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课堂复习学案:25《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8单元 1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 Word版含答案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8单元 1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 Word版含答案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2.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Ⅱ)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体液的组成(2)体液各组分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写出下列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必修3 P3“相关信息”改编)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甚至是“血泡”。

分析二者成分:水泡: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血泡: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还含有____________。

答案:组织液组织液血细胞2.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1)血浆的成分①含量约90%的是水,约7%~9%的是蛋白质,约1%的是无机盐。

②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 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4)内环境的作用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完善下图所示内容:(必修3 P5旁栏思考改编)生理盐水与血浆、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同,称为等渗溶液,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但是过多注射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生理盐水与细胞外液虽为等渗溶液,但是成分差别非常大B .生理盐水成分与血浆成分明显不同,过量补充会影响pH 的稳态C .过量补充生理盐水时,血浆中的其他成分,如钾离子的浓度会偏低D .过量注射生理盐水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发生改变答案:D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其调节(2)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原因⎩⎪⎨⎪⎧①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②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面三幅图为体液或内环境组成及调节机制,请思考:(1)图甲中[B]一方面与A双向物质交换,另一方面可与[C]________进行双向物质交换,图中a、b、c分别为B与C、A与B及B与D间间隔的“屏障”,则a、b、c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2: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2: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前探究案『预习内容』1.分清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体液的关系2.理解内环境的涵义,学会判断哪些物质是内环境的成分3.理解内环境的的理化性质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意义『基础知识』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和,并把直接排入水中。

2、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内环境)中注意:消化道、膀胱等有孔道与外界相连,内部的液体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不属于体液,而是外界液体。

3、三种细胞外液及细胞内液之间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

二、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1、成分(1)(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相似。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组织液和淋巴中的含量比血浆。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

辨析:以下哪些成分属于内环境?①氨基酸、②氧气、③尿素、④K+、⑤血红蛋白、⑥血浆蛋白、⑦激素、⑧呼吸酶、⑨抗体、⑩载体、胃蛋白酶。

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①概念: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的对的吸引力。

②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

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④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为。

(2)酸碱度:①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

②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血浆中存在,主要有、等。

(3)温度:人体温度一般在左右。

3、内环境的作用:是与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将体内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过程补充完整。

(2)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与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是、、、。

(3)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作用,使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4.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经过调节使内环境的各种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自我检测』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B.H2O2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2、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只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恒定不变,就可以维持稳态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4.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5. 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②④⑤B.②⑤⑥C.①③④D.①③⑥6.多种因素会影响到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生命活动偏离正常状态。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新人教版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纲要求] 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考点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及各组分的关系[重要程度:★☆☆☆☆]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内容: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内环境),⑤细胞内液,⑥体液。

2.写出内环境3种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二、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1.血浆的成分(1)含量约90%的是水,约7%~9%的是蛋白质,约1%的是无机盐。

(2)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_℃左右。

1.填出下表中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组织液2.成分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①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3.完善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4.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过程a主要表示营养物质和O2等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之间的组织液,b主要表示组织液中的代谢废物和CO2等穿过毛细血管壁回到血液中被运走,c表示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

(2)据图分析,维持内环境稳态必需的过程是a、b、c。

(3)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

(4)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5)除(4)中的情况外,还有一些情况导致组织水肿,它们与渗透压之间存在的关系,可用下列流程图表示。

⎭⎪⎬⎪⎫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水肿↑过敏反应→组织蛋白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易错警示与内环境有关的3个易错点:(1)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3: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3: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重点知识梳理』一、人体的内环境1.体液与内环境(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⑤细胞内液,⑥体液。

(2)写出内环境3种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2.内环境的稳态(2)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原因⎩⎪⎨⎪⎧①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②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稳态的调节1.人体的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热量平衡:2.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1)调节中枢:下丘脑。

(2)调节途径:三、内环境及其稳态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2.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3.人体pH稳态的维持(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

(2)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

『特别提醒』发生在内环境的生理过程(1)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2)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3)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

(4)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四、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1.体温调节(1)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只是增加散热量,不减少产热量,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既增加产热量,又减少散热量,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

(2)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

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3)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2.水盐调节过程(1)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分泌部位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后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docx

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一人体的内环境1.体液的组成2.内环境的成分、性质及作用知识点二内环境的稳态1.填写体液组成示意图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⑤细胞内液,⑥体液。

2.据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图)填空(1)请写出图中各标号表示的液体名称:a.血浆, b.组织液,c.细胞内液, d.淋巴。

(2)内环境是由图中a、b、d等共同组成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3.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血红蛋白②尿素③CO2④麦芽糖⑤胰岛素⑥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⑦氨基酸⑧抗体⑨载体⑩消化酶?神经递质?淋巴因子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②③⑤⑦⑧??。

(填序号)4.判断有关内环境叙述的正误(1)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2015·海南卷,T2-D)(2)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2015·海南卷T16-C)(√)(3)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2015·海南卷T16-B) (4)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2013·海南卷T20-B)(5)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6)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1.几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举例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2.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异同点成分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①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化学成分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易误提醒]关注三组易混淆的概念(1)血液≠血浆: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教案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教案

人体内环境和稳态高考要求: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一、内环境的概念细胞内液(2/3)1. 体液(体内的液体)细胞外液(1/3)2. 内环境是一个整体特殊细胞的内环境:肝细胞(组织液)红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液和血浆)3. 内环境的化学组成(1)血浆的成分:水无机盐(Na+ Cl+ HCO3-)蛋白质(血浆蛋白)糖类脂质气体激素维生素代谢废物(尿素)抗体酶思考:血浆中不含有哪些成分?(血红蛋白胃蛋白酶细胞呼吸酶神经递质)(2)组织液的成分:与血浆相比,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少。

(3)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的成分很相近。

例: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

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例: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分解成氨基酸D 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二、内环境的功能:物质交换的媒介辨析: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错)消化液、泪液、汗液等不属于体液。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思考: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肌肉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多少层生物膜?思考: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三种途径,哪种途径见效最快?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 温度:37℃左右。

2. 酸碱度:pH7.2—7.4。

3. 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NaCl)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归纳: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

组织水肿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增高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组织液中溶质微粒数目增多毛细淋巴管壁堵塞局部组织代谢旺盛过敏肾小球肾炎四、内环境稳态1. 稳态的概念: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 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 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2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2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2.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 (1)三者之间的形成关系
• (2)三者之间的成分关系 • ①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似,实质都 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反映了生命 起源于海洋。 • ②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 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 ③三者共同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 归纳总结 ①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 ,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 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 ②几种常考细胞的内环境
考纲要求
权威解读 1.掌握内环境的组成及稳态 的各种指标。 2.了解人体维持内环境稳 态的调节机制及意义。
稳态的生意义(Ⅱ)
•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分析 • 1.血浆成分
含量 90% 7%~9% (约数) 物质 特点 1% 血液运送的物质
营养物质、代谢废物、 ①__ ②__ 无机盐 气体、激素等 ③________含量明显高于组织液和淋巴中的含量
• 自我校对:一、①血浆 ②组织液 ③细胞 外液 ④细胞内液 ⑤体液 • 二、①水 ②蛋白质 ③蛋白质 ④盐溶液 ⑤海洋 • 三、①无机盐 ②蛋白质 ③7.35~7.45 ④ 37℃ ⑤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的媒介 • 四、①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②调节作用 ③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④神经-体液- 免疫
• 一、体液和内环境的关系 • 1.体液是体内各种液体的统称,包括细胞 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 直接液体环境,是体液的一部分。两者关 系如下: 细胞内液约占2/3
血浆1/5 体液 细胞外液约占1/3组织液4/5内环境 淋巴少量
细胞 红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内环境 血浆 血浆和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组织细胞(如肝细胞)

一轮复习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一轮复习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第八单元|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先整合温顾教材——全面夯实基础(4讲内容)再重点深化学习——综合融会提能(2讲内容)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5讲神经调节中膜电位变化分析与相关实验探究第2讲 神经调节第6讲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模型的构建与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判断 第3讲 体液调节 第4讲 免疫调节第 1 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轮注重整合大概念1.人体内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细胞核内液体都属于体液。

(√) 2.人体内细胞外液只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液。

(×) 3.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4.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直接来自血浆。

(×)5.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

(×)6.人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增多,会使血浆pH明显降低。

(×) 7.人体pH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对,与其他器官或系统无关。

(×) 8.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9.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系统学习(一)细胞生活的环境(释疑点)基础知识·全面掌握(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的组成2.内环境的构成及成分间的相互关系(1)内环境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3.连线下列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二)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1.内环境的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2)与血浆相比,组织液、淋巴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三)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系统的参与。

————————————■链教材资料·发展科学思维■———————————1.(选择性必修1 P6概念检测T1改编)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实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实例+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实例——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一.体温调节:1.探究活动一: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温度和pH都对酶的活性有影响。

试结合自身所学内容,绘制小鼠体内酶活性与外界环境温度的曲线图。

2.探究活动二:(1)标准情况下,水加热到100℃时就会沸腾,继续加热水的温度还会继续升高吗?(2)人体内环境要维持体温的恒定,需达到怎样的平衡状态?课堂练习1:(1)感冒持续发烧39℃,此时机体产热量散热量;(2)剧烈运动后感到很热,机体大量出汗,此时机体产热量散热量;3.完善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并思考下列问题:①②③④⑤人体内环境体温调节示意图(1)体温调节方式为;(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3)形成冷觉的中枢:;(4)机体产热的主要部位是:;(5)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有:;(6)与炎热环境相比,寒冷环境更容易集中精力的原因:寒冷环境中,激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7)寒冷条件下机体散热量炎热条件下机体散热量;(8)寒冷条件下,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递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再通过作用于肾上腺,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该过程属于调节,其效应器为:;(9)试画出炎热条件下,机体通过汗腺分泌调节体温的反射弧:。

4.探究活动三:温恒定是否意味着体温是恒定不变的呢?5.体温调节的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6.课堂训练:(1)体温上升的主要调节机制是:致热原(如体外的细菌、病毒等,炎症反应分泌的细胞因子等)作用于宿主细胞,使之产生并释放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细胞因子,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中枢整合信息并发出冲动,作用于效应器,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

发热过程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温上升期,机体会感觉到发冷,机体产生冷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神经-体液-免疫调节C.高温持续期,人体的血流速度加快,可促进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在病患处快速集结,增强免疫D.当病人处于体温下降期时,机体主要通过毛细血管收缩和汗腺分泌汗液等途径来增加散热(2)人体受某些病毒感染后会引起发热,在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如下:(注: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高于或低于此值,机体会进行相应调节,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调定点为37℃左右。

高中生物教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中生物教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内环境的组成和功能。

o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重要性。

o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和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衡的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o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环境稳态的原理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到内环境稳态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调节机制。

•难点: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其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内环境稳态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内环境的组成、稳态调节机制等。

•相关的内环境稳态失衡案例资料。

•相关练习题和讨论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回顾细胞与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o引入内环境的概念,强调内环境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2.新课讲解o讲解内环境的组成,包括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和细胞内液。

o阐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即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o介绍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包括维持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等。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o讲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

o分析不同调节机制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4.内环境稳态失衡案例分析o展示内环境稳态失衡的案例,如酸碱平衡失调、血糖调节失衡等。

o学生根据案例资料,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和后果。

5.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o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其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o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6.总结与提升o总结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调节机制。

o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内环境稳态,以及内环境稳态失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7.作业布置o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对内环境稳态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5: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5: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的概念及组成(1)概念:体液是体内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内容:①水是体液的基础,是体液中含量最多的成分。

②体液的本质是离子和化合物组成的水溶液。

(2)划分体液种类的标准是体液存在的位置,存在于细胞内的体液称为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称为细胞外液。

在细胞外液中,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称为组织液,又叫细胞间隙液;存在于血管内的称为血浆;存在于淋巴管内的称为淋巴。

(3)组成2.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2)内环境的组成: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血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

组织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如图所示。

(3)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比较血浆中的水分和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的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组织液又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到血浆中;小部分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可见,通过相互转化这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归纳总结1.体液不包括没有进入机体内的液体,也不包括机体分泌到体外的液体和机体排出的液体,如唾液、胃液、胰液、肠液、汗液、尿液等。

2.血液不属于细胞外液,因为血液中有血细胞。

而血浆属于细胞外液。

3.细胞内液和内环境、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的区别:①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②细胞外液是指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的体内细胞所生活的液体环境,外界环境是指人体外的环境;③内环境的“内”与“外”是相对的,从人体的角度看是内环境,从细胞的角度看是细胞外液,所以内环境和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

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血浆的化学组成血浆中含有约90%的水分,约10%的溶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8.1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夯实基础1.体液包括(约占)和(约占1/3),其中构成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主要包括、、。

(P2)2.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P5)3.内环境的作用是。

(P5)4.渗透压、和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P5)5.渗透压是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P5)6.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相当于细胞液的渗透压,其大小主要与和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和。

(P5)7.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 7 左右。

(P5)8.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的等物质有关。

(P5)★探究突破[思考交流1] 什么样的生物才有内环境?为什么要有内环境?[思考交流2]体液各组分的关系如何?上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

其中a、b、c为相关结构,请推断:①~④依次为:①;②;③;④。

其中(填序号)共同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

图中a为,b为,c为。

[思考交流3]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何判断?图中乙、A、b的来源有哪些?[思考交流4]内环境的成分有哪些?①无机盐②淋巴因子③氨基酸④血浆蛋白⑤呼吸酶⑥维生素⑦葡萄糖⑧神经递质⑨激素⑩抗体⑪二氧化碳⑫血红蛋白⑬尿素⑭甘油⑮DNA聚合酶⑯脂肪酸⑰消化酶⑱麦芽糖⑲糖原⑳纤维素(21)受体(22)载体PS :内环境是不是细胞代谢的场所?[思考交流5]物质交换过程中内环境物质含量的变化有何规律?一般的组织器官中O 2和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在毛细血管动脉端的含量 静脉端的含量;而代谢废物(如CO 2等)在毛细血管动脉端的含量 静脉端的含量。

[思考交流6]怎样快速计算通过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的“穿膜层数”?[技巧]用“图解法”快速计算通过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的“穿膜层数”★易错排查1.内环境的“内”与“外”是相对的。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学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学案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夯实基础】知识点一:内环境的概念的理解1、由构成的叫做内环境。

2、人的体液的组成:(课本),其中细胞外液主要包括、和。

3、不同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不同。

如:血细胞为,组织细胞为,毛细血管壁细胞为,毛细淋巴管壁细胞4、请画出三种细胞外液以及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图解。

提醒复习:①各种细胞外液的来源和去路;②组织水肿的成因知识点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2、三种细胞外液的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3、细胞外液的实质是一种,类似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知识点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三大方面。

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在370C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2、正常血浆的PH为;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等离子有关。

3、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知识点四:内环境的功能功能为:具体过程为:(参看上课画的图解)从中可以得出:①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的参与。

其中主要参与的四个系统有。

②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知识点五:内环境稳态的理解(概念、实现机制、意义)稳态的概念:(无需死记,把握关键词即可)稳态实现的机制:调节网络。

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巩固训练】1、小肠壁的肌细胞,从下列哪种液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A.血浆B.组织液 C.淋巴 D.小肠腔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双选)A.抗体B.突触小泡C.胆固醇 D.子宫中的卵细胞3、正常情况下,在以下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水和无机盐④激素⑤尿素()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②③4、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多B.组织液增多,淋巴减少C .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D .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多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 .H 2CO 3/NaHCO 3对血浆pH 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 .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 .人体内的内环境即指体液6、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7、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 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中Na 2CO 3过多时,就与H 2CO 3结合形成NaHCO 3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 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 2CO 3C.人体血浆的pH 通常在7.00~7.53之间D.血液中CO 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将CO 2排出8、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 ( )① 消化系统 ② 呼吸系统 ③ 神经系统 ④ 泌尿系统 ⑤ 循环系统 ⑥ 运动系统⑦ 生殖系统 ⑧ 内分泌系统A .①②③④B .⑤⑥⑦⑧C .①②④⑤D .③④⑤⑥9、右图为人体部分内环境模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4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精练)(解析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4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精练)(解析版)

一、选择题(10小题,共50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人血浆中有氨基酸、葡萄糖、抗体、胰岛素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答案】D2.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解析】据图可知,①是毛细血管壁细胞,②是组织液,③是组织细胞,④是淋巴,⑤是血浆,⑥是红细胞。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发生改变,红细胞由正常的圆饼状变成镰刀状,A正确;营养不良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C错误;皮肤受伤后会出现水泡,其中的成分是组织液,D正确。

【答案】C3.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人的体温太低,酶会永久失活进而影响代谢B.内环境的温度、血糖、渗透压调节均与垂体有关C.年龄、性别、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相近【答案】C4.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②142 5.0 2.5 1.5 103.3 6.0 16.0③147 4.0 1.25 1.0 114.0 7.5 1.0④10 140 2.5 10.35 25 -47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D.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解析】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高很多,因此可以判断②和③属于细胞外液,②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属于血浆;④含有较多的K+,并且含有较多蛋白质,因此属于细胞内液。

生物大一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生物大一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分层提能限时练(二十四)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限时:45分钟)错误!1.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B.糖原C.胰岛素D.氨基酸【答案】B2.下列对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眼角膜细胞的内环境是泪液B.抗体、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C.剧烈运动时,肌细胞的代谢产物会使组织液pH升高D.严重的呕吐和腹泻不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答案】B3.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HCO错误!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答案】C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血红蛋白的含量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C.HCO错误!、HPO错误!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答案】A5.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食用蛋白质过少B.花粉过敏C.饮食过咸D.淋巴管肿瘤【解析】血浆蛋白含量较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生成增多,会出现水肿;花粉过敏会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漏到组织液中,会引起组织水肿;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减少,不会导致组织水肿;淋巴管肿瘤,会导致淋巴回流受阻,导致组织水肿。

【答案】C6.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构2的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B和CB.食用含碱性物质的食物时,A的PH仍将保持相对稳定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将会减少D.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A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解析】结构2是淋巴管,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淋巴B和组织液C,A正确;食用含碱性物质的食物时,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与食物中的碱性物质反应,血浆pH仍将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机体缺水,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将会增多,C错误;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血浆A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即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讲学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讲学案

专题17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纲解读主题考点内容要求高考示例常考题型预测热度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稳态的生理意义Ⅱ2017课标全国Ⅰ,31,8分2016北京理综,4,6分2015课标全国Ⅰ,3,6分选择题非选择题★★☆分析解读稳态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本专题主要通过巩固和延伸初中和必修1所学的生理知识,奠定人体稳态调节的基础。

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本专题重视知识基础和知识应用的考查,涉及的重要考点有: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作用,以及内环境稳态调节的途径、机制和意义。

本专题知识比较抽象,复习时应通过构建模型和联系生活经验,以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和应用性。

命题探究五年高考考点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1.(2016北京理综,4,6分)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

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答案 B2.(2016浙江理综,4,6分)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答案 B3.(2015课标全国Ⅰ,3,6分)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答案 A4.(2015海南单科,18,2分)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答案 C5.(2015江苏单科,5,2分)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A.Na+浓度B.渗透压C.K+浓度D.O2浓度答案 B6.(2014课标全国Ⅱ,3,6分)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答案 A7.(2015海南单科,27,8分)Na+在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细胞兴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ppt课件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ppt课件

血浆
双向渗透
O2和营养物质
组织液

透过毛细血管壁
管 透 CO2和代谢废物 胞
透单壁过
淋巴循环
向毛
渗细
淋巴
淋 巴
内环境
精选ppt
4
精选ppt
5
(3)组织液、血浆、淋巴三者的异同点
1)相同点:基本化学组成相同,实质都是盐溶液
①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
脂肪酸等。
②代谢废物:CO2、尿素等。
由泌尿系统排出 PH不升高
由肝脏经泌 尿系统排出
PH不降低 经呼吸系统排除
PH不降低
三、内环境是细胞与 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食物
氧气 二氧化碳
消化系统
泌 营养物质
呼吸系统
尿
系 统
循环系统 内 环
组织液 境
细胞只有通过 内环境
才能与外界进行 物质交换
组织细胞精选ppt
15
三、内环境是细胞与 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精选ppt
16
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
呼 吸 系 统
精选ppt
17
精选ppt
18
消 化 系 统
精选ppt
19
精选ppt
20பைடு நூலகம்
血 液 循 环 系 统
精选ppt
2b1ack
精选ppt
22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和器官:
①消化系统: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进入内环境,排出 少量水、盐。
②循环系统:完成物质的运输(营养、O2、代谢终 产物、激素、抗体等)。
精选ppt
7
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D )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教案.doc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教案.doc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教案15第15单元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三维目标】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能力方面1.进行实验,了解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2.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简述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三【教学难点】简述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四【教学方法】练习法和讲授法相结合五【教学工具】学案、PPT六【教学时数】1标准课时七【教学过程】1基础知识梳理1.1细胞生活的环境1.1.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1.2细胞外液的成分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区别: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细胞外液在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1.1.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 为7.35~7.45。

温度:人的体温维持在37 ℃左右。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2.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原因:⎭⎪⎬⎪⎫外界环境因素变化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导致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变化。

(2)具体表现: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1.2.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6)生物体维持pH 稳定的机制:与体内HCO -3,HPO 2-4等离子有关,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2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前探究案【预习目标】1. 分清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体液的关系2. 理解内环境的涵义,学会判断哪些物质是内环境的成分3. 理解内环境的的理化性质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意义 【基础知识回顾】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 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 和 ,并把直接排入水中。

2、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内环境)中细胞内液(存在于__________约占体液的__________)体液 __________注意:消化道、膀胱等有孔道与外界相连,内部的液体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不属于体液,而是外界液体。

3、三种细胞外液及细胞内液之间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

二、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1、 成分(90%)(1)血浆 (约1%):其中 含量较多。

(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代谢废物、 、 等)(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 相似。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组织液和淋巴中的 含量比血浆 。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 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 。

辨析:以下哪些成分属于内环境?①氨基酸、②氧气、③尿素、④K +、⑤血红蛋白、⑥血浆蛋白、⑦激素、⑧呼吸酶、⑨抗体、⑩载体、胃蛋白酶。

细胞外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组织细胞膜注:补充完整左图。

(1)透出毛细血管壁的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及由小肠吸收的脂质不能重新透回血浆。

这类物质只能由淋巴循环送回血浆。

(2)组织液成分只能透入毛细淋巴管,不能由淋巴透回。

(3)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相比,前者含 较多,其它成分 。

2、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 ①概念: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的 对 的吸引力。

②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 。

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

④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为 。

(2)酸碱度: ①正常人血浆的pH 值为: 。

②血浆pH 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 血浆中存在 ,主要有 、 等。

(3)温度:人体温度一般在 左右。

3、 内环境的作用:是 与 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将体内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过程补充完整。

(2)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 ,与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是 、 、 、 。

(3)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 作用,使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 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

4.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 ,经过调节使内环境的各 种 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自我检测】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 2、CO 2、血红蛋白、H +B.H 2O 2酶、抗体、激素、H 2OC.纤维蛋白原、Ca 2+、载体D.Na +、HPO 42-、葡萄糖、氨基酸2、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 的变化趋势、引起pH 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 .降低、CO 2、Na 2CO 3B .降低、乳酸、NaHCO 3C .升高、CO 2、H 2CO 3D .升高、乳酸、NaHCO 3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只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恒定不变,就可以维持稳态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学案2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内探究案【学习目标】外界环境中的物质消化系统 营养物质呼吸系统 02、C02、水气泌尿系统、皮肤 水、尿素、尿酸、无机盐1、分析内环境的三种成分的转化关系,理解组织水肿的可能原因。

2、理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以及破坏实例。

【探究点一】体液和内环境的各种成分的关系【例题1】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肝糖原的形成发生在③中B.图中①中含有胰高血糖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②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图中①②③④中氧气含量最高的是③【思维拓展】1、①~④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试以图示表示出①~④四种物质的交换概况。

2、①~④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

②和③之间隔以___ _____,①和②之间隔以____________,②和④之间隔以___ _____,②的来源有__ ______,②的去向有____ ____。

3、①~④中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C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

4、试以简短语言概括内环境的作用:_____ _____________。

具体而言,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有直接关系。

【归纳点拨】1、不同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2、内环境的成分判断(1)内环境中存在的物质有:①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

②代谢废物:CO2、尿素等。

③其他物质:激素、抗体、组织胺、递质、纤维蛋白原等。

(2)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有:血红蛋白、H2O2酶、呼吸氧化酶、转录翻译酶、解旋酶、DNA 连接酶、聚合酶等,它们都存在于中。

注: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属外界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填“是”或“否”)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3、内环境中生理过程判断: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场所是,不是细胞内液。

只要是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均不符合。

4、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能量交换的中间环节。

所以说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注:内环境是针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可以与外界直接发生物质交换,没有细胞外液组成的内环境;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内环境的成分但血液中的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变式训练1】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与呼吸道交换气体只需通过毛细血管壁B.甲状腺激素、葡萄糖、氧气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蛋白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液D.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变式训练2】(2013·海南生物)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抗体 B.糖原 C.胰岛素 D.氨基酸【探究点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调节机制【例题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C.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思维拓展】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填“增加”或“减少”),尿量(填“增加”或“减少”),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恢复正常。

2、维持内环境酸碱度正常的缓冲体系是和,机体进行正常代谢活动的场所是。

3、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还是细胞外液?;Na+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还是细胞外液?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来维持的。

4、血浆渗透压主要由哪些物质决定的?【归纳点拨】1、渗透压的决定因素:主要由和决定,其中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是由和决定的。

2.维持pH稳定的机制①正常人血浆pH接近中性,为。

②维持因素:存在缓冲对。

【变式训练3】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①HCO-3、HPO2-4等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探究点三】对组织水肿问题的分析和理解【例题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思维拓展】1、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会出现组织水肿,试分析其中原因。

2、思考引起组织水肿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归纳点拨】1、综上所述,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有营养不良、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细胞代谢旺盛、过敏反应、肾小球肾炎等,根本原因是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导致组织液吸水,过多的水分滞留在组织中而使组织液增多。

2、内环境稳态的内涵、调节及意义A.结构1和结构2中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不同B.当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C液会减少C.当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大量累积在C液中时,B液会增加D.当人进食1小时后,A液中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会迅速升高【当堂检测】1.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2.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②④⑤B.②⑤⑥C.①③④D.①③⑥3.多种因素会影响到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生命活动偏离正常状态。

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C.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D.甲状腺激素过少,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4.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B.血红蛋白、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5.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成分有区别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D.2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课后拓展案1.人体皮肤表皮细胞所获得的氧气是直接从( )A.周围的空气中得到B.周围的水中得到C.组织液中得到D.血浆中得到2.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B.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①中3.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