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及模型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企业开始实施积极的跨国并购战略。

随着国内企业的激增和国外企业的涌入,使国内各方面资源呈现不足的趋势,为了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并以此提升竞争力,大量中国企业开始了跨国并购。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跨国并购潜伏着很多的风险和问题,比如经验的缺乏和保护意识的不足等。

本文重点分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问题,并提出应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存在风险的防范机制及对策。

关键词: 跨国并购战略并购现状并购风险防范机制大纲: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一)跨国并购的规模和金额持续上升(二)投资地区分散,覆盖地区和行业广泛(三)并购主体以国企为主但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四)并购的目标公司多为经营业绩不佳甚至倒闭亏损的企业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所面临的问题(一)跨国并购的经验缺乏(二)跨国并购的政治和法律风险(三)跨国并购的融资途径风险(四)跨国并购的信息不对称(五)跨国并购后面临的问题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防范机制及对策(一)企业要有明确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二)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国门(三)采取渐进、灵活的并购策略(四)政府开展有针对性的政府商业外交(五)在并购前的差异研究及并购后的整合风险正文:跨国并购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并购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对另一国企业(目标企业)部分或全部的股份或资产进行收购,从而对后者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

跨国并购一方面加剧了跨国企业的竞争,另一方面也给跨国企业提供了无限的商机。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我国企业开始积极的实施“走出去”战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跨国并购战略。

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企业大规模跨国并购案件频频发生,使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战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购金额也不断增加。

例如2005 年的我国海洋石油公司竞购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时,涉及金额竟然高达185 亿美元[1]。

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SWOT分析与模式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SWOT分析与模式研究

摘要企业投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跨国并购是企业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寻求资本扩张的必然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跨国并购更是日趋活跃。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跨国并购也取得了不少实质性进展,但企业的跨国并购尚属初级阶段。

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所具有的优劣势,以及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如何进行跨国并购模式的选择?如何将我们目前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从而成长为真正的世界级企业?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尚未形成一个体系,理论界以中国企业为主体来分析其跨国并购活动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本文所做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借鉴和指导。

本文大量采用数据分析与比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采用SWOT分析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首先从跨国并购的内涵出发,探讨了跨国并购的特点趋势,运用Q理论对跨国并购和跨国创建两种投资进入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在对中企与外企跨国并购的国际比较基础上,对中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进行了系统的SWOT分析,认为中国优势企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开展海外并购的比较优势,这些比较优势的存在正是中国企业开展海外并购业务的可行性依据所在,但中国企业也面临很多劣势和威胁,跨国并购并非坦途一片。

最后对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模式选择,构建了基于中国企业SWOT分析的TOWS矩阵战略模式和核心竞争能力战略模式,企业通常应首先采用WO、ST或WT战略进而达到能够采用SO 战略的状况,立足核心竞争能力培养的跨国并购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关键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SWOT分析,模式选择ABSTRACTEnterprise investment is the bound requirements for it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CBM&As (Cross-border Merger & Acquisitions) are the inevitable trend for enterprise’s seeking capital expansion when facing changeabl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globalization since 1990s, TNCs’ CBM&As has become more active. CBM&As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are still in its infant stage in spite of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its substantive progress in CBM&As. How to recognize Chinese enterprise’s strength&weakness and its opportunities&threats correctly during CBM&As? How to make decision on mode choosing? How to change our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to core competence so as to become a genuine world-class enterprise? 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are not formed into one system and res earch on Chinese enterprise’s CBM&As is scarce in theoretical fields, so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is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to Chinese companies.This paper adopts lots of data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alysis&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SWOT analysis are also used to study above problems. First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CBM&As, the article discusses its characteristics & trends, and makes comparison between CBM&As and Greenfield investment in terms of Q theory. Then after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company’s CBM&As, the paper presents systemic SWOT analysis on Chinese enterprise’s CBM&As, and then the author belives that china’s preponderant enterprises have initially possessed comparative advantanges, which are the grounds to launch overseas M&A., but Chinese enterprise’s CBM&As does not go smoothly and naturally because of many disadvantages and threats. At last, with refernce to Chinese enterprise’s mode choosing when starting CBM&As, the article builds TOWS matrix and core competence stratagem mode on the basis of SWOT analysis. The enterprise should usually adopt WO, ST or WT stratagem firstly so as to reach the status of using SO stratagem. Only the CBM&As rooting in core competence cultivating can gain success.Ren Gailing (International Trade)Directed by Pro. Pan Guoling KEYWORDS: Chinese enterprise, CBM&As, SWOT analysis, Mode choosing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一节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一、论文选题的背景 (1)二、论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第二节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安排 (4)一、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4)二、本文的结构安排 (4)第二章跨国并购的概念、特点及与新建方式的比较 (6)第一节跨国并购的相关概念与分类 (6)一、跨国并购的相关概念及结构 (6)二、跨国并购的基本分类: (8)第二节当前跨国并购的特点及趋势 (9)第三节跨国并购与创建两种投资进入方式分析 (12)一、新建与跨国并购的利弊比较和选择因素 (12)二、全球两种进入方式的现状分析 (13)三、跨国并购与跨国新建选择的判别理论 (14)第三章中企与外企跨国并购的比较分析 (16)第一节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演进与特点 (16)第二节中企与外企跨国并购的比较分析 (18)一、并购目的上的差异 (19)二、并购规模上的差异 (19)三、并购对象选择上的差异 (20)四、影响并购进行的因素不同 (21)五、并购的支付方式不同 (21)六、跨国并购的成功率 (22)七、利用中介机构程度上的差异 (22)第四章中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的SWOT分析 (24)第一节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优势(Strengths) (24)一、企业规模优势 (24)二、企业成长性优势 (25)三、小规模适用技术和部分成熟技术优势,科技创新潜力较大 (26)四、中国企业的文化管理和海外人际关系优势 (28)第二节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劣势(Weaknesses) (29)一、企业生产率 (29)二、企业管理绩效 (29)三、企业体制障碍 (30)四、企业资金和融资障碍 (31)第三节中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ies) (31)一、国际环境为中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31)二、中国国内环境的改善和政策支持 (32)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新机遇 (35)第四节中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面临的威胁(Threats) (35)一、国际环境中的政治和经济风险威胁 (35)二、面临着来自世界级企业的挑战和竞争威胁 (36)三、国外政府对跨国并购行为的规制 (37)四、中国的投资银行业欠发达给企业带来压力 (38)第五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模式选择 (39)第一节基于SWOT分析的TOWS矩阵战略模式 (39)一、SO(优势-机会)战略 (39)二、WO(劣势-机会)战略和ST(优势-威胁)战略 (40)三、WT(劣势-威胁)战略 (41)第二节不同并购动因和支付手段下跨国并购的模式选择 (41)一、不同并购动因下跨国并购模式的具体选择 (41)二、不同支付手段角度跨国并购模式的具体选择 (42)第三节核心竞争能力战略模式 (44)一、以企业比较优势为导向 (45)二、整合跨国并购后的竞争要素,实施本土化管理 (45)三、剥离不相关业务 (46)四、通过跨国并购发展和更新核心竞争能力 (46)第六章结论 (48)致谢 (49)参考文献 (50)附录 (52)表12003年全球十大并购事件 . (52)表22004年全球十大并购事件 (53)表31987-2003按经济体类别统计的服务业跨国并购 (54)出售与购买额及其占总额的比例 (54)表41988-2003按部门分类的服务业跨国并购出售额 (55)表5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历史演进表 (56)图表总览表2-1兼并/合并/收购/接管概念比较 (6)表2-21987-2003年金额在十亿美元以上的跨国并购情况 (9)表2-31988-2003按出售方所在行业和部门的跨国并购额 (10)表2-41988-2003按购买方所在国或地区的跨国并购购买额 (12)表2-5新建与跨国并购的利弊比较 (13)表2-6根据Q理论对新建和并购选择的判别 (15)表3-1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不同阶段的特点 (17)表3-2三种类型跨国并购的比较分析 (18)表4-12001-2004世界财富500强中中国企业的排名变化情况 (25)表4-2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进入500强企业的平均收益率比较 (26)表4-32003年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成长性指标比较 (26)表4-4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部分科技创新力指标比较 (27)表4-5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企业文化管理能力的比较 (28)表4-6企业生产率的国际比较分析 (29)表4-7企业管理绩效的国际比较分析表 (30)表4-8主要国家GDP年变化率(不变价)比较表 (33)表4-9中国历年外汇和黄金储备 (33)表4-10国际环境中的政治和经济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1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3篇

2021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3篇

【实用范文】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并购和跨国并购的总称。

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实现某一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购买足以从事另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资产或股份,对他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行实际或完全控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篇1】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李赫本文从海外并购的概念开始介绍,详细叙述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自八十年代个别中央企业在重点领域并购开始,到今天中国企业全方位、多领域地走出国门,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一段历程,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海外并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建议我国企业更加注重并购行业的多元化和并购方向的多区域性。

海外并购的定义及现状海外并购,即指一个国家的某个企业,通过一定的渠道及手段,将另一国某企业的部分乃至全部份额吞并,以扩大本企业规模的行为。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则让海外并购现象日益普遍,海外并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非发达经济体比例逐年上升;并购领域逐渐向发达国家转移;主权财富基金跨境逐年生长。

中国企业如今也越发离不开海外并购来得以进一步发展。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历程中国在国际化的不断发展中,海外并购也逐年升高,在世界中排名领先。

在交易数目方面,中国居于世界第六,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首位。

在“走出去”政策的不断推动下,而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如今已具备了较大规模,而这样的成果,亦经历了曲折的三个发展阶段1982~1991年的萌芽起步阶段;1992~2001的稳步发展阶段;2002至今的迅速发展阶段。

1982——1991年的萌芽起步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的海外并购也拉开了序幕,促使了我国“走出去”政策针对海外投资的初次尝试,由于刚刚涉猎海外并购,中国仍秉持着谨慎的作风,中国公开宣布和实际完成的交易数目和交易金额普遍较小。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效应分析的毕业论文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效应分析的毕业论文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效应分析的毕业论文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并呈现出了更多新的特点和规律。

介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跨国并购的特点,通过阐述跨国并购动因,分析跨国并购给企业带来的效应,并且以此借鉴跨国公司先进经验,提高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并购横向并购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态势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共出现过五次大的企业并购浪潮。

在1995年掀起的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中,中国企业也走出国门,海外并购日趋活跃。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3年底,中国已累计将330亿美元投资在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 470家公司中。

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数据显示,从1988~2003年,中国企业累计跨国并购总金额为81.39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1997年之后,2003年更是高达16.47亿美元。

并购所涉及的资产交易额就最近几年发生的几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个案判断,中国企业进行的几起较大的跨国并购,单个交易额就在1~3亿美元之间。

据统计,2004年度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额约为24.54亿美元。

虽然直到近几年,从中国大陆流出的并购总金额也只有十几亿美元,但它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占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坚定决心。

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与动因2.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1)强强联合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强强联合是跨国并购最普遍的表现形式,相对于企业自身以固定投资来实现扩大再生产而言,与其他企业强强联合的方式要便捷得多。

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知名度;缩短建设周期,迅速扩大企业规模,获取规模效应;可以迅速获得熟悉该领域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和保持并加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002年9月,TCL集团以820万欧元收购号称“德国三大民族品牌之一”的施耐得。

使TCL获得了其高新技术的彩电生产线,进而打开了欧盟这个庞大的国际市场,使TCL成为欧盟彩电市场上的一支中国力量。

我国跨国并购研究现状及展望

我国跨国并购研究现状及展望

我国跨国并购研究现状及展望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行跨国并购,以获取先进技术、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跨国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此背景下,跨国并购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就我国跨国并购研究的现状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 学术研究目前,我国的跨国并购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和金融等领域。

在学术界,关于跨国并购的研究逐渐增多,并且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趋势。

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跨国并购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跨国并购的动机和战略选择、跨国并购的绩效评价、跨国并购的运营管理等方面。

在经济学领域,研究者们主要关注跨国并购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他们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跨国并购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有研究表明,跨国并购可以显著提升企业价值,但也有研究表明,跨国并购可能导致企业价值的下降。

这表明,跨国并购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在管理学领域,研究者们主要关注跨国并购的动机和战略选择。

他们试图解释为什么中国企业要进行跨国并购,以及他们选择何种战略进行跨国并购。

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动机和战略选择的理论,并通过实证研究对这些理论进行验证和修正。

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研究者们主要关注跨国并购的国际化过程和金融风险管理。

他们试图解释跨国并购是如何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跨国并购中存在哪些金融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这些研究对于中国企业推进跨国并购,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的跨国并购研究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学术界对于跨国并购的影响因素、价值创造机制、风险管理策略等问题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和研究空间。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在理论和实证上取得新的突破。

2. 产业实践随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为的逐渐增多,产业界对于跨国并购的实践经验也在不断积累。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日益频繁,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的重要力量。

在这些跨国并购中,中国企业不断提升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总额已经突破1.2万亿美元,涉及的行业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包括能源、金融、制造业、高科技、文化传媒等多个领域。

其中,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收购和投资数量和规模都位居前列。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优势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优势。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力资源。

通过跨国并购,中国企业可以利用其资源优势,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机会。

2.技术优势。

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加强,通过跨国并购,可以获取更多的技术和知识产权,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3.品牌优势。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通过跨国并购,可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4.成本优势。

中国企业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拥有较低的成本优势,通过跨国并购,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挑战虽然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方面具有很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避免文化冲突。

2.法律制度。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不同,中国企业需要了解和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避免出现法律纠纷。

3.资金和融资。

跨国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中国企业需要面对国际资本市场和融资渠道的竞争,保证资金的充足和可靠性。

4.管理和人才。

跨国并购需要进行跨文化管理和人才培养,中国企业需要具备相应的管理和人才培养能力,以确保并购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趋势未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一些趋势值得关注:1.多元化发展。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进步和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就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度探究,以期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第一部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1. 海外并购的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增长机会和市场。

海外并购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路径。

依据统计数据,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海航集团收购希尔顿酒店、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收购赛诺菲、中国联通收购巴基斯坦爱立信。

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优势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拥有一些优势,起首是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市场潜力巨大,具备强大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能力,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进步机会。

其次,中国企业在技术、管理和资本方面的积累也为海外并购提供了支撑。

此外,中国企业具备较高的执行力和快速决策能力,使其在国际市场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类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类型较为多样化,主要包括资源型企业并购、品牌企业并购、基础设施企业并购等。

其中,资源型企业并购在过去几年中居多,主要涉及石油、矿产、农业等领域。

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调整,品牌企业并购逐渐增多,目前主要集中在消费品和服务行业。

第二部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问题1. 政策和法律风险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面临着政策和法律风险。

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存在差异,即使是在同一国家,不同行业的政策也存在变化。

中国企业需要深度了解目标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并量化和评估风险,以防止在并购活动中遇到问题。

2. 文化和管理冲突由于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差异,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可能面临文化和管理冲突。

中国企业需要关注目标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并适应并整合双方的文化和管理方式,以确保合作的顺畅进行。

3. 融资压力和资本市场波动海外并购涉及巨额资金,融资压力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研究论文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研究论文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研究论文首先,政治风险是跨国并购中一个重要的挑战。

由于不同国家的政体和政策环境不同,企业可能面临国内政治力量对其投资的不确定性。

政府政策的变化、政治力量对企业经营的干预以及可能存在的民族主义情绪等,都可能对并购造成负面影响。

为降低政治风险,企业应提前评估目标国家的政治环境,与当地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尽可能准确地预测政策变化。

其次,文化差异也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不同国家之间语言、宗教、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遇到沟通不畅、管理冲突等问题。

为了应对文化差异风险,企业应在并购前进行充分的文化调研,在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加强培训和教育,并积极寻求与当地员工合作,形成具有包容性和协调性的企业文化。

第三,金融风险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

跨国并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因此企业可能面临融资成本和融资渠道的挑战。

此外,货币汇率波动、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等也可能对并购造成不利影响。

在应对金融风险时,企业应根据目标国家的货币政策制定合理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与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加强财务尽职调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最后,法律与合规风险也是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和监管环境可能不同,企业可能面临合同履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

为了应对法律与合规风险,企业应在并购前对目标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深入了解,与专业的法律机构保持紧密合作,并在并购合同中明确相关规定,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着诸多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文化差异、金融风险和法律与合规风险。

为降低并购风险,企业应提前做好市场调研和尽职调查,与当地政府、金融机构和法律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注重文化融合和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以确保并购能够顺利实施并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

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活动已经成为推动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我国跨国并购研究现状及展望

我国跨国并购研究现状及展望

我国跨国并购研究现状及展望引言:跨国并购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通过购买、合并、控制等方式,跨越国界进行的企业收购活动。

近年来,我国跨国并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对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对我国跨国并购的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 跨国并购的规模与数量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跨国并购交易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跨国并购交易总额达到3886亿美元,同比增长57%。

我国的跨国并购交易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共有378宗跨国并购交易完成。

2. 跨国并购的领域广泛多样在我国跨国并购的交易中,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

目前,我国企业在能源、制造业、金融、科技等领域都有跨国并购的案例。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跨国并购逐渐向亚洲、非洲等多个地区扩展。

3. 跨国并购的目标地区多样性增加过去,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等地。

但随着我国企业海外布局的加强,我国企业开始将目标地区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

目前,我国企业在亚洲、非洲、拉美等地都有跨国并购的案例。

1. 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研究我国跨国并购的学者们主要采用了定性、定量以及案例研究等方法。

在理论框架上,国际并购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我国跨国并购的研究中。

2. 研究内容和重点领域我国跨国并购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并购动机、并购绩效、并购后整合等方面。

研究者们对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管理、文化差异等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3. 研究成果和启示我国跨国并购的研究成果为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并把握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更好地实施跨国并购战略。

三、未来的展望1. 发展跨国并购的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制定并完善跨国并购的政策法规,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和引导,为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并购已经成为近几年来的热门话题,由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企业正在迅速扩张其海外市场。

据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境内企业对外投资规模达到17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1%。

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风险和诸多挑战,这些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6年,中国并购海外公司达到了创纪录的2488亿美元,其中多数是由国企实施。

此外,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投资基础设施、矿业、能源到高端科技、金融股权等行业。

目前,大量的中国企业正试图借助海外并购加快其国际化步伐。

然而,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文化差异是一个主要问题,这使得企业难以在信息获取、交易谈判和经营管理等方面有优势。

其次,政策风险和法律障碍也值得注意,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不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有些国家甚至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对于中国企业的进入表示不欢迎。

最后,企业的经营能力是一个重要因素,要求企业具备专业的管理和经营能力、战略规划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等。

二.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对于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备受关注。

下面将分析一些主要的趋势。

1. 混合所有制将成为主流混合所有制是企业之间在所有权、管理和融资等方面的混合模式。

在过去,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是由国企实施,但未来,随着私营企业的不断壮大,这种混合所有制模式将会逐渐发展和普及。

2. 协同并购将越来越受欢迎协同并购是企业之间合作、互补和合并的一种方式,相比于单方面并购,协同并购具有更多的优势。

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协同并购分享资源和经验,同时避免文化冲突和风险,因此,协同并购将越来越受欢迎。

3. 海外投资将更加重视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一直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时面临的挑战。

跨国并购论文总结范文

跨国并购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获取资源和技术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跨国并购案例的分析,总结出跨国并购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一、引言跨国并购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对另一个国家的企业进行收购或合并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跨国并购活动日益频繁,成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获取资源和技术的重要手段。

然而,跨国并购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文化差异、法律风险、市场适应性等。

本文旨在通过对跨国并购案例的分析,总结出跨国并购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二、跨国并购的挑战与机遇1. 挑战(1)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地区的企业在文化、价值观、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导致并购后的整合困难。

(2)法律风险:跨国并购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3)市场适应性:企业并购后,需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包括市场需求、竞争格局等。

2. 机遇(1)获取资源:跨国并购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海外市场、先进技术、品牌等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

(2)降低成本:通过跨国并购,企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3)提高市场份额:并购可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跨国并购的策略建议1. 深入了解目标企业:在并购前,企业应深入了解目标企业的文化、业务、财务状况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整合。

2. 合理规避法律风险:企业应熟悉目标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确保并购过程中的合法性。

3. 加强文化整合:在并购过程中,企业应尊重目标企业的文化,采取包容、融合的态度,实现文化整合。

4. 制定长期战略:企业应制定长期战略,关注并购后的整合效果,实现协同效应。

5. 关注市场适应性:企业应关注目标市场的需求、竞争格局等,确保并购后的市场适应性。

四、案例分析以中国化工收购瑞士先正达为例,该案例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深入了解目标企业:中国化工在并购前对先正达进行了全面调查,确保了并购的顺利进行。

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研究

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研究

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研究摘要: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在推进海外并购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论文通过研究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海外并购对中国民营企业的战略意义和影响,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海外并购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海外并购,民营企业,战略意义,影响,政策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并购成为了各国企业实现快速扩张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也开始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通过收购外国企业或资产,获取市场份额、技术积累和品牌效应等,实现自身在全球竞争中的快速发展。

然而,在实践中,我国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入手,分析海外并购对中国民营企业的战略意义和影响,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海外并购政策的建议。

二、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现状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布局上更是成效显著。

以2019年数据为例,我国企业共实施了53.5亿美元的海外并购,其中民营企业占到了47.6%。

此外,在行业分布方面,民营企业涉足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包括制造业、公共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等。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尽管我国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国际市场环境、企业自身实力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是制约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瓶颈。

首先,国际市场环境不确定性较大,政策、法律等因素影响比较大。

在银监会、外汇局以及相关监管机构日益严格的情况下,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风险比较高,这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海外并购计划。

其次,企业自身实力和管理水平也制约着海外并购的成功率。

很多企业在加速并购动作的同时缺乏完善的并购规划,经常因为不了解当地市场、产业和企业文化等因素而导致并购失败。

同时,一些企业也容易出现“强行出海”、“靠数钱扩张”的困境,财务风险因此也层出不穷。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日益频繁。

这些跨国并购使中国企业得以进入海外市场、获得技术和资源优势,加速实现全球化发展战略。

然而,跨国并购活动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

本文旨在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进行研究,分析其现状、特点、挑战和机遇,以期为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规模和数量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至2020年底,中国企业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2万亿美元,而其中跨国并购占比最大,涉及行业广泛。

这一规模的跨国并购活动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1.战略驱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战略布局和发展需求。

通过并购海外企业,中国企业可以快速进入海外市场、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而提升竞争力和降低风险。

2.资源获取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往往以获取资源为驱动力。

无论是能源、原材料还是技术和知识产权,中国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迅速获得所需的资源,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发展。

3.品牌建设一些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国际品牌的建设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通过收购国际知名品牌,中国企业可以借助其品牌号召力和声誉,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挑战1.文化冲突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往往面临文化冲突的挑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导致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等存在差异,需要中国企业适应和融合,在管理层面进行文化的交融。

2.法律法规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需要遵守目标国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的要求。

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和文化背景差异可能对中国企业的并购行为带来限制和阻碍,需要公司进行深入的法律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

3.财务风险跨国并购涉及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财务风险。

中国企业需要进行充分的财务分析和评估,确保并购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降低财务风险。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研究》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研究》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跨国并购并非简单的企业间的资产交易,它涉及到企业战略、文化、管理、财务等多个层面的深度整合。

因此,对于我国企业来说,跨国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尤为关键。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问题,为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实现有效整合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与趋势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步伐不断加快,涉及的行业领域越来越广,并购的规模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这既是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跨国并购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涉及到的文化差异、法律制度、管理方式等问题都需要我国企业在并购后进行有效的整合。

三、跨国并购整合的核心问题(一)战略整合战略整合是跨国并购整合的核心。

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后,需要明确自身的战略目标,与被并购企业的战略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统一的战略体系。

这需要我国企业在并购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评估,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被并购企业的潜力和价值。

(二)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是跨国并购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后需要积极融入当地文化,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以实现与当地文化的有效融合。

这有助于减少文化冲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管理整合管理整合是跨国并购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后,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高效化。

这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我国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被并购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

四、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策略(一)制定明确的整合计划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后,应制定明确的整合计划,明确整合的目标、步骤和时间表。

这有助于确保整合工作的有序进行,避免出现混乱和延误。

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

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

单位国贸083学号08503302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姓名刘丹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教师余春根唐莉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二0一一年十月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文中合法应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

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

本文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后后果:1.交回学校授予的学士学位;2.学校可在相关媒体上对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3.本人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学位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进行公开道歉;4.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我国企业依靠自身优势,走出国门,实施积极的跨国并购战略。

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数量日渐增长,规模日渐扩大。

我国企业在实践“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大胆尝试跨国并购,颇有收获。

然而由于中国企业缺乏跨国并购与经营的经验,在投资战略、目标企业的选择与评估、并购后整合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以致大部分的并购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是以失败告终。

本文就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其在跨国并购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简析,如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面临的诸如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企业自身能力的欠缺、并购准备工作不足、战略规划不足、整合不力等问题。

进而对我国政府和企业自身应从加强政府公关、拓展融资渠道及简化审批手续、加快建设中介服务体系、培育有竞争力的并购主体、并购的战略规划、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做好法律准备、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对策AbstractWith the advance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China’s companies actively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hrough relying on their own advantages.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way of overseas investment for China’s enterprises.In recent years,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for Chinese companies grow larger in number and scope. In the process of taking "going out" strategy, China's enterprises have a bold attempt to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also won the rewarding. However, lack of experience in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anagement, Chinese enterprises have problems in investment strategy, target companies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integration after th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such areas , that make most of th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ouldn't get the desired effect and even end in failure.This article analysis the status of China's enterprises and the problems they fac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Such as political environment, legal environment,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he enterprises lack of ability, inadequate preparation, lack of strategic planning, poor integration, and so on.And then our government and the enterpris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s own public relations, to expand financing channel and to simplify the approval procedures,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mediary service system,foster a competitive acquisition’s subject,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capacity, good legal preparation,strengthe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find ways to solve those problems.【Key Words】China's enterprises;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III)绪论 (1)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特征 (1)(一)跨国并购的规模逐步扩大 (1)(二)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对象 (3)(三)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体 (4)(四)业绩表现喜忧参半 (5)(五)并购的区位选择更为合理、行业分布日趋广泛 (5)二、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问题 (6)(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外部问题 (6)1.政治环境 (6)2.法律环境 (7)3.经济环境 (8)4.双方文化方面的差异 (8)(二)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内部问题 (9)1.企业自身能力的欠缺 (9)2.并购前的准备工作不足 (9)3.企业战略设计不足、实施失误 (10)4.并购后的整合不力 (11)5.缺乏熟悉海外并购业务的专业人才 (12)三、进一步推进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建议 (13)(一)我国政府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13)1.加强政府公关,避免政治阻碍 (13)2.进一步完善金融环境和法律体系 (13)3.简化审批手续,拓宽融资渠道 (14)4.加快建立和完善国内中介服务体系 (14)5.培育有竞争力的跨国并购主体 (15)(二)企业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16)1.科学制定战略规划,正确选择目标公司 (16)2.提高跨国企业管理能力、加强人才培养 (17)3.降低跨国并购的政治风险,做好并购前的法律准备 (18)4.正确选择并购后的整合方式 (18)5.寻求现有融资方式的发展和创新,拓展融资渠道 (19)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绪论近年来,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的大企业正以雄厚的资本能量,纷纷走出国门,在全球各大经济体中寻求新的投资目标,进行跨国并购。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趋势愈发明显,成为支撑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企业跨国并购获取国际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获得先进技术、优化资源配置等已成为各国企业国际扩张的主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围绕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崛起,并于21世纪初进入高速扩张阶段。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更加成熟和广泛,跨足了各个领域,形成了“走出去”的大局面。

1.并购规模和数量2016年,全球并购市场规模达3.5万亿美元,中国企业的全球并购交易总额超过了2200亿美元,覆盖了多个行业和领域,包括金融、房地产、能源、制造业等。

据统计,仅2016年,中国企业就完成了161次海外并购。

尽管中国企业在全球并购市场中所占比重远远不及美国、欧洲等企业,但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扩大进军海外市场的力度,其在全球并购市场中的影响力逐步上升,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

2.并购领域与方式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制造业、金融、文化娱乐、农业等多个领域。

比如,2016年中国化学集团以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农业化学公司先正达,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并购案之一。

除了收购,中国企业还将出资并购、股权投资等方式纳入跨国并购的范畴。

随着并购领域的逐步扩大,中国企业在并购规模和方式上愈发灵活多样,成为带领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趋势1.并购区域的多样化八十年代初,中国国有企业对非洲和南美洲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投资,但是由于这些投资大多数没有取得预期的回报,因此此后的二十年里,中国对境外投资的关注点都较为单一,主要放在发展中的亚洲、非洲和拉美三大地区,这也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全球并购市场中相较于欧美等企业还存在一定的区域分布缺陷。

但是,随着2019年《外商投资法》等一批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的投资领域进一步得到了拓展,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都成为了中国企业关注的重点。

跨国公司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分析(1)论文

跨国公司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分析(1)论文

跨国公司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分析(1)论文【论文摘要】跨国并购是跨国公司根据全球经济环境及时对自身的体制、结构、功能和规模等进行重新组合和战略调整的一种重要方式。

跨国公司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对中国国有企业进行并购,在并购的过程中给中国的国有企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我国国有企业在面临跨国并购热潮的同时,应适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模式,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跨国公司的在华并购。

【论文关键词】跨国公司国有企业跨国并购企业地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FDI)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新建或称为绿地投资(Greenfield);另一种是跨国并购(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M&A)。

所谓跨国并购是指一国(母国)企业基于某种目的,通过取得另一国(东道国)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份),对另一国(东道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一定的或完全控制行为。

跨国并购是国内企业并购的延伸,是企业间跨越国界的并购活动。

一、放松的政府限制给跨国并购带来了可能近年来,我国政府放松了限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的法律法规,公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修订后的政策将原来禁止进入的电讯、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网首次列为对外开放领域,增加了76条鼓励类投资项目,减少限制类项目达三分之二,在原来禁止、限制进入的行业,外资通过并购方式也可以快速进入。

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出台的《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国内企业暂行规定》,对外国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放宽了外资并购主体和外国投资者并购中国境内企业的出资比例等。

这些改变,大大加快了外资并购国企的步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将加快外资并购国企进程,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扩大直接融资,推动了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最根本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世界贸易和国际投资无一不被纳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之中。

而跨国公司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行为和战略调整已对世界经济和东道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企业跨国投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的征途中虽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企业国际化的发展。

本文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三方面,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中国走向海外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关键词:跨国并购;现状;问题;措施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Abstract: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the most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today's world economy, world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re covered by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played a pivotal role, overseas investment behavior and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multinational compan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 host count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invest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ese enterprises in cross-border although made som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these problems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problems and strategy three aspects, to analyze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hope to provide better development platform for China .Key words: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present situation questions countermeasure目录一、引言 (1)二、文献综述 (1)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2)(一)跨国并购规模扩大 (2)(二)跨国收购主体多元化 (2)(三)并购主要以横向并购为主 (3)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 (3)(一)融资渠道窄 (3)(二)并购之后整合能力较差 (4)(三)国内缺乏熟悉跨国并购的咨询服务中介机构 (4)(四)国内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4)(五)对跨国并购缺乏充分论证,对并购对象缺乏深入调查 (4)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 (4)(一)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5)(二)大力开发、培养跨国经营人才 (5)(三)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 (5)(四)重视并购后的整合 (5)(五)加快建立和完善国内中介服务体系 (6)(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6)结论 (6)参考文献 (7)引言跨国并购是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合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及模型毕业论文
浅谈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及模型
跨国并购现状模式
一、并购主体及规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迅速壮大并成为跨国并购市场中的一直生力军。

上世纪末期,以国企为主进行海外并购的尝试阶段。

新世纪伊始,伴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2001 年“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中国企业掀起海外并购热潮。

在此阶段,国内家电企业和民营企业成为海外并购“排头兵”。

2006 年以来,随着人民币加速升值、国内证券市场的爆发式转型,企业海外投资也出现了跳跃式的发展,并呈现出新特点:一是大型国企的海外并购取得更多成功。

二是民营企业也频有作为,如2007年11 月雅戈尔以1.2亿美元的价格在美国进行了一宗购并活动,成为目前中国服饰界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例。

不难看出,这是中国企业把握优势,加强国际化的一个良好机会。

中国对外跨国并购投资总体保持增长趋势,但占FDI的比重却时高时低,波动较大。

资料显示,我国的跨国并购在整个FDI中还不能说已经占有优势。

并且,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无论从实际金额还是占世界并购交易额的比重看都较小。

二、并购产业及地区分布
由于历史、人文及地缘上的优势,中国企业投资分布的区域最初主要集中在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东南亚和非洲国家。

2001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实力增强,并意识到利用国际资本壮大自己的重要性,为了获得国外
先进技术,规避贸易壁垒,中国企业开始将并购延伸到美国、澳大利亚、欧洲、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以横向并购为主,几乎所有的并购案例都是和收购主体企业所从事的行业是一致或高度相关的。

2005年以前主要集中于矿产资源、家电、汽车和新兴电子高科技等行业。

就并购金额来看,第一产业最多,该产业的石油、矿产等资源开发型行业的并购,涉及金额动辄达上亿美元。

2005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深化,海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开始逐渐转移到金融、服务等第部门。

三种产业分布各有重点区域。

具体来说,第一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丰裕的国家和地区,如石油行业的跨国并购主要发生在东南亚、俄罗斯等地,矿产行业主要发生在拉美、澳大利亚等地区;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贸易壁垒较高的区域,如海尔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公司下属一家电冰箱厂,TCL收购德国施耐德公司等;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以及新兴市场经济实体。

如中国网通收购亚洲环球电信公司,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TFT—LCD业务等等。

三、并购动机与效果
我国的我国企业的并购实践只有二十几年的历程。

起初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政府行政性干预等非经济动机明显。

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的开放,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中国市场逐渐规范化,我国的企业跨国并购已经开始走向市场化。

目前,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主要动因为对核心技术、国外市场和自然资源的寻求,其次是多元化经营动机和其他动因。

同时,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和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促使企业,尤其是
某些产能过剩的消费品行业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寻求国外市场。

然而,近年来的并购案例显示,我国的企业在现阶段的跨国并购成功率并不高。

有调查显示,目前海外的中资企业1/ 3 发展较好,并获得盈利;1/3 处于维持状态;另外1/ 3 则陷入亏损或停业状态。

大约有50 %~70 %的并购案例以失败告终。

四、模型分析
针对我国目前跨国并购成功率低的现状,本文意在建立简单模型探索适合中国企业的并购模式。

本文的分析建立在古诺模型及其产品差异化变体的基础上,在一般模型的基础上,将并购双方的传统比较优势(即成本优势)与技术优势分开,并且将其与特定的较符合现实的市场结构相结合,讨论优势的存在对于并购成功发生的重要推动力量和优势的发挥如何受到市场形态的影响,并且特别研究了两国市场形态特征对于跨国并购的发生方向的影响。

首先考虑此种(中国市场集中度高,外国市场相反)市场形态条件下的并购行为。

假设两国分别为中国和外国,两国市场均用古诺模型加以描述。

此模型假设我国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与外国公司的先进技术优势一样是固有的。

中国企业的市场环境接近为寡头垄断,生产同质产品,存在企业n家,市场需求为,企业成本均为 c ,外国市场环境接近垄断竞争,存在企业 m 家,市场需求为均指将发生并购的两国企业,外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为 c ‘,设 c ‘ c ,mn。

模式一:
外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并购后进入中国市场将产生技术差距带来的产品差异化,在中国市场上的需求变为,b 代表外国技术的差异化系数。

b (0,1),b 越小表示技术带来的产品差异化程度越大,带来的技术市场势力也越大。

利润函
数形式易算得为。

并购之后,合资企业利用各方的优势进行生产,即利用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按照 c 的生产技术生产,同时外国技术差距带来的产品差异化,从而将一般的古诺竞争变为带有产品差异的古诺模型。

假设双方信息对称。

并且并购之前双方无外资设厂的情况出现。

并购之前双方的利润及产量为。

mn, 并购发生之后面对的国内市场变为,, 则并购后企业的利润和应大于并购前的两企业总和,即, 两企业才会有正的总并购收益。

因而两企业才会有正的总并购收益。

因而,则得知存在一个临界值,使得b 时才会发生并购行为。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中国企业的并购方选择做出了中国企业应当积极寻求具备先进技术和真正可以获得核心技术部分转移的外国企业。

结论一:技术效应b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并购,尽管不具备成本优势的企业也可以通过技术优势打入具有市场和成本优势的寡头市场,扩大双方利润。

设πc-(πd+πf),则对此进行静态分析: ,得,得。

以上表明两国的优势相对明显会使并购总利润增加,而且市场形态即市场竞争程度差别越大,外国技术增值效应越大会造成较大的并购动机。

结论二:市场形态特征对于并购的产生可能性和收益结果来说是较为关键的因素,本国市场越缺乏竞争,n的值越小并购得到的总利润趋向于越大,并购的可能性和收益越大;外国市场竞争越强,m值越大,并购的可能性越大。

即 m, n之间差距越大,成功的并购越可能发生。

模式二:考虑中国的企业作为主并国的情况,并购之后的,,而m≥n 联合利润极有可能小于不并购的各自利润之和。

这种现象也许可以被称为“主并方单方向的技术优势”现象。

相比而言,跨国公司在中国并购的目标通常是国内
的领先企业,而中国企业并购的则是较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公司,这样的并购行为往往具有风险性。

因此我们考虑另一种相反的市场形态对于并购可能性和比较优势发挥的影响。

(2)市场条件的改变后的模型
模式三:考虑外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模式,这与(1)中讨论的第一个模式结果相近,只是市场上厂商数量 m 与 n 大小有所变化,这时,中国企业并不具备较好的市场占有率,因此要求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要达到更加低的程度 C*才可以使得并购成功。

模式四:考虑竞争的中国企业并购寡头的外国企业的情况。

即中国市场集中度低,外国市场相反。

修改条件n≥m, π’=, 有很大的可能为正值,即两企业并购有利可图。

因此得到的结论在于: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容易获得成功,同时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建立在强大的成本优势和目标市场的市场优势上,对条件要求比较高,但也可能获利。

即模式一和模式四分别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较好选择。

并且,以上分析或许可以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或是引进来战略选择的议题做出补充性的阐述:比较模式四中国竞争性市场中企业对外国寡头市场企业的并购,与最先讨论的竞争市场的外国企业并购中国寡头企业模式一的情况, , 可以得出,当且仅当, 选择走出去战略更加可行,反之则引进外资是较为可行的跨国经济活动。


[1] 中国统计年鉴,1979-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家统计局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1 《United Nations, New York and Geneva》UNCTAD ,1999-2007
《中国对外投资统计公报(2006-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出版
《中国吸收外商投资报告》,中国投资指南网站
国家统计局网站、商务部网站
张贡生.王干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一个关于文献的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7(4)
“中国FDI地点选择的因素分析”孙俊,[J]经济学(季刊),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