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两点变量浅析
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作者:————————————————————————————————日期:2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作为“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公安机关提升工作效能、维护良好社会治安秩序、迎接新时期挑战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提高群众满意率是衡量公安工作的一把标尺,也是公安机关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群众的满意率直接影响到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的评价,也是公安机关发挥职能,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更关系着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形象,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如何在公安工作实践中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提高群众满意率,我们就必须去分析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深挖原因,进而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原因(一)群众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与部分民警陈旧的执法观念之间存在矛盾。
在过去长期执法过程中,在惩罚与教育的问题上偏重于惩罚,在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上偏重管理。
另外,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逐步增强,要求执法部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呼声日益高涨。
许多群众在遇到公安部门管理时,不再唯命是从,唯唯诺诺,而是用法律法规来衡量执法者的行为是非对错,部分民警的陈旧的执法观念导致一些执法工作不但没有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反而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加了社会矛盾。
(二)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了。
在我国贫富差距日渐拉大,部分群众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很容易因为治安、环保、福利待遇等敏感性问题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望,从而产生对社会、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的不满情绪,希望找一个倾诉对象,解决问题,希望民警能到社区、居委会、厂矿、企事业单位多走访,了解情况,与他们沟通。
但对于群众的这些要求,公安机关在实际工作中,因警力和经费保障不足以及其他实际困难等而达不到群众的要求,有的民警工作方式方法不对,工作蜻蜓点水、敷衍了事,客观上造成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不信任。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第一篇: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部党委针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作出的“三项建设”重大战略决策之一,是密切党群和干群关系、夯实公安工作根基、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对消防工作和公安消防部队建设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是公安消防部队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势下消防工作的根本保证。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成效,就新形势下影响和谐警民的主要因素、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谈几点认识。
一、新形势下影响警民关系的主要因素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做好消防工作的前提。
警民关系搞得好,消防工作就能做好,百姓的消防安全意识就能得到进一步提高,火灾形势就能保持稳定。
当前,要有效应对新形势、新任务对消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必须积极适应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要求,着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做好消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警民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是好的。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发展,警民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常常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镇,部分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消防法律和消防安全常识一知半解,对消防安全工作抱有侥幸思想。
对存在的火灾隐患不能积极主动地整改,认为消防部门对其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是与其过不去,以致对正常的消防监督检查活动产生误解。
许多人常用“有钱就没事了”来解释在消防监督检查中采取的限期整改、罚款和停产停业整改等法律措施,由此群众对消防部门产生不满。
二是群众期望值过高。
随着消防部队担负灭火救援范围的扩大,有不少群众认为消防队是万能的,既能灭火、又能排忧解难、有求必应,一旦遇上不属于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范围内的事和受车辆器材装备影响灭火救援的事,就产生消极看法,甚至转化为对整个消防队伍的怨恨、不信任。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浅析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警爱民,民拥警,警民亲如一家人”,既是公安工作贯彻“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工作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警民双方共同追求的一种美好憧憬和奋斗目标。
公安部党委提出“警民关系和谐化建设”,并将其上升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政治高度来谋划,充分说明了警民关系和谐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说明了当前警民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和谐。
因此,准确判断当前警民关系不和谐的表现形式,客观分析影响警民关系和谐的主要因素,积极探索改善警民关系的对策,是摆在基层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笔者结合基层公安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警民关系和谐化建设,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深刻理解和认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大现实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建设和谐警民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警察的一切执法活动代表着国家行使权力,警察的一言一行在老百姓眼里都代表着政府的形象。
警察在履职尽责中,无论是从事侦查破案、治安管理,还是开展服务性工作,直接面对的都是社会各阶层、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整个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二)建设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落实“群众路线”和履行历史使命的需要。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中央苏区时的“特科”到一九四九年公安部成立至今半个多世纪的公安工作的发展史来看,无论处在哪个时期,还是处于何种情况,革命取得成功、建设取得胜利、任务圆满完成等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必须要有和谐的警民关系作支撑,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不断促进公安事业的发展进步。
新形势下,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公安机关的三大历史使命;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社会是公安机关的主要任务。
公安机关要顺利履行职能职责,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需要以和谐的警民关系为基础;反过来讲,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公安工作也是促进实现社会和谐、警民关系和谐目标的一个最重要途径。
影响警民关系的十大因素及对策
影响警民关系的十大因素及对策影响警民关系的十大因素及对策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公安队伍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公安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倾听广大群众的呼声和要求,立足本职,从影响警民关系的主要因素抓起,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影响警民关系的十大因素(一)宗旨观念不强影响和谐。
少数民警宗旨观念不强,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挂在嘴上,一旦遇到群众投诉和处理具体问题时,就把群众利益放在一边,不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而是想方设法找理由来搪塞,把严格执法同维护群众利益对立起来,把法律当成“把关”的手段和群众办事的“栏杆”。
(二)执法质量不高损害和谐。
一是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突出。
面对日益严格的执法质量要求和日益健全完善的监督纠错机制,有的民警错误地认为作为越多,就越容易出差错。
随之,在基层执法中出现“乱作为的少了,不作为的多了”的怪现象。
有的民警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态度,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二是对待群众报警出警慢,处警马虎。
特别是对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案件,由于出警不及时,错失取证良机,致使易案拖成难案,小案拖成大案,群众意见大;有的民警在接警时,觉得是刑事案件就认真对待,是一般治安案件就马虎对待,重大案、轻小案,甚至把一般案件推给治(内)保干部去处理。
三是一些地方治安状况群众不满意。
群众看公安,首先看治安。
现在少数地方发案率高,破案率低,群众的安全感不强,特别是*、抢劫、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案件得不到有效控制,群众意见大。
(三)少数地方黑恶势力猖獗破坏和谐。
近几年,公安机关在*方面下了较大功夫,但一些地方街霸、市霸、行霸、地霸、恶霸等仍然存在。
有的群众面对邻里*,或者因争市场、争利益与他人发生冲突,不是找民警和基层治调组织解决,而是请地方“土流子”、“土霸王”解决。
有的地方“土流子”、“土霸王”横行乡里,欺行霸市,向群众收取“保护费”、“管理费”、“调解费”,群众敢怒不敢言。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对于公共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在这个背景下,警民关系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中。
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社会进步、共建美好社会的必备条件。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一、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首先需要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
这包括几个方面:1、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警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举办讲座、宣传月、新闻发布会等,向民众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民众的法律意识。
2、做好案件的解释工作在案件发生之后,警察应当及时向民众解释案件的性质、处理方式以及案件涉及的法律依据等信息,防止民众产生误解和不满。
3、加强执法公正透明警察应当执法公正、透明。
在执法过程中,应当坚持依法行政,尽量减少执法上的瑕疵,避免对民众的不当干扰和伤害。
二、加强警务公开和监督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还需要加强警务公开和监督。
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提高警察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防止警察滥用职权、违法违纪等现象的发生。
1、设立举报电话建立举报电话,让民众能够及时将涉及到警察的违法行为举报,对涉嫌违法违纪的警察要进行必要的调查和处理。
2、公布警察执法行为警察应当经常公布执法的工作,包括执法的成效、工作的方向、效果等,让民众知晓工作结果。
3、加强警察队伍建设应当加强警察的职业道德建设,确保警察持有正确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确执行职责,做到职业操守准确。
三、主动改善警民关系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需要警察主动改善警民关系,积极开展和社区居民的交流访问活动,提高警察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1、建立警察志愿者制度通过建立警察志愿者制度,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警察的行列,通过志愿者的努力和智慧凝聚警民关系,加强民众对警察的了解和信任。
2、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警察部门应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联谊会、体育比赛等各类社区活动。
警察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和民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加强彼此的交流与了解,这对于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非常重要。
关于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几点思考曲靖市陆良县公安局中枢派出所平国林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工作的一项中心工作,是推动社会治安稳定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方法。
和谐警民关系是“三项建设”的目标,又是落脚点。
公安民警作为党领导下的一支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应对自然灾害事件等重任的武装力量,积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既是公安队伍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安工作长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公安民警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中,要立足基本职能,强化意识,才能真正实现“三项建设”是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认清现实意义,找准问题症结,是抓好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前提基础。
警察往往被看作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警民关系和谐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也就得到了密切和加强。
所以,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不仅是公安自身的活动,而且是意义深远和影响巨大的民心工程、社会稳定的系统工程。
“警民关系问题关键在警,不在民”,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着力点在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症结在于我们公安机关的工作作风、履职尽责、执法为民、服务群众等方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甚至出现了冷横硬推、吃拿卡要、野蛮执法、枉法办案、不作为和乱作为等严重伤害群众感情的现象。
以上痼疾不除,警民关系的和谐就无从谈起。
因此,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同样要从认识抓起,认识得深,问题分析得透彻,才能找准着力点,才不会浮在面上,流于形式。
切实增强民警的宗旨意识,通过大力开展宗旨教育,利用党员活动日定期组织民警学习,并开展座谈交流活动,引导民警自觉地把群众最期盼、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不断加强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深入群众、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听取群众呼声,满足群众需求,切实履行好打击犯罪、社会管理、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责,更加关注民生,贴近民生,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把公安工作扎根于群众之中。
制约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因素及对策
浅析制约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因素及对策一、制约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因素(一)来自公安机关内部的原因1、管理不严,执法不规范。
一是当前公安机关在管理职能方面尚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造成群众对公安工作绩效不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声誉。
二是执法不规法,导致“三乱”现象时有发生。
一些基层公安机关为弥补办公经费不足,动辄罚款收费,甚至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截留、挪私分罚没款物,以罚代刑、以罚代法,甚至为了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而徇私枉法,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
2、少数民警要求自己不严,宗旨意识淡薄。
一是随着公安队伍不断扩大,青年民警大量增加,他们文化程度高,思想活跃,干劲足,是公安工作的主力军和希望所在。
但他们对公安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了解不多,缺乏群众工作经验,疏漏、不足之处较多,与群众的要求还有距离。
二是少数民警的思想觉悟不高,党性观念、公仆意识不强,遇事不能从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三是私心膨胀,贪小利、图享受,与人民群众对人民警察的期望和要求形成明显反差。
(二)来自公众方面的原因期望过高、认识偏颇。
相当一部分群众在崇尚民警职业的同时,希望民警是万能的,既是侦察破案、打击犯罪的能手,又是排忧解难、保护社会安宁的卫士。
然而,一旦希望无法及时实现,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甚至可能转化为负面效应。
法制观念淡薄、警民配合欠佳。
主要是公民法制心态不完善,对警察不信任、不配合,甚至暴力抗法,近几年榆林麻黄袭警案、杨佳袭警案、瓮安事件、云南胶农袭警案等一系列暴力袭警事件频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三)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1、行政干预,滥用警力。
由于公安机关执法权限较大,一些地方党政部门往往将公安机关当成万能钥匙,一味强调公安权威,常常通过行政命令使公安机关承担许多原本不应承担的职责。
2、媒体误导。
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一些传播媒介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追求市场效应,对“涉警”问题喜欢以偏概全或推波助澜进行炒作,尤其是在对涉警事件的版面中,媒体热衷于对其负面因素进行强调,集中报道,忽视甚至无视事件中的正面因素,客观上形成了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不利的整体氛围。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影响因素及对策
加警民沟通
建立定期社区会议
警察应定期与社区居民进行沟通 ,了解居民需求和问题,提高警
民互信。
开放投诉渠道
设立专门的投诉电话和邮箱,鼓 励居民对警察工作提出建议和投
诉,及时处理并反馈。
建立警民合作机制
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等方面, 积极与社区居民合作,共同参与
社会治安管理。
提升警察形象
强化警察素质培训
案例二
某县警察局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存在粗暴执法和滥用职权 的行为,导致公众对警察的投诉数量增加,影响了警民关 系。
案例三
某市警察局在处理一起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时,未能 有效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引发公众舆论的 质疑和批评。
案例启示与建议
启示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需要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不仅要依法依规办事,还要注重人文关 怀和人性化服务。在处理涉及公众利益的案件时,要充分考虑公众的感受和利益 ,尊重人权和隐私权。
研究价值与意义
研究价值
本研究对于提高警民关系水平,推动警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可以为公安机关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加强 警务公开、规范执法行为等方面提供参考,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和支持,维护社会 和谐稳定。
与媒体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引导媒体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 避免过度渲染和夸大事实。
严厉打击谣言
对于恶意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的行为应依法严厉打击,维护 社会稳定和和谐。
01
实践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介绍
1 2 3
案例一
某市警察局开展社区警务工作,通过与社区居民 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成功降低犯罪率,并得到 居民的认可和支持。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作为“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公安机关提升工作效能、维护良好社会治安秩序、迎接新时期挑战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提高群众满意率是衡量公安工作的一把标尺,也是公安机关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群众的满意率直接影响到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的评价,也是公安机关发挥职能,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更关系着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形象,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如何在公安工作实践中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提高群众满意率,我们就必须去分析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深挖原因,进而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原因(一)群众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与部分民警陈旧的执法观念之间存在矛盾。
在过去长期执法过程中,在惩罚与教育的问题上偏重于惩罚,在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上偏重管理。
另外,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逐步增强,要求执法部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呼声日益高涨。
许多群众在遇到公安部门管理时,不再唯命是从,唯唯诺诺,而是用法律法规来衡量执法者的行为是非对错,部分民警的陈旧的执法观念导致一些执法工作不但没有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反而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加了社会矛盾。
(二)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了。
在我国贫富差距日渐拉大,部分群众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很容易因为治安、环保、福利待遇等敏感性问题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望,从而产生对社会、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的不满情绪,希望找一个倾诉对象,解决问题,希望民警能到社区、居委会、厂矿、企事业单位多走访,了解情况,与他们沟通。
但对于群众的这些要求,公安机关在实际工作中,因警力和经费保障不足以及其他实际困难等而达不到群众的要求,有的民警工作方式方法不对,工作蜻蜓点水、敷衍了事,客观上造成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不信任。
对有些涉及群众自身利益的问题,公安民警不可能面面俱到、及时解决,也不同程度地引起了群众的不满。
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和途径-精品文案范文
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和途径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和途径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和途径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和途径摘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部提出的三项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新时期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走群众路线、推进群众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目标,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警民关系。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社会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在社会利益矛盾的不断冲突中,警民关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严重冲击,为此我们要客观分析和了解影响警民关系建设的因素和难点,创新务实地在从严治警、规范执法、联系群众、舆论宣传上下功夫,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关键词:警民关系和谐难点途径"人民警察"四个字突显的是警察是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和保障者,警察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种性质和宗旨决定了警民关系是"以警为本"和"以民为本"的"双边关系"。
要让"警"和"民"之间形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依靠的良性互动关系,达到警爱民、民拥警、警民鱼水的协调和睦境界,需要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在长期的公安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与同事的沟通中多次感受过警民关系和谐所带来的喜悦,也体会过警民关系紧张所带来的痛楚,特别是对于目前警民关系处于不和谐的"亚健康"状态作者:邓葛华黎川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办公室甚至趋于恶化的边缘深表担忧。
本文试图从剖析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入手,找准症结,积极寻求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的良策。
一、当前影响警民关系建设的难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警民关系很和谐。
公安机关开展治安管理、交通安全、刑事侦察等工作人民群众非常支持配合,积极主动提供线索,扭送违法犯罪人员屡见不鲜,几乎没有袭警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关于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几点思考曲靖市陆良县公安局中枢派出所平国林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工作的一项中心工作,是推动社会治安稳定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方法。
和谐警民关系是“三项建设”的目标,又是落脚点。
公安民警作为党领导下的一支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应对自然灾害事件等重任的武装力量,积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既是公安队伍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安工作长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公安民警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中,要立足基本职能,强化意识,才能真正实现“三项建设”是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认清现实意义,找准问题症结,是抓好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前提基础。
警察往往被看作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警民关系和谐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也就得到了密切和加强。
所以,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不仅是公安自身的活动,而且是意义深远和影响巨大的民心工程、社会稳定的系统工程。
“警民关系问题关键在警,不在民”,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着力点在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症结在于我们公安机关的工作作风、履职尽责、执法为民、服务群众等方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甚至出现了冷横硬推、吃拿卡要、野蛮执法、枉法办案、不作为和乱作为等严重伤害群众感情的现象。
以上痼疾不除,警民关系的和谐就无从谈起。
因此,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同样要从认识抓起,认识得深,问题分析得透彻,才能找准着力点,才不会浮在面上,流于形式。
切实增强民警的宗旨意识,通过大力开展宗旨教育,利用党员活动日定期组织民警学习,并开展座谈交流活动,引导民警自觉地把群众最期盼、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不断加强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深入群众、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听取群众呼声,满足群众需求,切实履行好打击犯罪、社会管理、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责,更加关注民生,贴近民生,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把公安工作扎根于群众之中。
当前影响警民和谐关系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普 遍 开 展 社 会 志愿 者 活动 ,动 员 各 种 社 会 力 量 ,努 力 促 进社 会 和
谐稳定 。 ( )从公 安机 关看 二 1积 案 增 多 、积 怨 加 剧 。在 .
的 根 本 治 理 。 因 此 ,对 当 前影 响 警 民和 谐 关 系 的 突 出 问题 及 原 因 分 析 ,对 于 有 效 提 升 公 安 机 关 执 法 的公 信 力 ,从 而 树 立 公 安 机 关
向标 ,是 和 谐 社 会建 设 的 重 要 保
证 。人人 皆知“ 船能载 舟亦 能覆舟 ”
机制” 。有关 研究 表 明 ,群 体性 事 件 往 往 直 接 起 源 于群 众 利 益 被 侵 害 。 毛 寿龙 认 为 ,群 体 性 事 件 凸 显 出来 ,是 因 为 “ 国 这 一 阶 段 中 也是 产 权 、 利益 关 系不 明 确 的阶
段” 。在 他看来 ,随着社 会的发展 ,
加之社会不良风气依然侵蚀着量面对的是人民群众的小情小警五忽视角色转换轻视民些公民的头脑另外社会公但是一些民警对人民群众的这情民意平正义的理念还没有真正地在些小情小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在日常工作中一些民警依各项管理和社会保障中彰显因视殊不知人民群众正是通过然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常此当个人利益与集体或国家利这些小情小警来看待公安机关的常表现为以管理者自居的心态对益发生冲突时一些人便首先选形象素质更是通过这些小情待群众认为人民群众是有求于择宁可牺牲集体利益或国家利益小警使一些群众对民警的工作我因而不能主动为群众解除后也要用一切手段赢得个人利益
对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浅见
对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浅见第一篇:对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浅见对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浅见2009年支队的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抓住两条主线、强化三大建设、实现四个突破”,其中,“三大建设”指的是公安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当前,在公安民警中开展的“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对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下面,笔者就当前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及解决办法谈几点浅见。
一、当前影响警民和谐关系的主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人、车、路矛盾日益突出,影响警民和谐关系的因素随之增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执法为民意识树得不牢,化解矛盾能力水平低。
个别民警群众观念淡薄,在路面执勤、执法,业务办理等工作中缺乏耐心和艺术,执法方法简单,执法用语生硬,执法态度冷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民和谐关系的构建。
(二)业务不够熟练,群众不满意。
一些民警对本职工作不精,导致在法律文书的制作、填写上不规范;案卷材料相关证据不全;违反法定程序办案等问题;有的对待群众交通事故处理、解决纠纷要求等不能给予满意答复,使群众认为民警是在应付、推卸责任,只注重执法的严肃性,从而造成群众不满。
(三)民警压力过大,工作易情绪化。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道路交通人流、物流、车流迅速增长,交通管理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加之警力相对不足,致使广大民警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工作压力过大,身体健康受到较大影响,易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影响警民和谐关系。
当然在群众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如部分群众交通意识淡薄,造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少数别有用心人借机炒作,通过互联网等媒介蔓延,小纠纷、小矛盾造成恶劣影响等。
二、对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公安交警是公安机关重要的警种和外在形象的“窗口”,公安交警执法量大面广,与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最具体,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责无旁贷。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警民关系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 发现当前警民关系存在一定 程度的紧张和隔阂,主要表 现在沟通不畅、互信不足等
方面。
影响因素探究
研究发现,警务工作方式、 媒体报道、社会舆论等多方 面因素对警民关系产生影响
。
改善措施提出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 强警民沟通、提升警察形象 、优化警务工作流程等具体 措施。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深化研究内容
建议进一步探讨警民关系的 历史演变、文化背景等方面 的内容,以更全面地了解其 形成和发展。
创新研究方法
鼓励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 方法,如社会学、心理学等 ,以更深入地剖析警民关系 的内在机制。
拓展研究领域
鼓励开展跨国比较研究,以 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 景下警民关系的异同点及其 原因。
建立警民沟通机制
通过社区警务、警民恳谈等形式,增 进警察与民众之间的了解与信任。
开展警民互动活动
组织各类警民互动活动,如开放日、 义工活动等,增进相互了解与合作。
及时回应民众关切
对民众反映的问题和关切,警察应及 时回应和解决,增强民众的满意度。
完善法律制度与监督机制
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警察的职责和权限,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治安形势严峻,给警民关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警民关系问题的后果与影响
社会信任度下降
民众对警方的不信任感增强,导致社会信任度下降。
社会稳定风险增加
警民关系紧张,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和社会不稳定因 素。
执法效果不佳
由于民众对警方的不信任,导致执法效果不佳,难以 有效维护社会治安。
新时期影响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新时期影响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公安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的重要依托和力量源泉。
长期以来,我局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警民关系,警民关系和谐稳步发展,为建设和谐互助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发展,企业改制,社会转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内部矛盾日益显现出来,针对这些情况,我局广大民警结合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执法为民思想,常怀爱民、为民之心,常存便民、利民之意,通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一步关注社会需求,了解民情民意,密切警民联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我局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密切警民关系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座落在祁连山南麓,湟水河北岸,是一块土地肥沃、民风淳朴、风景优美的宝地,被称为“彩虹的故乡”。
境内有西宁市曹家堡飞机场。
兰西高速公路、青藏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全县总面积3423.9平方公里,辖区19个乡镇,294个行政村,人口37.5万人,居住着汉、土、回、藏、蒙、朝鲜等12个民族。
近年来,土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伴随着改革发展的步伐,互助县公安局党委一班人带领全体民警,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为目标,以队伍正规化建设为抓手,以解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着力点,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真正做到基层民警满意、党委政府满意、人民群众满意。
(一)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结合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我局全体民警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民情,了民意,解民困,不断推出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为民新举措,做到主动热情、及时周到、优质高效为民服务。
自“公安民警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互助县公安局领导带头,全警参与,全县民警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送温暖、送平安、送法律、送服务,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积极、扎实开展大走访实践活动,从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不断改善公安队伍的自身形象和作风,努力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公安工作,密切了和谐警民关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关于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几点思考(精)》第一篇:关于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几点思考(精)关于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几点思考曲靖市陆良县公安局中枢派出所平国林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工作的一项中心工作,是推动社会治安稳定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方法。
和谐警民关系是“三项建设”的目标,又是落脚点。
公安民警作为党领导下的一支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应对自然灾害事件等重任的武装力量,积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既是公安队伍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安工作长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公安民警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中,要立足基本职能,强化意识,才能真正实现“三项建设”是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认清现实意义,找准问题症结,是抓好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前提基础。
警察往往被看作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警民关系和谐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也就得到了密切和加强。
所以,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不仅是公安自身的活动,而且是意义深远和影响巨大的民心工程、社会稳定的系统工程。
“警民关系问题关键在警,不在民”,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着力点在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症结在于我们公安机关的工作作风、履职尽责、执法为民、服务群众等方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甚至出现了冷横硬推、吃拿卡要、野蛮执法、枉法办案、不作为和乱作为等严重伤害群众感情的现象。
以上痼疾不除,警民关系的和谐就无从谈起。
因此,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同样要从认识抓起,认识得深,问题分析得透彻,才能找准着力点,才不会浮在面上,流于形式。
切实增强民警的宗旨意识,通过大力开展宗旨教育,利用党员活动日定期组织民警学习,并开展座谈交流活动,引导民警自觉地把群众最期盼、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不断加强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深入群众、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听取群众呼声,满足群众需求,切实履行好打击犯罪、社会管理、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责,更加关注民生,贴近民生,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把公安工作扎根于群众之中。
浅析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对策
浅析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对策浅析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对策2007-12-12 16:31:35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浅析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对策浅析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对策(2)浅析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对策警民关系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内涵,是能否做好公安工作的重要前提。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认真分析并消除影响警民关系的不利因素,对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促进公安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影响民警关系的因素(一)干群关系的淡化将警民关系涵盖其中。
少数基层干部的腐败对人民群众来讲则具离心力,最易离散党群关系,直接破坏党和政府的群众基础。
尽管腐败分子只是我国广大领导干部中的少数害群之马,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它使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干部产生信任危机。
有关资料显示,腐败已成为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党和政府以强大的行政力量和司法力量不断与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作斗争,极为艰难但进展显著,可腐败行为依然有“前腐后继”的蔓延趋势,不断被媒体披露的大案要案每每对整个社会形成极大的震动,腐败问题已成为影响某些地方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心稳定的隐患。
人民群众对诸如此类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干群关系淡化。
而公安机关做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专政的工具,警民关系作为干群关系的一部分,干群关系的淡化,不可避免地会使警民关系受到影响。
(二)个别民警为警不廉,严重败坏了人民警察的形象。
一是微薄的工资收入和清苦的福利待遇,在一程度上成为民警为警不廉的客观诱导因素。
公安机关是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职业,民警又是在超负荷、超强度地透支着生命和健康,而民警的工资收入在公务员序列中却处于中下水平,同高收入阶层相比,更是存在着巨大反差。
在这种心理失衡,有时甚至是无奈的情况下,要保证民警高度廉洁从政,这是很难做到的。
二是个别民警经不住金钱的利诱,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种经济成分崛起与衰落,一些人在一夜之间暴富,过上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
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剖析整改材料
“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剖析整改材料在省厅、市局、分局开展的“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我坚持弘扬“河南公安精神”,深入学习有关规定,全面查找思想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着力做好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突出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一、理论学习讨论情况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二次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为核心,以端正执法思想、规范执法行为为切入点,以开展排查整治为重点,以解决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突出问题为主要内容,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两转两提”和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精神,坚持贯彻从严治警的方针,深入学习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精神、有关政策规定,对照正反典型找差距,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落实责任,强力整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树立公安机关“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强力推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我结合自身情况和派出所工作特点,重点查摆执法工作中碶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是否确定,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保障民生意识是否淡薄,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报警求助是否存在有警不出、有案不立、立而不查、久拖不决,违背公平正义理念和要求,违法违纪办人情案、关系案,树立派出所民警队伍良好形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在“大排查阶段”活动中我本着“解决问题,规范提高”的要求,经过对照检查,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理论学习不够经常深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2、公安业务学习还不够系统,执法办案质量不高,还不能独立办案;3、对公安工作的规律研究不够,对群众的要求和期待有一定的差距,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要求。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1、将“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活动纳入派出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作为年度加强警风建设、开展“执法零过错”活动、年终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和内容,进一步认真对照检查存在的问题。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关注民生,保障人民幸福安康,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任务,更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公安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公安民警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和谐的警民关系不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扎实推进公安工作各项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人民群众的关心、理解与支持,公安工作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和制约。
因此,关注民生,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建立和保持和谐的警民关系尤为重要。
那么,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应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要把握好主题公安机关是党领导下的带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职责,这一神圣职责从根本上也就决定了公安机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要完全符合党的执政纲领和党的决策要求。
因此,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疾苦,当好人民群众的“公务员”、“勤务员”和“平安使者”无疑成为当代中国公安工作的主旋律,这不仅是党对公安工作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时代的具体要求,更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所以,各级公安机关和全体公安民警一定要勇于站在时代的潮头,紧紧把握“关注民生”这一主题,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忧,牢固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工作指导思想,多为群众百姓做一些实事、好事,真正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二、要树立好形象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利益格局不断重组,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冲击着人们的思想。
受利益驱动和权力至上等腐朽思想的侵蚀,一部分民警的心态发生了失衡,世界观、人生观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差,耍特权、抖威风,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和现象时有发生,给构建健康和谐的警民关系埋下了隐患,设置了障碍。
当前,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必须要首先着重解决好公安机关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以制止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树好公安民警队伍自身形象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和纪检监察的职能作用,大力开展时事政策教育、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和“反特权思想”集中整治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公安机关内部监督和社会外部监督各项规章制度及措施的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公安机关和全体民警的法纪意识、廉洁意识、大局意识、和谐意识,坚决制止和有效预防少数民警利用职权之便侵占群众利益、损害公安机关形象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努力打造一支清正廉洁、纪律严明、高效务实的公安民警队伍,以良好的形象赢得民心和社会的认同,赢得全社会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两点变量浅析
曹阳
近年来,一些因素使和谐警民关系建设遭受挫折。
警民不和谐事件频发加剧了社会风险和危机的产生,给公安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我们就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两个基本变量来谈一些看法,并试图从看法中为和谐警民关系的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警察的数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矛盾层出不穷。
公安机关所承担的工作量也日益增加,甚至参与大量非警务活动。
警力不足使民警产生倦怠,疲于工作,没有良好的心理与身体状态。
民警便难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从而伤害群众感情。
民警也有时为尽快完成繁杂的工作,对一些案件不去深挖,对取得的战果不做进一步扩大,导致打击犯罪不到位、犯罪势力不能根除等问题。
人民群众在动态化的治安环境中需要公安机关为其提供更多的安全感。
警力的不足却限制了见警率。
这种供需矛盾容易引起群众的不满情绪,尤其在社会治安状况有所恶化的情况下。
于是,公安机关考虑招录更多的警察以应对形势的需要。
那么,作为公务员的警察将凭借其工作的稳定性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人们试图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公安队伍,以谋得一份固定工作。
而那些自身素质不高的警察就会给公安工作带来很多不确定性。
这些不确定性不利于公安队伍的建设,不利于公安机关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不利于发展和谐的警民关系。
由于在市场条件下,国家为建立“小政府、大社会”运行机制的需要,警察的数量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我们不得不考虑警察以外的其他从事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民间防范辅助力量,如单位内部的保卫组织、保安队伍、社区的各种巡逻防范人员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治安志愿者。
这些社会力量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业警力的不足,为有效地防止、控制和打击犯罪、减轻民警的工作压力等方面提供帮助,直接地增加了公民在动态化治安环境中所必须要的安全感。
城墙再高,也可以被攻破。
人力投入多,并不代表有好的效果。
管理者需要对各种治安防范力量做合理的安排,包括明确分工与职责,制定统一的行为标准与裁量标准,保障后勤服务和完善奖励机制等。
公安机关领导应深入调查与研究,制定一套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标准化框架,并在框架内按程序进行各项工作。
公安机关管理者在组织实施一系列标准化措施时要注意循序渐进的方法,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二、警察队伍的质量
(一)警察核心价值观
《警察法》总则第三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规定体现了人民警察的价值取向之一,即服务人民。
近两年,从中央到地方,公安机关开展了对公安精神的讨论,并大体确立了“忠诚、为民、公正、贡献、廉洁”的警察核心价值观。
要打造一支政治坚定、
业务精通、精于实践的警察队伍,就必须培育这支队伍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决定了公安机关对待警民关系的态度以及态度产生的行为。
警民的和谐不仅存在于单个警察与群众的实际互动中,也存在于群众对这支队伍总的看法里。
核心价值观要求警察队伍的建设必须在多方面同时进行,包括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警察礼仪和具备良好的警察素质、公共关系、信访工作,并在一系列工作中做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
(二)警察执法规范化
要将这样的价值理念贯彻在警民关系建设中,不是一件易事,但也并非一件难事。
前文分析了警力不足引发的警民不和谐问题,得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际上,公安机关合理安排警力的同时便提升了警察队伍的质量。
一套切合实际、考虑长远、相对最优的行为标准能够要求民警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使民警执法更加规范。
长此以往,群众越了解警察的规范执法,越能理解警察,因此产生警民间的理解与配合。
比之强调公安工作形式上的完美,规范执法的一点进步显得更为实用、可靠、贴近群众。
(三)良好的外部环境
经过专业化的培训,人民警察队伍能吃苦、能战斗、工作能力也强,但所处的大的职业环境不容乐观。
警察队伍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不可避免地和其他社会子系统发生联系,仅仅依靠公安机关的力量促进警民关系全面和谐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产生于其他系统的问题往往转移到公安系统中,只有公安系统与该系统的协调配合才能有效解决。
因此,政府的各部门间应注重相互合作,加强信息交流,共同防范、共同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