫32.07+1628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Cl —35.5Zn —659.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科学探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上海市闸北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沪教版
上海市闸北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C.钢铁生锈 D.水变成水蒸气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3.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A.O2B.2H C.N D.Cu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B.闻药品味道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5.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6.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糖 B.牛奶 C.面粉 D.植物油7.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原子比分子小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8.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糖和水混合制成糖水是化合反应D.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10.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A.化合物B.混合物C.单质 D.纯净物11.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要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这两步操作用到一种共同的仪器,但作用完全不同,这种仪器是()A.玻璃棒B.铁架台C.蒸发皿D.烧杯1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13.某物质W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物质W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C、H、O三种元素B.只含C、H元素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14.物质的用途和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B.干冰做制冷剂是因为干冰能升华吸热C.金刚石可切割玻璃是其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15.小玲对溶液酸碱性及pH的认识正确的是()A.溶液的pH越小,碱性越强B.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C.pH=0的溶液显中性,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紫色D.在pH=3的溶液中滴加蒸馏水,溶液的pH逐渐变小1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17.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A.①③ B.①②③⑥ C.①⑤⑥D.①②③④18.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D.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19.下列探究没有意义的是()A.探究高温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D.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20.取一定质量的CaCO3固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成2.0gCO2气体B.原来CaCO3的质量为14.5gC.剩余8.0g固体为纯净物D.剩余8.0g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二、填空题(20分)21.“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1)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中毒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2)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密切相关.例如:一氧化碳用于金属冶炼,体现的化学性质是,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3)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和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为,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mol水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约为个(用科学记数法填空).22.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字母序号).A.河水B.自来水 C.蒸馏水 D.矿泉水(2)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和过滤水中的杂质.(3)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4)实验室中电解水(如图所示),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5)下列关于“H2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数字序号).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③表示一个水分子④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气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23.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取10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坐标图(见图).(1)碳酸钙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为 g,其物质的量是 mol.(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三、简答题(20分)24.如图为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2)℃时KNO3和KCl的溶解度相等;(3)50℃时,KCl溶液的最大浓度(列式即可)为;(4)60℃时,10g NaCl和90g KNO3完全溶解于100g蒸馏水,冷却到20℃后,(“有”或“没有”)NaCl析出,有gKNO3结晶析出.(5)现有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NaCl溶液,将该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后析出了1g晶体,再恒温蒸发5g水后,又析出了2g克晶体,则保持温度不变,原溶液刚好达到饱和所需蒸发水的质量是g.25.(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K、K1、K2、K3为止水夹):(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I 、II .(2)欲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可选用发生装置(填“A”或“B”),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将C和D装置相连接能制备CO2并验证CO2的性质.连接C和D装置,关闭K2,打开K、K1、K3,用试管①收集CO2,此收集方法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填“大”或“小”),该性质属于性质(填“物理”或“化学”).石蕊试液最终呈色,使石蕊试液变色的粒子符号是.(4)收集满CO2后,关闭K1和K3,欲使CO2气体进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应如何操作,写出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6.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某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百分含量(杂质不与氢气反应),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取一定量干燥样品进行实验.【查阅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请根据资料回答:(1)在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丙中的现象是.(2)要得出氧化铜样品的百分含量,需要准确称取的数据是.(3)根据以下原因计算,可能导致结果偏大的是.A.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B.空气中的水分被丁处浓硫酸吸收C.通入的氢气量不足 D.氧化铜没有完全被还原.上海市闸北区2015-2016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C.钢铁生锈 D.水变成水蒸气【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应用、污染等方面的知识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解: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故A说法错误;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故B说法正确;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你具有广泛的应用,故C说法正确;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成分、应用、污染等方面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3.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A.O2B.2H C.N D.Cu【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单质.【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该符号是氧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符号可表示2个氢原子,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N属于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单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单质,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B.闻药品味道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药品取用方法考虑;B、根据气体闻味方法考虑;C、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解答】解:A、药品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故A正确;B、要用手扇着闻,故B错;C、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C错;D、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故D错.故选A.【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5.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和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糖 B.牛奶 C.面粉 D.植物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B、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C、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原子比分子小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它们的质量都很小,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故选项错误.B、分子、原子均是在不停运动的,故选项错误.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选项正确.D、分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可分性,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8.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而不是红色固体,故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C、木炭在空气中红热,不会发出白光,故错误;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白雾,故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形成的,雾是液态小液滴形成的.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糖和水混合制成糖水是化合反应D.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考点】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已有的概念分析解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解答】解:A、有的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如碳的燃烧,正确;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蜡烛的燃烧,错误;C、糖和水的混合是物理变化,错误;D、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例如氧化钙和水的反应,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变化间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0.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A.化合物B.混合物C.单质 D.纯净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定义来回答本题,只含有一种元素不一定是纯净物.【解答】解:A、化合物是指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至少有两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一定不是化合物,故A正确.B、混合物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也可能属于单质,故B错误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也可能属于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故C错误;D、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只含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中的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要严格按照定义去分析问题.11.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要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这两步操作用到一种共同的仪器,但作用完全不同,这种仪器是()A.玻璃棒B.铁架台C.蒸发皿D.烧杯【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结合书本上的粗盐提纯的实验和常见仪器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在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在蒸发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所以在这两个步操作中都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不用玻璃棒过滤时可能会造成液滴飞溅,所以在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在蒸发液体时,使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均匀受热,防止局部高温造成液滴溅出,所以玻璃棒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搅拌.故选:A.【点评】在粗盐提纯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要识记.1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渐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即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情况来分析.【解答】解:A.反应后生成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不能为0,故符合该图象正确.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该图象.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D.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答案:A.【点评】本题应用质量守恒的方法确定解答,解题关键明确图象含义和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运用.13.某物质W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物质W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C、H、O三种元素B.只含C、H元素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某物质W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CO2和H2O中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的氧元素可能全部来自于氧气,也可能来自于氧气和该物质,则W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物质的用途和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B.干冰做制冷剂是因为干冰能升华吸热C.金刚石可切割玻璃是其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B、根据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分析;C、根据金刚石的硬度大分析;D、根据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解答】解:A、所谓助燃物,通俗地说是指帮助可燃物燃烧的物质,确切地说是指能与可燃物质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故A说法正确;B、干冰做制冷剂是因为干冰能升华吸热,故B说法正确;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硬度比玻璃大.而不是化学性质稳定,故C说法错误;D、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且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即可解答本题.本题的难度不大.15.小玲对溶液酸碱性及pH的认识正确的是()A.溶液的pH越小,碱性越强B.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C.pH=0的溶液显中性,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紫色D.在pH=3的溶液中滴加蒸馏水,溶液的pH逐渐变小【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可以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PH大小关系方面碱性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故选项说法错误;B、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故选项说法正确;C、pH=0的溶液呈酸性,故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pH=3的溶液显酸性,滴加蒸馏水后,酸性变弱,pH逐渐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方法,充分理解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和溶液PH 大小的关系.1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溶液的特征,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进行分析判断.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可能会增大,不一定会析出晶体,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溶液具有均一性,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但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KNO3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如低温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小于温度较高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选项说法错误.D、对于溶质的质量分数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的物质,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没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注意事项、溶液的特征、常见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A.①③ B.①②③⑥ C.①⑤⑥D.①②③④【考点】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解答】解:①②是排水法;故可以;③④是向上排空气法,故可以;⑤⑥是向下排空气法,故不可以.故选:D.。
初中化学上海市闸北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考试卷.doc
初中化学上海市闸北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0题)评卷人得分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O2B.N2C.He D.CO2【答案】【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A、O2占21%,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N2占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正确.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中的一种,体积分数小于0.94%,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占0.03%,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点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2.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答案】【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加碘食盐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难度:基础知识点:元素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食物变质【答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冰川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钉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食物变质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4.下列物质中,前一种物质是氧化物,后一种物质是混合物的是()A.生石灰、熟石灰B.碳酸、二氧化碳C.水、澄清石灰水D.胆矾、空气【答案】【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氧化物是一种只有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物质,而混合物是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根据氧化物与混合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生石灰是由Ca、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属于氧化物,而熟石灰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B、碳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错误;C、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属于氧化物;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正确;D、胆矾是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氧化物;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类别的判断,学生应能从元素和物质种类的角度来分析氧化物和混合物,并应熟悉常见物质的俗称、组成、构成.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5.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D.减少燃烧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答案】【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是由固体小颗粒造成的污染.【解答】解: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故选项错误;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可以防止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故选项错误;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是防止雾霾进入呼吸道,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故选项正确;D、减少燃烧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危害及其措施,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6.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金刚石、石墨 B.双氧水、水C.干冰、冰 D.氧气、液氧【答案】【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B、双氧水(过氧化氢的俗称)、水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冰是固态的水,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D、液氧是液态的氧气,与氧气属于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7.三氧化二铬(Cr2O3)可用作油漆颜料,Cr2O3中Cr的化合价是()A.﹣3B.﹣2C.+2D.+3【答案】【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三氧化二铬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3价.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A.胆矾CuSO4•5H2O B.碳酸钠NaCO3C.氢氧化铝Al(OH)2D.氧化铁FeO【答案】【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物质的名称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式的写法,或利用化学式来判断物质的读法,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因胆矾是硫酸铜的晶体,其名称为五水合硫酸铜,则化学式为CuSO4•5H2O,故A正确;B、因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由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则其化学式为Na2CO3,故B错误;C、因氢氧化铝是由铝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由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则化学式为Al(OH)3,故C错误;D、因氧化铁为三氧化二铁,由铁的化合价为+3价,氧的化合价为﹣2价,则化合价相互交叉可得化学式,其化学式为Fe2O3,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使用,明确物质的名称、俗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等是解答的关键,并学会利用元素的化合价等来分析物质的化学式.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9.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少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相关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A.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B.有烟雾的地方,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烟雾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答案】【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和自救的方法分析判断,山林中遇到火灾,不能顺风跑,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能增加氧气,加剧燃烧,用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解答】解:A、山林中遇到火灾,不能顺风跑,否则有可能脱离不了火场,故A措施合理;B、贴近地面的地方烟雾较少,故有烟雾的地方,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故B措施合理;C、烟雾很大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故C措施合理;D、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能形成空气对流,增加氧气,会加剧燃烧,故D措施不合理.故选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了解有关火灾方面的知识,然后结合选项中的做法进行分析解答.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10.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物质()A.只含硫元素B.一定含氧元素C.一定含硫、氧、氢元素D.一定含硫、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答案】【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则可推测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二氧化硫与水中的氧元素、氢元素、硫元素的质量,从而推测答案.【解答】解: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和水两种物质中含有硫、氧、氢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硫、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11.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在固态时分子式静止不动的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答案】【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微观粒子很小,之间有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解答】解:A、水在固态时,分子仍然是不断运动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造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水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因此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该选项说法正确;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温度越低,运动的越慢.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12.科研人员发现维生素P 能封住病毒的侵占途径.已知维生素P 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B.维生素P是一种氧化物C.维生素P相对分子质量为610gD.将维生素P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答案】【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维生素P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分析其构成和组成,利用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并利用元素守恒来分析燃烧产物,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A、由维生素P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则1个分子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故A错误;B、因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而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则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由维生素P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则相对分子质量为12×27+1×30+16×16=610,故C错误;D、由元素守恒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则维生素P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信息中物质的化学式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明确化学式的意义及常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即可解答.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2HCl,该反应属于()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答案】【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题意,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2HCl,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据此结合四种基本的反应类型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2HCl,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14.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案】【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1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 B.用金刚石做钻头C.用石墨做铅笔芯D.用焦炭冶炼金属【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解答】解:A、用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是其物理性质,故A不可选;B、用金刚石做钻头,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是其物理性质,故B不可选;C、用石墨做铅笔芯是利用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能留下痕迹,利用的是硬度,是物理性质,故C不可选;D、用焦炭冶炼金属,是利用了焦炭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才能表现出来,此用途是由焦炭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故D可选;故选D.【点评】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6.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C.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答案】【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明矾在净水中的作用l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的净化的原理、过滤的原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基础知识点:水的净化17.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蒸发皿时垫上石棉网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称量C.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D.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测定pH【答案】【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蒸发皿可能够直接进行加热,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蒸发皿可能够直接进行加热,加热蒸发皿时不需要垫上石棉网,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为防止发生托盘,应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C、不能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应在烧杯中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18.“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产物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化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中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的是()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B.工业上制取氧气C.2C2H4+O2→2C2H40D.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考点】绿色化学.【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化学反应绿色化”就是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物中.当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时就符合绿色化学的原理,产物有多种时就有可能不符合绿色化学的原理了.【解答】解:根据化学反应绿色化”就是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物中.A、反应后有两种产物,并没有达到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利用,全部转入期望产物,故A错误;B、工业上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并没有达到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利用,全部转入期望产物,故B 错误;C、反应后只有一种产物,原料物质完全被利用,故C正确;D、反应后有两种产物,并没有达到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利用,全部转入期望产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绿色化学实质是反应物全部反应生成所需的产物,不造成浪费、污染,从源头上做起.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19.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下列关于SiO2的说法正确的是()A.SiO2的摩尔质量是60B.1mol SiO2中含有1molO2C.1.5mol SiO2中含有18.06×1023个氧原子D.1mol SiO2的质量是60g/mol【答案】【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1mol任何物质中含有6.02×1023个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Si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故SiO2的摩尔质量是60g/mol,故选项说法错误.B、1个二氧化硅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则1mol SiO2中含有1mol×2=2mol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1mol任何物质中含有6.02×1023个分子,1个二氧化硅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1.5mol二氧化硅中有1.5m ol×2×6.02×1023个=18.06×1023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1molSiO2的质量是1mol×60g/mol=60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的单位、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20.将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9.216.0反应后质量/g10.88.8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无论如何改变氧气的起始量,均有X生成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不含氢元素D.表中a的值为6.6【答案】【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其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本题中,9.2g+16.0g=25.2g,10.8g+8.8g=19.6g,因此一定有X生成,X质量=25.2g﹣19.6g=5.6g.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9.2g×=1.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10.8g×=1.2g,因此X中一定没有氢元素.【解答】解:A、氧气足量是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因此与氧气的起始量有关,故选项错误;B、9.2g+16.0g=25.2g,10.8g+8.8g=19.6g,因此一定有X生成,X是生成物,故选项错误;C、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9.2g×=1.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10.8g×=1.2g,因此X中一定没有氢元素,故选项正确;D、在本题中,9.2g+16.0g=25.2g,10.8g+8.8g=19.6g,因此一定有X生成,X质量=25.2g﹣19.6g=5.6g.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综合性较强,此题涉及了燃料更新、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二、填空题(共4题)1.用化学符号填空:2个氧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5个硫化氢分子__________________;+2价的钡元素__________________;硝酸亚铁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2O;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5个硫化氢分子表示为:5H2S.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2价的钡元素,故可表示为:;硝酸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硝酸根显﹣1价,故填:Fe(NO3)2.故答案为:2O;5H2S;;Fe(NO3)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上海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上海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推理是一种主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是()A .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B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放热、吸热现象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D . 某物质燃烧有CO2生成,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2. (2分)(2016·黔西南) 下列各种行为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 . 提倡使用煤作燃料B . 提倡使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C . 提倡使用清洁能源D . 提倡出行时多使用私家车3. (2分)(2017·衢江模拟) 在一次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下几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 用天平称食盐B . 稀释浓硫酸C . 检查气密性D . 过滤4. (2分)(2016·宁夏) 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淡蓝色液体,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A . 氧分子的体积B . 氧分子的间隔C . 氧气的化学性质D . 构成氧分子的原子5. (2分) (2016九上·安阳期中)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 . 镁B . 细铁丝C . 硫磺D . 木炭6. (2分) (2019九上·周口期中) 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B . 硫、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C .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D . 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7. (2分) (2017九上·梅江月考) 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 .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C . 该实验可说明氮气难溶于水D .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8. (2分) (2015九上·兴业期末)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 ,这两种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A . +1价和﹣1价B . +2价和﹣1价C . +3价和+4价D . +4价和+2价9. (2分) (2018九上·乌海期末) 下列对相应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现象或事实解释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两者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 酒香不怕巷子分子不断的运动深C.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缩D.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用铜制作导线都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A . AB . BC . CD . D10. (2分) (2018九上·惠安期中) 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 . 微粒观:干冰由分子构成B . 能量观:氢气燃烧放出热量C . 分类观:矿泉水属于纯净物D . 转化观:氢气和水可相互转化11. (2分)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 . 澄清石灰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B . 水和醋(闻气味)C . 盐酸溶液和氯化钠溶液(酚酞试液)D . 碳酸钙和高锰酸钾 (观察颜色)12. (2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有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钠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 . 钠原子核外有一个电子C .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lD .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13. (2分) (2015九上·石家庄月考) 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 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B . 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C . 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D . 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14.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CO与CO2 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B . 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C . CO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D . 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15. (2分)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 分子间的间隙:水蒸气>冰B . pH: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C .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C2H4<C3H6D . 一个分子中原子总数:H2O2=NH316. (2分)如图所示是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B . 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C .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D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7. (2分) (2017九上·商水期中) 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届上海市闸北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XX年20XX年届上海市闸北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不管对于哪一门学科的学习,我们都要学会去做试题卷,因为它不仅能够检测出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而且还能够起到激励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下面小编整理的20XX年届上海市闸北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相信这些文字会对你有所帮助!20XX年届上海市闸北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择题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是:SiO2+2C Si +2CO↑,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SO2与酸雨的形成有关,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关于电解水的实验,错误的说法是下列溶液显酸性的是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分析不可能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材架空,其目的是空气中所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某药剂瓶上标识:每片含钙600毫克。
这里的“钙”是指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填空题某中学进行的实验操作考查,制定了四个考签:a.O2的制取;b.CO2的制取;c.配制50g10%的NaCl溶液;d.粗盐提纯。
每个同学抽取一个考签进行实验。
①甲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主要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上图中仪器E的名称为(6),甲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7)(填实验名称),该实验的原理为(8)(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应选用的仪器有(9)(填字母代号)。
②乙同学在完成“配制50g 10%的NaCl溶液”实验过程中,需称量NaCl(10)g,溶解NaCl时用到的玻璃棒,其作用是(11)。
③丙同学抽到的考签为用氯酸钾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2),制取过程中所用二氧化锰起(13)作用,氧气的收集方法是(14)。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化学试题(word 版,含解析)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下列有关图象中不正确的是A .图①是一定量的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B .图②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 .图③是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D .图④是活性炭与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2.硅(Si )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SiO +2CSi+2CO 高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C .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 .该反应体现了碳的可燃性3.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 .探究燃烧的条件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氧气验满4.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 .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B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 .Na +、Mg 2+、Cl -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 .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5.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已知Y元素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X元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比Y元素少1个,则该化合物化学式为A.X2Y5B.X2Y3C.XY2D.X2Y6.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
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图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4g。
查资料可知:碱石灰由NaOH和CaO组成,其作用是吸收H2O和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B.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D.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7.小希设计如图的实验,并完成下列的操作步骤:①未点燃酒精灯,观察白磷未燃烧②点燃酒精灯片刻,观察到白磷燃烧③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观察到水位上升到刻度 1 处④点燃酒精灯,剩余的白磷不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灯加热铜丝,白磷燃烧,铜丝变黑,可见白磷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操作②中除了观察到白磷燃烧,铜丝也变黑,会使“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结果大于 1/5C.对比①②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D.对比②④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8.下列实验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区分氯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B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C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通过足量灼热的炭层D 焊接金属时所用燃料乙炔(化学式C2H2)充分燃烧时的产物检验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并加入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9.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②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A.①②③⑤B.①②⑤C.①③⑤D.①④⑤10.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出了下列的四个曲线图,下列有关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B.图②是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C.图③是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图④是电解水一段时间11.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列于下表中。
上海市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上海市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A.B.C.D.2.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 + mSO2 + O2 = mCaSO4,则m的值是( )A.1 B.2 C.3 D.43.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A.木炭B.一氧化碳C.氧化铜D.氧气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C.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5.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6.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现象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③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家中天然气泄漏赶紧打开排风扇C、对鉴别除杂方法的认识D、对人物贡献的认识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②除去CO2中少量CO,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除去CaO中CaCO3,高温充分煅烧①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③张青莲--测定水的组成A.A B.B C.C D.D7.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
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A.SO2B.SO3C.H2SO3D.H2SO48.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9.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C2H4B.CH4O C.CH4D.C2H4O10.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盐酸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D.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11.质量相等的锌、铝、铁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A.锌最多,铁最少B.铝最多,锌最少C.铁最多,铝最少D.三者一样多12.含杂质的Fe2O3固体样品20g,高温下用足量的CO完全还原(杂质不与CO反应),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产生30g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的CO质量为8.4g B.还原后的固体质量为11.2gC.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D.样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一定为24%1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初中化学上海市闸北区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doc
初中化学上海市闸北区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0题)评卷人得分1.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燃烧B.玻璃破碎C.冰川融化D.水果榨汁【答案】A难度:基础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物质名称与化学符号相符合的是A.氧化铁FeO B.氦气He C.碳酸钠NaCO3D.硫酸铜晶体CuS04【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3.医学上有一种叫做缺铜性卷毛综合症的疾病,这里的“铜”指的是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答案】B难度:基础知识点:元素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5.能引起酸雨的有害气体是A.氮气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一氧化碳【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6.蒸发时,不需要的仪器是A.酒精灯B. 玻璃棒C.铁架台D.烧杯【答案】D难度:基础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7.能在氧气中燃烧且生成白色固体的物质是A.铁丝B.木炭C.红磷D.硫粉【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8.同素异形现象是物质表现的形式之一,其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是A.冰和水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C.氧气和液氧D. 金刚石和石墨【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金刚石石墨和C609.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S+O2SO2B.2H2+O22H2OC. CuO+H2SO4 → CuS04+H2OD.2KMnO4K2MnO4+MnO2+O2↑【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10.二氧化钛(TiO2)中钛元素(Ti)的化合价是A.-4B.-2C.+4D.+2 【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1.物质是由各种微观粒子构成的。
下面事实能说明粒子在不停运动的是A.盐咸糖甜B.热胀冷缩C.美酒飘香D.H2O2和H2O性质不同【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12.属于氧化物的是A. O2B. P2O5C. KClO3D. C2H6O 【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13.我国铁路将进入高铁时代。
[推荐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沪教版2
上海市宝山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硅元素B.铝元素C.铁元素D.钠元素2.人体缺铁容易得血液病,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3.生活中常见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豆浆 B.蒸馏水C.矿泉水D.牛奶4.NaNO2有剧毒,外貌酷似食盐且有咸味,NaNO2中N元素化合价为()A.﹣3 B.+1 C.+2 D.+35.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金刚石活性炭B.水银银C.氧气液氧D.红磷白磷6.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可燃性B.吸附性C.酸碱性D.稳定性7.实验室中如图所示药品存放规范的是()A.氧气B.石灰水C.食盐 D.稀硫酸8.含有两种原子团的物质是()A.NaOH B.NH4Cl C.AgNO3D.(NH4)2SO49.下列变化过程中,物质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爆炸 B.颜色改变 C.呼吸 D.状态改变10.电解水实验中可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A.水由氢氧元素组成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约2:1C.两电极管中均产生气泡D.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11.在化学反应:2Mg+CO22MgO+C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是()A.C B.Mg C.MgO D.CO21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B.铁、硫、石蜡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13.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的微观解释是()A.分子体积变小 B.构成分子的原子体积变小C.分子间有间隙,间隙变小D.分子可以再分14.可以用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A.分别通入无色酚酞试液 B.分别放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C.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闻气味15.富氧炼钢用的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能是()A.1:3 B.1:4 C.1:5 D.21:7916.t℃时,10gKNO3溶于50g水恰好饱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m质:m剂=1:5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C.降温,有晶体析出 D.加水,溶质质量分数减小17.向盛有固体的广口瓶中滴加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观察到U形管中的红墨水液面左降右升,该固体和液体试剂不可能是()A.大理石和稀硫酸B.生石灰和水C.硝酸钾和水D.双氧水和二氧化锰19.如图所示图象与对应说法相一致的是()A.向20℃饱和石灰水中加少量生石灰B.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双氧水C.向盐酸溶液中不断加水D.高温加热一定量的碳和氧化铜20.有CO、CO2和N2组成的混合物,已知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N2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8% B.12% C.30% D.44%二、填空题(共18分)2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按要求填空.(1)作干电池电极的非金属单质是(填名称).(2)因具可燃性常作气体燃料的氧化物是(填化学式).(3)某食品干燥剂的成分是生石灰,其干燥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CO2是优良灭火剂,CO2能灭火的原因是.22.医用乙醚麻醉剂是用无水乙醚和蒸馏水配置而成的,无水乙醚的化学式为(C2H5)2O,试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乙醚由元素组成.(2)乙醚的摩尔质量是.(3)0.5mol乙醚中含有个碳原子.23.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生产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一所示,向50g水中加KNO3固体(已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100g水),当B中KNO3加到g时,B恰好饱和;图示中B到C的操作可以是.(2)若按照图二所示的操作配制10%的食盐溶液,则配制的食盐溶液的浓度会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受热时会发生反应如下:4K2FeO42X+4K2O+3O2↑,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K2FeO4→O2中氧元素由态变成态.(4)海水通常含泥沙和可溶性杂质,净化海水需采取的措施是(填编号).A.沉降 B.过滤 C.吸附 D.蒸馏.24.根据如图所示所给溶解度曲线的信息回答问题:(1)t1℃时,a、b、c溶解度由小到大的是.(2)p点含义是.(3)从混有少量b的a溶液中提取较纯a的操作是.(4)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Ⅰ.溶剂质量关系:a>b>cⅡ.溶质质量关系:b>a=c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b>a>cⅣ.溶液质量关系:c>b>a.三、简答题(共22分))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g(2)计算被还原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26.实验室里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活动.(1)B装置中仪器Ⅰ的名称:.(2)用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编号),若用装置E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端进入(填a或b).(3)小明在B中加入试剂(填名称)和稀盐酸,与F装置组合进行实验,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小明进行该实验的目的是.为节约资源,小明需要控制B中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他可从如图2装置中选择装置代替B装置.(填编号)27.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一氧化碳后,对如何制取一氧化碳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探究实验.【查阅资料】(1)实验室通常是利用草酸(化学式为H2C2O4)分解来制取一氧化碳的;(2)草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状晶体或粉末,在189.5℃或遇浓硫酸分解.【提出问题】草酸在浓硫酸催化下能生成哪些物质?【提出猜想】猜想1:草酸分解产物为CO2、CO;猜想2:草酸分解产物为CO2、H2O;猜想3:草酸分解产物为CO、H2O;猜想4:草酸分解产物为CO2、CO、H2O…小组同学经过一番讨论和推理后,认为只有猜想4能成立.【实验验证】小组同学选用如图所示装置(装置可重复利用)验证猜想4(草酸分解装置省略)(1)该小组所选用的装置有一明显缺陷是.(2)选择装置可证明的存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小丽认为用B装置就可证明CO的存在,她依据的现象是;小刚认为她的做法不够严谨,应结合A装置进行CO的验证.你认为小刚的质疑理由可能是:.(4)请用箭头按顺序连接验证猜想4的整套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反应完全)(可根据需要添加装置)草酸分解产生的气体→.【实验结论】实验证明猜想4正确,请写出草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上海市宝山区2015-2016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硅元素B.铝元素C.铁元素D.钠元素【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和金属元素的判断方法考虑.【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氧、硅、铝、铁、钙,汉字中带钅字旁(汞和金除外)的属于金属元素,所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壳中元素的含量,题目难度不大,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2.人体缺铁容易得血液病,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A.单质 B.元素C.原子 D.分子【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加铁酱油中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生活中常见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豆浆 B.蒸馏水C.矿泉水D.牛奶【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豆浆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矿泉水是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微量的矿物质等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D、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熟悉常见物质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NaNO2有剧毒,外貌酷似食盐且有咸味,NaNO2中N元素化合价为()A.﹣3 B.+1 C.+2 D.+3【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亚硝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亚硝酸钠(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1)+x+(﹣2)×2=0,则x=+3.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5.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金刚石活性炭B.水银银C.氧气液氧D.红磷白磷【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A、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含有杂质,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B、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与汞属于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C、液氧是液态的氧气,与氧气属于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D、红磷和白磷都是由磷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6.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可燃性B.吸附性C.酸碱性D.稳定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解答】解:A、物质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物质的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C、物质的酸碱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物质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7.实验室中如图所示药品存放规范的是()A.氧气B.石灰水C.食盐 D.稀硫酸【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以防氢气漏气,玻璃片磨砂面向下;B、液体应放于细口瓶内;C、固体应放于广口瓶内;D、稀硫酸可放于滴瓶内,滴管专用.【解答】解:A、以防氧气漏气,玻璃片磨砂面向下,故不符合题意;B、石灰水应放于细口瓶内,故不符合题意;B、食盐固体应放于广口瓶内,故不符合题意;D、稀硫酸可放于滴瓶内,滴管专用,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存放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药品的存放方法进行.8.含有两种原子团的物质是()A.NaOH B.NH4Cl C.AgNO3D.(NH4)2SO4【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原子团的认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的集团,在初中常见的有:硫酸根、碳酸根、氢氧根、硝酸根、磷酸根、氯酸根等.【解答】解:A、氢氧化钠中只含有氢氧根原子团,错误;B、氯化铵中含有的原子团是铵根,错误;C、硝酸银中含有的原子团是硝酸根,错误;D、硫酸铵中含有铵根和硫酸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原子团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原子团的认识.9.下列变化过程中,物质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爆炸 B.颜色改变 C.呼吸 D.状态改变【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爆炸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锅炉爆炸就属于物理变化.B、颜色改变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氧气由气体变为液体时颜色改变,但属于物理变化.C、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状态改变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干冰升华就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0.电解水实验中可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A.水由氢氧元素组成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约2:1C.两电极管中均产生气泡D.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考点】电解水实验.【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要注意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解答】解: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故选项错误.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是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故选项错误.C、通电后,在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此现象能直接观察到,故选项正确.D、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是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即可正确解答本题;但要注意注意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11.在化学反应:2Mg+CO22MgO+C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是()A.C B.Mg C.MgO D.CO2【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做还原剂;含氧化合物失去氧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做氧化剂.【解答】解:由反应2Mg+CO2C+2MgO中可知,镁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和氧化镁,在反应中做还原剂.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B.铁、硫、石蜡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生成物、反应的特点等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错误;B、铁、硫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石蜡在氧气中的燃烧不是化合反应,故B错误;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故C错误;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生成物、反应的特点等值是即可分析解答.13.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的微观解释是()A.分子体积变小 B.构成分子的原子体积变小C.分子间有间隙,间隙变小D.分子可以再分【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分子间有间隔,且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B、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分子间有间隔,且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构成分子的原子体积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C、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分子间有间隔,且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分子间有间隔,且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分子可以再分,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可以用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A.分别通入无色酚酞试液 B.分别放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C.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闻气味【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可以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有出现明显的实验现象才可以进行鉴别.【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无法鉴别,故错误.B、二氧化碳具有不助燃不可燃的性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能被点燃,且发出蓝色的火焰,所以可用带火星木条的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故正确;C、一氧化碳能使灼热的氧化铜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不能使灼热的氧化铜变成红色,可以鉴别,故正确;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无味气体,并且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故错误;故选:B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只有理解了它们的性质才能正确的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15.富氧炼钢用的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能是()A.1:3 B.1:4 C.1:5 D.21:79【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的平均氧气体积分数的空气称为富氧空气.【解答】解:A、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的平均氧气体积分数的空气称为富氧空气,即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1:3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约是25%,属于富氧空气,故A正确;B、1:4,约等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B错误C、1:5,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还低,故C错误;D、21:79与空气的成分相差不大,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6.t℃时,10gKNO3溶于50g水恰好饱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m质:m剂=1:5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C.降温,有晶体析出D.加水,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题意,t℃时,将10g KNO3溶解在50g水中恰好饱和,结合一定温度下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能溶解其它的溶质,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t℃时,将10g KNO3溶解在50g水中恰好饱和,m(溶质):m(溶剂)=10g:50g=1:5,故选项说法正确.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6.7%,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温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正确.D、加水,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增加,故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的概念与特征、饱和溶液降温后溶液组成的改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向盛有固体的广口瓶中滴加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观察到U形管中的红墨水液面左降右升,该固体和液体试剂不可能是()A.大理石和稀硫酸B.生石灰和水C.硝酸钾和水D.双氧水和二氧化锰【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的化学性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由题意可知,能观察到U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低右高,则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应该能使广口瓶中的压强增大,广口瓶内有气体生成或温度升高.【解答】解:A、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广口瓶中的压强增大,U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低右高;B、生石灰和水反应会放热,使广口瓶中的压强增大,U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低右高;C、硝酸钾放入水中既不反应也不放热,U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不变;D、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接触反应会生成氧气,使广口瓶中的压强增大,U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低右高;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时的实验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word完整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文档
▁▂▃▄▅▆▇█▉▊▋▌精诚凝聚=^_^=成就梦想▁▂▃▄▅▆▇█▉▊▋▌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一试卷一 .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
〔此题共 16 小题,每题 2 分,共 32〕1.果汁的成分有蔗糖、柠檬酸、苯甲酸钠、橙汁等物质,那么果汁属于〔〕A.化合物B. 单质C. 混杂物D. 贞洁物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A.质子数B. 中子数C. 电子数D. 相对原子质量3.以下是平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 剩饭变馊、铁锅生锈C.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D. 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4.加油站必定粘贴的标志是〔〕5.以下实验根本操作中,正确的是〔〕6.以下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白磷燃烧产生黑烟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7.当你走进鲜花绽开的花园时,常能闻到怡人的花香,这一现象说了然〔〕A.分子很大B.分子分裂成原子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 分子之间有间隔8.以下现象中,没有直接利用化学反响所产生能量的是〔〕A.人用食品保持体能B.家庭用煤气做饭C.办公室用空调取暖D.工人用炸药撤掉危旧建筑9. 对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表示图的理解,错误的是〔〕▁▂▃▄▅▆▇█▉▊▋▌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A. 它们都带电荷B. 它们都拥有相对牢固结构C. 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完满相同D. 它们属于不相同种元素10. 化学方程式 不能够 供应的信息是〔〕A.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响 B. 哪些物质参加反响 C.生成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D.化学反响速率的快慢11. 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和土地荒漠化是此刻人类面对的严重环境问题。
以下说法中 错误的选项是〔〕A. 在冰箱中使用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以致温室效应C. 大量使用含硫燃料会以致酸雨的增添D. 水体污染是以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12.某化学活动小组做了以下四条设想,你认为拥有可行性的是〔〕①工业上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淡水危机 ②为了减少水体的污染,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③当石油枯竭时,可用高粱、玉米来制造酒精代替汽油做内燃机的燃料④加高燃煤锅炉的烟囱,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A. ①②B.①③C. ③④D. ②③13.为适应火车加快,一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需要连接为超长轨。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docx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九年级化学试卷(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a —40第Ⅰ卷 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类的下列活动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A .磨制石器B .古代炼铁C .烧制瓷器D .富氧炼钢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钢B .铁锈C .冰水D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物质3. 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
青蒿素是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化学式为C 15H 22O 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B .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5:22:5C .青蒿素中含有42个原子D .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4.2016年1月5日,朝鲜宣布第一枚氢弹成功试验,引发世界各国关注。
氢弹需由原子弹引爆,钚是原子能工业的一种重要原料。
已知一种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9,原子序数为94,下列有关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239B.中子数为94C.核电荷数为94D.核外电子数为1455.下图是利用NaCl 固体配制生理盐水的主要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 .取用NaClB .称量NaClC .量取H 2OD .溶解NaCl6.2015年11月30日——12月11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
习总书记在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阐释中国承诺。
扭转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研究开发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B .利用垃圾发电,变废为宝C .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D .提倡家用汽车替代公交车7.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 .CO 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B .2Na :表示两个钠元素C . :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D .S 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Mg +2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白光C.电解水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木条复燃D.加热碳酸氢铵,白色固体逐渐消失,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氧气密度的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高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和离子可以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子相互转化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10.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制取金属汞:4HgS+4CaO==4Hg+3X+CaSO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闸北区2016年初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试卷
(满分6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i-28 Cl-35.5 K-39 Fe-56 Cu-64
六、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O2
B.N2
C.He
D.CO2
28.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29.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冰川融化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食物变质
30.下列物质中前一种物质是氧化物,后一种物质是混合物的是()
A.生石灰、熟石灰
B.碳酸、二氧化硫
C.水、澄清石灰水
D.胆矾、空气
31.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外出时佩戴反雾霾口罩
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3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
A.金刚石和石墨
B.双氧水和水
C.干冰和冰
D.氧气和液氧
33. 三氧化二铬(Cr2O3)可用作油漆染料,Cr2O3中Cr的化合价是()
A.-3
B.-2
C.+2
D.+3
3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A.胆矾CuSO4·5H2O
B.碳酸钠NaCO3
C.氢氧化铝AlOH3
D.氧化铁FeO
35.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少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导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相关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
A.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B.有烟雾的地方,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烟雾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36.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物质()
A.只含硫元素
B.一定含氧元素
C.一定含硫、氧、氢元素
D.一定含硫、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37.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
38.科研人员发现维生素P 能封住病毒的侵占途径。
已知维生素P 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关于维生素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维生素P 是由27 个碳原子、30 个氢原子和16 个氧原子构成
B.维生素P 是一种氧化物
C.维生素P 的式量为610g
D.将维生素P 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
39.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2HCl 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 置换反应
40.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
B.用金刚石做钻头
C.用石墨做铅笔芯
D.用焦炭冶炼金属
42.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加入明矾是小颗粒凝聚
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C.通过砂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
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
43.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蒸发皿时垫上石棉网
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称量
C.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
D.将pH 试纸侵入待测液中测定pH
44.“绿色化学”是21 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产物绿色化”等内容。
其中“化学反应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化入期望的产品中。
下列反应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的是()
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工业上制取氧气
C.2C2H4+O2 2 C2H4O
D.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5.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下列关于Si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SiO2摩尔质量是60
B.1mol SiO2中含有1molO2
C.1.5mol SiO2中含有1.806×1024个氧原子
D. 1mol SiO2的质量是60g/mol
46.将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A.无论如何改变氧气的起始量,均有X 生成
B.X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 不含氢元素
D.表中a 的值为6.6
七、填空题(共20 分)
47.用化学符号填空:
2 个氧原子;5 个硫化氢分子;+2 价的钡元素;硝酸亚
铁。
48.苯(C6H6)是室内装潢污染物之一,它的摩尔质量是,0.5mol 苯的质量是克,0.5mol苯含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mol,含个氢原子。
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苯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49.有一种干燥剂,它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其化学式为。
将该干燥剂放入水中搅拌,其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滴入无色酚酞显色。
反应后,取出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再向这清液中吹气,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0.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
(1)电源中A端是电源的极(填“正”或“负”)。
(2)试管d中的气体是。
(3)若收集到c气体22.4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大约ml。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电解水时发生改变的粒子是,电解水时没有改变的粒子是。
八、简答题(共20分)
51.铜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纯净的铜颜色为紫红色,它能够和硝酸银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单质。
某同学设计下表所示实验,探究金属铜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
(1)仪器②中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用本实验探究铜是不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需要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其中必要的是。
A.称量实验前铜丝网的质量
B.将实验后的铜丝网干燥、称重
C.向仪器中加入二氧化锰
D.将实验后的铜丝网插入AgNO3溶液中
52.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常见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和②的仪器名称:、。
(2)小明用上图B、E装置制取一种常见气体。
①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B装置的导管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观察到导管口_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冒出,表明B装置肯定会漏气。
③如何检验D中的气体已收集满?请写出有关的操作和现象。
④收集气体时,要等到有连续稳定气泡冒出时才开始收集,而不是一看到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其原因是。
⑤若在反应后的残余物中提纯KCl,需进行以下操作,请把空缺处填上:
①在烧杯中()填操作名称
在①、②、③的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______。
(3)利用上述实验仪器收集气体时,若只能用C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_____。
(4)若用如图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O2,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
5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某次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下:
(1)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mol。
(2)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3)根据题目中所给条件,判断氯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分解?(填“是”或“否”)
参考答案
七、填空题
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元素和氧元素。
51.(1)作对比试验
(2)金属铜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有加快作用
(3)A、B、D
52.(1)酒精灯、集气瓶
(2)①②没有
③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
④刚开始排出的气体中,混有大量空气,不宜收集
⑤溶解、过滤、蒸发、玻璃棒
(3)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用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气体易溶于水或气体跟水发生化学反应。
(4)长短管进气体,短导管出气体
53.(1)0.15mol
(2)0.1mol(具体过程略)
(3)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