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PPT(44张)

合集下载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课件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课件

2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电网的运行状态 和性能,预测未来的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为调 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大数据挖掘技术还可以发现电网运行中的异常和 故障,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提高电 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人工智能在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中,实现智能化的调度决策和控制。
云计算技术还可以为电网调度自动化 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备份和容灾 恢复能力,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电网调度 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计算资源的动态 调度,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1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可以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 统中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 信息和知识。
电网故障诊断与恢复的实现需要依赖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通 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故障诊断和恢复预 案,提高应对突发故障的能力。
05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未来展望
CHAPTER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提 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能够实 现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实时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系统安全防护防火墙配置
设置防火墙,对系统进行安全隔离,防止外部 攻击。
漏洞扫描
定期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并修复安 全漏洞。
用户权限管理
对系统用户进行权限管理,限制非法访问和操作。
系统维护与升级
日常维护
01
定期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保持系统良好运行状态。
故障处理
02
及时处理系统故障,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功能
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控制电网设 备、协调调度、提供辅助决策支持等 。

调度自动化系统培训资料

调度自动化系统培训资料

快速诊断和定位系统故障的原因,采 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
针对可能出现的重大故障或灾难,制 定应急预案,降低故障影响和损失。
故障恢复流程
制定详细的故障恢复流程,确保在系 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系统可靠性保障措施
硬件设备冗余
采用高可用性的硬件设备,配置 冗余组件,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
行。
软件容错机制
详细描述
城市交通调度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对公共交 通工具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实现公交线路 的优化配置和车辆的合理调度。调度自动化 系统还支持乘客信息查询和票务管理等功能, 能够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04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施与 维护
系统设计与集成
要点一
总结词
系统设计与集成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环节,需要综合 考虑业务流程、技术实现和系统架构等方面。
优化资源配置
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的数 据和需求,自动调整资源的配置, 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历史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雏形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调度自动化系统经历了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从集中式到分布式的发展历程 。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控制操作、 安全监控等,旨在提高调度效率、保障系统安全、优化资源配置。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
提高调度效率
通过自动化技术,调度人员可以 快速获取实时数据,进行快速分
析和决策,提高调度效率。
保障系统安全
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系统 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 情况,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件第二章 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件第二章  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

2020/7/9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age18
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系统(RTU) 信息传输子系统
信息的采集处理和控制子系统
人机联系子系统
2020/7/9
page19
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厂站端系统
数据


采集


和控


制执


行子
SCADA的基本功能-数据预处理
遥测量合理性校验 遥测值变化率合理性校验 遥测值的平滑滤波 开关变位可信性校验
SCADA的基本功能-信息显示和报警
质量监视 安全限制监视 开关状态 停电监视 计划值执行情况 设备状态 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动作状态
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又称为信息集中处理 的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设置在各发电厂和变电站的 远动终端(RTU)采集电网运行的实时信息,对电网 的运行状态进行安全性分析、负荷预测以及自动发电 控制、经济调度控制等。
(2)精度不高(YC数据) : a)数据在采集加工环节往往经过多次转换; b)数据不相容性:顺序采样易实现; 同时采样最科学不易实现。
(3)不齐全: a)没传(只传主要参数); b)现有技术手段无法获得(如变电站母线电压相角)。
2、信息处理的内容
(1)发现和纠正错误数据和信息; (2)提高数据精度; (3)补齐缺少的数据。
Recording) 统计、计算(Statistics, Calculation)
SCADA的基本功能(二)
双机切换(Failover) 人机会话(Man Machine Interface) 报表(Report) 网络拓扑与动态着色(Network Topology, Dynamic

《电网调度自动化》课件

《电网调度自动化》课件

数据网络
网络结构:包括主干网、区域网和终端设备 网络协议:采用TCP/IP协议,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数据传输: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传输和交换 数据安全:采用加密技术,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技术原理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整体
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通过自动化调度,可以实时监控电网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问 题,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自动化调度可以实时监控电网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保 障电网安全稳定。
提高电网经济性:自动化调度可以优化电网运行方式,降低电网运行成本,提高电网经济性。
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自动化调度是电网智能化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 实现电网智能化管理。
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应用
智能预测:利 用人工智能技 术预测电网负 荷和发电量, 提高电网调度 的准确性和效

智能调度:利 用人工智能技 术实现电网调 度的自动化和 智能化,提高 电网运行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智能监控:利 用人工智能技 术对电网设备 进行实时监控 和预警,及时 发现和处理电 网故障和异常
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系统组成
硬件设备
主站系统:负责接收、处理和发送调度指令 子站系统:负责接收、处理和发送现场数据 通信网络:负责传输调度指令和现场数据 调度终端:负责显示调度指令和现场数据,并提供操作界面 现场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等,负责执行调度指令
软件系统
调度自动化系统:负责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核心系统 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电网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调度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决策支持,帮助调度员做出最优决策 通信系统: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共享

《调度自动化培训》PPT参考课件

《调度自动化培训》PPT参考课件

1.1.3.2电网调度的基本原则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我 国的电网调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下简称《电力 法》)和《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的发布施行为 标志,我国的电网调度进入了依法调度的新 时期。我国电网调度的基本原则是统一调度、 分级管理、分层控制。
14
2、分级管理
分级管理是指根据电网分层的特点,为了明确各级调度机构的责任和 权限,有效地实施统一调度,由各级电网调度机构在其调度管理范围 内具体实施电网调度管理的分工。
电网运行的统一调度、分级管理是一个整体,统一调度以分级管理为 基础,分级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实施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 有效地保证电网安全、优质、统济的运行,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 的公共利益。
11
5、县级调度
县级调度(县调)主要监控110kV及以下农村电 网的运行,其主要任务有以下几点:
(1)、指挥系统的运行和倒闸操作。 (2)、充分发挥本系统的发供电设备能力,保
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对用户连续供电。 (3)、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在保证电能质量的
前提下,使本系统在最佳方式下运行。
12
电网监控及调度自动化
1
第一讲 调度自动化概述
2
1.1基本概念
1.1.1电力系统 由发电厂中的电气部分、各类变电所及输
电、配电线路及各种不同类型的负荷等组 成的统一体,称为电力系统。由各级调度 中心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控制和管理。 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1、保证安全可靠地发供电; 2、要有合格的电能质量; 3、要有良好的经济性。
9
3、省级调度
省级调度按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省内电网的 安全运行监控、操作、事故处理和无功/电压调整,并按 照规定的发电计划及监控原则进行管理,提高电能质量和 运行水平。其具体任务包括:

调度自动化系统结构及功能 PPT课件

调度自动化系统结构及功能 PPT课件

交换机
前置机B
终端服务器
远动装置
远动装置
路由器
PAS服务器
网络RTU信号
DTS 服务器 主交换机
通信工作站
物理隔离装置
Web服务器
信息网
防火墙
11
1、 硬件构成
系统硬件一般包括: 历史服务器 SCADA服务器 前置服务器 PAS服务器 WEB服务器 DTS服务器 模型拼接服务器 横向通讯服务器
12
2、系统中应用模块
调度自动化EMS系统中应用模块很多,一般有: 前置采集 数据采集和监控(SCADA) 平台 高级应用软件(PAS) 调度员培训仿真(DTS)
13
前置采集系统
前置系统作为EMS/SCADA系统中实时数据输入、 输出的中心,主要承担了调度中心与各所属厂站 之间、与各个上下级调度中心之间、与其它系统 之间以及与调度中心内的后台系统之间的实时数 据通信处理任务,也是这些不同系统之间实时信 息沟通的桥梁。前置子系统将专线通道与网络通 道统一处理,实现了传统通道与网络通道的有机 结合。信息交换、命令传递、规约的组织和解释、 通道的编码与解码、卫星对时、采集系统资源的 合理分配都是前置系统的基本任务,其它还有象 通讯报文监视与保存、站多源数据处理、为站端 设备对时、设备或进程异常告警、SOE告警、系 统维护界面管理等任务。
调度自动化系统结构与 功能
2015.9.9
1
调度自动化系统结构
2
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基本结构
主控站
被控站
用于信
模拟屏


人 员
屏幕显示
息采集、 处理、 控制的 计算机
系统
调 制

用于信 息采集 和命令 执行的 计算机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资料70页PPT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资料70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Βιβλιοθήκη 资料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的结构优化分析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的结构优化分析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的结构优化分析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扩大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构建更加安全经济、稳定可靠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因此,有必要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的结构做出优化研究。

[关键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结构优化一、系统体系结构优化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改进原则要遵从一些原则:实用性原则,以满足地区电网优化调度为目标,根据武夷山地调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改进,解决实际问题;网络化原则,系统利用网络数据库技术快速创建调度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快速传递,提供快捷准确的信息,减少调度数据交换环节,简化审核程序,做出正确的决策;可扩充性原则,系统的改进充分考虑技术的发展趋势,搭建系统框架,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扩充性;实时性原则,电网优化调度要求有关各方实时掌握地区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及时查询各类相关信息,以便对当前时刻的调度策略做出准确的判断,并确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制定下一步计划。

在开发新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或者升级目前所应用的IES500系统时,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对C/S和B/S结构进行认真分析和比较,结合目前现有网络结构和设备,最大限度的发挥SCADA系统的作用,可以采用两者的混合机构,充分发挥C/S结构和B/S结构的优越性,实现对SCADA系统的优化,构建一个高效、高速的系统。

对于C/S与B/S两种不同体系结构进行混合开发,由于两种体系结构的风格不同,因此,混合结构必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对于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生产数据的功能划分。

因此,要采用C/S与B/S混合结构对现有IES500系统进行性能改善,可以采用以下思想:对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生产数据访问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数据操作采用不同的体系结构;将系统分为数据的存储、处理和显示三个部分,各部分相互独立,保证系统的扩展性;以数据库为中心,主站系统的生产信息集中存储与管理,保证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采用统一的界面支持本地和远程访问,保证系统界面风格一致性。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1总则 .......................................................................................................................................... - 3 -1.1设计依据........................................................................................................................ - 3 -1。

1。

1引用标准....................................................................................................... - 3 -1.1.2系统的技术特点................................................................................................. - 4 -1.1.3设计要求............................................................................................................. - 4 -1。

2设计范围..................................................................................................................... - 5 - 1。

2。

1水平年........................................................................................................... - 5 -1。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1总则 .......................................................................................................................................... - 3 -1.1设计依据........................................................................................................................ - 3 -1.1.1引用标准............................................................................................................. - 3 -1.1.2系统的技术特点................................................................................................. - 4 -1.1.3设计要求............................................................................................................. - 4 -1.2设计范围........................................................................................................................ - 5 -1.2.1水平年................................................................................................................. - 5 -1.2.2设计范围............................................................................................................. - 5 -1.3设计原则........................................................................................................................ - 6 - 2电网概况和调度管理............................................................................................................... - 7 -2.1电网概况........................................................................................................................ - 7 -2.2调度管理........................................................................................................................ - 9 -2.2.1调度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 - 9 -2.2.2调度职责和调度范围划分............................................................................... - 11 -2.2.2.1调度职责................................................................................................ - 11 -2.2.2.2调度范围................................................................................................ - 12 - 3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3.1系统现状...................................................................................................................... - 12 -3.2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 12 -3.2.1.1主站系统的开放性................................................................................ - 13 -3.2.1.2遥视功能................................................................................................ - 13 -3.2.2在系统设备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13 -3.2.2.1主站主要设备选择................................................................................ - 13 -3.2.2.2分站设备选择........................................................................................ - 13 -3.2.3在通道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14 -3.2.4在系统与变电所一、二次设备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 14 -3.2.5在系统运行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14 -3.2.5.1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 14 -3.2.5.3重使用、轻管理.................................................................................... - 15 -3.2.6统一管理........................................................................................................... - 15 -4 系统功能及技术要求............................................................................................................ - 15 -4.1系统功能要求.............................................................................................................. - 15 -4.1.1设计水平年(2013年)功能要求.................................................................. - 15 -4.1.2远景年(2018年)功能要求.......................................................................... - 18 -4.2系统技术要求.............................................................................................................. - 18 -4.2.1系统可靠性....................................................................................................... - 18 -4.2.1.1通讯指标................................................................................................ - 18 -4.2.1.2显示指标................................................................................................ - 19 -4.2.1.3高级应用指标........................................................................................ - 19 -4.2.1.4系统负荷率、可用性指标.................................................................... - 20 -4.2.1.5系统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指标................................................................ - 20 -4.2.2时钟精度........................................................................................................... - 21 -4.2.3遥测量指标....................................................................................................... - 21 -4.2.4遥信量指标....................................................................................................... - 21 -4.2.6实时性指标....................................................................................................... - 21 -5 远动系统................................................................................................................................ - 22 -5.1远动信息内容.............................................................................................................. - 22 -5.1.1遥测量............................................................................................................... - 23 -5.1.2遥信量............................................................................................................... - 23 -5.1.3遥控、遥调命令............................................................................................... - 24 -5.2远动信息传送网络...................................................................................................... - 24 -5.2.1远动信息传送方式........................................................................................... - 24 -5.2.1.1地调自动化系统的数据的转发和接收................................................ - 24 -5.2.1.2与MIS系统的互联............................................................................... - 24 -5.2.1.4与机房值班报警系统的互联................................................................ - 25 -5.2.2远动通道........................................................................................................... - 25 -5.3远方终端装置(RTU) ................................................................................................... - 26 -5.3.1技术要求........................................................................................................... - 26 -5.3.1.1功能........................................................................................................ - 26 -5.3.1.2主要技术指标........................................................................................ - 27 -5.3.1.3容量........................................................................................................ - 28 -5.3.2远方终端装置的选型原则............................................................................... - 28 -6 主站系统................................................................................................................................ - 29 -6.1配置原则...................................................................................................................... - 29 -6.2硬件配置...................................................................................................................... - 31 -6.2.1系统基本容量................................................................................................... - 31 -6.2.2硬件配置........................................................................................................... - 31 -6.2.3 SCADA工作站 ................................................................................................ - 31 -6.2.3.1数据采集与传输.................................................................................... - 33 -6.2.3.2事故追忆功能........................................................................................ - 33 -6.2.3.3历史数据存储........................................................................................ - 34 -6.2.3.4报表功能................................................................................................ - 34 -6.2.3.5特殊运算功能........................................................................................ - 34 -6.2.4前置机............................................................................................................... - 34 -6.2.5人机接口(MMI) ................................................................................................ - 37 -6.2.5.1调度人员工作站.................................................................................... - 39 -6.2.5.2生产领导PC工作站............................................................................. - 40 -6.2.5.3打印机.................................................................................................... - 40 -6.2.5.4调度模拟屏接口.................................................................................... - 40 -6.2.6 PAS工作站 ...................................................................................................... - 40 -6.2.7管理员工作站................................................................................................... - 41 -6.2.8变电操作工作站............................................................................................... - 42 -6.2.9计算机数据通信PC工作站............................................................................ - 42 -6.2.10局域网及网桥................................................................................................. - 42 -6.2.10.1局域网.................................................................................................. - 42 -6.2.10.2网桥...................................................................................................... - 42 -6.2.11 GPS时钟 ................................................................................................ - 43 -6.3软件要求...................................................................................................................... - 43 -6.3.1基本要求........................................................................................................... - 43 -6.3.2操作系统软件................................................................................................... - 44 -6.3.3支持软件........................................................................................................... - 44 -6.3.3.1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 - 44 -6.3.3.2计算机数据通信支持软件.................................................................... - 45 -6.3.3.3人机会话软件........................................................................................ - 45 -6.3.4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软件............................................................... - 45 -6.3.4.1数据采集处理软件................................................................................ - 45 -6.3.4.2报警处理................................................................................................ - 46 -6.3.4.3人机联系................................................................................................ - 46 -6.3.4.4记录打印................................................................................................ - 46 -6.3.4.5调度模拟屏显示.................................................................................... - 47 -6.3.4.6故障切换................................................................................................ - 47 -6.3.5自动作图/设备管理(AM/FM)软件.................................................................. - 48 -6.3.5.1自动作图(AM) ....................................................................................... - 48 -6.3.5.2设备管理(FM) ....................................................................................... - 49 -6.3.6计算机数据通信软件....................................................................................... - 49 -6.3.7诊断软件........................................................................................................... - 50 -6.3.7.1在线诊断................................................................................................ - 50 -6.3.7.2离线诊断................................................................................................ - 50 -1总则1.1设计依据1.1.1引用标准IEEE- 802.X 系列局域网通信标准IEC 61970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标准IEC 61968 配网管理系统接口标准IEC 60870-5(所有部分)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GB/T 13730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 60870-5-101网络访问DL/T 51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 550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DL/T 500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 5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 635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DL/T 789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及验收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 451 循环式远动规约DL 476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国家电监会令[2004] 第5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电监安全[2006]34号文地、县级调度中心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国家经贸委令[2002]第30号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网公司Q/GDW 126-2005 农村电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技术导则1.1.2系统的技术特点1、电力系统调度和控制是根据当时系统的运行状态,参照过去的运行情进行。

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高可靠的冗余技术
• 服务器的多机热备用技术
–服务器个数可配置(1-16) –先进、可靠的多机仲裁算法
• 在线节点故障时自动启动冷备用节点 • 支持多份商用数据库 • 商用数据库服务器全部故障时
–实时监控功能正常运行 –不丢失历史数据(1+N功能)
完善的跨平台能力
• 完全跨平台
–系统中的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 采集服务器以及工作站均支持各种RISC工作站及微 机,包括:IBM、SUN、HP、ALPHA服务器和工作站、 各种PC服务器和微机
–支持不同UNIX平台的混合使用,解决硬件升级的后 顾之忧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技术路线
• 系统开放标准化—遵循IEC61970 CIM/CIS等国际标准 • 平台与应用层次化—平台公共服务与应用彻底分离 • C/S结构—采用胖服务器/瘦客户机的模式 • 开发管理程序化—逐步提高开发管理水平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EMS的技术特点
战略方针
• 一个平台
–实时信息系统平台
• 四个应用系统
–EMS –DMS –广域测量系统 –公共信息平台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硬件体系结构
商用数据库服务器
SCADA 服务器
AGC 服务器
PAS 服 务器
DTS 子系统
安 全 区 Ⅱ



全 区
数据采集与
隔 离

通讯子系统
工作站




串行通讯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切换技术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应用切换技术(续)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支撑平台功能概览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平台为应用提供的服务
• 网络通讯服务 • 系统管理 • 历史数据服务 • 实时数据库服务 • 图形工具包 • 数据库界面 • 报表工具包 • 告警服务 • 权限服务 • 公式计算服务 • ……
WEB 服务器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OPEN-3000技术特点
体系结构:平台+服务
应用层
支 公共服务 撑 平 数据总线 台 层 集成总线
操作系统层 硬件层
EMS 各应用
DMS 各应用
WAMS 各应用

图形 报表 权限 告警 WEB 系统 工具 工具 管理 服务 服务 管理
基于CIM/CIS的数据总线
符合IEC61970、IEC61968的集成总线
Tru64 UNIX
IBM AIX SUN Solaris
HP-UX
Windows
• 满足各应用的 运行需求;
• 为所有应用提 供公平服务;
• 与应用相对独 立,专门的平 台开发部;
HP-Alpha
IBM
SUN
HP-Itanium
PC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完善的跨平台能力
• 完全跨平台
–系统中的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 采集服务器以及工作站均支持各种RISC工作站及微 机,包括:IBM、SUN、HP、ALPHA服务器和工作站、 各种PC服务器和微机
–支持不同UNIX平台的混合使用,解决硬件升级的后 顾之忧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全景PDR—逼真过程事பைடு நூலகம்反演
图形显示 (反演进程控制)
当时的图形
当时的电网模型
当时发生的事 件
不是前N帧、后M帧!!!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跨平台能力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智能化双网
灵活配置,任意组合 双网分流,提高效率 互为备份,提高可靠性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系统管理功能
• 服务器/工作站的启停 • 进程管理 • 冗余配置管理(应用切换) • 运行日志的登录与检索 • 参数管理 • 系统运行状态监视
完全相同的界面(UNIX版本)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完全相同的界面(PC版本)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图模库一体化技术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智能建模
• 多应用统一建模
–SCADA、PAS、DTS共用一套模型、一套图形 –无需为不同应用分别重复建模、画图 –支持不同的应用对于模型、图形的求同存异 –强大的图形应用切换技术
多态支持与应用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平台对多态的支持
• 完善的上下文(context)机制
–实时态 –培训态 –研究态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CASE管理与应用
• 典型应用
–事故反演 –极值潮流 –PAS断面 –DTS断面
电网模型 图形画面 数据
技术路线
• 系统开放标准化—遵循IEC61970 CIM/CIS等国际标准 • 平台与应用层次化—平台公共服务与应用彻底分离 • C/S结构—采用胖服务器/瘦客户机的模式 • 开发管理程序化—逐步提高开发管理水平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EMS的技术特点
战略方针
• 一个平台
–实时信息系统平台
• 四个应用系统
–EMS –DMS –广域测量系统 –公共信息平台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硬件体系结构
商用数据库服务器
SCADA 服务器
AGC 服务器
PAS 服 务器
DTS 子系统
安 全 区 Ⅱ



全 区
数据采集与
隔 离

通讯子系统
工作站




串行通讯设备
路由器
• 系统级冗余技术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商用数据库服务
• 全面支持ORACLE、SYBASE、DB2、SQLSERVER等主流商用数 据库,完全屏蔽具体数据库特性。
• 将所有的数据库访问功能做成独立的服务组件,这些独立 的服务组件形成数据库访问服务包,提供各个应用使用。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设计思想与体系结构 IEC61970标准的遵循 多态支持与应用 跨平台能力 图模库一体化 平台功能概览
目录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设计思想和体系结构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EMS的技术特点
• 可以保证多台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同步和一致,特别考虑 跨安全区边界的WEB服务器数据库镜像。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高可靠的冗余技术
• 服务器的多机热备用技术
–服务器个数可配置(1-16) –先进、可靠的多机仲裁算法
• 在线节点故障时自动启动冷备用节点 • 支持多份商用数据库 • 商用数据库服务器全部故障时
–实时监控功能正常运行 –不丢失历史数据(1+N功能)
IEC 61970标准的遵循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全面遵循IEC 61970标准
IEC61970标准在系统中的体现:
• 全面采用组件技术
• 全方位的面向对象技术 • 基于CIM的数据库设计 • 基于CIS的接口设计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 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图模库一体化技术
–所见即所得,根据图形自动生成网络模型 –作图、录库一体化,支持间隔模板及厂站复制 –多层校验,达到实用化要求 –为应用软件的实用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作图与录库的一体化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 结构设计与技术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