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招聘类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现状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民中,20-39岁年龄端人群最大,占比超过50%,此外学生网民及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网民为网民中占比最高的人群,占46%的比重。

由艾瑞提供的分析数据知,2014年,中国网络招聘行业雇主规模达到252.4万,增长率为28.2%。

1. 中国整体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网络招聘雇主招聘需求也随之增长

2. 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招聘需求持续旺盛,供需量大且匹配难度依然比较大

3. 中国网络发展迅速,网络招聘提供更多的服务能力和更好的服务水平。

2014年中国网络招聘行业求职者规模达到11525.2万人,增长率10.9%。互联网的普及进一步推动在线求职者数量的增加。由于求职者数量体量已经非常庞大,因此增速逐步减缓,2018年预计突

破1.6亿人。

高学历人群是网络求职者的主体,但在移动端,这一比例正在发生变化,在移动端求职人群中,低学历人群占比越来越大。

招聘PC网站月活跃用户数稳定在1.4亿人。

春节后形成求职旺季,3月浏览市场达到顶峰。

核心招聘网站,APP月度覆盖人数及使用次数统计。

二、网络招聘的主要模式

三、具体模式分析

综合招聘

综合类招聘是最早的一种模式,有10多年的历史,目前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即便在移动端上,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的月活跃人数也在500万上下。

但此类网站的营收结构比较传统,仍然靠广告以及人力资源服务为主要盈利点,用户体验较差,且用户粘性并不是很理想。虽然此类网站正在尝试做转型,但已有结构的牵绊太多,短期内很难有较大的变化。

分类信息招聘

招聘在分类信息网上只是一个功能模块,但依托其庞大的本地信息服务,并且以地域作为区分的强线下场景,为低学历人群,蓝领阶层的招聘提供了一个高效的求职途径,且需求仍在不断增长当中。

垂直招聘网站

垂直招聘网站因其在垂直领域做深耕,拥有较好的用户体验,并且招聘的效率较高,同时由于其专业的划分,为众多高技术人才提供了一条便捷的求职途径。

社交招聘

在社交招聘上,招聘信息流通更快,个人获得相关信息的可能性更大,匹配度进一步提升,效率更高,同时招聘方和求职方可以有效进行沟通,同时拥有较多互动功能,如职业标签等,有较高的粘性,可以满足求职者的个性化需求,另外“社交+招聘+大数据”的模式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但由于国民的观念习惯等,职业社交或许还是较长的时间才能有很好的大众普及度。

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作为新兴的教育形式,现在正受到广大群众的热捧,尤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相比线下培训班,线上的职业教育可以很方便高效地学习到有用的技术技能,同时职教用户往往主动学习意识更强,该领域发展较为迅速,未来或许会成为众多优质人才的产出地,在拥有大量的人才基础上做在线招聘也更加水到渠成,虽然现在没有开始,但将来或许会有极强的生命力。

四、在线招聘思考

在线招聘在国内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目前仍然是传统的综合招聘网站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并因其自有的规模效应,获取单个用户的成本已经非常的廉价,网站活跃度仍处于不断上涨的趋势,综合招聘网站在一定时期内仍将是市场的主导者。

分类信息招聘网站在低学历、蓝领阶层的异军突起,表明虽然发展了10多年的在线招聘行业,仍存在众多蓝海区等待被挖掘,行业极有可能面临重大的变革,和其他领域的变革类似,变革或将来自边缘的长尾区,变革将来自对用户需求有精准把握,能够有效利用新技术,在商业模式上有较大创新力的新型互联网公司。

垂直领域,拉钩和猎聘的迅猛发展进一步验证了变革来自长尾细分领域,同时也表明了用户更愿意为自己提供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买单。

社交招聘领域最近才更多的进入大众的视线,但其实在较早时期就有了,在国内职场文化并不盛行

的大背景下,职业社交虽然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但仍然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改变人们的观念及习惯。

从整体来看,这些招聘网站大多并不是只做招聘这一件事情,而是围绕着招聘在做一系列的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求职面试指导、简历服务、职业发展规划服务等,这些看似边缘化的服务,或许是网站提高用户粘性的一个主要原因。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