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XX矿区地面沉降监测方案样本
沉降监测项目实施方案

沉降监测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管线的建设和使用也日益频繁。
在这个过程中,地下管线沉降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沉降不仅会影响地面的平整度和美观度,还可能导致地下管线的破裂和泄漏,给城市的安全和稳定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对地下管线的沉降进行监测成为了一项必要的工作。
二、监测目的。
本项目的监测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地下管线的沉降情况,预警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保障城市地下管线的安全和稳定。
三、监测内容。
1. 地下管线的沉降监测点的确定,根据地下管线的走向和重要程度,确定监测点的位置,确保监测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 监测设备的选择,选择适合的监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测量仪器、传感器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监测频率的确定,根据地下管线的使用情况和环境变化,确定监测的频率,一般情况下,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
4. 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监测获得的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预警。
5. 监测报告的编制,根据监测数据,编制监测报告,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四、监测方案。
1. 确定监测点的位置,根据地下管线的走向和重要程度,确定监测点的位置,一般情况下,监测点距离管线两侧各不超过10米。
2. 选择监测设备,选择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传感器,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确定监测频率,根据地下管线的使用情况和环境变化,确定监测的频率,一般情况下,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
4. 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采集后,及时进行处理和分析,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和预警。
5. 编制监测报告,根据监测数据,编制监测报告,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五、实施步骤。
1. 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并进行标记。
2. 安装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测试。
3. 进行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4.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预警。
地面采空区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地面采空区沉降观测设计方案一、设计情况说明根据煤矿有关规定,煤矿采煤工作面对应的地面区域必须进行沉降观测,根据沉降观测数据确定地表的沉降程度。
我矿对地面采空区进行了沉降观测点位的布置,在地面北部、中部、南部各设置了一个控制点,作为沉降观测点使用。
二、沉降观测的相关知识在沉降观测之前,由于采空区距离矿区控制点较远,为方便进行观测以及布点,特在矿区控制点的基础上,在采空区布设沉降观测点。
三、观测时间、方法和仪器由于地表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沉降观测前必须对沉降基准点进行监测,在无影响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沉降点观测。
每二个月观测一次。
为保证沉降观测数据的精度,进行测量时仪器和测量方法必须一致,施测时必须做到“三固定”,即:固定仪器、固定观测人员、固定的基点和转点,以此减少观测误差,提高精度。
日出或日落30分钟前后影响最大,避开此时间段进行测量,雨天严禁作业。
由于地面的起伏变化较大,故决定采用经纬全站仪代替水准仪进行地面沉降观测。
四、测区特点由于我矿区地面高低起伏变化较大,作业时会遇见大风、降雨等天气,因此测量工作较为困难。
五、测量标准在采空区地表中间布设一条控制基线,同时作为沉降观测点使用,共计3个点。
其中2个点向采空区两侧布设1个点,1个点在采空区中部,在进行沉降观测时,对其3个点进行观测。
由于采空区地表高低起伏变化较大,基本上为大型山坡,不利于水准测量,因此采用全站仪代替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
利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
采空区地表沉降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使用全站仪进行测放,保证沉降基准点的牢固性,同时对所有点进行坐标测量,找出相对位置,在以后的观测中,若发现点位位移,必须立即进行重新布设和测量。
六、数据对比分析根据每次测得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分析采空区地面的沉降规律和沉降速度,根据这些规律采取措施,降低地面的沉降速度。
尤其是对沉降量大的区域,对工作面顶板惊进行加强支护,防止发生事故。
沉降检测方案

沉降检测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土地沉降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为了及时掌握土地沉降情况,科学有效的沉降检测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行的沉降检测方案,旨在准确测量和分析土地沉降现象。
二、设备和工具1. 精密水准仪:用于测量地面沉降的高程差异。
2. GNSS测量仪:用于获取监测点的地理坐标和高程信息。
3. 全站仪:用于高精度水平角和垂直角测量。
4. 数据处理软件:用于计算和分析测量数据。
三、实施步骤1. 选取监测点:根据实际情况,在研究区域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若干监测点。
2. 测量基准点:在每个监测点附近选择一个稳定的基准点,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3. 安装精密水准仪:在基准点和监测点上安装精密水准仪,进行高度差测量。
4. GNSS测量:使用GNSS测量仪获取每个监测点的地理坐标和高程信息,作为辅助数据。
5. 全站仪测量:在每个监测点上使用全站仪进行水平和垂直角的测量,获取三维坐标信息。
6. 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导入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算各监测点的沉降量。
7. 结果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评估土地沉降程度及趋势,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1. 高程差测量数据处理:将精密水准仪测量得到的高程差数据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校正,得出准确的沉降量。
2. GNSS数据处理:将GNSS测量仪获取的地理坐标和高程信息与水准仪数据进行比对和纠正,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3. 全站仪数据处理:将全站仪测量得到的角度和距离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各监测点的三维坐标信息。
4. 沉降量计算:根据不同监测点的高程和坐标信息,计算出各点的沉降量,并将数据整理成图表形式以便分析。
五、结果分析和应对措施1. 结果分析:根据沉降检测结果,分析土地沉降程度及趋势,确定是否存在沉降速度加快等问题。
2. 应对措施:针对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土地沉降治理和修复方案,如强化基础加固、地下水调控等。
六、总结通过使用精密水准仪、GNSS测量仪和全站仪等设备,结合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本文提出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沉降检测方案。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
1.1背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大,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地质
病害(沉降)的损害也随之出现,而沉降是城市的地质病害中最常见的一种,地下水井开发、排水网落槽等均会造成沉降损害。
因此,对沉降现象
的定量观测及分析,对做好安全防范、精准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1.2目的
为了保证城市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城市地下水环境的演变特
点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制定观测方案,以便定量观测和评估沉降现象,及早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二、观测内容
2.1现场勘察
现场调查工作是进行沉降观测的基础,其主要内容有:
(1)地貌工作:通过现场调查建立基础资料,了解目标区域的地貌
地质特征,主要将进行地形分析、地质构造分析等。
(2)地下水工作:了解地下水斜面深度、倾角、渗透率、瞬间渗透
率等物理参数,推测沉降潜在规律和影响因素。
(3)土地利用及建筑物工作:对土地利用和建筑物类型等进行分析,以便确定沉降影响范围、潜在程度等。
2.2数据采集
为了更好地实现沉降的定量观测与分析。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沉降观测方案一、观测目的和背景沉降是指地面或地下结构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垂直位移。
沉降观测旨在了解某地区土地沉降的程度和速度,为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建设等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以监测已建设工程的变形情况,为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支持。
二、观测内容1. 土地沉降观测:观测某地区的土地沉降情况,包括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2. 工程变形观测:观测某个工程项目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变形情况,包括建筑物、桥梁、隧道等。
三、观测方案1. 观测点的选择:选取代表性的观测点,包括地表点和地下点。
地表点应分布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上,地下点应选取不同深度的井点。
2. 观测仪器的选择:根据观测内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水准仪、GPS等。
3. 观测方法:根据观测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包括静态观测和动态观测。
静态观测适用于观测点较少、分布较散的情况;动态观测适用于观测点较多、分布较密集的情况。
4. 观测参数:观测点应记录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数值,并结合时间进行分析和比较。
可以使用等高线图、位移变形图等进行展示和分析。
5. 观测频率:观测可根据需要选择连续观测、定期观测或不定期观测,以掌握沉降情况的演变趋势。
四、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1. 观测数据的整理和存档:将观测所得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存档,包括观测记录、观测数据表、观测仪器的校准报告等。
2. 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数据的有效性、精确性等方面的检查和验证。
3. 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计算沉降速度、分析沉降趋势、对比不同观测点的沉降情况等。
4. 结果的报告和分析:撰写观测报告,包括观测方案、观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沉降情况的分析和评价等。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沉降观测时,要确保观测点周围的环境安全,避免发生土壤塌陷、坍塌等事故。
2. 在使用测量仪器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误差的产生。
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XX矿区地面沉降监测方案

核工业华东二六三工程勘察院二〇一七年二月二十三日沉降监测方案工程名称: 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XX矿区地面沉降监测工程地点: 吉安市新干县委托单位: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编写:审核:批准:核工业华东二六三工程勘察院二〇一七年二月二十三日目录1 工程概况 (2)2 监测目的 (2)3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 (3)4 观测点数量与技术要求 (3)4.1沉降观测点数量 (3)4.2观测周期及观测频率 (3)5 观测实施方案 (4)5.1沉降基准点设置 (4)5.2沉降观测点的埋设 (5)5.3沉降观测方法 (6)6 观测成果及提交 (6)7 组织结构与人员投入 (7)8 仪器投入 (7)9 质量保证措施 (7)10 附录 (9)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XX矿区地面沉降监测;矿区地点位于新干县大洋洲镇石岐崚村和新刘家村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
矿区位置示意图2 监测目的通过监测可获得地表沉降数据。
通过对该工程监测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监视分析矿区周围土体在采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明确采矿活动对原始地层的影响程度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2)掌握矿区地表的受力和变形状态,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3)根据地质条件和采矿方法,对采矿活动影响范围内的地表沉降等监测项目预先进行估算和研究,并对附近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可能受到影响的程度作出评估和提出处理方案,确保它们在采矿过程中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4)通过现场监测信息反馈和采矿中的地质调查,及时调整采矿活动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5)通过信息反馈进行安全预测及设计优化,在加强安全控制的同时减少投资,使工程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状态,从更大程度上加强业主的风险控制。
3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_18314-2009)5)《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DZ/T 0227—2004)6)《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DZ/T 0154—1995)7)业主提供相关图纸及资料。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一、方案背景沉降监测作为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是为了确保建筑物和结构的安全性,并评估工程的完成质量,同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对于需要进行沉降监测的工程项目来说,制定一份合理有效的方案非常必要。
二、方案目的本方案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对于某项目的区域沉降进行监测,掌握沉降变化的情况,以及及时预警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为了提高沉降观测的效果,还需要对于监测方案进行科学有效的安排。
三、监测点的选择在进行监测点的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受损风险:对于建筑物和基础设施来说,可能存在一些比较关键的结构部分或者是设备,这些部分受损风险较高,对于这些部分的沉降监测非常重要。
2.施工和使用条件:施工和使用条件是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根据项目的不同,可能会需要考虑周边环境、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地基压力变化等等因素,以确保监测精度和检测信度。
3.专业要求:监测规范和要求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适当选择专业人员对于监测点的设定进行评估和调整。
4.经济、安全和维护成本:对于监测点的数量和质量等问题,还需要进行经济考虑,以及对于相应设备和维护事宜的综合考虑。
四、监测手段的选择在进行监测手段的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测力点位和负荷计:根据监测点和测力点的起伏、变化和设备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负荷计和测力点位进行安装和调整。
2.引伸计和变形计等设备:同样根据监测点的特性和周边环境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引伸计和变形计等设备进行安装和调整,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对于实时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是进行监测手段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需要选择合适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生成可视化的报告和分析结果,提高监测数据的可视化程度和可读性。
五、监测时间和方式在进行监测时间和方式的安排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监测时间和频率:监测的时间和频率也是进行监测安排的重要因素,根据项目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频率进行监测,以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沉降监测方案

沉降监测方案沉降监测是对土地或建筑物进行实时、连续监测的一种方法,旨在确保土地或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寿命的延长。
沉降监测方案是制定沉降监测工作的指导文件,包括监测设备的选择、监测点的设置、监测参数和频率的确定等内容。
下面是一个沉降监测方案的示例,供参考:一、监测目的通过沉降监测,旨在及时发现和监测土地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以保障土地或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二、监测范围本次沉降监测的范围为XXX地区的土地和建筑物。
三、监测设备本次沉降监测将使用XYZ品牌的沉降监测仪,该仪器具有高精度、自动化的特点,能够进行实时、连续监测。
四、监测点设置1.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监测点应覆盖整个土地或建筑物的区域,并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和土地或建筑物的结构特点。
2. 监测点的设置应遵循均匀分布、代表性和可比较的原则,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监测点的选择要考虑到监测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以及监测点与现场工作的安全距离。
五、监测参数和频率1. 监测参数包括土地或建筑物的沉降量、沉降速率和沉降变形。
监测参数应根据项目需求和现场情况确定。
2. 监测频率应根据监测参数的变化情况和项目的需求来决定。
对于稳定的土地或建筑物,可以选择较长的监测周期;对于变化较快的土地或建筑物,应选择较短的监测周期。
六、数据分析和报告1. 监测数据应及时上传到数据库,并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
监测数据应包括实测值、标准差和相关统计量等。
2. 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沉降量、沉降速率和沉降变形等参数,并与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对比和评估。
3. 生成监测报告,包括监测结果分析、沉降趋势预测和地质环境评价等内容。
监测报告应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项目管理方。
七、安全措施1. 在安装和维护监测设备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人员安全。
2. 在监测点设置时,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性,避免发生事故。
3. 在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时,要仔细核对和验证数据,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沉降观测方案范本

沉降观测方案范本1. 引言1.1 背景沉降观测是土木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用于监测工程地基或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沉降情况。
通过对沉降的观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地基和结构的沉降问题,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1.2 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标准的沉降观测方案范本,以供参考和使用。
该方案范本包含了沉降观测的准备工作、测点选取、测量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2. 沉降观测方案2.1 准备工作在进行沉降观测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观测区域、调查地质情况、选取测点等。
具体的准备工作如下:•确定观测区域:根据工程需求和地质条件,确定需要进行沉降观测的区域范围。
•调查地质情况:对观测区域内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了解地层性质和地下水位等信息。
•选取测点: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观测的目的,选取一定数量的测点,并确定其位置和布设方式。
2.2 测点布设测点的合理布设对于沉降观测的精度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在布设测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平衡性:测点应尽可能地均匀分布在观测区域内,以保证观测结果的代表性。
•稳定性:测点应选取在地质条件稳定的区域内,避免地下水位变化、土壤活动等因素对测点产生干扰。
•多样性:测点应选取不同地形、土质和工程类型的代表性区域,以提高观测结果的可靠性。
2.3 测量方法沉降观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和GPS测量等。
具体的测量方法如下:•水准测量:通过测定水平线高差的方法,测量地面沉降的变化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小范围的沉降观测。
•全站仪测量:利用全站仪的高程测量功能,测量地面沉降的变化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中等范围的沉降观测。
•GPS测量:利用GPS接收机的高程测量功能,测量地面沉降的变化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较大范围的沉降观测。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沉降观测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结果并进行评估。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步骤如下:•数据清理:清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剔除异常值和误差。
沉降监测方案参考

沉降、裂缝监测专项方案监测目的及依据监测目的: 为及时了解基坑开挖产生的土体水平位移,保证基坑、周边道路及建筑物的 安全,指导基坑、开挖施工,必须进行有效监测。
现场监测的结果用于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 施工快捷的目的。
通过监测数据可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 和优化下一步的施工参数,做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
通过监测收集数据,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及相关规程的制定积累经验。
监测依据: (1) ! (2) 本项目设计图纸; (3)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4)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5)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监测内容及监测点布置1、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每个基坑布置 4 个观测点。
水平位移速 率报警值 3mm/天,累计最大 40mm,竖向位移速率报警值 3mm/天,累计最大 30mm。
《2、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分别距离基坑围护桩 3m、5m 布置地表监测点,每 个基坑 8 个测点。
地表沉降报警值 50mm。
高速路面、地表裂缝:在顶管沿线地表布置 9 个沉降监测点,间距 13m;当 原有裂缝增大或出现新裂缝时,及时增设监测点。
每一条裂缝的测点至少设 2 组,测点设置在裂缝的最宽处及裂缝末端。
地表裂缝报警值宽度达 10mm。
监测方法(1)高程基准网 基准点布设:在远离基坑施工影响区域以外(大于 4 倍基坑深度)的稳固建 筑物上布设基准点。
共布设 3 个。
工作基点的布设以方便沉降监测,且相对稳定 为原则,埋设方式同基准点。
可随施工进度的推进和施工现场通视情况临时增设。
…保护措施:为防止基准点破坏,基准点埋设在不同建筑物上,共布设 3 个。
如果某个基准点被破坏,在附近稳定建筑物上立即补埋。
沉降观测工程施工方案模板

沉降观测工程施工方案模板1. 项目背景本工程以确保建筑物或结构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目的,进行沉降观测工程。
通过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建筑物或结构物出现的沉降情况,保障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安全使用。
2. 工程内容(1)安装沉降观测设备:在需要监测的建筑物或结构物周边确定监测点位,选择合适的沉降观测设备,并进行安装调试。
(2)数据采集与监测:对已安装的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实时记录建筑物或结构物的沉降情况。
(3)数据分析和报告: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定期生成沉降观测报告,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3. 施工方案(1)前期准备:确定监测点位,购买和调试沉降监测设备,准备相关施工人员和工具。
(2)安装沉降观测设备:按照设计要求,在监测点位进行沉降观测设备的安装,确保设备安装牢固且稳定。
(3)数据采集与监测:进行沉降观测设备的电气连接和数据采集系统的调试,确保数据能够稳定采集,并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4)数据分析和报告: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及时生成沉降观测报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安全与环保(1)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戴好安全防护用品,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杜绝乱堆乱放现象,确保施工环境整洁与安全。
(3)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和用电,减少环境污染。
5. 质量与验收(1)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
(2)对已安装的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测试,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并保证数据采集准确无误。
(3)验收:由项目负责人进行验收,确认沉降观测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6. 施工进度(1)前期准备:计划完成时间 3 天。
(2)安装沉降观测设备:计划完成时间 5 天。
(3)数据采集与监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调试,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4)数据分析和报告: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及时生成沉降观测报告。
7. 经济指标本工程总投资为 xxx 元,其中包括设备购置费、人工费、材料费、管理费用等。
工程沉降观测工作方案范文

工程沉降观测工作方案范文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日益频繁,其中涉及到地下结构的建设工程更是不容忽视。
而地下结构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地基沉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现象,它直接影响了地下设施的安全稳定性。
因此,沉降观测工作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围绕工程沉降观测工作的方案制定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目的、方法、步骤、仪器设备等内容,以期为相关工程单位提供参考。
二、目的1. 确定地基沉降情况:通过观测工作,获取地基沉降的详细数据,为工程设计、施工以及后续的维护提供准确的依据。
2. 监测工程安全性:通过观测数据对比,及时发现地基沉降的异常情况,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
3. 为工程验收提供数据依据:在工程完工后,通过沉降观测数据分析,为工程的验收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三、方法1. 测点设置:在工程建设区域内,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建筑结构布置情况等因素,合理设置观测测点。
一般情况下,测点应布置在工程的主体结构下方、周围及其影响区域内,并应覆盖整个施工过程中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
2. 测量周期:观测测点的沉降情况需要定期测量,一般情况下,观测周期应该为月度,特殊情况下考虑缩短观测周期。
3. 数据处理:获取观测数据后,应对数据进行严格的处理和分析,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四、步骤1. 初步调研:在工程开工前,对工程区域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进行初步调研,以确定合理的测点设置方案。
2. 测点设置:根据初步调研的结果,确定工程区域内合理的观测测点,并确定测点的具体位置和布置方式。
3. 仪器设备准备:根据测点设置方案,准备好相应的仪器设备,并对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4. 观测数据采集:按照测点设置方案和测量周期,进行观测数据的采集工作,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5. 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取观测数据后,对数据进行严格的处理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6. 结果报告与应用:将观测数据处理结果转化为报告形式,并提交给相关工程单位,以供工程设计、施工及后续维护使用。
XXX沉降监测方案

XXX主体沉降观测监测方案2022年9月2日目录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案 .................................................................................................... .一、工程概况......................................................................................................... .二、主要作业依据................................................................................................. .三、监测项目及预警值......................................................................................... .四、监测基准点及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五、施工组织......................................................................................................... .六、施工保证措施................................................................................................. .七、提交成果......................................................................................................... .八、协作事项......................................................................................................... .一、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
沉降观测方案范文

沉降观测方案沉降观测方案范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
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沉降观测方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工程概况7#楼建筑面积21585.54㎡(不含地下室),建筑基地面积798.75㎡。
8#楼建筑面积10792.77㎡(不含地下室),建筑基地面积399.360㎡。
本工程为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七层,地下室层高为3.2m,夹层层高为2.58m,地上一-二十七层层高分为2.9m。
主体结构形式为现浇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均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04.350m,室内外高差0.4m。
二、施测的目的、任务及观测点的布置2.1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入住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变形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运营期间均安全有效。
2.2沉降观测依据以下原则布设:(1)参照设计图;(2)建筑物的四角及大转角处;(3)高低层建筑物、纵横墙的交接处两侧;(4)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
根据以上原则并结合本工程特点,7#楼8个,8#楼6个,共预计布置14个沉降观测点,具体点位详见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三、变形观测工作中执行的技术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xx);《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987-20xx)《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xx)《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xx)四、测量的内容、方法和精度要求4.1水准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布设和测定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基本控制,拟在场地外适当位置设置3个水准基准点,并准确测定其高程。
地面沉降监测施工方案

離島醫療綜合體-綜合服務行政大樓樁基礎工程 地面沉降監測施工方案目 錄1、工程概況2、沉降監測的基本要求3、具體施測程式及步驟4、監測中應注意的問題5、人員安全防護措施1、工程概況本工程離島醫療綜合體-綜合服務行政大樓樁基礎工程,位於路氹鄰近石排灣水塘處。
工程包括鑽孔灌注樁、508鋼管樁、鋼板樁以及止水帷幕。
2、沉降監測的基本要求①、儀器設備、人員素質的要求本項目沉降監測使用的是南方測繪(SOUTH)製造的NTS-341R10A型號的全站儀(檢定證書與校準證書詳見附件一),測量人員為我司專業測量管工,熟練掌握全站儀的操作,對監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分析原因並合理解決,做到按時、快速、精確地完成每次監測任務。
②、監測頻率的要求根據合約圖紙的要求,所有地面沉降監測點必須在樁施工期間每日監測。
③、監測點的要求根據合約圖紙的要求,共設置十九個監測點(監測點位置圖詳見附件二)。
④、沉降監測的原則沉降監測依據的基準點以及沉降監測點的點位要穩定;所用儀器、設備要穩定;監測人員要穩定。
以上措施在客觀上儘量減少監測誤差的不定性,使所測的結果具有統一的趨向性,保證各次複測結果與首次監測的結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監測的沉降量更真實。
3、具體施測程式及步驟②、建立固定的監測路線由文件“5159/GDI/2015”(詳見附件三)確定沉降監測點位置坐標所採用的控制點,在控制點與沉降監測點之間建立固定的監測路線,並架設儀器網站與轉點處作好標記樁,保證各次監測均沿統一路線。
③、沉降監測根據編制的工程施測方案及確定的監測週期,首次監測應在監測點安穩固後及時進行。
首次監測的沉降監測點高程值:要求每個監測點首次高程應在同期監測兩次求平均值。
每次監測同一批監測點應作往返監測並應一次完成。
④、將各次監測記錄整理檢查無誤後,進行平差計算,求出各次每個監測點的高程值。
從而確定出沉降量。
⑤、統計表匯總根據各監測週期平差計算的沉降量,列統計表(詳見附件四),進行匯總分析。
沉降检测方案

沉降检测方案1. 引言沉降是指地面或建筑物因土壤沉降而产生的垂直位移。
在工程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中,沉降的监测和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沉降检测方案,包括相关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2. 沉降检测的重要性沉降检测对于工程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规划者了解土地的稳定性,提前预防可能的地质灾害。
沉降检测还可以用于评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土地开发的可行性。
3. 沉降检测方法3.1 高程测量法高程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沉降检测方法。
它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例如全站仪和水准仪,来测量地面的高程。
通过在不同时间点对同一地点进行高程测量,可以检测到地面的沉降情况。
3.2 GPS法全球定位系统(GPS)也可以用于沉降检测。
GPS接收器可以记录地面点的坐标,并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比较。
如果地面点的坐标发生了变化,就说明发生了沉降。
3.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沉降检测方法。
它使用卫星或无人机获取地面的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来分析地面的变化。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沉降数据,并辅助其他测量方法。
4. 沉降检测方案的组成4.1 测点选择在进行沉降检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点。
测点选择应考虑地面的不同区域,如建筑物周围、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和地质灾害易发区。
测点的数量和分布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
4.2 定期测量沉降检测应定期进行,以便及时发现地面的变化。
测量的时间间隔应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通常为半年或一年一次。
在特殊情况下,如地质灾害易发区或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附近,测量的时间间隔可以更短。
4.3 数据管理与分析沉降检测产生的数据应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专业的软件或数据库来存储和处理数据。
分析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工程师,以便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5. 沉降检测方案的应用案例5.1 城市规划沉降检测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通过监测土地的沉降情况,可以评估土地的稳定性,避免建设在易发地质灾害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工业华东二六三工程勘察院
二〇一七年二月二十三日
沉降监测方案
工程名称: 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XX矿区地面沉降监测工程地点: 吉安市新干县
委托单位: 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
编写:
审核:
批准:
核工业华东二六三工程勘察院
二〇一七年二月二十三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监测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观测点数量与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沉降观测点数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观测周期及观测频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观测实施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沉降基准点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沉降观测点的埋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沉降观测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观测成果及提交..............................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组织结构与人员投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仪器投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XX矿区地面沉降监测; 矿区地点位于新干县大洋洲镇石岐崚村和新刘家村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
矿区位置示意图
2 监测目的
经过监测可获得地表沉降数据。
经过对该工程监测能够达到以下目的:
( 1) 监视分析矿区周围土体在采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明确采矿活动对原始地层的影响程度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
( 2) 掌握矿区地表的受力和变形状态, 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
( 3) 根据地质条件和采矿方法, 对采矿活动影响范围内的地表沉降等监测项目预先进行估算和研究, 并对附近的建( 构) 筑物、地下管线等可能受到影响的程度作出评估和提出处理方案, 确保它们在采矿过程中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
( 4) 经过现场监测信息反馈和采矿中的地质调查, 及时调整采矿活动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 5) 经过信息反馈进行安全预测及设计优化, 在加强安全控制的同时减少投资, 使工程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从更大程度上加强业主的风险控制。
3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
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
2)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
3)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 )
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_18314- )
5)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DZ/T 0227— )
6) 《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DZ/T 0154—1995)
7) 业主提供相关图纸及资料。
4 观测点数量与技术要求
4.1 沉降观测点数量
本项目共埋设25个沉降监测点, 依次编号为K1-K29, 其中K3、 K9、 K21、 K22编号点废除。
4.2 观测周期及观测频率
根据设计说明及相关规范, 待基准点、监测点埋好稳固后, 进行首次监测; 以后每六个月复测一次。
监测点布设及复测周期见表一。
表一
在监测过程中如有矿区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 矿区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均应及时增加监测次数, 当矿区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严重不均匀沉降或较大裂缝等异常情况, 应增加监测次数, 例如进行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监测, 并在记录中注明这些情况, 及时向甲方、监理汇报。
具体的监测时间, 以双方的约定为准, 监测中根据矿区采矿进度及周边环境变化度作适当调整监测频率。
5 观测实施方案
5.1 沉降基准点设置
基准点是检验和直接测定监测点的依据, 要求在整个监测过程中相对稳定不变。
故须埋设在相对稳定的地方, 且离开被测目标30~50米以外的距离。
为了便于校核, 以验证基准点的稳定性, 基准点数目设定为3个。
基准点位置的选择除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外, 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设在矿区压力变形影响的范围以外;
2、应埋设在便于保护及监测时视线不受阻挡的位置;
3、埋设时应避开地下水渠和管线;
4、尽量做到安置一次仪器就能测得其与某个监测点的高差, 且视线长度最好不超过50米。
根据本项工程的实际情况, 拟在待测矿区变形外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选择三个地方建立3个监测的基准点。
本次监测选择采用深埋式基准点, 在建筑物变形范围外的空地上合适位置埋设基准点标志(如下图)。
5.2 沉降观测点的埋设
监测点是固定在矿区被测目标的测量标志, 埋设位置应保证不被矿区采矿活动影响并能长期顺利进行监测, 并能正确反映矿区的沉降情况。
根据该矿区的实际情况, 为了便于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 监测点宜布设在盐矿矿井口及溶腔体积上方的混凝土上, 混凝土被破坏处能够埋设水泥墩子, 选择便于监测又不易受碰撞破坏的位置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