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了哪些大型并购
中企海外并购10大成功与5大失败案例
中企海外并购10大成功与5大失败案例1.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2024年):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以430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瑞士先正达公司,这是中国企业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例之一、这次收购使中国在全球化工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获得了先进的工艺和技术。
2. 腾讯收购Supercell(2024年):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以8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芬兰游戏开发商Supercell。
这次并购使腾讯成为全球游戏产业的领导者之一,并加强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地位。
3.中国保利集团收购阿根廷大豆逐鹿(2024年):中国保利集团以3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阿根廷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商逐鹿集团。
这次收购增强了中国在全球大豆市场的话语权,并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4.美的集团收购库卡(2024年):中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以53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
这次并购使美的集团获得了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和专利,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5.中国恒大收购多特蒙德(2024年):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恒大集团以4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德甲足球俱乐部多特蒙德。
这次收购提升了恒大在全球体育产业中的影响力,并为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体育市场奠定了基础。
6.中国车企收购沃尔沃(2024年):中国汽车制造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
这次收购使中国汽车企业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和品牌,有助于提升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7.中石油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尼克森(2024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加拿大能源公司尼克森。
这次并购使中国石油企业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全球能源市场的份额,并增强了能源资源供应的稳定性。
8.中国移动收购巴基斯坦PTCL(2024年):中国移动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巴基斯坦电信公司PTCL的51%股份。
这次收购帮助中国移动进入巴基斯坦市场,并在国际市场上扩大了其移动通信服务的范围。
中国企业赴美并购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赴美并购案例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并购案件数量也大幅度增加。
其中,中国企业赴美并购案件的数量和规模居于全球前列。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国企业赴美并购案例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中国企业赴美并购的背景和现状;其次,分析中国企业赴美并购的成功案例;最后,探讨中国企业赴美并购中的风险和挑战。
一、中国企业赴美并购的背景和现状中国企业赴美并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中国与美国开始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份额。
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科技创新中心,自然成为了中国企业的主要目标地之一。
据统计,从2000年至2019年底,中国企业赴美并购案例总计超过600笔,涉及金额超过1300亿美元。
这些案例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能源、金融、科技、房地产等多个行业。
其中,中国企业在科技领域的收购金额占比最大,达到了超过50%。
(1)海尔收购GE电器2016年,中国的家电巨头海尔以54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的家电部门。
这笔交易是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最大一笔收购,也是首次有中国企业收购了一个全球500强企业。
收购后,海尔成为了全球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2)双汇集团收购斯密斯菲德食品2017年,中国最大食品工业企业之一的双汇集团以72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美国第三大猪肉加工企业斯密斯菲德食品公司。
这次收购让双汇集团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之一,同时也扩大了双汇在美国市场的影响力。
(3)菲克芯片公司收购雅马哈半导体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企业菲克芯片公司以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雅马哈半导体公司。
这次收购让菲克芯片公司成为了全球第三大模拟混合信号芯片制造商,同时也让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在中国企业赴美并购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风险和挑战。
其中,最大的风险之一是政策风险。
中国半导体十大海外并购案例
中国半导体十大海外并购案例作者:谢泽锋来源:《英才》2018年第06期时间:2013年12月、2014年7月收购价格:17.8亿美元、9.07亿美元标的所在地:美国细分领域:手机处理器、射频IC的设计2013年12月,紫光集团正式对外宣布完成对展讯的收购案,将以每股 10.33 美元 / ADS 31 美元的价格,全数纳入成为紫光集团旗下子公司。
这项并购案总金额约为 17.8 亿美元。
2014 年 7 月,紫光集团又以9.0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上市公司锐迪科微电子,加强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的整合与协同。
两项收购完成后,紫光集团将展讯和锐迪科整合为紫光展锐,并于2014年获得了英特尔90亿元(约合15亿美元)的注资。
目前,紫光展锐每年提供7亿套手机芯片,占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的27%,全球第三,营规模已经跻身全球前十大IC设计企业阵营。
成为我国在手机芯片领域对抗高通和联发科的“新平衡者”。
时间:2017年2月收购价格:27.5 亿美元标的所在国:荷兰细分领域:标准件2017年2月7日建广资产和恩智浦半导体共同宣布,恩智浦半导体旗下的标准产品业务部门正式完成交割,交易金额为27.5亿美元(约合181亿元),创造了我国半导体行业史上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案。
交易完成后,恩智浦的标准产品业务部门将成为一家名为 Nexperia 的独立公司。
恩智浦的标准产品业务,包括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及PowerMOS等产品,除了设计部门,该交易还包括恩智浦位于英国和德国的两座晶圆制造工厂和位于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的三座封测厂和位于荷兰的恩智浦工业技术设备中心,及标准产品业务的全部相关专利和技术储备,涉及约1.1万名员工。
恩智浦的标准产品业务的覆盖率、生产能力和盈利能力均为全球领先。
恩智浦官方资料显示,其标准产品业务在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应用领域包括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电信通讯、消费电子等。
恩智浦的标准产品客户数量超过2万家,涵盖了汽车、工业、计算机、消费类等重要应用领域及知名企业。
企业海外并购分析——以闻泰科技并购安世半导体为例
企业海外并购分析——以闻泰科技并购安世半导体为例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跨境并购在我国实现了飞速发展,虽然近年受国内外政策变化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企业跨境并购的数量有所下降,但由于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稳步推进,以及我国对外投资行业结构的持续优化,跨境并购仍为我国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
如何通过合理的融资安排来实现并购资金的顺利筹集,是目前我国企业在跨境并购过程中的重点关注问题。
本文通过我国目前最大的半导体并购案——闻泰科技并购安世半导体这一典型的“蛇吞象”式海外并购,通过对此次并购融资的分析,为国内其他科技型企业的海外并购融资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海外并购并购融资一、引言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对象,我国为此出台了许多鼓励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扶助科技型企业的政策。
国家对新兴产业加大了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半导体芯片产业。
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产业之一,半导体行业在中国具有极大的发展市场。
但是目前,同众多科技型企业一样,由于很多的核心技术资源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企业如果想进行科研创新、突破行业壁垒,最快的方式就是选择通过与先进大公司的海外并购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回顾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国内企业将海外并购的目标定为那些拥有较强技术储备或者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知名公司。
在目标公司的规模和实力远大于自身的情况下,国内公司通过运用多种融资方式完成了对目标公司的收购。
这种以弱并强,以小吞大的“蛇吞象”式的跨境并购已经在我国多次上演。
在本文选取的案例中,闻泰科技属于通信行业,其主营业务为通讯设备制造。
闻泰科技作为国内手机ODM(原始设计制造)厂商的龙头,其手机 ODM 出货量一直居于首位。
而其所并购的安世半导体是安世集团在境外经营的实体公司,是全球半导体龙头厂商。
并购整合后,闻泰科技的实力大幅提升,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技术完整的企业。
二、文献综述1.海外并购研究首先是并购动因,杨威等(2019)对我国2008 年-2014年期间的277个资产重组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企业的多元化并购会引起溢价收购,可以促进企业实现转型发展。
中国企业赴美并购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赴美并购案例分析近年来,中国企业对于海外投资和并购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其中美国是最为受关注的目的地之一。
下面将分析几个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并购案例,以期更好地了解这些并购的背景、优势和风险。
1. 酷派收购英特尔手机业务2014年,中国手机制造商酷派收购英特尔手机业务,以加强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
虽然这是一笔小额交易,但对于酷派来说却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可以让其增强其手机销售和智能手机的研发水平,进一步扩大其国际业务。
2. 海尔收购通用电器家电业务2016年,中国家电巨头海尔花费53.5亿美元收购了通用电器的家电业务。
这一交易增强了海尔在北美地区销售家电的能力,并为其提供了更多的产品线扩展和市场机会。
它同时还有助于扩大海尔的全球市场,利用通用电器在发达国家的广泛渠道。
3. 阿里巴巴收购美团2015年,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食品配送平台美团。
这是阿里巴巴在美国的首次大型投资交易之一,这笔交易不仅更进一步扩大了阿里巴巴在海外的业务领域,也使其进一步扩展了其食品配送服务和移动支付业务。
4. 乐视收购美国电视品牌Vizio2016年,中国互联网和智能电视制造商乐视以20亿美元收购美国电视品牌Vizio,这是中国企业在美国电视市场的一次雄心勃勃的尝试。
该交易有望扩大乐视在美国的智能电视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强乐视在娱乐和互联网内容领域的能力。
在分析这些收购案例时,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中国企业在美国收购的目的都是为了扩大其国际业务并增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另外,通过收购美国公司,这些中国企业还可以利用其在产品研发、市场开发和渠道建设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然而,海外并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例如,文化和管理问题,政治和法律风险,以及公司绩效的不确定性等等。
因此,在进行海外交易时,中国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收购目标和计划,并花费相当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确保交易的成功完成。
中国跨国兼并和收购的24个案例
中国跨国兼并和收购的 24 个案例 中国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已经开始踏上了一条对外直 接投资的道路。
目前,中国的跨国兼并和收购行动非常适度,有一个很好的战略性的开端。
五年内,中国的跨国兼并和收购必将更加快速的发展,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1)中国积累了 大量的资本储备;2)中国劳动力的管理和技术素质越来越高;3)由于竞争日益激烈,中国 很多行业对于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4)中国公司思想开放,非常愿意学习发达国 家的管理经验。
正是由于以上四点原因,中国不仅将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而且能够将非常 具有生产力的资本带入亚洲和西方国家,在当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解决当地政府无法解决 的难题。
我记录和整理了中国跨国兼并和收购的 24 个案例,来说明我总结出的中国跨国 兼并和收购的 24 个战略。
它们反映了中国通过跨国兼并和收购所获得的资源优势、技术优 势、产品优势、品牌优势、渠道优势和投资优势。
资源战略 战略 1: 在靠近高端战略 矿产资源储备的地区布置自己的生产制造基地 目前,宝钢在巴西和世界最大的钢铁矿石 公司巴西国有铝厂成立了合资公司,在当地建立了规模达 80 亿美元的工厂。
这为宝钢在中 国和当地的高端扁钢生产提供了丰富的高档铁矿资源。
战略 2:在海外建立基地和立足点, 目的是为了将来更大规模地收购海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出资 1 亿 500 万美元收购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部分天然气资源。
这是中国第一次在海外收购石油和 天然气资源。
战略 3:为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减少资源成本、稳固重要资源的供应 为 了满足中国对于铜矿资源的需要,中国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将购买外国一些铜矿企业的股份。
这种收购行为将为国内一些重要行业提供充足稳定、价格合理的铜矿资源。
中国有色金属公 司最近策划将收购的股票上市。
技术战略 战略 4:利用投资来推动销售 东方通信公 司(Eastcom)是上海一家电信设备制造企业。
中国企业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大全1.南京新百收购英国老牌百货4月3日,江苏民企三胞集团在伦敦收购英国福来莎百货(House of Fraser)89%的股份,成为这家有165年历史英国最大零售企业之一的连锁百货公司的新主人。
此次收购是民企首次在英国收购零售业品牌,也是中国零售企业在海外最大宗收购。
未来民企利用国外品牌争夺国际市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关键词:海外收购2.步步高并购南城百货100%股份5月11日,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收购广西南城百货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收购资金总额高达15.7亿元,为近年国内零售行业最大的并购重组案。
关键词:做实“西南”3.华润万家成功收购Tesco乐购5月29日,中国最大的零售企业华润万家成功收购外资品牌TESCO乐购,合资双方将组成多元化零售合资公司,TESCO将其中国业务及现金注入合资公司,基于此,华创持有合资公司80%的股份,TESCO持有合资公司20%的股份。
Tesco内地的135家门店统一改为“华润万家”,“乐购”品牌在中国不复存在。
关键词:从此再也无“乐购”4.物美砸14亿收购中国百安居70%股权12月22日,物美集团与英国翠丰集团签署正式协议,物美以1.4亿英镑(约合14亿元)收购中国百安居70%的股权。
收购完成后,翠丰集团仍将持有百安居30%股份。
此次收购事件在零售业内可谓跨度最大,收购完成后,主要外资家居连锁品牌在中国基本“玩完”。
关键词:外资家居纷纷玩完5.永辉第四次增持中百12月18日,永辉超市与中百集团双双发布公告称,永辉超市再度增持中百集团。
第四次增持行动之后,永辉超市持有中百集团的股份比例已达到20%。
未来不排除继续增持中百集团的可能性。
永辉超市继续增持武汉中百的动力,或还来自于其二股东牛奶国际,未来要占领华中市场,联合中百这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算明智之选。
关键词:并购整合上的“一进一出”让永辉长袖善舞6.三线房地产开发商佳源集团收购五星电器12月初,百思买正式宣布将五星电器卖给佳源集团,三线房地产开发商——浙江佳源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因收购五星电器一夜成名。
中国企业赴美并购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赴美并购案例分析近年来,中国企业赴美并购的现象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美国市场,寻求并购海外企业来拓展自身的业务版图。
中国企业赴美并购案例不仅有助于促进两国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也为全球化商业带来了新的动力。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的案例为例,分析中国企业赴美并购的形式、原因、影响和风险。
一、案例分析1. 华为收购美国企业3Leaf Systems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全球信息和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2010年,华为宣布收购美国服务器公司3Leaf Systems。
这次收购是华为在美国的首次并购,也是华为在美国投资的重大举措。
通过收购3Leaf Systems,华为可以加快在服务器领域的发展步伐,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美的集团收购库卡机器人2017年,中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以43亿美元收购了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集团。
这次收购让美的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也将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竞争力大大提升。
3. 大中华区苏宁收购美国家居连锁商苏宁是中国领先的零售连锁企业,2016年,苏宁通过旗下美国子公司苏宁国际收购了美国家居连锁商欧衡。
这次收购让苏宁在美国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为其在全球零售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赴美并购的形式中国企业赴美并购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可以分为直接收购、收购股权和建立合资企业。
直接收购是指中国企业直接收购美国企业的资产,收购股权是指中国企业购买美国企业的股权或者进行合资合作。
中国企业赴美并购的原因主要包括寻求技术和品牌、拓展市场和资源、降低成本和风险等。
随着全球化的加大和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企业赴美并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不仅可以获取更多先进的技术和品牌,也可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和资源,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和风险。
中国企业赴美并购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方面,可以促进中美经济的互相交流和合作,增加两国的经济联系,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可以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
2015年上半年十大并购事件
2015年1月至5月31日,并购案例高达794起;据不完全统计总金额约为278亿美元;其中有强强联手,也有冤家联姻。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从对手到走到一起成为合作伙伴,结合才是壮大自身实力的最好方式。
竞争越是激烈的行业,资本介入越深,最终能够扭转行业格局的,不是公司创始人、不是创始人老婆,而是资本。
一、马云的手机梦:魅族目标国内前三,欲与苹果小米三分天下2月9日早上,魅族创始人黄章在微博上写下这几个字:“事情算是办好了”。
从去年10月开始就传得沸沸扬扬的阿里入股魅族一事终于公开:阿里斥资5.9亿美元入股魅族,海通开元基金跟投6000万美元。
这是魅族第一次引入战略投资者,也是阿里巴巴自上市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投资。
在三家合作体系中,阿里提供底层服务,通过阿里云的大数据挖掘,制定智能平台的标准,打造一个智能云的底层系统,将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放。
魅族是阿里在此方面的第一个合作伙伴,魅族将阿里的智能云平台和魅族自己的Flyme系统打通,提供最适合阿里智能云平台的手机产品。
二、冤家变亲家:马云+马化腾,2015年2月14日情人节,滴滴与快的两家高调宣布在一起,合并后的双方并没有改名叫“快滴滴”,而是采用了平行发展的形式,保持业务独立性,互不干扰,合并后双方成为国内最大的叫车平台。
据透露,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经过长期的价格大战后,双方公司管理层经过反复沟通与交流,最终达成共识,决定两家公司进行战略合并。
此前,滴滴打车获得4轮投资,总金额超8亿美元,背后金主是腾讯,支付接口是微信支付;快的打车获得5轮投资,总金额近8亿美元,背后金主是阿里巴巴,支付接口是支付宝。
三、阿里撮合:天天动听、虾米音乐合体3月15日,在春节后第一个月,阿里决定将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组建成阿里音乐。
两款产品将继续走差异化路线并实施商业化的运营模式。
虾米音乐延续专业音乐人的路线风格,而天天动听则选择了大众用户群。
据了解,新组建的阿里音乐将借助其超高人气,通过和多家顶级唱片公司的合作、原创音乐人的挖掘、娱乐数据营销等方式,全方位发力娱乐行业,意欲打造一个多元化娱乐生态系统。
2015-2021年跨国并购案例
2015-2021年跨国并购案例
以下为2015-2021年间的几例跨国并购案例:
1. 联合利华收购普芳生物医药公司(2015年):英国跨国公司联合利华以约十亿美元收购中国生物制药公司普芳生物医药公司,作为扩展其医药业务的一部分。
2. 宜家收购TaskRabbit(2017年):瑞典家具巨头宜家以未公布的价格收购美国共享经济平台TaskRabbit,以帮助拓展其提供家居组装等服务的业务。
3. 德国拜耳收购孟山都(2018年):德国制药和化学公司拜耳以近六百亿美元收购美国种子和化学品公司孟山都,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农药和种子公司。
4. 谷歌收购Fitbit(2019年):美国科技巨头谷歌以约二十亿美元收购运动跟踪器制造商Fitbit,以进一步扩展其智能手表和健康领域的业务。
5. 中国紫金收购加拿大事故重组公司(2019年):中国紫金矿业集团以约八亿美元收购加拿大重组和资产管理公司事故重组公司,以进一步扩展其在全球金矿产业的地位。
6. 苹果收购VOCSN医疗设备制造商(2020年):美国科技巨头苹果以未公布价格收购医疗设备制造商VOCSN,以进一步扩展其在医疗设备和健康领域的业务。
这些案例揭示了跨国并购的现实:不同地区的公司互相并购,以获得新技术、知识和市场份额。
这种趋势可能在未来继续增长。
中国十大著名企业并购案例汇总【精编版】
中国十大著名企业并购案例汇总在即将结束的2010-2020年代,除了针尖对麦芒的商战以外,还有无数次应接不暇的兼并与收购(M&A)。
在此罗列出2010-2020年间中国十大著名的商业并购案例,送给并购十年间的所有并购人。
No.10 万达的如虎添翼与断臂求生规模:★★★影响力:★★★在2019年末,福布斯富豪榜的前十位已经看不到王健林的名字了。
这位曾经的中国首富在过去十年内走了怎样一条跌宕起伏之路,恐怕可以从万达集团的几次收购与被收购当中寻找出一些端倪。
遥想王老板当年,何等风光无限。
在鲁豫有约的节目上,他的那一句“先定一个小目标,我先挣它一个亿”毫无争议地成为了2016年年度网络热词。
在2014年底,万达以3.15亿美元价格收购金融机构快钱,并将快钱打造成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
这场并购不仅有利于万达搭建自己的支付系统,还为万达开展理财、企业融资、众筹等金融业务提供支持。
与互联网企业过度依赖线上流量不同,实体企业的并购更关注利用自身的线下流量优势从而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无缝对接。
通过此次并购,王健林不仅弥补了万达商业帝国当中金融这一块短板,还完成了万达从重型固定资产走向轻型虚拟资产的关键转型。
2016年1月,万达集团宣布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折合人民币230亿元)与美国传奇影业公司合并,这是迄今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最大一桩文化产业的并购,也被看作是中国首富进军好莱坞的标志。
谁料此后风云突变,2017年万达集团将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和77家酒店打包出售给融创中国和富力地产,总金额637.5亿元;2019年,又将万达百货下属37家门店出售给了苏宁易购。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万达出售资产已超过千亿,包括酒店、文旅、海外地产、物管、百货以及多个海外项目。
虽然从买方变成成为了卖方,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万达集团在出售资产的过程中也在悄然完成了重大转型。
No.9 顺丰借壳上市完成“曲线救国”规模:★★影响力:★★★★在并购的世界里,还有一种模式不可被忽视,那就是通过反向收购实现借壳上市的目的。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寻求海外并购机会。
这些海外并购案例不仅对中国企业自身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成功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中国化工集团收购意大利米兰达公司。
这是中国企业在欧洲进行的一次重大收购案例,也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一次成功尝试。
通过收购米兰达公司,中国化工集团不仅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进一步巩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另一个成功的案例是中国平安保险收购比利时富通银行。
这次收购不仅使中国平安保险成为了比利时富通银行的大股东,也为中国企业在国际金融领域拓展了新的局面。
通过这次收购,中国平安保险不仅获得了更多的国际化经营经验,还进一步提升了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
然而,并购案例中也存在失败的案例。
比如,海航集团收购德国德意志银行失败。
这次收购不仅给海航集团自身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次失败的收购案例给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敲响了警钟,也提醒我们在海外并购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和审慎。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成功的案例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失败的案例则给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海外并购过程中需要审慎对待。
相信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将会越来越多,也会取得更多的成功。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进行跨国并购的案例逐渐增多。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个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案例以及相关参考内容。
1.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中国联想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电脑制造商之一,于2005年以18.0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业务,并获得了ThinkPad品牌的所有权。
该交易使联想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参考内容:- 这个案例体现了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取国际知名品牌和技术,实现快速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 联想成功的关键在于对IBM个人电脑业务具有战略性的认知,并在整合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了产能和市场份额。
2. 海尔收购高斯贝尔电器海尔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于2016年以2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高斯贝尔电器公司。
这次收购对于海尔来说是一次全球布局的重要举措,加强了其在高端家电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内容:- 这个案例显示了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声誉的战略意义。
- 海尔通过与高斯贝尔电器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其在高端家电领域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3. 中国化工收购意大利普拉斯堡中国化工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于2018年以7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意大利领先的轮胎橡胶生产商普拉斯堡集团。
这次收购使得中国化工在全球轮胎橡胶行业的竞争中取得了重要突破。
参考内容:- 这个案例突显了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取先进技术和增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的战略意义。
- 中国化工通过与普拉斯堡的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其在轮胎橡胶行业中的综合实力和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以上案例展示了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取得了诸多成功,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这些案例的参考内容体现了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的战略思考和成功经验,对于其他中国企业在海外扩张和国际化发展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中国并购海外企业案例
中国并购海外企业案例
以下是一些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案例:
1.吉利收购沃尔沃:2010年8月2日,吉利控股集团正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
吉利集团向福特公司支付了13亿美元现金和2亿美元银行票据,余下资金也将在下半年陆续结清。
2.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2017年6月30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宣布完成对瑞士先正达公司的收购,收购金额为430亿美元。
这是中国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外并购。
3.安邦保险收购华尔道夫酒店:2016年,安邦保险斥资20亿美元收购了纽约地标华尔道夫酒店。
4.万达收购传奇影业:2016年,万达以35亿美元收购了好莱坞传奇影业。
5.海航收购德意志银行和希尔顿股份:2016年,海航豪掷400亿美元收购了德意志银行和希尔顿等公司的股份。
以上只是部分案例,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案例数量很多,可以根据需求查阅相关报道以获取更多信息。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
1. 酒鬼酒收购法国马爹利集团:酒鬼酒是中国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于2013年成功收购了法国马爹利集团。
这笔交易使得酒鬼酒成为全球最大的白酒生产商之一,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酒业市场的地位。
2. 宝能集团收购荷兰银行ING:宝能集团是中国一家综合性投资集团,于2011年收购了荷兰银行ING的一部分业务。
这次并购让宝能集团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并且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声誉。
3. 海航集团收购希尔顿酒店集团:2016年,中国海航集团完成了对全球知名酒店集团希尔顿的收购。
这次并购使得海航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酒店运营商之一,并在全球酒店行业有着重要的话语权。
4. 美的集团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公司:2016年,中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成功收购了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
这笔交易使得美的集团成为全球机器人制造业的重要参与者,并且加速了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
5. 蒙牛乳业收购澳大利亚贝拉米公司:蒙牛乳业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2015年收购了澳大利亚贝拉米公司的一部分业务。
这次并购让蒙牛乳业进一步拓展了其在海外市场的业务,并且提升了其在全球乳制品行业的品牌知名度。
这些案例体现了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方面的积极性和实力,同时也加速了中国企
业的全球化发展。
中国公司并购外国品牌的案例
中国公司并购外国品牌的案例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选择并购外国品牌,以提高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国际影响力。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中国公司并购外国品牌的案例。
1. 蔚来汽车收购英国超跑制造商Lotus
2021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蔚来汽车宣布收购英国超跑制造商Lotus Cars,并成立全球合资公司,合作开发新车型和技术。
这一收购将有助于蔚来汽车提高品牌价值和国际知名度,同时也是其进军欧洲市场的重要一步。
2. 海尔收购美国家电品牌GE
2016年,中国家电巨头海尔集团以57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美国家电品牌通用电气(GE)的家电业务,成为GE家电的唯一持有者。
这一并购让海尔在全球家电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同时也为其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持。
3.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2005年,中国计算机制造商联想宣布以13.5亿美元收购美国IBM 的个人电脑业务,这一交易成为当时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最大一笔,并且让联想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
这一并购不仅提高了联想的国际化程度和品牌价值,也为其在全球市场上扩大业务提供了重要支持。
4. 海信收购日本电器品牌Sharp
2016年,中国电器制造商海信宣布以2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日
本电器品牌Sharp,这一收购为海信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并提高了其国际化程度和品牌价值。
同时,这一收购也为Sharp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让其在中国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国公司并购外国品牌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这不仅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提高品牌价值和国际化程度,也可以促进中外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中国并购案例
中国并购案例中国并购案例层出不穷,涉及的行业和企业类型也各不相同。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并购,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下面将以几个典型案例为例,分析中国并购的特点和趋势。
首先,中国平安收购比利时保险公司Fortis Insurance的案例。
2008年,中国平安以约17.9亿欧元收购了Fortis Insurance的亚洲业务,这被认为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欧洲完成的大型金融并购交易。
这一案例显示了中国企业在金融领域的并购实力,也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野心和实力。
其次,中国化工收购瑞士先正达的案例。
2017年,中国化工以430亿美元收购了瑞士先正达,这是中国企业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一笔并购交易。
这一案例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化工领域的全球影响力,也表明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资本实力和技术实力。
再次,中国外交部收购美国影视公司Legendary Entertainment的案例。
2016年,中国外交部以3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影视公司Legendary Entertainment,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好莱坞进行的大规模文化产业并购。
这一案例反映了中国企业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国际化趋势,也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全球文化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实力。
最后,中国海尔收购意大利家电公司Candy的案例。
2018年,中国海尔以约5.1亿欧元收购了意大利家电公司Candy,这是中国企业在欧洲家电市场上的一次重要并购。
这一案例显示了中国企业在家电领域的国际化战略,也彰显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家电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综上所述,中国并购案例涵盖了金融、化工、文化产业、家电等多个领域,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多样化并购实力。
随着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中国并购案例将会更加丰富多样,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中国企业连续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连续并购案例
以下是一些中国企业连续并购案例:
1. 阿里巴巴:自2013年以来,阿里巴巴一直在进行连续并购。
其中包括在2015年收购优酷土豆,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历史上
最大的并购案。
2. 海尔集团:海尔集团是一家中国家电制造商,自1990年代
以来一直在进行连续并购。
他们通过收购和整合国内外家电企业,成为世界家电制造业的领导者之一。
3. 腾讯: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也进行了多次连续并购。
其中包括在2016年以40亿美元收购了超过80家公司,扩大了其在游戏、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领域的市场份额。
4. 华为:华为是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进行了多次连续并购。
他们通过收购和合作将技术和市场份额扩展到全球范围。
5. 青岛啤酒:青岛啤酒是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商之一,他们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连续并购。
其中包括2019年以7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的狮子酒业,进一步扩大了他们在全球啤酒市场的份额。
这些是一些中国企业的连续并购案例,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扩张和发展策略。
这些并购案例也表明了中国企业在不同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和实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了哪些大型并购?
2016年01月02日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截止11月底,内地企业披露交易总金额约为2392.19亿美元,同比增长191.83%
根据晨哨研究部的监测,2015年截止11月底,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交易宗数为487宗,同比增长66.78%;披露交易总金额约为2392.19亿美元,同比增长191.83%。
从行业来看,发生在科技/媒体/通信(TMT)行业的交易共90宗,总计约802.34亿美元的披露金额,占2015年前11个月披露总金额的33.54%;发生在制造业的交易共50宗,总计约256.70亿美元的披露金额,占2015年前11个月披露总金额的10.73%。
两项合计几乎占了2015年前11个月内地企业海外并购的半壁江山。
相比前几年以资
源类为主的海外并购,当前内地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的重点行业放在TMT和制造业上,一方面代表了更务实的海外并购理念,更看中核心技术类相关的海外投资;另一方面也与目前国内产业升级需求的大趋势相关。
此外,2015年前11个月消费类行业的海外并购交易共有68宗,从交易宗数来说排名前列。
目前,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需求与优质商品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企业通过海外收购获得高品质、大品牌的消费品类后,反哺国内市场需求是消费类行业海外收购持续火热的主要动因。
从投资地区来看,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布满了中资投资者的并购足迹,尤其美英两国,2015年前11个月发生在这两个国家的交易金额占比几近前11个月披露总金额的一半,可见大部分中资投资者还是倾向发达国家。
具体来看,2015年前11个月里,发生在美国的交易共114宗总计约666.93亿美元的披露金额,占前11个月披露总金额的27.88%;发生在英国的交易共45宗总计约542.97
亿美元的披露金额,占前11个月披露总金额的22.70%;发生在澳大利亚的交易共50宗总计约100.39亿美元的披露金额,占前11个月披露总金额的4.20%。
当内地企业大步迈入国际市场时,民营企业也逐渐成为“走出去”的生力军。
从交易金额来看,2015年前11个月,民营企业签约和交割的海外并购占总额的56.88%,同比增长122%。
可见,在2015年的内地企业海外并购市场上,民企的角色是多么重要。
下面来盘点一下由晨哨研究部监测的2015年中国内地企业十大海外并购。
【注:中概股私有化未计入】
1、中国化工77亿美元收购倍耐力
2015年3月22日,中国化工通过全资子公司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司与全球知名轮胎生产企业倍耐力(Pirelli)的大股东Camfin达成协议,以71亿欧元(约合77亿美元)收购倍耐力大部分股权。
7月1日,中国化工收购倍耐力的交易获得了欧盟反垄断审查机构的批准。
8月5日,米兰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化工)收购倍耐力第一大股东Camfin公司所持股权的交易已被批准,双方最终于8月11日完成交易。
倍耐力是全球五大轮胎生产商,整个收购完成后,中国化工将拥有乘用胎的高端品牌,同时亦将与倍耐力一起整合旗下的工业用胎业务。
2、长江三峡集团36.6亿美元购得两巴西水电站特许经营权
2015年11月26日,三峡集团以138亿雷亚尔(约合36.6亿美元)的价格赢得巴西朱比亚水电站(装机155万千瓦)和伊利亚水电站(装机344万千瓦)的30年特许经营权。
这也是三峡集团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资产收购项目。
据介绍,两座水电站位于巴西圣保罗州和南马托格罗索州之间的界河巴拉那河上,相距
约60公里,总装机达499万千瓦。
此次购得巴西水电的特许经营权,是三峡集团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建设国际一流清洁能源集团的重要举措,也是三峡集团实施跨国经营、打造全球水电引领者的重要步骤。
3、中国财团33亿美元收购飞利浦Lumileds照明业务
2015年3月31日,荷兰电子集团皇家飞利浦对外公告:以总价33亿美金出售其Lumileds 公司80%的股权给来自中国的财团。
该财团包括:GO Scale Capital(由金沙江创投和橡树投资共同发起)、亚太资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南昌工业控股集团以及金沙江资本。
飞利浦的美国Lumileds业务包含了照明组件和汽车照明业务的生产和研发设施,这笔收购对于国内照明组件业务的产业升级带了积极影响。
但10月26日,飞利浦宣布,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就其计划向中国财团出售旗下Lumileds照明业务的交易以国家安全为由表示担忧,从而极有可能使这项交易最终搁浅。
4、渤海租赁25.55亿美元并购Avolon 100%股权
2015年11月9日,渤海租赁发布重大资产报告书,公司拟以25.55亿美元(折合人
民币162.39亿元)吸收合并Avolon100%股权,收购价格为31美元/股。
公司将于今日复牌。
本次交易的成交金额为公司经审计净资产额的165.90%,超过50%,且成交金额超过5000万元。
这意味着收购Avolon100%股权,对于渤海租赁而言,等同再造一个渤海租赁。
成功收购Avolon使渤海租赁在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租赁公司之后,又完成了飞机租赁业务质的飞跃,跻身国际飞机租赁业务的一线阵营。
5、光明集团21.67亿美元收购以色列Tnuva 77.7%股权
2015年3月31日,以色列食品行业历史上最大的一宗收购案——光明食品集团并购
以色列Tnuva食品公司在特拉维夫完成。
此次并购,光明食品集团收购了Tnuva食品公司股东Apax持有的56.7%的股份和Mivtach Shamir持有的21%的股份,对应Tnuva的市场价值达到86亿谢克尔(约21.67
亿美元)。
6、复星国际18.4亿美元收购美国保险商Ironshore
2015年11月23日,美国保险商Ironshore Inc.(简称“Ironshore”)与复星国际有限公司(连同其附属公司,合称“复星”)宣布,复星已完成收购Ironshore剩余80%的权益。
复星已获得美国、英国以及其他所需司法管辖区域的所有相关监管机构批准,通过并购形式,完成收购Ironshore剩余80%的拥有权权益。
连同于2015年2月,复星以4.6亿美元完成收购Ironshore 20%的拥有权权益,Ironshore已成为复星国际有限公司间接持有的
一家全资附属公司。
2015年3月,复星宣布将以18.4亿美元的代价继续收购Ironshore剩余的80%股权。
复星董事长郭广昌表示:“Ironshore优秀的团队,被业界公认为具有一流管理水平和承保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特种险产品。
此次交易的成功完成,是复星在特种险行业以至美国金融行业投资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显著加强复星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能力。
复星作为Ironshore的长期股东,会一如既往地支持Ironshore自主、稳定及健康的发展,让Ironshore嫁接我们全球保险大平台的资源,以提升Ironshore在业内的竞争能力。
7、万达11.91亿美元收购瑞士盈方体育传媒
2015年2月10日,万达举行“重大海外项目收购”签约仪式,宣布收购全球第二大体育营销公司——瑞士盈方体育传媒集团(Infront Sports & Media)。
万达继收购西甲冠军马德里竞技俱乐部20%股份后,计划全资收购瑞士盈方,价格超过10亿欧元。
此次至少共有两家中国背景的公司或联合体参与竞购。
除万达外,另一竞购方为一家香港上市体育产业公司和数家私募基金组成的联合体。
盈方方面宣称,考虑出售是因为未来有一系列的扩张计划,包括继续增加其分支机构、提供更广泛的服务等,这一过程需要新增投资。
8、复星集团11.91美元收购Club Med
早在2010年,复星集团就入股法国著名度假村品牌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并将其引进中国市场。
目前中国国内已有桂林、东澳岛、亚布力三个Club Med度假村。
而今年3月,复星集团更是以近10亿欧元的价格收购Club Med,共计持有Club Med 98%股份。
9、中国远洋9亿美元收购土耳其第三大码头
2015年9月17日,中国远洋发布公告,公司下属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与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和中投海外直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各自持股公司共同设立的卢森堡公司(以下简称“SPV”) 于2015年9月16日(土耳其当地时间)收购土耳其伊斯坦布尔Kumport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Kumport码头”)约65%股份。
其中,SPV收购土耳其公司Fina Holding 持有的Fina Liman公司30,325,340股股份(约占已发行股份的64.522%),买卖价款初步约定为919,852,418.33美元;SPV收购少数股东持有的Kumport 公司910,126.47 股股份(约占其已发行股份的1.346%),买卖价款初步约定为20,275,501.76 美元。
Fina Liman 是一家在土耳其注册成立的投资控股公司,其唯一资产是对Kumport 的投资,其持有Kumport 66,689,994.84 股份(约占Kumport 已发行股份的98.654%),而Kumport 拥有并运营Kumport 码头。
10、工行7.65亿美元收购南非标准银行公众有限公司60%股权
中国工商银行表示,该行已于2月1日就收购公众有限公司60%股权与南非标准银行集团(Standard Bank)完成交割程序,收购后的标银公众将专注全球交易业务。
标银公众是标准银行通过子公司标准银行伦敦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银行机构,总部在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