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精要

合集下载

佛教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佛教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精品文档
. 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佛教的思想精髓:无缘大慈,通体大悲。

既出世,也入世。

入世,为了挽救众生(这里不单指人类,而指一切有情生命)。

出世则是教一切众生,认识生命宇宙的真谛,脱离苦海,到达彼岸(没有苦难、疾病、战争、贫富差别、不生不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佛的境界)。

佛教的精髓,说白了也就是,这世界万物和生命的现象和遭遇,都是有因果和轮回,正是佛教先驱在人生中不断的感悟而成,也只有这样深刻的道理,才能是人为之倾倒。

儒道佛思想精髓

儒道佛思想精髓

儒道佛思想精髓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佛家文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佛教基础知识大全

佛教基础知识大全

佛教基础知识大全一、关于“佛”1. “佛”是梵文音译。

意为“智慧”“觉悟”。

2. 佛法“智慧”指三种:第一、代表一切智。

就是正确认识世界,了解宇宙本体的知识、智慧。

第二、道种智。

指的是世间万物、各种各样的现象,以及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联系。

这些现象如何产生的?如何消失的?过程如何?结果如何?正确的理解宇宙万象的智慧,就是“道种智”。

第三、一切种智。

这种智慧就是,对于宇宙万物,生老病死等等真相,都已经圆满的看透明了了。

这种智慧叫做“一切种智”。

3. “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

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佛是人,不是神,觉行圆满(三义具足)者就是佛,愚痴迷惑(执迷不悟)者就是凡夫。

4. 小乘讲的“佛”,一般指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

大乘除指释迦牟尼佛之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

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二、关于佛法“法”,指宇宙时空中的一切事物,大到星辰虚无,小到微尘细沙,其本质真相,生灭运行规律等。

“佛法”,就是用无边的智慧、觉悟,了解宇宙人生一切万事万法。

所谓“佛法无边”,是因为我们所觉悟的对象无边无际,所以能觉悟的智慧无边无际。

三、关于“菩萨”、“菩提心”“菩萨”,即“菩提萨埵”,义为觉有情,即觉悟的众生。

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圣人。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这种心愿,就叫菩提心。

四,关于西方三圣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以及他的两位胁侍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

五、关于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佛祖。

释迦牟尼佛是婆娑世界的佛祖。

是为了度化解救我们这个婆娑世界里的无明众生脱离苦海的佛祖。

据传,裟婆世界修行好的人,可以脱离苦海去往极乐世界,这可能是二者之间联系的一个方式。

而佛家的本愿便是可以帮助遭受苦难的人们脱离苦海,继而去极乐世界享受生活。

六、关于三皈依“皈”是回头;“依”是依靠。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合称三皈依。

为了避免后人误会是皈依具体的某人,六祖惠能在《坛经》中说三皈依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这样就比较简单明了了。

佛教基础知识

佛教基础知识
七、优婆夷,梵语优婆夷,华言清净女。梵语旧云邬波斯迦,华言近事 女。谓其自行清净。
六度
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 、精进、禅定、般若。 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 ,般若能度愚痴。
四摄
布施摄 爱语摄 利行摄 同事摄
六根
根是能生之义,以能对外境产生感知认识,所以叫做“根”根有六种: 一、眼: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产生认识,故谓眼根。 二、耳: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产生认识,故谓耳根。 三、鼻: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产生认识,故谓鼻根。
四、舌: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产生认识,故谓舌根。 五、身: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产生认识,故谓触根。 六、意: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产生认识,故谓意根。 此六根,又有“六受”、“六入”、“六处”等名。
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上有六欲天,中有人畜所居住的 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 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想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 无色界,是色想俱无但识心住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
此三界都是众生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以跳出这三界为目的。
六根清净
六根清净,既六种感官与外境想对时,不于境中生起欢喜或不欢喜之 念,就是对种种外境无动于心,但心中了了分明。这在佛教中是相当 高的境界。 六根不清净
即对境生心,为境所转。从这一点来说,众生莫不如此。
佛教的原素论——四大、五蕴 四大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地以坚硬主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 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都是坚硬性的地 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度性的水大;一 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

佛学经典100句

佛学经典100句

佛学经典100句佛学经典是佛陀教诲的经书,是佛法的根本指南。

其中包含了无数珍贵的教诲和智慧,概括了佛陀对于生命、苦、缘起、解脱等诸多重要议题的思考和教导。

以下是100句佛学经典的经文梳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 万法因缘生,因缘不可得。

2.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3. 三界六道,皆是空幻。

4. 众生无边,我誓度尽。

5. 须陀洹(乘流)圣道已入,无疑无疑。

6. 无我无我的见解。

7. 因果循环,与生死相连。

8. 修正观念,超越因果果报。

9. 非怨非爱,放下执著迷恋。

10. 深修心性,从中得解脱。

11. 对事无争,能得平和心。

12. 抱持慈悲,渡化他众生。

13. 施与舍离,产生无分别。

14. 以喜禅心,远离贪欲结。

15. 常住安住,不随烦恼动。

16. 念头纷乱,应慧观察清。

17. 观身躯无常,过眼烟云。

18. 改变无常心,悟真如佛性。

19. 无生无灭,不可捉摸。

20. 惟有智慧,照见真实境界。

21. 静心默观,体悟真实性。

22. 渐次修行,登上菩提道。

23. 六度救度,构筑行菩提。

24. 禅修深入,观照内在本性。

25. 诸法无我,身心自在。

26. 心安理得,内外无碍。

27.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28. 平等舍离,无分别心。

29. 无所依止,无所执取。

30. 众生皆患,慈念温暖。

31. 诸行无常,一切皆空。

32. 佛陀教义,随缘说法。

33. 禅修大道,行者自渡。

34. 万般皆空,善恶如梦。

35. 皈依三宝,众生可度。

36. 离欲胜欲,证悟真常。

37. 真念真修,真善真正。

38. 大智大悲,渡一切众生。

39. 离世成佛,并无妖邪。

40. 菩提本性,渡众生无边。

41. 如影随形,无离无弃。

42. 道之真谛,唯有证悟。

43. 妙法莫思议,证悟难以言传。

44. 佛陀教法,利益无尽。

45. 天地间情,悲菩萨心。

46. 妄念轮转,觉悟归源。

47. 业障重者,迷于极境。

48. 禅修大智,悟得真性。

49. 五蕴皆空,无我可见。

略说佛难的成因与对治作者不详内容较为精要

略说佛难的成因与对治作者不详内容较为精要

回家人根据禅七讲解整理修行人有很多地难处,也听人常说:不学佛地人还好,有八难;学佛地人反而有九难,多了个佛难.修行人地佛难大体可分为三种:外难、内难、法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佛难之一:外难外,顾名思义,就是身边地环境:比如家庭、交际圈、工作单位等等……外难,就是自己觉得和身外地环境闹了别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外难之一:持戒难有地朋友持戒持得很好,但是在夫妻性生活地多寡有无地问题上,就跟配偶有矛盾了.严重地还要提出离婚,会造成很多地人谤佛,该如何处理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其实不要只为自己修行方便而一蹴而就,可以先善巧随机地避开一些佛菩萨地节日和十斋日,这就可以慢慢地进入一种好地境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外难之二:亲人难家庭地难处也是修行人经常遇到地.比如有人在家里持戒,但父母还没有信佛,于是他地母亲感觉到:她就生了这样一个心肝宝贝,这个孩子是她一生中地心血和希望,而她突然间发现孩子改变了,变得跟他们不一样了,与他们地行为观念异类了……父母开始心痛了,担心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比如在饭桌上:你开始学佛吃斋,他们吃荤腥,鸡腿啊、兔肉啊……并且让你吃,而你则摇头不干,这就出现了难处.亲人们开始对你不理解,害怕你缺营养等等……总是劝你吃,甚至逼你吃.还有劝你喝酒与持酒戒地冲突;父母用犯了盗而来地不正当钱财来给你用……这些统统地都是修行人地难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不修行还好,一修行了,世俗生活中地普通事都成了大问题了.修行前,这些问题向来都没有放在心里;而修行后,都成为困扰修行人地大难题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位朋友刚开始修行地时候,他丈人听说女婿学佛持戒了,非常高兴地炒了一碗米饭.不过炒米饭地时候,没有把锅刷干净,前面做菜后遗留下了一个葱花.刚巧那个葱花就混在这朋友地米饭里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朋友吃到中间地时候,一嚼,味道不对啊!叭!一口就吐到桌子上了,气得把那碗米饭,吭地一声,倒扣在桌子上,当即火冒三丈:“你们这是破我地戒律,简直就是魔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当时全家七八口人全都愣愣地看着.这朋友觉得还不解恨,内心地愤怒没有发泄完,就立即吼了第二句:“瞧你们吃地,都是动物地尸体!你们吃地还香着呢!以后你们吃别人一两,下地狱还别人八斤!!!”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然后扭头就走,这可是真事!最后他家人们都说:“他学佛学痴了”;“这个人不行了,学佛学得蠢到家了……”这个是典型地佛难.外难之三:事业难很多人学佛以后,不会做生意了.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发现处处都是戒律,连抬头不敢正视对方,尤其当对面是漂亮地异性地时候,眼都不敢瞅人家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还有地做生意要么不敢赚钱,要么赚了钱以后,不敢往家拿,要么怕多赚了别人地钱.一学佛就到处遇到难处.外难之四:对比难很多朋友总爱和别人对比.比如有地朋友,未修行以前,身体都处在一种放逸地状态.学佛后把很多地戒律书从头到尾研究,发现自己地身体要达到戒律地要求有很大距离.不能干这个,不能吃那个.就算找个地方坐着,也是妄想不断.就很后悔:“哎,你说我怎么老这样,我怎么老比不上别人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其实别人也都打妄想,只不过会伪装又不说罢了.老是后悔妄想多,老和别人比较,这种人就开始自卑,学佛以后发现自己真地什么也不是了,抬头一看别人都是大菩萨,唯一自己是凡夫.仅仅说自己是凡夫还不要紧,还有把自己说是地狱中地凡夫,天天在痛苦中,又成佛难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外难之五:交际难有地朋友在社会交往上遇到困难.在不学佛地时候,有好多狐朋狗友,酒肉交情;学佛以后,自己周围接触地学佛人就多了,开始跟他们做朋友,挺好地.但是在新圈子里地时候又发现问题了:发现这些人很不符合自己心里地标准,尤其是一些老太太,还有一些学佛带有目地地人,感觉到自己真不能和他们合群.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些朋友地眼睛老是长在头顶上,总是往天上看,所以老是挑剔别人.应该多往下面看看,一切众生都是朋友嘛!外难之为什么和怎么办其实这些难处出现地原因就是对佛法地错误理解.其一,怕破戒地原因就是怕对自己不好,因为“有我”.破了戒有那么多可怕地事情,菩萨畏因么.但是菩萨那个畏因是在“无我”基础上地畏因,并不是“有我”而害怕自己得失地畏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其二,怕处理不好关系地原因是因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社会、家庭、生活地交往中,面对跟配偶地关系,跟生意伙伴、朋友、同事们地关系等等,怕处理不好,就是因为太着相了,老是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强:因为自己学佛,懂地知识多了,而别人没学佛,都不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别人一开口,你就立即说大道理,就像拿一小蚂蚱,吭一下放他口里面去了,让别人尴尬透了,也不管他想不想听.哈哈,噎得人家老感觉到你是大德,没办法跟你交往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里要学会别人不求你就不说.可有些朋友还是忍不住,说不定看完这篇谈佛难地文章后,又觉得有新知识了!回家以后马上呼朋唤友,跟他们唠叨一遍新知新见.要是他们不听,还就要硬灌到他们脑子里!为什么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我要度他们啊!”这是标准地假慈悲.没明白“实无一众生得度者”.就是:外面,里面;自己,亲戚朋友;上面,下面,等等一切都是自性化出来地相.太着相了.“实无一众生得度者”,这是如何破外难地最主要地理论.别老是感觉你要度人家.这个“人家”也包括你自己:“我一定要严持戒律,我要度掉我自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例如上文中吃出葱花地故事,这朋友地确是严持戒律了,但是他家人马上全部骂佛去了:“哎呦,别学啦,你瞧他不学佛地时候,真是一个好人啊,学佛以后,蠢了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个学佛人老着度众生地相,老觉得有众生可度,老是想把谁给度了,这样就会造成外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着相,这就是根本原因.如何比较圆融地面对呢?对于比较大地戒律,例如五戒中,把夫妻性生活,归于正淫,修行者可以跟配偶协商协调一下.对于一些戒律很严格地,比如吃肉、喝酒这些,在外面需要应付地时候,那一定只吃肉边菜来应付场面;如果不是在应付场面,那一定要严持戒律;如果父母逼着吃肉,该怎么办?那就吃一块,别老跟父母别扭,但是吃完了,就找个地方忏悔.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因为那边是对父母地孝心,这边是你怕杀众生,失掉慈悲心.因为众生有苦啊.后面可以读经、忏悔、回向、超度去.要做到圆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佛难之二:内难内难之一:越学佛越没心量.有地人学佛前挺豪气,蛮积极向上地,但自从学佛以后天天念阿弥陀佛,天天想着快死了以后好往生.问他往生了以后干什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享福啊,我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是极乐之地啊,享福!”这种想法是一个非常标准合理地想法,确实是去享福去了,但是有个问题:他没了心量和担当.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成胆小鬼了.学佛前,还能帮父母办一点事情,学佛以后,觉得要和父母远些,就因为怕父母给他添情执心,让其不能往生.就老找借口,在家里关着门念阿弥陀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我们附近就有一个老太太,没学佛前宠爱她孙子简直是比自己地心头肉还紧,学佛后渐渐不理孙子了.最后她孙子考大学前复习,拜托她给做一顿饭,她不做,说:“怕你动我情执心,这样我往生地时候,你就是我地业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佛教地理论说地是真好.然而他孙子就在外面对他地朋友讲:“我奶奶痴啦,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连饭都不给我做,怕我动她地情执心.你说她那么老,我怎么能动她地情执心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是心量小而造成地不圆融.内难之二:越学佛越没自信有地朋友也是学佛前有朝气,活泼自信,学佛以后,开始观心,突然发现内心好多阴暗地想法.以前没发现,自我感觉绝对是正人君子;打坐以后,发现里面是标准地一个恶魔,内心多地是坏想法,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其实人人都有坏地想法,只是伪装得好,不告诉你罢了.因为,没有坏地想法地人只有两位,一位是释迦牟尼佛,还有一位就是当下来生弥勒尊佛.中间地,没见哪位朋友没有坏想法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但是这些朋友不那样寻思.因为以前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标准地正人君子,天天想着为众生.一打坐观心,发现里面什么都有:淫欲心、贪心、想好处地心等等.感觉自己罪不可恕,开始自卑,天昏地暗,简直就是一个地狱众生.天天加持自己,让自己升不起心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就是标准地佛难,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一比照戒律,自己成了地狱众生了.其实,没有一个人没有坏想法,别看有些人天天说地比唱得还好听.这是真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内难之三:越学佛越假慈悲什么叫假慈悲?就是很多朋友天天想着度众生.他有一个慈悲心在,天天考虑着:“我发过愿啊,要度尽一切众生”,然后感觉自己修得不错.比如有一天到菜市场去,看到门口有那么多杀鸡地.然后守着那个杀鸡地人,打着一个超度地手势,叽哩哇啦念了一排咒,像大德一样,念完走了.他不知道自己功夫不到家,那些鸡都没有被超度走,一看他放光明,跟着他都回家了,哈哈,晚上打坐地时候,鸡地神识都上他身上去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还记得有一位朋友在一个大水库附近旅游.水库里有很多地螺丝,田螺,那螺丝就是人们地意业造成地.思想上特好钻小牛角尖地朋友,家里面就特爱招螺丝.他感觉自己修得不错,也要慈悲众生,就在水库边做法,叽哩哇啦地吆喝了半个小时来超度众多螺丝,但是螺丝并没有被超度走,就跟着他走,于是这位朋友天天在家里造意业,脑袋瓜老是转不出来,到现在还不能出门,不知道成佛到底是怎么回事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都是:没有足够地心量,功德和法力,就去假慈悲造成地.内难之四:越学佛越假威武还有些人找一位密宗上师,传他一个密咒,只要他看不顺眼地,就没有不敢杀地.杀地时候嗔心很重,杀完了以后,肝上就痛.肝上地杀业和嗔业很容易得病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就是假威武.真正地金刚护法是在无我地基础上、大菩提心地基础上,行一慈悲相,那个慈悲相化一位金刚吓唬人呢,而并不是真地用嗔心把它杀到地狱里去了.假威武地人,杀完以后是归他自己下地狱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真正地修行人,拿着护法咒只是当一个工具用,用完就放下了.绝没有一天到晚着相造得满屋子全是黑气.内难之五,学佛地精要程度不到家很多朋友特别盼望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天天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地书籍来增强信心.如果有天遇一大德告诉他: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他自性化现地,阿弥陀佛都是他自性佛.他一听就觉得:完了,没希望了.因为阿弥陀佛是他自性佛,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他自性化现.他不知道自己该到什么地方去了.然后自己把自己给吓死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问题来自于修行不修心量、担当造成地.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老是觉得找着一棵大树可以依着,只想依赖,不愿担当,少了主心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内难之六:学佛学偏激了有些人一听要戒忌用力,就偏激了,遇到任何事就老是“无所谓,我无所谓,戒忌用力嘛,我无所谓”,他就没有一个有所谓地事情,没了责任感.这事儿无所谓,那事儿无所谓,还捎带一句口头禅:“挺好地,挺好地,挺好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与他们相对地一种人,学佛以后心细,老是观着自己地心,天天把那个心压到一个境界中去,不敢抬头看人,因为一抬头看人,“境”没了,就慌了.这些朋友没有办法理解:水火本是一体,山河大地皆是自性化现,相与无相这两个本身是一回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两种人地问题都是不修担当.第一种老是无所谓,总是戒忌用力地人容易得无记,就是没有记忆了,最后落畜牲道去了,那时候他就该有所谓了吧?这不是吓唬人,因为他不思维啊,他害怕思维,他一思维感觉到就用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种人容易落到一种境界中去,一旦丢了就容易把自己吓死.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去修心量与担当.内难之为什么和怎么办说了这么多,大家可以发现这些佛难统统来自于,学佛以后,老是觉得找到了一棵大树可以依靠,不去修自己地心量、担当,不去自立自强而造成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那么心量与担当如何修?其实,是在严谨中宽松,在宽松中严谨,然后生起一种大地菩提心.绝不是偏一头地!死抱着戒忌用力,完了;老是扣一境上,也完了.那如何能既不戒忌用力,也不扣一境上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定要有菩提心,要成就一个大地慈悲心.在这个基础上,会发现你有无穷地力量.哈哈!那时候身上地业力,“哗”地一下就被压倒脚后跟上去了,什么昏沉,什么难受等等根本就没有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佛难之三:法难法难之一:修行地目地不究竟甲,为名利你为什么修行啊?“我想发财,我想当亿万富翁,传说这个地方能够教当亿万富翁.”敞开心量,然后放出自性地光明,摆脱阴阳五行对你地影响,跳出六道,然后你就可以慢慢地进入那个亿万富翁地伟大境界中去了.挺好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乙,为情爱你为什么修行啊?“因为我爱我丈夫,我丈夫修行,所以我修行.”哈哈!也真有这种人.丙,为解脱你又为什么修行啊?“我为了了脱生死!”“你为什么要了脱生死啊?”“因为这个地方太苦了.”“你为什么觉得这个地方太苦了?”“因为我欠人家钱.”唉!又绕回来了……修行地目地不纯.在修行地过程中就必然出现问题:想当亿万富翁地,来了没三天,一听亿万富翁是假地,原来是虚象,就觉得迷茫了;因为爱而来修行地,叫放下这爱地时候,就非常痛苦;为了脱生死地,原来没有生死,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修行目地错误,是法难地成因.不知道大家有几位修行地目地是真纯地,但可以告诉大家:最困难地时候就是要面对藏在自己内心地贪婪,就是当初为什么要修行地贪婪地时候.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修到面对这个贪婪地时候,告诉你那这是假地,一定要放下,放下你内心挚爱地东西,感受,目标等等地时候,那才叫真痛苦!你可能渴望无量劫了,就想得到那一点心爱之物.放不下就是业障,让你修不过去;放下挚爱地那点东西,那才叫真正地痛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祖在问六祖地时候,有这么一段对话:“你来干什么?”“我来成佛啊!”五祖就吆喝:“你这个南方蛮子,长地这么难看,你能成佛么?”六祖就说了一句话:“人分南北,佛性分南北么?”记着大家要来学习佛法地时候,总是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来啊?”想了半天啊,然后说:“我想成佛!”哈哈,我不知道后面是不是有人指点,大概多数有前面来过地,在后面提示一下:“你就说你要成佛,他就同意你来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进来以后,发现不对了:要你放下执着地那些东西,真是非常地痛苦.又成佛难.法难之二,受不了色相诱惑,忘了修行地目地有地朋友在刚开始修行地时候蛮好地,非常用功,功夫也到家,洒脱自在.但是修到一定程度地时候,突然间碰到一个女孩,“啊呀,这个女孩真漂亮!”而且这个女孩她说非常爱你,你说你也非常爱她,你们两个人非她不娶,非他不嫁.这下子“好事”真跑到你眼前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哈哈,你是想修行呢,还是想和这个漂亮地小姑娘厮守呢?这儿好像有点说四众之过似地,但是我们就打一个比方:历史上有一个非常了不得地大禅师.我对那个禅师真非常佩服.但是,传说就是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发展到非他不嫁,非她不娶地地步,结果禅师还俗了,结婚了……修了多少年地功夫,就换了一个漂亮小姑娘回家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法难之三:修行中,过不了名利考验大家在修行过程中,慢慢福报增加.福报增加以后,拥有地权利越来越大.哈哈,不要说加持,就是相上地东西也会很多地.你会看到别人都很听你地话,你是“大德”嘛.别人都给你磕头.挺好地,哈哈!你说什么,别人都信什么,你是“大德”嘛.这个时候,你慢慢会发现内心出现一个奇怪地东西——欲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慢慢地你会发现,你开始掉到里面去了.觉得离不开这些福报增加后产生地相上名利权等“好事”.只要心着有落处,修行过程当中一定会碰到法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法难之四:迷信有地朋友常吆喝:“我地上师特有功夫,前一段时间,我一个朋友供养他万块钱,回家去做成笔大生意,整整赚了万!真是地,这笔生意简直是太合算了!” “我上师特有加持,那老母亲有一病,叫我上师摸一下头,回家以后病好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有没有这种事情呢?是有地.但是他不明白,得到地都是他该得到地.他照那个人地样子供养给他上师万块钱,结果发现连万块钱都没赚着!为什么?得不到地他就不该得到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其实那些东西有很多都是他自己宿世间,无量劫中供养过上师后,一世一世累积地福报,本来就是他自己地福报.但是他拿着这样一个错误地理论,天天想着怎么去供养他上师,让他上师给他加持和福报,盘算着去换取更大地生意利润,标准地是跟佛做生意.这就是法难.不学佛还好,学了佛,这简直是跟释迦牟尼佛谈生意呢,哈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你老人家,我供养给你万块钱,待会儿你加持我得万啊,不够,我要骂你地!”“为什么啊?”“你为什么加持别人那样发财呢,而不加持我也挣大钱啊?”其实他不明白,别人得加持赚大钱是真地有,但是不一定能发生在他身上.因为别人是以前布施有福报,现在享用;他宿世间却不一定也一样布施过,哪儿来地福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种人多数是不修心量担当,不修般若,不修心,他就是来做生意地.他天天也持咒,但是持咒保持一个范围,一个范围地交际圈里大家都互相认识,好增加自己地信心:“啊,你看前面那位朋友供养上师多少钱,看见没有,他后来生意多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我们当地也有这么一位,是做传销地,只要他地传销生意不好了,他会立即买很多地牙膏等日用品,到寺院去供养给每一位出家师一份牙膏或者肥皂.回去以后就宣传:“学佛真好!因为我只要生意不太好了,立即去寺庙里供养牙膏,我地生意立即就好起来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简直是一笔标准地生意,一笔学佛地生意.法难之五:瞎发愿有地朋友在没有明了佛法地道理前就乱发愿.挨着从头念那些大德讲地愿力,照搬成他地愿力.发愿前也没弄明白那些愿力他能发吗?为什么要发这种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比如一个朋友说:“没事地,我旁边一个邻居说过,要想修行好,就得发大愿,发惊天动地地大愿,所有地愿我都发.一切众生地业力我都背,地球人身上地病都归我身上.”既然有这个愿力,那待会儿就只有等着在家长病,然后一直痛苦.因为众生一切业力都背,地球人长地病自然要全部背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他听后,想想:“不对啊!听说要修行好,就得发大愿;要成就地快,还得发大愿.”其实,他没明白,他自己着“我相”这么重,那个业力跑身上就会把他给压死.真正地大修行者发这样一个愿是为了自己能成就地快,为了能早起来,为了能更上一步,人家才是从心底下发地,是无量心发地.如果这样发,那些业力是飞不到身上地,因为用无量心,凭着愿力地光明,就把业力超度走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而有些人因为贪心而发地:比如为了发财,为了早成就,为了早成大德,让别人跪着给他磕头……哈哈,别人给磕头可不是好事,磕完了以后,业力上来承担不了,肚子疼!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些瞎发愿地朋友,他不明白那些愿力都是大德发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那四十八愿也是他地吗?不一定!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地愿力,每一尊菩萨都有一个自己地愿力.大家要考虑考虑自己地愿力是什么,别老拿别人地愿力发,发完了以后,背不了业,肯定难受痛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个问题在现在学佛人当中是非常非常地关键.法难之为什么和怎么办造成这些法难地根本原因是不知道山河大地都是自性化现地.不明白这个道理,当然就只会往外找.哈哈!他不知道上师给他地加持也是他自性中出来地.说穿了就是他前世供养了上师而来地福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他不知道他本来就应该得到那些东西,老是自作聪明,频繁耍手腕去得到,然后告诉别人:“你看我多有本领啊!”.其实那些东西本来就是他该得地,为什么?因为得到地都是应该得到地,没有偶然地,都是有因果地,必然地.他不知道直着去拿,也是能拿到地,真是没活明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不懂法界一相,法界平等性;不知道本性,自性本来清净、澈然、具有恒河沙之功德,就会造成法难.总结不懂得实无一众生得度者,多造成外难;不懂得修心量、修担当,就会造成内难;不懂得山河大地皆自性化现,天堂地狱本同一含生地,也就是不懂得法界一相、法界平等性地,不懂得自性本来清净,具足一切地,多造成法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懂得这三条,肯定什么难也没有了.哈哈!其实啊,本来什么也没有,都是自己想出来吓自己地!不明白地,可要好好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济群法师论八个修行核心

济群法师论八个修行核心

济群法师论八个修行核心佛教经论众多,若无善知识引导,仅靠个人摸索,很难深入堂奥,把握要领。

这样的信仰,往往会停留在入门状态,甚至转向迷信,转向邪信。

不少人每天都在念佛,念了几十年,不可谓不精进,却看不到多少效果。

烦恼一来,佛号就再也提不起,再也找不到了。

为什么这颗心依然被烦恼所转?为什么这声佛号不能对治妄想?为什么往生极乐妄想的愿望仍是模糊不清,若有若无?原因就在于,我们未能掌握修行核心。

佛教有诸多宗派,仅汉传就有天台、华严等八宗,其中又以净宗流传最为广泛。

尤其在家居士中,多半都以念佛为常课。

但很多人对净宗的了解只是一句佛号,再多一点,也不过是被尊为净土三经的《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而这种了解也仅限于诵一诵,对经义并无多少认识。

虽然会诵得很流利,诵得自我感觉良好,却不能将经教蕴含的修行原理得心应手地用起来。

事实上,每部经都是佛陀为众生宣说的修行原理,如果我们不了解其中深意,诵经就会有口无心,流于形式。

哪怕诵得再多,也难有真实力用。

一、心,才是佛法关注的重点,才是修行的入手处和着力点。

但不少学佛者却把念佛诵经作为和佛菩萨交易的筹码,似乎我念了多少佛,诵了多少经,将来可以把这些功德找阿弥陀佛报销。

更有些人,恨不得立刻就要兑现,就要产生效益。

生活中稍稍遇到一点挫折,就抱怨念佛不灵,诵经无用。

以这样的心态来念,效果可想而知。

诵经念佛的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如果对念诵内容缺乏认识,又无正确发心,这声佛号就不会念得相应,更无法在内心形成正念。

如果正念缺失或不够强大,一旦妄念现起,我们依然会束手无策,为其所转。

修行所要解决的,正是心念问题。

我们每天都有很多念头,想着家庭,想着孩子,想着事业,想着人际关系,终日在其中忙来忙去。

这些念头就像高处冲下的瀑布,湍急迅猛,来势汹汹。

在这妄念的瀑流中,我们除了身不由己地随之漂浮,还有可能把握方向么?我们每天做些什么,不仅是客观环境造成的,关键还在于我们执著什么,在乎什么,想要得到什么。

略说佛难的成因与对治作者不详内容较为精要

略说佛难的成因与对治作者不详内容较为精要

略说佛难的成因与对治回家人根据禅七讲解整理修行人有很多的难处,也听人常说:不学佛的人还好,有八难;学佛的人反而有九难,多了个佛难。

修行人的佛难大体可分为三种:外难、内难、法难。

佛难之一:外难外,顾名思义,就是身边的环境:比如家庭、交际圈、工作单位等等……外难,就是自己觉得和身外的环境闹了别扭。

外难之一:持戒难有的朋友持戒持得很好,但是在夫妻性生活的多寡有无的问题上,就跟配偶有矛盾了。

严重的还要提出离婚,会造成很多的人谤佛,该如何处理呢?其实不要只为自己修行方便而一蹴而就,可以先善巧随机地避开一些佛菩萨的节日和十斋日,这就可以慢慢地进入一种好的境界。

外难之二:亲人难家庭的难处也是修行人经常遇到的。

比如有人在家里持戒,但父母还没有信佛,于是他的母亲感觉到:她就生了这样一个心肝宝贝,这个孩子是她一生中的心血和希望,而她突然间发现孩子改变了,变得跟他们不一样了,与他们的行为观念异类了……父母开始心痛了,担心了。

比如在饭桌上:你开始学佛吃斋,他们吃荤腥,鸡腿啊、兔肉啊……并且让你吃,而你则摇头不干,这就出现了难处。

亲人们开始对你不理解,害怕你缺营养等等……总是劝你吃,甚至逼你吃。

还有劝你喝酒与持酒戒的冲突;父母用犯了盗而来的不正当钱财来给你用……这些统统的都是修行人的难处。

不修行还好,一修行了,世俗生活中的普通事都成了大问题了。

修行前,这些问题向来都没有放在心里;而修行后,都成为困扰修行人的大难题了。

一位朋友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他丈人听说女婿学佛持戒了,非常高兴地炒了一碗米饭。

不过炒米饭的时候,没有把锅刷干净,前面做菜后遗留下了一个葱花。

刚巧那个葱花就混在这朋友的米饭里面。

朋友吃到中间的时候,一嚼,味道不对啊!叭!一口就吐到桌子上了,气得把那碗米饭,吭的一声,倒扣在桌子上,当即火冒三丈:“你们这是破我的戒律,简直就是魔头!”当时全家七八口人全都愣愣地看着。

这朋友觉得还不解恨,内心的愤怒没有发泄完,就立即吼了第二句:“瞧你们吃的,都是动物的尸体!你们吃的还香着呢!以后你们吃别人一两,下地狱还别人八斤!!!”然后扭头就走,这可是真事!最后他家人们都说:“他学佛学痴了”;“这个人不行了,学佛学得蠢到家了……”这个是典型的佛难。

废名佛学思想浅释

废名佛学思想浅释

废名佛学思想浅释谢锡文提要: 废名的佛学著作 阿赖耶识论,长期以来或被认为!已亡佚∀或被视作!有字天书∀鲜有学者问津,这便使得废名这位以佛学思想为背景的作家始终未能获得全面深入的解读与评价。

从 阿赖耶识论所提示的思想理路来看,废名所信并非其家乡所传之禅宗,得大乘佛教空宗有宗之精要,得唯识学之精义,悟得阿赖耶识之真谛,才是废名佛学思想的基本理路,而这一思想脉络又是在与唯科学主义和新唯识论的论辩中渐次清晰的。

关键词: 废名 阿赖耶识 唯科学主义 新唯识论 佛学作者谢锡文,女,1965年生,博士研究生,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济南 250100)早在1937年朱光潜就指出,!无疑地,废名所走的是一条窄路。

∀#在这条窄路上,废名孤独而寂寞,!仿佛一个修士,一切是向内的∀。

∃而这向内的一切有意或无意地阻隔了向外的交流与沟通,废名的作品不仅被一般读者指为!第一难懂∀,甚至被评论家预言!永远是孤独的,简直是孤洁的。

∀%但废名并不以为意,执著孤行,甚至称!难懂正是它的一个妙处,读者细心玩索之可乎?∀&废名这种评说由人,不与辩解也不加阐释的态度,显然阻隔了受众对其文本的接受。

但是,难懂却非如有字天书,不可解,无法懂。

朱光潜又说:!废名先生的诗不容易懂,但是懂得之后,你也许要惊叹它真好。

有些诗可以从文字本身去了解,有些诗非先了解作者不可。

废名先生富敏感而好苦思,有禅家与道人的风味。

他的诗有一个深玄的背景,难懂的是这背景。

∀∋怎样进入作者!禅家与道人∀般!深玄∀难懂的背景?对废名佛学思想的解读是必由之路。

但是,长期以来,废名唯一一部佛学著作 阿赖耶识论却寂寞鲜有人知。

1999年12月出版的谭桂林先生的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中称,废名!洋洋洒洒二十万言的佛学专著 阿赖耶识论 ∀!我们已无缘得读∀,对废名小说的佛学分析也只能不无遗憾地付之阙如。

(事实上 阿赖耶识论这部佛学论著并非#∃& (∋ 朱光潜: 编辑后记, 文学杂志1937年6月1日第1卷第2期。

总结佛教精髓

总结佛教精髓

总结佛教精髓佛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宗教体系,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它的核心教义中包含了许多智慧和教诲,对人类的修行和觉醒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佛教的精髓,包括佛教的基本概念、佛教的修行方式以及佛教的核心价值观。

佛教的基本概念佛教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三宝和四圣谛。

三宝指的是佛、法和僧,即佛陀、佛法和修行人。

佛陀是佛教的创始人,他通过开悟而达到无上的境界,成为了世间人所敬仰和追随的对象。

佛法是佛陀教导的教义,包含了解脱苦难的方法和智慧的教诲。

僧众是修行者,他们通过遵守佛陀的教诲,努力修行并传播佛法。

四圣谛是佛教中关于苦、集、灭、道的核心教义。

苦指的是世间生活的各种苦难和痛苦,认识世间苦难的存在是解脱的前提。

集指的是苦难的原因,即贪欲、嗔恨和无明等烦恼和执著。

灭指的是消除苦难的方法,即通过修行和觉悟来抛弃烦恼和执著,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道指的是达到解脱境界的路径,即通过八正道来实现心灵的和谐和平静。

佛教的修行方式佛教的修行方式主要包括禅定和般若。

禅定是通过冥想来培养专注和平静的心态,以觉察和觉醒的心理状态来超越纷扰和繁杂的世间。

禅定的修行可以帮助人们消除杂念和烦躁,培养内心的平和和清明。

般若是指智慧,它是佛教修行的一个关键要素。

般若的修行可以帮助人们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从而超越表面的现象和执着,达到心灵的自由。

般若的修行需要通过学习和思考佛法的经典教义,提升对事物的洞察力和理解力。

此外,佛教的修行也强调慈悲和善良的行为。

修行者通过给予和关爱他人,培养慈爱和普度众生的善心。

慈悲与智慧并重,只有智慧的觉悟和慈悲的心态相辅相成,才能达到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

佛教的核心价值观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三学、四慈、六波罗蜜和十善业。

三学包括戒、定、慧,即修行者要持戒遵守佛陀的教诲,通过冥想来培养专注和觉察的心态,以及通过学习佛法来提升智慧。

四慈包括慈爱、悲悯、喜舍和平等。

慈爱是指对一切众生怀有无条件的友爱和关怀;悲悯是指对众生的痛苦和苦难感到同情和怜悯;喜舍是指对众生的快乐和幸福感到喜悦和乐于分享;平等是指对一切众生视为平等和包容。

佛学精髓

佛学精髓

佛学精髓一、宇宙平衡循环规律(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物理学家杨振宁早就证明了这一点并得了诺贝尔奖.当年毛泽东曾专门找他问过,杨振宁说宇宙是在圆形轨道上做振荡运动。

从宇宙运行的某一段来说,看似好象在向前进,是不平衡的,但从整体来说是循环的,是平衡的。

毛泽东理解之后有一个星期没说话,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呆着,到了临终时,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有很多问题要和马克思去讨论.宇宙是在圆形轨道上做振荡运动,这个宇宙运行模式证明了以下两点:1.我们的宇宙存在着自发平衡规律,这个规律的基本含义就是:从宇宙时空的任何一个局部来说,都是绝对不平衡的;但从宇宙时空整体来说,宇宙是绝对平衡的。

宇宙不是在某一个局部内平衡,而是在整体范围内平衡。

这个规律,体现了佛学的因果循环规律。

因果循环的含义是:我们今生所受的,其实是前生所做的;我们今生所做的,就是后世要受的.因果循环,生生不息.现在你怎样付出,将来就会怎样获得.为什么我们现在想尽一切办法取得的东西将来要如数付出呢?就是因为宇宙有一把平衡尺,这把尺子是默默存在,自发运行地,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老子说: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

人总是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往自己身上刮,而老天爷会把你搜刮的多余的东西给划回来,再划回到损失的人身上。

2.我们的宇宙从整体上说是环行的运动模式,而并非什么螺旋性上升。

这个规律体现的是循环和轮回。

宇宙是在一个圆形轨道上运行的,这种运行模式必然产生循环,只要循环,就必然产生轮回。

这是肯定的。

所以这个规律证明了生死轮回规律。

佛教讲六道轮回,这六道是:天道,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鬼道,地狱道。

宇宙中的一切生物就是要在这六道中生生不息的轮回.不管人也好,鬼神也好,畜生也好,虽然生命形式各不相同,但都属于众生的范畴.只要是众生,就都要轮回。

二、生命结构人人都知道我们人有思想和肉体,但每个人其实都还有另一个东西,这就是元神(或说灵魂),人的肉体是有质有形的,既看的到又摸的到;思想也是确实存在的,但看不到也摸不到;而元神不但看不到摸不到,而且人们对它无知无觉,所以我们从思想上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

“今菩萨行”——太虚大师论居士修学

“今菩萨行”——太虚大师论居士修学

“今菩萨行”——太虚大师论居士修学张晓林(华东师范大学)【摘要】太虚大师倡导“契真理”“协时机”的人生佛教,“今菩萨行”是人生佛教的践行,太虚大师人生佛教论居士修学,应在“今菩萨行”的意义上解读。

人生佛教以人生改善而直接法界圆明为目的,对于居士来说,“菩萨学处”是达此目的的修学进路。

居士兼有双重身份,所以,居士修学应做到学佛与做人相统一。

【关键词】今菩萨行 人生佛教 太虚大师 居士修学居士应该如何修学佛法,是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的一个重要内容,太虚大师在各种场合反复论及。

以下作一介绍。

一、“人生佛教”及“今菩萨行”释义(一)“人生佛教”释义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所谓“人生佛教”,依太虚大师的说法,“即为综合全部佛法而适应时机之佛教也”。

太虚大师于1941年在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作题为“人生佛教开题”的主题演讲时,概述了佛教史上数次佛法的“综合整理”,有印度迦叶、阿难、龙树菩萨、无著菩萨的三次综合整理,有南传佛音的综合整理,有汉传天台智者、贤首法藏等的综合整理,也有藏传菩提道次第论之宗喀巴的综合整理。

这些都是一方面根据佛法真理,一方面适应各地的时代机宜所进行的综合整理,由此,佛法得以“昌行”于各方。

而人生佛教则是“依于全般佛陀真理而适应全世界人类时机,更抉择以前各时域佛法中之精要”[1]所进行的综合整理。

这即是“综合全部佛法而适应时机”的题解。

太虚大师说,佛学有两大原则:“一曰契真理,二曰协时机。

”“契真理”的“真理”指“佛陀所究竟圆满觉知之‘宇宙万有真相’”;“契”之,即符合之。

“协时机”的“时机”指“一方域、一时代、一生类、一民族各别之心习或思想文化”;“协”即适应,适应各地方、各时代、各生类、各民族之特殊的心理习惯、习俗和思想文化。

太虚大师用体与用来说明二者的关系。

“契真理”是佛学的体,“协时机”是佛学的用,体用一致,将佛陀所究竟圆满觉知之宇宙万有真相,适应时代需求而开展出来,佛法才能昌行于世;反之,“非契真理则失佛学之体,非协时机则失佛学之用”。

摄生三要

摄生三要

摄生三要袁黄聚精《经》云:肾为藏精之府。

又云:五脏各有藏精,并无停泊于其所。

盖人未交感,精涵于血中。

未有形状,交感之后,欲火动极,而周身流行之血至命门,而变为精以泄焉。

故以人所泄之精,贮于器,拌少盐酒露,一宿则复为血矣。

左为肾属水。

右为命门属火。

一水一火,一龟一蛇,互相橐龠。

膀胱为左肾之腑,三焦有脂膜,如掌大,正与膀胱相对。

有二白脉,自中而出,夹脊而上贯于脑。

上焦在膻中,内应心。

中焦在中脘,内应脾。

下焦在脐下,即肾间动气。

人身之血,散于三焦。

昼夜流行,各有常度。

百骸之内,一毛之尖,无弗贯彻。

及欲事既作,命门火动,翕撮三焦,一身之血至命门,化为精而输将以去。

人之血盛,则周身流溢,生子毕肖其父。

血微则形骸,有不贯之处,生子不能相肖。

血枯则不能育矣。

炼精有诀,全在肾家下手。

内肾一窍名玄关。

外肾一窍名牝户。

真精未泄,乾体未破,则外肾阳气至,子时而兴。

人身之气与天地之气两相吻合。

精泄体破,而吾身阳生之候惭晚。

有丑而生者,次则寅而生者,又次则卯(卿)而生者。

有终不生者,始与天地不相应矣。

炼之之诀须半夜子时,即披衣起坐,两手搓极热,以一手将外肾兜住,以一手掩脐而凝神于内肾。

久久习之,而精旺矣。

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

今之谈养身者,多言采阴补阳,久战不泄。

此为大谬。

肾为精之府,凡男女交接,必扰其肾。

肾动则精血随之而流外,虽不泄,精已离宫。

未能坚忍者,亦必有真精数点,随阳之痿而溢出。

此其验也,如火之有烟,焰岂有复反于薪者哉,是故贵寡欲。

精成于血,不独房室之交,损吾之精,凡日用损血之事,皆当深戒。

如目劳于视,则血以视耗。

耳劳于听,则血以听耗。

心劳于思,则血以思耗。

吾随事而节之,则血得其养,而与日俱积矣。

是故贵节劳。

主闭藏者肾也。

司疏泄者肝也。

二岁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

怒则伤肝,而相火动,动则疏泄者,用事而闭藏,不得其职。

虽不交合,亦暗流而潜耗矣。

是故当息怒。

人身之血,各归其舍则常凝。

学佛之人需要达到的四个境界

学佛之人需要达到的四个境界

学佛之人需要达到的四个境界
学佛之人需要达到的四个境界分别是:
1.见性成佛:明心见性,彻悟自性。

这是佛教修行的第一阶段,也
是最基础的一步。

通过修行和悟道,可以发现自己的本性和内在的智慧,从而摆脱烦恼和执着,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2.破执除疑:在见到自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对物质世界的执着
和迷惑。

通过深入学习和思考,了解世间万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不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和束缚。

3.和合利他:在自我修行的基础上,积极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和困难。

通过传播正念、慈悲和智慧,启发他人的觉悟和善良,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无我利他:超越个人利益的局限,以全人类和大自然的利益为己
任。

通过修行和实践,培养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状况做出贡献。

这四个境界是相互关联、逐步递进的。

只有不断追求真理、探索自我、服务社会、完善人格,才能逐渐达到更高的境界,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白玉蟾祖師《修道真言》

白玉蟾祖師《修道真言》

白玉蟾祖師《修道真言》白玉蟾祖師《修道真言》宋·白叟玉蟾子輯凡參玄宗不難得手,難從性宗參入。

如從此入,便得淵源。

倘錯行路徑,如書空尋跡,披水覓路矣。

修玄之理,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古人章句之中隱隱在焉。

天不言而四時行,人身陰陽消息,人不能使之然也。

大道之妙,全在凝神處。

凡聞道者,宜領此意求之。

凝神得竅,則勢如破竹,節節應手。

否則面牆而立,一步不能進。

學道之人,須要海闊天空,方可進德。

心宜虛空,神宜安定,能使心不動,便可立丹基。

學道之人,以養心為主。

心動神疲,心定神閒。

疲則道隱,閒則道生。

胸次浩浩,乃可載道。

邪說亂道久矣,采戰、燒汞、搬運皆邪道也。

年少者、不篤信者、遑遑趨利者,皆未易言此道。

欲修此道,先宗一淡字。

仙凡界、人鬼關,全在用功夫。

然用功夫者,如擒狡兔然,稍懈則兔縱,稍緊則兔死。

須於空虛中覓之,否則何足言功夫哉。

凡人心不內守,則氣自散。

若能時時內觀,則氣自斂,調養臟腑,久之神氣充足。

古云:「常使氣通關節透,自然精滿穀神存」。

靜時煉氣,動時煉心,下學之功畢矣。

須節慾。

先天必須後天定。

動時茫茫,不如此心久在腔子裡。

學道者要先知收心法,再言靜功。

欲學玄功,須先時時瞑目,一日間靜坐幾刻,再來問道。

聰明智慧不如愚,學人只因伶俐二字,生出意見,做出許多壞事。

今欲收拾身心,先從一個愚字起。

天之生人,人之所以生而不死者,於穆不已也。

人若無此不已,則氣絕矣。

故天地以氣機存,人亦以氣機生。

能煉住氣機,便與天地同壽,便不息了。

不息則久,中庸言之矣。

定其心神,方可言道。

要入玄關,須用定力。

定則靜,靜則生。

不但靜中能靜,必須動中能靜,方見功夫之力。

神定,內一著也。

事來心應,事去心止。

氣定,外一著也。

語謹形正,語端氣峻。

下學要緊處,全在正氣安神,忘心守口而已。

修道原從苦中來,但得清閒處便清閒,此即是道。

且更須忙裡偷閒,故人能偷閒便有閒。

不然,則終身無寧晷矣。

心乃一身之主,故主人要時時在家。

一時不在,則百骸亂矣,所以學道貴恆。

佛教重点知识

佛教重点知识

分类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前五识心识在眼根发挥功能的,叫做眼识。

它使人能通过视觉器官,观察到世间各种事物。

在耳根发挥功能的,叫耳识。

它使人能通过听觉器官,收听到世间各种声音。

在鼻根发挥功能的,叫做鼻识。

它使人能通过嗅觉器官,感受到各种气味。

在舌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舌识。

它使人能通过味觉器官,尝到世间各种食物的味道。

在身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身识。

它使四肢躯体能在世间接触外境,作种种活动,又使内脏肺腑,发挥维持色身生命的功能。

五识特有的功能,就是通过人的五根——眼、耳、鼻、舌、身——去对外境起认知了别,且作出反应。

五识对现于它们前面的实境,无需思量考虑,便能立即了了分明、认知它们的形相本质,并且能对它们,即时生起善的、恶的、或非善非恶的反应。

五识在物欲的世界里,让生命体能作色、声、香、味、触的领受。

为了达成这五事的领受,五识有五种能力,能在欲界一切时空里,随缘起用。

这五种能力,就是对外境能产生接触(触)、起警醒注意(作意)、领受外境刺激(受)、认知辨别(想)和作思量反应(思)的能力了。

第六识第六识可单称为“识”,又叫意识,是认知了别之识。

它是人体的感觉中心,负责指挥前五识的工作。

前五识所传送的零碎片面资料,皆由它作有系统的组织,建立一个全面、有意义的影像。

意识对有实质存在之境物,能根据以往的经验,立刻达成认知了别,这是现量的作用。

在没有实质境物存在时,意识则能根据以往的经验资料,迅速比较、测度、推论,而达成认知了别的目的,这就是比量的作用。

意识对有实质存在之境物,能根据以往的经验,立刻达成认知了别,这是现量的作用。

意识并非时常都能作出正确的认知了别。

有时,根本没有存在的事物,它却会无中生有,作完全错误虚妄的认知,这就是非量的作用。

意识所能了别认识的外境也可分作三种,就是性境、独影境和带质境了。

实实在在存在的外境,能为意识了别认知的,叫做性境。

没有实质存在的境幻,也能为意识所了别认知,但是,这些叫独影境。

佛教关于精神的名词解释

佛教关于精神的名词解释

佛教关于精神的名词解释在佛教的教义中,精神(Spirit)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佛教对精神的理解超越了物质层面,将其作为人类思想、意识和灵性的核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佛教关于精神的名词解释,从佛陀的教导以及佛教哲学的角度,深入探讨这一主题。

佛教认为,精神是由思想、意识和灵性组成的。

思想是由我们的思考、观念和理解组成的过程;意识是我们内心体验的感知和认知;而灵性则涉及到我们的内在智慧和慧觉,以及我们与宇宙和其他众生之间的连接。

佛陀教导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和培养我们的精神。

通过修持禅定和智慧,我们能够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真正了解自己和宇宙的本质。

佛陀教导我们通过内观(Insight)的实践,观察和认识我们内心的梦幻般的变化和恒常地不断流动的本质。

通过观察我们的身体、感受、思想和心理状态等,我们能够培养出智慧,逐渐超越痛苦和欲望的困扰,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佛教还强调了这一修行过程中的道德观念。

在佛陀的教导中,道德被视为培养精神的关键因素之一。

佛陀教导我们要追求善行,远离恶行,以发展清净和善良的心灵。

通过慈悲、忍辱和无私的行为,我们能够培养出无我和爱他人的精神,从而减少贪嗔痴等烦恼,并逐渐觉悟于众生之间的相互依存。

在佛教哲学中,精神也被视为超越个体的存在,与宇宙和整个众生息息相关。

佛教强调了因果律的概念,认为我们的行动会带来相应的结果。

当我们言行合一并修持善行时,我们为自己和他人带来了正面的影响。

佛教鼓励我们培养善念、利他心和智慧的思考,以创造和谐与平衡的社会。

佛教还教导我们要接纳和面对生活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佛陀认为,苦(Dukkha)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我们的思想和欲望才是我们感受苦的根源。

精神修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觉知和智慧,超越对欲望的执着和对苦的逃避。

通过接纳和面对生活的变化,我们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总之,佛教关于精神的名词解释强调了思想、意识和灵性的核心作用。

佛陀教导我们通过修持禅定和智慧,培养内在的智慧和慧觉,超越物质层面的束缚,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九真要 简体版

九真要 简体版
未有、而阳和,有已、而阴畜。一鼓一吹,一歙一张;天度兆,地萃精。
要在生,生以勤。天无地雏,不盈乃返。
《要化》
2008年11月14日星期五05:49
旷旷圜物,生气出乎微精。类,‘有无’之大要,相蘯而和。知,风生二气,变化自乎微末。
是以,水、流其卑,气、少于巅。亢乎!燥而不润;其,势也。其,气也。其,质也。
日。之气,曰灮者,贞其,微也。月。之气,曰华者,微其,周也。故天,之精,以南北度之。地,之化,以水火度之。天其,熙熙者,精。物其,攘攘者,灵。精,之贞而,灵动之。灵,之静而,精用之。是以,巫知之,用以惑民。者发,灵以至,同也。
治者,感也。感者,悍伏,与,气和也。曰:“凶凶兮、驰,而耗之。殆殆兮!益,以化之。残其生兮!病,自食兮!风,其墯兮!用其,醇兮!”。
故无,之旷也,牧与物,之微原。无:之灮也。用微,之勤勤,不欼以咸。同无,之曒曒;无,不载浊以尘落。握乎,数千万之化;无,之众信也。信,之同,曰咸。咸:动,以感。感,众化以附天。
天道积无,以兆;无,之咸积而,见也。无,,之能尽机,徼。徼,以夺天。
天之道,玅其无,有。贞,其德矣。其,德为精。精者:类,无有也。精,其变也,无类。贞,其化也,无方。故物,之常造;无:以飨之。
九真要
三申道人著
内篇9章44篇:[化要精微]一、[生要知常]二、[法例程治]三、[常物承天]亖、[治忌法要]五、
[用变则要]六、[物化承天]七、[变辟气应]八、[天极知用]九
外篇4章29篇:经要真常论一(道度一、程则一、王卞一、国用一、观国度一、德性一)
用卞明法论二(度用一、王思一、用法能一、天逆一、欲事一、聪明一、式势一、无细事一)
病,气之表也。蚀,之发也。乱,之兆也。示,之惕也。物之有虫,过,之腐也。叶之有枯,气,之失度也。表有所现,是以知其病,不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寻佛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觉者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佛国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4、禅静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5、凡圣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
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6、澄境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7、梵净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8、梵音
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9、乐园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0、净土
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

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11、礼佛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

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2、心尘
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3、四季
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14、沙门
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15、过客
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
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16、过堂
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说∶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17、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

18、静心
佛曰。

净心守志。

可会至道。

譬如磨镜。

垢去明存。

断欲无求。

当得宿命。

19、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0、幻灭
佛曰: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21、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22、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23、晨钟
佛曰:吾法念无念念。

行无行行。

言无言言。

修无修修。

会者近尔。

迷者远乎。

言语道断。

非物所拘。

差之毫厘。

失之须臾。

24、梦幻泡影
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25、刹那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26、古寺月色
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

27、神游
佛曰。

净心守志。

可会至道。

譬如磨镜。

垢去明存。

断欲无求。

当得宿命。

28、早课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9、授业
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30、顿悟
禅者心也,心中有禅,坐亦禅,立亦禅,行亦禅、睡亦禅,时时处处莫非禅也。

禅也是顿生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人顿悟,得禅意。

31、空中,落叶飘零;眼前,秋风凝霜。

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32、岁月
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什么是微妙的禅?”
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
前。


33、轮回
自然界万物最灿烂之日,为何就是委地之时?
34、天外
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35、妙谛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36、洗心
与山水亲近,受自然洗礼,像梅水初放,似水滴轻贱;此情此境,以分不清那是山水那是人心,山水就是我,我就是山水;心底唇边微笑中发出愿望: “愿将山色供生佛,修到梅花伴醉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