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大全-炮炙全书

合集下载

中医古籍书目汇编

中医古籍书目汇编

中医古籍书目汇编■内经、难经类: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二、《黄帝内经太素》(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

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

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着作。

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意见。

三、《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公元 762 年)唐.王冰次注。

王冰把《黄帝内经素问》传本整理校注,因旧本残缺,又补入《天元纪大论》等七篇,重新编次为二十四卷。

王氏注有不少卓越的见解。

现存本经宋.林亿等校订。

四、《素问玄机原病式》(公元 1188 年)金.刘完素(守真、河间)。

根据《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关五运六气,病机方面的原文及王冰注加以发挥而成。

着重于治火证用寒凉法。

五、《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注证发微》(公元 1586 年)明.马莳(仲化、玄台)注。

各九卷。

对《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的全文进行了注解。

后附补遗一卷。

六、《类经》(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

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

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

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七、《内经知要》(公元 1642 年)明.李中梓(士材,念莪)编。

二卷。

摘录《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原文,分为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和病能等八类。

注解简明。

八、《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集注》(公元 1672 年)清.张志聪(隐庵)注。

各九卷。

注文中有一些较好的见解。

九、《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公元 1689 )清.汪昂(訒庵)注。

二卷。

分为脏象、经络、病机,脉要、诊侯、运气、审治、生死和杂论九篇。

采用唐.王冰、明.马蔚、吴崑和清.张志聪的注解,删繁辨误。

十、《难经》(公元前五世纪? )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

雷公炮炙论

雷公炮炙论
温州医学院中医教研室 6
2018/6/11
[注解]
7.水精:即水晶。又称石英。精,通晶。
8.以来:以上。 9.六一泥:蚯蚓泥的别名。一说为道家炼 丹用以封炉的一种泥。用牡蛎、赤石脂、 滑石、胡粉等配制而成。泥:涂抹。
2018/6/11
温州医学院中医教研室
7
[注解]
10.了:完;毕。
11.五方草:马齿苋的全草。 12.自然汁:捣鲜药所取未掺水的纯汁。 13.镒:古代重量单位,一般重二十两或二十 四两。但据雷斅《论合药分剂料理法则》文, 为十二两。

①《本经》:"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去痞、息 肉、阴蚀,痔(核)、恶肉。"
②《药性论》:"主宿食、癥块、痃癖气、冷瘕、 劳瘦,下气,除骨热,骨节间劳热,结实壅塞。治 妇人漏下五色羸瘦者。"
2018/6/11 温州医学院中医教研室 26
【今译】
1.若经大火一煅,色如银,自然伏火,铢絫
不失。捣细,研如轻粉,方用之。 2.雷公云:凡使,先须细认,勿误用。有乌 头、乌喙、天雄、侧子、木鳖子。 3.雷公曰:凡使,要绿色、九肋、多裙、重 七两者为上。
2018/6/11
温州医学院中医教研室
8
[注解]
14.旋旋:缓缓。
15.逼:通“ 火畐 ”,用火烘干。 16.并:合上。 17.火:指柴禾。 18.已:九至十一时。 未:十三至十 五时。
2018/6/11 温州医学院中医教研室 9
[注解]
19.伏火:道家炼丹时调低炉火的温度。
20.铢絫:古代重量单位。《汉书· 律历志》 颜师古注:“十黍为絫,十絫为铢。比喻极 小的分量。絫,后作“纍”。 21.轻粉:汞粉。由水银加工而成的白色粉末。

中医古籍 雷公炮灸论

中医古籍 雷公炮灸论

<篇名>雷公炮炙论书名:雷公炮炙论作者:宋、雷学所着朝代:南北朝年份:公元420-581年<目录><篇名>《雷公炮炙论》序容:若夫世人使药,岂知自有君臣。

既辨君臣,宁分相制。

只如毛(今盐草也)沾溺,立销班肿之毒;象胆挥粘,乃知药有情异。

鱼插树,立便干枯;用狗涂之(以犬胆灌之,插鱼处立如故也),却当荣盛。

无名(无名异形似玉柳石,又如锻石,味别)止楚,截指而似去甲毛;圣石开盲,明目而如云离日。

当归止血、破血,头尾效各不同(头止血,尾破血);蕤子熟生,足睡不眠立据。

弊淡卤(常使者甑中,能淡盐味),如酒沾交(今蜜枳缴枝,又云交加枝)。

铁遇神砂,如泥似粉;石经鹤粪,化作尘飞;见橘,花似髓。

断弦折剑,遇鸾血而如初(以鸾血炼作胶,粘折处,铁物永不断);海竭江枯,投游波燕子是也。

而立泛。

令铅拒火,须仗修天(今呼为补天石);如要形坚,岂忘紫背(有紫背天葵,如常食葵菜,只是背紫面青,能坚铅形);留砒住鼎,全赖宗心(别有宗心草,今呼石竹,不是食者棕恐误。

其草出州,生处多虫兽)。

雌得芹花(其草名为立起,其形如芍药,花色青,可长三尺以来,叶上黄班色,味苦涩,堪用,煮雌黄立住火),立便成庚;遇赤须(其草名赤须,今呼为虎须草是,用煮砂即生火验),水留金鼎。

水中生火,非KT 髓而莫能(海中有兽,名曰KT,以髓入在油中,其油粘水,水中火生,不可救之。

用酒喷之即。

勿于屋下收);长齿生牙,赖雄鼠之骨末(其齿若折,年多不生者,取雄鼠脊骨作末,揩折处,齿立生如故)。

发眉堕落,涂半夏而立生(眉发堕落者,以生半夏茎炼之取涎,涂发落处立生);目辟眼KT ,(有五花而自正。

五加皮是也。

其叶有雄雌,三叶为雄,五叶为雌,须使五叶者,作末酒浸饮之,其目KT 者正)。

脚生肉,系菪根(脚有肉者,取莨菪根于带上系之,感应永不痛);囊皱旋多,夜煎竹木(多小便者,夜煎萆一件服之,永不夜起也)。

体寒腹大,全赖鸬(若患腹大如鼓,米饮调鸬末服,立枯如故也);血泛经过,饮调瓜子(甜瓜子仁捣作末,去油,饮调服之,立绝)。

中医古籍目录大全

中医古籍目录大全

1、医经黄帝内经灵枢黄帝内经素问类经灵素节注类编内经博议内经评文内经知要难经医经原旨2、本草本草备要本草便读本草崇原本草从新本草撮要本草分经本草害利本草经解本草蒙筌本草求真本草思辨录本草新编本草衍义本草易读本草择要纲目本经逢原得配本草滇南本草海药本草雷公炮制药性解雷公炮炙论名医别录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食鉴本草食疗本草汤液本草吴普本草新修本草药鉴饮食须知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证类本草3、方论备急千金要方洪氏集验方华佗神方急救便方集验方经验丹方汇编奇方类编奇效简便良方千金翼方仁术便览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删补名医方论圣济总录苏沈良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汤头歌诀退思集类方歌注外台秘要卫生易简方文堂集验方仙传外科集验方小品方医方考证治准绳•类方肘后备急方4、伤寒、金匮敖氏伤寒金镜录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高注金匮要略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浅注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翼金匮玉函经二注金匮玉函要略辑义金匮玉函要略述义类证活人书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伤寒补例伤寒大白伤寒贯珠集伤寒捷诀伤寒九十论伤寒六书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寻源伤寒医诀串解伤寒总病论仲景伤寒补亡论5、医案曹仁伯医案论程杏轩医案丛桂草堂医案丁甘仁医案仿寓意草古今医案按湖岳村叟医案花韵楼医案洄溪医案旧德堂医案临证指南医案凌临灵方马培之医案名医类案三家医案合刻三十年临证经验集邵兰荪医案孙文垣医案王氏医案绎注王旭高临证医案吴鞠通医案许氏医案续名医类案也是山人医案一得集寓意草张聿青医案醉花窗医案6、医话对山医话景景医话柳洲医话塘医话友渔斋医话止园医话7、妇儿保婴撮要产宝产鉴达生编儿科萃精儿科要略妇科秘方妇科问答妇科玉尺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规傅青主女科广嗣要语活幼心书济生集济阴纲目家传女科经验摘奇颅囟经麻疹备要方论麻疹阐注内府秘传经验女科宁坤秘笈女科撮要女科经纶女科精要女科秘旨女科要旨女科旨要女科指要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胎产秘书胎产心法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小儿痘疹方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宜麟策婴童百问幼科发挥幼科切要幼科释谜幼科心法要诀幼科折衷幼幼集成幼幼新书育婴家秘张氏妇科证治准绳•女科证治准绳•幼科竹林女科证治竹泉生女科集要8、诊断濒湖脉学察病指南察舌辨症新法临症验舌法麻科活人全书脉经脉诀汇辨脉确脉因证治脉症治方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奇经八脉考时病论歌括新编望诊遵经医学从众录诊家枢要诊脉三十二辨诊宗三昧诸病主病诗9、养生陆地仙经女丹合编选注养生秘旨10、杂著白喉全生集白喉条辨包氏喉证家宝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扁鹊心书辨证录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褚氏遗书此事难知刺灸心法要诀丹台玉案丹溪手镜丹溪心法丹溪治法心要跌打秘方跌损妙方读医随笔冯氏锦囊秘录傅青主男科格致余论古今名医汇粹古今医彻古今医鉴古今医统大全顾松园医镜归砚录韩氏医通喉科秘诀喉舌备要秘旨回春录急救广生集集验背疽方焦氏喉科枕秘金疮秘传禁方金针秘传经络考经络全书经验麻科景岳全书救伤秘旨肯堂医论口齿类要类经图翼类证治裁厘正按摩要术理虚元鉴立斋外科发挥疠疡机要临证实验录刘河间伤寒医鉴刘涓子鬼遗方秘传眼科龙木论明医杂著明医指掌目经大成内外伤辨脾胃论普济方•针灸奇症汇青囊秘诀全生指迷方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儒门事亲痧胀玉衡痧疹辑要伤科补要伤科大成神应经审视瑶函慎疾刍言慎柔五书石室秘录时病论市隐庐医学杂著寿世保元寿世传真寿世青编松峰说疫孙真人海上方痰火点雪痰疠法门推拿抉微推求师意外经微言外科大成外科理例外科启玄外科十法外科枢要外科心法要诀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书万病回春卫生宝鉴温病条辨温病正宗温病指南温热经纬温热论温疫论吴医汇讲洗冤集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校注医醇賸义形色外诊简摩性命要旨虚损启微轩岐救正论血证论研经言眼科秘诀眼科心法要诀疡科心得集疡医大全养生导引秘籍叶选医衡一草亭目科全书医碥医法圆通医贯医林改错医门补要医门法律医述医学传灯医学传心录医学读书记医学纲目医学启源医学入门医学实在易医学心悟医学源流论医学摘粹医学真传医学正传医学衷中参西录医医病书医医小草医医医医原医旨绪余医宗己任编医宗金鉴异授眼科疫疹一得银海指南饮膳正要尤氏喉科秘书尤氏喉症指南杂病广要杂病治例增订十药神书增订叶评伤暑全书张氏医通针灸甲乙经针灸素难要旨针灸易学针灸资生经正骨心法要旨正体类要证治汇补证治心传证治准绳•疡医证治准绳•杂病症因脉治知医必辨质疑录中藏经中风论中国医籍考中西汇通医经精义重订广温热论重订灵兰要览重订囊秘喉书重庆堂随笔周慎斋遗书诸病源候论专治麻痧初编子午流注说难。

中医古籍书目录大全

中医古籍书目录大全

黃帝內經靈樞黃帝內經素問類經靈素節注類編內經博議內經評文內經知要難經醫經原旨2、本草本草備要本草便讀本草崇原本草從新本草撮要本草分經本草害利本草經解本草蒙筌本草求真本草思辨錄本草新編本草衍義本草易讀本草擇要綱目本經逢原得配本草滇南本草海藥本草雷公炮製藥性解雷公炮炙論名醫別錄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百種錄食鑒本草食療本草吳普本草新修本草藥鑒飲食須知增廣和劑局方藥性總論證類本草3、方論備急千金要方洪氏集驗方華佗神方急救便方集驗方經驗丹方彙編奇方類編奇效簡便良方千金翼方仁術便覽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刪補名醫方論聖濟總錄蘇沈良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湯頭歌訣退思集類方歌注外台秘要衛生易簡方文堂集驗方仙傳外科集驗方小品方醫方考證治準繩•類方肘後備急方4、傷寒、金匱敖氏傷寒金鏡錄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高注金匱要略金匱要略淺注金匱要略心典金匱翼金匱玉函經二注金匱玉函要略輯義金匱玉函要略述義類證活人書傷寒標本心法類萃傷寒補例傷寒大白傷寒發微論傷寒貫珠集傷寒捷訣傷寒九十論傷寒六書傷寒論傷寒明理論傷寒尋源傷寒醫訣串解傷寒總病論仲景傷寒補亡論5、醫案曹仁伯醫案論程杏軒醫案叢桂草堂醫案丁甘仁醫案仿寓意草古今醫案按湖嶽村叟醫案花韻樓醫案洄溪醫案舊德堂醫案臨證指南醫案淩臨靈方馬培之醫案名醫類案三家醫案合刻三十年臨證經驗集邵蘭蓀醫案孫文垣醫案王氏醫案繹注王旭高臨證醫案吳鞠通醫案許氏醫案續名醫類案也是山人醫案一得集寓意草張聿青醫案醉花窗醫案6、醫話對山醫話景景醫話冷廬醫話柳洲醫話塘醫話友漁齋醫話止園醫話7、婦兒保嬰撮要產寶產鑒達生編兒科萃精兒科要略婦科秘方婦科問答婦科玉尺婦人大全良方婦人規傅青主女科廣嗣要語活幼心書濟生集濟陰綱目家傳女科經驗摘奇顱囟經麻疹備要方論麻疹闡注內府秘傳經驗女科甯坤秘笈女科撮要女科經綸女科精要女科秘旨女科要旨女科旨要女科指要錢氏秘傳產科方書名試驗錄胎產秘書胎產心法衛生家寶產科備要小兒痘疹方論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宜麟策嬰童百問嬰童類萃幼科發揮幼科切要幼科釋謎幼科心法要訣幼科折衷幼幼集成幼幼新書育嬰家秘張氏婦科證治準繩•女科證治準繩•幼科竹林女科證治竹泉生女科集要8、診斷瀕湖脈學察病指南察舌辨症新法臨症驗舌法麻科活人全書脈經脈訣匯辨脈確脈因證治脈症治方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奇經八脈考時病論歌括新編望診遵經醫學從眾錄診家樞要診脈三十二辨診宗三昧諸病主病詩9、養生陸地仙經女丹合編選注養生秘旨10、雜著白喉全生集白喉條辨包氏喉證家寶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扁鵲心書辨證錄巢氏病源補養宣導法褚氏遺書此事難知刺灸心法要訣丹台玉案丹溪手鏡丹溪心法丹溪治法心要跌打秘方跌損妙方讀醫隨筆馮氏錦囊秘錄傅青主男科格致餘論古今名醫匯粹古今醫徹古今醫鑒古今醫統大全顧松園醫鏡歸硯錄韓氏醫通喉科秘訣喉舌備要秘旨回春錄急救廣生集集驗背疽方焦氏喉科枕秘金瘡秘傳禁方金針秘傳經絡考經絡全書經驗麻科景嶽全書救傷秘旨肯堂醫論口齒類要類經圖翼類證治裁厘正按摩要術理虛元鑒立齋外科發揮癘瘍機要臨證實驗錄劉河間傷寒醫鑒劉涓子鬼遺方秘傳眼科龍木論明醫雜著明醫指掌目經大成內外傷辨脾胃論普濟方•針灸奇症匯青囊秘訣全生指迷方仁齋直指方論(附補遺)儒門事親痧脹玉衡痧疹輯要傷科補要傷科大成神應經審視瑤函慎疾芻言慎柔五書石室秘錄時病論市隱廬醫學雜著壽世保元壽世傳真壽世青編松峰說疫孫真人海上方痰火點雪痰癘法門推拿抉微推求師意外經微言外科大成外科理例外科啟玄外科十法外科樞要外科心法要訣外科正宗外科證治全書萬病回春衛生寶鑒溫病條辨溫病正宗溫病指南溫熱經緯溫熱論溫疫論吳醫匯講洗冤集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校注醫醇賸義形色外診簡摩性命要旨虛損啟微軒岐救正論血證論研經言眼科秘訣眼科心法要訣瘍科心得集瘍醫大全養生導引秘笈葉選醫衡一草亭目科全書醫碥醫法圓通醫貫醫林改錯醫門補要醫門法律醫述醫學傳燈醫學傳心錄醫學讀書記醫學綱目醫學啟源醫學入門醫學實在易醫學心悟醫學源流論醫學摘粹醫學真傳醫學正傳醫學衷中參西錄醫醫病書醫醫小草醫醫醫醫原醫旨緒餘醫宗己任編醫宗金鑒異授眼科疫疹一得銀海指南飲膳正要尤氏喉科秘書尤氏喉症指南雜病廣要雜病治例增訂十藥神書增訂葉評傷暑全書張氏醫通針灸甲乙經針灸素難要旨針灸易學針灸資生經正骨心法要旨正體類要證治匯補證治心傳證治準繩•瘍醫證治準繩•雜病症因脈治知醫必辨質疑錄中藏經中風論中國醫籍考中西匯通醫經精義重訂廣溫熱論重訂靈蘭要覽重訂囊秘喉書重慶堂隨筆周慎齋遺書諸病源候論專治麻痧初編子午流注說難。

中医书籍700本

中医书籍700本
092-时方妙用
093-时方歌括
094-长沙方歌括
095-金匮方歌括
096-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097-验方新编
098-十剂表
099-经验丹方汇编
100-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101-药性切用
102-退思集类方歌注
103-华佗神方
104-集验方
327-神应经
328-秘传眼科龙木论
329-针灸神书
330-针灸素难要旨
331-针灸问对
332-针灸集成
333-针灸资生经
334-针经指南
335-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336-推拿抉微
337-理瀹骈文
338-异授眼科
339-眼科心法要诀
014-本草乘雅半偈
015-本草征要
016-本草易读
017-本草新编
018-本草备要
019-本经逢原
020-本草经解
021-本草从新
022-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023-本草纲目拾遗
024-本草崇原
025-本草求真
026-神农本草经读
405-慎疾刍言
406-叶选医衡
407-对山医话
408-质疑录
409-丛桂草堂医案
410-归砚录
411-医原
412-医暇卮言
413-医学课儿策
414-医学读书记
415-医医医
416-续名医类案
417-读医随笔
418-医学源流论
340-眼科阐微
341-喉舌备要秘旨
342-喉科指掌
343-喉科秘诀
344-喉科集腋

【传统典籍】炮炙全书

【传统典籍】炮炙全书

【传统典籍】炮炙全书
成书背景
本书系参阅中国历代本草、方书及农书、博物志和经、史、方志等古籍撰成。

作者简介
稻生宣义(1655-1715)生于日本江户。

名宣义(又称义),字彰信,通称正助,又称稻生若水。

著有《庶物类篡》,以本草学家著称。

内容简介
本书为参阅中国历代本草、方书及农书、博物志和经、史、方志等古籍撰成。

共收药474种,分为草、谷、菽、造酿、蔬、果、木、竹、鳞、介、羽、毛、虫、金石、水、火、土等十七类。

每药记述药性、药材质量鉴别、炮炙方法、药物配伍和禁忌,又结合日本本土药材,记述药材产地、采收及其市售、真伪鉴别等内容。

流传版本
现存日本元禄十五年壬午(公元1702年)平安书坊和大和屋重左卫门刻本。

2012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校注整理
本书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点校出版的古籍。

中药炮制书籍

中药炮制书籍

中药炮制书籍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中药炮制书籍:
•《本草拾遗》- 唐代陈藏器著,是最早的炮制专著,但已佚失,其内容散见于《本草纲目》等书中。

•《雷公炮炙论》- 南北朝刘宋雷怩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炮制专著,原书已佚,但内容被多部中医药著作所收录。

•《炮炙全书》- 明代缪希雍所撰,全面总结了明代以前中药炮制的理论与实践。

•《本草蒙筌》- 明代陈嘉谟所撰,在论及炮炙各种方法时均指出其目的,有“考古证今”之义。

•《炮制大法》- 清代张仲岩著,共收载常用药物232种,详述各种炮制方法。

此外,还有《雷公炮炙药性论》、《日华子本草》、《唐本草》、《开宝本草》、《证类本草》、《本草衍义》、《滇南本草》、《本草品要便读》等著作也有关于中药炮制的内容。

这些书籍都是中药炮制领域的重要文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炮炙大法中医系列书

炮炙大法中医系列书

<篇名>炮炙大法书名:炮炙大法作者:缪希雍朝代:明年份:公元1622年<目录><篇名><目录>水部<篇名>雨水内容:(立春节雨水梅雨水芒种后逢壬为入梅小暑后逢壬为出梅液雨水立冬后十日为入液至小雪为出液得雨谓之液雨)<目录>水部<篇名>冬霜内容:(凡收霜以鸡羽扫之瓶中密封阴处久亦不坏)<目录>水部<篇名>腊雪内容:(用净瓶收净雪筑实密封瓶口置于阴室中不见日色春雪有虫水亦便败所以不收)<目录>水部<篇名>神水内容:(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沥取为药)<目录>水部<篇名>半天河内容:(此竹篱头水及空树穴中水也)<目录>水部<篇名>流水内容:(千里水东流水贰水皆堪荡涤邪秽煎煮汤液劳水即扬泛水张仲景谓之甘烂水用流水贰斗置大盆中以杓高扬之千万遍有沸珠相逐乃取煎药盖水性本盐而体重劳之则甘而轻取其不助肾气而益脾)胃也虞抟医学正传云甘烂水甘温而性柔故烹伤寒阴证等药用之顺流水性顺而下流故治下焦腰膝之证及通列夫小便之药用之急流水湍上峻急之水其性急速而下达故通贰便风痹之药用之逆流水洄澜之水其性逆而倒上故发吐痰饮之药用之也)<目录>水部<篇名>井泉水内容:(反酌而倾曰倒流出HT 未放曰无根无时初出曰新汲将旦首汲曰井华)<目录>水部<篇名>地浆内容:(此掘黄土地作坎深三尺以新汲水沃入搅浊少顷取清用之)<目录>水部<篇名>热汤内容:(须百沸者佳若半沸者饮之反伤元气作胀)<目录>水部<篇名>生熟汤内容:(以新汲水百沸汤合一盏和匀故曰生熟今人谓之阴阳水)<目录>水部<篇名>菊潭水内容:(山涧两岸有天生甘菊花其下流泉是也)<目录>水部<篇名>浆水内容:(浆酢也炊粟米热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酢生白花色类浆故名若浸至败者害人)<目录>水部<篇名>米泔水内容:(即淘米汁也)<目录>水部<篇名>缫丝汤内容:(以瓷瓶收密封埋净土地中任经数年久而愈妙)<目录>火部<篇名>桑柴火内容:(凡一切补药诸膏宜此火煎之)<目录>火部<篇名>炭火内容:(栎炭火宜炼一切金石药炭火宜烹煎焙炙百药丸散)<目录>火部<篇名>芦火竹火内容:(宜煎一切滋补药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观夫茶味之美恶饭味之甘皆系于水火烹饪之得失即可推矣是以煎药须用小心老成人以深罐密封新水活火先武后文如法服之未有不效者火用陈芦枯竹取其不强不损药力也)<目录>土部<篇名>黄土内容:(三尺以上曰粪三尺以下曰土凡用当去上恶物勿令入客水)<目录>土部<篇名>东壁土内容:(此屋之东壁上土尔当取东壁之东边谓常先见日光刮取用之)<目录>土部<篇名>伏龙肝内容:(凡使勿误用灶下土其伏龙肝是十年以来灶额内火气积久自结如赤色石中黄其形貌八棱取得后细研以滑石水飞过两遍令干用熟绢裹却取子时安于旧额内一伏时重研了用)<目录>土部<篇名>自然铜内容:(生出铜处方圆不定色青黄如铜凡使用甘草汤煮一伏时至明漉出摊令干入臼中捣了重筛过以醋浸一宿至明用六一混泥瓷盒子盛贰升文武火养三日夜才干用盖盖了火)<目录>土部<篇名>墨内容:(陈久而料精者入药新而粗者不堪)<目录>土部<篇名>百草霜内容:(此乃灶额及烟炉中墨烟也其质轻细故谓之霜山庄人家者良)<目录>土部<篇名>梁上尘内容:(须去烟火远高堂殿上者拂下筛用之一云凡用倒挂尘烧令烟尽筛取末入药雷氏所说似是梁上灰尘今人不见用)<目录>金部<篇名>金银铜铁内容:(凡使只可浑安在药中借气生药力而已勿入药服能消人脂)<目录>金部<篇名>赤铜屑内容:(即打铜落下屑也或以红铜火水淬亦自落下以水淘净用好酒入砂锅内炒见火星取研末用两伏时去土研如粉用凡修事五两以醋两镒为度今人只以火醋淬七次研细水飞过用一云制后半年方可入药否则杀人)<目录>金部<篇名>铜青内容:(生熟铜皆有青则铜之精华大者即空绿以次空青也铜青则是铜器上绿色者淘洗用之近时人以醋制铜生绿取收晒干货之)<目录>金部<篇名>铅内容:(凡用以铁铫熔化泻瓦上滤去渣脚如此数次收用其黑锡灰则以铅沙取黑灰白锡灰不入药)<目录>金部<篇名>铅霜内容:(以铅打成钱穿成串瓦盆盛生醋以串横盆中离醋三寸仍以瓦盆覆之置阴处候生霜刷下仍合住)<目录>金部<篇名>铅丹内容:(即黄丹也生铅一味火研成细末水飞过用今货者多以盐硝砂石杂之凡用以水漂去硝盐飞去砂石澄干微火炒紫色地上去火毒入药)<目录>金部<篇名>密陀僧内容:(凡使捣细安瓮埚中重纸袋盛柳蛀末焙之次下东流水浸满火煮一伏时去柳末纸袋取用近人以煎银炉底代之误矣炉底能消炼一切衣帛焉可服耶如无真者勿用制野狼毒)<目录>金部<篇名>古文钱内容:(周秦汉五代者方可用以火微红淬醋中六七次用入目者磨用入散者用胡桃研成粉) <目录>金部<篇名>铁锈内容:(此铁上赤衣也刮下用)<目录>石部<篇名>丹砂内容:(即朱砂也有数种硫砂如拳许大或重一镒有十四面面如镜若遇阴沉天雨即镜面上有红浆汁出有梅柏砂如梅子许大夜有光生照见一室有白庭砂如帝珠子许大面上有小星现有神座砂又有金座砂玉座砂不经丹灶服之而自延寿命次有辰锦砂芙蓉砂箭镞砂以上九种皆可入药用丹砂入药只宜生用慎勿升炼一经火炼饵之杀人研须万遍要若轻尘以磁石吸去铁气恶磁石畏盐水车前石苇皂荚决明瞿麦南星乌头地榆桑椹紫河车地丁马鞭草地骨皮阴地厥白附子忌诸血)<目录>石部<篇名>云母内容:(凡使色黄黑者浓而顽赤色者经妇人手把者并不中用须要光莹如冰色者为上凡修事一斤先用小地胆草紫背天葵生目草地黄汁各一镒干者细锉湿者取汁了于瓷埚中安云母于诸药了下天池水三镒着火煮煮一日夜水火勿令失度其云母自然成碧玉浆在锅底却以天池水猛投其中将物搅之浮如埚涎者即去之如此三度淘净了取沉香一两捣作末以天池水煎沉香汤三升以来分为三度再淘云母浆了日中晒任用之泽泻为之使恶徐长卿羊血畏甲矾石东流水百草上露茅屋漏水制汞伏丹砂)<目录>石部<篇名>石钟乳内容:(凡使勿用头粗浓并尾大者为孔公石不用色黑及经大火惊过并久在地上收者曾经药物制者并不得用须要鲜明薄而有光润者似鹅翎筒子为上有长五六寸者凡修事法以五香水煮过一伏时然后漉出又别用甘草紫背天葵汁渍再煮一伏时凡八两钟乳用沉香零陵藿香甘松白茅等各一两以水先煮过一度了第贰度方用甘草等贰味各贰两再煮了漉出拭干缓火烘之然后入臼杵如粉筛过却入钵中令有力少壮者三两人不住研三日夜勿歇然后用水飞澄了以绢笼之于日中晒令干又入钵中研贰万遍后以瓷盒子收贮用之蛇床为之使恶牡丹玄石牡蒙人参贰术忌羊血畏紫石英蓑草韭实独蒜胡葱胡荽麦门冬猫儿眼草)<目录>石部<篇名>矾石内容:(生用解毒用生肌甘草为之使恶牡蛎畏麻黄红心灰 )<目录>石部<篇名>芒硝内容:(水飞过用五重纸滴过去脚于铛中干之方入乳钵研如粉任用芒硝是朴硝中炼出形似麦芒者号曰芒硝火为之使恶苦参苦菜畏女菀杏仁竹叶)<目录>石部<篇名>滑石内容:(以刀刮去浮面黄者研如粉以牡丹皮同煮伏时出去牡丹皮取滑石却用东流水淘飞去下脚七次于日中晒干方用白如凝脂软滑者良石苇为之使恶曾青制雄黄)<目录>石部<篇名>赤石脂内容:(研如粉新汲水飞过三度晒干用亦有火水飞者恶大黄松脂畏芫花豉汁畏黄芩大黄官桂)<目录>石部<篇名>白石英内容:(可煮汁用张仲景只令咀不为细末恶马目毒公)<目录>石部<篇名>紫石英内容:(煮汁用或火烧醋淬为末敷毒长石为之使得茯苓人参芍药主心中结气得天雄菖蒲主霍乱恶甲黄连麦句姜畏扁青附子及酒)<目录>石部<篇名>炉甘石内容:(以炭火红童便淬七次水洗净研粉水飞过晒用)<目录>石部<篇名>绿矾内容:(火通红淬入米醋中烘干研如飞粉畏醋)<篇名>雄黄内容:(取透明色鲜红质嫩者研如飞尘水飞数次畏南星地黄莴苣地榆黄芩白芷当归地锦苦参五加皮紫河车五叶藤鹅肠草鸡肠草鹅不食草圆桑叶脂)<目录>石部<篇名>石硫黄内容:(研如飞尘用以杀虫行血曾青石亭脂为之使畏细辛朴硝铁醋黑锡猪肉鸭汁余甘子桑灰益母天盐车前黄柏石苇荞麦独帚地骨皮地榆蛇床蓖麻菟丝蚕砂紫河波棱桑白皮马鞭草<目录>石部<篇名>食盐内容:(凡盐多以矾硝锻石之类杂之入药须用水化澄去脚滓煎炼白色乃良漏芦为之使)<目录>石部<篇名>水银内容:(凡使草中取者并旧朱漆中者经别药制过者在尸过者半生半死者俱勿用在朱砂中产出者其色微红收得后用芦葫收免遗失先以紫背天葵并夜交藤自然汁贰味同煮一伏时其毒自退若修十两用前贰味汁各七镒和合煮足为度畏磁石砒石黑铅硫黄大枣蜀椒紫河车松脂松叶荷叶谷精草金星草萱草夏枯草莨菪子雁来红马蹄香独脚莲水慈菇瓦松忍冬)<目录>石部<篇名>水银粉内容:(凡水银一斤用明矾焰硝皂矾食盐各贰两同一处研以不见汞星为度用乌瓷盒贰个以药铺盆内上用一盆合定以盐泥石膏蜜醋调封盆口勿令泄气下盆底用铁钉三脚支住四五寸高用炭火先文后武蒸半日次日冷定轻轻取起上盆则轻粉尽腾其上以鹅翎扫下听用此乃真正轻粉生肌立效市肆多搀寒水石银母石石膏焉得有用乎黄连土茯苓陈酱黑铅铁浆可制其毒)<目录>石部<篇名>戎盐内容:(即青盐温水洗去尘土净晒干入药)<目录>石部<篇名>石膏内容:(雪白有墙壁者真即市之寒水石也石臼中捣成粉以密绢罗过生甘草水飞过了水澄令干重研用之作散者熟入煎剂半生半熟鸡子为之使畏铁恶莽草巴豆马目毒公)<目录>石部<篇名>磁石内容:(欲验者一斤磁石四面只吸铁一斤者此名延年沙四面只吸得铁八两者号曰续末石四面只吸得五两以来者号曰磁石修事一斤用五花皮一镒地榆一镒故绵十五两三件并细锉以槌于石上碎作贰三十块子将磁石于瓷瓶中下草药以东流水煮三日夜然后漉出拭干以布裹之向大石上再槌令细了却入乳钵中研细如尘以水沉飞过了又研如粉用之柴胡为之使杀铁毒消金恶牡丹莽草畏黄石脂伏丹砂养汞去锅晕)<目录>石部<篇名>起阳石内容:(用火透红研极细如面桑螵蛸为之使恶泽泻雷丸菌桂石葵蛇蜕皮畏菟丝子忌羊血)<目录>石部<篇名>玛瑙内容:(犬肉内煮之火红醋淬用试玛瑙法以砑木不热者为真)<篇名>锻石内容:(凡使用醋浸一宿漉出待干下火令腥秽之气出用瓶盛着密盖放令拭上灰令净细研用去锡晕制三黄砂硝石)<目录>石部<篇名>砒霜内容:(凡使用小瓷瓶子盛后入紫背天葵石龙芮贰味三件便下火从巳至申便用甘草水浸从申至子出拭干入瓶盛于火中锻别研三万下用之一法每砒霜一两打碎用明矾一两为末盖砒上贮罐中入明火一以枯矾为度砒之悍气随烟而去驻形于矾中者庶几无大毒用之不伤也用砒霜即用矾霜是也似简便畏绿豆冷水青盐鹤顶草硝石蒜水蓼常山益母独帚木菖蒲三角酸鹅不食草波棱莴苣皆能伏砒)<目录>石部<篇名>礞石内容:(与火硝相半入阳成罐封固存性研如飞尘入药得焰硝良)<目录>石部<篇名>花乳石内容:(出陕华诸郡色正黄形之大小方圆无定凡入丸散以罐固济顶火过出火毒研细水飞晒干用)<目录>石部<篇名>蓬砂内容:(即硼砂也白如明矾者良研如飞尘畏知母芸苔紫苏甑带何首乌鹅不食草)<目录>草部<篇名>人参内容:(色微黄皮薄滋润明亮阔而独株味甘回味不苦者良去芦茯苓马蔺为之使恶卤咸溲疏畏五灵脂)<目录>草部<篇名>天门冬内容:(劈破去心用柳木甑烧柳木柴蒸一伏时洒酒令逼更添火蒸出曝地黄贝母垣衣为之使忌鲤鱼畏鲁青浮萍制雄黄砂)<目录>草部<篇名>麦门冬内容:(产杭州苋桥细白而皱者良水洗去心大抵一斤须减去五六两凡入汤液或以水润去心或以瓦焙乘热去心若入丸散须瓦焙熟即于风中吹冷如此三四次即易燥且不损药力或以汤浸捣膏和药亦可滋补药则以酒浸擂之地黄车前为之使恶款冬苦芙苦瓠畏苦参青葙木耳伏石钟乳)<目录>草部<篇名>甘草内容:(须去头尾尖处头尾吐人截作三寸长劈破作六七片以瓷器盛之用浸蒸从巳至午出曝干或用清水蘸炙或切片用蜜水拌炒如泻火生用术苦参干漆为之使恶远志忌猪肉)<目录>草部<篇名>生地黄内容:(大如大指坚实者佳酒洗晒干以手擘之有声为度好酒拌匀置瓷瓮内包固重汤煮一昼夜胜于蒸者名熟地黄生者酒洗用得酒麦门冬姜汁缩砂良恶贝母畏芜荑忌葱蒜萝卜诸血制地黄勿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白发男损营女损卫也)<篇名>菖蒲内容:(勿用泥菖夏菖其贰件相似如竹根鞭形黑气秽味腥不堪用石上生者根条嫩黄坚硬节稠长一寸有九节者是真也用铜刀刮上黄黑硬节皮一重了用嫩桑枝条相拌蒸出曝干秦皮秦艽为之使恶麻黄地胆忌饴糖羊血铁器)<目录>草部<篇名>黄连内容:(非真川黄连不效折之中有孔色如赤金者良去须切片分开粗细各置姜汁排透用绵纸衬先用山黄土炒干研细再炒至将红以连片隔纸放上炒干再加姜汁切不可用水纸焦易新者如是九次为度赤痢用湿槐花拌炒上法入痢药中至于治本脏之火则生用之治肝胆之实火则以猪胆汁浸炒治肝胆之虚火则以醋浸炒治上焦之火则以酒炒治中焦之火则以姜汁炒治下焦之火则以盐水或朴硝炒治气分湿热之火则以茱萸汤浸炒治血分块中伏火则以干漆水炒诸法不独为之导引盖辛热能制其苦寒咸寒能制其燥性在用者详酌之黄芩龙骨理石为之使忌猪肉畏牛膝款冬恶冷水菊花玄参白僵蚕白藓芫花)<目录>草部<篇名>胡黄连内容:(似干柳枝心黑外黄折之尘出如烟者真忌恶同黄连忌铁)<目录>草部<篇名>菊花内容:(真者味甘色黄单瓣光心去蒂用术枸杞根桑根白皮青葙叶为之使)<目录>草部<篇名>白术内容:(米泔浸去油者山黄土裹蒸晒九次洗净去皮切片晒干防风地榆为之使忌桃李雀肉菘菜青鱼)<目录>草部<篇名>苍术内容:(出茅山细而带糖香味甘者真米泔浸洗极净刮去皮拌黑豆蒸又拌蜜酒蒸又拌人乳透蒸凡三次蒸时须烘晒极干气方透忌同白术)<目录>草部<篇名>菟丝子内容:(米泔淘洗极净略晒拣去稗草子磨五六次酒浸一宿慢火煮干木槌去壳一法用酒煮一昼夜捣作饼晒干然后复研方细一法以白纸条同研方细薯蓣松脂为之使得酒良恶菌<目录>草部<篇名>牛膝内容:(酒浸蒸曝干形长贰尺五寸以上者方佳蜀地及怀庆产者良恶萤火龟甲陆英畏白前忌牛肉)<目录>草部<篇名>茺蔚子内容:(花红者良忌铁制三黄砒石)<目录>草部<篇名>柴胡内容:(凡使茎长软皮赤黄KT 须出在平州平县即今银州银县也西畔生处有白鹤绿鹤于此翔处是柴胡香直上云间若有过往闻者皆气爽此种治骨蒸不入发表药去髭并头勿令犯火立便无效也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女菀藜芦)<目录>草部<篇名>前胡内容:(切开白色者良水洗用竹刀刮去苍黑皮并髭土了细锉以甜竹沥浸令润日中晒干用使恶畏同柴胡)<目录>草部<篇名>独活羌活内容:(细锉拌淫羊藿贰日后曝干去淫羊藿用兔烦人心此服食家治法寻常去皮或焙用尔蟊实为之使)<目录>草部<篇名>升麻内容:(绿色者良治滞下用醋拌炒)<目录>草部<篇名>车前子内容:(自收玄色者良卖家多以葶苈子代充不可不辨使叶勿使蕊茎入补益药中用米泔淘净蒸入利水治泄泻药炒为末用常山为之使)<目录>草部<篇名>木香内容:(形如枯骨油重者良忌见火入煎药磨汁内熟汤中服若实大肠宜面煨熟用)<目录>草部<篇名>薯蓣内容:(补益药及脾胃中熟用外科生用切用铜刀紫芝为之使恶甘遂)<目录>草部<篇名>葳蕤内容:(凡使勿用黄精并钩吻贰物相似葳蕤上有须毛茎斑叶尖处有小黄点为不同采得以竹刀刮去节皮洗净以蜜水浸宿蒸了焙干用畏卤咸)<目录>草部<篇名>薏苡仁内容:(颗小色青味甘用糯米炒咬着黏人齿凡一两以糯米一两同炒令糯米熟去糯米取使或以盐汤煮过亦得一法汤泡三次去油蒸气晒干用)<目录>草部<篇名>泽泻内容:(不油不蛀者良细锉酒浸一宿漉出曝干用一法米泔浸去毛蒸或捣碎焙畏海蛤文蛤忌铁)<目录>草部<篇名>远志内容:(去心若不去心服之令人闷去心了用熟甘草汤浸一宿漉出曝干用之得茯苓龙骨冬葵子良畏真珠飞廉藜芦齐蛤)<目录>草部<篇名>龙胆草内容:(甘草汤中浸一宿至明漉出曝干用勿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贯众赤小豆为之使恶地黄防葵)<目录>草部<篇名>细辛内容:(拣去双叶服之害人洗净去泥沙曾青草根为之使忌生菜狸肉恶黄野狼毒山茱萸畏滑石硝石)<目录>草部<篇名>石斛内容:(长而中实味不苦者真去头土了用酒浸一宿漉出于日中曝干却用酥蒸从巳至酉却徐徐焙干用石斛锁阳涩丈夫元气如斯修事服满一镒永不骨痛暂使酒蒸用服饵当如法陆英为之使恶凝水石巴豆畏雷丸)<目录>草部<篇名>巴戟天内容:(去心用枸杞子汤浸一宿待稍软漉出却用酒浸一伏时又漉出用菊花同熬令焦黄去菊花用布拭令干用今法惟以酒浸一宿锉焙入药若急用只以温水浸软去心也覆盆子为之使恶雷丸丹参朝生)<目录>草部<篇名>子内容:(煮汁作饮为末作散俱可荆子薏苡为之使)<目录>草部<篇名>芎内容:(形块重实色白者良白芷为之使畏黄连伏雌黄)<目录>草部<篇名>刺蒺藜内容:(净拣择了蒸从午至酉出晒干于木臼中舂令皮上刺尽用酒拌再蒸从午至酉出晒干用一法炒研去刺为末如入煎药临时调服不入汤煎乌头为之使)<目录>草部<篇名>沙苑蒺藜内容:(绿色形如腰子细而香如天池茶者真即同州多伪者或炒或酒浆拌蒸亦不入汤药)<目录>草部<篇名>黄内容:(软如绵直而细中有菊心味甘者良补气药中蜜炙用疮疡药中盐水炒用俱去皮茯苓为之使恶白藓龟甲)<目录>草部<篇名>肉苁蓉内容:(肥大者良用清酒浸一宿至明以棕刷上去沙土浮甲尽劈破中心去白膜一重如竹丝草样是此偏隔人心前气不散令人上气不出凡使用先须酒浸并刷草了却蒸从午至酉出又用酥炙得所忌铁)<目录>草部<篇名>防风内容:(实而润头节坚者良去芦并叉头叉尾者形弯者令人吐勿用畏萆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目录>草部<篇名>蒲黄内容:(自采者真勿用松黄并黄蒿其贰件全似只是味粗及吐人凡欲使蒲黄须隔三重纸焙令色黄蒸半日却焙令干用之妙行血生用止血炒用)<目录>草部<篇名>续断内容:(皱皮黄色折之烟尘起者良用酒浸一伏时捶碎去筋焙干用地黄为之使恶雷丸)<目录>草部<篇名>漏芦内容:(枯黑如漆味不苦酸者真细锉拌生甘草相对蒸从巳至申去甘草拣净用连翘为之使)<目录>草部<篇名>天名精内容:(一名过冬青即荔枝草吴人又呼为天麻地菘擂汁服垣衣地黄为之使)<目录>草部<篇名>决明子内容:(炒研蓍实为之使恶大麻子)<目录>草部<篇名>丹参内容:(去芦卖家多染色须辨之畏盐水)<目录>草部<篇名>茜根内容:(勿用赤柳草根真似茜根只是滋味涩不入药中用若服令人患内瘴眼速服甘草水解之凡使用铜刀于槐砧上锉晒干勿犯铁并铅畏鼠姑制雄黄)<目录>草部<篇名>五味子内容:(辽东者佳去枯者铜刀劈作两片用蜜浸蒸从巳至申或晒或烘炒苁蓉为之使恶葳蕤胜乌头)<目录>草部<篇名>忍冬内容:(花四月采藤叶不拘时采俱阴干不见日火)<目录>草部<篇名>蛇床子内容:(凡使须用浓盐汁百部煎浓汁贰味同浸三伏时漉出晒干却用生地黄汁相拌蒸从午至亥晒干用恶牡丹贝母巴豆伏硫黄)<目录>草部<篇名>茵陈蒿内容:(须用叶有八角者采得阴干去根细锉用勿令犯火山茵陈俗呼为帝钟茵陈即八角也伏砂)<目录>草部<篇名>沙参内容:(去芦白实味甘者良恶防己)<目录>草部<篇名>王不留行内容:(拌湿蒸之从巳至未以浆水浸一宿焙干用)<目录>草部<篇名>干姜内容:(马湖者良微炒若治产后血虚发热及止血俱炒黑温中炮用散寒邪理肺气止呕生用秦椒为之使恶黄芩黄连天鼠粪杀半夏南星莨菪毒)<目录>草部<篇名>生姜。

【公共权】炮炙大法

【公共权】炮炙大法

炮炙大法明·缪希雍撰《炮炙大法》明缪希雍撰《炮炙大法》目录水部十四种火部五种土部六种金部十四种石部二十六种草部一百五十六种木部七十三种果部二十四种米谷部二十四种菜部二十四种人部九种兽部二十三种禽部三种虫鱼部三十八种附用药凡例《炮炙大法》海虞缪希雍,仲淳甫定延陵庄继光,敛之甫校按:雷公炮制法有十七:曰炮、曰爁、曰煿、曰炙、曰煨、曰炒、曰煆、曰炼、曰制、曰度、曰飞、曰伏、曰镑、曰摋、曰晒、曰曝、曰露是也。

用者宜如法,各尽其宜。

水部雨水立春节雨水梅雨水,芒种后逢壬为入梅,小暑后逢壬为出梅。

液雨水,立冬后十日为入液,至小雪为出液,得雨谓之液雨。

冬霜凡收霜以鸡羽扫之,瓶中密封阴处,久亦不坏。

腊雪用净瓶收净雪,筑实,密封瓶口,置于阴室中,不见日色。

春雪有虫,水亦便败,所以不收。

神水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沥取为药。

半天河此竹篱头水及空树穴中水也。

流水千里水、东流水二水,皆堪荡涤邪秽,煎煮汤液。

原文?劳水,即扬泛水,张仲景谓之甘澜(澜,原作"烂",据明崇祯本改。

此作甘烂,本草中习见之,义存于声者,不必改,亦不必出校。

)水。

用流水二斗,置大盆中,以杓高扬之千万遍,有沸味相逐,乃取煎药。

盖水性本盐而体重.,劳之则甘而轻,取其不助肾气而益脾胃也。

虞搏《医学正传》云:[甘澜(澜,原作"烂",据明崇,祯本改。

)水],<甘温>而性<柔>,故烹<伤寒阴证>等药用之。

顺流水,性顺而下流,故治[下焦]腰膝之证,及通利大小便(注意英文状态)之药用之。

急流水,湍上峻急之水,其性急速而下达,故通二便、[风痹]之药用之。

洄澜之水,其性逆而倒上,故发吐、[痰饮]之药用之也。

[井泉水]反酌而倾曰倒流,出磁未放曰无根,无时初出曰新汲,将旦首汲曰井华。

[地浆]此掘黄土地作坎,深三尺,以新汲水沃入搅浊,少顷,取清用之。

[热汤]须百沸者佳。

若半沸者,饮之反伤元气,作胀。

[生熟汤]以新汲水、百沸汤合一盏,和匀,故曰生熟。

《炮炙大法》明·缪希雍

《炮炙大法》明·缪希雍

《炮炙大法》明·缪希雍炮炙大法作者:缪希雍朝代:明年份:公元1622年<目录>水部<篇名>雨水内容:(立春节雨水梅雨水芒种后逢壬为入梅小暑后逢壬为出梅液雨水立冬后十日为入液至小雪为出液得雨谓之液雨)<目录>水部<篇名>冬霜内容:(凡收霜以鸡羽扫之瓶中密封阴处久亦不坏)<目录>水部<篇名>腊雪内容:(用净瓶收净雪筑实密封瓶口置于阴室中不见日色春雪有虫水亦便败所以不收)<目录>水部<篇名>神水内容:(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沥取为药)<目录>水部<篇名>半天河内容:(此竹篱头水及空树穴中水也)<目录>水部<篇名>流水内容:(千里水东流水二水皆堪荡涤邪秽煎煮汤液劳水即扬泛水张仲景谓之甘烂水用流水二斗置大盆中以杓高扬之千万遍有沸珠相逐乃取煎药盖水性本盐而体重劳之则甘而轻取其不助肾气而益脾)胃也虞抟医学正传云甘烂水甘温而性柔故烹伤寒阴证等药用之顺流水性顺而下流故治下焦腰膝之证及通列夫小便之药用之急流水湍上峻急之水其性急速而下达故通二便风痹之药用之逆流水洄澜之水其性逆而倒上故发吐痰饮之药用之也)<目录>水部<篇名>井泉水内容:(反酌而倾曰倒流出HT 未放曰无根无时初出曰新汲将旦首汲曰井华)<目录>水部<篇名>地浆内容:(此掘黄土地作坎深三尺以新汲水沃入搅浊少顷取清用之)<目录>水部<篇名>热汤内容:(须百沸者佳若半沸者饮之反伤元气作胀)<目录>水部<篇名>生熟汤内容:(以新汲水百沸汤合一盏和匀故曰生熟今人谓之阴阳水)<目录>水部<篇名>菊潭水内容:(山涧两岸有天生甘菊花其下流泉是也)<目录>水部<篇名>浆水内容:(浆酢也炊粟米热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酢生白花色类浆故名若浸至败者害人)<目录>水部<篇名>米泔水内容:(即淘米汁也)<目录>水部<篇名>缫丝汤内容:(以瓷瓶收密封埋净土地中任经数年久而愈妙)<目录>火部<篇名>桑柴火内容:(凡一切补药诸膏宜此火煎之)<目录>火部<篇名>炭火内容:(栎炭火宜炼一切金石药炭火宜烹煎焙炙百药丸散)<目录>火部<篇名>芦火竹火内容:(宜煎一切滋补药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观夫茶味之美恶饭味之甘皆系于水火烹饪之得失即可推矣是以煎药须用小心老成人以深罐密封新水活火先武后文如法服之未有不效者火用陈芦枯竹取其不强不损药力也)<目录>土部<篇名>黄土内容:(三尺以上曰粪三尺以下曰土凡用当去上恶物勿令入客水)<目录>土部<篇名>东壁土内容:(此屋之东壁上土尔当取东壁之东边谓常先见日光刮取用之)<目录>土部<篇名>伏龙肝内容:(凡使勿误用灶下土其伏龙肝是十年以来灶额内火气积久自结如赤色石中黄其形貌八棱取得后细研以滑石水飞过两遍令干用熟绢裹却取子时安于旧额内一伏时重研了用)<目录>土部<篇名>自然铜内容:(生出铜处方圆不定色青黄如铜凡使用甘草汤煮一伏时至明漉出摊令干入臼中捣了重筛过以醋浸一宿至明用六一混泥瓷盒子盛二升文武火养三日夜才干用盖盖了火)<目录>土部<篇名>墨内容:(陈久而料精者入药新而粗者不堪)<目录>土部<篇名>百草霜内容:(此乃灶额及烟炉中墨烟也其质轻细故谓之霜山庄人家者良)<目录>土部<篇名>梁上尘内容:(须去烟火远高堂殿上者拂下筛用之一云凡用倒挂尘烧令烟尽筛取末入药雷氏所说似是梁上灰尘今人不见用)<目录>金部<篇名>金银铜铁内容:(凡使只可浑安在药中借气生药力而已勿入药服能消人脂)<目录>金部<篇名>赤铜屑内容:(即打铜落下屑也或以红铜火水淬亦自落下以水淘净用好酒入砂锅内炒见火星取研末用两伏时去土研如粉用凡修事五两以醋两镒为度今人只以火醋淬七次研细水飞过用一云制后半年方可入药否则杀人)<目录>金部<篇名>铜青内容:(生熟铜皆有青则铜之精华大者即空绿以次空青也铜青则是铜器上绿色者淘洗用之近时人以醋制铜生绿取收晒干货之)<目录>金部<篇名>铅内容:(凡用以铁铫熔化泻瓦上滤去渣脚如此数次收用其黑锡灰则以铅沙取黑灰白锡灰不入药)<目录>金部<篇名>铅霜内容:(以铅打成钱穿成串瓦盆盛生醋以串横盆中离醋三寸仍以瓦盆覆之置阴处候生霜刷下仍合住)<目录>金部<篇名>铅丹内容:(即黄丹也生铅一味火研成细末水飞过用今货者多以盐硝砂石杂之凡用以水漂去硝盐飞去砂石澄干微火炒紫色地上去火毒入药)<目录>金部<篇名>密陀僧内容:(凡使捣细安瓮埚中重纸袋盛柳蛀末焙之次下东流水浸满火煮一伏时去柳末纸袋取用近人以煎银炉底代之误矣炉底能消炼一切衣帛焉可服耶如无真者勿用制野狼毒)<目录>金部<篇名>古文钱内容:(周秦汉五代者方可用以火微红淬醋中六七次用入目者磨用入散者用胡桃研成粉)<目录>金部<篇名>铁锈内容:(此铁上赤衣也刮下用)<目录>石部<篇名>丹砂内容:(即朱砂也有数种硫砂如拳许大或重一镒有十四面面如镜若遇阴沉天雨即镜面上有红浆汁出有梅柏砂如梅子许大夜有光生照见一室有白庭砂如帝珠子许大面上有小星现有神座砂又有金座砂玉座砂不经丹灶服之而自延寿命次有辰锦砂芙蓉砂箭镞砂以上九种皆可入药用丹砂入药只宜生用慎勿升炼一经火炼饵之杀人研须万遍要若轻尘以磁石吸去铁气恶磁石畏盐水车前石苇皂荚决明瞿麦南星乌头地榆桑椹紫河车地丁马鞭草地骨皮阴地厥白附子忌诸血)<目录>石部<篇名>云母内容:(凡使色黄黑者浓而顽赤色者经妇人手把者并不中用须要光莹如冰色者为上凡修事一斤先用小地胆草紫背天葵生目草地黄汁各一镒干者细锉湿者取汁了于瓷埚中安云母于诸药了下天池水三镒着火煮煮一日夜水火勿令失度其云母自然成碧玉浆在锅底却以天池水猛投其中将物搅之浮如埚涎者即去之如此三度淘净了取沉香一两捣作末以天池水煎沉香汤三升以来分为三度再淘云母浆了日中晒任用之泽泻为之使恶徐长卿羊血畏甲矾石东流水百草上露茅屋漏水制汞伏丹砂)<目录>石部<篇名>石钟乳内容:(凡使勿用头粗浓并尾大者为孔公石不用色黑及经大火惊过并久在地上收者曾经药物制者并不得用须要鲜明薄而有光润者似鹅翎筒子为上有长五六寸者凡修事法以五香水煮过一伏时然后漉出又别用甘草紫背天葵汁渍再煮一伏时凡八两钟乳用沉香零陵藿香甘松白茅等各一两以水先煮过一度了第二度方用甘草等二味各二两再煮了漉出拭干缓火烘之然后入臼杵如粉筛过却入钵中令有力少壮者三两人不住研三日夜勿歇然后用水飞澄了以绢笼之于日中晒令干又入钵中研二万遍后以瓷盒子收贮用之蛇床为之使恶牡丹玄石牡蒙人参二术忌羊血畏紫石英蓑草韭实独蒜胡葱胡荽麦门冬猫儿眼草)<目录>石部<篇名>矾石内容:(生用解毒用生肌甘草为之使恶牡蛎畏麻黄红心灰)<目录>石部<篇名>芒硝内容:(水飞过用五重纸滴过去脚于铛中干之方入乳钵研如粉任用芒硝是朴硝中炼出形似麦芒者号曰芒硝火为之使恶苦参苦菜畏女菀杏仁竹叶)<目录>石部<篇名>滑石内容:(以刀刮去浮面黄者研如粉以牡丹皮同煮伏时出去牡丹皮取滑石却用东流水淘飞去下脚七次于日中晒干方用白如凝脂软滑者良石苇为之使恶曾青制雄黄)<目录>石部<篇名>赤石脂内容:(研如粉新汲水飞过三度晒干用亦有火水飞者恶大黄松脂畏芫花豉汁畏黄芩大黄官桂)<目录>石部<篇名>白石英内容:(可煮汁用张仲景只令咀不为细末恶马目毒公)<目录>石部<篇名>紫石英内容:(煮汁用或火烧醋淬为末敷毒长石为之使得茯苓人参芍药主心中结气得天雄菖蒲主霍乱恶甲黄连麦句姜畏扁青附子及酒)<目录>石部<篇名>炉甘石内容:(以炭火红童便淬七次水洗净研粉水飞过晒用)<目录>石部<篇名>绿矾内容:(火通红淬入米醋中烘干研如飞粉畏醋)<目录>石部<篇名>雄黄内容:(取透明色鲜红质嫩者研如飞尘水飞数次畏南星地黄莴苣地榆黄芩白芷当归地锦苦参五加皮紫河车五叶藤鹅肠草鸡肠草鹅不食草圆桑叶脂)<目录>石部<篇名>石硫黄内容:(研如飞尘用以杀虫行血曾青石亭脂为之使畏细辛朴硝铁醋黑锡猪肉鸭汁余甘子桑灰益母天盐车前黄柏石苇荞麦独帚地骨皮地榆蛇床蓖麻菟丝蚕砂紫河波棱桑白皮马鞭草<目录>石部<篇名>食盐内容:(凡盐多以矾硝锻石之类杂之入药须用水化澄去脚滓煎炼白色乃良漏芦为之使)<目录>石部<篇名>水银内容:(凡使草中取者并旧朱漆中者经别药制过者在尸过者半生半死者俱勿用在朱砂中产出者其色微红收得后用芦葫收免遗失先以紫背天葵并夜交藤自然汁二味同煮一伏时其毒自退若修十两用前二味汁各七镒和合煮足为度畏磁石砒石黑铅硫黄大枣蜀椒紫河车松脂松叶荷叶谷精草金星草萱草夏枯草莨菪子雁来红马蹄香独脚莲水慈菇瓦松忍冬)<目录>石部<篇名>水银粉内容:(凡水银一斤用明矾焰硝皂矾食盐各二两同一处研以不见汞星为度用乌瓷盒二个以药铺盆内上用一盆合定以盐泥石膏蜜醋调封盆口勿令泄气下盆底用铁钉三脚支住四五寸高用炭火先文后武蒸半日次日冷定轻轻取起上盆则轻粉尽腾其上以鹅翎扫下听用此乃真正轻粉生肌立效市肆多搀寒水石银母石石膏焉得有用乎黄连土茯苓陈酱黑铅铁浆可制其毒)<目录>石部<篇名>戎盐内容:(即青盐温水洗去尘土净晒干入药)<目录>石部<篇名>石膏内容:(雪白有墙壁者真即市之寒水石也石臼中捣成粉以密绢罗过生甘草水飞过了水澄令干重研用之作散者熟入煎剂半生半熟鸡子为之使畏铁恶莽草巴豆马目毒公)<目录>石部<篇名>磁石内容:(欲验者一斤磁石四面只吸铁一斤者此名延年沙四面只吸得铁八两者号曰续末石四面只吸得五两以来者号曰磁石修事一斤用五花皮一镒地榆一镒故绵十五两三件并细锉以槌于石上碎作二三十块子将磁石于瓷瓶中下草药以东流水煮三日夜然后漉出拭干以布裹之向大石上再槌令细了却入乳钵中研细如尘以水沉飞过了又研如粉用之柴胡为之使杀铁毒消金恶牡丹莽草畏黄石脂伏丹砂养汞去锅晕)<目录>石部<篇名>起阳石内容:(用火透红研极细如面桑螵蛸为之使恶泽泻雷丸菌桂石葵蛇蜕皮畏菟丝子忌羊血)<目录>石部<篇名>玛瑙内容:(犬肉内煮之火红醋淬用试玛瑙法以砑木不热者为真)<目录>石部<篇名>锻石内容:(凡使用醋浸一宿漉出待干下火令腥秽之气出用瓶盛着密盖放令拭上灰令净细研用去锡晕制三黄砂硝石)<目录>石部<篇名>砒霜内容:(凡使用小瓷瓶子盛后入紫背天葵石龙芮二味三件便下火从巳至申便用甘草水浸从申至子出拭干入瓶盛于火中锻别研三万下用之一法每砒霜一两打碎用明矾一两为末盖砒上贮罐中入明火一以枯矾为度砒之悍气随烟而去驻形于矾中者庶几无大毒用之不伤也用砒霜即用矾霜是也似简便畏绿豆冷水青盐鹤顶草硝石蒜水蓼常山益母独帚木菖蒲三角酸鹅不食草波棱莴苣皆能伏砒)<目录>石部<篇名>礞石内容:(与火硝相半入阳成罐封固存性研如飞尘入药得焰硝良)<目录>石部内容:(出陕华诸郡色正黄形之大小方圆无定凡入丸散以罐固济顶火过出火毒研细水飞晒干用)<目录>石部<篇名>蓬砂内容:(即硼砂也白如明矾者良研如飞尘畏知母芸苔紫苏甑带何首乌鹅不食草)<目录>草部<篇名>人参内容:(色微黄皮薄滋润明亮阔而独株味甘回味不苦者良去芦茯苓马蔺为之使恶卤咸溲疏畏五灵脂)<目录>草部<篇名>天门冬内容:(劈破去心用柳木甑烧柳木柴蒸一伏时洒酒令逼更添火蒸出曝地黄贝母垣衣为之使忌鲤鱼畏鲁青浮萍制雄黄砂)<目录>草部<篇名>麦门冬内容:(产杭州苋桥细白而皱者良水洗去心大抵一斤须减去五六两凡入汤液或以水润去心或以瓦焙乘热去心若入丸散须瓦焙熟即于风中吹冷如此三四次即易燥且不损药力或以汤浸捣膏和药亦可滋补药则以酒浸擂之地黄车前为之使恶款冬苦芙苦瓠畏苦参青葙木耳伏石钟乳)<目录>草部<篇名>甘草内容:(须去头尾尖处头尾吐人截作三寸长劈破作六七片以瓷器盛之用浸蒸从巳至午出曝干或用清水蘸炙或切片用蜜水拌炒如泻火生用术苦参干漆为之使恶远志忌猪肉)<目录>草部内容:(大如大指坚实者佳酒洗晒干以手擘之有声为度好酒拌匀置瓷瓮内包固重汤煮一昼夜胜于蒸者名熟地黄生者酒洗用得酒麦门冬姜汁缩砂良恶贝母畏芜荑忌葱蒜萝卜诸血制地黄勿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白发男损营女损卫也)<目录>草部<篇名>菖蒲内容:(勿用泥菖夏菖其二件相似如竹根鞭形黑气秽味腥不堪用石上生者根条嫩黄坚硬节稠长一寸有九节者是真也用铜刀刮上黄黑硬节皮一重了用嫩桑枝条相拌蒸出曝干秦皮秦艽为之使恶麻黄地胆忌饴糖羊血铁器)<目录>草部<篇名>黄连内容:(非真川黄连不效折之中有孔色如赤金者良去须切片分开粗细各置姜汁排透用绵纸衬先用山黄土炒干研细再炒至将红以连片隔纸放上炒干再加姜汁切不可用水纸焦易新者如是九次为度赤痢用湿槐花拌炒上法入痢药中至于治本脏之火则生用之治肝胆之实火则以猪胆汁浸炒治肝胆之虚火则以醋浸炒治上焦之火则以酒炒治中焦之火则以姜汁炒治下焦之火则以盐水或朴硝炒治气分湿热之火则以茱萸汤浸炒治血分块中伏火则以干漆水炒诸法不独为之导引盖辛热能制其苦寒咸寒能制其燥性在用者详酌之黄芩龙骨理石为之使忌猪肉畏牛膝款冬恶冷水菊花玄参白僵蚕白藓芫花)<目录>草部<篇名>胡黄连内容:(似干柳枝心黑外黄折之尘出如烟者真忌恶同黄连忌铁)<目录>草部<篇名>菊花内容:(真者味甘色黄单瓣光心去蒂用术枸杞根桑根白皮青葙叶为之使)<目录>草部<篇名>白术内容:(米泔浸去油者山黄土裹蒸晒九次洗净去皮切片晒干防风地榆为之使忌桃李雀肉菘菜青鱼)<目录>草部<篇名>苍术内容:(出茅山细而带糖香味甘者真米泔浸洗极净刮去皮拌黑豆蒸又拌蜜酒蒸又拌人乳透蒸凡三次蒸时须烘晒极干气方透忌同白术)<目录>草部<篇名>菟丝子内容:(米泔淘洗极净略晒拣去稗草子磨五六次酒浸一宿慢火煮干木槌去壳一法用酒煮一昼夜捣作饼晒干然后复研方细一法以白纸条同研方细薯蓣松脂为之使得酒良恶菌<目录>草部<篇名>牛膝内容:(酒浸蒸曝干形长二尺五寸以上者方佳蜀地及怀庆产者良恶萤火龟甲陆英畏白前忌牛肉)<目录>草部<篇名>茺蔚子内容:(花红者良忌铁制三黄砒石)<目录>草部<篇名>柴胡内容:(凡使茎长软皮赤黄KT 须出在平州平县即今银州银县也西畔生处有白鹤绿鹤于此翔处是柴胡香直上云间若有过往闻者皆气爽此种治骨蒸不入发表药去髭并头勿令犯火立便无效也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女菀藜芦)<目录>草部<篇名>前胡内容:(切开白色者良水洗用竹刀刮去苍黑皮并髭土了细锉以甜竹沥浸令润日中晒干用使恶畏同柴胡)<目录>草部<篇名>独活羌活内容:(细锉拌淫羊藿二日后曝干去淫羊藿用兔烦人心此服食家治法寻常去皮或焙用尔蟊实为之使)<目录>草部<篇名>升麻内容:(绿色者良治滞下用醋拌炒)<目录>草部<篇名>车前子内容:(自收玄色者良卖家多以葶苈子代充不可不辨使叶勿使蕊茎入补益药中用米泔淘净蒸入利水治泄泻药炒为末用常山为之使)<目录>草部<篇名>木香内容:(形如枯骨油重者良忌见火入煎药磨汁内熟汤中服若实大肠宜面煨熟用)<目录>草部<篇名>薯蓣内容:(补益药及脾胃中熟用外科生用切用铜刀紫芝为之使恶甘遂)<目录>草部<篇名>葳蕤内容:(凡使勿用黄精并钩吻二物相似葳蕤上有须毛茎斑叶尖处有小黄点为不同采得以竹刀刮去节皮洗净以蜜水浸宿蒸了焙干用畏卤咸)<目录>草部<篇名>薏苡仁内容:(颗小色青味甘用糯米炒咬着黏人齿凡一两以糯米一两同炒令糯米熟去糯米取使或以盐汤煮过亦得一法汤泡三次去油蒸气晒干用)<目录>草部<篇名>泽泻内容:(不油不蛀者良细锉酒浸一宿漉出曝干用一法米泔浸去毛蒸或捣碎焙畏海蛤文蛤忌铁)<目录>草部<篇名>远志内容:(去心若不去心服之令人闷去心了用熟甘草汤浸一宿漉出曝干用之得茯苓龙骨冬葵子良畏真珠飞廉藜芦齐蛤)<目录>草部<篇名>龙胆草内容:(甘草汤中浸一宿至明漉出曝干用勿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贯众赤小豆为之使恶地黄防葵)<目录>草部<篇名>细辛内容:(拣去双叶服之害人洗净去泥沙曾青草根为之使忌生菜狸肉恶黄野狼毒山茱萸畏滑石硝石)<目录>草部<篇名>石斛内容:(长而中实味不苦者真去头土了用酒浸一宿漉出于日中曝干却用酥蒸从巳至酉却徐徐焙干用石斛锁阳涩丈夫元气如斯修事服满一镒永不骨痛暂使酒蒸用服饵当如法陆英为之使恶凝水石巴豆畏雷丸)<目录>草部<篇名>巴戟天内容:(去心用枸杞子汤浸一宿待稍软漉出却用酒浸一伏时又漉出用菊花同熬令焦黄去菊花用布拭令干用今法惟以酒浸一宿锉焙入药若急用只以温水浸软去心也覆盆子为之使恶雷丸丹参朝生)<目录>草部<篇名>子内容:(煮汁作饮为末作散俱可荆子薏苡为之使)<目录>草部<篇名>芎内容:(形块重实色白者良白芷为之使畏黄连伏雌黄)<目录>草部<篇名>刺蒺藜内容:(净拣择了蒸从午至酉出晒干于木臼中舂令皮上刺尽用酒拌再蒸从午至酉出晒干用一法炒研去刺为末如入煎药临时调服不入汤煎乌头为之使)<目录>草部<篇名>沙苑蒺藜内容:(绿色形如腰子细而香如天池茶者真即同州多伪者或炒或酒浆拌蒸亦不入汤药)<目录>草部<篇名>黄内容:(软如绵直而细中有菊心味甘者良补气药中蜜炙用疮疡药中盐水炒用俱去皮茯苓为之使恶白藓龟甲)<目录>草部<篇名>肉苁蓉内容:(肥大者良用清酒浸一宿至明以棕刷上去沙土浮甲尽劈破中心去白膜一重如竹丝草样是此偏隔人心前气不散令人上气不出凡使用先须酒浸并刷草了却蒸从午至酉出又用酥炙得所忌铁)<篇名>防风内容:(实而润头节坚者良去芦并叉头叉尾者形弯者令人吐勿用畏萆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目录>草部<篇名>蒲黄内容:(自采者真勿用松黄并黄蒿其二件全似只是味粗及吐人凡欲使蒲黄须隔三重纸焙令色黄蒸半日却焙令干用之妙行血生用止血炒用)<目录>草部<篇名>续断内容:(皱皮黄色折之烟尘起者良用酒浸一伏时捶碎去筋焙干用地黄为之使恶雷丸)<目录>草部<篇名>漏芦内容:(枯黑如漆味不苦酸者真细锉拌生甘草相对蒸从巳至申去甘草拣净用连翘为之使)<目录>草部<篇名>天名精内容:(一名过冬青即荔枝草吴人又呼为天麻地菘擂汁服垣衣地黄为之使)<目录>草部<篇名>决明子内容:(炒研蓍实为之使恶大麻子)<目录>草部<篇名>丹参内容:(去芦卖家多染色须辨之畏盐水)<篇名>茜根内容:(勿用赤柳草根真似茜根只是滋味涩不入药中用若服令人患内瘴眼速服甘草水解之凡使用铜刀于槐砧上锉晒干勿犯铁并铅畏鼠姑制雄黄)<目录>草部<篇名>五味子内容:(辽东者佳去枯者铜刀劈作两片用蜜浸蒸从巳至申或晒或烘炒苁蓉为之使恶葳蕤胜乌头)<目录>草部<篇名>忍冬内容:(花四月采藤叶不拘时采俱阴干不见日火)<目录>草部<篇名>蛇床子内容:(凡使须用浓盐汁百部煎浓汁二味同浸三伏时漉出晒干却用生地黄汁相拌蒸从午至亥晒干用恶牡丹贝母巴豆伏硫黄)<目录>草部<篇名>茵陈蒿内容:(须用叶有八角者采得阴干去根细锉用勿令犯火山茵陈俗呼为帝钟茵陈即八角也伏砂)<目录>草部<篇名>沙参内容:(去芦白实味甘者良恶防己)<目录>草部<篇名>王不留行内容:(拌湿蒸之从巳至未以浆水浸一宿焙干用)<目录>草部。

中医古籍大全-濒湖炮炙法

中医古籍大全-濒湖炮炙法

中医古籍大全-濒湖炮炙法.txt48微笑,是春天里的一丝新绿,是骄阳下的饿一抹浓荫,是初秋的一缕清风,是严冬的一堆篝火。

微笑着去面对吧,你会感到人生是那样温馨。

<篇名>濒湖炮炙法书名:濒湖炮炙法作者:刘宋、雷学所着朝代:南北朝年份:公元420-581年<目录>卷一·玉石类<篇名>白垩内容:〔曰〕凡使勿用色青并底白者,捣筛末,以盐汤飞过,曝干用,则免结涩人肠也。

每垩二两,用盐一分。

〔大明曰〕入药烧用,不入汤饮。

<目录>卷一·玉石类<篇名>梁上尘内容:〔曰〕凡梁上尘,须去烟火大远,高堂殿上者,拂下,筛净末用。

〔时珍曰〕凡用倒挂尘,烧令烟尽,筛取末入药。

雷氏所说,似是梁上灰尘,今人不见用。

<目录>卷一·玉石类<篇名>银屑内容:〔弘景曰〕医方镇心丸用之,不可正服。

为屑,当以水银研令消也。

〔恭曰〕方家用银屑,取见成银箔,以水银硝之为泥,合硝石及盐研为粉,烧出水银,淘去盐石,为粉极细,用之乃佳,不得只磨取屑耳。

〔时珍曰〕入药只用银箔易细,若用水银盐硝制者,反有毒矣《龙木论》谓之银液。

又有锡箔可伪,宜辨之。

<目录>卷一·玉石类<篇名>赤铜屑内容:〔时珍曰〕即打铜落下屑也。

或以红铜火水淬,亦自落下。

以水淘净,用好酒入沙锅内炒见火星,取研末用。

<目录>卷一·玉石类<篇名>自然铜内容:〔曰〕采得石髓铅捶碎,同甘草汤煮一伏时,至明漉出,摊令干,入臼中捣了,重筛过,火次,<目录>卷一·玉石类<篇名>铅内容:〔时珍曰〕凡用以铁铫熔化泻瓦上,滤去渣脚,如此数次收用。

其黑锡灰,则以铅沙黑灰。

白锡灰,不入药。

<目录>卷一·玉石类<篇名>铅霜内容:〔颂曰〕铅霜,用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置醋瓮中密封,经久成霜。

《字里藏医》之——炮炙

《字里藏医》之——炮炙

《字里藏医》之——炮炙古人直接用火加工食物、药物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也有不同的名称。

比如说“炙”,就是把肉放在火上,利用火焰顶端直接接触食物,并且利用其辐射和上炎的热气炙烤,所用的肉一般是鲜肉、生肉。

这样做在做熟食物的同时,又可以榨出肉里面的油脂和水分。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火焰的顶部是温度最高的,所以炙适用于快速加工食物,因为温度过高,经常会出现黑焦。

稍吃一点肉焦,就像吃锅巴有利于消化肉积,这是天然的平衡。

可惜很多人迷信所谓的科学研究,说肉焦能致癌,避之唯恐不及,导致现在食肉不化、啤酒肚、脂肪肝几乎成了流行病。

烤是把食物放在火的外围,利用火的辐射做熟食物,烤的力量要比炙差一点。

外出野营,人们为之篝火,烤着手,上面架着全羊,这是炙。

现代人混用不分了,烤羊肉串其实就是炙羊肉串,烤鸭其实就是炙鸭。

只有烤面包片、烤红薯是名副其实的。

如果碰到鲜嫩的肉或者水分不足的干肉,直接用火烤炙就容易丧失食物原味,甚至会做的干涩焦黑难以下咽。

碰到这种情况,古人就用炮的方法。

“炮”是会意字,是指把食物包裹起来放到火里。

在这里“炮”发音同“刨”。

南方有个著名的叫化子鸡,就是把未退毛的鸡掏出内脏,放入香料,用湿泥裹上放在火里烧,等到了泥巴焦干的时候,取出摔开,毛粘在干泥巴上自然褪去,肉烂香熟。

现在的荷叶牛柳、锡箔纸包鲈鱼都是炮的遗风。

这样做,能够保持食物的本味、水分不散失。

比如在加工花生、瓜子、栗子的时候,直接在火上或者火边烤炙,火候不够外焦内生,火候大了内外皆焦。

直接在铁锅上炒,结果也是如此。

所以,古人用炮的方法,就是在铁锅里面放入砂子,再放入花生瓜子栗子,利用砂石传导热量,改变热能的波长频率,使其更有穿透力,这样炒出来的花生瓜子,皮色不变,内仁香脆。

后来“炮”的这种加工的方法,也就是“隔火做熟”或“榨去水分”的方法逐渐被广泛应用,隔火的介质也由泥巴逐渐变成陶罐、石锅、砂石、铁板等等。

我们经常吃的葱爆羊肉,宫爆鸡丁,铁板烧等等,在古代都被称作炮。

雷公炮炙论药性赋

雷公炮炙论药性赋

雷公炮炙论药性赋《雷公炮炙论》三卷,南北朝刘宋·雷敩约撰于公元五世纪。

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

此书为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学专著,原载药物300种,每药先述药材性状及与易混品种区别要点,别其真伪优劣,是中药鉴定学之重要文献。

《雷公炮炙论》也是中国最早的制药专著。

《雷公炮炙论》三卷,书中称制药为修事、修治、修合等,记述净选、粉碎、切制、干燥、水制、火制、加辅料制等法,对净选药材的特殊要求亦有详细论述,如当归分头、身、尾;远志、麦冬去心等,其中有些方法至今仍被制药业所采用。

此书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制剂学专着常以“雷公”二字冠于书名之首,反映出人们对雷氏制药法的重视与尊奉。

《雷公炮炙论》原书已佚,其佚文多存于《证类本草》中,据统计多达240余条。

明代多种本草书中均附入此书佚文,以雷公炮制冠于书名之首,如《雷公炮制药性解》、《新刊雷公炮制便览》等,但此类书均非《雷公炮炙论》辑佚本,仅收部分佚文而已。

原书早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雷公炮炙药性赋解》、《本草纲目》等书中。

1932年张骥根据上述各书重予补辑,得药180余种,分原叙及上、中、下三卷予以论述,并加入其他古本草书中有关炮炙经验,末有附卷,另记70余种药物的炮炙方法。

现存1932年成都益生堂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清末张骥所辑《雷公炮炙论》为此书最早辑佚本,收录佚文180余条。

现代中医文献学家尚志钧所辑《雷公炮炙论》,计收载原书药物288种,校注详尽,书后附研究论文数篇,代表了当代《雷公炮炙论》辑佚、研究的最高水平。

《雷公炮炙论》成书于南北朝时期,全面总结了南北朝刘宋时期以前的中药炮制技术和经验,是中国历史上对中药炮制技术的第一次大总结,是一部制药专着。

初部奠定了炮制学基础,使中药炮制成为一门学科。

《雷公炮炙论》原著早已亡佚,仅有辑校本。

本书以(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为底本。

喜欢中医的朋友,必读经典。

推荐!《药性赋》简介《雷公药性赋》是一部在民间流传多年且具一定影响的中医药学入门读物。

《字裡藏醫》之──炮炙

《字裡藏醫》之──炮炙

《字裡藏醫》之──炮炙古人直接用火加工食物、藥物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也有不同的名稱。

比如說“炙”,就是把肉放在火上,利用火焰頂端直接接觸食物,並且利用其輻射和上炎的熱氣炙烤,所用的肉一般是鮮肉、生肉。

這樣在做熟食物的同時,又可以榨出肉裡面的油脂和水分。

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火焰的頂部是溫度最高的,所以炙適用於快速加工食物,因為溫度過高,經常會出現黑焦。

稍吃一點肉焦,就像吃鍋巴有利於消化肉積,這是天然的平衡。

可惜很多人迷信所謂的科學研究,說肉焦能致癌,避之唯恐不及,導致現在食肉不化、啤酒肚、脂肪肝幾乎成了流行病。

烤是把食物放在火的週邊,利用火的輻射做熟食物,烤的力量要比炙差一點。

外出野營,人們為之篝火,烤著手,上面架著全羊,這是炙。

現代人混用不分了,烤羊肉串其實就是炙羊肉串,烤鴨其實就是炙鴨。

只有烤麵包片、烤紅薯是名副其實的。

如果碰到鮮嫩的肉或者水分不足的乾肉,直接用火烤炙就容易喪失食物原味,甚至會做的乾澀焦黑難以下嚥。

碰到這種情況,古人就用炮的方法。

“炮”是會意字,是指把食物包裹起來放到火裡。

在這裡“炮”發音同“刨”。

南方有個著名的叫化子雞,就是把未退毛的雞掏出內臟,放入香料,用濕泥裹上放在火裡燒,等到了泥巴焦乾的時候,取出摔開,毛粘在乾泥巴上自然褪去,肉爛香熟。

現在的荷葉牛柳、錫箔紙包鱸魚都是炮的遺風。

這樣做,能夠保持食物的本味、水分不散失。

比如在加工花生、瓜子、栗子的時候,直接在火上或者火邊烤炙,火候不夠外焦內生,火候大了內外皆焦。

直接在鐵鍋上炒,結果也是如此。

所以,古人用炮的方法,就是在鐵鍋裡面放入砂子,再放入花生瓜子栗子,利用砂石傳導熱量,改變熱能的波長頻率,使其更有穿透力,這樣炒出來的花生瓜子,皮色不變,內仁香脆。

後來“炮”的這種加工的方法,也就是“隔火做熟”或“榨去水分”的方法逐漸被廣泛應用,隔火的介質也由泥巴逐漸變成陶罐、石鍋、砂石、鐵板等等。

我們經常吃的蔥爆羊肉,宮爆雞丁,鐵板燒等等,在古代都被稱作炮。

古籍中有关炮制的记载及炮制专著PPT

古籍中有关炮制的记载及炮制专著PPT

第二节中药炮制的起源和发展
㕮咀
燔制左角发
药……有毒无毒……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
相杀,不尔勿合用也
烧灰存性,勿令灰过
《雷公炮炙论》:第一部炮制专著年代:南北朝
作者:雷斅
关键人物:清末张骥复辑
《炮炙大法》:第二部炮制专著
年代:明代
作者:缪希雍
重要观点:雷公炮制十七法,即为炮、烂、拨、炙、煨、炒、煅、炼、度、飞、制
、伏、镑、摋、晒、曝、露
《修事指南》:第三部炮制专著
年代:清代
作者:张仲岩
重要观点:收集了232种中药炮制品种。

提出“煅者去其坚性,煨者去燥性,炙者取中和之性,炒者取芳香之性”的炮制加
工理论
《五十二病方》:炙蚕卵;止血出者,燔发;熬盐令黄《新修本草》:煨、作豉、作大豆黄卷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依法炮制”,“修治合度”《本草蒙筌》: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辅料作用论
《本草纲目》:专门列出“修治”一项
《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
年代:1973年
作者:原中医研究院
贡献:摘录了历史上167部中医药著作中有关药物炮制的
记载。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槌,亦有大如拳
分苍白,或又以为诸州皆产苍术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狗脊
内容:苦、甘,微温,选金毛者火燎去须,细锉,酒浸,蒸晒用,萆 为使,恶败酱,莎草
今人以垂水草为狗脊,非是。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贯众
内容:苦,微寒,去皮毛,锉焙 菌、赤小豆为使,伏石钟乳。
今人多以背白草为贯众,非是。
余往年植视之,乃知紫者都非真色。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远志
内容:苦,温。以甘草汤浸一宿去骨,焙干用,畏珍珠、藜芦、蜚蠊、齐蛤,得茯苓、冬葵
龙骨良。
苗名小草,细茎如线,叶似黄杨,本草云∶似麻黄者失之,详审处处多有之,人莫之能
识,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淫羊藿
内容:甘、辛,温,山药、紫芝为使,得酒良。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甘草
内容:甘,平,生寒,炙温,选壮大紧纹者,刮去皮,补中宜炙用,泻火宜生用,梢节头三
皆生用,白术、苦参、干漆为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忌猪肉。
甘草今甲夔州地方山皆有之。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沙参
内容:淡、甘,微寒,去头锉用,恶防己,反藜芦今之县钟人参是也,市中误当荠 别采蔓参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知母
内容:辛、苦,寒,拣肥润里白者,竹刀去毛切,勿令犯铁器,引经上行,用酒浸焙,下行
盐水润焙,得黄柏酒良,伏盐、硼砂。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肉苁蓉
内容:甘、酸、咸,温,皮如松梢有鳞甲,形柔软如肉,酒浸一宿,刷去浮甲,劈破中
膜一重,焙干用,或酥炙得所。
李中立曰∶肉苁蓉,肥大柔软者佳,干枯瘦小者劣,今人多以金莲根、草苁蓉、嫩松梢,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巴戟天
内容:甘、辛,微温,以酒浸,去心,锉焙若急用以滚水浸软去心,覆盆为使,恶雷丸、
丹参,朝生。
巴戟天本有心,干缩时偶自落,或抽去,故中心或空。非自有小孔也,以肉浓者为胜,
方家
气味
味与药
煮之乃以杂巴戟,莫能辨也,但击破视之,
而理小暗者真也,真巴戟嫩时亦白,干时亦
新根,多内实坚即
龙骨为使,恶葱
用者宜辨认。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秦艽
内容:苦,平,以左文者为良,破开除土、去芦,以湿布拭净,日干,用菖蒲为使,畏牛乳
人或取猫草根当秦艽,非是。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柴胡
内容:苦,平,微寒,去芦及须,以水洗净,锉用,勿令犯火,欲上升用根酒浸,欲下降用
掺猪血中,血化为水者乃真。
按李频湖曰∶近传一种草,春生苗,夏高二三尺,叶似菊艾而劲浓有岐尖,茎有赤棱,
夏秋
血病甚效,云是三七
人间遍有之,其南中来者不备着苗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黄连
内容:苦,寒,去芦及须,治本脏之火生用,治肝胆之实火,以猪胆汁浸炒,治肝胆之虚火
醋浸炒,治上焦
之火以茱萸汤浸
辛热能制其苦寒,咸寒
白藓皮、芫花、白僵蚕,畏款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胡黄连
内容:苦,大寒,外黄心黑,干如杨柳枯枝。折之尘出者乃为真也,恶菊花、玄参、白藓
解巴豆毒,忌猪肉,令人漏精。当药草人或用充胡黄连非是。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黄芩
内容:苦,寒,破烂者名宿芩,乃旧根,多中空外黄内黑,即今所谓片芩也,圆者名子芩,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羌活
内容:苦、辛,温。紫色,节密者去黑皮腐烂用。
羌活与独活种自不同也,今人多以独活紫牙充羌活,误矣!市中有唐羌活,其色不紫者
盖水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升麻
内容:甘、辛、苦,平,微寒,形细而黑,极坚实,削去皮,青绿色者谓之鸡骨升麻,外黑
里白而紧实者谓之鬼脸升麻,去须及头芦用。今人以春雪花或梅根为升麻者,非是。
<篇名>白术
内容:苦、甘、辛,温,去芦,炒用,防风地榆为使,忌桃、李、菘菜、青鱼、雀肉。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苍术
内容:辛烈苦温,焙用,使忌同白术。
二术留皮者当以米泔水浸半日,去粗皮,肆中售者多削净,不可水浸更泄性味,凡用不
拘州
同,
生用可也。
苍术苗高二三尺,其叶抱茎而生,稍间叶似棠梨叶,其脚下叶有三五叉,皆有锯齿小刺,
委余篇 沈怀远南越志
周氏洛阳牡丹记 刘
录陈翥桐谱 俞宗
谱学圃杂疏 龙眼
兽经 山家清供 古玩品 遁园居士鱼品 珍珠船盛弘之荆州记 陆羽茶经 顾微广州记
顾元庆茶谱 刘
四时宜忌 陆树
杂志 异鱼图赞
注丹铅总录
书退斋雅闻录 大明一统志 金华府志 兴化府志 大原府志 泉州府志 平阳府志 宁
波府志 通州府
大枣、山茱萸、反藜芦。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地榆
内容:甘、酸、苦,寒,宜生用,见火无功,恶麦门冬,伏丹砂、雄黄、硫黄,此草名歪。列
木高也。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丹参
内容:苦,平,微温,酒润,微焙,畏盐水,反藜芦。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紫草
内容:甘苦、咸,寒,嫩而紫色染手者佳,去根取茸用。
一次序不悉从本草,今就所见稍加移正,尚未确认者,一仍其旧不革。
一本草一书,民命所系,凡学之者务在识真,不比他书,惟求其说而可也,时获古今名
物之
浅,余窃叹焉!乃
是翩然自往,攀缘上下,于深山穷
其生于远地遐方,而余之足迹所未及者,则必
所在矣,竟不自揣博采众书及献民之说,断以己意颇能撰次
花实,珍宝奇物,皆有所纪,而旁及方俗所呼,庶几名实不爽,可
咸、皂荚、黑豆,反藜芦,畏五灵脂,动紫石英。
人参连皮者黄润色,如防风去皮者坚白如粉,其似人形者谓之孩儿参,尤多赝伪,频见
风日
土佐道寿药物,
扎虽大皆用数片合而
者也,曰参须,其根头细毛也,
谓汤参也,浮者轻匏之谓,服者取汁,而服
始生萨摩州,今处处有之,三丫五叶,四五月有花,细
生,状如竹节,味甚苦,其须嚼之甘苦,气味微与人参相近,又名之三枝五叶
乃剥木槿及木芙蓉花根皮以假伪,宜审之。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延胡索
内容:苦、甘、辛,温,如半夏,色黄,上部酒炒,中部醋炒,下部盐水炒。
昌府志 镇江府
间府志 余姚县
东通志 惠安县
志海盐县志
事言要玄 相
说文解字 正字通 少补韵会 群芳谱 茅亭客话 涌幢短剧 避暑录话 癸辛杂识续集
琅环记 癸
珍玩考 致富
名疏 星 胜览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人参
内容:甘、微苦,温。要肥大块如鸡腿并似人形,黄色者,去芦头,用茯苓、马兰为使,恶卤
半夏为使,恶皂荚,蜀葵。畏藜芦、女菀。
本草云∶苗有如韭叶者、竹叶者,以竹叶者为胜,即今之镰仓柴胡,乃此种也,但初生

如韭
根也,亦名沙柴胡
而大,皮皱色黄白,肉有黄纹。李东璧所谓市人以伪充银柴胡,殊无气味者也,又按李念莪
云治劳与疳证,乃银州柴胡,别为一种。郭章宜云∶产银夏者独胜,微白而软者为银柴胡,
<目录>
<篇名>凡例
内容:一凡药品见于古今本草者,殆二千种矣,善用药者当多多益善,今此不能殚述,第选择
医方
焉,余非必
一夫物之难识者,为其名之难明也。名之难明者,五方之名既不同,而古今之言亦自别
矣。
因名迷实者鲜矣
闻之实论,如白羊鲜则曰羊
去不载,惟物之传讹者,市肆饰伪者
一畏忌制使,物性自然。非可以意求者,俱考诸家本草,并所闻采入,俾得遵守。
也。吾夙好此学,其志甚恳,然本邦精斯学人几希,且吾僻
若水业经之余暇,好穷物理,善读本草,且旁搜广访,多识于草、木、
吾顷客于中州与之讨论、咨询,而辨是非、决嫌疑,品物得其实者不可选记,可谓得其人,
也观其所着炮
假审采用,又
世之夸诩无用之辨,藻饰
诸观者云。
\x元禄己巳端午日\x
\x筑前州后学贝原笃信书\x

市中有笔防风入药,宜用之,又有削防风、滨防风,俱非是真防风,叶微似水靳,与此
二种大别也。削防风即防葵根也,滨防风亦防葵类,见食物传信中。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防葵
内容:甘辛。
今人谓之木防风,用以为防风,非是。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独活
内容:甘、苦、辛,微温。去皮或焙用。
<目录>卷第一\草之属
<篇名>葳蕤
内容:甘,平,洗,锉,微炒,或以竹刀刮去节皮,蜜水浸,蒸焙用,畏卤咸。
肆中人名地黄样黄精者是也,以肥润而大为佳,夏月采者不堪用,按葳蕤增长阳气,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