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怎样停顿和断句

合集下载

专题06文言文停顿-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文言文阅读

专题06文言文停顿-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文言文阅读

专题06文言文停顿(解析版)【考点穿透】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代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中考对断句的考查,从题型来讲有两种:一是客观题,一是主观题。

从材料的来源来看,有的出自所选文段,有的出自其他典籍,还有的出自教材后的补充文段。

从所选语句的特点来看,有的句式整齐,有的有明显的标志。

从考查重点来看,侧重于语法停顿而非语音停顿,一般不考具体的标点,只要求用斜线断开。

文言文停顿与断句规律文言文中的停顿与断句有两种:一是句子与句子间的停顿,即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一是句子中短暂的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的成分关系和意义关系来划分语气停顿。

确定文言文停顿与断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一、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时,一般应停顿,如“至”、“夫”、“若夫”、“盖”、“故”、“惟”等。

例:盖/大苏泛赤壁云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而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时,需停顿。

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三、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四、“也”在句子中间时,一般应停顿。

例:余闻之也/久矣五、古代的年号、国号、官职、爵位、地名等之间一般要停顿。

例: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六、句子中有省略成分时,一般应在省略位置后或前省与后省之间停顿。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典例在线】【1-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0.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晋陶渊明独爱菊【答案】晋陶渊明/独爱菊【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的能力。

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整理资料

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整理资料

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什么叫断句?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文言文断句口诀:常用虚词是标志抓住“曰”“云”“言”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借助修辞与骈句相同词语相连中间断根据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断句规律:一、常用虚词是标志(一)常用句末语气词(句尾助词)后面可断句。

如“矣、耶、哉、与(欤)、焉、兮、耳、而已、(乎)、(者)、(也)”等。

特殊情况:1、“者”,在作“……的人”或者表示间断停顿、或“者也”连用时,其后不能断句。

2、也”也常用在句间,表句间语气舒缓,诵读时不能停顿,其后不能断句。

3、“乎”有时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如:生乎吾前),其后不能断句。

(二)常用句首语气词(发语词)前面可断句。

如“岂(岂独)、其、盖、唯、盍、夫、且、且夫、若夫”等。

(三)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前后都可断句。

如“嗟夫、嗟乎、呜呼”等。

(四)常用句首时间词前可断句。

如“顷之、俄顷、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俄、有间”等。

(五)常用句首关联词前面大多可断句。

如“故、故而、是故、以故、(然)、因、(而)、(于是)、苟、纵、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虽然、至于”等。

二、抓住“曰”“云”“言”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顿开,后面“曰”的内容一般要加双引号。

如果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三、习惯句式掌握住(一)表示感叹的固定格式如:1、何其……也(译为“多么……啊”。

)2、一/壹何……(译为“多么……啊”)3、(其)……之谓也/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4、直/特……耳(只不过……罢了!)5、惟……耳(只是……罢了!)6、亦……哉(也真是……啊!)(二)表揣度的固定格式1、得无……乎/耶/邪(可译为"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2、无乃……乎(耶)(译为“恐怕……吧?”)(兼表反问)3、……庶几……欤(……或许……吧?)4、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三)表疑问的固定格式1、可得……欤2、孰与……乎3、如……何4、奈……何5、若……何6、何……焉为7、何也(何……也)8、何哉(何……哉)9、何以……?10、何所……?11、何为……?(四)表反问的固定格式1、何……之有(宋何罪之有?)(“有何……”的到装)2、何……为(何辞为?)3、不亦……乎(不亦说乎?)4、无乃……乎(无乃不可乎?)5、得无……乎(得无异乎?)6、其……乎/也/耶7、安……哉8、况……乎(五) 表选择的固定格式1、与其……孰若(无宁) ……(可译为“与其……哪里比得上(不如)……”。

中考文言文断句八大方法(一)

中考文言文断句八大方法(一)

中考文言文断句八大方法(一)中考文言文断句八大1. 根据句中停顿断句法•停顿位置:文言文中的句子通常由多个字组成,并且在书写时会略去标点符号。

根据句子内的停顿位置来进行断句。

•停顿词:在文言文中,某些词汇常常用作停顿词,如“而、之、乎、何、也、应、不、者”等。

如果句子内含有这些停顿词,可以在停顿词后面断句。

2. 根据语法断句法•句号、问号、感叹号:根据文言文的句号、问号和感叹号进行断句。

在文言文中,这些标点符号通常不出现,但可以根据句子意思补充适当的标点符号。

•主谓宾结构:文言文中的句子通常采用主谓宾结构,即主语、谓语和宾语的组合。

可以根据主谓宾结构进行断句。

3. 根据意义断句法•词组结构:文言文中的一些词组通常在句中有明显的结构,可以根据这些结构来进行断句。

如“以…为…”、“无论…还是…”等。

•并列结构:如果句子中存在并列结构,可以根据并列结构的位置进行断句。

如“既…又…”、“或…或…”等。

4. 根据修辞断句法•修辞手法: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很多,如对偶、反复、排比等。

可以根据修辞手法的出现位置进行断句。

如果修辞手法出现在一个句子的两个部分之间,可以在修辞手法的位置进行断句。

5. 根据连词断句法•连词:在文言文中,一些连词常常用作衔接句子的作用,如“而、亦、乃、故”等。

可以根据这些连词的出现位置进行断句。

6. 根据修饰语断句法•修饰语:文言文中的修饰语通常用来修饰主语、宾语或动词。

可以根据修饰语的位置进行断句。

7. 根据标点符号断句法•分号、逗号:文言文中也会使用分号和逗号来表示句子之间的关系。

可以根据这些标点符号进行断句。

8. 根据词义断句法•词义: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义来进行断句。

如果一组词语在句子中有明显的意义划分,可以根据这些词语的意义进行断句。

以上是中考文言文断句的八种常见方法。

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多种方法进行断句,以确保句子的语义清晰、表达准确。

断句不仅是对文言文重要的解读工具,也是提高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的有效练习方法。

【中考语文】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与口诀汇总

【中考语文】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与口诀汇总

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与口诀汇总断句技巧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断句的基本技巧:1.弄通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

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其它的词】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4.找出动词,明确句意。

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

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中考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

中考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

中考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一)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

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确定节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

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

例如至若春和景明若夫淫雨霏霏然则北通巫峡诚宜开张圣廷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例如且焉置土石虽我之死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其如土石何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如: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②可/以一战。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例①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分开来读。

例②中“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用来”的意思。

例③中的“中间”,“中”是“中间”,“间”是“夹杂”。

3、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臣卑鄙”是主谓短语作宾语,不能读成“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佳木/秀而繁阴。

③问/今是何世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例③中“佳木”是动作的发出者,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部分之间应作停顿。

文言文停顿的规律口诀

文言文停顿的规律口诀

文言文停顿的规律口诀
文言断句的七个口诀如下:
1.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2.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3.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4.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5.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6.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7.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断包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条件。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
1.是否需要“断句”,决定于句子的语气。

2.主语较长时,其后要断句。

3.句首状语后要断句。

4.即使主语较短,但当出现表示提顿的词语(如“者”)时,其后要断句。

5.句中出现标示语气延长的词语(如“也”)时,其后要断句。

6.对话的提示语(如“曰”)后,要断句。

7.主谓倒装时,中间要断句。

8.独立成分前后,应该断句。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考点解析】《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语文)》对文言句子的朗读要求是:“根据已有的文言知识正确地朗读”。

文言文停顿断句作为古诗文的诵读的重要能力之一,是中考考查基本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初中毕业考点的常考内容之一,通常中考所占分值为2-3分。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知识点】一.什么是断句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接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所以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

通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给古文断句又叫“断句读”。

二.怎样划分文言停顿划分文言停顿,一般要从句子语法结构和语意关系来进行。

三.停顿小技巧(一)句子语法结构1.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之间要作停顿(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可以不停顿),以使语意明确。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2.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

如:“至于”“夫”“若夫”“盖”等。

例:夫/君子之行3.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

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4.句首关联词后面应停顿。

例:然则/天下之事5.时间状语在句首要停顿。

如:当/先主/屯新野6.注意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反问句等。

(二)语意关系1.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后要停顿。

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2.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

如:可/以为师矣3.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

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文言文中的对话常常以“云”“曰”为标志。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例:子曰/学而时习之【练习巩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中考语文 文言文断句技巧与针对练习

中考语文   文言文断句技巧与针对练习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 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 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虚词断句法
句首: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且夫、 嗟夫、嗟乎、呜呼 句首时间词:顷之、俄顷、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俄、有间 句尾:也、矣、焉、耳、耶(邪)、与(欤)、哉、夫 疑问词:何、胡、安、曷、奚、曷、孰、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 关联词:向使、苟、故、况、已而、岂非、岂、虽、虽然、纵、纵使、假使、 是故、则、然则、或、而况、已而、于是、岂、岂非 (句首语气词、时间词、句末语气词之后往往断开。关联词、疑问词之前断开)
3.若句首出现表总结性的词语 故 / 自号曰醉翁也。 是以 / 先帝简拔 / 以遗陛下。 遂 / 率 / 子孙荷担者三夫。 于是 /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故 / 君子有不战,战 / 必胜也。 以是 / 人 / 多以书假余。 乃 / 重修岳阳楼。
4.“古二今一”原则,即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
D.吾/谁与归
“古仁人”是一个短语,不应分开,所以C项错了。 A项是语意转折的停顿,B项是承接上文的连词后停顿,所以这两项对了。 D项是主谓间的停顿,也对。
五、哪些地方不可停顿
表示完整概念的短语中不能停顿,否则就把意思读错了 1.偏正短语。 如:而 / 乡邻之生 / 日蹙。得道者 / 多助。
2.介宾短语。 如:不足 / 为外人道也。 3.固定结构。 如:其 / 如土石何?(“如……何”是特殊的固定用法,相当于 “把……怎么样”的意思,不能拆开,必须连读。) 4.起舒缓语气、调节音节作用“之”的前后不能停顿。
针对练习
例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B )

中考文言文断句八大方法

中考文言文断句八大方法

中考文言文断句八大方法
中考文言文断句八大方法如下:
1. 望文断句法:通过直接根据语句中的标点符号和句意来进行
断句。

2. 主谓宾判法:依据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来确定断句位置。

3. 修辞断句法:利用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等来辅助断句。

4. 迂回断句法:根据句中的逗号、分号、顿号等停顿标点来进行断句。

5. 主次断句法:根据句子结构的主次关系来进行断句。

6. 分段断句法:将长句分成多个段落,每段都有自己完整的句子结构。

7. 重复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重复成分来确定断句位置。

8. 前后呼应法:根据句子中的前后呼应、对仗关系来进行断句。

以上是中考文言文断句的八种常用方法,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断句,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2021中考文言文怎样停顿和断句

2021中考文言文怎样停顿和断句

中考文言文怎样断句和划分句子朗读节奏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

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文言文怎样断句学习古文首先要学会断句,准确掌握句子中的停顿,这对理解文章名单句意和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能力大有帮助。

课外文言文阅读中断句题型比较常见。

一、利用虚词断句口诀:"日"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圈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之后画斜线。

或断或连依句意,虚词辅助做判断。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方法节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古典诗文的节奏指的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在诗文适当的地方所作的短暂停顿。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划分朗读节奏是课内文言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诗词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

四言诗,按意义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如: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五言诗,按意义单位可划分为“二三”如:问女/何所思。

按节奏单位可划分为“二二一”如:大漠/孤烟/直;或是“二一二”如:举头/望/明月。

故人具鸡黍按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故人/具/鸡黍.也可按二三的节奏形式划分为:故人/具鸡黍。

七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青山/相对出。

文言文断句的5个小妙招

文言文断句的5个小妙招

文言文断句的5个小妙招
1. 寻找句末的关键词:文言文中的句子往往会用一些表示句尾的关键词,比如“也”、“而”、“然”等。

这时,你只要把它们当作句号,就能够将句子分割出来了。

2. 熟悉常用的句式:文言文当中,会有一些特定的句式,比如“名词+不及+名词”,“名词+并+名词”等等,我们如果熟悉这些句式,就可以很快地将它们分隔开来。

3. 找出主谓宾结构:文言文中的句子,往往都是一个主谓宾结构,比如“秦氏和燕氏,各有其国”这句中,“秦氏和燕氏”就是主语,“各有其国”就是谓语,这样,我们就可以以谓语来将句子分开了。

4. 重点寻找助动词:文言文中的句子,往往都会有一些助动词,比如“使”、“令”等,如果我们在句子中找到了这些助动词,就可以把它们当作一个句子的结束,从而将句子分隔开来。

5. 寻找句中的逗号:文言文中的句子,往往会有一些逗号,比如“去者,若返之”中的“,”,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句中的逗号,就可以把它们当作一个句子的结束,从而将句子分隔开来。

中考语文备考:文言文断句题6句口诀

中考语文备考:文言文断句题6句口诀

中考语文备考:文言文断句题6句口诀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一、概念: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中考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考题,主要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

选择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选择准确的,一类是选择错误(或不准确)的。

主观题类型主要是用“/”直接划分节奏。

二、断句的基本方法:首先:弄通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假如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学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

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口诀: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主谓谓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漫步走。

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

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专有名词分清晰,节奏划分顾全貌。

这是一首文言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的口诀。

下面详细解说这一口诀,以便于大家灵活运用。

(一)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划一划二不划三”意思是说在一句文言句子中,停顿一二次是常事,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就很少了,即使是要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做题时,也可以省去可划可不划的地方。

(二)主谓动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寻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

江西省中考文言文节奏划分总结

江西省中考文言文节奏划分总结

江西省中考文言文节奏划分总结
一、主谓之间要停顿。

(重在判断主语,尤其是特殊主语)
1、一狼/洞其中。

2、君之病/在肌肤。

3、宋/何罪之有。

4、陈太丘与友/期行。

5、左将军王凝/笑而不答。

6、其一/犬坐于前。

7、余闻之也/久。

二、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往往要停顿(要注意动词管到哪里为止)。

1、忘/路之远近。

2、恐/前后受其敌。

3、衔/远山,吞/长江。

三、动词与后面状语(它的补语)间常常要停顿。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句中转折连词前一般要停顿。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人不知/而不愠。

4、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五、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

1、尝/与人佣耕。

2、俄而/百千人大哭。

3、今/天下三分。

4、今/齐地/方千里。

六、句首发语词或关联词语之后,应当停顿。

若前面有“顾、夫、盖、其、且、至若”等发语词,
1、且/人患志之不立。

2、其/真无马邪?
3、至若/春和景明。

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5、盖/大苏泛赤壁云。

6、故/君子有不战。

7、若夫/霪雨霏霏。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范本模板】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范本模板】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一)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

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确定节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

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

例如至若春和景明若夫淫雨霏霏然则北通巫峡诚宜开张圣廷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例如且焉置土石虽我之死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其如土石何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如: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②可/以一战。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例①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分开来读.例②中“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用来”的意思。

例③中的“中间”,“中”是“中间",“间”是“夹杂”。

3、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臣卑鄙"是主谓短语作宾语,不能读成“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佳木/秀而繁阴。

③问/今是何世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例③中“佳木"是动作的发出者,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部分之间应作停顿。

中考文言文节奏如何划分

中考文言文节奏如何划分

中考文言文节奏如何划分1、主谓之间要停顿:主语(人、事、物)后停顿如:(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武陵人/捕鱼为业(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4)天时/不如地利(5)上/知天祥终不屈(6)余/忆童稚时(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动宾、动补之间(谓语和宾语、谓语和补语)要停顿:(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忘/路之远近(3)衔/远山,吞/长江(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5)征/于色,发/于声(6)苟全性命/于乱世3、句首语气词、发语词、总结性词语后面要停顿:主要有:“盖”、“夫”、“若夫”、“故”、“是故”(1)盖/竹柏影也(2)若夫/淫雨霏霏(3)盖/大苏泛赤壁云(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 ) 夫/环而攻之(6)故/时有物外之趣4、关联词、连词要停顿(句首连词后停顿、句中连词前停顿)。

主要有:“若”、“而”、“然”、“然则”、“则”、“且”(1)遂/与外人间隔(2)环而攻之/而不胜(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人不知/而不愠(5)然则/北通巫峡(6)然/数年恒不一见(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5、“古二今一”词朗读时须分开:如:(1)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2)故/人不独亲其亲(3)可/以一战《曹刿论战》(4)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公输》6、古代的时间、地名、国名、年号、官职等应作停顿。

(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2)今/骤获多金今/天下三分(3)庆历二年/进士(4)时/世祖皇帝多求才南宫(5)宋/何罪之有?宋/有富人(6)俄而/百千人大呼既而/风定天清时间词:俄而、已而、少时、是时、未几、无何、忽、倏忽、、倏尔、已而7、其他特殊句式停顿:(1)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2)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式(3)何陋/之有倒装句式。

文言文停顿的六个要点

文言文停顿的六个要点

文言文停顿的六个要点一、主谓之间要停顿。

主语和谓语构成单句的结构,诵读时要停顿。

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这里“禽兽之变诈”是主语部分,“几何哉”是谓语部分,中间要停顿。

又如:可爱者/甚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二、谓宾之间要停顿。

宾语也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独立性较强,谓语中心语和宾语之间一般也要停顿。

例:衔/远山,吞/长江,这里“衔”和“吞”是谓语中心语,“远山”和“长江”是宾语,中间要停顿。

又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广/故数言/欲亡三、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文言文和现代文不同,现代文用作状语的成分,文言文中往往后置用作补语。

如果介宾短语作补语,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里“受任”“奉命”都是谓语中心语,“于败军之际”“于危难之间”都是补语,它们之间要停顿。

又如: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其一/犬坐/于前四、“古二今一”词语之间要停顿。

有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在古汉语中则是两个单音节,意义也有所不同,诵读时中间要停顿。

例: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这里“中”是中间的意思,作主语;“间”是夹杂的意思,作谓语中心语,它们之间要停顿又如:可/以/一战而/乡邻之生/日蹙五、关联词语后面要停顿。

分句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在其组合中,常用到关联词语,这些关联词语后面要停顿。

例: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这里“然”是然而的意思,属于句子之间的关联词语,其后要停顿。

又如: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六、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首,总领全句乃至全段,如“夫”“盖”“若夫”“至若”等,诵读时必须停顿,否则会响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滁人/游也,这里“至于”总领后面几个分句,所以“至于”后面应停顿,否则不能显示它的总领作用。

又如:夫/战,勇气也盖/大苏泛赤壁云借助语法知识,读出停顿。

1.主谓之间应稍加停顿。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主谓之间停顿。

如“一狼/洞其中”。

2. 动宾之间停顿。

如“无/丝竹之乱耳”。

3. 动词与后置状语之间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如“骈死/于槽枥之间”。

4. 遇到省略句时,在省略的词语处停顿。

如“其一/犬坐于前”。

5. 遇到倒装句时,通常在倒装的成分后停顿。

如“甚矣/汝之不惠”。

6. 按句首独立性质的词语停顿,如发语词、总结性词语、连词等后面要停顿。

如“夫/环而攻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7. 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要分开读。

如“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这个“活用词”之前要停顿。

8. 遇到提示停顿的成分时,自然停顿。

如“省略成分断没错”。

以上是文言文停顿划分的基本原则,可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运用。

文言文断句停顿原则

文言文断句停顿原则

文言文断句停顿原则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正确的断句和停顿是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意图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指导原则,帮助你进行文言文的断句和停顿:1. 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常常出现句首语助词和关联词,如“夫”、“盖”、“然”等。

在这些词语后面应该适当停顿,以突出语句的结构和层次。

2. 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在文言文中,有时两个单音词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而在现代汉语中可能需要多个词语才能表达。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将这两个单音词分开读,而不是连读。

3. 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在文言文中,词语的顺序往往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因此,要根据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词语顺序来停顿,确保语句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4. 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在文言文中,有时名词可以作为状语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在这种情况下,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该连读,而不是分开读。

5. “而”字后应该停顿“而”字在文言文中常常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词语或句子。

在“而”字后应该适当停顿,以突出其连接作用。

6. 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在断句和停顿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保留原文的句子结构。

如果原文中存在复杂的句子结构或长句,可以通过适当的停顿来体现其原貌。

7. 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在文言文中,有时会省略某些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在节奏停顿时,应当体现出这些省略成分,使语句更加通顺和理解。

8. 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在文言文中,经常会出现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和地名等特定名词。

对这些名词的不了解容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因此,在阅读前应当对相关背景知识有所了解。

9. “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在文言文中,“也”字常用于句中表示语气和停顿。

在朗读时,应当在“也”字后面适当停顿,以突出语句的语气和节奏。

10. 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最终,对文意的理解是确定停顿的关键。

初中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规律

初中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规律

初中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规律初中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规律文言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全国各地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

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的基础,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地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

不少同学反映文言句子浩如烟海,一个句子一种停顿,难以掌握。

其实只要我们“把握两个原则,遵循五个规律”,一般就能正确停顿好。

一、两个原则1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

如:①“今/天下三分。

”(《出师表》)“今”是一个词,“天下”又是一个词,不能把“天下”断开,“今”和“天”不能连读。

②“而乡邻之生/日蹙。

”(《捕蛇者说》)“乡邻之生”和“日蹙”是两个偏正短语,都不能断开,“生”和“日”不能连读。

2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如: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岳阳楼记》)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唐贤今人的诗赋刻在它的上面。

“唐贤今人诗赋”是个偏正短语,“唐贤今人”做“诗赋”的定语。

“唐贤今人诗赋”不能断开,如果把它断开,在“唐贤今人”后停顿,就变成“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似乎刻的是“唐贤今人”和“诗赋”,这就是改变了句子的原意。

二、五个规律1主谓之间要停顿。

如:④“永州之野/产/异蛇。

”(《捕蛇者说》)⑤“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

如:⑥“必有/得天时者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⑦“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3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

如:⑧“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⑨“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4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

如:⑩“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11]“然则/北/通巫峡。

”(《岳阳楼记》)5古今异义词之间要停顿。

如:[1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13]“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以上只是文言句子停顿的一般原则和规律,朗读时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重在“语意”上花功夫,不要曲解句意才是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怎样停顿和断句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一个关键,只有读才能读懂,读涉及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关于读,过去认为很难用笔试的形式来考查,现在在还没有条件推广口试的时候,读的这几项内容在近几年的笔试中考卷中还是有所体现,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后,这方面的考试有加大的趋向。

在笔者收集的这50多份中考试卷中,有1/6 的试卷都有这方面的考题,特别是课程改革实验区的试卷,这方面的内容占1/5,现就以读的节奏为例谈谈怎样断句。

文言文句子内部的停等,一般从句子结构与语意两方面来分析:
一、从句子结构来看,要掌握两点:
(一)主谓间、动宾间、状中间、动补间常常要停等。

如:
例一、(云南省2005年课改题)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
B、王之蔽/甚矣
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这里A项的主语是“齐国的地方”,谓语是“方圆几千里”,所以这句要在“齐地”后停顿。

B项中“蔽”是动词谓语,“甚”是补语,所以在“蔽”后停顿是正确的。

C、D两项中“臣之客”与“朝廷之臣”是主语,应在它们后停顿才对。

再如:
例二、(济南2005年课改题)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2分)
余闻之也久。

这句中“余”是主语,“闻之也久”是谓语,所以要在“余”后停顿。

还有《狼》中的“屠/自后/断/其股”一句,“屠”是主语,“断”是动词谓语,“其”是宾语,所以在“屠”后停顿是主谓间停顿,“断”后停顿是动宾间停顿,“自后”停顿是状语与中心语间停顿。

(二)成分省略处要停顿。

如:“便要/(渔人)还家”,“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等。

二、从语意上看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前后语意发生转折的地方一定要在转折连词前有所停顿。

如:
例三、(常德市2005年中考题).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蜀之鄙/有二僧
B.子/何恃而往
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D.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
这里C项“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富者不至”但是“贫者至”,前后语意发生了转折,转折连词“而”前有了停顿,所以这项对了;D、项“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己凭靠着头脑聪明和反映敏捷的天赋但是不努力学习,在语意发生了转折的“而”前停顿才对,所以这项错了。

A、B项是主谓间的停顿,是正确的。

再如下例(2)就与这里的C句一样,(1)是主谓间的停顿,在“人之为学”后停顿。

例四、(福州市2005年中考题)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2分)(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2)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二)今为一词,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的要分开读,以示区别。

如“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是不要的意思,“论”是说的意思,因此,“无”与“论”要断开来。

还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中,“虽”是虽然的意思,“然”是这样的意思,所以也要断开来读。

(三)承接上文的句首助词、连词与句中语气助词后要停顿。

如“夫/战,勇气也”,“乃/悟前狼假寐”,“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等。

(四)表示完整概念的短语中不能停顿,否则就把意思读错了。

例五、(重庆北碚2004课改题)下面句子的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B )(2分)
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这里意思是,我看他们的车轮轧出的痕迹乱了,旗也倒下了,所以追逐他们。

我看和望的对象是“他们的车辙怎样”、“他们的旗怎样”,“视其辙乱”与“望其旗靡”这个表示完整概念的短语间就不能断开,所以A、C两项就错了。

“故”是承接上文的连词,后应停顿,因此B项才对。

例六、(邵阳市2005年中考题)朗读下列句子,语意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句是()(2分)
A. 先天下之忧/而忧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尝求古仁/人之心
D.吾/谁与归
这里的“古仁人”是一个短语,不应分开,所以C项错了,A项是语意转折的停顿,B项是承接上文的连词后停顿,所以这两项对了。

D项是主谓间的停顿,也对。

例七、(厦门市2005年中考题)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期日/中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D.故人至/暮不来
这里A项意思是“到了日中”,“日中”是中午的意思,不能分开;B项不是“子骂父”而是“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应在“子”后停顿才对;C项“下车”与“拉他”两个动作间的停顿,对了;D项是老朋友到日暮还没有来,“至暮”不能分开来,这项为错。

例八、(重庆2005年中考题)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这里“草木之花”、“出淤泥而不染”、“花之富贵”都是完整的短语,如果读断读碎,让人不知所云,因此这里A、C、D三项为错。

(五)表示突出强调的地方,停顿要使意思讲得通。

例九、(福州2005年课改题).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2分) (l)虽千里不敢易也(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这里(1)项的意思是为了突出强调“即使千里”这么大的地方也不敢换,何况才五百里,所以应在“千里”后停顿才对;(2)项意思是你/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秦王为了威吓唐雎,用“天子之怒”来直接吓唬,那种气势、那种语气可想而知。

所以在“公”后停顿一下,“闻”后停顿一下,才能突出强调秦王那种骄横。

例十、(山西2005课改题).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余幼时/即嗜学B.益慕圣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D.烨然/若神人
这里A项意思是说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突出“年幼时”,所以在“年幼时”后停顿是对的;B项意思是更加敬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强调的是“益慕”,所以在“益慕”后停顿才对,再则,“圣贤之道”是一个完整的短语,不可分开,这项就错了;C项突出强调的是没有鲜嫩、好吃的肉菜,“无”后停顿是对的;D项是突出光彩照人的样子,所以“烨然”后停顿是对的。

同学们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多分析、多思考、多总结,就会找出规律来,自然形成自己对文言文的语感,读准文言文内容,在考试中也不难对付这类的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