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引言《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领域中个体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态度、学习动机、个性特征以及教师的教学心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档旨在总结《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知识点,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1.1 定义与研究对象定义: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原理于高等教育领域,研究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研究对象:学生的认知、情感、动机;教师的教学策略、师生互动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估、教学设计等。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研究等。

第二部分:学生心理发展2.1 认知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近侧发展区、指导性学习。

2.2 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羞愧等八个阶段。

同伴关系、友谊、恋爱关系的发展。

2.3 个性与人格发展特质理论:五大人格特质。

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第三部分:学习理论与策略3.1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认知结构。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知识构建、社会互动。

3.2 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复述、精加工、组织。

元认知策略:计划、监控、调节。

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环境管理、求助策略。

第四部分:动机与情感4.1 学习动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能力、关联性、自主性。

成就动机理论。

4.2 情感态度情感态度对学习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第五部分:教学设计与评估5.1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择。

5.2 教育评估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

标准化测试与表现性评估。

反馈的提供与利用。

第六部分:教师心理与专业发展6.1 教师心理教师的信念、态度与价值观。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北京-天津-高师培训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北京-天津-高师培训

第1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与理论科学特性的交叉科学。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课的设计、实施教学、教学评价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指桑代克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准备律•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同他是否作好准备有关.–效果律•只要当反应对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时,学习才会产生。

–练习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不予以使用,这种联结的力量便会减弱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一、研究原则•客观性•发展性•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性二、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的活动或行为表现,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广义和狭义:广义的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狭义的观察法主要指自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指在自然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的外部行为表现,从而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观察法的分类•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划分•结构观察与非结构观察:根据观察内容是否有统一的设计和一定结构划分•系统观察与非系统观察:根据观察的系统性划分时间取样观察和事件取样观察观察法的优缺点优点:•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即时的现场观察、记录,收集的研究资料生动、具体、直观,可获得第一手资料.相对来说,所得资料比较客观.•简便易行.缺点:1. 观察结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察者本人的能力水平、或其他心理因素(疲劳等)的影响。

2. 许多心理学研究所希望观察到的行为经常是不能预先测知的,因此采用现场观察有时难以奏效。

•实验法是通过对某些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加以控制,有系统地操纵某些实验条件,然后观测与这些实验条件相伴随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学生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4、发现学习或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是指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接受学习是指教师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教师传授,学生接受。

5、动机或学习动机: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指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首先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6、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7、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情境疑难引起的,需要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对这一情境予以顺利排除的过程。

四个特点:问题情境性、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认知操作性;两种形式:常规性问题解决、创造性问题解决。

8、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

9、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10、心理枯竭: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

1、图式说明人的心理活动系统。

认识过程——感知、表象、思维、想象、记忆等。

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高等教育心理学得首要任务在于揭示大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道德品质、培养自我意识、协调人际关系的心理规律,揭示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之上,提高高等教育的科学性和效益,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高等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有效的独立学习和自我培养也可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得学科定位(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心理学则是反映高等教育特点的教育心理学分支,它充分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本质。

如前所述,教育是一种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具体地说,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任务不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各方面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级专业教育。

普通教育是国民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不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

2.教育对象不同:高等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属于青年中期。

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与中小学生有明显差别。

生理上已发育成熟,心理上趋于成熟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个性特征比较稳定,世界观正在形成或已定型,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较强。

3.社会职能不同:高等教育有三个社会职能,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三是直接为社会服务。

普通教育不具备这些社会职能。

4.地位作用不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使学校具有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效机制。

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居于首要位置,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发展高科技的重要力量。

而普通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尚有较大距离。

5.培养方式不同:高等教育在让学生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前提下,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和创新。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1、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其中,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需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兴趣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2、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2)情绪过程: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3)意志过程:心理学把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

意志常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

3、心理状态: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在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产生的,这些不同的心理状态体现着主体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

4、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特征。

(2)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气质的体液说将气质分为4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①胆汁质:坦率、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强、急躁易冲动,具有外倾性(对应兴奋型)②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敏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注意兴趣易转移、善交际,具有外倾性(对应活泼型)③黏液质:沉着、安静、反应缓慢、情绪发生慢而弱、注意稳定,往往表现为固执和淡漠,具有内倾性(对应安静型)④抑郁质:情绪体验深刻、敏感、反应慢、行动迟缓、行为孤僻、心理脆弱,具有内倾性(对应抑制型)研究学生气质类型的意义:①了解气质类型的特点,有利于分析个性品质②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因势利导,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或不同的对待方式③有些特殊专业在人的气质特性上有特定的要求④根据临床研究,两种不平衡类型往往是精神病的主要发生者(3)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在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现的心理特征。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大学和高等教育环境中学生学习和
发展的心理学分支。

它关注的是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
会发展,以及其对学习和成就的影响。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
1. 学习过程和策略:研究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记忆和信息
处理策略,以及如何提高学习效果和能力。

2. 学业动机和目标:研究大学生的学业动机、学习目标和
学业投入,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调节能力。

3. 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研究大学生的自我效能信念和自
我概念,以及其对学习和成就的影响。

4. 学业和职业发展:研究大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决策和
职业适应能力,以及如何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5. 学生发展和身份认同:研究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和个人成
熟过程,以及大学经历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就,并提供支持和咨询服务,以
促进他们的学业和职业发展。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中学生心理活动和心理问题的学科。

它关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过程、学习和成就动力、学业问题、职业规划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发展:研究高等教育中学生的发展过程,包括身份认同、自
我概念、性别角色认同、道德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2. 学习和成就动力:研究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动力,以及影响学习成
绩的因素,如学习策略、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等。

3. 学业问题:研究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学业问题,如学业压力、学
习困难、学业满意度等,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 职业规划:研究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职业规划问题,如职业选择、职业决策、职业满意度等,以及职业发展的支持和辅导。

5. 心理健康:研究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压力管理、情绪调节、心理疾病等,以及心理健康促进和干预的方法和措施。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可以为高等教育教师、辅导员和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

简答题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

简答题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

简答题: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它关注高等教育的组织、管理、教学、评估和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而高等教育心理学则是研究高等教育中的心理学现象和问题,包括学习、教学、创造力、动机、专注力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分别介绍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意义。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主要研究高等教育的组织、管理、教学、评估和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它探讨了高等教育的目标、任务、价值观、组织结构、决策机制、管理模式、教学方式、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范围涉及到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从招生、教学、科研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等各个环节。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与提升等。

它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益。

通过研究高等教育的组织、管理、教学和评估等方面的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和特点,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同时,研究高等教育可以促进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中的心理学现象和问题的学科。

它关注学习、教学、动机、创造力、专注力等方面的心理学问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策略、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在高等教育中,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高等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学习策略,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原则和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

另外,高等教育心理学还研究了教学中的动机问题,探讨了学生的动机对学习成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措施。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大学生在学习、发展和适应过程中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的学科。

通过探究大学生的学业成就、生涯发展以及心理健康问题,高等教育心理学旨在提供有效的干预策略和指导,帮助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与才能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

一、心理适应与转变大学生作为从高中进入大学新生代表群体,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和生活压力。

适应是这一转变过程中最主要的心理问题之一。

大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术要求、学习环境,以及更高的社交压力和角色转变。

适应过程中会出现焦虑、压力、困惑等情绪问题。

了解这些问题的发生原因和解决办法,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并迅速融入大学生活。

二、学习与记忆高等教育心理学探讨了学习和记忆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技巧。

学习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因此,了解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策略以及学习的动机和意义,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大学生的记忆力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掌握记忆原理和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存储和回忆知识。

三、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面对高强度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了解如何管理和缓解压力是非常重要的。

高等教育心理学提供了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如积极思维、情绪调节等,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大学生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需要面对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的问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了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策略。

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与价值观,与职业顾问合作,大学生能够做出更明智的职业选择,规划好自己的职业道路。

五、人际关系与情感管理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个体,需要在大学环境中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和策略,帮助大学生建立友好、互助的社交网络。

同时,情感管理也是大学生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了解和掌握情感管理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学生处理情绪问题,提高自身情感的稳定性。

六、创造力与创新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了创造力与创新的培养和发展。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
帮助教师了解自身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 能力。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分享,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优化教育环境
01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 系
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建立良 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 信任和理解。
02
创造有利于学习的 校园文化
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02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0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通过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
新思维等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评估 反馈等能力。
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高等教育心理学》ppt课件
目 录
•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 •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 高等教育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高等教育心理学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程设计与实践
01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在高等教 育情境下,学习者的心理活动及其发 展规律的学科。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实验软件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建议和指导,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果。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教育心理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遵循哪些原则?1.客观性原则。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坚持客观性原则就是要用客观的态度对待教育教学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和现象,采用客观的研究方法,要避免个人的主观臆想和任何的虚构和猜测,要从某一心理现象产生的客观条件、内部的生理过程变化的事实中揭示心理变化规律。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就是用系统论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加以考察。3.教育性原则。高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要具有教育意义。
(论述)怎样培养大学生的记忆能力?1.明确记忆的目的任务,不断提高记忆的自觉性。2.识记材料的数量要适当。3.加强对识记材料的理解。4.掌握正确的识记方法。(1)形象记忆法。(2)谐音记忆法。(3)逻辑记忆法。(4)口诀记忆法。5.利用遗忘规律正确组织复习。(1)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复习要及时。(2)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一般来讲分散复习的效果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3)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4)复习的形式要多样化,多种感受器官协同活动。6.合理用脑。(1)学会休息。(2)摸索自己大脑的工作规律。(3)加强身体运动。
心理学独立的标志:冯特(W.Wund 1832-1920)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冯特此举对心理学发展起着划时代的作用,它标志着心理学脱离了哲学母体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因此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心理学主要派别的代表人物?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2)人的意识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情感三个基本要素。3)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内省法研究心理学。(二)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等,主要观点:1)意识是一种川流不息的过程,而不是个别心理原色的集合,因此不能分解2)强调意识的机能和功用3)重视心理学在教育等其他领域的应用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动物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科学。

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既包括人的心理和行为,也包括动物的心理和行为,但以人的心理和行为为主。

2.就个体水平而言,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个方面。

3.个体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

认识(认知)过程是指个体获取知识和运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4.人与人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作个性心理特征。

5.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正式从事系统的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工作,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也因此被人们誉为“心理学之父”。

6.构造主义的奠基人是冯特,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冯特的弟子铁钦纳(E.B.Titchener)。

7.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behaviorism)的诞生。

8.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S—R)公式来表示。

这是早期的行为主义,也被称为古典行为主义。

后期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由于他不否认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发展了行为主义,所以其理论被称为新行为主义。

9.精神分析学说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Freud)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

提出了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组成的人格结构模型。

10.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1.心理学的任务:概括地说,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并借此服务于社会,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12.心理学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即心理与行为是什么。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概述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对象。

还介绍了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

第二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包括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

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等。

第四章:学生的心理特点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包括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发展的特点和人格特点等。

第五章: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心理过程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学习动机的类型、学习行为的调节和学习策略的培养等。

第六章:学生的情感与心理健康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学生的情感特点、心理压力与压力管理等。

第七章:学生的成就动机与成就评价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就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和成绩评定等。

第八章: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包括自尊、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等。

第九章: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职业兴趣、职业决策和职业发展等。

第十章:学生的人际关系与人格发展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发展,包括人际关系的类型、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等。

第十一章: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等。

第十二章:高等教育的有效教师和学生支持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的有效教师和学生支持,包括教师的角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支持的策略等。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界说高等教育学,就是研究在高校院校这个特定的情境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与行为问题的学科。

具体来说高等教学要研究来自大学生方面的心理问题,包括在高等教育条件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一般特点,教学的心理过程,大学身过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形成品德、个性以及个别差异等问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也要研究来自大学教师方面的心理问题。

包括大学教师本身的心理素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以及因材施教等心理问题。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特色是“高”与“专”高:是指高级,规定了学校的层次和培养人才的规格。

专:大学教学的专门化和专业化。

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为重点。

还要探索人类的未知领域。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戏那个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四)高等教育心理学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1、教学中教的比重逐渐降低,学的比重逐渐增加。

2、教学上由传授法向指导法转化。

3、校内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三、高等教学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二)高等学校学习心理研究(三)高校教育、自我意识及群体心理等方面研究(四)高校教师心理与教学心理研究四、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是培专门人才的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心理学则是反映高等教育特点的教育心理学分支,它充分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本质。

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对于高校教师至少具有一下几点重要意义:1、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师资水平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第二节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追溯教育心理学一词1531年最早出现在西方学者琼·魏维斯的著作中。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1. 导言高等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研究和探讨人类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教学改革和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2.1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驱动力。

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2 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倾向的偏好和习惯,包括视觉型、听觉型、动手型等不同的学习方式。

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有助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3. 高等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3.1 课堂管理高等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指导老师合理地管理课堂秩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2 教学评价高等教育心理学倡导综合评价方法,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自我认知的提升。

4. 高等教育心理学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4.1 学业发展高等教育心理学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与态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业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2 心理健康高等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开展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5. 结语高等教育心理学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成绩,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重视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全)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全)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全)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动态、个性心理。

心理学的发展代表人物有XXX、XXX、XXX、格式塔心理学派、XXX、XXX和XXX。

个体发展规律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方向性和顺序性、差异性以及不均衡性。

心理发展的心理学理论有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其中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论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第二章高等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方法高等心理学发展史代表人物有赫尔马特和桑代克。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趋势是综合化、本土化和情景化。

研究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帮助教师建构科学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开展品德教育工作以及进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伦理性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心理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第三章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身份危机、情感危机、价值观危机和人际关系危机。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包括宣传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同时,大学生也应该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调适来保持心理健康。

11、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从认知、情绪、人格、追求、人际交往和恋爱与性观念六个方面来看。

当代大学生具有认知和思维敏锐、追求效率化的特点;情感强烈、积极乐观的特点;个性张扬、渴望关注的特点;崇尚平等自由、思想活跃的特点;现实人际关系良好、网络关系拓展的特点;渴望和正视爱情、性呈现出开放性特征的特点。

12、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完善和谐;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八个方面。

1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全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预防、调治和发展性原则。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心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个性心理: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得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教师角色:角色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传道授业解惑,既是社会角色,又是这一角色的承担者。

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分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1从他控到自控 2.从不自觉到自觉3.敏感性逐渐增强 4.迁移性逐渐提高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技能、自信心等特征。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学习: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

学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人类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电子版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电子版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

教育教学的开展是基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同时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要促进受教育者心理的发展。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师要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要了解教育教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也要理解这些规定和要求背后的真正意图,这样才能保证教师能够有效地执行这些规定,不折不扣地实现教育要求。

心理学对教育的支持:1.心理学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行为选择的基础2.心理学有关心理发展、认知与学习的研究结论是构建科学教育教学观的基础3.心理学有关个性差异的研究是因材施教的基础4.心理学关于群体的社会心理研究为学校与班级管理提供了依据5.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课后思考题: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领域包括:异常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神经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精神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等。

应用领域包括:临床心理学、辅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法医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健康心理学、预防心理学、工业及组织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等。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简称心理,主要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一)心理动力心理动力决定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方向,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

在学校的情景下,有关学习的动机、兴趣、需要和世界观构成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系统,存在于学生的主观意识中,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最重要的主导动力。

(二)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心理过程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

(三)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者更长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镜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观察法:指责责任的生活情境中直接过程被试点外部行为表现,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优点是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真实自然;缺点是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的能力和心理因素影响,并且观察者较被动。

3.角色:是指个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相应当社会身份合社会地位,并按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的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4.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队增加影响学生学习行为何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有一般教育效能感个人效能感。

5.教学反思:是指一增加大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优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6.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的而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7.教育机智:是指教师队学生的各种表现,特别是对一位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即使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

8.教师威信:是指教师教育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队学生杂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度影响力。

9.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0.认知策略:就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和解决问题动一般性方法。

11.元认知策略:是个体调节和控制认知行为的方法与规则。

12.学习策略:就是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达一切活动。

学习策略比认知策略所包容的范围广。

13.分散思维:指从多种设想出发,不按常规地寻求变异,使信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辐射,多方面寻求答案,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

它具有三种基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

14.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

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

15.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品德市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6.群体:群体也称团体,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17.心理健康:是能够处分发挥个人的最多潜力,以及妥善出来和适应让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8.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或是预期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

不同的学习类型,会有不同的学习目标。

19.教学测量:是指借助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方法。

20.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即它能够测出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与行为特征地程度。

二.简答题1.简述教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者;榜样和模范公民;学生灵魂塑造者;教育教学科研人员。

2.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合理确立教学目标;科学精选教学材料;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教授学生如何学习。

3.影响问题解决定因素有哪些:有关知识经验;习惯定势与功能故着;问题情境;酝酿效应;原型启发;情绪和动机状态。

4.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有哪些影响:积极作用: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方面需要;及时解决问题;增强信息的沟通。

消极作用:阻碍办集体工作的开展;传播小消息。

5.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含哪些环节: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分析确立学生原有水平设计教学课程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

6.师爱有哪些特征和心理功能:特征:教爱的职业对象;师爱的原则性;师爱的广博性。

功能:激烈功能;感化功能;调节功能;7.大学生观察发展有哪些特点:一般知识能力达到成熟水平;观察具有明确定目的性;观察具有敏感性和系统性;观察具有相对的深刻性和稳定性。

8.教育机智有哪些表现方式:善于因势利导;善于随机应变;善于对症下葯;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

9.简述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师资水平;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自身身心水平;有助于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搞好教书育人。

10.大学生学习方法上有哪些特点: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11.如何防治遗忘:复习时机要得当;复习方法要合理;复习次数要事宜。

12.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13.问题解决具有什么特点:问题情境性;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认知操作性;14.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历程怎样:大学生自我意识到分化;大学生自我意识到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大学生自我意识到统一;自我意识到转化与稳定。

15.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人际良好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动交往;学会移情。

维护:避免争论;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会批评。

16.品德与态度的关系:品德与态度实质是相同的。

品德实际上也是一种习得到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实际上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态度和品德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是有区别的:两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价值得内化程度不同。

总之,态度和品德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密切的联系。

17.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有哪些:交往愿望的迫切性;交往内容的丰富性;交往新特点开发性;交往观念的自主性。

18.什么是教学效能感?简述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到因素: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影响因素有:社会大环境对教师教学效能感到影响;学校周围环境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有明显得影响;学校中的某些因素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状况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师自身的因素。

19.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什么:能够从心理上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能较好的适应现实环境;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强调自我调节能力;具有合理的行为;具有完整统一定人格品质。

20.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教学任务方面的因素;学习者方面的因素;教学管理方面的因素;技术方面的因素。

三.论述题1.《高等教育心理学》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师资水平;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自身身心水平;有助于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搞好教书育人。

2.影响教学效能感到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影响因素有:社会大环境对教师教学效能感到影响;学校周围环境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有明显得影响;学校中的某些因素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状况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师自身的因素。

提高策略:全社会树立尊师尊教的良好风气;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形成科学的教育观;不断增强自信。

3.如何利用动机的强化理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理论认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

(1)在学习中,采取奖赏赞扬竞赛评分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利用学生的自我强化,即学生在学习中由于获得成功的满足而增强了成就感和自信心,也增强了学习动机。

(3)合理地增强正强化,利用负强化,提高学习动机,改善学习行为及结果。

4.论述遗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帮助学习防止遗忘:原因:(1)衰退说,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由于没有得到强化,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动干扰的结果。

(3)同化说,由于知识结构不巩固活新旧知识辨析不清,以原有的观念代替表面相同而实质不同的新观念,产生记忆错误。

(4)动机说,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

防止遗忘的策略:复习要及时得当;复习的方法要合理;复习的次数要适宜。

5.问题解决定影响因素?怎样才能游戏提高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知识经验;习惯定势与功能故着;问题情境;酝酿效应;原型启发;情绪和动机状态。

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建立接纳意见到气氛;鼓励学生仔细界定问题;教育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点;考虑影响解决问题定因素。

6.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表现出哪些方面的特点:自我认识特点:更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自我评价能力渐趋增强,但仍有片面性。

自我体验特点:丰富性和波动性;敏感性和情境性;自尊感和自卑感交织。

自我调控特点: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愿望强烈;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抗倾向。

7.如何界定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人与社会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标准:能够从心理上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能较好的适应现实环境;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强调自我调节能力;具有合理的行为;具有完整统一定人格品质。

8.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哪些特点?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愿望的迫切性;交往内容的丰富性;交往新特点开发性;交往观念的自主性。

建立人际良好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动交往;学会移情。

9.创造性思维有哪些成分构成?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思维:(1)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2)幅合思维与分散思维相结合(3)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4)再造形象基础上的创造想象。

培养: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头脑风暴训练法。

10.什么是教师的威信?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形成教师的威信: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具有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度影响力。

威信的形成:(1)高尚的品德渊博大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2)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3)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4)给学生的第一印象(5)严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评精神。

四.案例分析1.考试热,文凭热:目前我国的学历文凭热,有其社会原因:(1)目前我国高学历高文凭是通向高职位高薪水好工作的通行证,有人甚至不惜代价清考试“枪手”,秘书代替领导代读代考,功力性非常明确(2)没有明确定学习动机,有的是盲目的从众心理(3)这种现象,势必造成假文凭的出现,扰乱国家正常的教育秩序,教育腐败也趁机滋生。

2.就业难问题:(1)大学生对自己的择业期望值定位过高,不切合实际(2)不了解市场需求,不了解自己,缺乏自信心(3)不能正确处理择业中的挫折,容易失去信心(4)对家庭的依赖性,不愿意工作,成为“啃老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