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数学作业创新与生活实践的研究
小学阶段数学作业创新与生活实践的研究
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背景目前,在课程改革中提得最多的是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们的注意力也似乎也只关注课堂教学,对于数学作业大多数教师是选用现成的“课堂作业本”,学生在面对那种机械的、枯燥的数学题,基本上没有什么兴趣可言,大多数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
其结果是一个班级所有学生的作业是一个模样,一个层次,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显然是“吃不饱”,学生的个体没有充分的得到发展。
1、学生作业形式单一,重复机械练习小学数学作业基本是以巩固知识为指导,以课本习题为重点,教师布置为中心,追求考分为目标。
在调查中发现:以书本内容或一课一练等配套练习为主,分别占了41.4%和54%,很少有预习或查阅资料的,只占4.6%;从形式上看,大量的是计算题和应用题,分别占了52.6%和42.5%。
难得有数学实践活动,占4.9%。
2、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调查问卷中,我们还发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真的很少,有25.6%的学生认为与教师的交流比较多(这部分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一些所谓的双差生,平时受到老师的“关爱”比较多),有51%的学生认为与老师的交流不太多,有23.4%的学生认为与老师的交流是很少的。
3、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而由于受课堂40分钟的局限,即使老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但是由于没有宽裕时间,有一大部分学生有很多新的想法、新的发现以及疑难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地反馈,丧失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作业评价缺乏关怀现在的小学生很看重教师对自己作业的看法和评价,但教师往往根据学生的书面作业的正误和对错来评价学生的成绩,教师没有去或很少过问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
作业的批改只是在作业本上划“√”和“×”,然后给个干巴巴的分数。
在平时,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拿着红笔,一脸怒气,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划着红红的“×”,有时气得难过,把那个不争气的学生叫来,劈头盖脸地训斥着。
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实践与成果
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实践与成果数学教育在小学阶段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打下他们未来学习数学的坚实基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不断改革和创新,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本文将介绍几种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实践,并探讨这些实践取得的成果。
一、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数学知识往往呈现为抽象的符号和公式。
而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户外实地测量,让他们亲自测量和计算场地的面积,从而理解各种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这种项目化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实践证明,项目化学习使得数学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和计算,而是与生活紧密相联的实用技能,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
二、游戏化学习游戏化学习是一种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中的方法。
通过游戏化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并且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沟通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游戏化学习方式包括数学竞赛、数学游戏和数学拼图等。
这些游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通过数独游戏,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通过数学竞赛,学生能够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游戏化学习的实践表明,它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多媒体教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问题。
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在于,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度,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学习进度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总结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总结《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总结一、课题的提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
然而,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导致了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学生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不能体会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
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图体现“生活——数学——生活”的回归,体现“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和方法,把学生生活和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周边事物和问题的应用能力,运筹优化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课题研究过程1、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
尤其在小学阶段,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
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
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一)研究的背景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然而,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关注的并不多,大部分教师仍然布置一些形式单一、缺乏应用意识的题目,学生仍然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式的作业模式中,这些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的习题,缺乏开放性,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有的实际问题甚至就是机械地辨别、模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学生看不到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也不会通过数学化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缺少情趣的作业形式使学生对作业产生了厌倦感,学生为了交差而完成作业,缺乏内在动力,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已经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这对学生建立积极的、健康的数学观极为不利。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学生数学作业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有56%的学生不喜欢做数学作业。
因此,我们不但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作业的设计,数学作业应将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作业的形式,将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充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
基于以上认识,我提出了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专题,从小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及生活体验出发,对数学作业做综合化改造,增强时代信息和现实生活经验信息,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场景中“用数学”,使数学作业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之上。
体现“生活——数学——生活”的回归,把学生生活与数学作业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多方面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的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小学数学作业创新方案的中期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作业创新方案的中期研究报告研究背景小学数学作业在学生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数学作业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我们进行了小学数学作业创新方案的中期研究。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一种创新的小学数学作业方案,通过简单的策略和没有法律复杂性的设计,来激发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研究成绩。
研究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来进行中期研究:1. 文献综述:对现有的小学数学作业方式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了解其优缺点。
2. 调查问卷:通过向小学生、家长和教师发放问卷,收集他们对传统数学作业方式的看法和建议。
3. 实地观察:观察了几所小学的数学课堂和作业情况,了解学生的研究状态和问题。
4. 设计实验:设计了一套创新的小学数学作业方案,并在实验班级进行了试行。
研究结果通过中期研究,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传统的数学作业方式存在问题,如缺乏趣味性、难度过大等,导致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抵触情绪。
2. 学生、家长和教师普遍认为数学作业应该更加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3. 实地观察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强,但在作业中难以发挥出来。
4. 创新的小学数学作业方案在试行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学生对作业的参与度提高,研究成绩有所提升。
研究建议基于中期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注重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
2. 作业难度应与课堂教学相匹配,既能够巩固知识,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3. 引入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游戏、实践活动等,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动力和参与度。
4. 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了解和支持创新的数学作业方式,共同促进学生的研究效果。
结论通过中期研究,我们初步探索了一种创新的小学数学作业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以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我们相信通过创新的数学作业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成绩。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创新实践的特色与亮点》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作业设计的创新实践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下面我们将探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创新实践的特色与亮点。
1.渗透生活实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
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认知。
2.强调探究性学习:作业设计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来解决问题,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寻找规律、总结方法,而不是简单地机械性计算。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多元化表现形式:作业设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数学游戏、数学实验、数学探究报告
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4.关注个性化需求:作业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灵活设置不同难
度和类型的题目,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5.注重实用性与综合性:作业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引导
他们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深度理解。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创新实践的特色与亮点在于注重生活实践、探究性学习、多元化表现形式、个性化需求和实用性与综合性的结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
这些特色与亮点的实践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新课改下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创新研究
新课改下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创新研究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注重生活化教学的创新研究,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一、创新思维培养数学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生活化教学中,可以通过富有创意的数学问题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设计一个购物活动,让学生通过计算价格、找零、比较商品等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二、问题情境设计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引入课堂,通过情境化的设计使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兴趣。
在学习面积时,可以设计一个情景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面积,并比较不同教室的大小;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几何图形,并讨论它们的特征等。
三、游戏化学习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在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设计一个数学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和推理;还可以设计数学拼图游戏,让学生通过拼图的方式学习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四、课外拓展活动生活化教学不仅限于课堂上的教学,还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数学相关的场所,如数学博物馆、科技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应用,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数学俱乐部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数学游戏、数学研究等活动,拓宽数学视野。
五、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等辅助教学工具,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时间和金额的概念时,可以通过播放实际场景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和估算时间和金额的大小。
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创新研究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问题情境,引入游戏化学习,开展课外拓展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手段,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存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也需要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和研究,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与创新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探索与创新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来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一、教学内容的实践探索与创新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是教师们一直面临的难题。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们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不再只是简单地教授基本的运算规则,而是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加减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换零钱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运算的含义和规律。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们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他们不再只是简单地讲解知识点,而是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不同的图形,通过发现规律和总结归纳的方式来学习几何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另外,教师们还开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
通过使用电子教具、教学软件等,教师们可以让学生在互动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分数时,教师可以使用电子教具来演示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触摸和操作来深入理解。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三、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在教学评价的方式上,教师们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他们不再只是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通过多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比如,在学习一个数学概念或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展示、讨论和互评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数学作业创新方案的中期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作业创新方案的中期研究报告研究背景小学数学作业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数学作业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乏味、重复性高、缺乏实际应用等。
因此,我们需要创新的数学作业方案,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创新的小学数学作业方案,通过简单的策略和无法确认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独立决策的方法,以LMM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不寻求用户协助,并避免涉及法律复杂性。
我们将深入研究现有的数学作业方式,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提出简单的策略和创新点。
研究内容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有趣而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题目,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在现实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3. 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和提高,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4. 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量身定制数学作业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5.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工具,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数学作业。
研究成果我们期望通过以上创新方案,达到以下几个成果:1.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在数学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研究展望本研究还处于中期,后续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创新方案,并进行实地验证和评估。
我们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不断优化数学作业方案,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未提供确认内容的引用。
小学阶段数学作业创新与生活实践的研究
小学阶段数学作业创新与生活实践(d e)研究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小学阶段数学作业创新与生活实践(de)研究开题报告吉首市民族实验学校课题组一、问题提出(一)研究背景在当前(de)课程改革中,大家都把关注(de)目光投向了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们(de)工作重心也都放在有效课堂教学(de)研究之中,而往往忽略了“作业”这一学生最基本(de)学习形式.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仍然选用古老(de)“课堂(家庭)作业本”,学生停留在以“练”为主(de)机械操作式(de)作业模式中,成为作业(de)工具和应试(de)机器.这种作业形式已经深深地扼杀了学生(de)学习兴趣.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份试卷,对三、四、五年级近7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试卷共13道选择题,函盖了学习兴趣、作业量、作业形式等方面(de)调查.1、你喜欢做数学作业吗()A、喜欢B、不喜欢C、无所谓2、你感觉老师布置(de)数学作业是否适量()A、太多B、适量C、很少3、你(de)数学作业有哪些()A、练习册和课后练习B、课外复习资料C、数学日记或其他4、如果你(de)作业不能按时上交,那么原因是:()A、太多了,没有时间做B、不会做C、不想做、没有味D、动作慢,留意力不集中5、你认为你自己完成作业(de)态度如何()A、非常认真B、比较认真C、不认真6、老师经常布置一些多样性、有趣味(de)作业吗()A、没有B、偶然有C、经常7、老师所留数学作业(de)内容主要有:()A、重复性(de)作业B、具有开放性、层次性(de)作业C、介于A、B之间D、很随意,没什么目(de)性9、你喜欢现有作业(de)布置方式吗()A、喜欢B、过得去C、不喜欢10、你写过生活中(de)数学方面(de)作业吗()A、写过B、没有C、不知道是什么11、你参加过数学实践活动吗()A、参加过B、没有C、不知道是什么12、你喜欢(de)数学作业是:()A、试卷B、练习册C、课后练习D、有创意(de) 、有趣味(de)、动手操作(de)13、假如老师没留作业 ,你会主动给自己找数学作业吗做些什么样(de)数学作业问卷调查让我们发现了传统数学作业中存在着五大缺陷:1、作业内容(de)单一性.在传统作业中,问题都是由课本或教师提供(de),而不是学生自选(de),仅局限于基础知识(de)训练.有时候纯粹是一刀切,通过大量(de)作业让学生在题海里反复训练.在训练学生自己提出问题(de)能力方面,则无所作为.2、作业形式(de)单一性.传统作业(de)形式大多为死记概念、公式,苦练基本题型;掌握解题窍门.一句话,用死记硬背来代替生动(de)创造.过多(de)强调模式化,统一化,答案标准化,排斥因材施教,否定群体差异,激不起学生(de)学习兴趣,不同层次(de)学生得不到不同(de)发展.3、作业设计缺乏多元性.数学是一门探索性强(de)学科,要使学生掌握某种数学知识,应该强调理论与实际,但我们现在(de)小学数学以课本习题为重点,教师布置为中心,追求考分为目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从内容上看,以书本内容或一课一练等配套练习为主(de)作业,分别占了41.4%和54%,预习或查阅资料(de)作业,只占4.6%;从形式上看,大量是计算题和应用题,分别占了52.6%和42.5%.生活运用题很少,只占4.9%,很少有理论与实际生活(de)联系,.4、作业设计缺乏合作性.传统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鼓励合作.5、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在传统作业中,教师只评价作业(de)结果而不关心作业过程.我们认为,造成以上问题有三大原因:1、教师对“作业”(de)理解出现偏差.(1)成绩与作业量成正比.有教师认为,哪个科任教师责任心强,作业就多.作业做得多,成绩就好.学生要多练,多练,再多练.只有这样,才能熟能生巧.不仅老师这样认为,家长也这样认为,只要多做作业,成绩就好,否则,成绩就差.(2)少数教师认为是要应付考试才需要布置作业,本末倒置.2、创新意识不强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de)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de)不竭动力.”而由于受课堂40分钟(de)局限,即使老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de)整个过程中,但是由于没有宽裕(de)时间,有一大部分学生有很多新(de)想法、新(de)发现以及疑难问题都未能得到及时地反馈,错失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de)良机.3、作业评价缺乏关怀现在(de)小学生其实很看重教师对自己作业(de)看法和评价,但教师往往根据学生(de)书面作业(de)正误、对错来评价学生(de)成绩,教师没有或很少过问学生完成作业(de)过程.作业(de)批改只是在作业本上划“√”和“×”,然后给个干巴巴(de)分数.在平时,我们不难看到这样(de)情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拿着红笔,一脸怒气,在学生(de)作业本上划着红红(de)“×”,有时气得难过,把那个不争气(de)学生叫来,劈头盖脸地训斥着.可见,在作业批改中,客观性、公正性有余,人文性严重不足,教师没有把作业(de)评价当作是一种师生之间情感、思想交流(de)活动.(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关:1970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Flanders对教师主观选择课堂教学行为(de)调查分析发现,仅有5%——15%(de)教师行为被学生接受.这个结果催生了数学故事、日记、作文等新型数学作业,也催醒了成人对儿童世界(de)理解.于是,20世纪90年代,数学日记、故事、作文等各种开放性、生活性数学作业在美国风行,并成为美国数学文化体系中(de)新生力量.2、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不少同仁志士在作业布置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但始终没有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去完成作业,把学生束缚在教师精心设计(de)题海战术中.“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重复作业训练(de)现状”没有得到改观.鉴于以上(de)认识和分析,我们提出:在重视课堂教学(de)同时,开展“小学阶段数学作业创新与生活实践”(de)课题研究,填补这一研究空白.从小学生已有(de)学习经验及生活实际出发,对数学作业做创新性设计,使他们能自主地选择课外作业材料,凸出课外作业具有更多(de)研究色彩,使数学作业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de)基础之上.通过多方面(de)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de)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de)整体发展.让学生真正地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发展其数学素养.二、课题界定1、数学作业创新:据辞海定义:作业就是“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de)既定任务而进行(de)活动.”长期以来,我们把学习(de)既定任务简单地归为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de)掌握.教师主要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de)计算题和应用题,学生一直停留在以“练”为主(de)机械操作式(de)作业模式中.新课程(de)作业观认为:“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de)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de)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de)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而,作业设计时更应把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创造精神(de)目标纳入其中,从实际出发,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地确定作业目标.通过各种创新作业,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de)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意识.2、生活实践:“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着丰富、鲜活(de)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失去课程(de)另一半世界.儿童(de)智慧就在他(de)手指尖上,所以我们(de)数学作业也就贯穿在大量数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少做题,多动手,多实践,多运用,在大量(de)数学实践中让知识得到升华.3、数学作业创新与生活实践(de)关系:创新性数学作业(de)设计来源于孩子们(de)生活.在设计各种作业时,要从孩子们(de)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日常(de)生活中,与社会实践、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de)形式巧妙结合,把知识、技能(de)训练与非智力因素(de)培养和智力因素(de)开发及活动巧妙联系.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让作业回归“学生主体”,回归“生活实践”,真正符合新课标“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de)理念.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我们(de)理论依据是:三、理论依据1、数学发展论(de)观点数学发展论认为,根据现代社会(de)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数学将成为21世纪每一位合格公民(de)基本素养,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de)技能是每个公民必备(de),简单(de)消费能力以及调查研究等能力将成为人们(de)基本素质.既然数学与人们(de)生活这么密切,那我们(de)数学教学就应通过各种形式(de)学习活动和作业,让学生在愉悦(de)数学情境中乐学、在兴趣中实践,并致力于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de)培养.2、杜威(de)生活教育理论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立足于现代社会讨论教育,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de)改造.教师要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de)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de)知识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获得知识(de)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de)意义(de)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de)内容(de)能力.创新作业(de)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所反映(de)事物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内在联系(de)理解与掌握,并形成自己(de)认知结构,实现意义建构.4、元认知理论元认知是对认知(de)认知,对思维(de)思维,具体地说,指一个人所具有(de)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de)知识及实施(de)控制.它是个体对自己(de)认知加工过程(de)自我察觉、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数学作业创新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培养与发展学生(de)元认知水平.四、研究价值首先,它能培养学生(de)数感.数感可以理解为“数学地思考”.美国学者Grouws认为:“学会数学地思考就是形成数学化和抽象化(de)数学观点、运用数学进行预测(de)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de)能力”.数感使人用数学(de)方式思考问题,使人眼中(de)世界有了量化(de)意味,它是人(de)一种基本素养.数感(de)建立不是一蹴而就(de),它是一种潜移默化(de)、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de).在课堂上学生们体验数感(de)机会毕竟很少,而且范围还很狭窄,而数学日记、数学故事等创新作业则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运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身边(de)事物.其次,它能培养学生总结学习情况、自我检查、自我反思(de)习惯.孟子说:“君子深造之道,欲其自得之出,自得之,则居之安”.这句话道出了“自得”(de)重要性,而形式多样(de)实践性作业正好可发挥这一作用,让学生自我报告、自我总结、评价自己(de)能力、反思自己(de)问题,养成反思(de)习惯,形成反思(de)能力.我们在课堂上是对一个相对较小(de)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回顾反思自己(de)课堂学习其实是对知识形成和学习过程(de)反思,有利于他们及时把课堂学习(de)零散知识变成一串串“珍珠”.再次,它能发展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de)能力.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交流(de)重要性.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数学交流(de)能力,而调查式、合作式等实践性作业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数学语言或自己(de)语言表达思想方法和情感(de)机会,也能够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de)作用.最后,它能改进我们(de)教学,让教学更为有效.在学生回顾反思自己课堂学习(de)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还没有暴露(de)真实想法.独到(de)想法我们要推而广之,错误(de)想法,我们要给与澄清.五、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一)研究目标1、让学生跳出机械繁琐(de)作业圈,充分地感受生活中(de)数学带给他们(de)乐趣,理解数学在生活中(de)应用,从数学(de)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培养学生(de)“数感”,进而让他们产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de)愿望,为今后学习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模式(de)创新:以开放性(de)教学学习策略来教学封闭性(de)内容,构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de)新型操作模式.3、通过各种创新作业(de)设计练习,促进学生(de)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de)整体发展.让学生真正地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发展其数学素养.(二)研究内容1、数学作业创新设计(de)研究2、小学生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3、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整合(de)研究(三)创新之处“数学作业创新与生活实践”这一课题研究打破传统作业内容、形式(de)单一性、机械性,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de)身心特点,结合生活实际,精心设计(de),以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de)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主动参与,独立操作,积极探索为主要特征,以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de)(de)一种作业形式.本课题(de)研究能增强学生(de)数学应用意识;有利于发展综合能力;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de)空间,培养创新意识.六、研究方法及步骤(一)研究方法1、观察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记录、调查等方法来完成数学故事、日记、作文等实践性作业,在相互交流、实践探究、解决问题等学习活动中提高.2、行动研究法: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边总结.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让学生多反思学习过程,结合学生(de)生活实践,通过创新性作业,质疑问难,全面建构自己认知结构,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使自身潜力得到更充分(de)发展.3、问卷调查法:针对学生对数学学习(de)兴趣,对数学价值(de)认识,对多种形式创新性作业(de)看法等内容可采取座谈、问卷等手段进行调查.在启动课题研究前和结题前各调查一次,以作对比分析.4、案例研究法:开展学生数学作业(de)个案研究,开展教师教学(de)案例研究.(二)研究步骤本课题计划用三年时间进行.主要安排如下:1、准备阶段(2008年9月)①建立课题组;召开年级组会议②制定课题研究方案2、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11年7月)(1)数学作业创新设计(de)研究长期以来,传统数学作业以计算和应用题为主,围绕考试题型而设计,较少考虑学生(de)兴趣、题型(de)创新和内容形式(de)丰富多变.因此,为了使学生保持对作业(de)好奇心、乐于完成作业,我们学校数学组从2006年就开始尝试着搞作业创新设计,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其中最有特色(de)就是引导低年级学生写数学日记、编数学故事,辅导高年级学生写数学作文和数学小论文.例如,这就是我们指导学生写(de)一篇数学小故事:乌鸦和狐狸吉首市民族实验学校三(3)班罗姿鑫 2006年3月4日烈日当空,天气晴朗,勤劳(de)乌鸦又叼了一块肉回到了家,她站在窝边,心里十分高兴.这时,狡猾(de)狐狸又来骗乌鸦:“亲爱(de)乌鸦,你(de)歌唱得真好听,你再给我唱一首吧”乌鸦心想上次被你骗,我才不理你.狡猾(de)狐狸眼珠一转,又想出了一个主意.“亲爱(de)乌鸦,你今天叼来(de)肉,真香,你吃2/6,我吃1/3."乌鸦心想:我吃2/6,狐狸吃1/3,太好了,反正我吃得比它多.“好哇.”一张嘴,肉掉了下来,狐狸叼起肉就跑了.乌鸦又上当了,同学们,你知道乌鸦为什么又上当了吗从这个孩子编写(de)故事来看,我们很快就弄明白了孩子已经掌握了1/3与2/6是大小相等(de)分数这一知识点.随着课改(de)深入,孩子们写(de)数学日记、数学故事越来越多,学习数学(de)兴趣也越来越浓,个性化(de)数学日记、数学故事成为我校课改中一道亮丽(de)风景.但是我们也发现仅仅只是设计这样(de)作业还不足以调动所有孩子(de)学习积极性,为了更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应该设计更多类型(de)创新性作业.因此,在今后(de)研究过程中,我们将研究设计更多诸如“推理式”“研究式”“合作式”“调查式”作业.(2)小学生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数学综合实践活动(de)资源开发研究:让学生寻找生活中(de)数学,指导学生把从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获取(de)信息记录下来,并将收集(de)资料用作业纸、彩色纸以图表、统计图表、文字等形式记录生活中与数学有关(de)信息,感受数学(de)价值,逐渐学会用数学(de)眼光观察周围(de)客观世界,捕捉生活中(de)数学信息.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记录用所学(de)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de)过程,可以是算式加分析;可以是思考(de)过程;可以是不同解决方法(de)呈现.例如在学完面积计算后,让学生计算家里地面(de)面积、餐桌(de)面积、床(de)面积等,这种数学实践比单纯(de)作业来得生动有趣,并能在接触实际(de)过程中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每周进行一次“数学信息发布会”,让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一至两条生活中(de)数学信息,学生之间通过互相阅读、互相讨论,甚至质疑、争辩数学信息中表达(de)内容.教师可以根据信息(de)内容进行分类处理、整理成册,建立“信息库”.例如教学完简单(de)统计知识,我们就可让学生收集生活中(de)信息,如小组同学(de)藏书量、同学最喜欢哪种水果、最喜欢(de)颜色,一分钟拍球、跳绳(de)次数等等,把它制作成统计图,并对统计图加以分析与交流,提高学生收集、分析信息(de)能力.那么,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从“信息库”中提取与数学有关(de)信息,并将它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组织教学.这样,在丰富和完善教材内容(de)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de)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de)价值.●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de)操作模式研究:作为一门课程,要便于操作.虽教无定法,但空洞、无章可循(de)教学是不能发挥课程优势(de).因此,必须构建一套与研究相适应(de)操作模式,使之有章可循,防止盲目性.课题组将组织案例撰写、赛课等一系列活动,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de)操作模式进行研究.(3)学科整合本次课程改革(de)目标之一就是重视各学科之间(de)整合、渗透,各门课程要有机融合,把学生看作一个整体(de)人来培养.各种创新性作业形式可以不拘泥于数学课本限制,也不受到教师(de)束缚.如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用自己(de)思维去理解,用自己(de)语言来表达,用数学(de)角度去分析,学生可以综合运用自己(de)基础知识,大胆进行阐述、探究与思考.这样我们就能做到全面提高学生(de)数学素质、培养学生(de)想象力、创造力.3、结题总结阶段:(2011年3月—2011年7月)①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性评价.②写出研究报告.③整理学生(de)数学日记、数学故事、数学作文等实践性作业④教师论文(de)撰写七、预期成果1、小学数学创新作业设计案例集.2、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研究论文集、相关课例及课件.3、小学阶段数学作业创新和生活实践研究报告.4、学生数学日记、数学故事、数学作文专辑.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向东方——课题主持人,负责课题研究(de)全盘工作.易友芳——第一负责人,负责课题研究(de)组织、指导、协调等工作.周明慧——课题第二负责人,具体负责研究方案及研究报告撰写,组织撰写研究论文等事宜.课题实验教师——唐丽、沈力、颜国珠、黄增峰、方芳、吴绍群、高静、李晓玲等老师,负责具体实验研究工作,发挥课堂、活动等主渠道作用,进行实验过程(de)操作,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论文、负责学生作品(de)整理与收集.九、课题研究(de)条件保证1、课题主持人:本课题由国家级骨干校长向东方担任主持,她先后主持并参与三个国家级、两个省级课题研究,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de)角色已结题并获国家级一等奖;2004年全国“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现场会和“湖南——香港2008年第四届校长年会”在我校举行,学校课题研究受到与会代表(de)高度评价.2、校领导高度重视并亲自参与课题研究,并给课题研究提供了可行性(de)指导,同时聘请州教科院有关专家加以指导.3、学校从事课题研究已有一定(de)经验:学校共有7个课题通过审批并正在研究或结题,先后有四个课题分别获得国家级、州级一等奖.4.参与课题研究(de)教师团体素质高,敢于创新,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5、本课题具有较强(de)可操作性.学校有完善(de)教育科研组织机构和管理措施,并对本课题作了较为具体(de)操作构思.6、为保障课题(de)有效开展,学校已制订各项课题制度,承诺了研究经费(de)保障,给课题研究搭建了良好(de)平台,以保证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7、近年来课题组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生活中(de)数学学生研究性学习获得省级二等奖;我们(de)数学故事实验成果获得省级二等奖;新课改环境下个性化数学作业(de)研究实验成果获得州级一等奖;数学作业中(de)研究性学习获得省级一等奖;我们(de)数学作文获省级一等奖;新课改环境下数学日记、故事(de)研究实验报告获得省级一等奖;有关论文获得省级一、二等奖.主要参考文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小学教育网。
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问题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问题研究Introduction随着教育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意识到创新教学的重要性。
创新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问题,并且给出一些具体的实例,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
Problem Statement小学数学作业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入理解课堂知识,提高数学技能。
然而,传统作业设计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的下降,甚至会让学生抵触数学。
因此,需要进行作业创新设计,以吸引学生注意和兴趣。
Examples of Innovative Homework Design for Elementary Mathematics1. Social Media Activity这个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了解数学的应用。
老师可以在班级微信群或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数学问题或数学应用题,鼓励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思路和答案。
通过社交媒体,学生们可以看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了解数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 Interactive Games这个作业设计可以使用交互式游戏的形式来进行。
学生需要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游戏中的难题。
例如,让学生参加数字游戏,在游戏中巩固数学技能,并通过获得高分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Real-Life Mathematics这个作业的设计是要让学生们进行数学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来表明数学的相关应用。
比如,在班级内组织一场数学实验,让学生们体验数学实验的乐趣。
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4. Collaborative learning这个作业设计得分为小组作业及个人作业。
小组同学需要共同思考问题,并分享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案。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们相互学习和帮助,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此外,老师还可以为每个小组设置不同的题目,以区分各个小组的水平。
小学阶段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中期研究报告
小学阶段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中期研究报告研究概述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阶段数学作业的创新设计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成效。
通过简化策略和避免法律复杂性,我们将独立做出决策,不寻求用户帮助,充分发挥LML的优势。
研究方法为了实现研究目标,我们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已有的数学作业设计方法和效果。
2. 实地观察:观察小学数学课堂和学生的研究情况,了解他们对传统数学作业的反应和困扰。
3. 设计实验:设计创新的数学作业并应用于一组小学生,收集学生的反馈和研究成果。
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创新设计的效果。
研究进展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研究的一半,并取得如下进展:1. 文献综述表明,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趣味性、难度过高等,可能影响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2. 实地观察发现,学生对传统数学作业缺乏兴趣,有时候甚至产生厌烦情绪,这可能导致研究效果的下降。
3. 我们设计了一些创新的数学作业,例如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引入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结合的数学问题等。
4. 设计实验已经开始,我们将在研究结束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预期结果我们预期本研究能够取得以下结果:1. 创新设计的数学作业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在创新设计的数学作业中的研究成果将显著提升。
3. 创新设计的数学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方式。
总结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阶段数学作业的创新设计方法,通过简化策略和避免法律复杂性,独立做出决策,不寻求用户帮助。
我们已经完成了研究的一半,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观察,发现了传统数学作业的问题,并设计了创新的数学作业进行实验。
我们期待本研究能够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作业创新与学生生活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作业创新与学生生活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创新和学生生活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作业创新和学生生活实践两个方面分析它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作业创新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富有启发性的作业。
传统的作业往往是机械的、重复性的,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而作业创新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创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业创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作业题目,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或者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从而更加愿意学习数学知识。
作业创新能够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传统的作业往往只有一个固定答案,而作业创新中的问题更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作业创新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作业中引入一些思维训练题目,如逻辑推理、数学推理等,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问题的理性分析和创新思维。
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作业创新外,学生生活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生生活实践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加入一些生活实践元素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活动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生生活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和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题目,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测量身高体重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实践
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实践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育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实践。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实践展开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数学教育的创新实践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过于强调概念与定理的记忆,但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应用却不够灵活。
因此,在现代数学教育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教授面积单位转换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去实际测量教室的面积,然后将其转换成不同的单位,让学生在测量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
这样的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引入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创新实践中,探究式学习的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课,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远远不够。
而探究式学习则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和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和发现来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然后归纳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三、引入科技手段辅助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教育成为了当下的热点话题,而在数学教育中引入科技手段也成为了创新实践的重要方向。
通过使用电子白板、教学软件等多媒体设备,教师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利用科技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
例如,可以使用数学学习APP或网站,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资源和题目,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和巩固。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传统的数学教育注重的是运算和记忆,而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却较少关注。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的关联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的关联研究是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需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创新和实践,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关联研究可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理念的创新:研究如何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入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例如探
索性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2.数学作业形式的创新:研究如何设计多样化、趣味化的数学作业形式,如游戏化作业、
实践性作业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实践效果的评估:通过实地调研和实验研究,评估新设计作业形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
响,探讨其实践效果和可行性。
4.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如何通过专业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对数学作业设计创新的意识和
能力,促进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数学作业设计。
在关联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例如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研究等,以深入了解教师、学生和家长对于新型数学作业设计的看法和反馈,为数学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意见。
通过这些关联研究,可以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小学数学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小学数学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在当今时代,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基础中的基础,更是备受关注。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进行创新与实践,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的机会。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应运而生。
情境教学是一种备受推崇的创新方法。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
例如,在教授加减法时,可以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通过实际的交易过程来理解加减法的运算。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游戏化教学也是小学数学教育创新的重要手段。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比如,设计数字接龙、数学迷宫等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数学任务或解决数学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而且,通过小组讨论,不同的思维方式碰撞,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除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资源的创新也不容忽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利用动画、视频、交互式软件等多媒体资源,可以将复杂的数学概念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通过三维动画展示图形的旋转、折叠等变化,能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图形的性质。
此外,数学实验也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资源。
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来验证数学定理和规律。
比如,通过测量不同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 度。
这种实践操作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创新实践方法集锦》
1.游戏化学习: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时,可以采用游戏化学习的方法,例如设计数学谜题、
数学游戏等,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挑战,激发学习的兴趣。
2.情景化设计:将数学概念融入到生活情境中,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作业,例
如让学生在购物、旅行、运动等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3.多元化表现形式: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现他们的数学作业,如图表、图片、手工制作
等,让学生在表现形式上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合作学习:设计合作性数学作业,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合作完成作业,培养学生
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实践探究:设计数学实践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通过实地调查、
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6.连接课外:设计数学作业时,可以与其他学科或课外活动相连接,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
获得更多的知识启发和跨学科的思维方式。
7.个性化扩展: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个性化的数学作业扩展内容,
让学生有更多选择和挑战,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8.反馈和修正:设计数学作业时,注重学生的作业反馈和修正过程,通过及时的评价和指
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作业,提高学习效果。
这些创新实践方法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加富有趣味和挑战性的小学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数学创新作业研究报告
数学创新作业研究报告1. 引言在数学学科中,创新作业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数学技能和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开展数学创新作业,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和验证,并最终得出结论。
本文旨在研究数学创新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探究其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影响。
2. 数学创新作业的设计原则2.1 基于探究性学习数学创新作业应以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
创新作业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上展开研究,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进行证明。
同时,教师应定期组织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成果与思考,促进合作学习。
2.2 关注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创新作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数学思维的发展,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灵活运用多种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求解。
此外,作业中的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创造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3 结合实际问题与跨学科数学创新作业应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作业设计可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领域中,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3. 数学创新作业的实施过程3.1 主题选择与问题提出在数学创新作业的开始阶段,教师应邀请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数学主题,并鼓励他们在该主题上提出问题。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推荐主题和问题供学生选择,使学生对数学创新作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方向。
3.2 研究与调查一旦学生确定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可以开始进行研究和调查。
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借助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归纳和总结。
同时,学生也可以与同伴进行合作,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和心得。
3.3 假设提出与验证在研究与调查的基础上,学生应当提出自己对问题的假设,并进行验证。
通过运用相关的数学方法和技巧,学生可以分析和证明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阶段数学作业创新与生活实践的研究开题报告吉首市民族实验学校课题组一、问题提出(一)研究背景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大家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们的工作重心也都放在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之中,而往往忽略了“作业”这一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形式。
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仍然选用古老的“课堂(家庭)作业本”,学生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成为作业的工具和应试的机器。
这种作业形式已经深深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份试卷,对三、四、五年级近7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试卷共13道选择题,函盖了学习兴趣、作业量、作业形式等方面的调查。
1、你喜欢做数学作业吗?()A、喜欢B、不喜欢C、无所谓2、你感觉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是否适量?()A、太多B、适量C、很少3、你的数学作业有哪些?()A、练习册和课后练习B、课外复习资料C、数学日记或其他4、如果你的作业不能按时上交,那么原因是:()A、太多了,没有时间做B、不会做C、不想做、没有味D、动作慢,留意力不集中5、你认为你自己完成作业的态度如何?()A、非常认真B、比较认真C、不认真6、老师经常布置一些多样性、有趣味的作业吗?()A、没有B、偶然有C、经常7、老师所留数学作业的内容主要有:()A、重复性的作业B、具有开放性、层次性的作业C、介于A、B之间D、很随意,没什么目的性9、你喜欢现有作业的布置方式吗?()A、喜欢B、过得去C、不喜欢10、你写过生活中的数学方面的作业吗?()A、写过B、没有C、不知道是什么11、你参加过数学实践活动吗?()A、参加过B、没有C、不知道是什么12、你喜欢的数学作业是:()A、试卷B、练习册C、课后练习D、有创意的、有趣味的、动手操作的13、假如老师没留作业,你会主动给自己找数学作业吗?做些什么样的数学作业?问卷调查让我们发现了传统数学作业中存在着五大缺陷:1、作业内容的单一性。
在传统作业中,问题都是由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仅局限于基础知识的训练。
有时候纯粹是一刀切,通过大量的作业让学生在题海里反复训练。
在训练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则无所作为。
2、作业形式的单一性。
传统作业的形式大多为死记概念、公式,苦练基本题型;掌握解题窍门。
一句话,用死记硬背来代替生动的创造。
过多的强调模式化,统一化,答案标准化,排斥因材施教,否定群体差异,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不到不同的发展。
3、作业设计缺乏多元性。
数学是一门探索性强的学科,要使学生掌握某种数学知识,应该强调理论与实际,但我们现在的小学数学以课本习题为重点,教师布置为中心,追求考分为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从内容上看,以书本内容或一课一练等配套练习为主的作业,分别占了41.4%和54%,预习或查阅资料的作业,只占4.6%;从形式上看,大量是计算题和应用题,分别占了52.6%和42.5%。
生活运用题很少,只占4.9%,很少有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作业设计缺乏合作性。
传统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鼓励合作。
5、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
在传统作业中,教师只评价作业的结果而不关心作业过程。
我们认为,造成以上问题有三大原因:1、教师对“作业”的理解出现偏差。
(1)成绩与作业量成正比。
有教师认为,哪个科任教师责任心强,作业就多。
作业做得多,成绩就好。
学生要多练,多练,再多练。
只有这样,才能熟能生巧。
不仅老师这样认为,家长也这样认为,只要多做作业,成绩就好,否则,成绩就差。
(2)少数教师认为是要应付考试才需要布置作业,本末倒置。
2、创新意识不强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而由于受课堂40分钟的局限,即使老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但是由于没有宽裕的时间,有一大部分学生有很多新的想法、新的发现以及疑难问题都未能得到及时地反馈,错失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机。
3、作业评价缺乏关怀现在的小学生其实很看重教师对自己作业的看法和评价,但教师往往根据学生的书面作业的正误、对错来评价学生的成绩,教师没有或很少过问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
作业的批改只是在作业本上划“√”和“×”,然后给个干巴巴的分数。
在平时,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拿着红笔,一脸怒气,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划着红红的“×”,有时气得难过,把那个不争气的学生叫来,劈头盖脸地训斥着。
可见,在作业批改中,客观性、公正性有余,人文性严重不足,教师没有把作业的评价当作是一种师生之间情感、思想交流的活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关:1970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Flanders对教师主观选择课堂教学行为的调查分析发现,仅有5%——15%的教师行为被学生接受。
这个结果催生了数学故事、日记、作文等新型数学作业,也催醒了成人对儿童世界的理解。
于是,20世纪90年代,数学日记、故事、作文等各种开放性、生活性数学作业在美国风行,并成为美国数学文化体系中的新生力量。
2、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不少同仁志士在作业布置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但始终没有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去完成作业,把学生束缚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题海战术中。
“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重复作业训练的现状”没有得到改观。
鉴于以上的认识和分析,我们提出: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小学阶段数学作业创新与生活实践”的课题研究,填补这一研究空白。
从小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及生活实际出发,对数学作业做创新性设计,使他们能自主地选择课外作业材料,凸出课外作业具有更多的研究色彩,使数学作业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之上。
通过多方面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的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让学生真正地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发展其数学素养。
二、课题界定1、数学作业创新:据《辞海》定义:作业就是“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
”长期以来,我们把学习的既定任务简单地归为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教师主要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计算题和应用题,学生一直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
新课程的作业观认为:“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而,作业设计时更应把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目标纳入其中,从实际出发,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地确定作业目标。
通过各种创新作业,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意识。
2、生活实践:“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
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所以我们的数学作业也就贯穿在大量数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少做题,多动手,多实践,多运用,在大量的数学实践中让知识得到升华。
3、数学作业创新与生活实践的关系:创新性数学作业的设计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
在设计各种作业时,要从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日常的生活中,与社会实践、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把知识、技能的训练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开发及活动巧妙联系。
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让作业回归“学生主体”,回归“生活实践”,真正符合新课标“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我们的理论依据是:三、理论依据1、数学发展论的观点数学发展论认为,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数学将成为21世纪每一位合格公民的基本素养,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是每个公民必备的,简单的消费能力以及调查研究等能力将成为人们的基本素质。
既然数学与人们的生活这么密切,那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和作业,让学生在愉悦的数学情境中乐学、在兴趣中实践,并致力于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立足于现代社会讨论教育,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教师要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的内容的能力。
创新作业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与掌握,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实现意义建构。
4、元认知理论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对思维的思维,具体地说,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及实施的控制。
它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察觉、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
数学作业创新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四、研究价值首先,它能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可以理解为“数学地思考”。
美国学者Grouws认为:“学会数学地思考就是形成数学化和抽象化的数学观点、运用数学进行预测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数感使人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使人眼中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它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
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
在课堂上学生们体验数感的机会毕竟很少,而且范围还很狭窄,而数学日记、数学故事等创新作业则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运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身边的事物。
其次,它能培养学生总结学习情况、自我检查、自我反思的习惯。
孟子说:“君子深造之道,欲其自得之出,自得之,则居之安”。
这句话道出了“自得”的重要性,而形式多样的实践性作业正好可发挥这一作用,让学生自我报告、自我总结、评价自己的能力、反思自己的问题,养成反思的习惯,形成反思的能力。
我们在课堂上是对一个相对较小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学生回顾反思自己的课堂学习其实是对知识形成和学习过程的反思,有利于他们及时把课堂学习的零散知识变成一串串“珍珠”。
再次,它能发展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交流的重要性。
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而调查式、合作式等实践性作业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数学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也能够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最后,它能改进我们的教学,让教学更为有效。
在学生回顾反思自己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还没有暴露的真实想法。
独到的想法我们要推而广之,错误的想法,我们要给与澄清。
五、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一)研究目标1、让学生跳出机械繁琐的作业圈,充分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带给他们的乐趣,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数感”, 进而让他们产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愿望,为今后学习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