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代数研究__第4章__函数

合集下载

初等代数研究完整

初等代数研究完整

初等代数研究完整
初等代数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数的性质以及数之间的关系。

它是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很多其他学科的基础。

在数学史上,人们对初等代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当时的
数学家主要关注整数、有理数和二次方程等基本概念和技巧。

随着时间的
推移,初等代数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理
论体系。

在初等代数中,最基本的概念是数和运算。

数可以分为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等不同的类型。

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基本操作,可以通过运算规则和性质进行计算和推理。

在初等代数中,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求解方程。

方程是两个数或者
代数式之间的等式,我们需要找到使得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求解方程
是初等代数的关键问题之一,它涉及到方程的解集和解的性质等内容。

初等代数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数列和级数。

数列是按一定规律排列
的数的序列,级数是所有数列中的项的和。

数列和级数的研究可以帮助我
们理解数的增长和变化规律,以及推导一些重要的数学结果。

初等代数还涉及到多项式和多项式函数等概念。

多项式是一个有限项
的代数式,它由项之间的加法和乘法构成。

多项式函数是将多项式作为自
变量的函数,它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总之,初等代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它研究数的性质和数之
间的关系,涉及到方程、数列、级数、多项式和多项式函数等概念。

通过
学习初等代数,学生可以培养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数
学和其他学科打下坚实基础。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_2022年学习资料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_2022年学习资料

2.3分式-fx-定义:两个多项式fx与gx的比,-8x-8x≠0叫做有理分式,多项式fX可以-看作分母为 的分式。-恒等定理:两个分式-→fx·81x=fx·8x-8x81x
2.3分式-基本性质:fxfx·M-M≠0-8x8x·M-运算:加减法,乘法,除法,乘方-先讲乘除再讲加减 既约分式:如果分式-g的分子和分母-除常数因子外,没有其他公因式,即fX-与gx互质。
待定系数法-定义:按一定的规律,先写出问题解的形-式,会有一些待定的未知数,然后根据题-设确定这些未知数的 ,从而得到问题的-方法:比较系数法;特殊值法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定义:在给定的数域上,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若干个不可约多项式(或既约多项式)-的积的形式 叫做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不可约与数集有关-中学有四种方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2.1式的概念-定义:用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一组符号,叫做解析式,简称式。-有理的-代数运算 初等运算-无理的-无理指数幂-初等超越运算-对数-三角、反三角
式的分类-·分类标准:变数字母的运算种类-单项式-有理式-整式-多项式-代数式-分式-无理式-指数式-形式 三角式-初等超越式-对数式-反三角式-两种或两-种以上
多项式的恒等变形-Th1:在给定的数域里,对于变数字母的任意值-如果多项式的值都等于0,那么多项式的所有系 -都等于0.-Th2:两个多项式fx和gx-f=anx”+an-1x+…+ax+a0-8x=bx"+x+b +bo-恒等的充要条件:次数相同;对应项系数相同。-待定系数法的理论依据
多项式的恒等变形-·Th3:对于两个次数都不大于n的多项式-fx和gx,如果对于x的n+1个不同的值,-他 都有相同的值,那么fx=gx。-数值检验法的来源

中学代数研究--第4章--函数

中学代数研究--第4章--函数

狄利克雷的定义,避免了以往函数定义中所
有的关于依赖关系的描述,简明精确,以完全清
晰的方式为所有数学家无条件地接受。至此,我
们已可以说,函数概念、函数的本质定义已经形
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经典函数定义。
素材来源于网络,林老师搜集编辑
24
整理
5.函数是关系
法国数学家达布( G. Darboux, 1842-1917)给出另一个函数
在中国传统数学史上,唯一能与刘徽等功的人。 ------------张奠宙
素材来源于网络,林老师搜集编辑
29
整理
一生翻译西方科技著 作无数
他与英国汉学家伟烈亚力等合译欧几里得
《几何原本》后9卷 、《代数学》13卷、《代 微积拾级》18卷 、 《圆锥曲线说》 3卷、《重 学》20卷、《谈天》18卷等多种西方数学及自 然科学书籍。
素材来源于网络,林老师搜集编辑
14
整理
·欧拉(Leonard Euler, (1707~1783 )瑞士数学家
变数(x)和常数之 间由加、减、乘、除、 开方、三角、指数、 对数等算法所构成的 式子均称之为“解析 的函数”。
素材来源于网络,林老师搜集编辑
15
整理
1734年,欧拉以 “f( )” 表示函数,是数学 史上首次以“f”表示函数。f (x)取自"function" 一词的第一个字母。
y=
sin
1 x
x 0,
0 x 0.
打破了人们对连续函数的直观理解
素材来源于网络,林老师搜集编辑
25
整理
“现代分析之父”
1861年举出了一个处处 连续,但处处不可微的函数 例子
魏尔斯特拉(Weierstrass, 1815—1897),德国数学家

初等代数研究第四章方程和方程组9.19课件

初等代数研究第四章方程和方程组9.19课件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方程”章,包含 了很多关于方程的问题。“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 秉,实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 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 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九章算术》没有表示未知数的符
号,而是用算筹将 x, y, z 的系数和常数项排列成一个(长)
– 研究高次方程的解法伽罗华理论,关于群、环、域的近世 代数
– 研究多元一次方程组矩阵理论,线性代数
– 方程与微积分结合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
– Newton说:要想解一个有关数量的问题,只要把问题里的日 常语言翻译成代数语言就成了。
通过已知数量求未知数量,通过已知的前提推证未知的结论,
这是科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方程的基本内容
a ωi(i=0,1,2)是原方程的三个根。
13
§4.3 整式方程
一、一元三次、四次以及高次方程
一般三次方程的解法
设有一般三次方程 ax3 bx2 cx d 0(a 0) ,
取 x y b ,整理得到 3a
ay 3
b2 (
c)y
(
2b 3
bc d) 0

3a
27a 2 3a
第四章 方程和方程组
§1 方程(组)的概念 §2 方程(组)的同解性 §3 整式方程 §4 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 §6 方程组
2021/7/26
1
§4.1 方程(组)的概念
0.方程发展简史
公元前 1700 年时期古埃及数学著作《兰德纸草书》记载:一
个量,加上它的 1 ,等于 19,求这个量。另一部古埃及数学著作 7
要求
3uv
p
0
,则变为
3uv u3 v3

初等代数研究

初等代数研究

初等代数研究初等代数是数学的一个基础学科,主要研究数的运算、方程的解法以及数学关系的性质。

在初等代数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巧,为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在初等代数中,我们经常进行数字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通过这些运算,我们能够快速计算数字的结果,并且掌握了数字运算的规律和性质。

四则运算是初等代数学习中的基础,其他许多知识和技巧都是建立在四则运算的基础上的。

其次,在初等代数中,我们学习了方程的解法。

方程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描述了数学关系的性质。

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找到满足方程条件的数值,从而解决问题。

在初等代数中,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不同类型的方程,并且学会了基本的解方程方法,如因式分解、配方法、求根公式等。

此外,在初等代数中,我们还学习了许多数学关系的性质。

例如,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等。

这些性质不仅可以简化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证明和推导其他数学定理。

我们还学习了数列和数列的求和公式,以及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总的来说,初等代数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它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初等代数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数字运算的技巧,还学会了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初等代数的知识和技能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我们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和其他数学学科的基础。

总之,初等代数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数字运算、方程的解法和数学关系的性质等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初等代数的学习,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并且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初等代数的知识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初等代数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中学代数研究

中学代数研究
第四章 函 数
第一节 函数的发展及其科学价值
运动、变量与曲线的数学描述,催生了函数思想, 并把函数概念和方法置于整个数学的中心第一位。
微积分研究对象是函数,几何图形则成为函数的图 形。世界万物之间的联系与变化都有可能以各种不同 的函数作为它们的数学模型。
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研究过方程,但是都没有形 成函数的思想。函数概念是在资本主义文明萌芽时期 的16至17世纪才逐渐产生。
x 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对应的 y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
这种描述性的定义,是函数的传统定义。它建立在 变量的基础上,强调了变化,而描述变化,正是函数 最重要的特性。上世纪50年代的中学数学教材中的函 数定义就是这样的。
2020/1/7
函数定义的变量说,是对函数的一个宏观的、整体 的把握,不能放弃,却也不能不发展。
但是,两个集合间的关系不一定是两个集合间的函数。
2020/1/7
函数和关系虽然都是刻画关于两个集合元之间的联 系的,但是有区别的。
函数的定义域是某个集合的整体,而不能是这个集 合的一部分,而关系则不然;
在函数的定义中,对于任意给的x ∈ X,则存在唯 一的y与之对应,而在关系的定义中,却可以有多于一 个的元与之对应,所以说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
并将函数和方程、曲线联系起来,为微积分教学提 供评弹,为描摹现实世界提供数学模型。
2020/1/7
第二节 函数的三种定义
1.函数的变量说定义:一般地,假设在一个变化 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与 y,如果变量 y 随着 x 的变 化而变化,那么就说 x 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也称 y 是 x 的函数。
对数的发明在于简化计算。过去,中学数学教材中 以能够简化大数字的乘法作为引入对数的主要原因。 现在由于计算机和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对数的这种计 算功能几乎完全废弃。

《初等数学研究》教学大纲

《初等数学研究》教学大纲

《初等数学研究》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的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初等数学研究》为第四学期的课程,是为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师教育)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是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师范教育结构体系的重要支柱,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对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一个较全面的高观点的认识,掌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解题技能,打下扎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员掌握中小学数学教学所需的初等数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初等数学的内容和知识结构;在数学思想上得到启发,在数学方法上得到初步培训,为教好初等数学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分为初等代数和初等几何两部分,其基本要求是:掌握:数系扩展的理论、解析式分类及其恒等变形理论、掌握用初等方法讨论函数、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其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利用初等几何变换解题、轨迹命题的证明方法、作图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方法。

理解:代数延拓原理、方程的同解理论、解不等式的概念和理论、合同变换、位似变换和相似变换等概念。

了解:数系扩展的形式及其所遵循的原则、函数概念的发展与几种定义方式、中学几何的逻辑结构。

(三)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涉及到部分高等数学知识,因而在开设本课程之前需为学生开设预备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

(四)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华南师范大学王林全、林国泰教授主编,《初等代数研究教程》《初等几何研究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教学参考书:1、余元希等编著,《初等代数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2月2、王仁发编著,《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3、陈计编,《初等数学前沿》,江苏教育出版社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部分初等代数第一章绪论内容:代数学发展概述、作为教学科目的中学代数第二章数系内容:数的概念的扩展、自然数集基数理论、序数理论、整数环、有理数域、近似计算初步、实数域、无理数的引入、实数的概念及其大小比较、实数的运算、实数集的性质、复数、复数的代数形式、复数的几何表示、复数的三角形式、复数的运算、复数集的性质。

(完整版)初等数学研究(程晓亮、刘影)版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习题答案

(完整版)初等数学研究(程晓亮、刘影)版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1。

简述函数概念的三种定义,并加以比较说明.2。

结合高等数学的学习,论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

3.证明满足性质:(1))()()(2121x f x f x x f =+; (2)单调递简 的函数)(x f 是一个以a )1)1(0(<=<f a 为底的指数函数。

4。

求函数)2arcsin()4(log 1)(22x x x x f x -+-=+23-x x 的定义域。

5。

证明函数xx y +=1是无界函数. 例7(奇偶性的应用)已知y x b a ,,,都是实数,且0>x ,求参数b a ,的一切取值,使方程组⎪⎪⎩⎪⎪⎨⎧=+-=+b x x a y x y y 11,22有唯一解。

解 因为0>x ,所以2y a x -=.这个函数显然是关于自变量y 的偶函数,由此可知,如果),(00y x 是方程组的解,那么),(00y x -也是方程组的解。

因为方程组有唯一解,所以00y y -=,即00=y 。

于是有0,0=>b a ,且方程组的解为⎩⎨⎧==0y a x 。

反之,当0,0=>b a 时,方程组化为⎩⎨⎧==+1,22y x a y x )2()1( 如果0≠y ,那么由方程(2)可知1=x ,代入方程(1),可得1-±=a y .如果1>a ,则方程组有两组解:⎩⎨⎧-==11a y x 与⎩⎨⎧--==11a y x .如果1<a ,则方程组无解。

如果1=a ,则0=y ,这与条件0≠y 矛盾。

因此,当0,0=>b a 时,当且仅当0=y ,方程组有唯一解⎩⎨⎧==0y a x 。

5。

证明2sin x y =不是周期函数.6。

函数x y cos =不满足任何代数方程。

7。

x y cos =的解析式不可能是关于变数x 的代数式.8。

(图像的应用)根据参数a ,求方程132+=-a x 的解的个数。

9。

(单调性的应用)求数列3,2,1,3)223(96924222=+--+-=n n n n a n 的最小项。

初等数学研究答案第一章到第六章

初等数学研究答案第一章到第六章

大学数学之初等数学研究,李长明,周焕山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习题一1答:原则:(1)A ⊂B(2)A 的元素间所定义的一些运算或基本关系,在B 中被重新定义。

而且对于A 的元素来说,重新定义的运算和关系与A 中原来的意义完全一致。

(3)在A 中不是总能施行的某种运算,在B 中总能施行。

(4) 在同构的意义下,B 应当是A 满足上述三原则的最小扩展,而且由A 唯一确定。

方式:(1)添加元素法;(2)构造法2证明:(1)设命题能成立的所有c 组成集合M 。

a=b ,M 11b 1a ∈∴⋅=⋅∴,假设bc ac M c =∈,即,则M c c b b bc a ac c a ∈'∴'=+=+=',由归纳公理知M=N ,所以命题对任意自然数c 成立。

(2)若a <b ,则bc kc ac bc,k)c (a )1(b k a N k =+=+=+∈∃即,,由,使得 则ac<bc 。

(3)若a>b ,则ac m c bc ac,m )c (b )1(a m b N m =+=+=+∈∃即,,由,使得 则ac>bc 。

3证明:(1)用反证法:若b a b,a b a <>≠或者,则由三分性知。

当a >b 时,由乘法单调性知ac >bc. 当a <b 时,由乘法单调性知ac<bc.这与ac=bc 矛盾。

则a=b 。

(2)用反证法:若b a b,a b a =>或者,则由三分性知不小于。

当a >b 时,由乘法单调性知ac >bc. 当a=b 时,由乘法单调性知ac=bc.这与ac<bc 矛盾。

则a <b 。

(3)用反证法:若b a b,a b a =<或者,则由三分性知不大于。

当a<b 时,由乘法单调性知ac<bc. 当a=b 时,由乘法单调性知ac=bc.这与ac>bc 矛盾。

中学代数研究--第4章--函数

中学代数研究--第4章--函数

们把前面的变量称为后面变量的函数.”在欧拉的定义中,就不强调函数要用
公式表示了.由于函数不一定要用公式来表示,欧拉曾把画在坐标系的曲线
也叫函数.他认为:“函数是随意画出的一条曲线.”当时有些数学家对于不用
公式来表示函数感到很不习惯,有的数学家甚至抱怀疑态度.他们把能用公
式表示的函数叫“真函数”,把不能用公式表示的函数叫“假函数”.
一词.
1837 年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认为怎样去建立 x 与 y 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无关紧要的,
所以他的定义是:“如果对于 x 的每一个值,y 总有一个完全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 y
是 x 的函数.”这个定义抓住了概念的本质属性,变量 y 称为 x 的函数,只须有一个法
则存在,使得这个函数取值范围中的每一个值,有一个确定的 y 值和它对应就行了.这
是:“凡是公式中含有变量x,则该式子叫做x的函数。”所以“函数”是指公式里
含有变量的意思。
素材来源于网络,林老师搜集编辑
17
整理
§1 函数的概念
二、函数的几种定义方式
⑴函数的传统定义(变量说) 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和 y ,如果变量 y
随着 x 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就说 x 是自变量, y 是因变量,也称 y
初等函数
初等代数函数
有理函数 无理函数
有理整函数 有理分函数
初等超越函数
素材来源于网络,林老师搜集编辑
25
整理
§ 3 初等函数及其分类
三、代数函数
定义13 凡是能作为代数方程 P(x,y)= 0 的解的函 数都叫做代数函数.
素材来源于网络,林老师搜集编辑
26
整理
§4 用初等方法研究初等函数

初等代数研究

初等代数研究

初等代数研究.下册
《初等代数研究》(Elementary algebra)是一本普及性的教科书,是一套完整的初等代数学习系统,也是学习更高程度的数学知识的基础课程。

本书由斯坦福大学教授爱德华·穆斯
特尔 (Edward Moody)编写,是一本着重于工具和技能是自我解决理论之外的数学书籍。

本书主要涵盖了代数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定义、表达式、方程、不等式、有理数等概念。

它还介绍了对不同概念的特定的应用,其中包括例如分数、根式、绝对值等。

本书讲解了
其他诸如曲线和多项式概念的应用,还提供了一些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实例,以让学生更好
地理解这些概念。

同时,书中还涵盖了大学里介绍过的一些知识,比如方程求解和多项式
因式分解。

本书提供了包括条件、拓扑、微分学和线性代数等更高程度的数学概念,为孩子们打下计算、推理、命题论证和解决多项式方程等等问题的基础。

本书的习题十分充足,有助于学
生提高计算和思考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为高等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等代数研究》不仅是学习初等代数必备的参考书,也是帮助大家学好高等数学的关键读物。

初等代数研究__第4章__函数

初等代数研究__第4章__函数
10

函数的演变
函数的概念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演变,逐步由比较 模糊的陈述到明确的表述。 最初的函数概念实际上是幂的同义语,也就是 x,x2, x3等等,即多项式。今天看来是最简单的函数。而 “函数”这一名词是由莱布尼茨最先提出。正式的 函数概念也始于17世纪。 18世纪开始后,函数被理解为变量x与常量经由算 术运算、三角运算、指数运算及对数运算等联结而 成的一种表达式。实际指今天的初等函数。 18世纪,欧拉给出了沿用至今的函数符号f(x) 。
x k时,由上式得p0 x 0有无数个根. p0 x 0.
y sin x满足 sin x[ pn x sin n1 x pn 1 x sin n2 x ...... p1 x ] 0
38
y sin x不恒为0, y sin x满足 pn x sin n1 x pn1 x sin n2 x ...... p1 x 0
1 1 1 2
24
上述三种函数定义,各有各的不同特点。 “变量说”是最朴素、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 对于初学者更容易接受。 “对应说”形式化的程度较高,对于研究函数 的精细性质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系说”形式化的程度更高,在计算机科学 中、人工智能设计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25
函数——数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在物质世界里, 常常是一些量依赖于另一些量,即一些量的 值随另一些量的值的确定而确定。函数就是 这类依赖关系的一种数学概括。 ——《中国大百科全书· 数学卷》
33
34
35
课堂练习
代数函数与超越函数的主要区别何在?研
究函数y=sinx的超越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36
代数函数f ( x)是以变数字母 x 的多项式为系

初等数学研究 代数部分 第四章 方程

初等数学研究  代数部分 第四章 方程
f 1 0
(2)第一型奇次倒数方程 f 1 0, f 1 0 (3)第二型偶次倒数方程 f 1 0
(4)第二型奇次倒数方程
例4 解方程 3x6 2x5 6x4 2x3 6x2 2x 3 0 解:两端同除以 x3 ,整理得
3
x3
1 x3
2 x2
1 x2
6
x
1 x
2
1 .
na0
ax3 bx2 cx d 0a 0
特别地,若
做差根变换,
x3 px q
得缺次高项方程
0(其中p
3ac b2 3a 2
,q
2b3
9abc 27a2
27a2d
).
k b
则 3a
时,
6
例2 求以 f (x) x4 2x3 x 3 0的各根的2倍和 1 倍 2
为根的方程。
进而有 3 p , 3 3 q ,

3 3 q , 3 3 p3 . 27
因此 3, 3
为一元二次方程y2
qy
p3 27
0
的2个根,所以
y q q2 p3 . 2 4 27
不失一般性, 3 q q2 p3 3 q q2 p3 ,

22 223 3
例5 解方程 x5 11x4 36x3 36x2 11x 1 0 .
解:原方程变为x 1 x4 10x3 26x2 10x 1 0 ,得 x1 1,
x4 10x3 26x2 10x 1 0
x 两边同除以
2
,得
x
2
1 x2
10
x
1
26
x
0

y
x
(2)若
q2 p3 0 , 4 27

初等数论第四章课件

初等数论第四章课件

解:取模15的绝对最小完全剩余系:-7, , -1, 0,1,7,直接代入检验知x 6,3是解,
所以同余式有两个解: x 6(mod15), x 3(mod15)
注:①同余式x x 0(mod p)有p个解
p
(由Fermat小定理可得)
②同余式f ( x) ms( x) 0(mod m)与(2)等价 特别地,一个同余式中系数为模的倍数的项去掉 后,同余式的解不变。
qd k x =x0 m d m x0 mq k d m x0 k (mod m),k 0,1, 2,, d 1 d
(3)
m 但x0 k , k 0,1, 2, , d 1是对模m两两不同余的,故 d (1)有d 个解,即(3)
例2
求解18x 30(mod 42)
一般地用数学归纳法不难证明同余方程
a1 x1 ak xk b(mod m)有解的充要条件为d b , d (a1 , , ak , m), 此时有m k 1d 个解
第二节
孙子定理
我国古代的《孙子算经》里有问题如下: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 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 这是一个求解同余式组的问题,《孙子算经》 已给出了求解方法,即为下面的孙子定理:
例3、求解9 x 21(mod30)
解: (9,30) 3 21, 同余式有3个解
将同余式化为9x 30 y 21 或3x 10 y 7
上述不定方程有一组解为x 1, y 1
则同余式的3个解为:x 1,9,19(mod30)
注:由ax b(mod m) 或my b(mod m),
第三四节高次同余式一质数模的同余式其中是质数1定理同余式与一个次数不超过的质数模同余式等价xqxrx利用带余除法及费马小定理可得出结论埃菲尔铁塔的整个塔体结构高耸上窄下宽给人以平衡稳定的美感

初等代数研究

初等代数研究

初等代数研究.下册
初等代数是数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学科。

它以中学阶段的学习为基础,强调常用算术问题,以及解数学问题的过程。

初等代数有其特定的形式,它们可以用来表示各种数学问题,以
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其中的内容和含意。

下册初等代数不仅仅覆盖了初等代数的一般知识,而且还开始涉及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分数的运算,最优化question的建立,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各类函数的特点,折线图的表示,以及直角坐标系统、圆有关的问题等等。

初等代数下册也会涉及难度更大的内容,如代数方程,实数方程,系数代数方程,多项式
的等式,不等式,函数的定义,对数的概念,单项式的乘法。

另外,学生们还能学到几何图形的变换,算数几何、三角函数,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等难度系数比较高的内容。

初等代数下册的学习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它的重要基础,能够帮助学生们熟练掌握初等代数的知识,对解决新的数学问题也有着很大帮助。

学生要把握好自己比较拿手的领域,多多练习,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不断探索,以充分把握初等代数下册所
涉及的内容。

初等代数研究教案ppt1

初等代数研究教案ppt1


⑵函数的对应说定义 设 A 为非空实数集, 如果存在一个对应规律 f , A 对 中每个元 x 按照对应规律 f ,存在 R 中唯一的一个实数
A y 与之对应,则称对应规律 f 是定义在 上的函数,表为
f :AR
⑶函数的关系说定义
X Y 设 f 是集合 与集合 的关系,即 f X Y 。如果还满 f X Y 足 x1 , y1 f , ( x1 , y 2 ) f ,则 y1 y 2 ,那么称 是集合 到集合
应,并且
与之对
1 a 1 a; 2 a b (a b)
2、乘法:自然数的乘法是一种对应关系“·”, 由于它,对任何a、b ,有唯一确定的a · , b 并且。
1 a 1 a; 2 a b a b a
3、减法:设a, b N ,若存在 x N ,使 b x a ,则称 x 为 a 减去 b 的 差, 记作a b ,这里 a 叫做被减数,b 叫做减数。求两数差的运算 叫做减法。 4、除法:设 记作 叫做除法。
第一节、自然数和0 1.1定义(自然数的序数定义)
集合N的元素叫做自然数。如果的元素间有
一个基本关系“后继”(用“'”表示),并满足: 1、 存在一个元素 1 N , a N , a不是1 2、 每一个自然数a都存在唯一个后继
a 。
3、 a, b N , 若a 与b相同,则a b 4、 若M N , 且(1)1 M ; 。
三、复数的性质
1、C存在复数 (a, b),使得 (a, b) 2 (1,0) . 记为i=(0,1).
2 、复数域不是有序域。 但复数集可以定义顺序使其构成有序集。
第四章 函

初等代数研究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_余元希

初等代数研究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_余元希

初等代数研究课后习题完整版1、证明自然数的顺序关系具有对逆性与全序性.即(1)对任何N b a ∈,.当且仅当b a <时.a b >.(2))对任何N b a ∈,.在b a <.b a =.b a >中有且只有一个成立. 证明:对任何N b a ∈,.设a A ==.b B ==(1)“⇒” b a <.则B B ⊂∃,,使,~B A .A B B ~,⊃∴,a b >∴ “⇐” a b >.则B B ⊂∃,,使A B ~,.B B A ⊂∴,~,b a <∴综上 对任何N b a ∈,.b a <⇔a b >(2)由(1)b a <⇔a b > b a <∴与b a >不可能同时成立.假设b a <∴与b a =同时成立.则B B ⊂∃,,使,~B A 且B A ~. ,~B B ∴与B 为有限集矛盾.b a <∴与b a =不可能同时成立.综上.对任何N b a ∈,.在b a <.b a =.b a >中有且只有一个成立..2、证明自然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证明:对任何N b a ∈,设M 为使等式a b b a +=+成立的所有b 组成的集合 先证 a a +=+11.设满足此式的a 组成集合k.显然有1+1=1+1成立 φ≠∈∴k 1.设k a ∈.a a +=+11.则+++++++=+=+==+a a a a a 1)1()1()(1k a ∈∴+.N k =∴. 取定a .则1M φ∈≠.设,b M a b b a ∈+=+.则 ()()a b a b b a b a +++++=+=+=+ ,b M M N +∴∈∴= ∴ 对任何N b a ∈,.a b b a +=+3、证明自然数的乘法是唯一存在的证明:唯一性:取定a .反证:假设至少有两个对应关系,f g .对b N ∀∈.有 (),()f b g b N ∈.设M 是由使()()f b g b =成立的所有的b 组成的集合. ()()1f b g b a ==⋅ 1M φ∴∈≠ 设b N ∈则()()f b g b =()()f b a g b a ∴+=+ ()()f b g b ++∴=.b M +∴∈.M N ∴= 即b N ∀∈.()()f b g b =乘法是唯一的存在性:设乘法存在的所有a 组成集合K 当1a =时.b N ∀∈.111,1111b b b b ++⋅=⋅==+=⋅+ φ≠∈∴k 1.设a K ∈.b N ∀∈.有,a b 与它对应.且1a a ⋅=.ab ab a +=+.对b N ∀∈.令a b ab b +=+ 1111a a a a ++⋅=⋅+=+=1()(1)a b ab b ab a b ab b a a b a ++++++=+=+++=+++=+a K +∴∈ K N ∴= 即乘法存在p24—5、解:满足条件的A 有1{1,2}A =.2{1,2,3}A =.3{1,2,4}A =.4{1,2,5}A = 5{1,2,3,4}A =.6{1,2,3,5}A =.7{1,2,4,5}A =.8{1,2,3,4,5}A =123456782,3,4,5A A A A A A A A ========∴========基数和为23343528+⨯+⨯+= p24—6、证明:,A a B b ==.A 中的x 与B 中的y 对应 A B ab ∴⨯=.B A ba ab ∴⨯==A B ab ⨯= A B A B B A ∴⨯=⋅=⨯p24—8、证明:1)3+4=73134++== 3231(31)45++++=+=+== 3332(32)56++++=+=+==3433(33)67++++=+=+==2)3412⋅= 313⋅= 32313136+⋅=⋅=⋅+=33323239+⋅=⋅=⋅+=343333312+⋅=⋅=⋅+=p24—12、证明:1)()m n m n +++++=+()1(1)m n m n m n m n +++++++=++=++=+2)()mn nm m +++=+ ()1(1)mn mn mn m nm m ++++=+=++=+p26—36、已知(,)f m n 对任何,m n N ∈满足(1,)1(1,1)(,2)(1,1)(,(1,))f n n f m f m f m n f m f m n =+⎧⎪+=⎨⎪++=+⎩求证:1)(2,)2f n n =+2)(3,)22f n n =+3)1(4,)22n f n +=-证明:1)当1n =时.(2,1)(11,1)(1,2)2112f f f =+==+=+结论成立.假设n k =时.结论成立.即(2,)2f k k =+.当1n k =+时.(2,1)(11,1)(1,(2,))(1,2)(2)1(1)2f k f k f f k f k k k +=++==+=++=++ 所以对一切自然数结论都成立2)当1n =时.(3,)(21,)(2,2)22212f n f n f =+==+=⋅+结论成立假设n k =时.结论成立.即(3,)22f k k =+当1n k =+时.(3,1)(21,1)(2,(3,))(2,22)2222(1)2f k f k f f k f k k k +=++==+=++=++ 所以对一切自然数结论都成立3)当1n =时.11(4,1)(31,1)(3,2)22222f f f +=+==⨯-=-结论成立 假设n k =时.结论成立.即1(4,)22k f k +=- 当1n k =+时.112(4,1)(3,(4,))(3,22)2(22)222k k k f k f f k f ++++==-=-+=-所以对一切自然数结论都成立p62—1、证明定理2.1证明:[,],[,]a b c d Z ∀∈.[,][,][,]a b c d a c b d +=++因为自然数加法满足交换律[,][,]a c b d c a d b ∴++=++而[,][,][,]c d a b c a d b +=++[,][,][,][,]a b c d c d a b ∴+=+[,],[,],[,]a b c d e f Z ∀∈.[,][,][,][,][,][(),()]a b c d e f a c b d e f a c e b d f ++=+++=++++以为自然数满足加法结合律([,][,])[,][,]([,][,])a b c d e f a b c d e f ∴++=++ 即整数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p62—2、已知[,],[,]a b c d Z ∈.求证[,][,]a b c d =的充要条件是[,][,][1,1]a b c d -= 证明:“⇒” 已知[,][,]a b c d =则a d b c +=+[,][,][,][1,1]a b c d a d b c ∴-=++=“⇐” 已知[,][,][1,1]a b c d -=则[,][1,1]a d b c ++=.a d b c +=+[,][,]a b c d ∴=p62—4、已知N b a ∈,.求证([,])[,]a b a b --=证明:[,][,]a b b a -= ([,])[,][,]a b b a a b --=-=p62—5、已知[,],[,]a b c d Z ∈.求证([,][,])[,][,]a b c d a b c d --=-+证明:左边([,][,])[,][,]a b c d a d b c b c a d --=-++=++右边[,][,][,][,][,]a b c d b a c d b c a d -+=+=++所以左边等于右边([,][,])[,][,]a b c d a b c d ∴--=-+p62—7、已知,,a b c N ∈.求证当且仅当a d b c +<+时[,][,]a b c d <证明:“⇒” 已知a d b c +<+.[,][,][,]a b c d a d b c -=++因为 a d b c +<+ [,]a d b c ∴++是负数.[,][,]a b c d ∴<“⇐” 已知[,][,]a b c d <则[,][,][,]a b c d a d b c -=++因为[,]a d b c ++是负数.a d b c ∴+<+p62—9、已知,Z αβ∈.求证:1)αβαβ+≤+ .2) αβαβ=证明:设[,],[,]a b c d αβ== 1)[,]a c b d αβ+=++ ()()a c b d αβ∴+=+-+而,a b c d αβ=-=- ()()()()a c b d a b c d a b c d +-+=-+-≤-+-αβαβ∴+≤+2)[,]ac bd ad bc αβ=++ ()ac bd ad bc αβ∴=+-+而,a b c d αβ=-=-()()()()()ac bd ad bc a c d b d c a b c d a b c d +-+=-+-=--=-- αβαβ∴=p63—12、n 名棋手每两个比赛一次.没有平局.若第k 名胜负的次数各为,k k a b .1,2,........,k n =.求证:2222221212......n n a a a b b b +++=+++ 证明:对于(1,2,...,)k a k n =.必存在一个(1,2,...,)j b j n =使得k j a b =⇒22(,1,2,...,)k j a b k j n == 2222221212......n n a a a b b b ∴+++=+++p63—16、已知10p a b -.10p c d -.求证p ad bc -证明:由已知:,s t Z ∃∈使10a b ps -=.10c d pt -=⇒ 10,10b a ps d c pt =-=-10(10)()ad bc ac apt ac cps p cs at ∴-=---=-p ad bc ∴-p63—17、设2不整除a .求证281a +证明:因为2不整除a .所以存在唯一一对,q r Z ∈.使2a q r =+.其中02r <<⇒1r =.22441a q q ∴=++⇒214(1)a q q -=+ 281a ∴-p63—20、设a Z ∈.求证(1)(2)(3)1a a a a ++++是奇数的平方证明:22222(1)(2)(3)1[(1)1](1)[(2)(2)1]1[(1)(1)][(2)(2)]1(1)(2)2(1)(2)1[(1)(2)1]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1,2a a ++肯定一奇一偶(1)(2)a a ∴++肯定为偶数(1)(2)1a a ∴++-肯定为奇数p63—22、证明:前n 个自然数之和的个位数码不能是2、4、7、9证明:前n 个自然数的和为(1)2n n + 因为:n 个自然数的和仍为自然数∴ 1+n 与n 中必定一个为奇数一个为偶数若个位数码为2则1+n 与n 的个位数码只能是1,4或4,1而(1+n )- n=1 ∴个位数码不能为2若个位数码为4则1+n 与n 的个位数码只能是1,8或8,1也不可能成立若个位数码为7则1+n 与n 的个位数码有2种可能.则2,7或1,14也不可能成立.若个位数码为9则1+n 与n 的个位数码有2种可能.即2,9或1,18也不可能成立.综上.前n 个自然数和的个位数码不能是2,4,7,9p63—26、证明2.3定理1(12,,......,n a a a )=(12,,......n a a a )证明:因为:(12,,......,n a a a )是12,,......n a a a 的公因数中的最大数所以R 需考虑非负整数 ∴(12,,......,n a a a )=(12,,......n a a a ) p63—29、证明2.3定理4的推论(,)1a b =的充要条件是有,x y Z ∈使得1ax by += 证明:因为(,)1a b = ,a b ∴不全为0“⇒” 由定理4 ,x y Z ∃∈使(,)1ax by a b +==“⇐” 设(,)a b d =则,d a d b .d ax by ∴+ 1d ∴ (,)1d a b ∴== p63—30、证明2.3定理6及其推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函数概念的三种定义
1 函数概念的定义 定义1 有两个互相联系的变量,一个变量的数 值可以在某一范围内任意变化,这样的变量 叫做自变量。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自变量 的数值而变化,这个变量称为因变量,并且 称因变量为自变量的函数。(19世纪法国数 学家柯西)
17
定义2 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 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按 照某个对应关系,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 应,那么就把y称为x的函数;x称为自变量。 (19世纪德国数学家黎曼和狄里赫勒分别给 出)
1 1 1 2
24
上述三种函数定义,各有各的不同特点。 “变量说”是最朴素、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 对于初学者更容易接受。 “对应说”形式化的程度较高,对于研究函数 的精细性质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系说”形式化的程度更高,在计算机科学 中、人工智能设计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25
函数——数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在物质世界里, 常常是一些量依赖于另一些量,即一些量的 值随另一些量的值的确定而确定。函数就是 这类依赖关系的一种数学概括。 ——《中国大百科全书· 数学卷》
20
定义5 从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f是满足以下条 件的从A到B的一个关系: ⑴ D f A ⑵如果 x, y f ,并且x, z f ,那么 y z 函数f记作 f : A B
21
2 函数概念的三种定义
⑴函数的变量说定义 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 如果变量y随着x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就说x是 自变量,y是因变量,也称y是x的函数。 这种陈述性的定义,是函数的传统定义。它建 立在变量的基础上,强调了变化。而描述变 化,正是函数最重要的特征。函数定义的变 量说,是对函数的一个宏观的、整体的把握。
然而,D( x) lim limcos m!x
m n

2n

15
为解释“对应”、“对应规则”,在有了集合论之 后,人们又把函数定义为有序数对的集合 {(x,y)},其中,若(x,y)和(x,z)都在集合 内,则y=z。 更一般化的函数概念把数也抽掉了。变量的变化范 围不一定是一个区间,甚至不一定是数集,可以是 任何一个集合。 更为普遍的函数概念是集合函数。设A是某些集合 的集合(或成为集类),B也是类,若对A中的每一 元素a有B种确定的元素b,那么就称在类A上定义了 一个集合函数。当A和B都是单元素集,且这些元素 都是实数时,这就是单变量的单值实变函数。作为 “函数的函数”的泛函也含于集合函数中。 16
与( 1)式情形完全相同,故 p1 ( x) 0. 同理pn ( x) pn 1 ( x) p2 ( x) 0. 所以p( x, y )为零多项式。矛盾,命 题得证。
23
⑶函数的关系说定义 设f是集合X与集合Y的关系,即 f X Y 。如果还满 足 x , y f , ( x , y ) f ,则 y1 y2 ,那么称f是集合X到集 合Y的函数。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关系说”是完全数学化 的定义,也便于为计算机所接受,具有多方面的优 越性。这种定义是函数的形式化定义。 然而,关系说过于形式化,抽去了函数关系生动的 直观特征,看不出对应关系的形式,更没有解析式 的表达,所以初学者不易掌握。
9
补充:以弱抽象方法视角看函数的演变 数学中的弱抽象方法

在数学的思想活动中,有一类方法是同类的事件中 抽取关于数量、空间形式或结构关系方面的共同属 性,舍弃其他的特征,从而形成新的数学概念。这 种舍弃一部分属性保留共同属性的抽象过程称之为 “弱抽象”。 弱抽象的特点是:弱抽象得到的数学对象,一般是 概念外延扩大,而内涵减少。
10

函数的演变
函数的概念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演变,逐步由比较 模糊的陈述到明确的表述。 最初的函数概念实际上是幂的同义语,也就是 x,x2, x3等等,即多项式。今天看来是最简单的函数。而 “函数”这一名词是由莱布尼茨最先提出。正式的 函数概念也始于17世纪。 18世纪开始后,函数被理解为变量x与常量经由算 术运算、三角运算、指数运算及对数运算等联结而 成的一种表达式。实际指今天的初等函数。 18世纪,欧拉给出了沿用至今的函数符号f(x) 。
7
在20世纪以前,中学数学的中心是方程。 1908年,数学家F· 克莱因担任国际数学教育委 员会主席。他首次提出,中学数学应当以函 数为中心;或者说“以函数为纲”。实际上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函数思想才全面 进入中学数学课程。
8
中国也是这样。1949年以前,中国中学里的
数学课程仍然少见函数的踪迹。到了20世纪 50年代,中国数学教育全面学习前苏联,函 数终于取得了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 程:数学1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 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数学4基本初等 函数Ⅱ(三角函数)。
柯西、狄利克雷和黎曼是19世纪的一批人物,函数概念 的上述变化已跨越18世纪。 Dirichlet函数被认为是从两个方面突破17、18世纪以来人 们在函数观念上的错误观点:一是关于函数必然与解析式相联 系的观念,另一个是函数基本上连续的(甚至是可微的),例 外情形充其量是少数几个点的观念。 Dirichlet函数在任何一点 都不连续。
x k时,由上式得p0 x 0有无数个根. p0 x 0.
y sin x满足 sin x[ pn x sin n1 x pn 1 x sin n2 x ...... p1 x ] 0
38
y sin x不恒为0, y sin x满足 pn x sin n1 x pn1 x sin n2 x ...... p1 x 0
面给出证明:
假设存在一个非零多项 式p ( x, y ), 满足p ( x, sin x) 0.则有 sin k 0k z , pn x sin n x pn 1 x sin n 1 x ...... p1 x sin x p0 x 0,( 1)
18
定义3 A和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 系,使A的任何一个元素在B中都有唯一的元 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关系称为从集合A到 集合B的函数。(19世纪70年代德国数学家 康托)
19
定义4 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f : A B 称为从 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简称为函数f。(高等 代数课程)
33
34
35
课堂练习
代数函数与超越函数的主要区别何在?研
究函数y=sinx的超越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36
代数函数f ( x)是以变数字母 x 的多项式为系
数的方程
pn x f n ( x) pn1 x f n1 x ...... p1 x f x p0 x 0
13
柯西认为:若对x每个值,都有确定的y值与之对应, 则y即为x的函数。仍然把函数和解析式联系起来, 只突破了仅用一个式子来表示的局限。 重大突破: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和黎曼认为能否用 (一个或几个)解析式表达不是函数概念的本质。

柯西(1789-1857)
14
Dirichlet函数:
0 当x为无理数时, D( x) 1 当x为有理数时。
3
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最先提出了“变量”的概念, 他在《几何学》中不仅引入了坐标,而且实 际上也引入了变量,他在指出x、y是变量的 同时,还注意到依赖于而变化,这正是函数 思想的萌芽。 莱布尼茨在1673年的手稿中则用“Function” 一词。 李善兰在《代微积拾级》一书中将Function一 词翻译为“函数”,并一直沿用至今。
,当2n x(2n 1) 4 y 0,当x n ) x(2n 2) 4 ,当(2n 1 n 0,1,2,
这个伪函数却可表示为 一个三角级数: 1 1 1 y sin x sin 3x sin 5 x sin(2n 1) x 3 5 2n 1
31
基本初等函数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能通过一
初等函数可以根据函数解析式所用的 运算种类进行分类:
有理整函数 有理函数 代数函数 有理分函数 初等函数 无理函数 超越函数
32
证明一个初等函数是超越函数通常用 反证法。
代数函数y是以变数字母 x的多项式为系数的方程 pn ( x) y n pn 1 ( x) y n1 p1 ( x) y p0 ( x) 0的根。

11

人们曾经为研究初等函数,用级数展开的办法。而 一般形成的级数可扩大函数的对象,有些不再是初 等函数。
1 1 1 f ( x) 1 x x x 2 3 n
积分运算所得的函数许多已不再是初等函数。

x
2
x sin t dt , dt ln t 0 t
12

由于把函数等同于解析表达式,甚至只是一个表示 式。分段函数被称为伪函数。但是:
的根,初等代数函数是代数函数一般定义下 的特例,而超越函数的超越性表现在不存在 一个非零多项式 px, y ,当代入 y f x 以后, px, f x 0 f x 能够在实数集内使 ,这里的 是任 何一个超越函数。
37
对于y=sinx不满足任何代数方程,下
4
1755年,欧拉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函数定义: “如果某些变量以如下方式依赖于另一些变量, 即当后者变化时,前者本身也发生变化,则 称前一个变量是后一个变量的函数”。
5
1851年,黎曼定义: “我们假定Z是一个变量。如果对它的每一个 值,都有未知量W的一个值与之对应,则称 W是Z的函数”。
6
1939年,布尔巴基学派的著作认为, 若E、F是两个集合,二者的笛卡儿积 x, y | x X , y Y 是指XY中的任何子集S称为x、y之间的一种关 系。如果关系F满足:对于每一个 x X ,都 存在唯一的一个y,使得 x, y F ,则称关系F 是一个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