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九 实词、虚词
2014年文言文实词、虚词、断句及翻译
2014年文言文实词、虚词、断句及翻译2014年文言文实词、虚词、断句及翻译一、新课标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二、新课标2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振:救济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当:承担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著:彰显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韩)文力争乃止。
(2)(韩文)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三、大纲卷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数:屡次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绳:制裁C.凑按治,杖杀之,选近称伏伏:认罪 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忤:触犯11.(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四、安徽(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逸:散失B.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故事:先例C.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遇:得志D.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殷勤:周到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乃不敢引疾臣乃敢上壁B.御制诗以纪其事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四海好学能文者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D.去而人爱思之临清流而赋诗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
【文言文阅读复习宝典】专题09 实词(九)(基础知识)-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高考120个常见实词学习运用百宝箱9实词知识积累97.修【词义分析】其本义原指从容装饰,精心美化,后引伸至改造、整治,又引申为学习、追求、完善等。
【链接课本】①修饰,装饰【修饰,增进,加强】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每要眇兮宜修(《楚辞?九歌?湘君》)②治理,整治,修理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项脊轩志》)修守战之具(《过秦论》)③修建,修造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④修订,撰写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⑤学习,求进步一善易修也(《原毁》)⑥长,高,引申为年龄的长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成视之,庞然修伟(《促织》)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相关成语】茂林修竹:修:长。
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不修边幅:修:修饰。
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
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
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修心养性: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
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不期修古:期:希望;修:遵循。
不要照搬老办法。
指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变革。
修短随化:修:长;化:造化,旧指自然界的主宰者,迷信说法指运气、命运。
人的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修:修理,修缮。
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其他如:茂林修竹【速记故事】沛公占咸阳,是其之幸(幸运)也。
且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宠幸),足见其志向远大。
项王怨沛公夺咸阳,遂生灭其之心。
幸(幸亏)项伯前来告张良。
项王邀沛公赴宴,意因其无备杀之,后沛公幸(侥幸)得脱。
【高考速递】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幸:宠爱、喜爱憙疾病,帝亲幸视幸:皇帝到某处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庆幸【真题演练】1.(2022春·福建漳州·高二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假.舆马者也(借助)而绝.江河(横渡)今之众人..(许多人)勖.尔植(勉励)B.字.而幼孩(养育)聊.乘化以归尽(姑且)慈父见.背(被)列.坐其次(排列)C.责臣逋.慢(逃避)茂林修.竹(修整)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参.省乎己(检验)D.形影相吊.(安慰)群贤毕.至(全,都)则刘病日笃.(病重)感慨系.之矣(连接)【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 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综合
返回目录
退出
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 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 少相亲爱,军国之事,护皆与祥参谋。 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 . 檄吐谷浑,遂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因拔其洮阳、洪 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抚安西土,振旅而还。进封凉国公。保定二 年薨,年四十八。谥曰景。 (选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
返回目录
退出
武成初年,吐谷浑侵犯凉州,皇上诏书命令贺兰祥和宇文贵统领 兵马前去征讨。贺兰祥于是派遣他的军司递交一道檄文给吐谷浑, 于是与吐谷浑广定王、 钟留王等交战,大败敌军。 又乘胜攻取他们的 洮阳、洪和两城,把那些地方作为洮州。安抚西边国土的百姓以后, 朝廷大军整顿队伍班师回朝。朝廷进封贺兰祥为凉国公。保定二年 贺兰祥去世,终年四十八岁。谥号是景。
D.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 总:统领 . 解题思路:“款”,是“服顺,服罪”的意思。“款附”,诚心归附。 答案:B
返回目录
退出
2.(考点题)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贺兰祥惠民业 绩的一组是( ) ①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 ②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③乃谓守令 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 ④命所在收葬之 ⑤难违其意,取而付诸 所司 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解题思路:扣住题目“惠民业绩”的要求选择,其中③⑤项不属 于,③是对守令的告诫,⑤是自己廉洁的品行。 答案:B
返回目录
退出
题型一:从阅读材料中选出六句话,编为四组作为选项,每组三个 句子,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指令信息的选项。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 卷,此种形式成为主流的考查方式。 题型二:命题者要求考生选出符合规定的两个信息指向要求的 一组。选项中涉及八个句子,每两个句子构成一组,共四组,要求辨别 筛选出分别对应两个信息指令的一组。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七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解析:A 项,“屈”应为“曲”;C 项,“杆”应为“竿”;D 项,“乱”应为“滥”。
返回目录
退出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 A.敬仰/景仰 艰苦/坚苦 停止抱怨/以德报怨 B.肤浅/浮浅 赋与/付与 心理干预/心里发慌 C.处世/处事 审查/审察 行迹无定/形迹可疑 D.包含/包涵 布置/部署 胸无城府/心悦诚服
返回目录
退出
从题目形式看,安徽卷大多采用以句为选项单位,即将错别字混在一个 句子中进行辨识,这比以词语为单位的题目难度大多了,因为我们写错字往 往都是在句子之中;从题干要求来看,设问形式有三种类型:“没有错别字的 一句是”“有× 个错别字的一句是”“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安徽卷字形的考查是与字音题目轮流考的,即当年考字音就不会考字 形。自主命题七年中,五年考到了字形。
返回目录
退出
9.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D ) A.气喘吁吁 始志不渝 狗苟蝇营 B.脱颍而出 C.口干舌燥 D.人才汇萃 心劳日拙 纷至踏来 草菅人命 贪脏枉法 回肠荡气 积毁消骨 生死攸关 不径而走 穿凿附会 步履维艰
返回目录
退出
解题思路:A 项,“编篡”应为“编纂”,“沧海一栗”应为“沧海一粟”;C
项,“倾泄”应为“倾泻”,“磬竹难书”应为“罄竹难书”;D 项,“暮蔼”应为“暮 霭”,“为虎作怅”应为“为虎作伥”。 答案:B
返回目录
退出
方法归纳
1.再现法 就是将平时复习时所见到的错别字或脑海中牢记的正确字形与题中 的词语进行对照,排除错误选项。 2.组词法 就是将选项中拿不准的字,另外组词,检验其是否正确。如“矫揉造作” 中的“矫”容易写成“娇、 骄”等,判断不出正误时考生可以采用组词法,先将它 们分别组词对照,“矫”可以组成“矫情”,“娇”可以组成“娇嫩”“撒娇”,“骄”可 以组成“骄傲”,再根据“矫揉造作”的词义进行判断即可。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 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返回目录
退出
返回目录
退出
安徽高考《考试说明》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要求包含三个层级八个方 面的内容: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返回目录
退出
3.“清静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原不止灯台守,人生宽广得很!”父亲的这 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深化文意。强调青年人需要理性对待理想。(2)为 后文作铺垫。 启发“我”的思考,是后文写“我”的情感变化的铺垫。 (3) 凸显父亲形象。显示出父亲的理性、睿智与慈爱。
返回目录
退出
“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不知道,”巴尔塔萨回答,“我想要价三十比索。 末了总能到手二十吧。 ” “你先要五十比索,”乌尔苏拉说,“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再说,这 鸟笼多大呀。我这辈子见过的鸟笼,就数这个大哩。” 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 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 大夫出诊归来,就去看个究竟。 饭厅里挤满了人。 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 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 分成三层,上下有通道,里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空余部分,装 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 整个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 老大夫左看右 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他想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
参考答案:紧张、期待
兴奋憧憬、坚定执着
失望无奈
解析:注意题目指定的梳理的文本范围——回忆往事部分。 难度 还是文本的形式——对话,一定要扣住“我”的感情的变化,可以撇开 父亲的话语,但又不能不顾及他的话语,因为“我”的情感变化是受其 影响的。 仔细分析:开始“我”在与父亲的谈话中对做灯台守充满了紧 张、期待,后来对灯台守生活充满憧憬,面对父亲的担忧,表现出一种 执着,但毕竟自己是个女儿身,不能做灯台守,因而很失望和无奈。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返回目录
退出
参考译文:许君,名叫曾裕,字 高,又字南湖,是桐城人。许君年 少时就卓越出众,有远大的志向,才六岁,恰逢母亲病重,就知道庄重 地跪在祖庙前面,为母亲祈福,十多天都不觉疲倦。渐渐长大,就到学 堂跟随老师接受学业,很聪明,出类拔萃,对书没有不读的。可是他的 父亲因为正直、信实被家族里的人怨恨,打起了官司,冤情十多年都 没有得到伸张,竟至于愤懑而死。许君将悲痛深埋于心中,再次向官 府投诉,又过了十多年,冤情才得以伸张。然而许君的精神力气、远 大志向也消耗了大半了。 没能让自己得到功名,于是就出钱得到一个 空缺的职位,被授予通判松江水利船政。松江一带靠近大海,过去
返回目录
退出
定加以详细报告,那么自己虽然有了抓住海贼的美誉,但处死的人是 不可能重新活过来了。 于是就暗地里向布政辰公请求,恳请宽恕他们。 辰公明白许君爱护百姓的诚挚之情是出自内心,深深为之赞赏。(朝 廷)将要讨论提拔他,可是许君就在这一年得病了,六月十八日死在 松江府自己的官舍中,终年五十八岁。当初,许君年少时,怀有不一般 的志向,想在天下建功立业。了解许君的士大夫们,都猜测许君一
返回目录
退出
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要求是能够“阅读浅易 的古代诗文”。 何谓“浅易的文言文”,考试大纲也没有明示,一般而言,所谓“浅 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从表达方式来说,以叙述为主,偶或有一点议论,或者是作者 直接发议论,或者是借人物之口发议论。 (2)从运用的词语说,主要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 较少涉及较生僻的实词和虚词。
返回目录
退出
其中一大半的费用。 许君独自认为为了满足自己小小的私利,却要收 取那么多的民脂民膏,从内心上来说是不忍的。 于是就亲自测量深度、 长度,使得那工程没有尺寸的差错。老百姓都称道欢舞,认为这是几 十年来没有过的事,于是就在河边立碑来记下这件事。靠近海边,没 有职业的人大多到大海里去获取利益来养活自己,官府也禁止不了。 许君接受朝廷的委派巡视察看,可是大海里违法贩运或来路不明的 货物多于养活自己粮食的船只就有一百多艘。 许君想到这些穷苦的 百姓中没有那些大的作奸犯科、 盗窃作乱的坏人,仅仅是因为无知贪 利而把自己送上违反法纪而遭杀头的地步。(假如)一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返回目录
退出
3.典型实例对照比较法 在分析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熟记一 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辨别的过 程中,只需要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文言虚 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而”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黑质而白章”“置之地,拔剑撞而 破之”“吾恂恂而起”等三个句子,并分清它们依次表示并列、承接、 修饰。
返回目录
退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修饰 . ②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并列 .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却 . ④惑而不从师(《师说》)——却 . ⑤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灭吴》)—— . 表结果 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六国论》)——来 .
返回目录
退出
三、通晓古今 要了解虚词的作用,还应该与现代汉语比较,了解它的变化。有 些虚词,古今用法不同,应注意辨别。例如“所以”,在现代汉语中是表 示结果的连词,而在文言文中却是另外的用法,如在“师者,所以传道 受业解惑也”( 《师说》 )中,表示凭借,译作“用来……的”;在“圣人之所 以为圣”(《师说》)一句中,则表示原因,译作“……的原因”。
项的“何”,第一个是代词,“什么”;第二个是副词,“怎么”。B 项中的 “其”,第一个是代词,“他的”;第二个是副词,“可要”。C 项“于”介词,第 一个相当于“对”,第二个相当于“比”。 答案:D
返回目录
退出
3.(考点拓展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组是( ) 一日伯兄斯年家课,先生欲豫焉 A. 割鸡焉用牛刀 是日始为先生新衣履 B.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当时京师才彦雾会,各以所长自见 C.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遣请业于梨洲先生,则置之绛帐中高坐 D.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 文言文整体阅读方法突破
返回目录
退出
三类为书信、赠序、奏议:这三种形式,就应用范围而言是应用 文,就语言形式内容来说属于议论文。如《答司马谏议书》 《送东阳 马生序》《出师表》《谏太宗十思疏》。 (2)杂记类 一类为山川景物、 人事记:以山川、 景物、 人物为主要记叙对象。 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 二类为笔记文: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掌故轶事、 小品 随笔、考证杂记等都有涉及。如《梦溪笔谈》。 三类为传状文:记述一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是记述死者的 事迹。如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段太尉逸事状》,陆羽《陆文学 自传》等。
返回目录
退出
注:①主文:主持考试。②镪:成串的钱。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 解题思路:阙,空缺。 答案:D 属:托付。 怀:衔恨。 易:更换。 阙:失职。
)
返回目录
退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 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 遭到萧的拒绝。 B.萧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 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 到皇上赞许采纳。 C.萧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勤 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燧的职位,调 他去治理婺州。 D.萧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 旱,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 大多得以施行。
返回目录 退出
(三)核对文章,完成答题 文言文文本阅读更要有语境意识,不论是实词、 虚词、 翻译题目 的解答要回到文本中,与文本对应,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做出判断,就是 文本内容的理解也要回到文本中,特别注意细枝末节的比对。 四、答题策略(见前面五节相关内容)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九 熟 语
返回目录
退出
考查角度二:误用褒贬
误用褒贬,即因不明成语的感情色彩而误用的情况。 从感情色彩的角度 看,成语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具有褒扬色彩,用于正面、 积极的人或物。 如“无 微不至”“昂首阔步”“无与伦比”等。第二类,具有贬抑、批评的色彩,用于反 面、消极的人或物。如“蠢蠢欲动”“处心积虑”等。第三类,没有明显褒扬、 贬抑的色彩,使用范围较宽。
返回目录
退出
正确:老张听他说别人的不是,口虽不言,心中却不以为然。 .... 不孚众望 不能使大家信服。 易望文生义为“不负众望”,即没有辜负大 家的期望。 误用:上届全运会冠军湖北队的李娜、 李婷不孚众望,以 2∶击败了由郑 1 .... 洁、晏紫领军的四川队,成功卫冕。 正确: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所以在班干部的选举中,他落选 .... 了。 不足为训 为教训”。 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易望文生义为“不值得作
返回目录
退出
方法归纳
解题时需注意两种情况:一是褒义词误用为贬义词。如“惨淡经营”“如 火如荼”等,这些褒义词常被误用为贬义词。二是贬义词误用为褒义词。如 “天花乱坠”是贬义词,常被误用为褒义词。 要结合语境,体会褒贬。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并不是唯一的、固定的, 可能因语境的变化而存在差异。 有些成语或贬义或中性,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
返回目录
退出
歇后语的艺术效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形象生动和风趣幽默。 这主要体 现在“引子”部分。“引子”部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取材广泛,人物、鬼神、 动物、植物、食品、器物、民俗等,无所不包,如“小葱拌豆腐——一清(青) 二白”;②想象新奇,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塑造出种种人们意想不到的形 象,如“老虎戴佛珠——假充善人”(拟人),“三张纸画张脸——好大的面 子”(夸张)等;③深具悬念性。拿去歇后语后半部分,“引子”能引发人们许多 联想,待答案揭示,才恍然大悟。如“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光看前半部 分人们会觉得老鼠“给人带来麻烦”“令人讨厌”等,但看到后半部分,自然会 会心一笑。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三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考查角度一:诗歌形象的鉴赏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 寄寓 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一般说来,它包括人物形象 和景物形象(如山川草木等)两个方面。 一、人物形象 1.客体人物形象 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 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对社会的看法、 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 理想。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 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 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返回目录
退出
1.景象 诗歌中的湖光山色、 田园桑林、 大漠孤城之类,它们往往不再是 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归园田 居》 中的“丘山”“羁鸟”“旧林”“池鱼”“故渊”,李清照 《声声慢》 中的“黄 花”“梧桐”“细雨”“黄昏”等。 诗中的景象是为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 精心裁剪、设计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 己)感情的外在表现。
返回目录
退出
2.物象 物象,诗人借之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的具有某种特定 内涵的事物。 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通过这种象征 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多用借物 喻人、 象征手法。 最典型的当是咏物抒情诗,这类诗歌中物象往往较 为单一,诗人大多赋予这个物象以特定的内涵,或这个物象具有一定 的比喻意义或象征意义。 有的是托物言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 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诗人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 “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如于谦的《石灰吟》。有的借 物喻人: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 单单指向诗人自己。如曾巩的《咏柳》。有的托物言理:通过具体的 物象来说明一些“事理”,即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理”,引申出具有普 遍意义的大道理。如苏轼《琴诗》。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返回目录
退出
句①“是以”是“以是”的倒置,“臣未之闻也”是“臣未闻之也”的 倒置,翻译时都要顺过来。全句可译为:仲尼的门徒没有说过齐桓公 晋文公称霸的事,因此后代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句②“兵挫地削”“为天下笑”都是被动句。全句可译为:(楚怀王) 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割削,失去了楚国的六个郡,他自己也死在秦国, 被天下人嘲笑。 句③“求人可使报秦者”是“求可使报秦之人”的倒置(定语后置), 全句可译为:主意拿定,寻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回复秦国的人,没有 寻找到。 文言文的翻译,还绝不是一个纯技巧性的问题,而需要具备坚实 的文言基础知识,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特别关注:①要联系具体的 语言环境,②要清楚古今词义的变化,③要熟悉常见的文言句式,④要 了解常用的修辞现象,⑤要懂得基本的古代文化常识。
返回目录
退出
方法归纳 一、文言语句翻译的三个意识 1.敏感意识。 高考中的文言文翻译大都是择句翻译,即从文段中 选择两三句话来翻译,考生首先就要敏锐地感知到命题者为什么要 选择这几句话?这些句子的特殊性到底在哪儿?仔细研读,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等一些考点就显现出来了,这些往往也就是得分 的关键部位。
返回目录
退出
解题思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是理解,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
对句子中的实词、 虚词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句中实词、 虚 词及特殊词法、句式。另一个要点是表达要在忠实原句的基础上使 句子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第(1)句主要考点“窍”,名词用作 动词,译为“挖孔”“凿孔”“打孔”均可;“作”译为“发出”“吹出”“奏出”之 类;“洞箫”,根据句义,是个类比的说法,译为“像洞箫一样”。第(2)句主 要考查点有“已而”,复合词,译为“一会儿,不久”;“揖”,译为“拱手”“行 礼”“作揖”均可;“奈何……?”特殊句式,译为“为什么……呢?”。“与” 动词,给。 还要注意,把第二个“道士”还原成“我”。 这也是考生容易忽 略的一个地方。 参考答案:(1)立恭折断竹子,凿孔吹了起来,发出洞箫一样的声 音。 (2)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为什么不给我诗呢?”
【优化设计】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五周 文言文基础 素材挖掘教材梳理
【优化设计】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五周文言文基础+素材挖掘教材梳理一、明通假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乃瞻衡宇通,。
(2)景翳翳以将入通,。
(3)北冥有鱼通,。
(4)三餐而反通,。
(5)小知不及大知通,。
(6)此小大之辩也通,。
(7)而征一国者通,。
(8)而御六气之辩通,。
(9)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通,。
(10)夙遭闵凶通,。
(11)零丁孤苦通,。
(12)臣密今年四十有四通,。
(13)常在床蓐通,。
二、积实词解释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
(1)非(2)胡(3)期(4)穷(5)善(6)恶(7)策(8)趋(9)名(10)终三、理虚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2)且(3)而四、懂活用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
(1)园日.涉以成趣( )(2)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3)眄庭柯以怡.颜( )(4)善.万物之得时( )(5)襟.三江而带.五湖( )(6)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7)宾主尽东南之美.( )(8)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9)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10)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1)而后乃今将图南.( )(1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3)犹有未树.也( )(14)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15)臣具以表闻.( )(1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7)历职.郎署( )(18)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五、通古今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幼稚..盈室古义:。
今义:幼小稚嫩,经验不足或头脑简单。
(2)尝从人事..古义:。
今义:人员外调任免事宜,人际关系等。
(3)悦亲戚之情话..古义:。
今义:表达爱情的话。
(4)实迷途..其未远古义:。
今义:迷路、歧途、错误。
(5)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古义:。
今义:读书人、研究学问的人,大学学位中最低的一级。
(6)俨骖马非于上路..古义:。
今义:踏上路途、启程,也比喻开始进入正常轨道,入门。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返回目录
退出
例 6: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 陈涉世家》) 因为“所”字通常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所以所字后的名 词用作动词。例 6 中的“罾”字是名词用作动词,作“捕”“捞”讲。 3.规律总结: 标志:名词出现在副词后;名词出现在能愿动词后;名词出现在 “所”字后。
返回目录
退出
(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判断方法:文言文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 经常作句子的定语、状语和补语,但不能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而又 没有使动、 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作一般动词。 即如果形容词出现在 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 如果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 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 系,那么这个形容词也活用为动词。
返回目录
退出
2.意动用法的形式: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具体内容见【资 料拓展链接】。 3.规律总结: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 (七)动词的为动用法 1.判断方法:动词的为动用法就是动词对宾语含有“为它怎么样” 的意思。为动用法的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而是“动 词为宾语而动”的“为动”关系。 从语法结构上看,动词的为动用法是以动宾式来表达状动式的 内容。翻译时,应根据上下文意灵活地译为“为+宾+动”“替+宾+ 动”“给+宾+动”等格式。
返回目录
退出
返回目录
退出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2 题。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 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 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第二十五》,有删改)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二 选用、变换句式
返回目录
退出
【典题 2】 将下面 3 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 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①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抑扬美。 ②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抑扬美和回环美。 ③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回环美。
解题思路:首先找到能作为主干句的句子,从三个句子的内容来看,“王
退出
答案示例:①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 ②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 ③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
解析:这是一个较为宽泛的仿写题,除了句式的要求外,最为关键 的是修辞手法,原句中的“窗口”“灯塔”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所 以仿写时要先确定好喻体。
返回目录
退出
2.(2010·安徽高考)某校开展“名著导读· 我喜爱的作品”活动,三位同学 交流了各自的看法。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丙同学的发言补写完整。 甲同学说:我喜欢有丰富知识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开阔我们的视野. ,. .... .......增 长我们的见识。 ...... 乙同学说:我喜欢有深刻思想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 .... (1) 。 丙同学说:我喜欢有审美情趣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 .... (2) 。
返回目录 退出
二、变换句式
变换句式指在一定语境下,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 下,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
考查角度一:长句与短句的变换
长句和短句是相对而言的比较宽泛的概念,一般来说,用词较多,结构较 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它的修饰语(定语、状语)多,并列成分多,或者某一 成分结构比较复杂。 短句情况与长句相反,短句是指词语少、 结构简单的句 子。长句与短句变换包括长句变短句和短句变长句两种。
【志鸿优化设计】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能力升级训练 专题九 辨析并修改病句 标点符号(含解析)
能力升级训练九辨析并修改病句,标点符号1.(2014·合肥一中最后一卷)下面文字中有三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了,而且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重拳加强污染防治。
③水生态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④我们要树立以生态修复,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科学治水理念;⑤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区域间联治、联动、联手,⑥我们还要分析各区域雾霾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⑦土壤污染是综合性的污染,为了人类健康,我们必须持续加大向污染行为监管和惩治的力度,⑧我们还要加快实施土地修复工程,为大地“排毒”。
2.(2014·芜湖重点高中联考)下面文字中有三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
①2014年3月22~23日,第三届世界核安全峰会在荷兰政治中心、西南部海岸城市海牙举行,来自世界各地两千多个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参与了此次报道工作。
②她的话对我起了关键作用,否则我也不敢这么冒冒失失就闯了来,而现在这个人算是指望不上了,下一步我该怎么走?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为我省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极性的机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示范区的GDP增速大约在18%以上。
④注重低碳环保,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不仅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⑤针对上半年房地产销售疲软不景气、市场低迷,某些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违背中央精神的调控救市措施,结果政策刚刚出台就受到了上级部门的严厉批评。
3.(2014·淮南二模)下面文字中有三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
①塔山石榴历史悠久,在晋代潘岳所著《安石榴赋》中就有“榴者,天下之奇树,塔山之名果”的记载。
②塔山石榴之所以闻名的原因是“色泽艳丽、果大皮薄、味甜汁多”。
2014届高考文言虚词专题复习学案及答案解析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我们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第 - 1 - 页 共 15 页赣马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复习学案文 言 文 阅 读 (八)【学习内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15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学习难点】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课时安排】本专题共10课时。
其中讲读课6节,练习课2节,讲评课2节。
【学习过程】 【“考纲”解读】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而且明确列出15个常见的文言虚词。
虚词的数量虽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
既是高考文言文复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难点。
所谓“常见”,指以《大纲》中规定的15文言虚词为重点: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
所谓“在文中”,指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及用法的能力。
【命题规律】江苏卷多年未考,一般在文言翻译中有涉及。
从外省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对虚词的考查在题型上一般比较稳定, 考查涉及的内容基本在考纲规定的范围内,15个文言虚词都涉及了,次数最多的是“以”,其次是“而”“之”“为”“其”“乃”,也涉及考纲没做要求的虚词,如“见”“更”“相”等。
因此复习备考的范围仅仅局限在考纲规定的这15个虚词还是不够的,适当扩展是需要的。
【考题分析】虚词在高考中是一个必考考点,近年的各地高考试卷,大部分直接设置了对虚词理解的考查题型。
考查题型也比较固定,最常见的题型是选择题。
高考中占3分。
具体包括两种选择题型,大多采用比较判断式的选择题,采用“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同”)的一组是”作为题干,四个选项涉及四个虚词,每项列两个句子(一般是试题选文中一句,课文中一句),要求比较其意义及用法是否相同,并作出准确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目录
退出
“熟语”这一考点也是从考纲“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部分分离 出来的。对熟语的考查,实际上主要考查成语。成语的使用,重点是正确理 解成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成语等。 其中不仅有 成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成语运用是高考的一大重点。安徽高考强调的是在动态语境中考查成 语的使用。 因此既要考虑成语的基本义,也要结合上下文考虑它的感情色彩、 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搭配等。
返回目录
退出
解析:D 项,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A 项,侧 目:①眼睛不正视对方。形容敬畏。②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愤恨。B 项,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 多指不好的结果。 此处应用“以至”,“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表范围、 数量、程度、时间等的延伸和发展,一般指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浅 到深。C 项,与日俱增: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一 般用来形容人的思想情感。不能用来形容“竞技状态”。
返回目录
退出
4.(2009·安徽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A.李娟、 楚金玲等 5 人在这次全国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 .... 份进入中国排协公布的新一届国家女排 20 人大名单。 B.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 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 C.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 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 D.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 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
返回目录
退出
3.(2010 安徽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 A.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 .... 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B.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 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 .... 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返回目录
退出
返回目录
退出
第一节
实词、虚词
返回目录
退出
本节在高考中考查重点是近义实词、 易混虚词的辨析和使用,多是在动 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的使用。
考查角度一:近义实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近几年高考对 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动词、形容词居多)上,以辨 析近义词为主。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同音实词和异音实词的规范应用上。
返回目录
退出
同音词有的是近义词,有的不是近义词,我们把它分为“同音近义 词”“同音异义词”。同音近义词如:祛除、驱除,侦查、侦察,融解、溶解,启 用、起用等。同音异义词如:包含、包涵,品位、品味,蜕化、退化等。 异音近义词是指充当语素的字音全不相同或部分不同的词,而词语的 意思有相近之处,但应用范围却不同。如:捐赠、馈赠,风范、风尚,制约、约 束,囊括、涵盖,迟疑、犹豫等。
返回目录
退出
《考试说明》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 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 括使用得好不好)。从 2006 年安徽自主命题以来,双音节的词语(实词与虚 词)一直不作为考查内容,仅考查熟语的运用。 2012 年高考再次将双音节 但 词语列入考查范围,尽管四个选项中仅有两个是词语,但不能不引起考生的 重视。词语考查,分实词和虚词,大都是以填空式的选择题出现。也有与熟 语放在一起以一般的选择题形式考查。
返回目录
退出
2.(2011 安徽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 A.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让人耳 .... 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 术旺盛的生命力。 B.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 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休戚与共。 ....
返回目录
退出
C.作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 ... 幄,斩关夺隘,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 . 越功勋。 D.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 .... 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可能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发生因质量问题被 召回的事件有关。
返回目录
退出
解析:A 项,“对于”应改为“关于”。 虽然两个词都可以将一个行为 事件引进来,“关于”强调限定,揭示关联到的人或事物的范围,相比较 而言,“关于”涉及范围大,而“对于”涉及的范围清晰而具体。B 项,釜 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语义上与前面的“根 本”重复。D 项,惊世骇俗: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用来形容人 的言行,不能形容令人震惊的事件。
返回目录
退出
解析:“萌动”指(植物)发芽,(事物)开始发生。“涌动”比喻人或事 物像水一样冒出流动。“青春的朝气”,用“涌动”更贴切。“调节”指从 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调剂”意思是把多和少、忙和闲 等加以适当的调整。 “使它们在生理上、 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用“调 剂”更贴切。“地久天长”的意思是时间长,日子久。“山长水远”比喻 道路遥远艰险。 “相隔……一整块大陆”,很明显选用“山长水远”更贴 切。
返回目录
退出
解析:A 项,芝兰玉树:比喻高尚人子弟,后亦用作对优秀子弟的 美称。芝兰,香草;玉树,用玉做的树。该成语不用于形容人的外在形 态。B 项,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 兴。指虚心接受意见。C 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含贬 义。此处用于反扒队员,属于感情色彩不当。D 项,从一而终:丈夫死 了不再嫁人,这是旧时束012·安徽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D ) A.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 12.7%,总收入同比增长 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 B.4 月以来的多轮强降水使鄱阳湖水体面积由 668 平方公里扩至 2 370 平方公里,以致极大地改善了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 C.国际田联专家认为,男子 110 米栏项目仍是刘翔和罗伯斯的天下,刘 翔的竞技状态与日俱增,而罗伯斯则稍欠稳定且实力有所下滑。 .... D.电视评论的犀利和深刻是主持人思想创造性的外化,主持人只有具 备思想的创造性,才能将观点转化为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评说。 ....
返回目录
退出
7.(2012·浙江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 .. 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 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 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 D.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 .... 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返回目录
退出
典题探究
【典题】 (2012·山东高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 组是( ) 成了朵朵白色的“大 (1)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 蘑菇”,煞是壮观。 是非常重要的。 (3)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就 了一天的劳作。 A.溶化 B.溶化 C.融化 D.融化 沟通 勾通 勾通 沟通 喧哗 喧闹 喧哗 喧闹
解析:B 项,适用对象有误,“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矫健生动。 C 项,色彩误用,“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D 项,词义误用,“如履薄 冰”形容做事极为谨慎小心。
返回目录 退出
5.(2012·湖北高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B ) 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的还是要人慢下来。中国这如诗的城市中, 最是江城得了个中 ,且将它 地挥洒出来。 这 江城街头巷 尾、湖畔公园里数不胜数的茶馆、茶铺。一个人在清晨里不慌不忙地起来, 到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个悠闲! A.趣味 B.滋味 C.意味 D.韵味 痛痛快快 当是 淋漓尽致 兴致勃勃 尽情尽兴 遛 便是 自是 恰是 踱 逛 晃
返回目录 退出
6.(2012·天津高考)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D ) (1)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没有那么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 的绿, 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2)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 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 (3)我们相隔的不是几小时的车程,而是一整块大陆,就像歌里所唱的, 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但是 也隔不断彼此的思念。 A.萌动 B.涌动 C.萌动 D.涌动 调剂 地久天长 调节 调节 调剂 地久天长 山长水远 山长水远 和补
返回目录
退出
解析: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 办法与众不同。合乎语境,意义准确。 A 项,“别无二致”,指区分不出 两者的差别。 此处应该用“别开生面”。 项,“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 B 的事物同等看待。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是“大致相 当”意思的误用。D 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是“首要”意思的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