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 _第七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悬液涂布在完全培养基上, 置于许可温度下培养
影印到一个完全培养基和两个基 本培养基平板上
取基本培养基一皿为一组,置于许可温度下培养;
另取完全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各一皿,置于非许可温度下培养
根据菌落生长情况,可分两大类:
1)非必需基因突变形成的温度敏感突变株
在许可温度下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非许可温度的 基本培养基上不生长而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是一类 突变引起失去单一酶但可以补偿功能的TS突变株。 2)必需基因突变引起TS突变株 在许可温度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非许可温度的 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上都不生长; 在许可与非许可温度下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上全 部生长,则为野生型菌株。
原生质体再生
◆ 再生是原生质体育种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 不同微生物,即使是非常近似的种,所要求 的再生的最适条件往往不同
如何求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
1)将用酶处理前的菌体经无菌水(或高渗溶液)系列稀 释,涂布在完全培养基平板上培养,计出原菌数,该数 值为 A 。 2)将用酶处理后得到的原生质体分别经如下两个过程处 理。 a) 用无菌水适当稀释,在完全培养基上培养计数。由 于原生质体在低渗透压下会破裂失活,所以长出的菌落 数为未形成原生质体的原菌数,该数值为 B 。 b) 用高渗透压液适当稀释,在再生培养基平板上培养计 数,生长出的菌落数为原生质体再生的菌数和未形成原
杂 交 系 分 析 法
三)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 :
就是把两个亲本的细胞壁分别通过酶解作用加 以瓦解,在高渗环境中释放出只有原生质体膜 包裹着得原生质体球状体。
在高渗条件下由聚乙二醇作为助融剂,使之接 触、穿透并融合,实现基因重组。
简便、有效、重复性强、适应性广
三)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一般步骤
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过程
五大步骤:
1. 直接亲本及其遗传标记选择 2. 双亲本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 3. 亲本原生质体诱导融合 4. 融合重组体(融合子)分离 5. 遗传特性分析与测定
经纯化的亲株1
经纯化的亲株2
具有遗传标记的亲株1
菌体培养
具有遗传标记的亲株2
菌体培养 酶解细胞壁
生质体的原菌数之和,该数值为 C 。
B
C
A
原生质体形成率
A B 100 % A
原生质体再生率
CB 100 % A B
3、亲本原生质体融合(和再生)
◆ 促融剂(诱导融合) 常用 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glycol; PEG) 4000 和 6000 ◇ PEG可使原生质体的膜电位下降,然后原生质体通 过Ca2+交换而促进凝集 ◇ PEG渗透压的脱水作用,扰乱了分散在原生质体膜 表面的蛋白质和脂质的排列,提高了脂质胶粒的流动 性,从而促进了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
方法:将混合培养的孢子稀释液分离到基本培养基平 板上,培养10-15d,出现较大的菌落,这些菌落除了回 复突变和互养杂合系菌株之外几乎都属原养型重组体。
原养型重组体往往具有两亲本的优良性状。
杂合系分析:
取混合培养孢子悬浮液分离到基本培养基平板上, 适温培养3-5d,形成大小不同的菌落,其中较大的是一 些原养型菌落,较小的是一些杂合系菌落。 杂合系所产生的孢子,重新分离到产生它们的基本培 养基上时,容易发生遗传分离,几乎都成了两亲本分离 子,重组体较少,也几乎没有杂合系菌落生长。
三)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优点
1 、大幅度提高亲本之间重组频率,可发生多次交换。
原生质体剥离了细胞壁,去除了细胞间物质交换的主 要障碍,也避免了修复系统的制约;再加上促融剂的 如天蓝色链霉菌的种内重组频率可达20% 2、扩大重组的亲本范围。 诱导作用,重组频率显著提高。 去除了细胞壁的障碍,亲株基因组直接融合、交换, 3、原生质体融合时亲本整套染色体参与交换,遗传物 实现重组,不需要有已知的遗传系统。 质转移和重组性状较多,集中双亲优良性状机会更大。 4、可以和其它育种方法相结合,把由其他方法得到的优 良形状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再组合到一个单株中。
例如 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诱导酶合成的物质,使组 成型菌株处于选择优势 以-半乳糖苷酶为例: 含有乳糖的培养基中加入抑制物邻硝基--D-岩藻糖苷
-半乳糖苷酶的合成被抑制,因此诱导型菌株不能 利用乳糖,故不能生长
而组成型菌株能合成该酶,利用乳糖生长,使组成 型菌株被富集
◆ 通过显色反应可在平板上识别组成型菌株 ◆ 在不含诱导物,但含有经酶解后能呈现 颜色变化的底物的平板上进行培养,可方便 快速地检出组成型菌株 如 用邻硝基苯乳糖苷作为底物筛选半乳糖苷酶组成型突变株
杂交育种使用的配对菌株称为配子。
①配子应带有遗传标记 如 营养、颜色、形态、抗性、产量、酶活力等。 营养缺陷型是最常用的遗传标记之一。 营养缺陷型菌株 多是经过诱变剂处理后产生的一种生化突变株; 特征为:失去合成某种有机物质的能力,在基本 培养基中不能生长,需要补加所“缺陷”的该种 有 机物质后才能生长。
3、亲本原生质体融合(和再生)
◆ 电融合法 作用原理是基于电解和双向电泳 ◇ 原生质体在电场作用下进行电泳的同时,
膜被击穿形成微孔
◇相邻原生质体可通过微孔发生融合 微孔的形成是可逆的
4、融合体的复制和再生
二) 放线菌杂交育种
重组过程可能出现的现象:
2、接合现象
菌丝间接触融合后,相同细胞质里不同基因型的 细胞核在双方增殖过程中,发生部分染色体的转 移或遗传信息的交换称为接合现象。
其结果是导致部分合子的形成
1)受体的部分染色体与供体的完全染色体结合 2)两个亲本的染色体都不完整
原核生物只有一条环形染色体
影印培养法检出营养缺陷型
夹层培养法检出营养缺陷型
点植法检出营养缺陷型
2、抗性突变株的筛选
◆ 育种标记 抗生素
金属离子
温度 噬菌体 ◆ 提高某代谢产物的产量 如 抗氯霉素的解烃棒杆菌突变株比亲株产生的棒杆 又如,蜡状芽孢杆菌的抗利福平无芽孢突变株的-淀 菌素高3倍。(氯霉素是棒杆菌素的结构类似物) 粉酶产量提高了7倍。
③单孢子悬液的制备: 混合接种的斜面培养后长出一层孢子,待孢子成熟后, 制备单孢子悬液; 洗去可能携带的完全培养基成分;
7 8
浓度要求:10 —10 /ml
④重组体检出: (原养型重组体检出)
原养型重组体是两亲本各带遗传标记的染色体片断 重组在一起,由于营养互补作用,对营养要求表现了两 个原始亲本的表型,但从基因型而言,是新的基因型重 建。
2、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多用酶解法
细菌、放线菌 溶菌酶
酵母菌
霉菌
百度文库蜗牛酶
纤维素酶等
影响原生质体制备的因素:
1)菌体的预处理 2)菌体的培养时间
3)酶浓度
4)酶解温度 5)酶解时间 6)渗透压稳定剂 必须在高渗或等渗溶液中 对不同菌种,应采用不同的稳定剂 细菌、放线菌 酵母 霉菌 一般采用蔗糖、丁二酸钠 采用山梨醇、甘露醇 采用KCl和NaCl
显现突变型性状的温度
注:TS突变株 在许可温度下能正常生长,其表型和野生型没 有区别;在非许可温度下不能生长或微弱生长,表型与野生 型不同。
原因:
TS突变株的一种重要酶蛋白(例如 DNA 聚合酶、氨 基酸活化酶等)在某种温度下呈现活性,而在另一种温 度下却是钝化的。 原因是由于这些酶蛋白的肽链中更换了几个氨基酸, 从而降低了原有的抗热性。 TS突变株在代谢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核酸合成、蛋 白质合成、细胞膜或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种酶的合成或 功能由温度所控制。 例如,有些大肠杆菌菌株可生长在 37℃下,但不能在 42℃生长; T4 噬菌体的几个突变株在 25℃下有感染 力,而在 37℃下则失去感染力等。
局部结合子
杂合系
重组体
a 供体部分染色体与受体整套染色体相结合 b 供体与受体都是部分染色体相结合
二) 放线菌杂交育种
重组过程可能出现的现象:
3、异核系的形成
部分合子形成后,产生了杂合的无性繁殖系细胞 核;在繁殖复制过程中,两种不同基因型的染色 体进行一次交换,产生了杂合系,为经过一次单 交换而产生的异核系染色体组。
交换后的染色体不是封闭的环状结构而是呈线状, 且在染色体末端具有串联的重复体。
二) 放线菌杂交育种
重组过程可能出现的现象:
4、重组体的形成
异核系不稳定,在菌落生长过程中染色体重叠的 两节段的不同位置上发生交换后有产生重组体。 杂合系是形成重组体所必须的阶段
2)放线菌杂交技术 1. 混合培养法 2. 玻璃纸法
4、抗反馈调节突变株的筛选
反馈抑制 →酶的活性
反馈阻遏
→酶的合成
调节基因或操纵基因发生突变, 使产生的阻遏蛋白不再能和终 产物结合或结合后不能作用于 已突变的操纵基因 结构基因突变,使变构酶不再 具有结合终产物的能力,但仍 具有催化活性
解除反馈阻遏
解除反馈抑制
5、组成型突变株的筛选
组成酶
酶
诱导酶 ◆ 调节基因或操纵基因发生突变,都有可能获得组成型 突变株 ◆ 筛选原则 设计某种有利于组成型菌株生长,并限制诱导型菌株生 长的培养条件,造成组成型菌株生长优势或适当的分辨两 类菌落的方法,选出组成型突变株
酶解细胞壁
原生质体1 再生
再生频率 测定
>106
>106
原生质体2 再生
再生菌落 性状测定
融合
再生频率 测定
再生菌落 性状测定
直接选择法
融合子
间接选择法
杂交性状测定
1、直接亲本及其遗传标记的选择
◆ 优良性状 ◆ 所用的亲株均要有一定的遗传标记,以便于选择 ◆ 一般以营养缺陷型和抗药性等为标记 ◆ 目的基因并不一定与标记基因连锁,但确实可 大大减少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
第4节 基因重组技术
传统的优良菌株选育主要采用诱变育种;
但多次使用会影响菌体正常代谢,以及诱变剂 对人的危害。
杂交育种概述 将两个基因型不同的菌株经接合使遗传物质 重新组合,通过分离和筛选获得具有新性状 的菌株。
杂交育种的目的
①使不同菌株的遗传物质进行交换和重新组合,改 变原有菌株的遗传性状,获得新的重组体; ②克服长期用诱变剂处理造成的菌株生活能力下降 等缺陷; ③扩大变异范围,提高产品质量和有效组分含量; ④分析杂交结果,促进遗传学理论的发展; ⑤恢复或提高对诱变剂的敏感性,有利于再使用诱 变育种。
3. 平板杂交法
以下以 混合培养法为例
介绍
混合培养法
①直接亲本选择 : 要求携带不同的营养缺陷型或抗性作为遗传标记;同 时,配对亲本最好还带有颜色标记或产量标记,一般要 求两亲本各具有不同孢子颜色或不等的产量性能。 ②斜面混合接种:
取两亲株孢子或菌丝,重叠接种到完全培养基斜面, 培养。
混合培养时要注意两亲株的孢子萌发时间和菌丝生长 速度的同步性,生长速度慢的亲株要提前接种。
◆ 筛选检出抗药性突变株可用梯度培养皿法
筛选抗噬菌体突变株
以高浓度噬菌体平板筛选抗性菌株
3、温度敏感突变型筛选
TS(Ts; ts)突变株 (temperature-sensitive mutant) 指仅在某个温度范围内显示与野生型不同表型的突变型。
高温敏感突变型:在某个温度以上显示出和野生型不同表型。 低温敏感突变型:在某个温度以下显示出与野生型不同表型。
如果发生这类突变的基因控制的特性是生长繁殖不可缺少
的,那么就会形成条件致死突变型。
温度敏感突变型(高温)是最常用的一类条件致死突变型 基因功能研究、育种
许可温度(permissive temperature)
保持原来正常性状的温度
限制性温度(restrictive temperature〉 非许可温度 (non-permissive temperature)
一) 细菌杂交育种
1、细菌杂交的发现 2、细菌杂交的方式:转导 转化 接合
二) 放线菌杂交育种
在细菌杂交研究的基础上建立
放线菌和细菌一样属于原核微生物,但却像霉 菌那样以菌丝形态生长,且形成分生孢子。
所以就本质来说,放线菌的基因重组过程近似于 细菌,但就育种方法来说,却有许多与霉菌相似 的方面。
二) 放线菌杂交育种
重组过程可能出现的现象:
1、异核现象
混合培养的过程中形成的,同一条菌丝或同一个 细胞含有不同(多个)基因型的细胞核 这种异核体与霉菌异核体不同,在复制过程中染 色体不发生交换;在基本培养基上表现为形成的 菌落都是原养型,当它们产生的分生孢子进一步 培养时,形成的菌落却都分别属于两亲本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