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崖之辞 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1课《无端崖之辞》优秀教案(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1课《无端崖之辞》优秀教案(4页)《庄子》无端崖之辞教案教学目标:1、研读1、3、7则,疏通文言,积累重点字词。
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3、掌握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
导入: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处穷闾厄巷,却能看破功名,不屑利禄,乐在其中。
他的世界总是那么扑朔迷离,《逍遥游》中“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秋水》中沾沾自喜,欣然向若的河伯。
确实一位神人!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看似荒诞,不着边际,虚无夸张的话。
这也就是咱们这课为什么被称之为“无端崖之辞”。
(解题) 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中却蕴含有大智慧。
那么,庄子的大智慧中,到底包含着他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的智慧吧! (教学目标出示)任务一:研读第7则寓言“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实我们上节课在了解庄子其人的时候也给大家讲过庄子和惠子论辩的小故事。
濠梁之辩,鼓盆而歌正是有了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质问,才有了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正是有了惠子说“尊夫人不幸去世,你不伤心、不流泪倒也罢了,竟然还要敲着瓦盆唱歌!你不觉得这样做太过分吗!”才有了庄子人之生死像四季轮回一样自然的论辩。
可以说正是惠子的质问擦出了庄子思想的火花,虽然二人政见不同、思想不同、价值观也不同。
任务二:研读第1则寓言“庄子送葬”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一)朗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二)结合课下注释及《全品》疏通文意,注意划线的字词。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如“无端崖”、“辞令”、“诡辩”等。
(2)能够分析并阐述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观点。
(3)能够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有效的说服和辩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3)通过写作和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正正义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
2. 分析并阐述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观点。
3. 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有效的说服和辩论。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阅读并理解《无端崖之辞》全文。
(2)收集相关的案例和资料。
(3)准备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无端崖之辞》全文。
(2)查阅相关的成语和词语解释。
(3)准备笔记本和笔,做好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或案例,引发学生对《无端崖之辞》的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预习时的感悟和疑问。
2. 讲解:(1)教师逐段讲解《无端崖之辞》的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和成语的含义。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做好笔记。
3. 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观点进行讨论。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 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分析。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辩论,展示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5. 写作和演讲:(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写一篇短文。
一、无端崖之辞-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一、无端崖之辞-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无端崖之辞的背景和内涵,理解其对道家思想的贡献。
2.归纳和整理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道家哲学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3.学会提取论述出的基本观点并情境推演能力,提升语文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无端崖之辞背景和内涵,探究其中所蕴含的道家思想。
2.加深对道家思想的认识,挖掘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整理能力,提高策略性思维水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学生问题提出、小组讨论以及整体研讨,达到共同探究的目的。
2.合作式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讨论,观点不同时讲求分工合作,促进结论的达成。
教学过程第一节了解无端崖之辞的背景和内涵1.回顾、分析先秦诸子的地位和影响力。
2.教师讲授无端崖之辞的背景和内涵,以概括成要点。
背景:无端崖是指在崖上任意走动,没有明确的目的地。
这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对老子的“无为而治”有所借鉴。
内容:(1)追求无为而治,传达“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2)相信自然的力量,强调人要顺着自然之道去行事。
(3)意味深长,话中有话,寓意不可测。
3.师生共同展开讨论,学生提问和回答,教师及时解答。
第二节探究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1.教师讲解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以概括成要点。
(1)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是“道”,“道”的根本是“无”。
(2)道家认识有些是对立的,它们在人们批判辩证法时必须得到充分的表现。
(3)道家的伦理观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行为方式,达到不同的目的。
2.小组讨论,教师监督和指导探究。
小组发言表明观点,教师帮助学生纠正和补充错误观点。
第三节归纳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1.教师指导学生归纳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列举范例说明。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记录和整理。
小组发言介绍自己的生产内容。
第四节情境推演无端崖之辞1.教师提供情境,让学生根据无端崖之辞的内容进行推演。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内容与步骤:一、导入:庄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在庄子散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庄子在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呢?板书课题:《无端崖之辞》二、整体感知:(一)请三位同学朗读第1、3、4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分组讲解(三)梳理三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第1则: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选段妙趣横生。
第3则: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第4则: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小结:四、作业:自读练习二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品读先文:探讨: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3则寓言故事的理解。
明确: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例如:“文革”、“大跃进”、盲目地建设“开发区”等等。
3、第4则寓言故事的之处在那里,庄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任公子的做为?明确: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拓展延伸思考:从第3则选文中看,做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好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
四、总结: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即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客观对面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想当然地去认识社会,评价社会,要避免“好心”做出损害他人的事。
第五单元庄子蚜1无端崖之辞教案3选修先秦诸子蚜
无端崖之辞一、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章(1、4则)的实词、虚词【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培养学生说话、写作能力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难点: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培养学生说话、写作能力三、教学方法朗诵法、合作探讨法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教学步骤:(一)、导入一般来说一个人交际极广,通常认为他的朋友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其中的“三教”指的是什么?(生答)而其中的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后人把他们并称为“老庄”,今天我们来学习庄子的《无端崖之辞》感受他的人生智慧。
(二)庄子与《庄子》投影展示(见ppt)(三)检查预习投影展示(见ppt)(四)合作学习1、初读文本,感知文意(1)、师范读,生自读后齐读,复述文意(2)、生朗读,师范读后自读,复述文意2、分组探讨两则寓言寓意(1)、探讨第1则选文《郢人斫垩》第一则的寓意是什么?讨论后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探讨第4则选文《任氏钓鱼》第四则的寓意是什么?讨论后明确:故“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治理)于世亦远矣。
”便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没听说过任氏钓鱼风俗的,那就不可以参与到世事的管理中来,还差得远呢,言外之意是说只有具备大思想、大才能、大学说、大抱负、大作为的人才能参与管理世事。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首先,我们领略到了庄子文章的新奇;通过几则故事的理解,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知音难寻,要好好珍惜得来不易的友情;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坚定不移的去拼搏、奋斗才能实现!人生百味而庄子通过这两则寓言故事让我们领略到了人生二味:人需要知音,需要树立远大志向(六)、拓展提升请你就庄子给我们的人生启迪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然后写一个片段作文展示台展示:生①片段:朋友易得,知音难觅。
无端崖之辞尊生ppt(课件+教案+导学案+讲学稿+素材10份)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夜。 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未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孔负责八小时以内, 庄子负责八小时以外。
——于丹
在八小时之内,要以一种儒家的 职业化标准要求自己,为这个社会去 尽一份道义和良知。在八小时之外, 人的那种自由、闲散,善待生命中的 每分每秒,这则是庄子给我们的逍遥 游。
庄子无端崖之辞教案
【 - 字数作文】【篇一】庄子无端崖之辞教案无端崖之辞参赛教案《《无端崖之辞》》教教案案江西省于都中学肖著源 342300【教材分析】《无端崖之辞》是新人版高中语文教材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中的《庄子》选读第一节。
庄子思想、文章的奇诡美妙,历史上罕有可比。
其后学予以继承和发展,使之更加蔚为壮观。
鲁迅在评价先秦诸子时曾说:“言辞之美富者,实惟道家,《列子》《冠子》书晚出,皆为后人伪作;今存者有《庄子》。
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清儒林云铭则称《庄子》为“文字中鬼神”,“不可不全读”。
这些评断,十分恰当地说明了《庄子》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色、价值和地位。
本节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领会《庄子》写作艺术的新颖奇妙。
【学情分析】先秦的文章,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在字词方面有难度,但课文下的注释比较详细,字词问题可以独自解决,只要给学生时间预习与疏通文意。
而文章的奇妙艺术和深刻的思想智慧才是难点,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吃力,老师要多加引导。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分析、评价庄子的哲学思想。
3、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落实文言基础知识。
2、疏通文意,加强诵读,理解第1、3、4则的大意,感知庄子寓言的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庄子的思想观点并给予客观的评价,认识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讲授第1则、第3则、第4则选文。
2.引导学生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教法、学法】拟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运用学案让学生预习,自行疏通,同时让他们熟读,完成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的目标,把握课文大意。
第二课时重在对文本思想内涵进行研究性的讨论学习,完成鉴赏方面的目标。
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诱思探究教学论,具体作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思考,写好发言稿,以交流、讨论的形式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一无端崖之辞教案2Word版含解析
无端崖之辞【引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是诸子百家思想,因此人们常说:事业上要取儒家的进取心,精神上要取道家的自由心,行为上要取法家的规矩心,生活上要取佛家的慈悲心。
孔子负责八小时以内,庄子负责八小时以外。
一一于丹在八小时之内要以一种儒家的职业化标准要求自己,为这个社会去尽一份道义和良知,在八小时之外,人的那种自由、闲散,善待生命中的每分每秒,这则是庄子给我们的逍遥游。
出示课题--- 《庄子•天下》――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文辞【解题】“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 《庄子•天下》庄子认为天下之人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在以在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时,他使用“虚远的说法、夸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可寻的文辞”,这使得他的文章奇特之极。
【学习1、3则】翻译、复述、梳理这两则内容要求:①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组织集体朗读。
②1、3号位同学分别翻译1、3则内容,2、4号位同学分析寓意。
③时间10分钟。
Ta2345632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决定成败胜负的,不一定是一个人的技术水平,而是一个人的心态。
当我们患得患失时,当我们心有所虑时,你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表现。
当一个人的心境可以抵消外在恐惧的时候,这个人才成为真正的勇者,这个人的技巧才有发挥的空间。
如果你的心境已经被环境挫败的时候,你做任何事情都将一事无成。
【寓意】虽然列御寇的射箭功夫很高,但真正射箭的本领不是把箭射到靶心,而是“不射之射”,那才是老庄思想推崇境界。
正是所谓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须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麋鹿在身边奔突而不眨眼睛,然后才能够控制利害因素,才可以对付敌人。
)如果生活在今天的话,列子在这里所演示的射箭水平肯定是世界冠军了,说不定还能被媒体封为“箭神”,拥有无数“粉丝”,大有商业利用价值。
可惜,列子生不逢时,他这种高超的射技,非但没给他带来名利双收的好处,反而被伯昏无人折腾个半死,从英雄变成狗熊。
无端崖之辞(教案)
一、无端崖之辞【教学目标】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3.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1.理解文言词句含义。
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1.培养联想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
2.感知本文所体现的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形象化说理风格。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时数】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庄子的思想。
2.讲授1、3、4则。
3.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4.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5.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目标3、4【教学难点】1.培养联想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一、复习导入1.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2.《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
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庄子》善于虚构,十有八九是寓言作品。
庄子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变化,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1课《无端崖之辞》优秀教学设计(4页)
《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唐彦妮【文本分析】本文是人教版选修本《先秦诸子选读》的第五单元第一篇||。
全文共有7篇寓言故事||,本节课选其中的第1、3、5篇进行学习||。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艺术班学生||。
整体而言||,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层次不齐||,所以||,基于这样的情况||,本节课在设计时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例如文言字词和文学常识积累||,重在学生的思考与落实||。
【学习目标】1、了解庄子及其主要思想;2、积累文言字词||,学习“听、质、以、益”等字的含义及用法;3、体会每则寓言的寓意||,并从中学习立身处世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进行今天的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先来解释一个成语——“朝三暮四”||。
学生解释完其现在的意思(谴责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后||,老师进一步说明||,这个成语的本意其实并非如此||,它是有典故的||,并由请学生述其典故||。
学生回答完典故之后||,教师总结: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个很小的故事||,但是我们同学的印象却如此深刻||,为什么呢?因为这故事虽小||,其中却蕴含着大道理||。
在先秦诸子中||,有一个人就擅长讲故事||,并且他所讲的故事都含有深刻哲理||,这个人就是我们刚才《朝三暮四》这个故事的作者——庄子||。
二、文学常识积累——走进庄子:1、庄子简介:(1)庄子||,名周||,字子休||,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2)主要思想:A、道法自然||。
庄子主张以道为师||,随顺造化||。
由此||,生活(精神)上他推崇天人合一||,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政治上||,提倡施政自然||,无为而治||,他认为任何非自然的规矩||,都是压制人的幸福的||。
B、哲学思想||。
提倡尊重生命自身的价值与尊严||。
庄子感慨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庄子.人世间》)||,认为生命被按照世俗的价值来“使用”只是人生的歧途(辩证法)||。
无端崖之辞经典PPT学习教案
无端崖之辞经典
庄子却前往看望惠子,说:“南方有一种 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鹓鶵从南海 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栖止,不是 竹子的果实它不吃,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喝。 正在这时一只猫头鹰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死老 鼠,鹓鶵刚巧从空中飞过,猫头鹰抬头看着鹓 鶵发出一声怒斥:‘吓’!如今你也想用你的 梁国来吓我吗?”
第15页/共34页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他拉满 弓弦,又放置一杯水在手肘上,把箭发射 出去,一支箭刚刚射出,一支箭又搭在弦 上。刚射出第二支箭而第三支箭又搭在了 弦上。在这个时候,列御寇就好像木偶人 一样(不该动的地方纹丝不动)。
伯昏无人看后说:“这只是有心射 箭的箭法,还不是无心射箭的箭法。试着 跟你登上高山,踩在高而险的石头上,靠 近百丈深渊,那时你还能射箭吗?”
伯昏无人说:“那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上可以登上青天窥探,下可以潜入地下 的黄泉,意气奔放达于八方,神情不会改 变。现在你有惊恐目眩之意,你对于射中 目标可能性太小了!”
第18页/共34页
课文分析
第19页/共34页
做到了忘我,没有了负担,心
态就能够变得轻松自如,抱着这样 的心态去做事,就容易取得成功。 生活中这类例子很多。列御寇的射 箭术很高明,可以在胳膊肘上放一 杯水的情况下还百发百中,他已经 忘记了弓箭和射术,也就是说,射 箭在他那里已经成了一种下意识行 为,所以他射箭时看上去像是个木 头人。但这还不够,当伯昏无人让 他站到悬崖边上射箭时,他就腿软 而射不出箭了,因为这仍是有心射 箭的技巧,心中第2还0页/共装34页着个“我”, 受着自己的束缚,因此射箭术达不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一无端崖之辞教案Word版含解析
《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3、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过程与方法: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庄子的思想观点并给予客观的评价,认识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重点讲授第1贝叽第3则。
【教学难点】品味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导入:庄子《逍遥游》中写到了鲲鹏之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儿为鸟,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运”。
这些句子用了夸张手法,奇特的想象。
这节课我们用“奇”来继续解读庄子寓言。
二、题目解析“无端崖之辞”一一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及其后学们营造的艺术表现形式,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奇”。
因为庄子认为天下之人皆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他在表现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时,常常使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 “无端崖之辞”。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请同学分别朗读第1、3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三)积累文言字词1、顾谓从者曰 2 、漫其鼻端3、郢人立而不失容4、吾无以为质矣5、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6、^尝口1凿^之7、运斤成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合作探究内容合作探究一1、第一则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第一则内容解析紧扣“奇”字解读(1)奇,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墓,说了一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2)奇,白色尘土弄到鼻子尖上再平常不过了,但这位郢人却让木匠来砍掉这尘土;(3)奇,木匠挥动斧头呼呼成风,速度极快,任意砍下,竟然把苍蝇翅膀一般大小薄厚的尘土全部砍了下去,郢人的鼻子却丝毫没有受伤,这是木匠的高妙之处,也是《庄子》为文大奇之处;(4)奇,斧头从自己鼻子尖上砍过去,郢人岿然站立面不改色。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无端崖之辞》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教学内容:1. 介绍《无端崖之辞》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 概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简介,了解作品背景和人物。
2. 提问学生对故事的期待和兴趣点。
教学活动:1. 播放与《无端崖之辞》相关的宣传视频或展示图片。
2. 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简介,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二章:文学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2. 探讨故事中的角色塑造和情节发展。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故事,注意角色的言行举止和情节的转折。
2. 提问学生对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的理解。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2.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集体讨论。
第三章:角色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进行深入理解的能力。
2. 帮助学生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及其性格特点和动机。
2. 探讨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发展。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故事,关注角色的言行举止和内心活动。
2. 提问学生对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动机的理解。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2.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集体讨论。
第四章: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情节进行深入理解的能力。
2. 帮助学生分析情节的发展和转折。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和转折。
2. 探讨情节对角色和主题的影响。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故事,关注情节的发展和转折。
2. 提问学生对情节的理解和对角色和主题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和转折。
2.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集体讨论。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5.1 无端崖之辞9-人教版
《无端崖之辞》教案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了解庄子及《庄子》)一、导入: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
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
在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
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诗意洒脱的人生境界吧!二、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郢 (yǐng ) 垩 (è ) 斫 (zhuó ) 儵(shū ) 缁 (zī ) 犗 (jiè ) 錎(xiàn ) 鹜(wù ) 鬐(qí )侔 (móu ) 腊 (xī ) 辁 (quán )鲵(ní )鲋(fù ) 会(kuài )稽期(jī )年三、作家作品关于庄子及《庄子》1、庄子其人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
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端崖之辞【教学目的】1、掌握本课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2、积累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3、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4、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教学设想】1、讲读与讨论相结合2、重点讲读第1、3、4则3、拟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关于先秦诸子的“四大台柱”及其散文风格:孟轲……犀利荀况……浑厚韩非……峻峭庄周……?庄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恣肆)这一特点在庄子散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阅读课本第77页关于庄子及《庄子》的简介、第78的“引入话题”部分。
二、析“无端崖之辞”——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及其后学们最注重也最擅长营造艺术表现形式。
他们营造的艺术表现形式,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奇”。
因为庄子认为天下之人皆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他在表现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时,常常使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且看庄子如何运用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表达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请七位同学朗读。
(及时正音)四、讲读第1则1、齐读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
如“运斤成风”)后口译。
【参考译文】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自己的人说:“有一个郢地人,白色的尘土弄脏了他的鼻子尖,大小厚薄就像苍蝇的翅膀一样,他让一位名字叫石的木工来砍掉它。
匠石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放手砍下去,全部把那点儿白色的垩土砍了下来,郢人的鼻子却没受伤。
郢人站着,脸色一点儿都没变。
宋元公佐听说了这件事,把匠石召来说:‘试着为寡人砍一砍!’匠石说:‘我以前确曾能砍掉鼻子尖上的尘土。
虽是这样,但我的对象(搭档)死了很久了!’自从先生惠子死了以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谁可以说话了!”3、解读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而对跟随自己的人说了一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奇;白色尘土弄到鼻子尖上,再平常没有了,可是这位郢人却让木匠来砍掉这尘土,又奇。
木匠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任意砍下去,竟把那苍蝇翅膀一般大小厚薄的尘土全部砍了下去,郢人的鼻子却丝毫没有受伤,这是木匠的高妙之处,也是《庄子》为文大奇之处;斧头呼呼生风地从自己鼻子尖上砍过去,郢人岿然站立面不改色。
这是郢人的高妙之处,又是《庄子》为文大奇之处。
其实,《庄子》这里不是单说匠石的高妙,也不是单说郢人的高妙,其根本是在说二人搭档配合的高妙。
换一个木匠,郢人断不会如此安然地承受这一砍;换一个对象,匠石也不可能砍得如此准确无误。
所以宋元公佐要匠石试着表演一下砍去鼻子尖上的尘泥,殊不知没有郢人,匠石根本不能发挥如此高超的技艺。
庄子说到这里,一般人仍然是摸不着头脑,于是他点破其中的寓意,说:“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原来庄子是在感慨,自从惠子死了以后,自己已经没有谈话的对象了,自己已经没有谁可以说话了。
古人常说,钟子期死,而伯牙不复鼓琴。
庄子这里说,郢人死,匠石不复斫鼻端之垩;惠子死,自己无与言者。
4、小结人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常常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是交情极为笃厚。
常人描述这种关系,可能不过尔尔。
而在《庄子》一书中,惠子与庄子的关系,竟是如此奇特。
这一则中,庄子用匠石和郢人之间搭档配合的高妙来类比自己和惠子之间的不断争论又极为深厚的朋友关系。
所以,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一旦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五、讲读第2则1、齐读。
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后口译。
【参考译文】列御寇给伯昏无人表演射箭,他拉满了弓弦,安放一杯水在他的胳膊肘上,把箭射了出去,第一支箭刚刚射出去,第二支箭又搭在了弦上,第二支箭刚刚射出去,第三支箭又搭在了弦上。
在这时候,列御寇就好像是木偶人一样(不该动的地方纹丝不动)。
伯昏无人说:“这是射箭的射箭,不是不射箭的射箭。
试着跟你登上高山,踩在高而危险的石头上,身临百丈深渊,你还能射箭吗?”于是伯昏无人就登上高山,踩在高而且险的石头上,下临百丈深渊,背对着深渊倒退着走过去,脚掌有三分之二(一说“十分之二”)悬空,向列御寇拱手行礼,让他走向前去。
列御寇吓得趴在地上,汗水一直流到脚后跟。
伯昏无人说:“那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上可以登上青天窥探,下可以潜入地下的黄泉,意气奔放于八方,神情不会改变。
现在你有惊恐目眩之意,你对于射中目标,可能性太小了!”3、解读拉满了弓弦,安放一杯水在他的胳膊肘上,把箭射了出去。
一奇!第一支箭刚刚射出去,第二支箭又搭在了弦上,第二支箭刚刚射出去,第三支箭又搭在了弦上。
二奇!伯昏无人提出更换射箭的场地。
三奇!伯昏无人背对深渊,脚掌大部悬空,竟然面不改色心不跳。
四奇!原来,伯昏无人是用“至人”的精神境界和列御寇进行对比。
4.、小结这一则通过列御寇和伯昏无人二人的故事归纳出“至人”的精神标准。
六、讲读第3则1、齐读。
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后口译。
【参考译文】南海的神是儵,北海的神是忽,中间地方的神是浑沌。
儵和忽常常在浑沌的地方见面,浑沌待他们非常好。
儵和忽商议着报答浑沌的恩德,说:“人都有一口、两耳、两眼睛、两鼻孔‘七窍’,来看、听、饮食、呼吸,这浑沌偏偏没有,试着给他凿开七窍吧。
”他们每天凿一窍,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3、解读柳宗元曾以种植树木为喻谈为官治民的道理,用郭橐驼种树来表达“为官要蕃民生而安民性”这样一个主题,已经够奇特的了,可是庄子则是奇上加奇。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三位神,即南海之神儵,北海之神忽,中间地方的神浑沌。
“儵”“忽”和“浑沌”三个名字,就包含了多种寓意:“儵”、“忽”意思是指急速,一方面比喻有为,一方面也直观地说明了南海、北海之神何以能够经常相遇于中央之神浑沌之地;“浑沌”一名一方面透露了中央之帝没有七窍的特征,另一方面则是譬喻天性淳朴未被破坏。
儵与忽常常到中央之帝浑沌那里会面,浑沌待他们非常好,所以儵与忽商量报答浑沌的恩德。
儵、忽、浑沌三方的关系是积极的友善的,儵与忽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在情理之中。
他们如何报答呢?世间众生皆有七窍,浑沌偏偏没有,所以儵与忽很自然也很善意地要为他开凿七窍。
再看这报恩的结果:儵与忽每天开凿一窍,七天下来而七窍成,浑沌也一命呜呼了。
4、小结庄子的意思跟柳宗元的意思基本上是一致的,即说明违背人民性命之理的作为,即便是出自善意,也必将会导致悲惨的结局。
然而,由于庄子是通过南海北海二神为浑沌开凿七窍而致其毙命的故事来表达的,不仅写得更为简洁,而且写得更为神奇,所以更有震撼力,更具独创性。
联系历史上的“大跃进”、“文革”,现在不少地方盲目地建设“开发区”、“招商引资”等等,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5、讨论:从这则选文看,做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
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好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所以,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客观地面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想当然地去认识社会、评价社会,要避免“好心”做出损害他人的事。
七、作业复习1—3则,详读第4、6则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讲读第4则1、齐读。
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
本则较多)后口译。
【参考译文】任国公子做了巨大的鱼钩以及巨大的黑钓绳,用五十头阉割过的牛做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把鱼竿投向东海,天天在那里钓鱼,一年过去了却没有钓到一条鱼。
可不久就有一条大鱼吞了那鱼饵,牵动着巨大的鱼钩,陷没向深水里游去,它奔驰簸荡而展开鱼鳍,激起的白色波浪像山一样高大,东海里面的水都震动了,发出的声音响亮可怕就像鬼神的声音一样,威震千里。
任国公子钓到了这条鱼,剖开它做成干肉,从钱塘江往东,从九疑山往北,没有谁吃这鱼吃不饱的。
旋即后世那些才能小的道听途说之辈,都惊走相告。
要是高举小钓竿、细钓绳,奔向灌溉的沟渠,守着那小鱼儿,这样对钓得大鱼来说太难了!粉饰肤浅小语来游说一县之长,这样对于获得很显达的地位来说也差得太远了!所以没听说过任氏钓鱼的风俗(或说传闻),那就不可以参与管理世事,还差得远呢!3、解读钓鱼的事情太常见了,可是《庄子》所写的钓鱼却让天下人叹为观止。
任国公子钓鱼,真是不同凡响:鱼钩之大、钓绳之巨、钓饵之多、钓竿投放之远、钓鱼时间之长都堪称奇特!任公子是多么了不起。
期年之后,终于有一条鱼吞了那五十头牛做成的鱼饵:上钩之鱼形体之大、威势之猛、声音之响、鱼肉之多、饱人之众也堪称奇特!这表面上还是在说鱼之大,骨子里则仍是说任公子是多么了不起。
那些才小识浅的道听途说之辈听说了任公子钓鱼的事情,都为之惊恐且奔走相告。
这再一次烘托出任公子其人其事的了不起。
接下来转笔,以三言两语写了另外一种人物、另外一种钓鱼,和任公子钓鱼进行对比:此等人事,无一不与任公子有天壤之别。
不过,《庄子》的用意毕竟不是说钓鱼的事情,它要说的是:没听说过任氏钓鱼的风俗(或说传闻),那就不可以参与治理世事,还差得远呢!言外之意是说,只有具备大才能、大思想、大学说、大抱负、大作为的人才能参与治理世事。
4、小结这样一种主旨,用平常的钓鱼之事来从正面和反面类比,真是奇妙极了;而任公子钓大鱼作为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写得惊天动地。
庄派学人善于营造艺术表达方式的特点,再一次得到了有力的表现。
5、讨论你如何理解任公子的做为?【提示】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讲读第5则1、齐读。
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后口译。
【参考译文】宋国有个叫曹商的,为宋王出使秦国。
他去的时候,从宋王那里得到了几辆车子。
秦王喜欢他,给他增加车子上百辆。
返回到宋国,曹商去见庄子说:“居住在偏僻狭窄的里巷,贫困窘迫到编鞋子,脖子瘦得像干柴棒、脸色蜡黄,这是我曹商不擅长的(讥讽庄子如此);一下子使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的国王觉悟,而后面就有上百辆车子随从,这是我曹商擅长的啊(讥讽庄子不能如此)。
”庄子说:“秦王有病召见医生,把毒疮疖子弄破的得到一辆车子,舔痔疮的得到五辆车子。
治的病越下作(越脏),得到的车子越多。
你难道舔秦王的痔疮了吗?为什么得到这么多车子呢?你还是走吧!”3、解读曹商拿自己和庄子的处境、所作所为进行对比,充分展现了一副小人得志、猖狂得意的嘴脸。
庄子一针见血地讽刺了曹商本质上的下劣。
这一则通过庄子对曹商言行的批驳,表现了庄子鄙夷阿谀奉承、崇尚自由的人生态度。
四、讲读第6则1、齐读。
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
如“涸辙之鲋”、“活”的使动用法等)后口译。
【参考译文】庄周家里贫穷,所以前去监理河道的官员那里借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