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在中职教学中应用[论文]
浅谈教育心理学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教育心理学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来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现代教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担当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塑造、引导学生心灵的工作。
如何时刻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消极的心理,战胜各种心理障碍,是每位教师都在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变化,利用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所以,教育教学有了心理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教育实践就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教育教学;教育心理学;思想教育;应用研究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和人类精神资源的开发者,必须学习有关人类“灵魂”的科学心理学。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知识相对较薄弱,成长经历较艰辛,需要更多的关心、关爱与正确的引导。
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心里活动规律,从而更好的开启学生的智力,优化学生的人格培养,丰富与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教师必须借助于心理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科学的将心理学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中职的学生年龄大多在17、18岁这一时期,正处于青少年期,是人生中的“疾风怒涛”的时期,叛逆心理较强,也是智力发展的快速期。
我们应该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作为我们开展工作的立足点,心理学原理则是指导我们开展工作的方法论。
在青少年期里,处于此阶段的学生不论是生理、心理、智力都有很大的变化,身心容易表现两极性,情绪与情感两极性,对成人闭锁,对同伴开放,反叛传统,标新立异。
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个时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行为和行为异常的时期,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因此,把握好这一特点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心理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心理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教学中应该很好的应用心理学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职人才来,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理念,把心理学与教育学紧密结合起来,让高职课堂教学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过程,让教师以自身的学识、情感、智慧的火花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心理学高职教学应用一、前言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要想要使得高职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应该要恰当地使用心理学,让心理学能够在高职教学课堂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应该说,心理学自从诞生以来,已经和教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应用,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因此,本文将紧紧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针对当前我国高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们应该把心理学更好地应用到高职教学当中去,使得高职教学过程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师生心理沟通的过程,从而加强高职教学效果。
二、当前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是从高中阶段过来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大部分人是初次离开父母和熟悉的环境,独立来到高职院校里进行求学。
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都不是很充足,对于很多事情都是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正处于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虽然说他们是充满热情和激情的年轻人,但是,他们的自控能力不够好,自觉意识还不够强烈,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难以坚持,也不够主动地解决问题,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具体来说,高职学生的整体特质就是学习习惯不够好,没有很强的学习动机,也没有合适的学习方法,从而大大影响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此外,这些高职学生在入学的时候,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加之他们入学的成绩普遍不够理想,尤其是偏科现象较为突出,导致了一些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不是很强烈,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因此,高职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三、心理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高职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传统途径,也是非常重要的渠道。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4篇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4篇第一篇【导读】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乎到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本文根据中职学生心理问题,提出强化引导,通过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等途径,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关键词】心理健康;中职学生;思维方式;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培养素养较高且技术水平强的专业化人才,这对职业院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职学生作为职业院校的一个特殊群体,除要重视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外,还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发展现代职教的重要子环节。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体而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乎社会安定和谐、学校稳定发展、家庭和睦幸福和学生个体积极发展的需要。
二、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一般表现1.青春期来临,适应能力不强中职学生大多数年龄处在15-18岁之间,这个期间的未成年个体不仅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生理剧变期,表现为身高体重的继续增长和性别特征日益明显外,还处于人生发展阶段的心理剧变期,表现为心理活动的日益丰富和情绪情感需求的外露与内隐等。
可以说,这个阶段的大多数中职学生都要选择离开家庭,减少对父母依赖,转变为依靠还未独立的自己,重建新的人际环境,是一个从青少年向青年转变的人格发展过渡阶段,所以有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无无所适从,觉得适应有困难等情况。
2.思维方式单一,自信心缺乏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主客观世界的深层的心理结构,是体现一定价值标准、思维视野、思维方法和一定思想观念的思维模式。
教育心理学在中职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试论教育心理学在中职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摘要依据中职学生的心理活动倾向,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两类。
外倾型的特点是,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事物,表现为开朗、活泼,情感外露,当机立断,不拘小节,独立性强,善于交际等;内倾型的特点是,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一般表现为沉静,深思熟虑,处事谨慎,反应迟缓,适应外界环境比较困难、孤僻、交际面狭窄。
本文将采用教育心理学分析如何在中职学生教育工作中应用。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中职个性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学习者偏爱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如,同样是学习,有些人喜欢听别人讲,有些人喜欢自己看,而有些人喜欢与别人讨论。
无论是哪一种偏好,都必然与学生的个性相关,而且与学生的情感、动机特征连在一起。
它们和智力不同之处在于:智力是指学生在智力或学业成绩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有高低、好差之分,只有一个维度,而认知方式则是根据两极来描述的。
如相对一个问题来说,我们不能确定是聚合式思维方式好些,还是发散思维方式更好些,而要看哪一种认知方式更适合解决问题。
一、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是指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及其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每个人对于现实给予的影响,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反应。
这种反应表明他对事物的态度。
一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态度和反应,如果在类似的情境下不断地出现,逐渐在生活经验中得到巩固,这种对现实的较稳固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就构成了他的性格。
作为个性心理特征的另一方面,气质则主要反映了人的神经类型在行动中的直接动力表现,是先天的,没有好坏之分。
性格与气质之间,有着相互渗透、彼此制约的复杂关系。
第一,气质影响性格特征的表现方式.,使性格具有气质特征。
如同样是乐于助人,胆汁质的人常常满腔热情、急切豪爽地去帮助人;而粘液质的人则往往是不动声色、从容不迫地去帮助人。
第二,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如要培养坚毅、冷静、自制的性格品质,胆汁质的人比粘液质的人更困难。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论文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论文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论文【摘要】在教学中应用教育心理学作为指导,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课堂教育效率。
同时,能够消除学生负面及消极的学习心理,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在课堂上产生较好的师生互动,营造一个愉快且融洽的人际氛围以及课堂教育环境,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应用一、前言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可以说优秀的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心理学者。
但在现阶段,相当一部分教育教学工作者不能够充分重视这一点,其中也包含一些教学教育水平比较高的教师,这些教师往往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对教育心理学进行深入分析,也就不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实践工作中。
目前,很多教师为了达到具体的教学目标,将大量精力和时间用于研究本课程的专业领域,以此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这当然是值得鼓励的事,但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也需要对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探讨,只有正确认识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及规律,教师才能适时调整教育教学方式,真正实现教育目标。
三、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一)充分运用鼓励的语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有意无意间的言语和行为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可能从此会以消极态度对待教师,甚至讨厌这门课程,这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积极的言语和行为对学生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例如,班级上有个学生性格比较内向,胆子小,课堂上不敢发言,经过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诱导,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其渐渐敢于发言,并逐渐和同学讨论问题,学生成绩不断提高,后来还担任了班干部。
教育心理学在高职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新校园教育观察· 3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加上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以应对学习和生活以及人际关系中的各种问题,确保不出现过激行为。
一、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学生的个体情况不同进入理想的大学是很多学生的追求,但有的学生因为高考失利不得已进入高职接受教育,有的学生则是因为本来学习成绩不好直接选择了高职。
因此,高职学生的个体情况不同,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 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学生进入高职接受教育,需要有一定的适应,有些学生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同学之间出现摩擦在所难免。
大多数学生在家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委屈,一旦和同学出现摩擦,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
甚至有的学生因为一次打击而崩溃,不愿意再次尝试,或者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
学生的承受能力较低也对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3. 学校相关教育教学课程的滞后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职学校教育中比较滞后的一个方面。
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讲解上,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选修课,就算学生选择了,也只需要通过小论文或者小测试的方式结课。
而学生一旦因心理问题而做出过激行为,学校方面也只是希望把事件的后续影响降到最低,而没有追根溯源,相关的心理教育教学课程设置很少,师资配备不够,无法给学生提供专业的、有建设性的建议。
二、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在高职学生教育教学的工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注意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形成健康的心理。
因此,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日常的工作中,需要采用以下方法。
1. 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淡薄,很多教师只负责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很少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课余时间教师也多忙于科研,很少与学生沟通,导致学年结束教师还无法认清所有的学生。
心理学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让中职学生爱上学习中职学校的学生特点是中考落榜,在学校不是好学生。
大部分同学甚至有厌学情绪。
在某种程度上,在中学的班级中是被老师“遗忘的角落”。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又组成了一个团体。
新入校的学生需要重新树立信心,进入中职进行学习以后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人生新的起点,需要班主任老师带领学生重新认识自己。
如何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呢?下面分析一下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一、目标不明确,整日浑浑噩噩,精神不振奋。
中考的落榜使得一部分学生做出自我放弃的选择,就是我们俗称的“破罐破摔”,心理上形成一个念头,反正就是这样了,所以在这个念头下的反应就是:上课睡觉,下课打斗或者玩手机游戏。
二、校园内“拉帮结派”所谓无事就生非,当没有学业的压力时学生就会找一些其他的时间来发泄自己,同时变得焦躁不安易怒,这时就会出现打架斗殴的事件。
有时在学校的食堂里就会发现来自一个地区的学生,或者来自原初中一个学校的学生组成一派,在食堂里由于心理的烦躁可能因为与其他同学一个不和谐的眼神交流就“开战”了。
三、自我认知意识不够健全。
还有一些学生,自我认知意识较差,对于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不能够正确摆正自己在“矛盾”中的位置,很容易寻找外界因素来为自己解脱,以便维持自我心理平衡,许多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客观地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
依据以上这些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师要做的首要任务就是发现问题学生,如果是共性问题的话,一定要在班级中统一讲,但是如果是个别问题那就要一对一单独找学生解决了。
首先第一点是帮助学生重塑自我价值观,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事实上中专生在这个社会上依然可以成为有用之才,例如:三只松鼠的创始人就是中技学历,但是一样可以成为企业的老总。
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另外可以讲一讲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同样有机会保送到大学学习拿到本科和大专学历。
在学生有了自信心和目标时他就会变得积极主动了,有了动力的学习自然学习就变得有主动性了。
中职教育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中职教育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摘要:中职教育和正常的义务教育在本质上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在中职学校的各类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育心理学进行更加全面有效的运用,结合当前中职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针对性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尤其是中职建筑类教育方向的学生进行全面的提升,使主要的教学活动可以得到学生更进一步的支持和认可,提升中职建筑专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主要探索了基于心理学理论构架下的中职建筑专业教学的各类应用,希望能够发挥当前教育心理学自身的应用优势,帮助中职学生自身的学习进行更进一步的科学化高效化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是学生在进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导师,也是学生在进行各类文化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知识灌输者,对于学生的求学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当前的时代,基于中职教育体系构建下的学生有如下的特征:首先是对各类新鲜事物接受的速度极快,思想活跃度非常高,观念新颖,对于各类旧的事物也敢于提出否定的意见。
中职教育阶段需要和当前的新时代进行匹配,中职建筑专业的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当前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相关知识,对于学生进行学习过程中的各类心理状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解决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提升教学效率。
1对中职建筑专业的学生进行基于罗森塔尔效应构建下的有力把控罗森塔尔效应是教育心理学中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也叫做教师期望效应。
教师对于学生自身的期望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感化力量,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
如果建筑专业的教师对于学生产生了不信任、不认同的感受,学生就会明确的感知到教师对自己的真实态度,并往往使用同样不积极,甚至相对消极的态度来对教师的管教进行反抗。
如果消极态度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学生对于教师的所有要求都会产生逆反心理。
建筑专业的学生性格相比较别的专业往往更加内向,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只要有一次出现了误差,就有可能会导致学生自身的成绩和老师所预料的最坏结果一样,产生巨大的断崖式下跌,学习成绩就会更进一步的跌入谷底。
《教育心理学》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教育心理学》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第1篇:职业院校《教育心理学》课堂如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职业院校改革的推进,《教育心理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思想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按照职业教育改革和有效教学理念的要求,《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启发,重视方法和思维的培养。
在作业的设计上,要精简有效,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心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作者结合教学经验,探究了职业院校《教育心理学》课堂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希望能对职业院校《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职业院校《教育心理学》的课堂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概念和理论,也不是让学生口若悬河地“纸上谈兵”,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能有所反思,有所借鉴,并透过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在授课过程中必须优化教学设计,让学生掌握这些方面的技能,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一、重视方法和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新形势下,职业院校的《教育心理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优化教学设计,做到“授人以鱼”,也要做到“授人以渔”。
有效的课堂教学除了知识上的习得之外,还需要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的学习贵在方法的掌握。
《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掌握相关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因为方法与知识更重要。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第一步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习心理,让学生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其次,要让学生通过多思多练,灵活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并反思自身的行为和思想。
最后还要有一定的检测,以测试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加以改进。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范文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范文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教育心理学,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1摘要: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主要是通过学生本身的心理活动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顺应心理过程规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应用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是在教师的教育过程中实现的,更确切地说是通过学生本身的心理活动实现的。
如果教师顺应心理过程规律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效果;反之,一味题海战术、加班加点、补课等,未必能达到效果。
所以,研究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入手发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对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尤为重要。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中提出一些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从而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把学生引入到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积极的思维。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说:“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内在兴趣,就会渴望获得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许多具体的做法:1.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知识的社会意义。
学生一旦理解了知识的社会价值,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
2.培养学生对每门课程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定式,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有趣的、变换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比如,运用幻灯、电视、电影、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呈现教材,还可以通过模拟教材内容的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教学。
4.组织学生参加课内外实践活动和学科兴趣小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和学好知识的乐趣。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每位为人师者都应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以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为“授业解惑”这一角色负责。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一《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以心理学特点为基础,结合自身教与学的经验对如何加深学生对所授知识的记忆及认识,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初步探究。
【关键词】心理学;教学;学习动力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包括教育评价测量、儿童发展特点、特殊儿童教育、学习心理学的教育、特殊学科学习辅导、心理健康、教师人事、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等多个方面,每位为人师者都应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以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为“授业解惑”这一角色负责。
现阶段,每位师者大都是从自身做学生的经历、经验来理解自己学生的思维、行为方式,这样的理解是否会因太主观化而错误的解读自己的学生?社会的每个时期因大不相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不同的一代人,60、70、80、90、00代,每一代都有其鲜明的性格特点,以笔者的学生为例,笔者的学生多为90、00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之前的学生大相径庭,如何引导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已不适合从自己学生时代的心理作参考,而教育心理学的出现及发展恰恰解决了笔者此部分的迫切需求。
现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历,简述几点教育心理学运用体会。
1.教学幻灯制作结合视觉暗示规律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科学研究表明靠视觉获得的知识记忆率能达到30%,靠听觉获得的知识记忆率能达到20%,靠想象获得的知识记忆率能达到25%,将视觉、听觉与联想结合起来,知识记忆率能达到65%。
教学幻灯制作时如能参考上述数据,利用大脑的各部分感官协同合作共同接受和处理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长,以提升学习质量,提高课时内授课质量。
教育心理学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论文
教育心理学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论文现在很多职业学校都开设了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这符合现代化课程的需求,在一些教育类专业中,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有独特的目的,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在校学生克服职业中的困难。
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拥有自身独特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解决教育中的常见问题,这样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育心理学在职业学校的运用有很大的现实需要,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态度有待进一步改善,很多学习并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对教师的教学形成了很大的挑战,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都是强制性的,并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因此这又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因此为了使教学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学校要引导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然后在教学实践中学会运用[1]。
一、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意义职业学校中的学生和其他学校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区别,他们知识背景和学习习惯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教师按照惯用的方式开展教学会面临很多困难,而且班级中每一个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在专业方面的能力是可以胜任这个岗位的,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他们在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如果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最终的教学效果不能符合标准要求,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要利用业余的时间学习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这是全面提升教师水平的重要途径。
教育心理学在很多专业教学中都能发挥好的效益,但是教师要学会如何运用,这样才能使教学更能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如何将教育心理学运用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1、正面评价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丰富多样,在具体教学中的运用体现在很多方面,正面评价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评价所表达的含义具有独特的意义,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能够获得关于自己的信息,而且还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个环节中教师传达的信息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更多地运用正面评价的词汇,因为过多地使用负面词汇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在评价之前要做好各种准备,其中把握每个学生的性格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有些学生在回答一个问题前会思量很久,慎重考虑后他们才会发言,如果这些学生的回答并不符合标准答案,那么教师要委婉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中的答案都有闪光点,发现并指出学生的优势是正面评价的一个重要体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班集体面前进行分享,这种正面评价是运用教育心理学开展教学的重要体现。
心理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心理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心理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本次研究通过对学生进行性格测定,并根据其性格对其进行教育管理,通过精确量化的操行评定分数和考试成绩,来衡量教育管理对学生教育的效果。
将心理学理论运用于职业教育是近几年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运用心理学知识可较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及性格特点,有利于教育工作者能科学性、预见性、针对性地改变学生的思想状况,干预其行为的发展,促进其有效学习和整体发展,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故心理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对开创职业教育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目标通过课题研究,目的是为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提高教师的预设能力和调控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并从成功的案例中探索出一整套系统的、可操作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和最佳发展。
二、研究方法1.调查问卷法:本次研究采用戴忠恒与祝蓓修订的16PF(中国大学生为常模版本)人格调查问卷,以被抽为实验组的9个班的756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
发放调查问卷756份,回收问卷756份,回收率100%。
2.分析法:在实验前、后分别统计实验班和对照班每月量化的操行评定分数和各班期末考试成绩,并对实验前、后各班表现进行及时研究分析对比。
3.实验法:把2013级大专学生按随机抽样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各班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教育中,对照组采用一般传统教育方法进行教育管理,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表现及行为。
三、具体实施措施(一)制定严格的辅导员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对实验班辅导员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首先要求辅导员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及自己的时间,每周选择5~10名问题学生,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
其次辅导员要建立学生档案,对每次心理辅导及教育情况进行记录,随时掌握被教育者思想及行为变化轨迹。
教育心理学在中职教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教育心理学在中职教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发布时间:2021-07-01T10:03:47.19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作者:孙硕[导读] 摘要: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不仅要教会学生文化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辅导有效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摘要: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不仅要教会学生文化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辅导有效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在中职教育中,积极应用教育心理学理念,强化教学管理,是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干扰,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及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
对教育心理学在中职教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为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促进中职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职教学管理;教育心理学;应用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同样职业教育也迎来重大改变:中职学生的人数在不断扩大,社会也给中职学生提出新的的更高的要求,中职学生不仅面临就业与升学的双重选择,同样也面临学历低与就业困难的压力。
中职学生本身所带有的学习困难、自我效能感低、归因偏差等问题也会让社会对其产生一定偏见,所以结合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做好未来规划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2当前中职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2.1学习压力过大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新生行业,而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生行业,在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下都要求优秀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下,各行各业需要的是专业型和应用型人才,而且这种需求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在这一趋势下,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
基于这一现状,中职教育需要积极做出改革和创新,加大对学生的培养力度。
教育心理学在中职教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教育心理学在中职教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发布时间:2021-06-01T16:01:37.787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5期作者:蔡辉[导读] 随着时代及社会的发展,其对人才方面提出的需求越来越高。
蔡辉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教师发展中心 524300摘要:随着时代及社会的发展,其对人才方面提出的需求越来越高。
而在教育方面,为了能够提升教育的质量及效率,其越发重视对教育心理学的应用,通过将教育心理学引入到教学管理中来加强对学生们的管理是极为重要的,它能够对中职学生们的心理及生理情况做一个深入的了解,然后再在这一基础上来对学生们开展管理,这能够极大的提升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促使其成人成才。
下面将阐述教育心理学在中职教学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心理学在中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中职;教学管理;应用随着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心理学逐渐的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其在教学中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中职教学管理中通过采用教育心理学能够对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
另外,在中职教学中,大多学生会存有一定的叛逆期,这时对其进行管理的度极难把握,一个不好可能会产生反作用。
对此,通过使用教育心理学,能够极好的把握学生们的心理及生理方面的特性,然后通过对症下药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管理,进而取得好的教学管理效果。
一、教育心理学在中职教学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中职院校学生其学习基础相对来说较为薄弱,其自我约束及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差,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尤为突出,他们也较为喜欢展现自己个人的独特性。
为了能够让教育进行一个平稳的发展,那么就需要对中职院校中整体的教育水平进行提升,而这时就需要对学生们进行心理教育,让其能够更为坚固班级及校园的整体性,弱化自己的独特性,能够有一定的集体意识,由此来获取班级或校园荣誉。
另外,因学生们学习基础较为薄弱,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自暴自弃的心理现象,甚至可能会出现偏激现象,公然扰乱上课纪律及秩序,对其他学生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教育心理学理念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教育心理学理念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论文教育心理学理念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论文中职院校的班主任如果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教育心理学的先进理念应用到班级工作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就其应用谈几点看法。
一、因材施教。
中职院校的学生群体有其特殊性,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性格、学习、专业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中职学生的年龄在15——20岁,根据我国心理学家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划分,中职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
中职学生具有青少年的共同特点:活泼好动、个性张扬,属于“90后”“0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思想前卫,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中职学生又有其突出特点:大多数学生经历了中考、高考失利,总体表现出自尊心强,又有自卑心理,渴望得到尊重的特点。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生源构成有:初三分流、初中毕业、中专毕业、高中毕业的学生。
不同专业的学生有其突出特点。
例如,旅游乘务专业的学生形象靓丽,思维活跃,善于表现;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有经济头脑,善于积累学习中的经验;物流管理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勤勉认真,不善表现。
班主任首先要带领班级同学进行正确的归因,使学生认识到中考、高考失利的原因是自己努力不够,在职业院校只要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能够掌握技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与大学生相媲美,使学生重拾自信。
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工作,例如,针对物流管理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不善表现的特点,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社团、文娱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
二、小组竞争。
在班级合理开展竞争,灵活运用奖惩措施,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生入学时,以入学成绩为主,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把全班同学分成小组,形成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局面。
小组之间在学习、卫生、纪律、内务、课外活动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小组内部结成“一帮一”的对子,共同进步。
例如,有位学生学习较差,但在内务整理上较为出色,她主动与另外一名学习好、内务差的学生结成对子,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两位学生在学习、内务上都取得了进步。
心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作用论文
浅谈心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内容摘要:在职业教育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认识诚信,正确对待爱情,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心理教育;职业教育;心理问题有幸接受了班主任心理辅导c证的培训,在培训课上听老师对心理学知识专业的讲解,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心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本人从事职业教育八年,在这八年中担任班主任工作六年,也接触了不少学生,总结一下我认为在现在的中职学生中主要存在 这些心理问题。
(1)学习目标不明确、精神空虚、信心不足、认为自己前途渺茫、无心向学。
(2)无诚信意识、视撒谎骗人为家常事。
(3)把过剩的精力放在“人际交往”上。
(4)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自我意识感强、非常自我。
主要表现为:无心上学,认为是家长“要我读”:不知道学什么?学习态度散漫。
为达到某些目的;随意欺骗他人、老师;早恋、乱交朋友,有的时候会因为一些小的事而大打出手;有的时候很讲所谓的义气,对所的朋友两肋插刀等等。
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作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心理教育:一、进行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辅导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
学习动机是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它不仅为学习提供直接的动力,而且制约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
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学习的自觉性与认识兴趣。
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就会对学习迸发出极大的热情,产生积极行动。
所以学习自觉性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识兴趣也叫求知欲,就是学生渴望认识世界,获取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意向活动。
有了这种求知的欲望,学生就会对学习全神贯注,孜孜不倦、积极思考。
所以,认识兴趣也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受到社会环境、家庭关系、学校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正误的不同学习动机。
中职教育面对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因为初中成绩差,无望升高中的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育心理学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叙述了教师的角色定位,表明了教师研究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将教育心理学具体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将心理学适当地应用于学生教育工作,从而起到提高学生工作效率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角色定位学生教育一、前言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导师,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引导者和传播者,在整个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代学生有着如下的特点都有这样的特征:生活在快节奏的21世纪,对于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认知的速度快,思想相对活跃和敏捷,观念前卫,敢于否定旧的事物和落后的理念。
但是这一代人的缺点也比较的多,攀比吃穿、讲究名牌这些都是比较普遍的毛病。
现阶段的教育要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掌握好、应用好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具体细致的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满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实际需要,帮助学生战胜各种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这也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的挑战。
二、当前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教育心理问题及相关现状
学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环,许多学生教育工作者都感觉学生工作难做,这是目前最普遍的现象。
当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时,学生的心里还不是非常的成熟也可以说还是处于在一个非常底的水平上,他们的个性特征还不是非常的明显,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能力相对比较是比较弱
的。
所以我们说教育工作者最主要掌握的就是心理学知识,还要知道怎样的运用教育教学的工作。
要是教育心理学具体的理论能运用到教育教学中那是再好不过了,这样更会提高教学的效率目的。
三、提出相关措施
1.“罗森塔尔效应”的有力把握
“罗森塔尔效应”也可叫做“教师期望效应”,所谓教师期望是一种非常大而且潜力十足的教育教学力量。
经过一段时间,学生会从教师的行为与表情中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不信任,从而会以不积极甚至消极的态度来对待教师,这种消极态度时间长了,有可能导致学生一点点的拒绝老师的要求。
也有些学生的性格是比较内向,老师的一次态度不好,就会给他留下一些阴影,就会对学生的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影响。
到最后这学生的成绩就会和老师预料的一样,学习成绩就会自然而然的下降,品行也就随之会一点点的变坏。
2.巧妙的应用心理暗示
什么是暗示?暗示一般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出
某种信息,个体在无意中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并做出相应反应的心理现象。
不管是对在班级中学习好或成绩不好的学生,暗示的作用都是积极有效的。
学生教育工作者如老师或辅导员可以用技巧性的语言或表情,给予学生有效的诱导和暗示,从而使学生逐渐改变原有的自卑感和不好的态度,达到学生向自己说自己心里话的目的,从而达到鼓励学生的目的。
在这提出的是,这一方法对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作用更加明显。
3.善于应用鼓励的语言
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在不经意间某一个行为或者是语言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这个学生就会慢慢地不喜欢这个老师上的课程,有时候会更加的讨厌这个老师。
这样就会非常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积极的语言对学生影响大。
相反,消极的语言也会给学生带来伤害。
因此,老师就应该多给学生们语言上的鼓励给予信息,在同龄人面前得到表扬,对学生自身影响巨大,对学生以后的生活与学习态度也影响巨大,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明白这点。
4.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有时候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苦恼和学习上带来的情绪对老
师诉苦时候,老师就会成为一个新的角色就是心理治疗老师。
首先老师一定要认真的听同学烦恼,让自己的学生在老师这里把所有的烦恼都放下,然后根据他们问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一开导。
其实有时候教师主要耐心的听,教师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烦恼都说出来,达到一个倾诉的过程,这样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半了,接下来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与开导过程了。
在新时代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就必须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烦恼与困扰。
5.对情感教育的有效和合理的应用
我们还可以说,“情感教育”一词在西方学者的基本定义中,它一般是指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应。
这主要都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
总的来说,情感教育主要就是指学生能够在受教育的同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快乐和愉悦的过程。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
中当,运用情感教育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情感教育就是一种思想转化,学生只有发自内心的对老师产生信任和认同,才会接受老师的意见和观点。
相反,如果学生认为老师的行为和观点不是发自内心的关心自己时便会产生抵触的心理,表先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反抗的情绪和不接受。
因此,老师有用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教师充分应用情感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教育,尤其是对学习、还有就是一些思想上面有些落后的一些学生,要让学生们亲身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温暖,这样他们对老师的情绪就会慢慢减少了,这时的教育工作就会非常顺利的完成。
所以,在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正是老师的关爱和相信在才是他们成长和进步的动力,情感教育的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综上所述,心理学的具体理论与方法必须应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去,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这样还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更可以让学生的自身素质随之也提升起来。
因此,要想使教育更加科学化,就必须学会如何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所以,在校教育工作者的作用真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岗英.管理心理学新论[j].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纪秋发.北京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状况[m].当代教育研究,2005,(7).
[3]华东六省一市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j].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