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合集下载

河北大学财政学期末试卷1

河北大学财政学期末试卷1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公共消费或集体受益的物品与劳务。这种产品具有两大特征,一是非排他性,二是非竞争性。前者是指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产品获得利益,后者是指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

2.财政支出:是国家各级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力进行再分配的活动,它要解决的是由国家支配的那部分社会财富的价值如何安排使用的问题。财政支出又是政府施政行为选择的反映,体现着政府政策的意图,代表着政府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具体地讲,财政支出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政府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货币资金的支出活动。财政支出通常也被称作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

3.税式支出:是国家为了引导、扶持某些经济活动,刺激投资、消费或者补助某些特殊困难而制定的各种税收优惠措施。其实质是政府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税式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4.税收: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并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5.国债:国债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在我国,由于目前不允许地方政府举债,所以可以把国债视同公债。

二、简答题

1.简述税负转嫁的相关制约因素

(1)商品或要素的供求弹性

(2)课税范围

(3)反应期间

(4)税种属性

(5)市场结构

2.简述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含义及其经济意义

(1)两大支出的含义

(2)购买性支出反映政府资源配置职能,影响生产和就业;转移性支出反映政府收入分配职能,对收入分配影响明显。

财政平衡、财政赤字与财政政策讲义

财政平衡、财政赤字与财政政策讲义


•2
•一、财政平衡的概念和理解
•1.1 财政平衡的概念
财政收支关系在量上的三种对 比结果: 收大于支,表现为财政盈余 支大于收,表现为财政赤字 收支相等,表现为财政平衡

•3
•1.2 财政平衡的内在矛盾冲突
财政收支之间的矛盾具有客观性
需要与可能的矛盾在财政领域经常反复出现 财政收支计划与实际收支的矛盾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在时间上不一致 某些意外事故会影响到年度财政收支的平衡
财政平衡、财政赤字与 财政政策讲义
2020/3/21
•主要内容
财政平衡:概念及其理解 财政赤字:相同的定义和不同的认识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经济影响 财政政策: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财政政策的主要类型 财政政策效应及其偏差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与协调
案例分析: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和转型

•宏观经济 •19
•5.2 紧缩性财政政策
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和)减少财政支出以抑 制社会总需求的政策,通常称为紧缩性的财 政政策。 其结果通常表现为财政盈余。 在经济繁荣时期,国民收入高于充分就业的 均衡水平,存在过度需求。这时,政府通常 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其内容是减少政府 支出,增加政府税收。

•4
•1.Leabharlann Baidu 三个财政平衡问题的思考
财政平衡的真实性? 追求静态平衡还是动态平衡? 财政平衡和经济平衡,哪一个更重要?

【宏观经济学】 第六章 财政政策与

【宏观经济学】 第六章 财政政策与

累退税、累进税和比例税
根据收入中被扣除的比例,税收可以分为累退 税、累进税和比例税。 累退税是税率随征税客体总量增加而递减的一 种税。 累进税是税率所征税客体总量增加而增加的一 种税。西方国家的所得税多属于累进税。 比例税是税率不随征税客体总量变动而变动的 一种税,即按固定比例从收入中征税,多适用 于流转税和财产税。
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 为“补偿性财政政策”。究竟采取何种政策, 应由政府对经济发展这样的一套经济政策就是 凯恩斯的相机抉择的“需求管理”。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变动公共工程等政府支出方案
在萧条时期,政府往往兴建一些公共工程,如建筑 公路、兴建水利设施等,以提供就业机会。但是这 些项目大多是急促上马,且为解决就业问题,不能 充分使用机器设备,往往效率很低。
财政赤字政策 政府应增加支出,包括军事支出在内,以弥补 私人消费需求和私人投资需求的不足,实行赤 字预算。 政府在宏观上要鼓励高消费,甚至是奢侈性、 浪费性消费。同时通过税收政策,进行收入再 分配,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增加消费 以刺激生产,提高就业水平。 财政赤字不能靠增税来弥补,只能增发公债。 公债即不会形成社会负担,也不会加剧国民收 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当需要采取某种政策到政府决定采取 某种政策行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其间包括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提 出议案在国会讨论、通过等过程。 影响时滞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

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基本定义: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抑制或压缩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它往往是在已经或将要出现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的趋势下采取的。它的典型形式是通过财政盈余压缩政府支出规模.因为财政收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而财政盈余意味着将一部分社会总需求冻结不用,从而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实现财政盈余,一方面要增加税收,另一方面要尽量压缩支出。如果增加税收的同时支出也相应地增加,就不可能有财政盈余,增加税收得以压缩社会总需求的效应,就会被增加支出的扩张社会总需求的效应所抵消。

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1 提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增加社会福利费用 2 增加税收,以降低企业的投资能力和个人的投资热情,并抑制总需求的膨胀 3 发行公债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 4 消减政府预算,限制公共事业投资,以此来减少政府支出。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基本含义: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刺激和增加的一种政策社会总需求行为.又称膨胀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通过减税、增支进而扩大财政赤字的财政分配方式,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1。减少政府购买 2.免税、退税和降低税率 3。增加公共工程开支 4.扩大政府购买 E。增加政府

转移支付

而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区别在于:

1.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叫积极的财政政策,通常是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通过增加政府投资和补贴等手段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如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采取了财政斥资4万亿投资以拉动内需等重大举措。2009年,我国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二是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预计2009年将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约5000亿元。三是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四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和民生支出分别达到7161.4亿元和7284。63亿元。五是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2.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缩减政府开支、压缩投资规模等手段,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偏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持续高位运行,物价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国家通过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进一步调整中央政府投资结构,以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第三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描述

第三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描述

(二)两种政策调控同为货币调控
在现代宏观经济管理中,货币政策属于货币调控是无庸 置疑的。即使是财政政策,本质上也是属于货币调控。因为 无论是财政收入的集中,还是财政支出的运用,都是借助于 货币的运动进行的,都是货币的集中和货币的转移,是货币 运动的效应,只不过财政政策是以政府的方式来进行的。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 (一)政策主体不同
虽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的都是货币资金,但它们 调控的资金性质却不同,因而重点也就不同。货币政策主 要调控的是具有偿还性质的借贷资金,这就决定了货币政 策调控更为注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这样必然使整个经 济的运行更富有效率。财政政策调控的主要是无偿性资金, 通过对货币资金的无偿集中和使用,调节着经济利益在社 会各阶层的分配,这种利益公平分配的作用是货币政策调 控所不具备的。
(五)政策的可控性不同
货币政策通常需要通过操作工具的传导来实现最终目 标。这中间需要有一个传导过程,并且可能出现偏离最终 目标的情况。 财政政策可以由政府通过直接控制和调节来实现。
总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有其自身的特点 和作用,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这就要求只有通 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分工配合,才有利于在 保持通货基本稳定的同时,合理调整经济结构, 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以实 现宏观调控的总目标。
总之,无论采取哪一种政策组合模式,取决于宏观经 济的运行状况及其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 一般来说,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社会总供给,就应 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总需求;而如果社会总需 求明显大于社会总供给,就应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 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其余的情形是,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只 要不是明显不平衡的情况,由于会有一些部门的产品供给 大于需求,另外一些部门的产品供给小于需求,如果单纯 采取紧的或松的政策进行调节,都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可 以考虑采用松紧搭配或稳健的政策。因此,要视具体情况 而定。

山东省委党校宏观经济管理作业题及答案

山东省委党校宏观经济管理作业题及答案

⼭东省委党校宏观经济管理作业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管理作业题

第⼀专题

⼀、宏观经济管理局限性的成因主要有哪些⽅⾯?

答:宏观经济管理作为⼀种政府⾏为,有其局限性,并不能完全克服市场⾃发运⾏的上述缺陷。主要原因在于:

(⼀)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约束。这种约束主要来⾃于信息缺⼝和信息失真。⼀是由于各⽅⾯因素的制约,受到收集信息的成本限制,政府难以掌握全部信息。⼆是信息失真。原因,由于技术和体制原因,存在许多⾮真实信息。这种情况同样会影响决策的正确性。

(⼆)决策者偏好对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影响。宏观经济管理决策采⽤少数⼈集中决策的⽅式,其过程和结果受决策者或决策者群体偏好的影响。

(三)利益集团对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扰。任何⼀项决策都不可能对不同的利益群体产⽣完全相同的经济影响。不同群体会通过各种⽅式影响宏观政策的⾛向。宏观决策的形成及其变化,在⼀定程度上是这些利益群体政策影响⼒博弈均衡的结果。

(四)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存在“时滞”。⼀是从出现问题到决策者制定出政策并付诸实施有⼀个过程,存在时间间隔;⼆是从实施到政策见效也存在时间间隔,也就是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影响到政策的准确率。

(五)市场主体的“合理预期”⾏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都是有理性的经济⼈,他们会分析研究政府政策变化的动态和规律,根据⾃⼰的预期采取相应的对策或者防范措施。这种市场主体对宏观决策进⾏的合理预期以及在此基础上采取的防范措施,往往使得宏观决策的效⼒⼤打折扣甚⾄失败。

⼆、论述宏观经济管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答:(⼀)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原则。⽀配市场经济运⾏的是市场规律。政府的主要责任是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并充分发挥其效率,不能⼲扰市场正常运⾏,更不能代替市场,因此,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必须顺应客观规律,让市场机制起基础性的调节作⽤,把政府作⽤和市场作⽤都发挥好。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政治是经济常识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也是比较散和杂,需要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总结,下面店铺为大家提供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点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内容与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①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②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结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

5、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分配。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其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人才与创造的尊重。

财政学考试复习重点

财政学考试复习重点

一简答

市场失灵及表现【简】

1、市场失灵: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不可

克服的缺陷。

2、表现:(1)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

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使市场失灵。(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

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

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典型例子是“公共物品”。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

的外部效应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益配

置。(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

可能自发的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5)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

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

求的不断反复;这事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

财政职能【简】

(1)资源配置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公共定价的的定义与方法【简】

?定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

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即为公共定价

?一般方法:

?平均成本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是指在保持公共物品的企业和事业对外收支平

衡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

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

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

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

所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是指政府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某种形式搭配组合起来,以调节总需求,最终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以下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的相关资料,店铺为您分享。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

所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是指政府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某种形式搭配组合起来,以调节总需求,最终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一般有四种模式: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能更有力的刺激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税收或扩大支出规模等松的财政政策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但也会引起利率水平提高。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等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金,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减少松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总需求增加,其结果是可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刺激了经济,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使国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增加。这样可以消除经济衰退和失业,比单独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更有缓和衰退、刺激经济的作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所适用的经济初始状态是:(1)存在比较高的失业率;(2)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3)大量资源有待开发;(4)市场疲软、没有通胀现象;(5)国际收支盈余过多。在此状态下,这种搭配模式一方面会刺激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盈余,另一方面对推动生产和降低失业率有促进作用。这种模式能够短时间内提高社会总需求,见效迅速,但运用时应谨慎,如果掌握的尺度不好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危险。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表现形式与区别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表现形式与区别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表现形式与区别

一、区别(一)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

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二)分类不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3、中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货币政策分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货币政策主要是:

1、大幅增加货币供应量,尤其是扩大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

2、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完善准备金制度。可增加金融机构可运用的资金数量,以支持经济增长。

3、下调利率和加快利率市场化相结合。治理通货紧缩,通常要下调利率,调整利率结构,但同时更应加快利率体制的改革

4、加速货币信贷主体的货币投放积极性和消除货币投放中的障碍。稳健货币政策主要是:

1、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

2、是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3、是执行金融稳定计划,发挥货币政策保持金融稳定的作用;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需要,指满足社会

2.公共需要公共利益的需要,诸如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防治水旱灾害、环境保护、国防建设等等。这种需要不是个别需要的总和,而是共同利益,具有不可分割性。

3.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4.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5.私人物品私人物品是满足私人需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

6.公共提供“公共提供”是指政府通过税收等方式筹集资金和经费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的经济行为。

7.私人提供指市场提供私人物品满足私人需要。私人提供的物品,消费者需要付费才能获得。

8.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9.公共定价公共定价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1.财政支出效率指财政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共物品(包括混合物品)的生产效率

2.财政支出效益指财政支配资源所产生的效益,是财政支出效率的具体体现

3.免费搭车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

4.购买性支出指政府用于在市场上购买所购买性支出需商品与劳务的支出。

5.转移性支出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

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其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保

持一定的平衡状态。财政收支平衡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政健康状况,对于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收入来源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资金总额,主要包括税收、非税收入和

财产收入等。税收是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进出口关税等。非税收入主要包括政府对国有资源的利用收入、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收费和罚款等。财产收入则是政府通过国有资产经营等方式获取的收入。

财政支出用途

财政支出是政府用于各种开支的资金支出,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农村发展等领域。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合理的财政支出可以有效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推动经济发展。

财政收支平衡的重要性

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健康的重要标志,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

重要。过高的财政赤字会导致政府债务增加、通货膨胀、利率上升等问题,对经济稳定造成负面影响。而财政盈余过高也会导致资金过度闲置,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对于促进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途径

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是提高税收效率,增加

非税收入,遏制不必要的开支,加强预算管理和执行等措施来提高财政收入;其次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支出效率,加强财政监管,推动政府支出更加科学和合理。另外,也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纳税人数等方式来增加财政收入,减少社会支出压力。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1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1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财政与税收)

什么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的原因: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要求。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按劳分配的作用: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2)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级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发展,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制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效率、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2.效率与公平的不一致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大全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大全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大全及答案

答: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是因为这是一种

生产性活动所得到的收入。公司发行债券是为了筹集资金来投资生产,而债券持有人则是为了获取债券利息收入。这种利息收入是通过生产性活动获得的,因此应计入GDP中。

答:用增值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首先需要将所有生产活动的价值加总,然后减去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品和服务的价值。这个差值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具体来说,增值法将国内生产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生产、加工和销售。在每个阶段,企业都会增加产品的价值,这个增加的价值就是增值。将所有企业的增值加总,就得到了国内生产总值。例如,一家工厂生产了一批产品,这批产品的总价值是100万元。在生产过程中,工厂使用了价值为20万元的原材料和服务。那么这批产品的增值就

是80万元。将所有企业的增值加总,就得到了国内生产总值。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的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平衡,避免出现过度借贷和外汇储备不足等问题。

2.简述财政政策的类型及其实施方式。142

答: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种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刺激经济增长。紧缩性财政政策则是相反的,即政府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以抑制通货膨胀或缩小财政赤字。财政政策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三种:政府支出、税收和借贷。政府支出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投资或社会福利来刺激经济,税收可以通过减税或增加税收优惠来刺激消费和投资,借贷则是通过政府借款来提供资金支持经济发展。

3.简述货币政策的类型及其实施方式。142

答:货币政策可以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两种类型。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或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扩张性货币政策则是相反的,即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或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三种:开放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开放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销售国债等有价证券来影响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的存款作为准备金,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和货币供应量。利率则是通过调整贷款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公共财政学总复习

公共财政学总复习

财政职能:资源配置职能(调节资源在地区间的配置.在产业间的配置。在国内国际市场间的配置,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间的配置)收入分配职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形成财政收入。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形成财政支出,核心问题是实现社会公平,公平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通过调整国家的预算政策进行调节。当总需求﹥总供给时,采用盈余财政政策当总需求﹤总供给时,采用赤字财政政策通过制度性的安排,发挥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主要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和转移性支出来实现)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财政支出分类:

1、按经济性质分类—分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2、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具体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金融监管事务、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储备事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国土资源气象事务、资源勘探电力事务、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等23大类。

3、按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具体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支出、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12大类。

4、按分级财政分类—分为中央财政支出与地方财政支出

购买性支出:(概念)购买性支出就是政府直接购买商品和劳务时所发生的支出。如经济建设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文教科卫支出等都属于购买性支出。(特点)有偿性;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

财政学复习重点

财政学复习重点

1.财政的含义: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因而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从经济学的意义来解释,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中国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但这里的“分配”应该理解为广义的分配,既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

财政的基本特征:①公共性与阶级性②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③收入与支出的对称(平衡)性。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①垄断②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③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④收入分配不公⑤经济波动

政府干预手段:①立法和行政手段②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③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①政府决策失误②寻租行为③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④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财政的职能:

⑴资源配置职能:

①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实现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出结构也就是财政资源内部的配置比例。

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④合理运用财政投资、税收、补贴等多种手段调节和引导民间资源的合理配

置。

⑤提高财政配置工具的使用效率。

⑵收入分配职能:

①合理界定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

②规范工资制度。改进和完善行政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制度。

③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④改进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⑶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内容: 增发建设国债,扩大政府投资,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思考:
国家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而在 什么情况下又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联系我国现状,谈谈你对我国目前采取的财政政策的认识!
一、选择题:
2001年9月28日,我国规模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科学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在北京中关村落成。图书馆设计藏书320万册,非印
一、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 (1)、财政(含义、特点、本质) (2)、国家预算和决算 (3)、财政收入的含义和形式 (4)、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2、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 (2)、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2002年12月9日-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 了200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及着重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其中一项工作 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据此回 答6-8题:
3、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长期建设国债,中央财政保持了适度的财政 赤字( D ) A、不否认我国财政实施了收支平衡 B、必然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C、必然导致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平衡 D、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宪法第62条规定 ,“审查和批准 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是 全国人大的重要职权。预算法中又对这 一职权进行了细化,规定县以上乃至设 立预算的乡、镇人代会不但有权审查及 批准本级总预算及执行情况,而且有权 改变及撤消本级政府关于预决算的不适 当的决定和命令,直至监督和加强对预 算外资金的使用。
刷型文献100万件。
1、从财政支出的角度看,用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新馆的支出属于( C )
A、经济建设支出
B、卫生事业支出
C、文化事业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2、从1998年开始至今,我国连续6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截至2002 年,我国累计发行国债5929亿元人民币。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目的在 于( A ) A、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 B、扩大商品进口的数量与规模 C、扩大商品出口的数量与规模 D、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出自《中国财经报》)
(4)、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
分配政策 思考:国家财政集中的资金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2、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 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经济建设支出
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支出
种类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债务支出
(2)、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
2002年,中央财政收入11940亿元,比上年增加575亿元, 增长5.1%;中央财政总支出15138亿元,增加675亿元,增长 4.7%。中央财政收支相抵,赤字3198亿元。
三种情况
收大于支:有节余 支大于收:有赤字 收支相等
(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赤字性财政政策) (均衡性财政政策)
财政部长项怀诚向九 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全 体代表做财政预决算
报告
பைடு நூலகம்
(3).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形式
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形式:税、利、债、费
P70页(问)2003年我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是 多少?这一比例说明了什么?
“没有强大的财政就没有强大的国家。同样,没有国 企的壮大,也就没有财政的强大。”
思考:
► 地铁能靠个人出资兴建吗? ►修建地铁耗资巨大,如果个人难以承担,应该由 谁来办?
►修建地铁的资金从哪里来?
一、财政收入和支出
1.财政收入
含义:国家凭借政治权利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
(1)、财政 特点: 历史性(以国家为主体);强制性(凭借国家权利);社会性
本质:一种分配关系
(2)、实现渠道:国家预算和决算 概念: 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 (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计划在批准前称为预算草案。计划执行的结果称为决算。
2、国家财政如果略有盈余,表现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资金得到了比较充 分的运用,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国家财政盈余过多,意味着财政 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对经济建设和发展不利。
3、国家财政赤字意味着当年财政收入小于支出,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 维持,这种状况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 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在市场消费疲软,物价持续下跌,经济发展缓慢的 情况下,国家通过适当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调整, 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则不会引发通货膨胀。相反,它对扩大内需,拉动 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4、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 A )
(1)拉动相关产业发展(2)直接增加社会需求(3)带来工资和利润的增加
(4)缓解就业压力
A、(1)(2)(3)(4)
B、(1)(2)(4)
C、(2)(3)(4)
D、(1)(3)(4)
二、辨析题:
国家财政赢余必然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赤字不利于经济发展。
1、国家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