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语文二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619eae4028915f804dc2c2.png)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_____如果你愿意和好_____就放一只风筝吧_____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
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________如果你愿意和好________就放一只风筝吧________(2)片段中划线的“你”指的是________。
(3)是________先想和对方和好的。
他用了什么方法?在文中用“________”画出来。
(4)用“连忙”写一句话。
(5)小熊会在风筝上写些什么呢?【答案】(1):“;,;!”(2)小熊(3)松鼠;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4)略(5)略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白天挑(tiāo tiǎo)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大家看了心疼(téng tòng),就把他那根扁担藏(cáng zàng)了起来。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1)这段话有________句话。
(2)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3)照样子写词语例:整夜整夜(abab)(4)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在文中找出来。
(5)从短文内容我们了解到,朱德同志是位能与战士们________的人。
【答案】(1)5(2)tiāo;téng;cáng(3)清醒清醒;教训教训;教训教训(4)略(5)略【解析】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
【50篇】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50篇】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3c487410a6f524cdbf8547.png)
【50篇】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课外阅读。
秘书鸟不光名字怪,外貌也有趣。
它与丹顶鹤一样,有一双灵巧的长腿,又与雄鹰一样,长着锐利的钩嘴和利爪。
它虽然不喜欢飞行,却长着一对长长的翅膀。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
(2)第1句话主要写秘书鸟的________,第2句写秘书鸟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第3句写秘书鸟的________。
(3)这一段话概括地讲秘书鸟的________有趣,再具体介绍________怎么有趣,具体写了秘书鸟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还长着一对长长的________。
【答案】(1)3(2)名字怪,外貌有趣;长腿;钩嘴;利爪;翅膀(3)外貌;外貌;长腿;钩嘴;利爪;翅膀【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的理解和运用,在熟悉和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回答此题不难。
(1)此题不难,这段话共有3句。
(2)第1句话主要写秘书鸟的名字怪,外貌有趣,第2句写秘书鸟的长腿、钩嘴和利爪,第3句写秘书鸟的翅膀。
(3)这一段话概括地讲秘书鸟的外貌有趣,再具体介绍外貌怎么有趣,具体写了秘书鸟有长腿、钩嘴和利爪,还长着一对长长的翅膀。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2.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
中午,________________,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________________,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________________。
(1)按课文内容填空。
中午,________,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________,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________。
(2)这段话描写了日月潭________时候的景色。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94c5a0da38376bae1fae65.png)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知了学飞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
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xiàn mù)。
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很高兴地答应了。
学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
知了怕艰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
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给它本领,它只试几下,就自满地嚷着:“知了!知了!”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啦!知了很想跟着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
这时候,知了眼望着万里长空,只见大雁远飞,真懊(ào)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可这时已经晚了,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1)读短文,思考:知了为什么想学飞?在短文中画出来有关句子。
(2)知了没学会飞是因为________。
(3)读了短文后,你学到了什么?【答案】(1)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xiàn mù)。
(2)知了怕艰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
(3)学习要虚心,不怕吃苦。
【解析】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国最大的瀑布我国最大的瀑布是黄果树瀑布,它在我国西南部贵州高原的白水河上。
黄果树瀑布水势汹涌澎湃,瀑布从六七十米高的陡崖上直泻下来,水花激溅,就像万马奔腾;宽阔巨大的水帘,拍石击水,发出轰轰巨响,好似霹雳山崩,叫人惊心动魄。
瀑布从高处泻落,成年累月,冲击成一个深潭,潭水碧绿,传说曾经有犀牛从潭中登岸,因而起名叫“犀(xī)牛潭”。
瀑布直泻潭中,激起的水珠高达一百多米,仿佛云雾笼罩,在阳光的照射下,云雾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虹,与白茫茫的瀑布交相辉映,景色无比壮丽。
(1)选择下列划线字的正确意思。
Ⅰ直泻下来________(①很快地流。
②腹泻。
)Ⅱ成年累月________(①连续。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课内阅读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84202b0b8f67c1cfbd6b804.png)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现代文阅读 (共16题;共203分)1. (16分)快乐阅读乌鸦反哺乌鸦是最有人情味的鸟类了。
小乌鸦在很小的时候,乌鸦妈妈每天都会飞到很远的地方找吃的。
小乌鸦看到妈妈飞来,开心地大叫:“妈妈,妈妈,我饿了!”妈妈把找到的食物放到小乌鸦嘴里,微笑着看小乌鸦把食物吃完。
日子过得很快,小乌鸦已长大了,妈妈飞不动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乌鸦对妈妈说:“妈妈,从今天开始,我找食物给您吃,就像小时候你照顾我一样。
”(1)全文共_______个自然段。
(2)妈妈飞不动了,小乌鸦是怎么对待妈妈呢?(3)读了短文,你想对小乌鸦说些什么?(4)你准备怎样感谢你的妈妈?2. (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白果树我家院子里长着几棵白果树。
白果树可高呢,高高的树直刺蓝天;白果树可粗呢,粗粗的树干(gān gàn),要四五个小朋友手拉手才围得住。
碧绿的树叶长得很茂盛,一片片小叶子像许许多多把小扇(shān shàn)子,风一吹,千万把小扇子好像在为自己扇(shān shàn)风呢。
秋天到了,一个个小果实挂满枝头,它们一个挨着一个,好像在比谁的个头大。
我仿佛看到今年的白果丰收了的情景。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树干_______(gān gàn)扇_______(shān shàn)子扇_______(shān shàn)风(2)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___句话,第3句写了白果树的_______ ,第4句写了白果树的_______。
(3)白果树也叫()A . 银杏树B . 扇子树3. (15分)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绿茵茵的草地,本该滚动着(欢快欢乐)的足球,可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碎片(阻挡阻止)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有一张课桌,(平静平稳)的课桌,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1)仿照例词,写相似的词语。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课内、课外阅读》专项精选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课内、课外阅读》专项精选试卷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d12a1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5.png)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外阅读专项试卷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8分)①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②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
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
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③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1.耳朵竖起来给大象带来了哪些麻烦?用“”在选段中画出来。
(4分)2.大象的耳朵耷拉着有什么好处?()(多选,6分)A.赶走小虫子。
B.听不到声音。
C.小虫子飞不进去了。
3.对大象说的“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A.我们要勇敢地做自己,完全不用听取别人的意见。
B.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我们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不能为迎合别人而盲目改变自己。
C.我们既要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也要善于发扬自己的长处。
4.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答复别人的情境有()(4分)A.你想学钢琴,妈妈却让你像小明一样学围棋。
B.班级里大扫除时,同桌喊你扫地。
C.小伙伴劝你向他人学习,改掉自己的坏毛病。
二、阅读寓言故事,完成练习。
(20分)朝三暮四战国时期,有个宋国的老人很喜欢猴子。
他养了一大群猴子,对猴子的习性了如指掌,人们都称他“狙(jū)公”。
狙公天天和猴子在一起,慢慢地,猴子和他成了朋友。
为了喂养这些猴子,他常常节省下自己的粮食给它们吃。
后来,猴子的食量越来越大,狙公的负担越来越重。
渐渐地,狙公有点儿承受不起了,他只能让猴子少吃一些。
他对猴子们说:“现在吃的东西不多了。
从今天开始,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橡子,晚上给四颗,行吗?”猴子们都嫌少,很生气,龇(zī)牙咧(liě)嘴,吵吵闹闹的。
狙公见猴子们这么反对,就改口说:“既然你们不愿意,那就每天早上给你们四颗橡子,晚上给三颗,这样总可以了吧?”猴子们听到早上加了一颗,以为能多吃一颗了,高兴得又蹦又跳,在地上翻起了跟头。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综合练习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综合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1cbb461fad6195f312ba6be.png)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综合练习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谁的妈妈本领大大树下,种子娃娃们为“谁的妈妈本领大”而争论。
凤仙花宝宝夸妈妈:“妈妈给我们穿了一件容易破碎的衣裳,轻轻一碰,骨碌一声滚到泥土里。
”“阿嚏!”喷瓜打了一个喷嚏,喷出好远。
得意地说:“长见识了吧,我妈妈给了我们喷射的本领,可以射出5米以外!”野果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的妈妈本领大,香喷喷的果肉吸引着小鸟,种子随小鸟的粪便四海为家!”秋风姐姐笑着说:“你们的妈妈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但是我们更应该感谢祖国大地妈妈,是她给了我们生根发芽的土壤呀!”“对,我们更应该感谢祖国大地妈妈!”植物宝宝们开心地在大地妈妈怀里打滚,尽情地撒娇。
大地妈妈脸上笑开了花。
(1)照样子写词语。
破碎(偏旁相同):______(2)把词语补充完整。
各显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同声(3)大树下,种子娃娃们为______而争论。
有哪些种子娃娃参加了争论?在短文中找出来。
(4)写出秋风姐姐说的话。
秋风姐姐一共说了______句话。
第一句话赞美了______;第二句话让大家感谢______。
2. 读《丁香结》,回答文后问题。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
在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1)仔细阅读文章,从中找出丁香在形状、颜色、气味方面的特征。
(2)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3)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 (4)著名诗人戴望舒的《面巷》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 -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汀香一样的忧愁....”结合本文,体会“丁香”一词在诗中的含义。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6aa0616c85ec3a87c2c5c2.png)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雪花下雪了。
小雪花戴着亮晶晶的六角帽,穿着白大衣,迎着狂风,在空中旋转(zhu ǎn)着,翻滚着……她战胜了北风大汉的阻拦,飞到了田野、森林、高山、乡村和城镇……瞧,田野里的麦苗儿在北风的咆(Páo)哮(xiào)中哆嗦着,冻得蜷(quán)缩着弱小的身躯。
小雪花温柔地拥抱了她:“小麦苗,小麦苗,我给你送棉被来了。
”小麦苗淌(tǎng)下了激动的泪珠:“谢谢您,亲爱的小雪花,您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带来温暖。
”一会儿,小才苗盖上了雪白的棉被,又厚又软.她甜甜地睡着了。
小雪花又开始飞翔。
她又飞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1)选词填空。
温柔温暖①小雪花________地拥抱小麦苗。
②小雪花给小麦苗带来了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雪白(雪白雪白)粉红________ 乌黑________(3)用“________”画出描写小雪花样儿的句子。
(4)小雪花迎着狂风,战胜了北风大汉的阻拦,飞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5)小雪花又开始飞翔,它会飞到哪里,又会去做什么呢?【答案】(1)温柔;温暖(2)粉红粉红;乌黑乌黑(3)小雪花戴着亮晶晶的六角帽,穿着白大衣,迎着狂风,在空中旋转(zhuǎn)着,翻滚着……(4)田野;森林;高山;乡村;城镇(5)小雪花飞到了森林里,小树冻得直哆嗦,小雪花送给了小树一个棉被,小树开心的睡着了;小雪花飞到草原上,小草冻得直发抖,小雪花送给了小草一件厚厚的棉衣,小草快乐的睡着了;小雪花飞到了大山里,它和小动物们说了声:“明年再见吧!”说完它就飞远了,蛇、狗熊开始冬眠了!【解析】2.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练习。
淘气包埃米尔(节选)(瑞典)林格伦夜里,埃米尔到外边抓龙虾,他共抓到1200个。
黎明回家时,他抓的龙虾背都背不动了,但是埃米尔很高兴,他一路吹着口哨,唱着歌。
【10篇】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b5a09ff90f76c661371ac9.png)
【10篇】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1)“孩子”是指()A. 小孩子B. 种子(2)“四海为家”是指()A. 种子成熟(shú)了,离开妈妈,到处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B. 四面是海的地方才可以当作自己的家(3)牛马旅行靠________,鸟旅行靠________。
A.翅膀 B.脚(4)填一填。
除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我还知道________靠________旅行。
【答案】(1)B(2)A(3)B;A(4)椰子;水【解析】2.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知了学飞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
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
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很高兴地答应了。
学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
知了怕艰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
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给它本领,它只试几下,就自满地嚷着:“知了!知了!”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啦!知了很想跟着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
这时候,知了眼望着万里长空,只见大雁远飞,真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可这时已经晚了,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1)读短文,思考,知了为什么想学飞,在短文中用“________”画出来。
(2)知了没学会飞是因为它________。
(3)知了为什么叹着气说:“迟了!迟了!”?【答案】(1)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
(2)知了怕艰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
(3)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解析】3.阅读理解。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他在一只折(zhēzhé)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_______如果你愿意和好_______就放一只风筝吧_______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50篇】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50篇】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a90f4daf45b307e971972b.png)
【50篇】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贝壳海滩上的景象真是奇妙,到处是各色各样的贝壳,有白的,有红的,还有浅黄的、粉蓝的……真是五颜六色。
它们的形状实在逗人,有的是圆圆的,背上光溜溜的;有的是圆锥形的,花纹一圈圈地向下绕;还有的像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栩栩如生。
(1)这一段话共有________句。
第一句主要介绍了贝壳的________,第二句介绍了贝壳的________。
(2)“还有的像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一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海滩上的贝壳就像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有的像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真________!【答案】(1)2;颜色;形状(2)贝壳;小动物(3)小狗;小猫;小鸡;漂亮【解析】2.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
中午,________________,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________________,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________________。
(1)按课文内容填空。
中午,________,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________,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________。
(2)这段话描写了日月潭________时候的景色。
()A. 清晨B. 中午(3)这段话写出了日月潭()A. 太阳高照和蒙蒙细雨时的景色B. 点点灯光时的景色【答案】(1)太阳高照;蒙蒙细雨;童话中的仙境(2)B(3)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月亮湾我的家乡在月亮湾,那是个美丽的村子。
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桥。
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
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
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a015a13c1ec5da51e270a4.png)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好版)】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以下问题。
知了学飞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
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翱翔,十分敬羡(xiànm)ù。
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很快乐地答应了。
学飞是一件很艰辛的事情。
知了怕艰辛,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
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给它本事,它只试几下,就自满地嚷着:“知了!知了!”秋季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啦!知了很想随着大雁一同展翅高飞,但是,它使劲扑腾着翅膀仍是没能飞离树梢。
这时候,知了眼望着万里长空,只见大雁远飞,真懊(ào)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可这时已经晚了,只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1)读短文,思虑:知了为何想学飞?在短文中画出来相关句子。
2)知了没学会飞是由于________。
3)读了短文后,你学到了什么?【答案】(1)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翱翔,十分敬羡(xiànm)ù。
2)知了怕艰辛,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
3)学习要虚心,不怕吃苦。
【分析】2.阅读下文,回答以下问题。
我国最大的瀑布我国最大的瀑布是黄果树瀑布,它在我国西南部贵州高原的白水河上。
黄果树瀑布水势汹涌汹涌,瀑布从六七十米高的悬崖上直泻下来,水花激溅,就像万马奔跑;广阔巨大的水帘,拍石击水,发出轰轰巨响,恰似霹雳山崩,叫人惊心动魄。
瀑布从高处泻落,成年累月,冲击成一个深潭,潭水碧绿,传说以前有犀牛从潭中登岸,因此起名叫“犀(xī)牛潭”。
瀑布直泻潭中,激起的水珠高达一百多米,忧如云雾笼盖,在阳光的照耀下,云雾中出现了漂亮的彩虹,与白茫茫的瀑布交相辉映,风景非常壮丽。
(1)选择以下划线字的正确意思。
Ⅰ直泻下来________(①很快地流。
②腹泻。
)Ⅱ成年累月________(①连续。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9b217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3.png)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一、阅读《找春天》片段,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我们跑到她那里,我们摇啊摇;她在上荡秋千,在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1.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春天来了,我们跑到她那里,我们摇啊摇;她在上荡秋千,在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2.这段中的“她”指的是春天。
3.春天还会在哪里?请你根据你的观察,在写一写。
我发现春天在公园、校园、街道等地方都会出现。
二、阅读《爷爷植树》片段,回答问题。
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XXX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1.照样子,写一写。
一棵绿油油的小树苗栽好了,就像勇敢的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2.XXX露出满意的笑容,他为什么感到满意?因为他种下了一棵健康的树苗,为祖国的绿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三、阅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片段,回答问题。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XXX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给下面的词语找个意思相近的朋友。
温暖———(暖和)四处———(到处)寻觅———(寻找)2.把句子补充完整。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XXX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3.“哪里需要献出爱心,XXX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的意思是:B.在需要人们奉献爱心的地方,到处都有像XXX叔叔那样的人。
四、阅读《一匹出色的马》片段,回答问题。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
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他回家吧。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1.仿写词语。
蹦蹦跳跳:跳啊跳啊又长又细:又细又长2.联系上下文解释句中加点词。
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此处“他”指的是爸爸。
3.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这“马”指的是爸爸用枝条做成的代步工具。
五、阅读《枫树上的喜鹊》片段,回答问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7d9115fab069dc51220107.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课外阅读我能行。
会走路的树南美洲生长着一种既有趣又奇特的植物,名叫卷柏。
每当气候干旱,严重缺水的时候,它会自己把根从土壤(rǎnɡ)里拔出来,摇身一变,让整个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状,又轻又圆。
只要稍有一点儿风,它就能随风在地面上滚动。
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迅速翻开,恢复“庐山真面目〞,根重新钻到土壤里,暂时安居下来。
如果 ,它又感到四周水分不足,它就会继续拔出根来,再次过上到处旅行的生活。
卷柏就是这样四处旅行,有水就住下,无水就滚走,难怪有人称它是植物王国中的“旅行者〞。
〔1〕卷柏生长在________。
〔2〕请用简单的话说说卷柏是怎样“走路〞的。
〔3〕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卷柏之所以能“走路〞,是因为它有脚。
②任何植物都不能缺水,卷柏也一样。
当一个地方缺水不适宜它生长时,卷柏就要到有水的地方去。
③因为卷柏有水就住,无水就走,所以被人们称为植物王国中的“旅行者〞。
【答案】〔1〕南美洲2〕把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状,随着风在地面上滚动。
3〕错误;正确;正确【解析】(2.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
(曹操问:“谁有方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____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____〞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方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适宜的标点符号。
(有了大秤也不行啊________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________ (〔2〕写出以下词语的反义词。
(下沉-——________ 重——________(3〕表示曹冲称象先后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常州市语文二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现代文阅读 (共16题;共232分)1. (1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小华的手小华病了,直喊肚子疼。
妈妈带她去医院看病。
医生问小华:“你吃脏东西了吗?”小华说:“没有”。
医生看了看小华的手,很脏,又看了看小华的指甲,指甲很长。
医生一边给小华开药方,一边说:“用脏手拿东西吃,是会生病的呀!”小华记住了医生的话。
她做到经常洗手,还经常剪指甲,成了一个讲卫生的孩子。
(1)这篇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第一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主要意思是讲小华________,妈妈带她去________。
(3)后来小华成了一个讲卫生的孩子,她经常________,还常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能得到什么启示?(5)用“一边……一边……”写一句话。
2. (11分) (2017四上·福田期末) 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jūn jǖn)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kōng kòng)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均________(jūn jǖn)匀空________(kōng kòng)隙(2)读画横线的句子,下面哪个字最能表现出爬山虎刚长出的叶子的特点?()A . 大B . 绿C . 嫩(3)这段话主要讲的是爬山虎生长过程中哪个阶段?()A . 爬山虎叶子长大后B . 爬山虎叶子刚长出来时C . 爬山虎叶子将枯败时(4)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①这段话没有写出爬山虎动态的美感。
②文中画【】的句子表现了爬山虎平整而茂盛的特点。
3. (8分)气象树在我国南方有一种名叫小叶红豆的树。
晴天时,它的叶子呈(chénɡ)绿色。
如果将要出现阴雨天气,这树冠(ɡuàn)下面的的叶子先变为红色,然后逐渐向上红到树顶。
如果在阴雨天发现叶片由大红变为浅红,再逐渐恢(huī)复绿色,这就预(yù)示着天气将变晴。
因此人们称小叶红豆树为“变化树”、“气象树”。
你见过这样的树吗?多有趣呀!(1)这篇短文有________句话。
(2)请你用找出小叶红豆树叶子颜色变化的句子。
(3)小叶红豆树又叫________、________。
4. (15分)阅读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回答问题。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
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1)找出表示小蝌蚪动作的词。
(2)找出写小蝌蚪妈妈样子的词语。
(3)小蝌蚪把谁当作了妈妈。
5. (20分)阅读理解。
可爱的家乡①我的家乡大理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不仅在全州有名,而且在全省、全国甚至世界上都有一定名气。
②大理的物产十分丰富。
苍山上有数不清的树木,是优质的建筑材料;洱海里有各种各样的鱼虾,是广大群众喜爱的食品;坝子里良田千顷,盛产粮食、蔬菜和各类瓜果。
家乡的特产大理石更是驰名中外。
大理石用途很广,在建筑方面,可以做基石、铺地面、贴墙壁;在工艺方面,可以制成花瓶、屏风和各种精美的观赏品;在文化和生活方面,可以做笔架、砚台、杯盘、桌凳等。
大理石制品十分漂亮,白的如玉,洁净无瑕;彩的如霞,色泽斑斓;墨绿的、赭黄的、水纹的,无不晶莹光洁,令人赏心悦目。
③大理的风景十分优美。
苍山十九峰,白雪罩顶,彩云缠腰,山泉清冽,山花争艳,森林郁郁葱葱,峦崖千姿百态,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去攀登,去观赏。
三百里洱海波光浩荡,蔚蓝的水衬着洁白的帆,如诗如画。
夜晚,明月东升,光照洱海,海面上白波闪闪烁烁,仿佛游龙的银鳞;近岸处渔火点点,笑语声声,真能让人辨不清是在人间还是在仙境!④家乡的山山水水是如此富饶美丽,我怎能不热爱我的家乡!(1)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2)短文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方式?按照这种结构方式,给短文分段。
(3)短文②和③段的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4)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 (29分)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有趣的小刺猬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
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
刺猬的四(肢枝)很短,跑起来很快。
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
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
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
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保卫)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3)刺猬的头________,眼睛和耳朵________,牙齿________,门牙________。
它的四肢________,跑起来很快。
爪子________,________。
浑身长满了________,________。
(4)刺猬身上的刺有哪些作用?(5)刺猬是怎样用身上的刺来搬东西的?7. (7分)课内阅读。
赵州桥(节选)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这段话主要写赵州桥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既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又是对本段所写内容的领起,这种承上启下的句子叫________句。
(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话。
8. (15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音乐天才——贝多芬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是欧洲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
贝多芬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
在贝多芬才4岁的时候,父亲便把一堆的曲谱放在贝多芬面前让他弹奏。
一天,教堂的钟声都已经敲了12下了,贝多芬还在练习,他必须等到父亲回来检查他的曲子才能睡觉,母亲看着眼睛眯成一条缝的贝多芬,对他说:“孩子,都12点了,先去睡觉吧。
”“不行,爸爸回来看见我没有练琴,会打我的。
”妈妈对丈夫也没有办法,只好抱着贝多芬在琴边流泪,很快,贝多芬在母亲的怀抱睡着了,妈妈便把他抱上了床。
当钟声再次敲响的时候,贝多芬的父亲回来了,“那个小兔崽子呢,怎么不练琴了?”“你不看看都几点了,还让孩子练琴,你要把他弄死才肯罢休啊?”“对,你说的对”贝多芬父亲一边说着,一边来到贝多芬床边,把贝多芬提了起来,母亲怎么拦也拦不住。
贝多芬迷迷糊糊的在琴上一边弹,一边闭着眼睛,尽管如此,贝多芬的琴声还是十分流畅自然。
“行,这还有点莫扎特的样子。
”父亲在一边高兴的说。
一晃几年过去了,贝多芬从4岁长到了8岁,经过4年的刻苦练习,他的钢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的父亲感到很满意,于是便让他在音乐学院举行了一次独奏音乐会,这次演出非常成功,父亲享受到了儿子成功的喜悦。
17岁的时候,贝多芬来到维也纳,他以非常崇敬的心情拜见了莫扎特,莫扎特给了他一个很难的曲子让他即兴演奏,贝多芬的演奏得到了莫扎特的肯定,他说:“你们要注意这个孩子,他将来会轰动全世界的。
”由于刻苦努力,贝多芬终于成功地登上了维也纳的艺术舞台。
正当他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的耳朵患上疾病,后来彻底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个残酷的打击,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打垮贝多芬,他还是靠顽强的毅力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在他的《命运交响曲》里,我们都能听到他和命运做斗争的声音。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罢休________ 彻底________崇敬________ 残酷________(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期望:________蒸蒸日上:________填空。
①贝多芬是________(国家名)著名的音乐家,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
②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贝多芬三件事: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4)像贝多芬这样著名的音乐家很多,如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
世界上还有:________(至少写三个)9. (15分)读文章,回答问题。
近了,近了,已经可以看到南美大陆了。
我们十天的南极考察就要结束了。
值得自(豪毫)的是,告别南极,我们没有带回一块石头或一滴海水。
“南极属于全人类,不准动南极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这(己已)成为所有到南极的人们的共识。
在考察期间,船主在我们每次登陆之前都反复讲:“不要拾石头!”“不要挑逗企鹅!”“不要(踩睬)坏苔藓!”“()是因为拍摄工作()不允许!否则,将不允许您再上船。
”企鹅、海豹、海狮都是南极的主人。
前来考察的科学家或旅客在道路上走都是悄悄的。
记者无限感(概慨):()在南极,动物()有如此之高的地位。
如果有人问我:“南极怎么样?”我的回答是:“南极仍然是一个童话世界!”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一次,几个记者在冰海中穿行寻找蓝鲸,因为下小雨都用塑料袋套住摄像机,有一个记者不小心把塑料袋掉避海里了,为我们驾驶小艇的卡地亚小姐不顾风浪,执意去追赶那只漂得很远的塑料袋,直到捞上来为止。
(1)读短文,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文中括号。
只要……就……只有……才……即使……也……尽管……还……(3)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共识:执意:10. (6分)按课文《要好好学字》内容完成练习。
毛主席问他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他俩马上回答:“知道,您是毛主席。
”毛主席说:“我是毛泽东。
”说着就弯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1)这两段话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对话。
(2)找出毛主席的话“________”;找出两个小八路的话“________”。
(3)从下面的词语中找出分别表示毛主席和小八路动作的词语。
问回答说弯下腰写连连点头毛主席:________ 2 两个小八路:________11. (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节选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