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维权意识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维权意识的培养
维权意识就是积极地用合法的方法保护自己的权利的法律意识。
它不是简单的维护某种权利的态度、心理等,它本身有着丰富的内容。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透彻地解读维权意识:第一,正确把握维权意识中“权利”的深刻内涵。
首先,权利是法律明文规定的,是人们应当享有的。
在民主法治社会,法律更为重视对权利的保护,认为权利是第一性的,义务是第二性的,义务的设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甚至可以说,宪法和法律是“确认”公民的权利,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赋予”权利。
因此,让学生们明确他们当然享有、自始享有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包括平等的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也当然享有、自始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正当权益。
其次,权利是相对的,并且是有限度的。
权利,永远有义务如影随形,正如马克思所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权利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义务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而且,权利也不能滥用,如《民法通则》第6条和第7条明文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对权利这种特性的分析,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权利,避免将权利绝对化、扩大化。
再次,权利是多层次的,应广义的理解。
从权利的主体来分析,权利包含三个层次,即个人的权利、集体(法人)的权利和国家的权利,它们的地位都十分重要,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某种权利。
现在的大学生特别是城市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在生活中对个人权利的维护和实现有很高的期望,而容易忽略其他权利的维护和实现。
对权利作广义的理解,能使学生把握个人、集体和国家的权利三者的关系,全面地维护权利。
第二,准确了解维权意识中“维护”的内在精神。
作为法律规则内容的权利是有待实现的法律权利,即“应有的”法律权利,属于可能性领域;而具体到我们个人或集体,权利则成为我们所实际享有的法律权利,即“实有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属于现实性领域。
可见,在社会生活中,权利的实现需要我们用
自身的行为来努力争取,使它由可能变为现实。
因此,“维护”应当体现两种精神:一是,“维护”应当体现积极追求权利实现的主动精神。
在拥有权利时,我们要充分运用权利,使权利的效益最大化;在权利受到他人的不法危害时,我们要勇敢地捍卫我们的合法权益,使权利得以实现。
这一点,对于大学生们的校外活动尤其重要:如在勤工俭学中或在从事一些民事活动时,学生们由于经验不足、自身弱势等原因被不法侵害,很多人选择了隐忍,从而损害了他们个人的合法权益。
我们必须提倡敢于争取的精神,让学生们理直气壮地维护个人、集体和国家的权利。
二是,“维护”也应当体现保证他人权利实现的自律精神。
遵守法律、信守约定,做好法律要求的事而不做法律禁止的事,认真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不滥用个人的权利,尊重并维护他人、集体和国家的权利;发生违反法律的行为或后果时,主动承担法律责任……以上种种,也都是积极的维护法律的表现。
对自律精神的弘扬,可使学生们懂得他人的权利也是我们维护的对象,从而更深层次地实现他们的维权使命。
第三,要明确掌握并运用“维权”的基本方法。
“维护权利”也是我们的权利,但是方法的运用却能够决定维权的结果。
年青人血气方刚,有些大学生一旦自以为正义在手,难免自以为是,做出一些直接但愚蠢的行为,如某校一学生,暑期打工被老板拖欠工资,愤而私拿店中货物变卖抵偿,结果触犯法律。
因此,学生们必须掌握维权的方法。
权利的保护方法可分为自我保护和国家保护。
其中,自我保护主要是针对民事权利而言,又称私力救济或自力救济,是指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主体自己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其权利。
主要有自助行为和自卫行为:
自助行为指权利主体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对他人的人身自由予以拘束或对他人的财产予以扣押的行为;自卫行为是指当权利受到侵害或有受到侵害的现实危险时,权利人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损害的发生或扩大,即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以上行为不能想当然的使用,它们的运用都须具备一定的法律要件。
特别是自助行为不可滥用,如上例中,该生由有理变无理、合法变违法,其教训深刻;因此,采取自助行为时,必须有以下四个要件:为保护自己的权利;情势紧迫来不及请求公力救济;采取的手段适当;事后及时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
国家保护,又称公力救济,是指权利受到侵害时,由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予以保护,包括行政机关的保护和司法机关的保护。
我们的权利是由多种行政机关以多种行政手段完成的,还有经常性的、大量的是权利主体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予以保护。
国家保护适合所有权利的保护,因此,当我们的民事权利被侵害、或者为违法犯罪行为所伤害,都可以向国家机关求援,请求国家保护。
这应该是大学生们的第一选择。
简言之,让学生明白:人间虽有正义,但权利必须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