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湖心亭看雪》(第1课时)导学案 语文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29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29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以及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以及消极避世的意绪,引导学生学会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3.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一、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

张岱出身于仕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

三、信息链接1.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

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黑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如: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B、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

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2.积累些雪景的名句。

①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预习自测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崇祯..( ) 是日更.( )定挐.( )一小舟毳.( )衣炉火雾凇.( )沆.()砀.( )铺毡.( )对坐更.( )有此人余强.( )饮三大白喃喃..(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拥毳衣炉火()(2)雾凇沆砀()(3)上下一白()(4)焉得更有此人()(5)强饮三大白()(6)莫说相公痴()3.理解课文重点词语。

第28课《湖心亭看雪》学案(语文版初二下)

第28课《湖心亭看雪》学案(语文版初二下)

第28课《湖心亭看雪》学案(语文版初二下)一.自主探究一二三1.重点字词大集中⑴读准以下的加点字音更.〔ɡēnɡ〕定毳.〔cuì〕衣雾凇.〔sōnɡ〕沆砀..〔hànɡdànɡ〕一芥.〔jiè〕铺毡.〔zhān〕喃喃〔nán〕⑵辨析词义余.住西湖〔代词,我〕强饮三大白.而不〔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此指酒杯〕余白不遗余.力〔剩下来的,多出来的〕上下一白.〔白色〕⑶讲明词语喃喃〔nán〕连续不断地小声讲话。

更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定,完了,终止。

余拿.一小船:撑、划。

客.此: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充满。

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

沆砀,白气充满的模样。

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2.背景资料全搜索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侨寓杭州。

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

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

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

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

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园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

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

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杰出评述。

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显露出许多伤感情绪。

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

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

张岱的小品散文题材较广,风景名胜,世情风俗,戏曲技艺,直至古董玩具等等,无所不记。

这些作品不但记录了他实际的生活经历,同时也反映了明末的某些生活侧面,内容比较充实。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湖心亭看雪》教案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湖心亭看雪》教案 语文版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湖心亭看雪》是张岱山水小品的代表作,课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写景上采用白描手法,可谓简洁凝练,别有情趣。

如何将这篇美文通过最优化的教学让学生品出其中独特的滋味来呢?很显然,用传统的逐句落实的文言文串讲方式肯定难以实现这个目标。

新课标倡导要让学生“自主体验”,像这样的美文,更应如此。

通过细心品析,我发现这篇文章可用一个字“奇”来串领全篇。

通过“奇”这个字可以将相应的课文中的人、景、情等像串珠子一样串连起来,然后一线牵拽出来,这样应该可以带来生动活泼、紧凑高效的良好的课堂效果。

教学过程一、以欣赏西湖美景,背诵诗句导入新课。

二、走近张岱。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

四、品读课文。

1、抛出主问题:老师读完《湖心亭看雪》,感觉这篇文章真奇特,明明有舟子同行,作者却说自己是“独往”,文中还有很多奇特的地方,请大家帮忙找一找。

2、学生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依据说说“奇”在哪里。

3、教师归纳:“奇”表现在:看雪的时间奇、看到的雪景奇、描写雪景的手法奇、看雪的人物奇、赏雪的情趣奇等几个方面。

4、课堂练习。

六、布置作业:1、、把文中“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一小节内容改写成一段生动描写西湖雪景的2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抓住“奇.”的特点来描写。

2、课后讨论:假使时间倒流,张岱在湖心亭上奇遇..“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你认为他们会成为知己吗?板书设计:湖心亭看雪张岱时间奇大雪三日更定时分雪景奇雾凇沆砀上下一白手法奇白描手法量词奇(堤)痕、(亭)点、(舟)芥、(人)粒奇人物奇痴迷雪景行异于众情趣奇高雅脱俗…………。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第28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第28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语文版

《湖心亭看雪》【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揣摩文中借助白描手法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叙事、写景、抒情交融的写作特色。

3.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理解文章运用白描来写景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请学生先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雪景的诗词)前几天,我们随郦道元游了“三峡”;跟苏轼“夜游承天寺”;同周密一起“观钱塘潮”,今天就让我们和张岱到“人间天堂——西湖,去《湖心亭看雪》”。

(多媒体显示:背景西湖雪景。

教师提示:现在让我们走进张岱的世界。

)多媒体显示张岱相关资料: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

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

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

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明白:张岱乃异乡之客;亡国之人。

二、朗读感知1.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提示:更(gēng)定毳(cuì)衣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一芥(jiè) 喃(nán)喃2.学生自由朗读,揣摩领会朗读技巧。

3.学生个读,要求读得正确流畅,师生点评。

4.学生分组读,相互点评。

5.学生分组展示,要求读得抑扬舒缓,并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大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第28课《湖心亭看雪》教案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第28课《湖心亭看雪》教案 语文版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突出天气的严寒;也为下文更定到湖心亭看雪埋下伏笔,突出游兴强烈。

)“俱”和“绝”各是什么意思?(“俱”指全、都;“绝”的意思是停止、消失。

)(3)“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么冷的天气,才凌晨时分,作者独自到湖心亭看雪,你能看出作者的心境吗?(孤怀雅兴,孤高自赏。

)“是”字怎样理解?(是代词,这。

)(4)“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几句写雪景,有什么特点?(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齐读第一段。

(5)齐读第二段。

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意外遇到了什么?(已经有人在自己到之前到了。

)作者看到了什么?和这些人有些什么交往?(即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翻译这段内容。

)(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同他们道别。

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作者和这些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境,使我想起两句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作者不善饮酒,却“强饮三大白”,真可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啊。

(6)“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是尾声,你怎样理解这个“痴”字?(舟子说作者“痴”,又说还有像作者一样“痴”的人,实际上是突出作者的“痴”。

)“喃喃”一词,你看出了什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的状态。

)4.学生齐读全文。

三、问题研讨1.关于白描手法:读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作者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这种手法就叫做白描。

你能简要分析文中白描手法吗?(作者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却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③上下一白()④及下船()
(2)辨析多义词的含义。
是:①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
更:②是日更定()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白:③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我的疑惑:(自学或小组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学习困难)
展示案
1、我的疑惑展示:
2、重点问题探究展示:
1、作者去湖心亭看雪,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的文笔,去欣赏雪中的西湖。
学法指导:读—查—思—议
预习案
1、知识回顾:
2、教材助读
3、预习训练
(1)自读(1—2遍)给下列注音:
更()定毳()衣雾凇()一芥()沆砀()铺毡()强()饮喃喃()
2)范读(1—2编)看看作者是怎样的人?
.2、研读课文
(1)解释加点的字。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余挐一小船()
2、文中最能形象概括张岱形象的一个词语是:3、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了张岱特 Nhomakorabea的呆气?
4、走进作者心灵,体会他游西湖时与众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及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
5、收集整理古人描写雪的诗文。
6、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假设时空倒流,张岱在湖心亭上遇到钓鱼的柳宗元,你认为张岱会视他为知己吗?为什么?
2、难点:用词简练与白描的写作手法。
导入设计我们刚刚领略了钱塘潮的雄奇壮丽,今天,让我们再到杭州,去领略西湖的秀丽风光。自古西湖就是文人墨客梦萦魂牵的地方,在西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请同学们回忆这些诗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审批: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湖心亭看雪》教材分析《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

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本篇课文全文一百五十余字,作者X岱却以清闲淡雅的笔墨,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象雄浑,恍惚迷离,强烈地抒发了冰雪独抱的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怀。

文章有益于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培养文言语感,学习表达技巧。

学情分析《湖心亭看雪》这篇文言文处于八年级上册,此时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学生对文言文词语的理解和把握并不是太困难,教师教学时的侧重点不必放在字词句的梳理,而是应该放在引导学生对文言词语积累上。

同时教师可将其作为一篇典X的散文进行教学。

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同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设计理念:继续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积累文言词语。

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自我活动和探究为中心,以“听、说、读、写”为活动方式,训练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把握白描手法。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能力。

2、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

3、了解雪后的西湖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用活动方式,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的重要性,并内化为语文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文章的语言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山水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体会文本写景的白描手法。

教学难点课文在叙事、写景中抒情的表现手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某某吸引世人眼球的亮点之一就是西湖。

”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去领略X岱笔下雪湖的魅力吧,因为有人说过,如果你没有去过西湖,只要你读了X岱的〈〈湖心亭看雪〉〉也就足矣!二、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活动一:我听我积累(听读课文)1、用勾画的方式找出自己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词或句子。

八年级语文下册 28《湖心亭看雪》(第1课时)导学稿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

八年级语文下册 28《湖心亭看雪》(第1课时)导学稿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

《湖心亭看雪》第一课时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自主·合作·探究互助·相长·共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稿班组号学生某某:【一】①上下一白(全)②长堤一痕(数目)【更】①更定(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②更有痴似相公者(还)【是】①是日,更定矣(这)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表示判断的动词) 【绝】①人鸟声俱绝(消失)②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都是白色的。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在湖中怎么能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勉强喝下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5.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A.湖中人/鸟声俱绝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6.下列关于《湖心亭看雪》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C)A.文章开头用“崇祯五年”纪年表示自己不忘故国,为下文渲染凄凉气氛做铺垫。

B.“湖中人鸟声俱绝”妙在从听觉写景,描绘出一幅万籁俱寂、冰天雪地的景象。

C.从别人的角度来写“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显出作者的高傲,与众不同。

D.末段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抒发了痴情山水、知音难觅的人生感慨。

7.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请摘录几联。

(不少于四联)①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②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③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④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一课一得:当堂达标促学学生学法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更.定(gēng) 毳.衣(cuì) 雾凇.(sōng) 沆砀..(hànɡ)(dàng)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下《28湖心亭看雪》word教案 (1)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下《28湖心亭看雪》word教案 (1)

28. 湖心亭看雪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及思想感情。

3. 把握本文叙事、写景、抒情交融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1.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式1.朗读法。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3.品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明朝人张岱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

大家知道湖心亭位于什么湖上吗?(西湖)对。

一提起西湖,大家一定想到了西湖那美丽迷人的风光,想到了很多描绘西湖风光的名诗句。

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学生交流: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毕竟西湖四月中,春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但是在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诗句中,却很少有描绘西湖冬景的。

我们大家仔细品味这些古诗,就会发现,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

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岱,去品品他的这篇《湖心亭看雪》。

(板书课题)(多媒体显示:背景西湖雪景。

教师提示:现在让我们走进张岱的世界。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张岱相关资料: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第28课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第28课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

第28课湖心亭看雪【导学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欣赏西湖奇景,体会白描手法的运用。

3.学习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的写法,感受作者的情怀。

【课时计划】2课时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深悟文本”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精彩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一切景语皆情语”,假如作者心中有一个春天,那么他笔下的景物就春意盎然;假如作者心中有一份柔情,那么他笔下的景物就温柔缠绵。

可是,如果作者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笔下的景物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随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欣赏雪景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字音。

崇祯..(chóng zhēn) 是日更.定(gēng) 拏.一小舟(ná)毳.衣炉火(cuì) 雾凇沆砀...(sōng hàng dàng)铺毡.对坐(zhān) 焉得更.有此人(gèng) 喃喃..(nán nán)余强.饮三大白(qiǎng)2.理解课文重点词语。

(1)一词多义是是日更定矣(代词,这)是金陵人(表判断) 一上下一白(副词,全)长堤一痕(数量)更更有痴似相公者(副词,还)是日更定矣(古时夜间的计时单位) 白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上下一白(白色)(2)古今异义余拏.一小舟(古义:撑,划;今义:拿东西,捉拿。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湖心亭看雪》教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湖心亭看雪》教案(语文版)

第28课湖心亭看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2.能力目标: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要点】重点: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

难点: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教学设想】带领学生赏析文章是本堂课的重要方法。

【教学步骤】三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冬季最令人高兴的莫过于下雪了,那飘扬着的雪花,凝聚着对大地的热爱,从无垠的天幕洒落,在我们头顶飞舞,抚摸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

下雪啦,多好!雪带给我们的感受?——静穆、纯洁、纯净、阔大而辽远——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

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

【新课探究】一、作者介绍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侨寓杭州。

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

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

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

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

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yuan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

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

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

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

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

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

文体:《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二、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老师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朗读。

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语句流畅,注意音韵铿锵。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更(ɡēnɡ)定毳(cuì)衣雾凇(sōnɡ)沆砀(hànɡdànɡ)一芥(jiè)2.读课文,读清句读。

广东省河源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湖心亭看雪》(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广东省河源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湖心亭看雪》(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湖心亭看雪》学习目标与要求:1、熟读课文,学习文言生字词。

2、识记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翻译课文,读懂全文。

【资料链接】一.关于作者作品。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

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通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等。

他是继明代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景,意趣深远的散文家。

其文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

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亡之后,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之中。

二.写西湖的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晓出净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题临安邸林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三、关于“白描”。

白描是文学创作中描写手法之一,是一种常见的传统的描写手法。

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的勾勒出人物神情面貌或景物神韵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以白描手法见长的古代山水小品,其中“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堪称白描中的来神之笔,寥寥几笔,将景物的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的诸多变化简洁概括,宛如一幅清丽淡雅山水写意画,且意蕴无穷。

【预习准备】一、诵读课文,看清字形,读准字音(学法: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记忆生字)崇祯( ) 毳()衣雾凇()沆()砀()铺毡( )喃喃()更()定拏( ) 更( )有此人强( )饮二、读课文,理解识记重点词语的意义:①更定②湖中人鸟声俱绝③余拏一小舟④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⑥雾凇沆砀⑦焉得更有此人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⑨客此⑩及下船三、识记文中的一词多义:(1)更①是日更定()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白①上下一白()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3)对①有两人铺毡对坐()②唐雎对曰()(4)一①惟长堤一痕()②上下一白()(5)是①是日更定()②是金陵人()(6)得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四、古今异义。

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28 湖心亭看雪学案1(无答案) 语文版 学案

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28 湖心亭看雪学案1(无答案) 语文版 学案
4、全班提出翻译难点,师生共同解决。
【导学四】当堂检测,巩固基础(10分钟)
1、过渡:大家的学习状态很好,请看大屏幕,老师找了自认为最难的几个句子,看同学们能不能说出它们的意思,谁来试试?
2、同桌互译互测。
3、出示句子,学生抢答。
4、师傅及时纠错、点评。
第2课时
【导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西湖的美。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明末清初(朝代)文学家,字宗子,号陶庵,浙江山阴人。
4、初读课文,识字正音。
学法指导:边听边读理解,圈画出生字和难懂的词语;根据课下注释或翻查字典、词典给下列字注音
更(gēng )定拏(ná)毳(cuì)衣
崇祯(chòng zhēn)雾凇(sōng) 一芥(jiè )
沆砀(hàng dàng )
28、湖心亭看雪
导学案
第1课时
导学设计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读准节奏,翻译课文。
2、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重点】读熟课文,翻译课文。
【学习难点】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过程】
【探究活动一】初读课文,落实基础
1、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寓居杭州。出身仕官世家,少为富贵公子,好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剧,明亡后不仕,如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2、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
学法指导:抓住“更”字在文中找对应文字。
“湖中人”比“相公”更痴:比“相公”到得早;“铺毡对坐”准备久待;在湖心亭煮酒赏雪;见到“相公”,甚为欢喜,拉着一起喝酒;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是金陵人”,时近年关依旧客居此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心亭看雪》
学习目标与要求:
1、熟读课文,学习文言生字词。

2、识记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翻译课文,读懂全文。

【资料链接】
一.关于作者作品。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

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通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等。

他是继明代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景,意趣深远的散文家。

其文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

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亡之后,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之中。

二.写西湖的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晓出净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题临安邸林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三、关于“白描”。

白描是文学创作中描写手法之一,是一种常见的传统的描写手法。

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的勾勒出人物神情面貌或景物神韵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以白描手法见长的古代山水小品,其中“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堪称白描中的来神之笔,寥寥几笔,将景物的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的诸多变化简洁概括,宛如一幅清丽淡雅山水写意画,且意蕴无穷。

【预习准备】
一、诵读课文,看清字形,读准字音(学法: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记忆生字)
崇祯( ) 毳()衣雾凇()沆()砀()铺毡( )
喃喃()更()定拏( ) 更( )有此人强( )饮
二、读课文,理解识记重点词语的意义:
①更定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③余拏一小舟④拥毳衣炉火
⑤独往湖心亭看雪⑥雾凇沆砀
⑦焉得更有此人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⑨客此⑩及下船
三、识记文中的一词多义:
(1)更①是日更定()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白①上下一白()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对①有两人铺毡对坐()
②唐雎对曰()(4)一①惟长堤一痕()
②上下一白()
(5)是①是日更定()
②是金陵人()(6)得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四、古今异义。

①是日更定
是古义:今义:
定古义:今义:
②余住西湖
余古义:今义: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古义:今义:
五、词类活用
①大雪三日
②上下一白
③见余,大喜曰
六、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以下重点句子的翻译: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课堂检测:
检测字词意思、翻译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