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之略观_周飞伶
休闲游憩是和谐城市的基础
INSIGHT CHINA EXPERT COMMENT 专家点评VOL.378 2019.5上休闲游憩是和谐城市的基础上海体育学院休闲学院教授、上海市东方学者 董二为10年前,国人还对休闲和旅游的关系不是很清楚。
在旅游活动主导的年代,旅游包含休闲的概念一直在国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
但是随着中国人休闲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从诸如打太极、放风筝和下象棋等传统上的休闲活动发展到大众旅游、观看职业体育比赛、马拉松跑等广泛意义上的休闲的时候,国人对休闲与旅游的关系有了重新的认识。
休闲的大概念的意识自然而然地把旅游归属于休闲的一部分。
从世界休闲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休闲研究和休闲业,有一个和休闲(leisure)同样重要的名词——游憩(recreation),这个词和旅游与休闲相比,在国内使用较少,很多国人并不熟悉。
游憩不仅代表活动,而且还有空间的含义。
休闲没有空间是不行的。
在学术界,休闲和游憩两个词经常在一起使用。
同时,公园(park)和游憩是一个常用的词汇组合,即park and recreation。
在美国,从城乡到州政府都有一个部门叫 Department of Park and Recreation,是主管城乡公园与游憩的专门部门,可见公园与游憩不仅在城市,同时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性。
纵观西方城市发展,基本都是同样的道路。
首先是发展经济。
但是有识之士也同时重视民生的发展。
因此就留下了经典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日本东京代代木公园。
当游客们尽兴地在佛罗里达迪斯尼游玩的时候,也许他们并不知道,佛罗里达前州长Napoleon B Broward在他州长任期里(1905—1909)保护了当时濒临被商业开发的沼泽地,后来成了美国著名的国家公园——大沼泽国家公园。
没有他的努力和保护,也就没有大沼泽国家公园的存在,更不会给佛罗里达的休闲游憩写下永久的一笔。
和西方国家城市发展一样,中国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遇到很多问题。
休闲初探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1卷第2期Vol.11-No.2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休闲初探楼嘉军(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上海200062)[关键词]休闲;休闲时间;休闲活动[摘 要]休闲理念的确立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休闲作为现代社会一种全新的生活形态,为人们在职业活动以外个人兴趣的充分发展、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心里构架的合理完善、人格精神的现代化乃至社会群体意识的现代化,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和实施的载体。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80(2000)02-0005-05A Preliminary Study of LeisureL O U Jia-jun(D ep ar tment of T our ism,East China N or mal U niv er sity,S hang hai200062,China)Key words:leisure;tim e;activ ityAbstracts:Establishing the idea o f leisur e is an impo r tant sy mbol of mo der n so ciety.As a br and-new lifepat tern,t he leisur e act ivity pro vides a pra ct ical conditio n and car rier for peo ple t o dev elo p indiv idual interest,to impro ve bo dy constit ution,to perfect ment al frame,to mo der nize perso nalit y a nd so cial gr oupco nscio usness. 何谓休闲?这是一个近年来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
休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
[ 金项 目] 研究 受 2 1 基 本 0 1年 “ 才 强 教 ” 青 年 骨 干 教 师 人 中
项 目( 2 19 1 1 ) 中 央 高 校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费 专 项 资 金 资 8 12 9 11 、
助 。 [ hss d a s p o e yaga t rm 2 1 o n n T i t yw s u p a db rn f 0 1Y u g d u o a M d l a e a k o eT a h r Po rm (oQ N Mig N . ide g d B c b n e c es rga t I n )( O — 8 1 2 9 ) a d te F n a e t ee rh F n s f h 2 9 1 1 n h u d m na R sac u d o te 1 1 1 l r
1 1 休 闲 活 动 .
动 。由此 可见 , 闲活 动 是 闲 暇 时 间 内所 从 事 的 休
活 动 , 以根据 自身 的偏 好 进 行 选 择 。个 体 从 这 些 可 活 动 中获得 惯 常生 活 事 务所 不 能 给 予 的身 心 愉 悦 ,
精 神满 足 和 自我 实 现 与 发 展 。第 三 是 从 内 心 的
工 作 时间之 外 , 还有 睡 眠时 间 、 务 劳 动 时 间 等 , 家 可 见, 业余 时 间并 不 等 同 于休 闲… 。第 二 是 从 活 动 内 容 角度 , 大致 可 以概 括 为 3个 方 面 : 乐 、 息 和 自 娱 休 我 实现 。娱 乐 的休 闲是指 闲暇 时所 做 的任何 以寻 求 舒 松 与愉快 为 目的 的活动 , 全 出于兴趣 , 求 的是 完 谋
感 受 、 神 状态 角 度 。休 闲都 会追 求 娱 乐 性 的愉 快 精 感 , 愉快 感发 生 的层面 还是 有一定 的区别 的 , 感 但 有 官 性层 面 的 , 精神 性层 面 的 ; 有 愉快 感觉 的性 质也 有 所 不 同 , 刺激 型 的 , 闲适型 ; 外 , 取愉 快感 的 有 有 另 获
chs%uhee论梁实秋的休闲观念及《雅舍小品》的休闲特质
、.~①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论梁实秋的休闲观念及《雅舍小品》的休闲特质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西方学者对“休闲”的理解渐渐有了整体性的把握,只是把握的角度仍有不同。
主要的角度包括三个方面:2第一章中西方休闲学概论与休闲文学其一,认为休闲是一种“态度”,强调感觉的自由和释放,是一种主观情绪上和心理上的产物。
如瑞典著名哲学家皮普尔在《休闲:文化的基础》中,通过神圣的礼拜、节日和庆典,将休闲和文化联系起来,认为“休闲是一种思想或精神的态度”3。
其二,认为休闲是一种“活动”,是人们从自己的需要出发选择的活动。
美国学者约翰凯利认为“休闲应被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的存在空间,是人的一生中一个持久的、重要的发展舞台。
’’4其三,认为休闲是“时间”。
典型代表是马克思,他认为休闲是指“除了必须的工作、家庭和维持个人生计的时间外所剩下的非义务性或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5马惠娣在《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一书中对马克思的休闲观念做了初步的探讨,认为马克思眼中的休闲,一是指用于娱乐和休息的时间,二是指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
以上三种观点虽然理解的角度不同,但从根本上摆脱了西方传统休闲理论的“二分法”的弊端,开始重新认识休闲的价值,将休闲同工作联系起来,将人作为完整的个体生命进行探讨。
随着休闲学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的学者也开始着手探讨“休闲”这一概念的内涵。
“休闲”中的“休”,我们一般理解为“休息”,从字义的角度来考察,“休”,“人倚木而休”,人工作累了就找一棵树倚着休息。
在《康熙字典》和《辞海》中“休”又被解释为“吉庆、欢乐"的意思,强调人与自然浑为一体,自然和谐发展。
而“闲”通常引申为范围,多指道德、法度等。
如在《论语·子张》中:“大德不逾闲”。
“闲”又通“娴”,寓意娴静、思想纯洁安宁。
从词义的组合上可以看出,中国对“休闲”的解释具有独特的思想文化内涵,它体现了“天人同一"的思想、人格的修养与修炼,又赋予生命以真、善、美的意义。
大学生休闲娱乐方式调查报告
大学生休闲娱乐方式调查报告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大学生休闲方式调查报告一、引言(一)研究背景: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增强、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逐渐增多,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排与利用方面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而大学生健康、高雅、有益的休闲, 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 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群体的休闲选择和价值取向。
休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从而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对社会的态度, 反映出其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因此我们对此展开了调查。
(二)研究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大学生如何利用课余时间以及他们对课余休闲生活所持的态度和阻碍学生选择休闲方式的因素有哪些,为解决大学生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同学们选择更好的休闲生活提供一个依据。
(三)研究内容:1.问卷设计问卷分别设计了性别、年纪、主要的休闲方式、休闲活动的目的、休闲活动的影响因素、休闲活动对自己的影响因素、休闲娱乐的频率、觉得自己的课余时间是否足够等问题。
2.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
大学生(2)问卷发放和回收过程。
问卷通过互联网发放及回收。
(3)研究方法。
课题问卷统计方式采取数据与总调查人数百分比的方式,以及分类统计方式。
二、关于大学生休闲方式的概述对于休闲这个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一般认为休闲是人们摆脱生产劳动后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活动,从语义上讲,汉语中的休闲包含两层含义:休,停止劳动,休假,休息;闲,闲适,悠闲的状态。
大学生休闲活动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求学时期,在闲暇时间里所从事的除了完成作业、个人事务及满足生理需求的各种活动。
我们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休闲行为总体特征表现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从众性与时尚性(这一点在女性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大学生休闲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延伸性学习活动学习专业性知识,阅读课外书籍,进行科学实验,参加辅导班与培训班、选修课、学术专题讲座、座谈会、研讨会、参观艺术展及博物馆等。
杭州大学生休闲生活调查分析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杭州大学生休闲生活调查分析
一、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目录,所查阅的中外文献资料理工科专业至少10篇,文科类专业至少15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含作者、书名或论文题目、出版社或刊名、出版年月或期号及页码等,未经本人查阅的文献资料目录不得列上)
[1]王朝庄,雷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
国内学者在文献中也一再提出休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些学者提出了开展休闲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二)研究主要成果
1、以某个大学为例,进行大学生休闲生活调查
例如,邓应华和胡景斌所写的《浅谈当代大学生的休闲生活方式》介绍了休闲的考虑因素、休闲活动的时间特点、休闲活动方式特点,并提出了休闲动机的盲目性、休闲技能的缺乏、休闲活动缺乏组织性三个大学生休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3、对于休闲教育的探讨
例如冯焱的《浅析大学生的休闲教育》和潘家耕的《略论大学生休闲教育问题》,这些文献都强调了休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冯焱提出开展关于休闲的教育以成为必然。并且提出教育能提高休闲的境界,而休闲教育需多方面支持。加强休闲的理论研究,在学校教育中加强与休闲相关的内容,丰富教育过程中的休闲色彩,将休闲教育列入学校计划,大量开设休闲技能方面的选修课,作者认为开展休闲教育至少要有这三方面的支持。潘家耕认为,休闲时代已经来临,通过各种方式对国民开展休闲教育应是必然的。开展休闲教育对在校大学生有以下几点意义:开展休闲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休闲教育是促进素质教育和人全面发展的方式,休闲教育可切入可持续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它是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和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
[14]Urry, John(Lancaster University).The touristgaze: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Sage Publications(London and Newbury Park),1990
从休闲视角谈当代大学生闲暇时间的管理
从休闲视角谈当代大学生闲暇时间的管理作者:羊玥颖冶丽君谭永锋来源:《学理论·下》2012年第06期摘要:如今休闲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
大学生如何合理安排闲暇时间是大学生“成人”过程的重要环节。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休闲文化状况如何,以及如何对他们进行休闲教育,将直接关系到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通过对“闲暇时间管理”的诠释,分析高校大学生闲暇时间中休闲文化的现状,最终提出开展大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闲暇时间;大学生;休闲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189-0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休闲时间不断增加,休闲生活日益丰富,休闲消费类型多样,相关产业迅猛发展,休闲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高校大学生,由于用于完成学业规定时间的逐年减少、高校生活内容的相对单一性,使他们成为当今社会休闲文化人群中的主体之一。
虽然,近些年在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下,高校大学生的休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健康正确的引领。
但同时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笔者通过对“闲暇时间管理”的诠释,调查研究了高校大学生闲暇时间中休闲文化的现状,拟从休闲的视角,对当代高校大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有效策略作一探讨。
一、休闲的前提——闲暇时间西方“休闲学之父”亚里士多德将闲暇称之为手边儿的时间。
赫伯特·L梅伊和多罗西·佩特根将闲暇定义为在生存问题解决以后剩下来的时间。
马克思则强调,闲暇是摆脱了各种社会责任之后剩余的时间,而且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吸收,主要用于娱乐、休息和满足个人精神文化需要。
闲暇是以时间形态存在的宝贵的社会财富。
一般来说,个人闲暇的经济价值等于工资率乘以闲暇时间。
按马克思的观点,一个国家只有在劳动六小时而不是劳动12小时的时候,才是真正富裕的;财富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此而已。
品味休闲
然而 , 这 却是一 座吹拂 着艺术 之风的 城市 , 是一座 需要 人 们耐心 去阅读 的城市 , 同时 , 也是 一座让 人领 略休闲 的城 市
杭 州的 休闲 , 透着 怀旧 与时 尚, 动 感和 雅 趣, 交 融着 传 统 与现代 文明的 综合元 素。杭州 人讲 究含蓄 内敛 , 从穿 着到 做 事, 不张 扬, 不炫耀 ; 杭州有着 千年文 化积淀 , 对文学艺 术有 着 天然的 灵气; 而且 杭州人 历来生 活富庶 , 有 比较 宽裕的 金钱 和 时间, 种 花木、 养宠 物, 品咖 啡, 看各种 时尚杂 志。杭 州人喜 欢 把时间 慢慢耗 在西湖 , 耗 在梅家 坞茶树 林里呼 吸着新 鲜空 气, 收获满眼 的绿色…… 2006 年 4 月 22 日 至 10 月 22 日 , 杭州举办 2006 杭州 世 界休闲博 览会。博览会 以 休闲—— “ —改变 人类生活” 为主 题, 融 休闲、 旅游 、 娱乐、 会议 、 展览、 大型 活动于 一体, 推广 先进休 闲 理念, 倡 导健康休 闲方式 , 让人们 享受高 质量的 休闲服 务和 丰 富的休闲 体验, 进一步打 响杭州 东方 休闲之都” “ 的品 牌。
“ 环球嘉年华” 体现了新和全的特点。游戏、 美食、 玩具、 音乐、 灯光, 给人们的各种感官带来前所未有的充分享受。
也 许, 休 闲─ ─改 变人 类生 活方 式” 其 潜台 词正 是 休 “ , “ 闲改变杭 州人乃至 中国人的生 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8
浙 江人 大 200 6. 6
文化时空
社会
广角
杭州 人休闲时喜欢户外美丽寻踪, 对所 经之处的 人文地理、 民间风习都进行了全新的审视。 李 琳 摄
杭州 吴山已 逐渐成 为市民 晨练的 中心 , 每日清晨, 近万人上山晨练蔚为壮观。
《休闲管理》案例分析
1.案例分析:“炫耀性消费”“炫耀性消费”是一种社会属性。
凡勃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提出“有闲阶级”这一概念。
他认为:“在文化演进的过程中,有闲阶级的涌现与所有制的开始是同时发生的。
……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建立了私有财产制,哪怕是在极低级的发展形态下,在经济体系中就有了人与人之间对商品占有进行竞争的特性”。
当一个阶级通过竞争拥有了足够的财富,就能使其即使不直接从事生产劳动还能做到“有闲”。
对于人们为什么占有财产,财产之所以有价值,他认为:“后来在社会的日常生活中以及人们的思想习惯中,掠夺活动渐成过去,生产活动进一步代替了掠夺活动,于是累积起来的财产就越来越成为获得成就与优势的象征”。
这就是说,在凡勃伦看来,占有财产除了能使人“有闲”,还可以满足虚荣心和自尊心的需要。
对于有闲阶级的特点和表现形态,凡勃伦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有闲阶级认为不参加劳动是保持其身份的必要条件,“摒绝劳动不仅是体面的,值得称赞的,而且成为保持身份的、礼俗上的一个必要条件”。
有闲阶级力图通过消费给别人留下印象,“一个人要使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漠不关心的观察者,对他的金钱力量留下印象,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不断地显示他的支付能力”。
有闲阶级总是力争提高消费水准,使消费超过物质生活所必需的程度。
“通常促使我们努力争取的消费标准,并不是那个已经达到的、平淡无奇的支出规模,而是刚巧为我们力所不及的,或者是需要加一把劲才能达到的理想境地”。
其目的不过是要在荣誉方面符合高人一等的生活习惯。
结合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炫耀性消费与休闲之间关系?2.你认为中国目前存在炫耀性消费吗?如果有,从休闲角度讲,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二、案例分析:【文化眼】休闲文化,如何善待工作之外的1/3?【引子】目前,我国全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含周末)共114天,一个不小的一个数目,这意味着大部分工作的中国人一年中有三分之一时间完全是在闲暇中度过,这段时间想怎么休闲就怎么休闲。
从容走进“休闲时代”——《休闲》杂志的定位思考
!"#$%&’()*++$,-.,/ !"#$%0’.)*++$,-.,/ !"#$%&’.)*++$,-.,/
理念创 新 !视 角 独 特 !具 有 前 瞻 性 + 这种文化是我们时刻要彰显的一 种 精 神 !崇 尚 自 由 "崇 尚 高 雅 "崇 尚 品 质 !让 读 者 在 轻 松 闲 暇 的 阅 读 中 感受生命的快乐和意义是我们追 求的 主题 + 休闲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 虽然 我们离真正的休闲时代尚有距离! 但 我 相 信 !如 果 $休 闲 %的 编 辑 都 能 以正确的 " 崇尚自由 " 文明的理念来 制作每一个栏目 " 每一篇稿件 ! 我们 的读者都能在阅读的时候多一份清 醒和自觉 ! 我们就可以脱离媚俗 " 脱 离浮躁 " 从文化的层面 上引导国人 从容地迈向 ’ 休闲时代 (+ ! ! 作者系杭州日报报业集团 " 休 闲 # 杂志副总编辑 $
$% !""#
!’$( 新闻记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探 索 经 纬
次的需求 % 从打工仔到都市白领 % 从 农夫到职业经理人 ,, 这些人之间 的休闲文化 ! 休 闲品位 ! 休闲方式都 具有较大的差别 + 我们不否定杂志具有从下向上 的导向性 % 即低端用户具有较高层 次的购买欲 % 但这种 导向性还具有 不可逆性 % 即较高端用户决不可能 去购买一本介绍低层次休闲生活的 杂志 + 而我们的杂志因定位 ! 理念 ! 装帧 ! 纸张等都必须走相对高端一 些的市场 % 这就决定 了它的价格必 定不菲 % 最终的结局会造成 " 买得起 的看不上 % 看得上的买不起 # 的尴尬 局面 + 因此 % 假如想抓住所有消费 者 %最 终 只 能 像 "猴 子 掰 苞 米 #般 一 无所获 + 相对狭义地确定 ’ 休闲 ( 的定 位 % 与我们的办刊宗旨并不矛盾 % 并 且 恰 恰 与 "休 闲 改 变 生 活 #的 定 义 相吻合 + 既然要改变 % 要使目标读者 能真正在休闲中改变生活 % 就要具 有潮流性 ! 超前性和服务性 % 就要有 所取舍 + 只有这样 % 才能吸引与我们 杂志定位相符的一部分人群愿意掏 钱来购买 % 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 才能使 ’ 休闲 ( 得 到良性发展 + 如果 有一天我们也有能力再出几本办给 打 工 者 看 的 ’ 休 闲 (! 办 给 老 年 人 看 的 ’ 休闲 (! 办给孩子们看的 ’ 休闲 (% 那时我们才能自豪地说 % 我们把休 闲给做 " 全 # 了 + 基于上述分析 % 笔者认为 ’ 休 闲 ( 的消费群体是具备一定经济基 础和文化修养的人群 % 所 以我们将 目标读者定位为 2$!-$ 岁 ! 事业处于 上升空间的青年都市白领 % 他们思 想 活 跃 %观 念 前 卫 %讲 求 生 活 质 量 % 关注时尚潮流和品牌 % 追求生活品 质 % 渴望改变生活方式 % 经济状况 在 月收入 -333!$333 元 % 有一定消费能 力 + 其次 % 再根据休闲方式的不同及 对 休 闲 的 热 衷 度 %将 ’休 闲 (的 性 别 定位为偏重女性 ! 兼顾男性 + 第三 % 地域定位为立足浙江 % 面向长三角 + 只有确定了杂志定位 % 才能客 观 ! 清晰地分析我们锁定的这个受 众群体最感兴趣的休闲生活方式% 才能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 % 确定整 本杂志中板块和栏目的侧重和比 例 % 才能对每一期杂志的选题进行 精心策划和组织 +
休闲学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对策研究论文
休闲学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对策研究论文休闲学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对策研究论文第1篇:斯特宾斯休闲学理论与休闲体育休闲体育已经逐渐成为体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一个热点,众多体育界学者从体育的视角对休闲体育理论进行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开始从休闲学的角度探究休闲体育属性和特点。
吴文新,张雅静(2009)指出休闲体育是体育的一个子属概念,但其研究领域属于休闲学[1]。
石振国,田雨普(2004)认为,应当承认,休闲体育研究是休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休闲研究的延续和发展,它是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
Stebbins(1992)指出,多种因素导致了休闲研究的分化,使得研究者选择了某种具体形式的休闲(如体育、文化、旅游等),而远离一般意义上的休闲[3]。
因此,从休闲学的角度对体育休闲进行研究有助于从上位学科中汲取理论支持、途径和结果。
本研究从国际著名休闲研究专家加拿大学者罗伯特·斯特宾斯(Stebbins)的休闲理论视角探讨休闲体育学理论与实践。
1斯特宾斯休闲理论1.1闲逸休闲、深度休闲和主题计划活动休闲深度休闲(SeriousLeisure)一词是斯特宾斯(1982)依据参与者从事休闲活动时的态度、体验与效益,将休闲划分为闲逸休闲(Casualleisure)与深度休闲(seriousleisure)两种[4]。
随后,斯特宾斯等人(2004)为了能够更准确地包容所有休闲活动,增加了主题计划活动休闲作为第三种休闲类别[5]。
其中,闲逸休闲是指持续时间较短的愉悦活动,这类休闲活动对于参与者的技能要求不高,不需要任何特殊培训就可以通过活动享受放松和疏解压力,并能够获得即时性的和实质性的休闲效益(图1)。
闲逸休闲包括至少6种形式:游戏(如偶尔踢足球、画画等);放松性娱乐(如散步、打盹等);被动式休闲(看电视、听音乐等);主动性娱乐(猜字、打麻将等);社交聊天(如社区交流会等);感官刺激(参观博物馆和赏鸟等)。
庄子休闲哲学略论
庄子休闲哲学略论
陆庆祥
【期刊名称】《贵州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1(000)007
【摘要】休闲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化,庄子哲学是人的自然化思想的典型体现.庄子的休闲哲学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首先庄子提出了"无为自然"的休闲个人化原则,再次,他提出了"逍遥游"的休闲自由原则,最后庄子提出一种"无江海而闲"的休闲超越原则.
【总页数】7页(P21-27)
【作者】陆庆祥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
【相关文献】
1.走向休闲:庄子哲学的一个阐释向度 [J], 赵玉强;
2.德与德不形--略论庄子道德哲学语境下的“德”之内蕴 [J], 王传林
3.走向休闲:庄子哲学的一个阐释向度 [J], 赵玉强
4.近十年庄子休闲哲学研究 [J], 孙文静
5.构建庄子休闲哲学的可行性研究 [J], 孙文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体验经济时代休闲旅游的多元发展趋势
第6期(总第355期) 2013年6月财经问题研究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Number6(General Serial No.355)June,2013体验经济时代休闲旅游的多元发展趋势赵 霞1袁姜秋爽2(1.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2.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摘 要:随着消费社会和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休闲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精神愉悦与审美体验成为经济活动的高层诉求,休闲与旅游的趋合以及休闲旅游的繁荣体现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转向。
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进程中,经济形式、政府角色、家庭组织、生活方式和教育文化等社会体制的变迁是促使休闲旅游得以产生和繁荣的社会因素。
在体验经济时代,休闲旅游的研究和发展呈现出人文化、生态化、体验化和产业化四种趋势,以休闲为目的的休闲旅游已逐渐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
关键词:体验经济;休闲旅游;多元趋势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6⁃0140⁃06 一、休闲旅游:体验经济时代的休闲主题近年来,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加,休闲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在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休闲经济。
休闲经济是一种为满足人们的休闲消费而形成的经济形态,其本质是体验经济。
作为休闲方式的集中体现之一的旅游,自古即有。
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表现为观光旅游、开阔眼界、经济消费,进入休闲经济时代后,在人们的休闲体验需求推动下,促使传统旅游演化为更高级旅游形式———休闲旅游。
休闲旅游的目的即休闲,因此它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体验,也更加强调人在某个特定时期对文化的创造、欣赏与构建的存在状态,所有基于旅游的行为情趣无论是欣赏自然美景还是学习与人际交往,都具有一个共性———目的是获得一种精神满足与愉悦的心理体验并产生美好感,最终满足人们对知识增进、人际交往、娱乐体验以及彰显个性的多层次需求。
消费视角下的国内休闲业发展
消费视角下的国内休闲业发展丁龙庆【摘要】新世纪以来,用消费支出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休闲需要日益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因此有必要从消费的角度对我国居民的休闲活动展开研究。
文章分析了休闲与消费联结的背景与条件,探讨了我国居民的休闲消费观和休闲消费需要,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国内休闲消费的若干建议。
【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年(卷),期】2011(000)012【总页数】2页(P34-35)【关键词】休闲消费;休闲消费观;休闲消费【作者】丁龙庆【作者单位】巢湖学院历史旅游文化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6.1休闲一词,具有几重含义。
它可以指“闲暇时间”,也可以指“休闲活动”,同时还能表示人在休闲活动中的一种“精神状态”。
但对休闲最为常见的理解则是第二种,即把休闲看成是在闲暇时间内所从事的带有个人偏好性的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活动逐渐具有了经济功能,因此,从消费的角度对国内休闲活动进行探讨,将是有益的学术尝试。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休闲或闲暇一直被看作是纯属私人的、无足轻重的东西,它没有和消费联系在一起。
这是匮乏经济时代中一种自然而然的认识。
不难推断,在温饱没有着落的时候,生存成为社会的焦点,休闲生活就只能被看作是时间上的消遣,而不具备消费的功能。
然而当一个社会总体上达到“小康”阶段的时候,休闲就不仅仅是单纯的时间消遣了,而变成一种消费活动。
休闲活动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自由”,即不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
它是与游戏、娱乐、开心或闲适等等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推动其发生的根源在于人的一种精神需要,即休闲需要。
而休闲需要的满足有不同的形式和手段,它既包括消费支出形式,也包括非消费支出形式(如散步)[1]。
当休闲需要是通过对某些产品、设施和服务进行消费(即消费支出的形式)来得到满足时,休闲活动就变成休闲消费,休闲消费成为了满足休闲需要的一种特殊或高级形式。
因此,休闲并不必然意味着消费,由休闲活动转变成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休闲消费是有条件的。
略论当代大学生的休闲误区
略论当代大学生的休闲误区
郝影利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06(000)016
【摘要】休闲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和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拥有较充裕的闲暇时间,但其休闲质量却不容乐观,本文从大学生的休闲现状着手分析其休闲误区,并提出若干切实可行的对策.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郝影利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20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休闲教育对解构当代大学生休闲异化的现实意蕴
2.情由休闲起文自暇思生--略论休闲与文学创作
3.感悟生命品味休闲——关于当代大学生休闲文化的思考
4.略论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中国文化观——对《当代大学生与中国文化调查报告》的思考
5.当代大学生休闲活动与网络游戏行为调查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休闲审美范畴略谈
休闲审美范畴略谈陆庆祥【摘要】休闲审美是以一种美学的生命情怀观照人类休闲活动,从而提升休闲的审美境界。
闲情即“休闲感”,具有这种休闲感的人,会在心中升起想去休闲的冲动与愿望;闲趣意味着在休闲当中主体自我获得了审美情趣或审美趣味;闲适昭示了一种审美境界,它是生命意义的获得,是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是本真自我的回归。
人类的休闲审美活动正是由闲情而闲趣,进而上升为闲适的境界,这既是中国古代休闲审美文化的智慧,也对现代人类的休闲文化有着普适的借鉴意义。
%From the etymological point of view, leisure makes people retreat to the whole self and the fidelity .Leisure aesthetics can help people go out of business and try to enter into a meaningful state .Leisure pas-sion is a kind of impulsion or desire that can spur people to leisure .Leisure interest means that leisure sub-ject can develop aesthetic taste .Leisure coziness leads to a aesthetic state which mean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lifevalue.Human leisure aesthetic movements are just from leisure passion to leisure interest , then rise to leisure coziness state.This is not only leisure aesthetic wisdom used in antiquity , but also a great wisdom for modern times.【期刊名称】《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5页(P17-21)【关键词】休闲审美;闲情;闲趣;闲适【作者】陆庆祥【作者单位】湖北理工学院师范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22笔者曾多次撰文提出,休闲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化[1]。
论文题目:休闲体育文化价值与实现策略研究
论文题目:休闲体育文化价值与实现策略研究1、选题意义和背景研究目的:以祭祀、庆典等为代表的带有体育因素的休闲活动,是休闲体育在远古时期的雏形体现。
此时人类的休闲体育活动以获取生活资料和生存空间为前提,生存需要成为人们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根本目的。
由于不是主动参与,所以休闲体育文化也无从谈1产率决定了休闲体育及其文化无法得到充分的滋养与萌发。
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的提高推动生产效率的极速提升。
对工人而言,每日必要劳动时间大幅缩短,其个人可支配的自由时间明显延长。
对于受传统观念禁锢的人们来说,工作的绝对地位逐渐被休闲逆转,是一种巨大的思想意识形态冲击。
尽管起初的休闲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甚至受到了歧视与偏见,但社会必然会随历史的车轮向前发展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科学技术的前行终将普遍有闲的社会带到了人们的面前。
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普遍有闲的社会面貌,使得人类在获得短期内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在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内无所适从,部分怪诞而奇特的生活方式逐渐滋生,带来了社会生活中的恶性竞争与个体的孤独无措。
此时,部分先知者意识到人类在自由时间面前的窘迫,幵始探索并主张人们尝试接受来自休闲的洗礼。
绝大多数人幵始正视休闲这一文化现象,是由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社会产业革新开始的。
兴起于20世纪前半叶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生物工程、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等发明及应用为主要标志,引领人们进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同时对人们在物质更为富足、闲暇时间更为充分的条件下如何休闲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们能否正确对待休闲并学会如何休闲,成为了人们在现代社会生存质量的决定因素。
就休闲的本质而言,它是人作为生物个体,本能的服从于内心兴趣所致的行为活动,与玩或游戏等纯娱乐活动存在一定区别。
以文化的角度审视休闲,它是人类摆脱外界压力桎梏后所享受的一种相对自由和舒适的生活状态,能够满足人自我实现需求的文化创造、文化建构、文化欣赏过程。
而休闲体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展现着人的文化特性,是自发的、蕴含个性的、能够带来人生乐趣与生存意义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中国休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宇宙观和哲学意蕴,它强调清静超 然 与 天 人 合 一,同 时 有 着 一 种 明 显的逃避性,而西方休闲观正好在这个方面给予了一定的弥补. 他们强调人的主观 能 动 性 和 人 与 社 会 的 互 动 关 系 , 突显休闲获取的过程性. 本文试图中西结合,对休闲进行初步探讨.
87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年
种“畅”的生存状态. 这种“畅”隐含了我们本身对生 活 的 理 解 ,这 理 解 不 是 纯 粹 的 形 而 上 学 的 理 解 ,而 是 用生命触摸到生活的肌肤而直抵生活的美. 休闲正 体现在这阅读之中和阅读之外的这种对生命意义和 快乐的探求.
如果说杰弗瑞﹒戈比给我们的休闲定义比较直 观浅显的话,那么约 翰 ﹒ 凯 利 的 休 闲 观 就 显 得 更 为 深刻剔透.
我们的“随心所 欲”、“放 纵 自 由”、“无 所 牵 挂 ” 是不是就 是“休 闲 ”? 休 闲 是 不 是 仅 仅 表 现 为 一 种 生活方式? 抑或首先表现为一种生命本体?
本文试图通过中西休闲观的比照以体味休闲的 真谛.
1 中国休闲观的主要特点
对休闲的理性认识的欠缺与贫乏并不等于休闲 文化的欠缺与贫乏.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余年的悠久 历 史 ,有 着 丰 富 而 优 秀 的 思 想 文 化 传 统 ,在 休 闲 文 化 方面,更具有独特的理解方式和行为方式. 中国学者 们 对“休 闲 ”二 字 就 有 过 极 精 辟 的 阐 释:“‘休 ’,以 木 而休,强调人 与 自 然 的 和 谐; ‘闲 ’,娴 静,思 想 的 纯 洁与 安 宁. ”[1]而 早 在 春 秋 战 国 时,孔 子 则 已 给 了 我 们一 幅 经 典 的 休 闲 图 景: “莫 春 者,春 服 既 成,冠 者 五 六 人,童 子 六 七 人,浴 乎 沂,风 乎 舞 雩,咏 而 归. ”[2]由此看 来,中 国 传 统 的 休 闲 观,既 有 佛 老 思 想 出 世 的 清 静 超 然 ,又 有 儒 家 思 想 入 世 的 祥 和 刚 健 , 体现出了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与哲学意蕴. 这该如
杰弗瑞给我们 揭 示 了,休 闲 是 复 杂 而 非 简 单 的 概念和现象,是人的 存 在 过 程 的 一 部 分 而 会 贯 穿 于 人的一生. 休闲行为不仅要寻找快乐,也要寻找生命 的意义. 从根本上说,休闲是对生命意义和快乐的探 索. 常言“无 聊 时 才 读 书 ”,而 读 书 往 往 是 我 们 的 一 种休闲方式. 这里隐喻了人不甘于空虚与无聊的侵 蚀而追寻一种生活的快乐和意义. 因为阅读是一种 审 美 行 为 ,在 阅 读 中 ,美 的 力 量 可 以 使 我 们 摆 脱 空 虚 与 无 聊 ,重 唤 起 我 们 的 生 命 激 情 ,从 而 使 我 们 进 入 一
中国人的休闲 强 调 人 与 自 然 的 融 合,它 的 哲 学 基础是:“阴阳二气 化 生 万 物,万 物 皆 禀 天 地 之 气 以 生. ”[5]中国人 认 为,自 然 界 的 一 切,包 括 人 都 是 由 一种流荡 不 息 的 东 西———气———凝 聚 化 合 而 成 的, 人 是 宇 宙 自 然 的 缩 影 副 本 ,人 并 不 独 立 于 自 然 之 外 , 其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不是与人为敌的异 己力量,其本身也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与自然是异 质同构的,所以,当 社 会 出 现 人 的 异 化 时,人 只 有 回 归于大自然才真正 观 照 到 人 的 本 质 力 量,得 到 自 我 表现的自由,实现 自 我 的 价 值. 换 另 一 句 话 说,只 有 当人意识到自身与 大 自 然 的 骨 肉 之 亲,重 又 回 到 大 自 然 之 中 时 ,才 有 真 正 意 义 的 休 闲 .
杰 弗 瑞 认 为 休 闲 不 是 单 层 面 的 ,而 是 多 层 面 的 ; 休闲不在于它的表层状态,更在其潜隐的内容. 休闲 “是一种参 与,一 种 我 们 乐 于 放 弃 自 我 意 识 而 投 入 的参与. 我们乐于放弃,是因为我们凭直觉就肯定了 这件事有意义,能够 给 我 们 以 超 越 自 我 拥 抱 宇 宙 的 快乐”. [6]休闲 是 人 类 通 过 自 身 行 为 去 发 现 生 活 意 义的一种活动.“休 闲 的 反 义 词 不 是 什 么 工 作,而 是 毫无意义的活动”[7]但 同 样 不 能 把 休 闲 定 义 为 某 具 体的让人自愿和愉悦的活动. 休闲不是某物的客观 属 性 ,它 更 是 一 种 心 灵 的 产 物 .
约翰﹒凯利,是 美 国 伊 利 诺 伊 大 学 休 闲 研 究 系 荣誉退休教授,休闲社会学是他重要的研究领域. 他 在《走向 自 由———休 闲 社 会 学 新 论 》一 书 中 提 出 了 自己的休闲观:休闲应该被 理 解 为 一 种“成 为 人 ”的 过程,是一个完成个 人 与 社 会 发 展 任 务 的 主 要 存 在 空 间 ,是 人 的 一 生 中 一 个 持 久 的 重 要 的 发 展 舞 台 :成 为人意味着摆脱必 需 后 的 自 由,探 索 和 谐 与 美 的 原 则,承认生活理性 与 感 性,物 质 与 精 神 的 统 一,与 他 人 一 起 行 动 ,使 生 活 充 满 朝 气 ,并 促 进 自 由 与 自 我 发 展;休闲是以存在与“成 为 ”为 目 标 的 自 由———为 了 自 我 ,也 为 了 社 会 .
第 31 卷 第 3 期 2010 年 6 月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No. 3 June,2010
休 闲 之 略 观*
周飞伶
( 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
自足不是狭隘,空灵不是虚无. 因为自足所以自 在自为,因为空灵所以能贯注宇宙浩然之气. 中国人 总能于“澄怀观象”观照到“象外之象”. 就是从一堆 拙陋的石头中,中国人也能玩出“味”来:“于酒 酣 茶 熟香温之际,或出 诸 怀 袖,或 罗 置 几 案,不 独 具 缤 纷 绚烂之形. 其神妙处更有飞腾变幻之态,令人神游其 间,冥冥中不知其几 生 修 也. ”石 头 已 不 仅 仅 是 自 在 之 物 ,它 因 蕴 育 了 宇 宙 之 象 、贯 注 了 人 的 生 命 流 韵 而 成了自为之体. 人则因在石头中找到了情趣,获得了 一个鸢飞鱼跃的空间而雍容自得、稳健和乐. 在这个 意义上,可以这么 说,中 国 是 一 个 最 有 情 趣、最 懂 得 生活的民族. 曾有人说中国人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因 摆脱不了苦闷与绝望而出现精神分裂症. 因为中国 人总能乐观豁达,从容自如. 其实这根源于中国人那 独特的宇宙观照方式. 他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只站在 一个固点企图穷极 宇 宙 之 尽 处,而 是 仰 观 俯 察 作 左
关 键 词 :中 国 休 闲 观 ,西 方 休 闲 观 ,正 确 休 闲 中图分类号:F 062. 2
进 入 二 十 一 世 纪 后 ,随 着 一 个 个 黄 金 周 的 到 来 , 随着一个又一个台 阶 的 经 济 飞 跃,休 闲 成 了 我 们 生 活的主体. 当休闲成为我们生活的主体时,我们面临 的问题却是:什么是休闲? 休闲是什么? 这其实是 对 当 下 生 存 的 一 种 反 思 ,是 对 生 命 发 展 的 一 种 把 握 .
收稿日期:2009 -08 பைடு நூலகம்01
86
何理解呢? 首先,中国古人 的 休 闲 体 现 为 一 种 自 足 的 宇 宙
空间. 这个空间是 超 然 于 物 外 的,摆 脱 功 名 利 禄 的, 是 一 种 清 静 无 为 ,却 又 通 透 人 生 态 世 体 察 万 物 宇 象 . 因 为 自 足 ,所 以 能 绝 弃 世 俗 的 污 浊 喧 嚣 ,保 持 自 己 思 想的纯洁和 情 操 的 高 尚. 因 为 自 足,所 以 能 超 达 旷 世、洒 脱 逍 遥. 陶 渊 明 能 够“结 庐 在 人 境,而 无 车 马 喧”,原因在于“心远地自偏”,所以他“采菊东 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不与世 俗 同 流 合 污,不 为 追 名 逐 利 所 困 ,坚 守 一 份 淡 泊 的 情 怀 ,所 以 有 心 境 的 空 灵 .
但我们应 该 看 到 中 国 古 人 这 种 以“清 静 超 然 ” 为核心的休闲观,是带有一定弱懦的逃避性的. 由于 封 建 社 会 的 专 制 统 治 ,封 建 统 治 阶 级 对 人 性 的 摧 残 , 在 现 实 只 是 异 化 的 人 ,人 无 法 实 现 自 我 ,没 有 表 达 的 自由. 于是一些自觉者为了维护人的尊严和独立,便 远 离 社 会 ,回 归 大 自 然 ,在 大 自 然 中 寻 找 属 于 自 己 的 那片领空. 中国历史上的隐士们无不是不满于现实 中统治者的昏庸腐 朽,受 当 政 者 的 排 挤 而 退 隐 于 山 林之中独钓一江寒雪. 但人于自然神游的这种自由 是建立在对现实社 会 绝 望 的 基 础 之 上 的,这 就 注 定
他 们 只 能 从 精 神 上 消 除 贫 贱 、祸 福 、生 死 和 有 无 的 差 别,求得人生的自 由. 从 本 质 上 讲,这 种 自 由 只 是 一 种虚假的存在. 正是这种虚假的存在意识,在一定程 度上麻醉了他们对 不 合 理 现 实 的 敏 感 度,从 而 使 他 们安于现状而无所作为.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则是他 们对现实的一种默 认 和 肯 定,其 实 质 是 对 自 我 的 实 现的否定. 所以真正意义上 的 休闲 绝不 是 老 子的 “小国寡民”式 的 知 足 与 常 乐,也 不 是 陶 渊 明 的“世 外桃源”式的自封 与 静 止. 获 得 休 闲,首 先 是 一 种 带 有革命性的进取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休闲就不 仅仅包含因超越了物的束缚与局限进入旷达浩然的 精神世界,也不仅仅 包 含 经 由 个 人 的 凝 神 静 炼 而 达 到的逍遥境界,同时 它 也 意 味 着 为 获 取 自 由 作 出 的 对社会有推进作用的创造性行为.